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中道客观心性与囫囵之道

发布者: 质文刚柔 | 发布时间: 2014-4-16 11:01| 查看数: 3306| 评论数: 11|帖子模式

中道客观心性与囫囵之道
      ——与浑沌道长再度商榷
读到孟子论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心理反应正常。当读到唐宋间士大夫层流行话语:“穷则独善其身至真,达则兼济天下无望”时,心境有灰暗感了。年轻时好诗,刘禹锡一首诗常挂嘴边,依稀还记得几句:“世道何期逢坦荡,人情随分值猜疑,谁言心中无尘滓,使我相从久未厌”。读后落寞感頓生。年轻时心景多灰暗与落寞。后来钻入古书堆,研究传统文化,特别迷上船山学说后,灰暗落寞的心景逐渐散去。人生何必灰暗落寞?有展望、有想象力的阳光心景不好吗?以我崇敬的船山来说,处在地裂山崩、汉夷皇朝第二次陵替的时代,满清专*制统治既成天命,万民与世浮沉,连东林党魁顾宪成也疏起辫子,当大清的三等顺民,完全没有自我,失去自我了。船山断绝满清招顺,躲进深山,从事于艰难卓绝的哲学思想史研究,心景何期不苦?何期不灰暗、落寞与悲怆?看船山著述没有见到一丝心境负面之感觉。为什么?“会通古今通义”,从历史与逻辑的哲学史流程,思考着人类社会的基本性原理和哲学世界观的抽象性原理。注释先儒经典,思考着儒家异化及佛道入世逻辑因果及现实效应,悟道而总结出超越前人的思想逻辑,深刻现实逻辑的哲理思维与原理逻辑来,从中寻觅出人生乐趣与学术快乐,得到心景安宁及阳光。以平常与平和的中道客观之心态与心性,进入研究角色。也以顺天应人、理势自然而必然的哲学悟道,有着阳光式展望与期待的哲学境界。船山学说被满清逆转文化所荒芜,被文化研究耽搁与丢荒了三百多年。待船山学说被抹掉历史的尘灰,被人们认识而成为古今文化转换期的文化基础时,也不枉不负船山的著述心血,不失其平和心态及中道的客观心性,展望与期待的阳光心性。船山是很好的学者典范。现时的文化研究,平和中道的客观心性,十分重要。“社会之天”,就是“民之天”,不管人参造成历史多少类型的“社会之天”,是向前、或停滞与倒退;是文明或异化,有着理势自然而必然原理规律的“民之天”。“不以‘己之天’,而以‘民之天’”,排除个人的一切主观臆断,情绪及成见的心性影响,从本体论与心性学,从人参说与自然说,多角度与多方面,切切实实地研究“民之天”的客观化原理,研究主体能动的因果性原理,总比灰暗落寞的心境为好。说不定收到预料不到的效果。道长所切切的“尊卑”问题,从《易传》的“位置尊卑”,到君主专*制后形成的“身份尊卑”,再到现代民*主政治的“尊卑随位置变化而变动”的逻辑事实,还未悟觉出“位置尊卑”的逻辑本义?还要“记恨”于先儒、《易传》的尊卑思想而枉扣帽子?“乾易知”,活生生的逻辑事实,集团公司领导,若不熟悉市场变化规律,不洞悉人为扭曲的市场波折,何以带动公司向前,产生效益而服众?毕竟存有专崇权威心性与专崇权力心性的问题。国家领导人,同样易知社会规律走势,排除人为骚扰,同样存有专崇权威心性与专崇权力心性的问题。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道长深知此论,何必凭意气与情绪,不惜扭曲古人的逻辑,迁怒于儒家,何谓?
要说西方水,不妨谈谈改革开放问题。世界公认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速度”。在内需市场疲软,消费力不足前提下的“中国速度”。在国际贸易大环境下,中国已不再是资本主义自由时代,受马克思所论述的社会供需平衡理论,市场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所制约,受到经济危机的困扰和磨难,走过剩余商品倒下海,发动世界大战去争夺国外市场,转移经济危机的崎岖路。