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道的总论

发布者: 好想国学 | 发布时间: 2013-5-26 11:37| 查看数: 3136| 评论数: 9|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8:40 编辑

从整部《道德经》中老子对的论述已够清楚的了,概略的归纳起来他告诉了我们以下一些道理:
道的本体是:先天地生,绵绵若存,可以为天下母的混沌体。
道的起源是:混沌体解体前后出现的奇妙的玄牝变化。
道的实质是:有、无同源,同谓之玄
道的变易是:道为万物之奥,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的衍生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的本性是:虚实互化,其演变的机理出自造化的本能。
道的特性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道的运化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道的化生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的伟大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四域之中道大居首。
道的形态是:无形之物,无状之象。是谓恍惚
道的范畴是: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道的往复是:由虚化实,有复还虚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大曰远,远曰逝,逝曰反
道的永恒是: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自古及今,其名不去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的大业是: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夫唯不盈,故蔽而新成
道的修*炼是:以守中抱一为纲领,以致虚极,守静笃为方法。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50 銀子 +50 功勛 +3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50 + 50 + 30 颇有建树

查看全部评分

最新评论

好想国学 发表于 2013-5-26 11:41:26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8:40 编辑

一、阴阳的论述
老子认为阴阳的原理是一切玄变的根本。在论到“道”的作用时,他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用之者作用之也,此处的“冲”当作何解释呢?
注家们都选用了“冲”字的本义,即作虚空解释。作者认为此“冲”字应当作冲和解,冲和者调和也,即使之稳定而充实也。之所以作如此解,是从其“冲气以为和”的“和”字上着眼,“和”者,混合而稳定之谓“和”。“和”,和气(炁)也,即新生的一种有其作用功能的“炁质子”。它不同于从混沌体分*裂出来的浮游物。
“和炁(气)”与“浮游物”又有什么差别呢?浮游物是直接从混沌体分离出来的气点,其本质与混沌体完全一致,并无任何变化。也就是说,它还只是一种纯阴的寒凝物质,还不含有阴、阳的组合成份。“和”就是阴阳合有的意思,要实现这一点,只有“道”才能起到这一作用,故曰“道冲以为和”,是以“道冲”当是“道”的作用功能在起到调和,即调冲的作用。而这种作用不是一次就调和完毕,还必然经过多次不断地调和,其调和作用永不止息。故说“或不盈”,即永不满足也。
这种调和作用是很玄妙的,这种变化就是所谓的“玄”。“玄”就是一种奇妙的变化。故古人认为这是一种“幽冥”,其实就是幽深,用“冥”是因为这种作用是隐而不显的。是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浅显的讲*法是玄妙的变化再变化,这也是一切变化的开始。“道冲”就是这种变化机制的作用功能。
“和炁”是一切物质的基本物素,也是一切变化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基本的基础物素,“道”就无从发挥其作用功能。
老子之论“道”完全是以物质为基础来立论的,而不是以神学观点,更不是借助外来的力量使之变化,而是靠自身的造化本能而起作用。
万物之所以生于有,一是要有生成万物的基础物质,二是要有“道”的作用功能,也就是造化的本能。

好想国学 发表于 2013-5-26 11:42:57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8:40 编辑

