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汉字如何变成今天的模样?

发布者: 好蛋 | 发布时间: 2013-10-15 11:02| 查看数: 3682| 评论数: 15|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3-11-3 16:50 编辑

汉字如何变成今天的模样?
    (《现代快报》)
194d3d.jpg
  从最初的象形文字,到现今我们日常使用的文字,汉字的发展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但每一次的变革基本都脱离不了由繁到简的过程。汉字究竟是怎样一步步发展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历史上有哪些名人对汉字发展起过推动作用?
  西周:改变一字多样
  在汉字的发展历程中,第一次大变革发生在西周。
  史籀是周宣王时候的一个太史。这个时候的汉字,用的还是从仓颉造字那会儿留下的六种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六种方法,合起来叫作六书。只要造的字遵循这六种方法,至于长的什么样就不管了。
  当时的西周还算非常重视教育,小孩八岁,就要进学校认字,认字就是把六书的规则教给他们,至于怎么写,就随便你了,比如跳舞的“舞”字,有的人就造一个人在跳舞的字,有的人就造几个人在跳舞的字,有很多种写法。现今留存的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上就有很多字是一字多样的。
  史籀看到这种情况觉得很不好办,一个国家文字都不成规矩,万一你造的字别人认不得怎么办呢?于是他就发明了一种叫“大篆”的字,又叫“籀文”。史籀把一些不能普及的字丢弃,把一个字的多种写法聚合成一个字,并遵循一定规则,比如之前有的字的偏旁忽左忽右,他就规定好偏旁只能在一边。最后他还把自己造的字做成一部书,叫《史篇》。史籀发明的大篆精简了很多异体字,同时对文化普及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秦:终结战国文字乱象
  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形成了七国鼎立的格局,讲求的都是用兵打仗,制度、法律、政|治随意乱改,就连说话和文字也是各自改变,不遵周朝的“规则”。终于,未了秦国出来统一了天下。
  秦始皇登基后,发现各个地方使用的文字都不一样,这怎么能体现泱泱大国的风范?于是下令采用“书同文”的文化政策,命令大臣李斯等人对当时的文字进行统一整理,用一种新的字体颁布全国,而与秦文不同的文字全部废掉,这种字体后世称为小篆,又叫秦篆。
  李斯等人整理的小篆,也和史籀整理的大篆方法差不多,都是对当时各地的文字先进行整理核对,然后精简一些异体字,省略和简化了某些字的偏旁,大多采用战国时期就流传在秦国的篆书,少部分是省改的秦国篆书,另外吸收了其他六国古文中的一些古字。秦始皇在推行统一文字时,采取的都是极端手段,谁不执行就杀头,所以小篆迅速在全国推行开了。
  小篆是汉字发展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由政府倡导的规范化字体,所以字的结构空前统一,同一个偏旁在不同字中的任何位置都能基本保持固定的形体。
  就在秦始皇大力推行小篆时,另一种文字也正悄然兴起。这就是隶书。据现在的考古发现,隶书其实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只是到了秦朝,由程邈等人发展推广了而已。因为正统的小篆写起来比较麻烦,当时没有毛笔,写字主要是刻字,所以肯定是笔画越少越好,于是一些狱吏就用一些笔画省俭的字替代正统文字,只要当官的人自己看得懂就行。后来这种文字渐渐在官吏中间流行。这些隶书的文字大多图快而省,很多字就丢失了六书的规则,比如“牛”字本来有两只角,隶书图省事就变成一只角,“鸟”字本来是很像鸟的形状,隶书就把它写方了。
  隶书与小篆相比,“讹变”、“省变”的现象严重,导致变体字的数量大增,文字也失去了六书规定的功能,给后人辨别古字、考证今天文字的来源带来很大麻烦,所以隶书的变革给后人留下很多争议。
  唐:武则天造字只流传15年
  到了唐代,楷书是法定的文字。武则天登基后,把权力也施加到了文字上。
  文史和辞书学学者赵所生说,武则天发明了一些生造的字,这些字完全不符合造字的规则,都是她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而造的。当时一共造了12个字,把日、月、天、地、星、正、载、初、年、君、臣、照的写法全部改换了。据《资治通鉴》卷204记载:“凤阁侍郎河东宗秦客,改造天、地等十二字以献…..太后自名‘瞾’。”就是说这12个字是武则天的属下为拍她马屁而改造的,而这个叫宗秦客的人其实是武则天的亲戚,是她的“从父姊之子”。’
  从载初元年武则天改国号起到她去世,这15年间,这些字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在全国推行,当时的碑刻、墓志、人物题名、文书等,凡是涉及这12个字的,都一律照改。现如今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史资料中还能看到。但武则天一死,第二年这些文字就都废止了,因为这些字实在和汉字造字的初衷相违背,是汉字由统一到混乱的典型,失败也是必然的。
  除了武则天,历史上还有很多皇帝试图驾驭文字,比如只要涉及到自己的名字,都要避讳,这些避讳的字要么用其他字替代,要么就生造一个。比如“湻”,本作淳,但为避清穆宗载淳的讳而改成这个字。
  唐代还有个故事值得一提。现如今我们使用的很多简写字在古代其实也早已经出现,比如“爱”字。就是唐太宗写草书时形成的。
  宋:回头推行书
  民*国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在自己的《文字音韵学论集》中曾写道:“无如秦朝亡后,到了汉朝……竟因陋就简,把这种差人皂隶写的字,当作正正经经的用场,无论诏书、律、令、历史、古书,都用隶书写,篆书虽没有废,却并不当作正经用,所以到汉中宗的时候,这些学士大夫,已经连小篆都不能识得。”
  因为隶书的大量使用,所以小篆渐渐脱离了人们的现实生活,只有专门研究的人才看得懂。但即使已经进行了大量省变的隶书,依然没办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在隶书的基础上,后人又研究出了楷书、行书、草书,这些文字比隶书还要省俭,特别是草书,越写越简单,以致后来已经完全没法认了,只能当一件艺术品欣赏欣赏,文字的功能已经没有了。
  所以,到了宋代,不得不回头写行书。宋、元、明三朝,行书是最通行的文字,草书也有人写。
  清:后期馆阁体遭诟病
  清朝,风头却变了;认为写草书是不敬,只能写楷书。康熙主持编纂以楷书为规范的大型字典。不过到了道光以后,一种馆阁体又兴盛起来,但馆阁体的文字跟六书严重违背,用笔也不合美术,写起来又浪费时间。但当时清代科举却明确要求考生以馆阁体书写,不以标准馆阁体书写者就无法进入翰林院,所以备受人们诟病。
  汉字简化改*革是从近代开始的。1935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324字)。而第一次由政府正式公布并成功得到贯彻实施的简体字方案和字表,是195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并最终制定出了一个《简化字总表》。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三教九流 + 20 彩!