有国际贸易大环境,大量廉价商品,包括剩余商品,直接倾销世界各地,迅速完成资本积累与资本垄断,富国强政,中国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之老二。然而,资本主义自由时代一百多年所发生的积弊,浓缩迸发于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时代。环境污染问题、食品安全卫生问题、返回大自然的思潮,以及贫富差殊两极分化所完成的资本垄断、社会财富分佈极不合理等现象,引发系列性的社会问题。传统的“道心微、人心危”的警示性逻辑成事实,文史走向质野之质文心性极向,人的信仰消失,人的本质及价值观失落,进入思想的真空时代。随之而来是官场极度贪腐,从上而下的鬼域流行,丛林野性竟争,终成“人欲横流”、“礼崩乐坏”的道德沦落,制造着社会乱相。是传统文化与商品经济文化共来的社会乱相:心性乱相和实务乱相。挽救人心、启蒙人心、治理人心的深化改革议题,思想界该清醒了,理论界当复苏了,该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了。
“道之不清则德不明,囫囵之道,诡异之德”。〔见《国学网》《诸子争鸣》天山石《“唯心”“唯物”哲学的误区·5》〕道长所说极有道理,却不能给人灰暗感,晓之以清醒。依鄙见解,囫囵之道就是食古不化、食洋不化、邯郸学步的历史怪圈、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鸦片战争后,深感技不如西方列强,“师夷之技”,实业救国。甲午战争而梦醒,食古不化与食洋不化。转“师效”东瀛的君主立宪,维新变法。岂知维新变法失败,即使变法实施又如何?王安石变法不是实施吗?民族分三等,满族一等公民,享尽尊荣。权力官禄、利益特权,容人分享?“徽钦一返,此身何属?”明清之际,唐甄及黄宗羲不是在揭露君主世袭制度之腐朽弊政吗?又是食古不化与食洋不化。梦醒了,必须有道伐无道,推*翻落后的封建制度,建立先进的共和制度。共和制度后,依然坎坷难行,何故?国民劣根性及改造难题,必须挖掉封建礼教之根基,培育西方式的民*主自由心性,所以有五四新文化运动。岂知又是食古不化与食洋不化。国民劣根和改造难题,直接因果出自满清沿袭宋明理学的逆转文化,之所以逆转,明清之际儒学已终结了宋明理学,完成先儒体系的更新复归,这是思想文化的发展潮流。沿袭宋明理学是逆潮流的文化逆转和倒退,与专*制的回光返照同道而行。不直接批判逆转文化,肃清其影响,却将一切归罪为二千多年前儒家始祖孔子的理论所致,何等荒唐!人世间没有道德心性何以通行?又是梦醒,方有新儒学思潮。新儒学思潮以承续宋明理学为学术宗旨,探索一条传统内圣与西方科学民*主为外王相结合的新内圣外王之道,又是食古不化与食洋不化。姑且莫论宋明理学是否属于真正意义的内圣之学,人事心性一体,内圣外王一体,方形成文化总体。文化只能延续,岂能分为两截,由两种异质文化来驳接,来汇合。食古不化、食洋不化。失去中国化,没有明清之际儒学为基础性的文化转换和会通,引入的MKS主义也消化不良。传统与现代共来的文化积弊,也是食古不化与食洋不化所产生的因果反应,历史怪圈会延续下去吗?只要与封建制度并存生长的专*制思想一日不清除,仍在影响国民心性,怪圈仍然走下去。从汉武实施“独尊儒术”的国策后,开创了政治与思想的结合路。政治以制度化形式控制和治理的是人事本体与经济实体,限定着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体系的意识形态融入、影响并治理心性文化,适应着政治的制度化,影响并限定着主体的心性能动。外则儒术、内则道佛、以及后续的宋明理学道德内修心性,就是政治与思想的结合体。儒、道、佛互补,真正意义就是内修学说之间的互补。内修学适应着政治融入的社会存在,倡行内修心性的真、善、美。儒家的道德心性,治世通行乱世迷惘,正好是道佛内修学的互补。但是,心性文化有着内内外外的原理规律。