二、阴阳的伴生规律和交变作用
在《道德经》中老子并未更多地涉及阴阳问题而作专论,但从其论理之中包含和涵盖了渊深难解的阴阳问题。
从“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炁)以为和”一语中,不但提出了阴阳的存在,阴阳的作用,而且给人以可以捉摸的概念。
“负阴”者,以阴为载体,“抱阳”者,阴中拥有阳也,其间包含和涵盖了阴阳不能单独发挥作用的概念,只有通过阴阳的玄妙作用,物质才能发生变化。
那么什么是阴阳呢?
现在许多人都只把阴阳看作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只从相对论的角度去认识它,这当然不错但这并不全面。阴阳的实质是什么?谁都避而不言?!
难道阴阳只是一种哲学概念么,作为唯物主义者来说,这是不够的。
一般对于阴阳的认识只着重于相对的关系,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观点、这样的认识,那是把阴阳学说的引申意义,去取代了物质本身的阴阳属性了。换句话说:去取代了阴阳属性所包含的以物质作为基础的实质内涵。
阴阳的属性是阴阳学说的基础,只有归结到物质属性的特性去认识阴阳,才是唯物辩证的观点。
物质中的阴阳,不仅是相伴相生的两种属性,它的实质就是物质演化中产生的两种属性。这两种属性皆具有其实质性。
什么是物质的阴阳属性呢?
《道德经》中启示了我们,从“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炁)以为和” 一语中,已包含了这个内容。它不仅道出了阴阳是两种不同的属性,也不仅仅是相对的概念,知道了阴阳的客观存在,还不等于彻底的认识了阴阳的实质。
在茫茫宇宙中阴在哪里?阳在哪里?在一般人眼中,这好像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可问题就在这里?!
前面提到过宇宙的混沌初期,混沌体只是一团严寒的阴气,它之所以被称之为“无”,就是因为它只有阴而没有阳,所以还不具备阴阳变化的功能作用,故无生机。所以老子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无”。
那么,在阴气满布的混沌空间,阳气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作者认为阳气就是从宇宙大爆炸,混沌体解体的时候爆发出来的热原能,这种热原能,是浮游物上下冲击混沌体挤压中心而蕴积的热量。这种热量即导致了宇宙大爆炸,其中的热量不可能遗散在空际而无依附,这是独阳不生、孤阴不育的物质本性所决定的。所以它被衍入阴性气(炁)质点之中,而被阴物质包裹起来,结果形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炁以为和”的阴阳合并体,这种“负阴而抱阳”的气(炁)质点,就是“和炁”,是一种经过一次变化的新生物质。
因为它已包含了热量,具有热的属性,于是有了阴阳变化机制的物质条件,这就有了衍生新物质的生机,它是生成万物之母,故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有”。
是知“无”固非空洞无物,而是无生机、无变化、无动向的概括,而“有”则是有生机、有变化、有动向的概括。
由此论之,则阳指热性而言,阴指寒性而言,换句话说:阳是物质的热性,阴是物质的寒性。“阴”、“阳”就是分别具有的两种不同的物质和属性,这就是阴阳的实质。
阳的属性依附于阴的载体而存在,阴的载体拥有阳的属性而具有生机。换句话说:独阳不生、孤阴不育。
“万物负阴而抱阳”是物质中阴阳属性的一种依存形式,具有互补、互利的作用功能。凡是万物的变化,皆起自阴、阳的变化。独阳不生,孤阴不育,都因为它无阴阳的玄牝交变功能。
阴必然与阳合抱,然后才能发生变化,有变化方能够得以新生。如雌雄之间的交媾,而后才繁育新生。因为载体为母,所以以阴为负载主体。
阴阳的本质就是寒热不同的属性。阴阳学说就是以物理为基础的相对论。
老子认为阴阳之间的交变作用,是物质衍生的变化机制,故曰:“浴神不死,是谓玄牝”初始的、最大的繁衍之母,起着滋养万物的作用,也是生养万物的灵气,其变化莫测。
事物的演变莫不以阴阳为基。从阴阳变化开始,老子对物质演化基本规律的高度认识,足以说明老子是唯物辩证的首创者,对物质衍生演化的“玄牝——阴阳交变”作出了重大贡献。

好想国学 发表于 2013-5-26 11:44:49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8:41 编辑

