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楚简-闰月-楚历

发布者: 吴博君 | 发布时间: 2013-12-4 09:50| 查看数: 10841| 评论数: 33|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吴博君 于 2013-12-4 09:53 编辑

楚简-闰月-楚历



作者:吴博君
时间:2011.10.30初稿

提要:楚历是上承春秋历、下连秦汉历的关键历法,在“古六历”失传数千年后,楚简历日的大量发现,是我们恢复楚历的大好时机。
   然而,当我们发现了楚简中楚历的关键信息时,或因为无法处理,或是人为忽略,使得数十年来这些重要信息没有被正确解读,
以至于对楚历的研究没有实质性突破。
   本文不回避矛盾,抓住楚简里出现的三处“闰月”信息,深入探讨楚历的特殊结构,尽最大努力还原楚历本来的真实面目。

目录:

 一、起因
 二、发现
 三、楚历
   (一)三个关键的历法概念
    1、岁首;2、正月;3、置闰
   (二)楚历月名的季节含义(古文字)
    1、冬;2、春;3、夏;4、秋
   (三)楚历的结构
    1、楚历月名可以直接表明四季
    2、楚历“春正月”比秦历“春正月”早一个月
 四、系年
    1、包山楚简年谱
    2、包山简楚历闰朔表以及秦汉殷夏历法对照表
    3、葛陵楚简“王徙岁”月谱
 五、结论(待)


最新评论

吴博君 发表于 2013-12-4 09:54:23

一、起因

  研习先秦的天文历法,会发现殷商有用甲骨文记录的历法,西周有用青铜器记录的金文历法,春秋有文献记录的春秋历,秦有用竹简记录的历法,汉有文献和简帛两种记录的历法,唯有战国历法于文献有缺失,于简帛不清楚,但是楚简里记录有大量的干支历日,深入透彻地分析研究这些楚简历日,或可以期待弥补战国历法的空白。
吴博君 发表于 2013-12-4 09:56:37
本帖最后由 吴博君 于 2013-12-4 10:13 编辑

二、发现

  首先对历日干支记录最多、也是出土情况最好的包山楚简的历日进行了整理分析,并且对比研究了下面这些资料:
------------------------
1、王红星、《包山楚墓》(《包山简牍所反映的楚国历法问题----兼论楚历沿革》P529“包山简牍所载七个纪年”)
2、刘彬徽、《包山楚墓》(《从包山楚简纪时材料论及楚国纪年与楚历》P533“包山楚简有七个年份的纪年材料”)
3、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诂》(《战国历谱复原研究》P325“1986年出土的包山楚简,记载了楚怀王时期的7个记事年”)
4、陈伟、《包山楚简初探》P9:
------------------------
  从这几位学者的研究成果里发现,有两处同一类型的问题,这足以在年代学上动摇以往的楚墓系年,重新探讨包山楚墓竹简记事年号的系年,有助于对楚历的再次深入研究。

第一处问题:
  在包山楚简里,有19只简,其简号为:(58、129、131、140、141、162、205、206、207、212、216、218、220、221、224、225、12、126、209),
  这19支简其简文含有“致胙”的有3支简 裁剪_2.jpg ,含有“归胙”的有16支简 裁剪_3.jpg ,而列位学者将“致胙”简与“归胙”简混同一起,都以“归胙”简处理。
其实楚简记录“致胙”其含义是由东周送祭肉来楚国,相应地楚简记录“归胙”,应该是“致胙”的人完成使命从楚国返回东周。

(《史记》:周显王九年,致文武胙於秦孝公。三十五年,致文武胙於秦惠王。
秦孝公二年,天子致胙。
秦惠文君四年,天子致文武胙。
齐桓公三十五年夏,会诸侯于葵丘。
周襄王使宰孔赐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命无拜。
楚威王六年,周显王致文武胙於秦惠王。)

  在“致胙”简里,有楚夏尸月癸卯(127)、乙丑(209)、甲戌(12)这三个干支日依次排列,这一个月名下的干支日从癸卯到甲戌,日期超过31天。(刘红星、陈伟说是12简甲戌有错记)
《包山楚墓》刘红星) 裁剪_4.jpg
《包山楚简初探》陈伟) 裁剪_5.jpg