内修心性的真、善、美的论理基础目标是社会的文明趋势,顺天应人的理势必然。近来有识之士提出传统没有哲学文化,鄙人认为是如何悟觉哲学文化,必须正视:内修心性学埋没了先儒的哲学文化;满清的逆转文化荒芜了明清之际的哲学文化。内修心性学不会探究环境造就心性的客观化理论,不会探究改善客观化环境的主体性理论。抑制情欲的内修心性学不会悟觉情欲的正能量乃至情才施展,是开发自然、发展民生经济、和谐社会人生的主体能动心性要素;不会悟觉情才心性上升为神智心性,是哲学文化创新兴旺的心性基础。内修心性学阻滞了情才心性与神智心性的健康和发展,埋没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化。现在的理论界普遍认可儒、道、佛互补,认为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鄙人认为,这又是食古不化与食洋不化的历史怪圈。不彻底悟觉,很难走出历史怪圈。
现代的民*主自由心性可否产生真、善、美的心性境界,答案肯定的。如何从传统心性路走通民*主自由之心性路?从先儒始初阶段到明清之际儒学的更新阶段,心性文化与专*制的内修心性截然不同,是民本政制下求真求实,实践验证的心性文化。基于“疑乎人心”,“成顺乎物则天下之变”的心物原理逻辑,悟道出追寻公平、公正、合理的理性原则,是社会文明走向的客观必然,这是儒家传统的心性文化和理性原则,与自然经济时代相配套的心性文化和理性原则,也是民本与专*制得以区分的心性文化与理性原则,它完成着心性文化的转换,是走向商品经济时代民*主自由的心性文化。民*主是立足于民本政制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政制文化;自由是理性的自由,即求真务实,公平、公正、合理的理性原则下的自由心性。商品经济时代必要培育民*主的自由心性,民*主的自由心性推动社会进入完全的商品经济时代。相资相成,相得益彰。
儒家传统心性路以先儒为始初阶段,明清之际儒学为更新阶段。道长对先儒逻辑的扭曲,对明清之际儒学的曲解,认为“王夫之的学说基础是产生于道家的思维”,连儒道分歧的根本都不清楚。还是抱着“重新解读”的误会,固执而认为“换汤不换药”,“是熬不出理性鸡汤”的成见,其实也是食古不化,势必食洋不化。须知,食古不化的纠正,在于传统文化的正本清源,中国本位文化的基本思路,民本走向民*主的政制思路要清晰。食洋不化的纠正,在于商品经济规律性原理和循序性原理的基本思路要清晰。道长可以罗列事实,说出令人深省的逻辑观点。但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然,就是潜伏在事实逻辑深层的本质性原理,如环境客观化的逻辑原理、主体能动的心性因果原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原理、思想史演变的逻辑循序和因果源流,所具有“会通古今通义”的哲学原理,等等。还有是心性文化延续与演化的规律性原理。情才心性和神智心性,是儒家传统的主体心性文化,也是民*主自由的主体心性文化,恰恰就是专*制的内修心性学最缺乏的心性文化。当然,鄙人并非全盘否定儒、道、佛互补所发生的历史作用。凡属存在都存有合理的成因。我们不是回归专*制时代的心性角度去思考问题,而是站在民*主自由的心性角度去思考问题,从清理食古不化与食洋不化的文化场地与历史怪圈的心性角度去思考问题,去作出思维的论断。再说,没有道佛理论,就没有儒家的生机和发展。荀子学说是诸子学说的理论集成,特别是道家自然说,经过逻辑解蔽去融入和会通,补充和深化孔孟儒说,船山学说也是出入佛教人为因果论,出入儒家异化的历练方完成先儒体系的更高复归。鄙人与道长的几番讨论,也是自我提升,思考出新的逻辑问题。道长的“囫囵之道”说,方引起鄙人更新思考与叙论。百花齐放方是春,百家争鸣是理论的春天。理论的自信只能在不同思想学派各抒己见的讨论与争鸣中形成。离开学术争鸣,一切皆空:思想停滞与体系僵化了。