查看全部评分

最新评论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3-10-17 12:47:28
隶书为文字的本质飞跃.
好蛋 发表于 2013-10-24 11:48:47
最牛的中国汉字设计
znhzpb0z.jpg
znhzpb1z.jpg
znhzpb2z.jpg
znhzpb3z.jpg
znhzpb5z.jpg
znhzpb6z.jpg
znhzpb7z.jpg
znhzpb8z.jpg
znhzpb9z.jpg
znhzpbaz.jpg
好蛋 发表于 2013-10-24 12:06:18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3-10-24 12:13 编辑

汉族
hz4842.jpg
hz4843.jpg
   汉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汉族原称“华夏”族,居于中原,盛行祖先崇拜和天地崇拜,汉代才始称为汉族。 因中国历史上有汉朝盛世,所以后世改称汉族。文字和文化,也被称为汉字、汉文化等,构成了民族符号。
  炎黄是汉族的一个主源。在中国的原始社会末期,在黄河两岸中原地区崛起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部落联盟后,为了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权位而酿成了历史上有名的“阪泉之战”,黄帝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称雄于中原。追本溯源,汉族世称“炎黄世胄”、“黄帝子孙”,其源盖出于此。其后,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民族--夏民族与黄帝部落有直接的族源关系,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更是明言夏民族与黄帝部落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其云:“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颛顼之孙也。”不仅如此,后来崛起的周民族与留居渭水流域的黄帝部落和炎黄部落也有着族源关系。如周民族的女祖,《诗·大雅·生民》说:“厥初生民,时维姜嫄”亦即《史记·周本纪》所说:“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炎帝就是一个姜姓部落,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周民族的外祖世系就姓的炎帝部落。关于周民族的男祖,就是姜嫄所生的弃,《史记·周本纪》说:“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黄帝就是一个姬姓部落,这又明确地告诉我们周民族的祖父世系就是姬姓的黄帝部落。