吴博君 发表于 2013-12-4 10:11:05
本帖最后由 吴博君 于 2013-12-4 10:13 编辑

第二处问题:
  在包山楚简“归胙”简里,有记录暮火月辛未的两支简,简号是(67)和(77)。这两支简的干支日直接不被陈伟先生使用,这样陈伟先生得到的暮火月下限就是错误的。竹简记录暮火月的上限是己亥日,下限应该是辛未,而陈伟先生认为下限是丙辰。
裁剪_6.jpg (陈伟)

  这就又掩盖了一个超过32天的月份记录。这导致错误地判定“归胙”的年份。
吴博君 发表于 2013-12-4 10:14:42
本帖最后由 吴博君 于 2013-12-4 10:24 编辑

  在对葛陵楚简的“王徙”简整理时,又发现第三处错误,这也是一个同一月名下的干支历日超过30天的月份记录。(八月己巳到辛酉,共53天。)
――――――――――――――――――――――――――――――――――――――――――――――――――――――――――――――――
裁剪_7.jpg
1享月己巳、2夏亦乙巳、3夏亦癸丑、4夏亦乙卯、5夏亦癸亥、6八月己巳、7八月庚辰、8八月丁巳、9八月辛酉
――――――――――――――――――――――――――――――――――――――――――――――――――――――――――――
  对九组历日进行排序,依次是:己巳、乙巳、癸丑、乙卯、癸亥、己巳、庚辰、丁巳、辛酉。从己巳到辛酉共113天,这样三个月名下的天数已经超过90天,一定有其中的一个月超过30天,这是因为八月己巳到辛酉,共53天。然而刘信芳、李学勤、晏昌贵等学者不认为葛陵楚简的“王徙”简八月份干支记录超过30天,其依据是考古报告《新蔡葛陵楚墓》释“癸”为癸亥是错误的。首先是刘信芳先生不用癸亥,但无说明;再是李学勤先生认为“夏亦绝不能有癸亥”;晏昌贵先生则认为是抄手错误。

裁剪_8.jpg
裁剪_9.jpg
裁剪_10.jpg
(台*湾大学邴尚白博士论文《葛陵楚简研究》)

  认为八月不超过30天的学者认为“癸嬛不是癸亥是癸巳”,这样的历日排序是:己巳、癸巳、乙巳、癸丑、乙卯、丁巳、辛酉、己巳、庚辰。从己巳到庚辰有72天,这样三个月名下的天数不超过90天。但是,“癸嬛”不是“癸亥”的认识,或许是以一个月名下的天数必然不超过30天为前提的,然而一个月名下若含有本月和同月名的闰月,这个月名下的天数就可以超过30天,最高可以有59天。


  上述这三处问题是同一个类型的问题,就是同一个月名下的干支记录,都超过了30天。对这三个同类型的问题,不能简单地说是竹简错误地记录了历日干支,这种简单的解释,可能错过揭开真*相的时机;也不应掩盖这个事实,不做解释地绕开个别干支记录;更不能直接把“致胙”简混同于“归胙”简而不做解释。必须作出正确的解释,这个解释就是我们有可能发现了楚历的疑似“闰月”记录。闰月的合理设置,是一部历法成功的关键,而当时的历法是当时历日记录的依据,我们就是根据古人的原始历日记录来确定出土墓葬的系年。由于相关楚简历日的这一新的发现,使得我们必须重新确定葛陵楚墓和包山楚墓的系年。
吴博君 发表于 2013-12-4 10:25:28
本帖最后由 吴博君 于 2013-12-5 09:33 编辑

