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文明的真谛

发布者: 朝千里 | 发布时间: 2014-9-25 00:38| 查看数: 26926| 评论数: 107|帖子模式

最新评论

朝千里 发表于 2014-11-19 22:45:49
本帖最后由 朝千里 于 2014-11-19 23:23 编辑
朝千里 发表于 2014-11-19 16:02
“巴比伦古文明”是一个二十世纪的概念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支撑“巴比伦古文明”的核心物件《汉谟拉 ...


《汉谟拉比法典》的基本特征

1.材质、形状:黑色玄武岩柱
2.尺寸大小: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
3.石碑内容:上方为浮雕像,下部刻着法律条文
4.物件性质:世界级国宝
5.发现者:法国人
6.发现地点:伊朗西南部一个名叫苏撒的古城旧址
7.发现时间:20世纪初(1901年12月)
8.距今年限:约3700年前
9.使用文字:楔形文字(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
10.使用语言:古巴比伦语(早已失传)
11.行数条数:文字3500行、282条
12.释读方法:破译(而非考释)
13.楔形文字辨认难易度:比埃及象形文字难度大得无法相比
14.可释读比例:百分之百
15.概念体系时间:十九世纪当时的法律观念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的成文的法律条文,
是研究古代巴比伦经济制度与社会法治制度的极其重要的文物
同时,它还是古代巴比伦艺术的代表,
尤其因为古巴比伦王国流传下来的艺术品十分罕见,
所以这个石碑就更加显得格外珍贵,
石碑的雕刻精细,表面高度磨光。
石碑上刻满了楔形文字,全文280条,
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制度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这座汉谟拉比法典石碑,是反映古巴比伦文明经济与社会状况的唯一记录……


什么世界级国宝?!{:soso_e180:}
20世纪,一位法国人,发现了以一种失传了的语言,采用一种断绝了的古拼音字,
记载着3700年前的法律的石碑,现代人却能够毫无障碍地完全释读,
该石碑反映的却是19世纪的观念(概念体系)……
外行人一看也知道是假古董,而中国学术界却将其奉若神明……

朝千里 发表于 2014-11-20 23:39:04
本帖最后由 朝千里 于 2014-11-21 20:38 编辑
朝千里 发表于 2014-11-19 22:45
《汉谟拉比法典》的基本特征

1.材质、形状:黑色玄武岩柱


“破译”楔形文字源于德国一名中学数学老师的一个赌注

“人们一定难以相信,首先破译楔形文字竟是源于一个赌注,不过,这是千真万确的。
……当初,商博良破译古埃及象形文字时,他还能从小小的图形中有所领悟,而破译楔形文字就难多了。
19世纪中期后,博塔等人发掘的大量文物,给提高译解技艺提供了条件。
然而,在破译楔形文字方面第一个迈出决定性步子的人,却是德国的一个叫格罗特芬德的中学数学教师
他译解楔形文字并非出于学究的好奇或学术的冲动,而纯粹是为了打赢一个赌

1802年,也就是格罗特芬德27岁时,有一天他突发奇想,认为自己能够找到解读楔形文字的钥匙
当时他正和几个朋友一起喝酒,便对朋友说,用他的预感打了一个赌
而他当时手头唯一的资料,是几份波斯波利斯铭文的蹩脚摹本。
经过一段时间苦苦钻研,格罗特芬德破译了波斯波利斯的起首10个字母
解开了当时最渊博的学者也无从解开的难题。”
(陈晓红、毛锐《失落的文明:巴比伦》第7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第2版)



“楔形文字”比“埃及象形文字”难得多

“辨认楔形文字比埃及象形文字困难得无法相比。
成功的第一步是汉诺威高等学校古典学术教授G.F. 格罗特芬德(1775-1853)获得的。
他大胆地用奇妙的组合的办法,于1802年在尼布尔原件上认出了大流士、喜特塔斯皮和泽尔士这三位国王的名字,
并发现11个最简单的、即波斯文的书写体的正确含义。”
[美]J•W•汤普森《历史著作史》中译本下卷第4分册第758页,商务印书馆1992年5月)

越难的东西、西方人破译起来就越简单!{:soso_e120:}

朝千里 发表于 2014-11-21 12:21:17
本帖最后由 朝千里 于 2014-11-21 23:07 编辑
朝千里 发表于 2014-11-20 23:39
“破译”楔形文字源于德国一名中学数学老师所下的一个赌注

“人们一定难以相信,首先破译楔形文字竟 ...