炎帝和黄帝
yh9448.jpg
  正是因为炎黄集团与汉族有族源关系,如毛、朱德在《祭黄帝文》中所说:“赫赫始祖,吾华肇造;渭衍社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毛、朱德:《祭黄帝文》,《新中华报》1937年4月5日。)汉族世代尊黄帝为鼻祖,称之为“人文初祖”。至今位在陕西中部的黄陵县,传说为黄帝之墓的黄帝陵,在数万株千年古柏的簇拥中耸立在桥山上,成为汉族起源的象征。
hz4840.jpg
hz4841.jpg
   汉族族徽以龙和凤为原型,这种图腾标志具有丰富的形式美感和精神内涵,寓意阴阳,也指男女。相传,黄帝在统一中原之前,曾以“熊”为标志性图案。战败蚩尤统一中原后,其标志兼取融合了被吞并的其他氏族、部落的标志图案,将鸟、马、鹿、蛇、牛、鱼的图案进行巧妙融合,最终形成了虚拟的综合性神灵“龙”。因这种奇特、充满浪漫色彩的形象的诞生,见证了远古时期中华民族发展、各民族相互融合的历史过程,因此,它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理想和图腾崇拜,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性图案。族徽上,龙的形象气宇轩昂、气势磅礴,寓意了汉民族的万物一体、相容并蓄的精神境界,以及追求和谐的人生态度和中华大一统的龙之精神。凤,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则为“百鸟之王”,常用来象征祥瑞,雄的叫凤,雌的叫凰。神话传说中,凤凰每次死后,会周身燃起大火,然后其在烈火中获得重生,并获得较之以前更强大的生命力,人们称之为“凤凰涅槃”,故凤凰有“不死鸟”之称。自然界中本无凤凰这种鸟,它更多的是代表古代先民的一种鸟图腾的崇拜。族徽上,昂首欲飞、华美异常的祥凤,不仅寓意着华夏民族永远追求光明的理想,也象征着新生与中华民族的觉醒。族徽上这种龙凤结合的图案,象征着汉民族集民众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于一身的忧患意识,自强不息、舍身弘道的理想主义,以及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的谋生态度。
    “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蕴涵着无数中国人的情感和希冀。在我国,56个民族在祖国的大家庭中和谐共处,这56朵“族徽之花” 美不胜收、缤纷多彩、意蕴深厚。 各民族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从其极具创意的族徽设计中就能体现出来。
好蛋 发表于 2013-10-24 12:07:55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3-10-24 12:14 编辑