三、楚历

  有了上述三个楚简记录疑似“闰月”的发现,还要知道楚历的结构,因为没有一部楚历作为依据,是不能确定“闰月”在楚历中的位置,也就不能最后确定有关楚简“闰月”的说法是正确的。然而,目前对楚历的认识还不足以确定楚历对“闰月”的设置方法,也不能确定上述三个“闰月”发生的年份,所以必须再深入探究楚历的结构。
―――――――――――――――――――――――――
(一)三个关键的历法概念
1、岁首:  
  “岁首”的概念来源于原始的祭祀,“岁”本身就是一种祭祀名称,“岁首”是新一轮祭祀的开始。祭祀是有周期的,祭祀周期一是根据季节,再是根据祀典长短,季节的周期性和祀典的周期性也就规定了“岁”的周期性。商朝的祀典记录非常发达,由于祀典周期与先王数量有关,所以是逐渐庞大的,直到商朝灭亡祀典才固定。祀典周期精度是以干支计算的,所以祀典的周期非常精确。商朝祀典周期用“祀”表示。商朝的“岁祭”是与求雨相关的,所以“岁祭”的季节性很强,季节性祭祀和祀典结合是季节与干支的结合,其周期自然可以用来纪年,秦汉时期就普遍使用“岁”作为纪年单位。用“年”、用“祀”、用“岁” 作为纪年单位是有概念区别的,在殷商后期 ,有三者同时出现在一片甲骨里的记录:“癸丑卜,贞今岁受年,弘吉。才八月,唯王八祀。”(《甲骨文合集》37849)“祀”在当时用于纪年,“年”在当时表示谷物成长周期,“岁”在当时是一种祭祀行为。总之,“年”与季节直接相关,“祀”和“岁”主要与祭祀周期相关。有一种影响广泛的观点认为,“岁”用于纪年是因为木星(岁星)周期与十二个回归年周期接近,这是没有可靠的历史依据和坚实的科学根据的观点。在《馬王堆漢墓帛書•五星占•木星》里可以证明,早在秦汉之际人们就已经观测到,十二个回归年约为十一个木星黄经周期。
  
  现在的农历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使用的,自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岁首”和“正月”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就在使用上就合而为一了,这对研究先秦历法的人造成了混乱,使得人们普遍认为这两个概念理所应当是一回事,并且历来如此。实际上汉人之前的秦人和楚人的历法,其“正月”和“岁首”是分离的,通过深入的研究得知,其实古人在秦汉以前是实行两套历法,一套是“民历”,另一套是“神历”,而“正月”的概念属于“民历”,“岁首”的概念属于“神历”。进一步地说,“正月”的全称是“春正月”,是春耕的开始,也是“民历”一年的开始;而“岁首”之月实际上是“冬正月”,是祭祀的开始,也是“神历”一年的开始。在西方的历法里,也有神历和民历共用的情况。用下表比较中西历法的神历和民历成份:

裁剪_11.jpg


吴博君 发表于 2013-12-4 10:30:15
本帖最后由 吴博君 于 2013-12-4 10:32 编辑

  诗经国风里有一首《豳风•七月》,这是至今发现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历法记录,这里面是神历和民历并用,神历月份用“之日”表示,共记录四个“之日”;民历用一般现在通用的月份表示,从四月到十月共有七个月份记录。岁首从“一之日”开始,经过“二之日”到“三之日”,这种以“之日”为月名的历法,相对于《小正》(所谓《夏小正》①)历法来说,可以称这是《大正》②历法,也称“神历”;正月从“四之日”开始,正月和“四之日”同属一个月,从正月到十月属于《小正》历法,也称“民历”,其节气物候与《小正》一致。从十月开始又与“一之日”重合,十月和“一之日”同属一个月。《豳风•七月》所用历法,神历岁首从“一之日”开始,民历正月从“四之日”开始,冬至日在“三之日”所属月份,惊蛰在正月(四之日)。四个“之日”加上十个月份,两个“之日”与两个月份首尾重合,正好是一年十二个月。这种历法符合“民神杂糅”的传说,只是长期以来对此没有正确的理解和合理的解释。这种“豳历”的神历岁首起于冬正月,是《大正》历法,民历正月起于春正月,是《小正》历法。
裁剪_12.jpg
清王筠《夏小正正义》曰:“传文‘小正’字凡四见,《竹书》亦云颂‘小正’,知此本以‘小正’名,‘夏小正’非书之本名。盖大戴以其书最古,特题‘夏’也。”
《大戴礼记》:“南门者,星也。岁再见。壹正,盖《大正》所取法也。”
吴博君 发表于 2013-12-4 10:32:58
本帖最后由 吴博君 于 2013-12-4 10:35 编辑

