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一”者何? “一”者,是为平秩也!何为平秩?平起平坐也。 《老子》之“抱一”者,抱此以为“天下式”耶——也即是“日中之影(一)”也! http://bbs.zdic.net/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80830&pid=766004&fromuid=10959 |
本帖最后由 神圣o俏丫儿 于 2014-2-12 07:20 编辑 新释: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走马”者,犹如“野马”者;话义为:天下有道,推却拒之——“走马”,视之为糞而不纳(就没有“走馬”生存的空间(社会结构稳定)) 。 走,作“游走或言为不安于现状的”意; 糞,以之为粪土而弃之也!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郊 ”者,郊祭 ,意:交并合族;交,郊祭之原也;话义为:天下無道,“戎马”从交并合族中生诶!实为“走马”交并合族后,然才有“戎馬”现唉(不稳定)! 此中之“馬”均非动物“马”,实为心气不屈、跃跃欲试的族宗也! “戎馬” 者,心、行均不屈,争伐跃试的族宗。 此外如“司马”者,治衡不服的氏族势力也(而不是与管理军马相关联的啦)。这正恰好符合统兵这一职位的目的性质。 通俗的讲就是说: 没有宗族愿意与有野心而在寻觅机会的宗族联合而招惹到某些突然的祸端,从而视其为洪水猛兽而拒之的社会,才真个是有道的社会;在无道的社会中,反叛爆起的氏族会是由不同宗族交联合并融合化为一个宗族后而强大起来的氏族中产生! “交”见:http://bbs.zdic.net/forum.php?mo ... 83908&fromuid=10959 释:交 原意: 两(氏)族交融化为一个(氏)族,供奉共同之祖先为其根。 郊祭当由此而来。 如我等自称为炎黄子孙! |
本帖最后由 deqingli 于 2014-2-5 20:10 编辑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若見田間有馬運糞-則肥厚,田期莊,天下有道)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若見軍馬在田間生小馬,則表明戰亂使它不得在馬棚產仔,天下無道) 這是典型的老子或道家角度,觀象便知世道: |
本帖最后由 deqingli 于 2014-2-5 21:40 编辑 我沒興趣和你爭論,因爲你根本不知、不懂老子,這不難看出來。 擧個穿越例子,如果老子到一個國家,發現這個國家多數人不關心政治,甚至不知道新任總統的名字,那他便知道這個國家有治道,孔子也說“天下有道則庶民不議”;如果老子發現這個國家人人都關心政治,都在看新聞聯播,都議論或討論國家大事,那他就知道這個國家沒有治道。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和“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等,都是用類似于上面的方法知事。 如果你還不明白這些,那就研究點別的吧,老子的東西與你無緣。 |
我們讀《莊子》的話,才明白「夏蟲不可以語冰」。 你跟夏天的蟲講什麼冰?那是你糊塗。 |
本帖最后由 deqingli 于 2014-2-10 03:25 编辑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WG時,但凡積極向上的村子,其村民往往吃不飽肚子;但凡天天挨上面批評的村子,其村民往往有的實惠。前者是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後者是其政悶悶,其民淳淳。 老子的角度或方法,就是觀象而知事,所以能“不出戶知天下;不闚牖見天道。” |
本帖最后由 神圣o俏丫儿 于 2014-6-13 13:49 编辑
[我的‘下众\随从’中的]“民”不再畏惧危险啦,那由“民”交族合一(此该即是“戎马”也)以至于突破其下属身份的限制而与“我”齐平合为一体最终化为一中(一宗)而成为“大”的这种危险该要来到啦。——此是以“无道”唉! 如果想办法让[众中之]“民”总是畏惧死灭,而有为交合为“奇”有若如“大”者之民者,吾就抓定之而杀之,看还有谁敢效仿! (——此是以“有道”诶!)也是常有管杀的被杀,以及代管杀的也被杀,这就是被称作的“代大匠斫”的,[也]少有不伤到其己的唉! 这就是所谓的(前头的说道的)——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啊。(天下有道,推却拒之—— ‘游走\不安于现状’的 “走马”,视之为糞; 天下無道,“戎马”从交并合族中生诶! ) 补充内容 (2015-6-2 20:37): “也是常有管杀的被杀,”,更改为:“常有管杀的去杀,” |
本帖最后由 神圣o俏丫儿 于 2014-7-24 12:09 编辑 比方说(其实并不贴切书里的那个“道”): ——我竖起自己的学说为一方学者之前是学习别人知识的学生,那么学生就是学者的母源\源头啦。 学生是不一定成为学者,但学者都该当过学生的,是以以原为“母”。 希夷生 发表于 2014-7-23 09:58 成就了新“名”也就成为一种新“物”啦!所以说“道与自然界无关以及物其实都是人”, 《道德经》里的世界就是这么建造的啦!各族的神话传说也是这么来的;“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啊,真是奇妙啊!——这里不玄了吧,那个道版版主长老的题跋就是拒绝玄说空间。 辩之记述: —— 神圣<hefs1972@yahoo.com.cn> 11:05:34 “物其实都是人” ——你觉得好笑?还是不好笑呢? 