G.F. 格罗特芬德“破译”楔形文字的方法

“首先,格罗特芬德确定,楔形文字的确是文字而不是饰品
接着,他通过古希腊史学家的著作初步了解古代波斯的历史
已知波斯统治者居鲁士在公元前540年前后灭掉了巴比伦,为建立一个强大的波斯王国扫清了障碍。
格罗特芬德认为根据这一史实可以作出推断,铭文摹本中至少有一栏文字代表统治者的语言
此外,有一组记号和另一组单独的记号经常在文中出现,他推断这一组记号可能代表「国王」这个词,
而那个从左往右上方斜引的单独记号,可能是个分字符。这些推论因在其他铭文中有类似发现而得到了验证。

当时,他还不清楚铭文该丛哪个方向读,是从左到右,还是从右到左?是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
但他很快发现大部分楔形文字的尖端不是朝下,就是朝右。两个楔形文字相交构成的角总是朝右开放。
因此,他断言楔形文字应该从左往右读。当时只有一个欧洲人接受这一观点

……当时他手头上的文字资料是从纪念碑上摹写下来的铭文,
于是他暗自思忖:纪念碑上某些文字的书写方式,一般是常年不变的,
比如他家乡墓碑上「长眠于此」几个字,就是他的祖父、曾祖父辈已经使用,而他自己的子孙也还要使用下去的。
因此,新波斯时代纪念碑上的某些铭文,如引语或祝语等,应该可以在古波斯的纪念碑上找得到。

在这里,格罗特芬德充分使用了数学的逻辑思维,
他先假定一组反复出现的楔形文字代表「国王」一词,
那么第一个字应该是国王的名字,而且后面必然有一行斜行楔形文字作为分字符,
下面的两个字中必会有一个代表「国王」。
「国王」这个关键词,可以根据其反复出现的次数来加以识别。
他注意到几乎所有的铭文中,在每一栏的开端,同一组楔形文字只有两种变体。
根据他的推论,这组文字里应该有国王的名字。
这种一致性是否意味着所有的铭文只谈到两位国王呢?
根据古典套语的习惯,很可能他们之间存在父子关系。
因而格罗特芬德按自己的理论演绎了下列图式:
X(国王),Z之子;
Y(国王),X(国王)之子。

正是根据这一推论,格罗特芬德成功地译出了楔形文字的最初几个字母,破译了波斯国王和亚塔薛西斯的名字

【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古波斯铭文】格罗特芬德译为:
大流士,伟大的皇帝,众王之王,诸国之王,胡斯塔普斯之子,阿黑明尼的王朝的皇帝,是建这座宫殿的人

格罗特芬德在其著作中回忆这段过程时写道
我确信,应该从亚凯梅尼狄亚王朝去找这样两位国王……
我开始检索历代国王的名字,瞧瞧哪两个最与铭文的文字相符。
他们不可能是居鲁士和冈比西,因为铭文上两个起首的字母不同;
也不可能是居鲁士和亚塔薛西斯,因为文字从字形上来看,第一个太短,第二个则太长。
看来可供选择的只有大流士和薛西斯了,它们看来和铭文一拍即合,我于是断定摸对了门道。
这是由于在提到儿子时,父亲的名字边上有表示国王的记号,
但在提到父亲的世系时这个符号就不见了。所有波斯波利斯的铭文都证实这一看法是正确的

……我们要特别肯定的是,格罗特芬德在破译古波斯楔形文字上的成就,
为两河流域出土的种种楔形文字提供了解读的钥匙
。”
(陈晓红、毛锐《失落的文明:巴比伦》第7-9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第2版)


如此破译法、如此想当然! 海外奇谈、无出其右者。
在这里,欧洲人随意的学术态度曝露无遗……

朝千里 发表于 2014-11-21 23:45:15
本帖最后由 朝千里 于 2014-11-22 07:30 编辑
朝千里 发表于 2014-11-21 12:21
G.F. 格罗特芬德“破译”楔形文字的方法

“首先,格罗特芬德确定,楔形文字的确是文字而不是饰品。
...