  《豳风•七月》是春秋或西周时期的历法记录,但是其历法与《包山楚简》的楚历十分吻合,豳历冬季前三个月用《大正》月序,与楚历冬季前三月的月序相同;豳历后九个月的月序与《小正》前九个月的月序相同。并且豳历物候与《小正》物候基本一致,这说明从西周到战国,从北方到南方,这种历法是稳定长期和普遍使用的。
 
  从上述《豳历、楚历、秦历与<小正>物候比较表》来看,楚历按照《大正》历法统一了豳历的两种月序,《小正》也用自己的月序统一了豳历的两种月序,可见《大正》楚历和《小正》的基础都来源于豳历。而且将《小正》的十月前移为岁首,就是秦历的月序,所以《大正》楚历、《小正》秦历都和豳历一脉相承。
 
  《大正》历法和《小正》历法的依据都基本是“火历”和“参历”,传说火历来自商人,参历来自夏人。文献证明火历和参历是战国时期普遍使用的历法,周、晋、豳、楚都使用火历,说明先秦历法是统一的,只有《大正》月序和《小正》月序的区别。《大正》历以南门星(张星、天策)为正星,《小正》历以大火星(心、辰)为正星。如下表:

裁剪_13.jpg
吴博君 发表于 2013-12-4 10:40:42
本帖最后由 吴博君 于 2013-12-4 10:51 编辑

附录:四季星相示意图

春季星相 裁剪_14.jpg
夏季星相 裁剪_15.jpg

秋季星相 裁剪_16.jpg
冬季星相 裁剪_17.jpg
吴博君 发表于 2013-12-4 10:41:26
本帖最后由 吴博君 于 2013-12-5 09:31 编辑

2、正月:

  对于农业社会使用的历法,月份与季节物候的对应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月份才对农业生产有参照意义。朔望月周期便于肉眼观察,是原始先民最早认识到的历法知识,也是直到现在还一直在使用的一个基本历法单位。但是朔望月周期不能整除回归年周期,使得一个回归年介于十二和十三个朔望月之间,由于节气是固定在回归年内的固定时刻之上的,而朔望月与回归年的这种非整除的关系,就使得在不同的回归年里节气也在不同的月份中移动,也就是说节气不能和月份持久对应。节气是与物候紧密对应的,为了使得节气和月份有基本固定的对应关系,以利于农业生产,古人采用了“正月”的技术,其理论依据一是《豳风&#8226;七月》,再是《小正》,三是《月令》。使用“正月”技术可以调整节气和月份的对应关系,使得每年的四季和月份有基本固定的对应关系。

  所谓“正月”技术,就是当节气与月份不协调时,人为地将月份序数调整到对应的节气时刻。正月也称“端月”,所谓“端正”是纠错的行为,纠错后才能确定“岁首”和“正月”。所以“正月”这个词有动词和名词两个方面,当用作动词时,表示是一种历法措施,当用作名词时,“正月”表示第一月。

  “正月”作为一个历法手段,有其地域差别和时期差别,其目的都是为了不误春季农事。在同一时期,南方楚地气候较热使用丑正,秦地较冷使用寅正;在殷商时期气候较热,使用丑正月,到了秦汉时气候较冷,使用寅正月。无论丑正和寅正都是以冬至为参考点的。
吴博君 发表于 2013-12-4 10:54:38
3、置闰:

  “正月”是目的,“置闰”是手段,而“正月”技术的一个副产品是过几年就要增加一个“闰月”,“闰月”又要消化在某个年份之内,这一年就称为“置闰年”。“闰月”的放置有很多讲究,有岁末置闰,如“十三月”、“后九月”,也有“无中气置闰”。从甲骨文得知,自商朝开始有文字记录就有“十三月”,从出土的楚简表明楚人使用“无中气置闰”,从秦简记录得知秦朝使用“后九月”,从史料记载得知汉武帝开始又使用“无中气置闰”,直到现在的农历还在使用“无中气置闰”法。