汉中概述
  汉朝和汉族等,都与陕西汉中有着不解之缘。都因当初秦末时期刘邦在这里被封为汉中王,楚汉战争胜利后,登基为皇帝(史称汉高祖),建立大汉基业而得名。
lb1275.jpg
  汉中因汉水(汉江)得名。汉水由此被称作“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汉水(即“汉江”),古称“沔(miǎn)水”,长1532公里,流域面积17.43万平方公里,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蟠冢山,干流自西向东经陕西流入湖北在汉口注入长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也是中国中部区域水质标准最好的大河,有人称其是中国目前唯一没被污染的大江。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水源便来自汉水。陕西省于2012年2月6日正式启动汉江流域综合整治,计划投资188亿元人民币,用五年时间打造“中国式的莱茵河”。
has300.jpg
  汉水与银河
  在古人眼中,天地是对应的,专家们认为汉水对应的是银河,所以,银河被称为汉、云汉、银汉、河汉、星汉、天汉、汉津等,他们的依据有:
  《辞源》和《辞海》中对于银河的解释:“(银河)古谓之云汉,又名天河、天汉、银河”。
  曹操《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李白《月下独酌》:“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 暗度。”
  不过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将“天汉”比作天上的汉水是望文生义。
hat300.jpg
  汉中作为行政建制名称,始于秦。据《史记。秦本纪》载:“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设郡治于西城(今陕西安康)。东汉将汉中郡由西城迁治南郑。从此,南郑成为汉中的附郭首县。直到1954年,汉中的行政首府一直设在南郑。
  南郑的名称起于西周。据《水经注》载:“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称。”
  自秦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置南郑县以来,除西魏一度改置光义县外,隋唐至明清及民*国,一直保留南郑县的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6日汉中解放,即将南郑县迁治县城东九公里的铺镇,并划出城区及近郊设置南郑市。1954年,改南郑市为汉中市。1961年9月划定现在的辖区范围。1964年8月改为汉中县。1980年9月又改为汉中市。
  汉中作为县以上一级行政区域名称,曾有过多次变动。东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张鲁占领汉中,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改汉中郡为汉宁郡。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征降了张鲁,改汉宁郡仍为汉中郡。隋文帝统一全国,为避其父杨忠之讳,于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改汉中郡为汉川郡。唐代又有梁州、褒州、汉中郡等多次变更。唐德宗李适于兴元元年(公元784年),避朱之乱,逃到汉中,乱平返都时,为褒扬汉中,特用其年号诏改梁州为兴元府。宋代未变。元初改为兴元路。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改兴元路为汉中府。清代沿用这一建制。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改为汉中道;二十四年(1935年),改设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治南郑县。1949年解放后,将先在湖北省内组建的陕南行政公署,移治于南郑市,统管今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地区辖地;1951年2月撤销陕南行政公暑,改设南郑专区;1954年改为汉中专区;1966年改为汉中地区。
  汉中为物产丰富、“四塞险固”之地。北有秦岭屏障,南有巴山横亘,汉江贯穿其中,栈道辐辏,形势险要,可“前控六路之师,后据两川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这里进可攻,退可守,历来为兵家争夺之要地。自汉代以来,便以引人注目的声名载人史册,湛称历代军事重镇。
  三国时,先是曹操征张鲁,据汉中。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将黄忠在定军山前刀劈夏侯渊,赵云在汉滨大破曹兵,刘备从曹操手中夺取了汉中,自立汉中王。蜀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屯兵汉中,劝农讲武,实行耕战,六出祁山,北攻曹魏,历时八年之久。
  在这一幕幕历史活剧中,登台演出的著名历史人物及其重要活动,给汉中留下了异常丰富的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摩崖石刻、石窟造像等名胜古迹。
  作为军事重镇的汉中,历史上虽非帝王之都,但为朝廷所重视。以它为中心的汉中盆地,与周围地区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历史遗存甚多。其中以汉代及三国时期的遗存最为丰富,有古栈道、褒斜道石门、石门摩崖石刻、山河堰、古汉台、拜将台、饮马池、武侯墓与武侯祠等。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与甘肃、四川毗邻,中部为盆地,中国古代称为“江淮河汉”四大河流之一的汉江,流经汉中、安康和荆襄大地,汇入长江,成为长江最长、最大支流。全市辖汉台、南郑、城固、勉县、洋县、西乡、宁强、略阳、镇巴、留坝、佛坪11个县区,总人口373万。市域总面积2.72万平方公里,其中盆地占6%,浅山丘陵占36%,中高山区占58%,
   汉中景色秀丽。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4.3℃,降雨量 871.8 ,素有西北“小江南”和“金瓯玉盆”之美称。
婉晴十二神签 发表于 2013-11-3 09:46:00
战国时没有毛笔?谁告诉你的?那青铜器的字哪个不是用毛笔写的?九千年前彭头山那些陶文难道不是用毛笔写的吗?
昼耕夜读 发表于 2013-11-3 15:51:57

谁告诉你彭头山陶绘是用毛笔画的?是杨过吗?{:soso_e113:}
婉晴十二神签 发表于 2013-11-3 15:56:53
昼耕夜读 发表于 2013-11-3 15:51
谁告诉你彭头山陶绘是用毛笔画的?是杨过吗?