罗林森25岁开始“破译”楔形文字、方法与格罗特芬德“不谋而合”

“罗林森1835年在埃尔万德山上第一次看到楔形文字铭文,
后来就开始抄录引人瞩目的贝希斯敦铭刻上那些可以抄下来的部分。
罗林森在对欧洲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在抄录这些铭文时,收集到一份符号表,并寻找专有名词。
他想出的办法和格罗特芬德想的那个办法一模一样,他读出的头三个名字也是大流士、泽尔士和喜斯塔斯皮,
这简直是历史上最出奇的巧合之一。就这样,打开波斯楔形文字的钥匙已找到两次。”
[美]J•W•汤普森《历史著作史》中译本下卷第4分册第759-760页,商务印书馆1992年5月)


罗林森是在波斯工作的英国年轻人,他又一次找到打开楔形文字的钥匙……

朝千里 发表于 2014-11-21 23:51:34
朝千里 发表于 2014-11-21 23:45
罗林森25岁开始“破译”楔形文字、方法与格罗特芬德不谋而合

“罗林森1835年在埃尔万德山上第一次看到 ...

罗林森爵士被称为“破译”楔形文字的“商博良”

在波斯工作的英国年轻人亨利•克雷齐克•罗林森(1810-1895年)被称为“译解楔形文字的商博良。”
(参看[英]乔治•皮博迪•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中译本第713页,商务印书馆2011年7月)

罗林森“不是大学里的学者,也从来没有当过教授
他17岁时便作为东印度公司雇用的一名青年见习军官远航印度寻求前程了。
……在1833至1839年间他在波斯为波斯王训练军队。”
([美]J•W•汤普森《历史著作史》中译本下卷第4分册第759页,商务印书馆1992年5月)

朝千里 发表于 2014-11-22 07:27:05
本帖最后由 朝千里 于 2014-11-22 08:00 编辑
朝千里 发表于 2014-11-21 23:51
罗林森爵士被称为“破译”楔形文字的“商博良”

在波斯工作的英国年轻人亨利•克雷齐克•罗 ...


罗林森爵士的另一头衔---“亚述学之父”

另一种说法:罗林森接触楔形文字是在27岁(1837年)的时候。
英国人亨利•罗林逊,他成功地破译了美索不达米亚语。
他的突出成就使他荣膺了「亚述学之父」的美称


罗林逊出生于1810年,1826年到英国东印度公司服兵役。
1833年以少校身份公赴波斯。1837年的某一天,他来到比希斯敦村庄
波斯人称这里为巴基斯坦纳,意思是「众神的居住地」。
这里自远古以来就有一座陡峭的双峰大山,被称为「神仙洞府」,
从伊朗通往古巴比伦的古道就从山下经过。
大约在两千多年前,波斯国王大流士曾下令用三种语言在岩壁上刻上浮雕和铭文,以纪念他本人的丰功伟绩。

在这幅著名的浮雕上,伟大的大流士倚弓而立,右脚踩在反叛者戈玛塔身上,
国王后面有两位佩有箭筒、手持弓和长矛的波斯贵族。
他的前面有九个在瑟缩颤抖的「反王」,脚被捆住,脖子上拴着绳索。
图像的边上和底下有14栏文字,分别用波斯语、苏美尔语和苏萨的方言记述了大流士的武功。

当时,罗林逊被这陡峭石壁上刻着的文字和雕像深深吸引住了,
他冒着生命危险攀上石壁,抄录了所有碑文并开始研究楔形文字。
他在完全不了解格罗斯芬德的研究成果的情况下,
用一种与格罗斯芬德十分相似的手段,译出了三个波斯国王的名字

用英语写出来是,Darayawaush(大流士)、Khshayrsha(赫沙雅夏)、Vishtaspa(维希塔斯巴)。”
(陈晓红、毛锐《失落的文明:巴比伦》第10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第2版)

后来他又破译了另一种楔形文字,这就是苏美尔语,也是古巴比伦语、亚述语,
并编了一套“学习指南”和“词典”,因此被学术界尊为“亚述学之父”


由于格罗斯芬德、罗林逊等人的杰出贡献,楔形文字这一语言之谜逐步被揭开。
此后,学者们继续采用由近及古的方法,对照古波斯文,
最终将两河流域最古老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释读成功