  使用“十三月”和“后九月”置闰可以统称“岁末置闰”,这类置闰方法要求对节气有粗略的观察既可,其依据为《豳风&#8226;七月》、《小正》、《月令》;但是“无中气置闰”就必须要求有对二十四节气的掌握,所以最晚在战国时期,楚人使用“无中气置闰”法时就已经掌握了二十四节气。春秋晚期的齐人管仲著有《管子》一书,在其中的《轻重己第八十五》有对节气的最初数据表述,这是掌握节气的基础:

以冬日至始,数四十六日,冬尽而春始。
以冬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春至。  
以春日至始,数四十六日,春尽而夏始。
以春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夏至,  而麦熟。
以夏日至始,数四十六日,夏尽而秋始,而黍熟。
以夏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秋至。  秋至而禾熟。
以秋日至始,数四十六日,秋尽而冬始。
裁剪_18.jpg
吴博君 发表于 2013-12-4 10:58:12
本帖最后由 吴博君 于 2013-12-4 11:00 编辑

(二)楚历月名的季节含义:(古文字,图像文件,点击放大观看。)
裁剪_19.jpg
吴博君 发表于 2013-12-4 11:01:27
本帖最后由 吴博君 于 2013-12-4 11:09 编辑

(三)楚历的结构

裁剪_20.jpg


  楚历“春耕”月比秦、汉历“春耕”月要早一个月,这反映南、北方春耕时节相对于冬至的距离有差距。从对《包山楚简》的历日研究来看,楚人历法的“春耕”正月实际是在冬至后一个月。气候的差异必然会反映到历法上来,楚历冬至后一个月为“荆田”,因为楚地气候炎热,冬至后一月开始春耕,是月为春正月,(合殷人丑正,商时中原气候炎热,冬至后一个月就可以开始春耕);秦历冬至后两个月为“惊蛰”,因为秦地气候寒冷,冬至后二月开始春耕,是月为春正月(合汉人寅正,汉时中原气候寒冷,冬至后两个月才可以开始春耕)。



  楚历使用的“夏”字,有季节与地域两重含义,地域含义是荆、夏对应的。在葛陵楚简(甲三:243)里有祭祀“荆示亡”和祭祀“夏示亡”的记录,这是楚人祭祀在不同地区死亡的先人,在这里荆、夏对举,是表明了楚人的地域观念。 裁剪_21.jpg

  楚人的这种地域观念也反映在楚人的历法之中,在楚历的春季,就含有楚春正月 裁剪_22.jpg 和夏春正月 裁剪_23.jpg ,楚、夏春正月的先后,也反映了南北两地气候的差距。楚历的这种包含,反映了楚人和中原人的渊源。
吴博君 发表于 2013-12-4 11:13:56
四、系年

裁剪_24.jpg 裁剪_25.jpg


吴博君 发表于 2013-12-4 11:17:25
裁剪_26.jpg 裁剪_27.jpg 裁剪_28.jpg
吴博君 发表于 2013-12-4 11:19:44
裁剪_29.jpg
吴博君 发表于 2013-12-4 11:21:11
裁剪_30.jpg
吴博君 发表于 2013-12-4 11:22:44
裁剪_31.jpg
吴博君 发表于 2013-12-4 11:23:21
本帖最后由 吴博君 于 2013-12-4 11:25 编辑

五、结论(待)

楚简-闰月-楚历
楚简-闰月-楚历.rar (596.87 KB, 下载次数: 2)
诚心儒意 发表于 2013-12-4 12:10:44
《尚书.尧典》曰:“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请教: 至少可推断周朝时中国历法的“年”是366天, 即“阳历”(或太阳历)
推测:当时的“闰年”是每四年中有三年要“闰”去一天。 即每四年中有三年是365天, 一年是366天, 而与今天的“公历”吻合。但不知具体的“闰”法, 是“闰”去哪一天。
不知这个推测对么?