对,不但彭头山是毛笔,红山仰勺,都是毛笔画的。哈哈。
昼耕夜读 发表于 2013-11-3 16:47:08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好蛋 发表于 2013-11-3 16:48:29
据说在商代文物中,就已经发现毛笔了。因此毛笔应该不是到蒙恬时才发明的。
昼耕夜读 发表于 2013-11-3 16:50:50
本帖最后由 昼耕夜读 于 2013-11-3 16:54 编辑

字体与书写工具一定相对应的,而书写工具由于书写材料有关。使用“笔”作为书写工具不会早于大篆。
昼耕夜读 发表于 2013-11-3 16:57:21
本帖最后由 昼耕夜读 于 2013-11-3 16:58 编辑
好蛋 发表于 2013-11-3 16:48
据说在商代文物中,就已经发现毛笔了。因此毛笔应该不是到蒙恬时才发明的。

商代有没有笔是另一回事儿,那么商代文物中的笔,会是什么材料做的?
商代距今大约三、四千年了,什么材料做的笔能存留今天成为文物的?
好蛋 发表于 2013-11-3 18:12:26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3-11-3 18:34 编辑

  毛笔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1980年陕西临潼姜寨村发掘一座距今5000多年的墓葬,出土文物中有凹形石砚、研杵、染色物和陶制水杯等。从彩陶的纹饰花纹可辨认出毛笔描绘的痕迹,证实了在五、六千年前,已有了毛笔或类似毛笔的笔。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现笔的象形文字,形似手握笔的样子。
  在安阳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揭开了中华文明的最大谜团,使传说中的商代成为信史。殷墟研究结果表明,三千多年前中国人主要用毛笔而非用“刀笔”写字。
  “甲骨文和铜器铭文中的‘册’字,正是以绳索穿竹片或木牍之形,‘作册’的本意,可理解为记录并保存档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站长唐际根说,“竹片用绳索穿在一起做成了简牍,而简牍之存在,无疑表明商代的日常书写工具是毛笔。”“殷墟的少量甲骨卜辞上、玉石器上,都发现过毛笔书写的文字,他们直接证明商族人的日常书写是用毛笔完成的。”唐际根说,铜器上的铭文,是通过陶范铸造出来的。铭文范上的字,是先用毛笔写好,然后依笔画刻就的。这样一来,铸造出来的铭文,与原来写好的毛笔字如出一辙,笔意全在。
  发现最早毛笔的墓葬是河南省信阳长台关1号楚墓和湖南省长沙左家公山楚墓。从中出土的毛笔与当今通用的毛笔相似,而笔竿细长,笔锋均为2.5厘米,略长于现代小楷毛笔的笔锋。其制作方法是将笔毛围在笔竿的一端,以丝线束紧。长沙笔采用上好的兔箭毛,相当于后世的紫毫,刚锐而富于弹性,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形容:"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正是由于这种毛笔,所以我们看到楚国竹简上的字体笔画劲挺,落笔起笔锋芒毕露。长台关1 号楚墓的毛笔装在一个文具匣里,中间还装有小铜锯、小铜凿、小铜刀。可以想象,这些铜器是对简牍进行细加工、并在编绳处刻三角形契口采用的工具。
  湖北省云梦睡虎地战国秦墓也出土了毛笔,但它与上述毛笔不同,笔毫是插入竿腔中的,与今天的制笔方法相似。同时该墓还伴出了墨、砚等书写工具,它们与笔、简合起来可称为战国时期的"文房四宝"。与现代的文房四宝相比,仅仅是简和纸体现了古今差异,其余三种完全相同。