楔形文字的释读成功,为人类打开了认识两河流域数千年历史和文化的大门
在此前后,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地区先后发掘出几十万块用楔形文字写成的泥板文书。
通过对这些泥板文书的解读和研究,人们才知道,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祥地之一。”
(陈晓红、毛锐《失落的文明:巴比伦》第10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第2版)

就这样,整个“两河流域文明”的发现与研究
建立在一位德国中学年轻数学教师酒后的一个赌注以及一位在波斯服役的英国青年的猎奇兴趣之上……{:soso_e127:}


两个19世纪的欧洲青年,通过与伪书(希罗多德《历史》)的对比,
在文字学要素“形、音、义”只存在音的情况下,
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消失了千年、乃至几千年的三种古代语言或方言,
用破译毋宁说是猜谜的方法,完全准确无疑地揭示出来,形成近代以来西方的“东方学”之基础……

朝千里 发表于 2014-12-7 01:04:22
朝千里 发表于 2014-10-12 18:41
在欧洲使用「文明」一词的第一人是杜尔哥(1752年)

「文明」一词“在1752年才出自法国政治家和经济学 ...


没有文字就没有文明
“从行为的角度认识文字---人类文明的最伟大的一个组成部分直到现在还只是偶然提到---那就是文字
没有语言文字文明甚至不会出现,而且肯定永远不会达到它的高级形式……
第四福音书已开始就这么说:‘一开始,就有文字;……所有东西都是文字创造的;
……生命存在于文字之中,生命是人类之光。’”(译自《英国大百科全书》,1964年版,顾小存译,王桂林校)

朝千里 发表于 2014-12-25 14:41:24
破解古埃及:一场激烈的智力竞争
埃及学的开山祖师蒲慕州当拿破仑在1798年抵达埃及时,大概很难想象两百年之后世人会如何看待他的这次冒险,也更无从预测,他所引起的埃及热潮,是如何地促成古埃及文明在现代重新被世人认识。他的军事行动,也就是想要占领并控制埃及,并继续向东发展的企图,结果以失败收场;其附带活动,即由一批学者进行对埃及的古迹及现况的调查,却是一项巨大的成就。就是由于这批学者所带回欧洲的文物,刺激了一班学者的研究热情,投入了对古埃及文字的研究,才产生了所谓的埃及学——研究一切有关古埃及的学问。 自从法国人商博良在1822年找到解读古埃及文的方法之后,经过一百八十年的时间,古埃及文明在现代人的历史知识中已经成为一种常识——至少,世人知道古埃及文明有它的历史,古埃及文字不是不可辨认的神秘象征符号,埃及学在世界上许多地方(当然仍以欧美为主)已经是人文学科中重要的一环。但说实在的,不论是在西方或东方,一般人除了对博物馆中精美的埃及艺术品赞叹不已,对金字塔与木乃伊有一种神秘感和莫名的恐惧之外,恐怕仍然弄不清楚埃及文(一般在中文的说法还加上“象形”两 个字)到底是否为一种象征符号,或是要凭借神秘的直觉去解读的东西。这大概只能说,一般历史教育无法照顾到这样的细节吧。对于那些想要多了解一些古埃及文字系统的人,也许去找一些浅显的介绍书籍看看,就可以大致有些了解。不过,如果还想要多知道一些商博良研究古埃及文的过程,尤其是在他短短十数年的学术生涯中所经验的各种困难和挫折,以及他研究的深刻意义,那就不容易有合适的读物了。本书的特色是用浅显的文字,说故事的技巧,生动地介绍了商博良的一生事迹和他的研究,给读者一个清楚的了解。在这同时,作者适时地在各个篇章中加入了有关古埃及文字结构的介绍,使读者在趣味中得以了解古埃及文字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什么是表意符号,什么是表音符号,基本的音符是哪些,人名的构造原则是什么,等等。两位作者是职业考古学家,虽不是埃及学者,但也有相当的埃及学知识,写了不少有关考古的书,主要是 以向大众传播考古知识为业。他们对古埃及文字的介绍,从埃及学家的观 点来看,可以说是中规中矩,没有什么错误,如果以古埃及文的经典教科书(A.H.Gardiner,Egyptian Grammar,Oxford:1957,3rd ed.)来衡量,他们的介绍基本上沿袭了第一课有关古埃及文基本认识的部分,因此读者可以放心,他们的说法是可靠的。 不过本书的优点不止于此。两位作者花了相当多的工夫去追索商博良及其同时代一些学者之间的往来关系,描绘出19世纪前半叶欧洲学术界在解开埃及文字之谜的竞争中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当然也可以作为了解欧洲近代学术发展史的一个例子。即使对埃及学家而言,作者对商博良的生平介绍也仍然是有参考价值的,毕竟埃及学发展到现在,一般人可以直接借 着最新的文法书籍研读埃及文,不必重蹈覆辙,但是对于埃及学的开山祖师却不见得有什么深入的了解。所以,结论是,这是一本成功的普及性作品,在众多以埃及为题材的大众化读物中,算是比较高水平之作。 (作者为美国约翰霍浦金斯大学埃及学博士,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朝千里 发表于 2014-12-28 21:47:19
朝千里 发表于 2014-11-17 07:24
西方学者为何急于推早埃及、西亚的“文明史”呢?