三、初期的相对论
阴阳的相互依赖是物质的本性,也是大自然的自然规律。
阴阳不单独存在,而是一对伴生体,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这就是事物的相对性。老子在《道德经》中特别明确地指出了事物的相对性。如:
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合,前后之相随。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
所以说,“有”和“无”之间存在着互相转化的机制,从无可以化有,而有又可以还无。
“难”和“易”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长”和“短”是相对比较而得出的概念,比短的固可谓之长,但比起长的来它又显得短了。
“高”和“下”也是两个不同的倾向,从下望上则彼处为高、此处为下,若从上望下则此处为高、彼处又为下了。高到一定程度必然转向为下,下到一定程度又必然转上而为高了。音和声相合,低昂转折而成调,前与后相随,接前续后而不辍。“祸福”两者之间常常互有牵连,有时因祸而得福,有时福中又包藏着隐患。
这段话说明了天下万事万物之间的相对性是客观存在的。
在另章中老子还谈到:
明道若费,进道若退,夷道若类。
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赢若绌。
全句的意思是说:很明亮的道路,因为过于明亮反而看不清楚。循道前进因为缓慢,没有见其进,反觉其退。是说:以昧为明、以退为进、以不平为平也,此“善为道者”习“道”时的感受。修道与行路是同样的道理,所以“道”易行而难成。纯真的东西反而不见其真,也可以一律视为不纯。太白的颜色,反而显不出它的纯洁,也可以一律视为污垢。太长、太直的东西,看起来反而显得弯曲不直了。太灵巧的人,反而像很笨拙一样。太能雄辩的人,反而显得口很迟钝似的。完全的胜利往往就像颓败一样。
这是老子运用相对来比喻事物的正反义理。

好想国学 发表于 2013-5-26 11:45:33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8:41 编辑

四、有无变化中反映出物质的永恒定律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说明了从无化有的恒常现象,而万物又处于有无循环之中。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其意思是说一切物质、物体、包括生物,都是要复归其根的。什么是万物的根呢?从无生于有,有生于无中可以看出,所谓归根即归复于“无”也。道家谓“炼神还虚”的“虚”,亦即虚无之意,是以,无即是虚,虚即无也。也就是说物生于有,有还变无,这就是有无互化的恒常规律。
“有”和“无”是能量聚散的暂时体现,任何物体不可能常有,也不可能常无。而且瞬息之间莫不在不断的变化着。老子认为:“人之亡,物之死,莫不生而动之死地”,意思是一旦生成就逐渐走向死亡。
其中有没有一个暂时停留的阶段呢?如人生数十年而后死,太阳、地球生成了亿万年而尚存,算不算处于一个暂时稳定的阶段呢?这就取决于你观察事物的角度了,从宏观看似乎如此,但从微观看并非如此。
人或物之暂存是从表面上观察的结果,是不符合物化的实际规律的。
化学物品的老化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并非一瞬间可以老化的,其如此老化也自然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
人从婴儿逐步长大成*人,是一个逐步成长的过程。就是这个成长的过程中乳牙落掉了,对成长来说已经历了衰老,骨骼的碳素在增加,而胶质则在减少,对胶质来说正经历着退化,在旺盛时期尚有衰退现象,何况壮年已过的下半世,更明显的进入衰老而至死亡呢?
由此可知,事物总是一开始生成就走向死亡,在变化不显著的一段时期中也是在不断的变化着,老化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的,哪有什么暂时稳定的阶段呢?这种有无之间的互化现象,也说明了宇宙中物质只是在循环而并无新的物质出现,这就是物质不灭定律的体现,有无循环实际就是物质恒定的另一说法。物质的永恒定律也体现于《道德经》中,这是老子的又一科学论证的伟大成就。

好想国学 发表于 2013-5-26 11:46:19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8:41 编辑