另外, 关于岁首。 今天使用易经占筮时, 每年的首日是“立春”日。 并不是农历的正月初一日。
是否可以推论, 周朝时的“366日一年”的历法也是以立春日为实际岁首日。 因为, 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 就是太阳历的一年。 从立春开始纪年是自然的。 当然, 重点还是这样纪年就符合《尚书》的记载了。
吴博君 发表于 2013-12-4 12:58:32

《尚书.尧典》曰:“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请教: 至少可推断周朝时中国历法的“年”是366天, 即“阳历”(或太阳历)
推测:当时的“闰年”是每四年中有三年要“闰”去一天。 即每四年中有三年是365天, 一年是366天, 而与今天的“公历”吻合。但不知具体的“闰”法, 是“闰”去哪一天。
不知这个推测对么?

另外, 关于岁首。 今天使用易经占筮时, 每年的首日是“立春”日。 并不是农历的正月初一日。
是否可以推论, 周朝时的“366日一年”的历法也是以立春日为实际岁首日。 因为, 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 就是太阳历的一年。 从立春开始纪年是自然的。 当然, 重点还是这样纪年就符合《尚书》的记载了。
===================================
1、中国古代使用阴阳合历,闰月不闰日,这与西方的太阳历有区别。
2、易经占筮用的所谓“历法”是一种“术”,是借壳上市。借“历法”之名,玩“占术”之实。

诚心儒意 发表于 2013-12-4 21:25:10
本帖最后由 诚心儒意 于 2013-12-4 21:26 编辑

多谢回复。
还有疑问:
1. 今天的农历是阴阳历。 即每年的天数不是366(365)日。 通过“闰年”的方法调整到与阳历同步。
所以, 今天的农历(阴阳历)以及楼文研究的楚历(如果认为楚历也是阴阳历)的一年均不是366日。 就是与《尚书》中的“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不符。 所以会有疑问而求教。
2. 关于每年的岁首。
如果确定了阴阳历之后, 就一定要确定岁首。
但是, 如果确定周朝时并未形成“阴阳历”的话, 而是一年366日的历法, 那么岁首就不能是后来形成的“阴阳历”的岁首。
因此会推断以“立春日”为岁首。 至少是说得通的。
吴博君 发表于 2013-12-4 23:51:00
本帖最后由 吴博君 于 2013-12-5 00:02 编辑
诚心儒意 发表于 2013-12-4 21:25
多谢回复。
还有疑问:
1. 今天的农历是阴阳历。 即每年的天数不是366(365)日。 通过“闰年”的方法调整 ...

多谢回复。
还有疑问:
1. 今天的农历是阴阳历。 即每年的天数不是366(365)日。 通过“闰年”的方法调整到与阳历同步。
所以, 今天的农历(阴阳历)以及楼文研究的楚历(如果认为楚历也是阴阳历)的一年均不是366日。 就是与《尚书》中的“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不符。 所以会有疑问而求教。
2. 关于每年的岁首。
如果确定了阴阳历之后, 就一定要确定岁首。
但是, 如果确定周朝时并未形成“阴阳历”的话, 而是一年366日的历法, 那么岁首就不能是后来形成的“阴阳历”的岁首。
因此会推断以“立春日”为岁首。 至少是说得通的。
================================
1、所谓“三百有六旬有六日”,是对回归年365.25日的取整,或366,或365;一般历术计算年数,都是用回归年。回归年取决于天文,可称“天历”或“神历”。
2、古历一年或十二月或十三月,这都不是365日或366日,这是“历法年”,实际是“行政年”,或称“税收年”,总之是“人历”或称“民历”。
3、古历法素有“民神杂糅”的传说,其实是指“阴阳合历”而言,“杂糅”是个技术活,搞好了则不误农时,也显得风调雨顺;搞不好谷物减产,治历者获罪。
4、所谓“立春岁首”,应该是说定立春日所在之月为“正月”,这类似今天的农历一月,这实际是“寅正月”,这与回归年是366或365没有联系。