记得林明先生 在大约六、七年前对笔者说:

欧洲人为何推高古埃及与古代西亚

环地中海和远至波斯湾的各民族实在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存在,是最优秀的活跃人群
在罗马帝国中,这一存在果然达成了一种统一。
只在这里,精神的各个前提才得以实现;只在这里,发展才占优势,没有绝对的衰落,只有变迁。

在与日耳曼民族新的融合之后,在又一个1500年或2000年之后,
这一活跃的人群重新脱颖而出,它消化了美洲,而今即将彻底打开亚洲
还有多久,一切消极的存在都将被它征服和浸透?非高加索人种抵抗、屈服、灭亡
埃及人、巴比伦人、腓尼基人,那时已为这一征服世界的力量奠定了基础
不但通过跳跃和对立面的激发,也通过缓慢的发展,我们在精神上与他们联系在一起。
能够从属于这一活跃的人群,实乃幸甚。”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历史讲稿》中译本第2页,三联书店2014年6月第2版)

这里充斥着欧洲种族主义的论调。
这位历史评论家不是别人,正是中国学者们所熟悉的雅各布•布克哈特
就是他通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杜撰了“欧洲文艺复兴”的概念。

yong321 发表于 2015-1-1 01:20:12
> 雅各布•布克哈特,就是他通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杜撰了“欧洲文艺复兴”的概念

http://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renaissance
“renaissance”一词最早出现时间为1845年,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出版于1860年。你认为“文艺复兴”这个词是布克哈特首先使用的吗?

另: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Renaissance
The word Renaissance, whose literal translation from French into English is "Rebirth", appears in English writing from the 1830s. The word occurs in Jules Michelet's 1855 work, Histoire de Fran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ench_Renaissance
The word "Renaissance" is a French word, whose literal translation into English is "Rebirth". The word Renaissance was first used and defined by French historian Jules Michelet (1798–1874), in his 1855 work, Histoire de France (History of France).
朝千里 发表于 2015-1-2 10:32:50
yong321 发表于 2015-1-1 01:20
> 雅各布•布克哈特,就是他通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杜撰了“欧洲文艺复兴”的概念

据 ...

如果说谁最早使用该词的话,还不是1845年,而是1840年。

文艺复兴一词的始作俑者,是法国历史学家朱尔·米什莱(1840

朝千里 发表于 2015-1-20 22:36:16

恩格斯的“文明观”{:soso_e114:}

文明源于“社会分工”
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这样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分工,由分工而产生的个人之间的交换,以及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商品生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完全改变了先前的整个社会。

“文明时代”的三大奴役形式
随着在文明时代获得最充分发展的奴隶制的出现,就发生了社会分成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第一次大分*裂。这种分*裂继续存在于整个文明期。奴隶制是古希腊罗马时代世界所固有的第一个剥削形式;继之而来的是中世纪的农奴制和近代的雇佣劳动制。这就是文明时代的三大时期所特有的三大奴役形式;公开的而近来是隐蔽的奴隶制始终伴随着文明时代。