五、事物的客观规律
老子写《道德经》是论“天道”,然后从天道中总结出了事物的客观规律。他以“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一章中,事物总都是应时而发,应运而生的。
老子在此章中总结了两句颇具哲理的话“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什么是“有之以为利”呢?就是可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而建造了代步行的车,能避风雨的居室,生活所需的器皿,有了这些是为了生活的便利,故谓“有之以为利”。
什么是“无之以为用”呢?就是因为缺少这些必需品。“无”是没有、短缺的意思,才产生了需要。这种需要的愿望是因为短缺才产生了想法,正是这种想法起到了要去制作车子、建造居室、烧制器皿的作用,这一主观能动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故谓“无之以为用”。“用”者,作用之也。
一些注家把“无”解释为空虚部份的说法,实难苟同。
引伸此义,生物为了保存自己,壮大自身才有了进化,社会为了丰富生活才有了进步。
事物总是按“应运而生、应需而有”的规律发展,老子科学的论证了这一规律的重要,这不能不认为老子之学的又一项重大论理。

好想国学 发表于 2013-5-26 11:47:16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8:41 编辑

六、以“无为”的治世思想
老子从“天地不以仁万物为刍狗。万物作焉,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是谓玄德”的玄德句,体会到无为之有益。是说:天地并不是以什么仁慈,才视万物为幼小生灵而辅助培育。天地辅助培育万物的生成,但是并不把它据为己有,实际是秉承自然之本性,所以无所推辞。这样的德性本来就是“道”的本性,辅育万物可以称得上是大德。
“无为”乃无私而为公也,不自有所求的意思。但并不等于说自己就没有改善生活的愿望了。
他在另章中谈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时,主张以有馀奉天下。意思是说:作为求学来说,总是日见进步和有所收益;但作为行道来说,却是欲念日渐损失和减少。所谓减少再减少,是因为减少自私自利的私欲,并非一日的功夫可以达到。总是在不断进步中才能使私欲日渐减少,以至减少到“无为”的崇高品德的境界。
并说:“圣人不积,概以为人己愈有,概与予人己愈多”的处世原则,是值得大家效法的。
所谓“不积”者,是不大量拥有的意思。使人人皆得以富有,以自己之能力帮助多数人致富。也就是今天的扶贫,大家都富有了,自己也就更加富有了。
对一时富不起来还处于贫困的人给予周济,也就是所谓的济贫。待他们都富有时,则一邦也都富有了,一邦富了民众自然也就富有了。
大家都富有了,自己就更加富有,得到的也就会更多。换句话说:全民富才是真正的富,全民强国家才是真正的强。此思想不正是现今所提倡的扶贫政策共同致富么?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这是老子借水的善利万物不争的特性为例,要求大家要像水那样“无争,无尤”的奉行善事。天下最美丽、最良好的东西莫过于水,水能够利于万物而又不争功。它是唯一不争的,也从无所求,所以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即任劳任怨地为大众服务,并且要求做到“功成,身退,天之道”功成之后就退身事外,这样才符合“天道”的“无为”精神。
他总结说:“天之道,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损有馀而补不足”全句的意思是说:自然法则如此,它的规律是“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损有余而补不足,利而不害”。
特别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利而不害”一句是关键,损之,益之皆是使它们有利而不害。
“损有余而补不足,利而不害”意思是说:有馀或不足对两者来说都是不利的,之所以损此而补彼,使之平衡适当,对两方面来说皆无害处。
当损耗掉多余的东西并非不好,其实反而是好事情。补益并非一定就好,当补益则补益,不当补益而补益反而会受到损伤。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馀”全句的意思是说:人则反其道而行之,本来已不足的不是补益反而是去损耗,不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反而“损不足而奉有馀”。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问题出在过于自私上面,已经多了还想更多,甚至不顾损伤别人来满足自己。
“天之道,利而不害,是谓配天古之极”全句的意思是说:捐赠有余而补不足,是去掉两者的不利,从而有利于两者方为得当,并且保持本来有的平衡。其取舍的原则在于“利而不害”,这就是“天之道”。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谓不争之德”全句的意思是说:圣人“为而不争”的德性,这种美德符合天古之道。圣人以身教,提倡扶贫、济贫,从而达到共同致富。所以圣人在无形中,以大公无私而无所不为,也就是所谓的“无为而无不为”,并且“为而不争”,虽有所为但却并没有自私的心态,更不与民众相争。
圣人“为而不争”的德,不正是本着“天之道,利而不害”的原则办事么?由于不争反而能够得到,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与他相争,也无法和他相争。
“欲不欲,不受名利之惑。学不学,不复众人之过”。意思是说:无论有没有不应该有的过多的贪念和欲*望,都应该做到不受名利的引诱和迷惑。懂得了什么东西是不应该学的,就不至于重复众人所犯过的错误了。
这是老子根据自然规律总结出的一条为人处世的准则,这难道不是一项重大的创建么。