最新评论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4-4-16 16:17:38
质文刚柔说的太好了,我完全赞同!!!!{:soso_e179:}
顾如 发表于 2014-5-3 16:18:41
又是一篇没有内容的文章。
我所说的没有内容是指:各个分论点的内容,与分论点无关。。删除之后,就没有内容了。。呵呵。。
顾如 发表于 2014-5-3 16:25:08
比如前面两段,核心论据是:满清败坏了儒学,民*国之后引进西学导致各种问题。

请问依据在哪里?
没有见到啊。。一点影子都没有。。那么前两段可以删除,剩下前述那一句断言。
顾如 发表于 2014-5-3 16:28:17
第三段关键的一句话:儒家的道德心性,治世通行乱世迷惘,正好是道佛内修学的互补。


依据在哪里?
没有见到啊。。影子都没有。。那么这一段也可以删除,只剩下这一句。。
顾如 发表于 2014-5-3 16:30:34
最后两段也一样,关键一句:情才心性和神智心性,是儒家传统的主体心性文化,也是民*主自由的主体心性文化,恰恰就是专*制的内修心性学最缺乏的心性文化。


依据在哪里?
没有见到啊。。连影子都见不到。。那么后两段都可以删除,只剩下这一句。
顾如 发表于 2014-5-3 16:34:13
结果楼主全文就是由三个断言组成:

满清败坏了儒学,民*国之后引进西学导致各种问题。
儒家的道德心性,治世通行乱世迷惘,正好是道佛内修学的互补。
情才心性和神智心性,是儒家传统的主体心性文化,也是民*主自由的主体心性文化,恰恰就是专*制的内修心性学最缺乏的心性文化。


全部不需要依据。。呵呵。。这样的文章能被高老夫子称为“太好了”,我也不知道依据在哪里。。呵呵。。要么是符合高老夫子自己的认识,要么属于“亲亲相隐”。。总之与逻辑、论证没有任何关系。。对不喜欢用铺陈掩饰断言的其他人来说,就很是不好啦。。
顾如 发表于 2014-5-3 16:35:59
先秦各家都讲心性
你还是先提一下儒家的心性说特点吧。。让我等看看,首先验证一下是不是假货,然后再看看要不要得。。

呵呵。。是吧?
顾如 发表于 2014-5-3 16:42:16
儒家的所谓学术
只适合你们内部自娱自乐
根本不适合给其他人看

原因就是这个:

那些文章从来都不存在论证、理路、逻辑之类的东西
你们全都以看着是不是顺眼为标准
顺眼就是好,不顺眼就是不好
换句话说,吹捧又不敲打其他儒生就是好;不吹捧而批评就是不好;吹捧又敲打了其他儒生,则这些人说好,那些人说不好。


亲情文化的亲情学术。。呵呵。。
顾如 发表于 2014-5-3 16:43:51
我看楼主的回帖,很能说。所以多找个帖子看看
结果都是一路货
其他贴我不再去看了

免得又是一通贬低。。唉。。咱也隐一隐吧。。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4-5-4 07:34:35
“后生可畏”,太盛气了吧!这里好像不是学术讨论地,是讨伐战场???为一篇讨论贴,雷霆如此,何谓?迁怒于我尚可,波及高老夫子,连尊重人最起码的学术规范也不要了。你可以将我数落得一无是处,也不应干涉别人的说话权。最起码做法先询问、了解高老夫子为何给予精华的缘由,再“兴师讨伐”未迟。还说什么“亲亲相隐”,你知道在污辱高老夫子的学术人格吗?我与高老夫子有什么关系?八个字:素昧平生、未曾谋面。我在复兴刋的首贴《从逻辑本义去研究哲学范畴》,高老夫子予于精华,附上精彩的评语,一片学术心。以后便在发帖往来切磋和讨论学术。请看高老夫子贴《坤以简能》与《易经的妙处》,我们是这样讨论问题,舒心畅意的自由讨论。我与浑沌道长的讨论,意见分歧大,时而激烈,时而缓和,争论不下便搁置。学术讨论为了什么?学术人当以尊重对方才对,持中道客观心性,善解人意心性。浑沌道长有问我必答,绞尽脑汁我心甘情愿,因为从中得到启示,思维趋于深入,这是学术讨论的好处。对于你,不必回答了,准备好的贴子也不发了。你营造的气氛根本不可能有正常的学术讨论,何必受罪?数你为大又何妨,微不足道。
浑沌道长 发表于 2014-5-21 14:50:59
顾如提出的疑问很有道理,先生的文章本来就是臆想连篇。。。。

除却满腹的牢骚就是空头的结论,哪里有什么论证?
先生是否希望浑沌也参与“相互奉承”然后“和稀泥”一番?

先生说浑沌“曲解”先儒,那么就请说明曲解了哪一位先儒的经*文了?
请先生吧浑沌“曲解”先儒的经*文重新解读一片,并提出论据来。
如果连我都没法说服就希望自己的圆圈能把中国人套住,恐怕有点白费心机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