战国毛笔
mt369211.jpg
  简牍、盟书、帛书都是用毛笔书写的,所以它们的笔画具有弹性,起止处较尖锐,中间和偏前的部分略粗,充分表现了毛笔的特点。它们与金文凝重的形态不同,笔势由迟重变为流美,笔画和体式也较金文更为简略。所以毛笔的出现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而且是一场艺术革*命。
  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恬带领兵马在中山地区与楚国交战,双方打得非常激烈,战争拖了很长时间。为了让秦王能及时了解战场上的情况,蒙恬要定期写战况报告递送秦王。那时,人们通常是用分签蘸墨,然后再在丝做的绢布上写字的,书写速度很慢。蒙恬虽是个武将,却有着满肚子的文采。用上面说的那种笔写战况报告,常影响他的思绪。那种笔硬硬的,墨水蘸少了,写不了几个字就得停下来再蘸,墨水蘸多了,直往下滴,又会把非常贵重的绢给弄脏了。蒙恬以前就萌生过改造笔的念头,这次要写大量的战况报告,这个愿望就越来越强烈了。
mt269201.jpg
  战争的间隙中,蒙恬喜欢到野外去打猎。有一天,他打了几只野兔子回军营。由于打到的兔子多,拎在手里沉沉的,一只兔子尾巴抱在地上,血水在地上拖出了弯弯曲曲的痕迹。蒙恬见了,心中不由一动:“如果用兔尾代替普通的笔来写字,不是更好吗?”
  回到营房之后,蒙恬立刻剪下一条兔尾巴,把它插在一根竹管上,试着用它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水,在绢上写出来的字断断续续的,不像样子。蒙恬又试了几次,还是不行,好端端的一块绢也给浪费了。一气之下,他把那支“兔毛笔”扔进了门前的山石坑里。
  蒙恬并不甘心失败,仍然抽时间琢磨其他别的改进方式。几天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这一天,他走出营房,想透透新鲜空气。走过山石坑时,他又看到了坑里那支被自己扔掉的“兔毛笔”。蒙恬将它捡了起来,用手指捏了捏兔毛,发现兔毛湿辘辘的,毛色变得更白更柔软了。蒙恬大受启发,马上跑回营房将它往墨汁里一蘸,兔尾这时竟变得非常“听话”,吸足了墨汁,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字体也显得圆润起来。原来,山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的浸泡,兔毛变得柔顺起来。由于这支笔是由竹管和兔毛组成的,蒙恬就在当时流行的笔名“聿”字上加了个“竹”字头,把它叫做”笔".今日简写作“笔”。
  最初的毛笔是用来涂描甲骨文的笔画的,而真正用毛笔写字,可能开始于简牍和锦帛上文字的书写。
mt269211.jpg
三人行 发表于 2013-11-3 18:33:01
好蛋 发表于 2013-11-3 16:48
据说在商代文物中,就已经发现毛笔了。因此毛笔应该不是到蒙恬时才发明的。

蒙恬只是改进了毛笔而已。估计类似于蔡伦造纸,实际他是改进,不是发明。
昼耕夜读 发表于 2013-11-4 00:14:51
商代与西周为半信史。
“笔”作为字的专门书写工具,应该是一个漫长和富有变化的过程。所有的发明都不是一个突变过程,是一个渐变过程。
从彩陶上看的画迹上看,那至少不是一个我们所说的“硬笔”,应该是一种“软笔”的画迹,那这是不是“笔”画出来的?
即使这是一个“笔”画出来的,但只是为了画彩,这应该还不是“笔”。那么什么是“笔”。什么样的东东我们才叫“笔”那。
至少我认为是用在写字上的工具才能叫“笔”。
至于竹片作为承字材料,我们能看见的早期竹简是刻字,晚期的才有墨彩一类的东西书写出来的。
如何确定彩绘上的画迹上毛笔画迹?不会是别的画迹吗?
彩绘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为上色发明的笔吗?
神圣o俏丫儿 发表于 2013-11-5 02:13:31
本帖最后由 神圣o俏丫儿 于 2013-11-5 02:29 编辑
        在汉字的发展历程中,第一次大变革发生在西周。
       史籀是周宣王时候的一个太史。... ...。于是他就发明了一种叫“大篆”的字,又叫“籀文”。史籀把一些不能普及的字丢弃,把一个字的多种写法聚合成一个字,并遵循一定规则,比如之前有的字的偏旁忽左忽右,他就规定好偏旁只能在一边。最后他还把自己造的字做成一部书,叫《史篇》。史籀发明的大篆精简了很多异体字,同时对文化普及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那么西周的史籀就是中国文字的第一个“乱臣贼子”,他实际是掐断了中国的古文字传承,将中国文字拐带进了一个符号文字的时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