好想国学 发表于 2013-5-26 11:49:40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8:41 编辑

七、柔弱胜刚强
老子以“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莫之能胜”的事实来说明柔弱胜刚强的道理。意思是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莫过于水,包括它的形态以及它的德性。可是攻克坚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胜过水的力量!不是么?
并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不入于无间”。至柔并非只仅仅水而已,如风、气、光…等皆是,此柔之所以能克刚的现实比比皆是。
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并非屈服、懦弱,而是以高*瞻远瞩的眼光,以顾全大局而屈伸应变,故说“古之所谓曲则全者,诚全而归之,岂虚言哉”!
意思是说:事物总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是以坚强者反而导致死亡,而柔弱者反而得以生存。
古人有这么个说法,暂时地委屈、忍让,确能得到完满的归结。这句话可不是骗人的假话哟!
现代管理有一句时尚的词句叫做沟通,你想与别人沟通,但别人不一定有这个愿望,然而中国人却叫做完善,也就是双向互动的意思。
实际上柔弱胜刚强的做法是一种最佳策略。
老子谈到征战的时候也说:“踔然而善谋,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既谓“不敢”而言“勇于不敢”,是知“不敢”非懦弱也。
老子主张如江海之处下而能成为百谷王,是不争之争、不得而自得也。这难道不是以柔弱制胜的妙用么?这是一种很有见地的处世策略。柔弱胜刚强是老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份。

好想国学 发表于 2013-5-26 11:50:32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8:42 编辑