5、另外“如果确定周朝时并未形成‘阴阳历’”这个假设没有依据,从商甲骨文历日记录,到周金文历日记录,都有“十三月”记录,这就明确商周是使用“阴阳合历”,战国、秦汉更是如此。所以中国古代还没有使用纯阳历或纯阴历的考古证据。
诚心儒意 发表于 2013-12-5 11:26:12
本帖最后由 诚心儒意 于 2013-12-5 11:27 编辑

1.        《尚书》已经明确说明“成岁”。就是指的“年”。 至于“回归年”是今天的说法, 上溯到周朝, 并无“回归年”的提法。 但是, 《尚书》中说的“岁”刚好与“回归年”相符, 这并不是巧合。 正说明“回归年”是实际应用在周朝(甚至更早)。
2.        关于“阳历”, 不知吴先生可否提供一些资料, 说明“阳历”的提法是从何时开始的?
或者, “阴阳历”的说法是从何时开始的?
不论何时开始, 其中的“阳历”是指的“太阳历”无疑。 所以, “阴阳历”就是说这个历法是与“阳历”相关的。 即从使用“阴阳历”的说法开始, “阳历”的概念已经形成。也可以合理推论, “阳历”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实行过。
《尚书》的说法是佐证之一。
3.        关于“寅正月”。
中国的农历从古时起即使用“地支”表示。 而“正月”是从“寅”算起。 而配合五行, 寅月也是“木”月。
而如果使用了“地支”,使用“寅正月”概念, 就自然确定了一年是366天(365天)。
因为“寅正月”的周期只能是366(365)天
其次, 如果确定“立春”的月份为正月, 就还是确定一年是366(365)天。 因为“立春”的周期还是366(365)天。 而且可以确定, 中国的“节气”是遵循“阳历”的, 与“阴历”无关。所以, 不管是否以“立春”日为岁首, 二十四节气的周期是“阳历”无疑。
后来出现的“阴阳历”, 不论历史原因为何, 这个历法并无法脱离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也因此无法脱离与“阳历”的关系, 因此, 必须使用专门的“闰年法”以与“阳历”同步。所谓“十三月”不过是有“闰月”的年份罢了。并不奇怪。
秦伊人 发表于 2013-12-5 15:09:42
本帖最后由 秦伊人 于 2013-12-5 15:11 编辑

对于诚心儒意先生的回帖,有几个概念是要说明的:

1、关于《尚书·尧典》说366日原话是:“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在这段话之前还有关于用天文星象定四时的记录。这是上古时期古人对观象历制定过程的描述,而用星象测定的历法,只能是太阳历。至于太阳历周期今日用回归年数据,也只是近似数据。但是只用太阳历周期能否“成岁”?我说不能,因为《尚书·尧典》明说还要“以闰月定四时”,然后才能“成岁”。这就是说,必须有“月”和“四时”结合,才能定“岁”。四时是阳历,月是阴历。当然“岁”、“年”、“祀”还有区别,所以也不能说“成岁”后就是“成年”啦,有了年就是一年365天啦。

2、中国古代历法的制定,不但如上所述有对星象的观测,还有对月相的观测;所谓“阴阳合历”是对历法而言,其观测过程还是分开的。至于历史上有没有单独出现过和使用过“阳历”或“阴历”,没有关注过。

3、历法和五行的关系、历法和易经的关系、历法和占卜的关系,这些是属于文化现象,对此应该有概念划定。如“寅正月”是历法概念,而“木月”可能是五行概念,“摄提格”或许是星占概念,这些我历来是想厘清、区分的,可不想混为一谈。

秦伊人 发表于 2013-12-5 15:42:25
诚心儒意 发表于 2013-12-5 11:26
1.        《尚书》已经明确说明“成岁”。就是指的“年”。 至于“回归年”是今天的说法, 上溯到周朝, 并 ...

关于“阳历”, 不知吴先生可否提供一些资料, 说明“阳历”的提法是从何时开始的?