丑丑(3497162) 11:08:59 物是人,这个说法应该是有问题 丑丑(3497162) 11:09:42 除非这里的“物”字是特指 比如说我们小时做阅读理解题,常常问:“我”当时怎样怎样 这里的“我”就是指文章中的人 神圣<hefs1972@yahoo.com.cn> 11:10:46 不是有“人物”之说吗?当然是特指《道德经》里的“万物”啦! 丑丑(3497162) 11:11:30 人是万物之一,但说物是人就有问题了 神圣<hefs1972@yahoo.com.cn> 那就是说——人还是物啦! 丑丑(3497162) 11:12:56 当然 难道人不是物么? 个人认为,所有具象都是物 欧卜森氏(42327231) 11:14:11 成语“物我两忘”,说明人和物不同 神圣<hefs1972@yahoo.com.cn> 物我两忘,则物与我是一样的咚咚 丑丑(3497162) 11:15:09 所以,道可道非常道 这句里物是指外物 神圣<hefs1972@yahoo.com.cn>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变道,非常道 丑丑(3497162) 11:15:49 只要不是“我”的其它具象,就是物 神圣<hefs1972@yahoo.com.cn> 外物?那内物是啥?? 丑丑(3497162) 11:17:05 并非所有东东都有相反名称的呀 神圣<hefs1972@yahoo.com.cn> 不对 丑丑(3497162) 11:17:18 比如“白头翁” 就没有白头母 神圣<hefs1972@yahoo.com.cn> 内务是自己的事,内物,那就是自己啦,外务,外物... 翁与母成对? 丑丑(3497162) 11:20:00 理解我的意思就好 呵呵 总之你找个和白头翁相对的鸟来 神圣<hefs1972@yahoo.com.cn> 11:20:43 那你理解明了以及清楚我的意思了吗 丑丑(3497162) 11:21:32 可能理解有偏差 神圣<hefs1972@yahoo.com.cn> 11:21:39 好像有绿头鸭的 |
本帖最后由 神圣o俏丫儿 于 2014-7-27 09:38 编辑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想争也争不了。 “圣人”与“民”的关系:“民”是自己人,圣人是外来人——归顺者中的头头。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所以就是再怎么作头头,也坐不到“民”的头上来;就是再怎么突出厉害,也损害不到“民”之利益地位。 |
本帖最后由 神圣o俏丫儿 于 2014-7-27 09:37 编辑 ——“老子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说明道是周遍万物,百姓日用而不知,但又有非道也哉,不道早已的说法。这是不是矛盾呢?怎么解释?我觉得万物都在道中,怎么会有不道、非道的事物存在呢?无道的事物根本就不存在吧。道容纳万物,万物皆有道,怎么又会有不道的事物呢,不道、非道的事物怎么能存在呢?”(http://tieba.baidu.com/p/3167580342) 不道就是失道:—— 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 ——所以“道”只是人类之道,不是其他。 其他的失道不会有:德、仁、义、礼的表现的! ----------此可为我立论依据之其三也。 |
本帖最后由 神圣o俏丫儿 于 2014-7-27 10:20 编辑 原本的“天尊地卑”: 此“天”不是天空什么的,“地”也不是什么陆地啦;互尊以亲是为“天”,卑别上下是为“地”,是故根本就批不了。如果非的歪曲了而后再去批判之,那就自去——。 “天尊地卑”,本就只是说明“天、地”的陈述语句。 要是强自拉扯到大自然的话,就必定是可以批判的啦!今天还又歪曲到更远之地——。 天,兄弟之宜, 地,从属之事。 另: “乾”是横联,“坤”是自成。 是以因“天尊地卑”而“乾坤”已“定”哎!——“天”是为“乾”,“地”是为“坤”也。 “人”又是什么?“人”也,降臣也,非指全人类。 |
本帖最后由 神圣o俏丫儿 于 2015-5-22 19:29 编辑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到底是什么意思 ? (http://bbs.zdic.net/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91180&pid=766137) 人臣不做臣属份内之事,就会招来“天”诛、“地”灭 之果。 鲤鱼跃龙门,岂是般般好跃的! “己”为“人”从属之阶层(身份)也;是以演化为“自己”之意。此言中实非指“自己”而是指自个(“人”)的身份! “人如果不修习自己的德行,那么天理难容”。“人如果不为自己(谋私利),那么老天都会诛杀他”。“汉典给出的解释是“旧时谓人不替自己打算,就会为天地所不容。””。 古、今之现实是:人修不修德,天都容之!人谋不谋私利,天也都容之( 《老子》言:“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在今天的中国,那就是——诚信与否,皆可行之(有感而发而已!) 背言(虚语),不屑还言之——。 若无个体的有序存在,则天地的大环境就会混乱 是以“地”之主不愿再容忍“人”之“越”而图灭之;“天”也会趁其此刻苦孤无援而重新开始行动去追究“人”之初背叛(“天”)投敌之大罪而诛之。(诛者,有罪而获杀;灭者,非罪而获杀!) |
本帖最后由 大自在 于 2015-5-26 13:52 编辑 人为食死,鸟为财亡。什么天诛地灭不天诛地灭的,话不能说绝,放平心态就行了。 |
打搅您的帖子了,您继续。 |
框定——“有为、无为”: 无为:平行联合,框入圈子之作,如是以壮; 有为:征服、霸定从属之作,如是以强。 补充内容 (2015-11-27 11:40): “框入圈子”——也即是:拉伙加盟 也。 |
自然无为,却无所不为。。。。 “无为”是因时因势而为之,所以无可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