八、以道治国
老子提出“以道治国”的治世方针,他认为治国当先治思想,化民于朴才是根治的最上良方。故提出:“不赏贤,使民不争荣。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治世法则。
不主张重赏所谓的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贤能,从而使他们不争名而不慕虚荣。做事情只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和能力,无愧于心就行了。
也不认为有什么东西是贵重的,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必要去相互争夺和拥有。
世间无论任何东西都是围绕着“人”这个主体而转动的,它们的存在以及所谓的价值,也都仅仅是为“人”这个主体服务的。
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引起人们过多的贪念和欲*望,这样民心也就不乱了。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智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所以圣人之治:意思是说应削弱其个人心中过多的名利欲念。充实其个人腹内才华,以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减弱其个人狡诈、奸巧之心。增强、完善其个人做人的骨气。
常常使民众懂得做人、为人的道理,没有狡诈、伎巧、权谋之心。没有过多贪念稀世奇珍、贵重货物之心,没有争夺而拥有过多的贪念和欲*望,这样就不会扰乱了自己的心绪。这样也就使得奸诈者不敢为非作歹、明目张胆。
故认为:“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此处“智”通通作奸诈解。不云国之祸而云“国之贼”是深恶痛绝之口吻。
意思是说:所以,以欺诈、奸巧、权谋去治理国家,尤如是残害老百姓、掠夺国家资源、搜刮民脂民膏的强盗头子,也是隐藏在国家里面的“贼”。这种人可说是最胆大的贼,可谓无所不能、无所不偷。甚至胆大妄为,漠视、藐视王法的存在。不以欺诈、奸巧、权谋去治理国家,以“道”的规律来治理国家,则是国家之幸事、民族之幸运、家庭之幸福、子孙之幸盛也。
老子不同意孔子的“仁义治国”方针,认为仁义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意思是说:自然之“天道”被忽视、抛弃之后出现了仁义。民心已乱才出现了仁义的补救措施。
“前失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 意思是指最先失去“德”而言,失去了“德”就谈不上遵“道”。那只是“道”的外表而已,也就是所谓的道貌岸然。这是这种愚蠢作法的开始,也是自欺欺人的一种作法,最后的结果是:既害了大家,也害了自己。
“失礼者,忠义之薄而乱之首也”。总括失仁、失义,而后以致失礼而言。意思是说:仁、义、礼都不足以治世,从以上知道忠义是微不足道的治世方法。是说忠义表面有近期效益,但是并无长远利益,也就是所见不远、影响浅薄、救世不长。
因其见识浅薄、所见不远,所以不足以维持社会的安定,而且只会导致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实为导致混乱的根源。
在社会现实中常常以至于发出,所谓的感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实为自欺欺人自私到了极点,却厚颜无耻的要求得到众人的谅解和同情,真是不可思议、令人费解!
只知道治标而不知道如何去治本,实为舍本而求末的表现和做法,这是一种无知、愚蠢的作法,所以只会使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既然知道不但要治标,也知道治标的同时也应该治本,但就是不愿意这样去做,反而有意本末倒置行事,也就是“惟恐”天下不乱,乱中才好取利,其居心何其毒也?!那不乱才怪呢!!
“是以圣人: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意思是说:所以作为具有高*瞻远瞩的贤哲之士,既要从长远的眼光看,并且注重求实,不图虚浮的外表,也不宜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了以及对长远影响的本质。
故老子主张治人事天要“重积德,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意思是说:重视积德就能广德于民,则万民归附,自然就可以建立一个国家了。立国之母,有“德”之国是民心所向,任何困难皆不难解决,并且无所不克。这股无所不克的力量,是伟大的、无穷的,更是不可限量的。国力长久不衰,自然也就“可以长久”了。达到“深根固柢”,那就是“长生久视之道”了。
对个人而言就是:积啬养神而能长久生存。对国家而言就是:注重于积累德泽、治理人心从长远着眼,从而达到长治久安的愿望和目的。
要想达到“长生久视”、“长治久安”光说不行,光有愿望那是不够的。应当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去做,才能收到实际的效果,才能达到期望的目标。
惜乎老子“以道治国”的方针,未能够得到很好的实现,其原因在于“实以其上之有为” 实际上是因为:上层领域不同层次和不同程度的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相互争论不休,以至于把天下搞得大乱,甚至民不聊生、动荡不安,而民心乱矣。
“以辅万民而不为。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圣人辅助与引导万民,使他们没有更多的欲念。唯有没有过多的欲念,使他们真正懂得什么是自律,不应该有的行为就不要去做,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做事情,这样天下就不难治理了。
这样人类自身也将得到心理和生理上的平衡与健康。所谓的知书识理,归根结底一句话:也就是要明白事理,总是常常、能够、善于分得清主、次,以及轻、重、缓、急。心灵的轻松、愉悦才是人类自身,实实在在所要长期不断追求的目标!
老子从多方面论道来推行他的“以道治国”思想。正如他自己所感叹的那样:“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言有宗,事有君。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夫唯不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意思是说:我的话并不空虚,其实是很容易懂得的,也是很容易实行的。我的话是有来源、有根据的,并且也是很有哲理的。可惜普天下的人多不理解,也都不肯去实行。唯独我不知道其中原因,所以能够理解深知我心的人太少了。了解我的人不但稀少,然而效法我的人就更少了。

浑沌道长 发表于 2013-5-26 18:26:02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8:42 编辑

貌似兴奋后的溢出,各自取舍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