==================================================
《国语.楚语下》
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烝享无度,民神同位。民渎齐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蠲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尚书孔氏传》:
“帝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是谓‘绝地天通’。”
===================================================
  这是说“民神杂糅”的技术活不好干,让少皞干砸啦!颛顼出来恢复天地秩序,“绝地天通”;果真是这样,则是阴阳不合历的时期出现啦!{:soso_e113:}





诚心儒意 发表于 2013-12-5 21:34:20
谢吴先生!
阴阳合历是事实, 不必争论。
如果没有读到《尚书尧典》, 我也不会有这个问题。
《尧典》已经明确“三百六十六日成岁”, 这并不需要再去寻找考古证据来证实。
至于民间二十四节气是始于何时, 并无实际记载, 从《尧典》可以推测, 远在尧舜时期即已存在。 而二十四节气是遵循阳历的。 可以合理推断, 古人对天象的理解, 阳历在先。 或者实际应用与自己的社会生活实践是阳历在先。 可以再推断, 古代的“历法”是基于二十四节气的。
就是说, “年”作为历法的概念, 首先是基于人类的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 以及已经形成的对天象的理解和总结。
我只是有些想法, 认为今天普遍使用的“公历”(有人也称西历)其实是先在中国尧舜时期已经出现。 如果再涉及对天象的观测和推算技术, 中国人并不落后的。
至于后来出现了阴阳合历, 自有它的道理。 这是后话。
说到“纯阴历”, 现在犹太教仍然在使用。 就是犹太人的历法完全按照月亮的变化规律制定。 因此他们的“元旦”是永远变化的, 理论上可以出现在“公历”的任何一天, 因此, 他们会碰到公历一年内有两次“元旦”的情况。
秦伊人 发表于 2013-12-5 23:18:38
本帖最后由 秦伊人 于 2013-12-6 00:41 编辑
诚心儒意 发表于 2013-12-5 21:34
谢吴先生!
阴阳合历是事实, 不必争论。
如果没有读到《尚书尧典》, 我也不会有这个问题。

至于民间二十四节气是始于何时, 并无实际记载,。。。。。。。。
=====================
其实,若说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建议先生看《管子·幼官》,还有银雀山汉简《三十时》;这可以说是二十四节气的前身,也是五行占式的起源,广义说,也是模拟太阳历的法式。
==========

诚心儒意 发表于 2013-12-6 21:10:10
《管子》中已经提及二十四节气中的多个节气。 说明二十四节气在当时已经非常重要了。
二十四节气最后完全形成并有官方的承认已经晚至西汉。 但那是指的二十四节气的最后形成。
并不是指的起源。 《管子》即已证明在春秋时二十四节气已经受到官方的重视了。 然而, 《管子》的记载仍然不是二十四节气的起源, 从“起源”到得到官方的重视和承认自然需要相当时间。
春秋时期虽然尚未完全形成完整的二十四个节气, 但是可以确定, 已经出现的“节气”仍然是按照“阳历”形成的。 所有节气的周期都是366天。
所以, 《尧典》所言“三百六十六日成岁”, 自然不能将其与“节气”完全脱开。无论尧舜时期刚刚形成几个节气, 这些节气的周期都一定是366(365)天。
秦伊人 发表于 2013-12-7 11:56:34
1、上古纪历单位有:干支、旬、四时、月、祀等,或有“风气”;(甲骨文有“四风”记录,但是有孤证之嫌。)
2、“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与甲骨文“五百四旬七日至丁亥”的记录是同一格式,都用“旬”和日为单位,没有用“祀”,这是上古干支单位纪时的证明。
3、“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是说:用“四时”周期来折算若干个干支纪日,因为有“闰月”存在,“成岁”的长短是在十二个月和十三月之间的,所以说“岁”是月亮历系统的纪时单位;而366日是属于另一个纪时系统(太阳历),当然节气周期是阳历系统。
4、十进制的干支纪时系统;朔望月和“岁”是阴历纪时单位;节气是阳历纪时系统;这三个纪时系统在商代是同时使用的。
12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