“文明社会”的动力---贪欲
鄙俗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起推动作用的灵魂;财富,财富,第三还是财富,---不是社会的财富,而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的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唯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上述第一句话讲的“社会分工”是一个经济史概念,并不反映“文明”的特征。
例如在十五世纪之前的欧洲,不可否认“个人之间的交换”及“商品生产”的普遍存在,
然而,当时的欧洲大陆处于黑暗的神权统治之下,显然没有“文明”。
是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才将欧洲带入了“文明”的阶段。
第二句话讲的是“阶级斗争”;
第三句话讲的是黑格尔的理论:“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文明”概念在恩格斯那里是如何被混淆的

朝千里 发表于 2015-5-17 19:35:56
本帖最后由 朝千里 于 2015-5-18 22:47 编辑

铁马冰河陆川客:赫梯语的破译
再来看看据说是位于小亚细亚半岛中南部的赫梯王国。

  赫梯语的破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代印欧语言中,西支印欧语日耳曼语族英语中水是water(口语老师讲过,标准口音应该发浊辅音wader),相隔比较远的东支印欧语斯拉夫语族俄语中水是 вода ,拉丁化的斯拉夫语波兰语是wada,很明显这个词是印欧语的同源词么~另外赫梯语的喝e-ku-ut-te-ni和拉丁语的aqua同源。
  --好,可以肯定现代这几种语族的发音,但赫梯语发音呢?死去语言的发音?

  赫罗兹尼着手破译赫梯语的时候,虽然资料已经比较充足,但克努德特森提供的只是一个方向,接下来的破译之路怎么走,赫罗兹尼还是一片茫然。此时赫罗兹尼手中有几千条用赫梯语书写的句子,熟练掌握闪语的他一直存在困惑,这些语句他基本都能读出,但就是不知道意思,就像一个会英语的读拉丁文,会发音却不知其含义。
  --这是一个大胆但却是毫无根据的前提设定,3000年前的赫梯语和现今西亚所谓闪族语言读音几乎相同!时间,方言,研究过闽南语么?知道诗经的读法么?这还是在中国魏晋时期就有反切音标的前提下!

  困惑归困惑,赫罗兹尼依然孜孜不倦地在这几千条语句中寻找线索。终于,一块泥板结尾栏的一个句子让赫罗兹尼眼前一亮,破译赫梯语密码的钥匙就藏在这个句子中。这句话的原文是楔形文字,赫罗兹尼把他全部改为字母文字后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可以去比较一下楔形文字和我国甲骨文、金石文。改为字母文字?这不是在忽悠?

  先看下赫罗兹尼用字母改写后的句子“nu NINDA-an e-ez-za-at-te-ni wa-a-tar-ma e-ku-ut-te-ni”。这里面有一个符号赫罗兹尼很熟悉,很多古代语言通用,而且意思一样,它就是第二个词“NINDA-an”,意思是面包。
  --就不能是馕?记住,从西亚到新疆,也有近似的读音。那个楔形文字变成字母文字,也可以凑出馕的字母来。关键还在于,这几个字母即使就是真的,读音也未必是这个。这一点可以由现代字母文字发音证明。

  这还没什么,当赫罗兹尼接着往下读的时候,一切仿佛停滞了,因为他看到了另两个词“e-ez-za-at-te-ni”和“wa-a-tar-ma”,后面一个几乎是英语“water”(水)的翻版,而前一个则让他联想到了古高地德语中的“ezzan”(意思是吃),有了这三个主要的词,赫罗兹尼大胆的开始破译这个句子,有“面包”又有“吃”,而且还有“水”,凭直觉,赫罗兹尼把最后一词译为动词“喝”,他还发现第一个词“mu”的发音跟英语的“now”(现在)非常接近,于是,这个3000年来没人能读懂的赫梯语句被翻译出来。
  “现在,你吃面包,而且你还要喝水。”——这是人类历史上破译出的第一句赫梯语。
  --一种死去几千年的西亚方言文字,居然用现代英语和所谓古德语来凑读音和意义,这是大胆还是扯淡?这是无知还是无耻?

  1915年11月24日,赫罗兹尼在柏林近东学会大会上宣布赫梯语是一种印欧语言,并展示了他的破译成果。1925年率捷克考古队到土耳其的屈尔丘,发掘收集到1000多块泥板文书,对揭露古亚述历史作用巨大。
  --看看,古老的文明那也是和俺高贵的黑森林猪腿大汉有关的!破译!猜谜!然后再去挖,再破译亚述的,如法炮制!

  事实是,这个“赫梯”(Hittite)是现代名字,依据Hatti王国与希伯来圣经中提到的赫梯王国的同一而选取,目前仍有争议。
  “他的工作真是一绝——把乱碰乱撞跟敏锐的直觉巧妙地结合起来……他的一些错误有非常令人信服的论证,得花几十年时间做研究才能推*翻这些主张。他不光有巧妙的推论,还有丰富的语文学知识,所以一般人要去芜存菁实在不容易”。--《赫人之谜》(C.W.塞拉姆著,1956,106-109页)
  可怜的赫梯!如果真有这么个名称的国家的话。

某位中国近现代史硕士说,“谁说现代语言学界没有重大成果,和汉字结构类似,同属意音文字的玛雅象形文字被基本成功解读难道不是西方语言学家的重大成果?”、“ 众所周知,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古文字的破解难点在于记录其所对应的语言。现在留下直系后代(例如甲骨文)或者有亲缘语言存世(例如圣书体)的就比较好办,即便艰深晦涩如玛雅象形文字,也能被成功解读出来(玛雅语系语言在中美洲现在仍有几百万使用者),玛雅文字破解主要靠的是大量的碑铭,相反那些没有留下直系后代的或者语言族属不明的就很难办了,比如线形文字A直接衍生线形文字B,但是线形文字A的族属语言不明,即便很多音节能读出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甲骨文不是破译,而是艰难的考释阿!5000单字,2000多初步认识,只有1000字明确,一旦有新发现又有可能推*翻,这还包括简帛文书,一个字的辨识考据就是上万字的论文,照样还有大把不同意见。哪怕是敦煌古卷,唐宋时期的抄本和刻本,这里面的字,日本学者研究几十年照样还有误读的。
  那个玛雅象形文字?就是1950年代早期,建筑师文某破译线形文字B的时候,苏联学者紧跟着破译的那玩艺?知道原本是什么?一个西班牙检察官在15世纪打造的一张玛雅文字和拉丁字母对照表!同样的逻辑,还什么转写,够腹黑的!不就是欺负玛雅文字死亡了吗?玛雅人在唐朝后期就已经衰微,这地方主要统治族群都换两拨了!最后的阿兹特克人的语言和玛雅语言的读音有多少一样的?不要否认祭司语言和民间语言很可能存在的巨大差异!请看教会拉丁语和民间的一堆杂碎语言!
  重大成果?2012大毁灭?
  线形文字都没兴趣说了,英国建筑师文屈斯与研究希腊语早期历史的学者约翰·查德威克(John Chadwick)合作,成功破译了线性文字B。硬凑出来的证据,如法炮制的破译路线图,真假难辨的泥版,神庙里的商业文书,B就是希腊语,A就是衍化出B,然后一个全面破译,另一个死活破译不出来?
  俺琢磨,关键不是什么语言变化,而是文屈斯这位天才死于一场车祸,年仅34岁!以至于查德威克这位天才的合作者有可能是太过悲伤,破译工作戛然而止了!
  看来,天才的思维要比破译的路线更加强大啊!
  有本事就来破译甲骨文!天才呢?业余的天才呢?还有面包,亚历山大?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1384127-17.shtml
朝千里 发表于 2015-5-18 22:58:02
作者:铁马冰河陆川客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1384127-22.shtml

饭前休息,顺便扒一下印度历史的情况。
  众所周知,一般认为,这词儿俺也会用。印度古代历史主要基于中国历史记载,西方学者还要捧着中国史书挖古建筑的。那么比佛教还要早的历史呢?

  印度古代通行的书写材料是桦树皮和贝叶。贝叶是多罗树的树叶。这种树叶既阔又长,质地厚实,印度古人将它们裁成统一的长条形,用竹签或铁笔在上面刻写,然后在字迹上涂上颜料。贝叶上打有洞眼,可以用绳串连。但是,桦树皮和贝叶这两种书写材料都不宜长期保存,因此,印度古代始终保持口耳相传的文化传播方式,书写一般用作记诵的辅助手段。
  --传说,就像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一样,岭国的传说并非信史,至今亦然。

  印度现存最古老的四部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达婆吠陀》就是通过严格的吟诵方式传承的。而在整个吠陀文献中,找不到任何有关文字书写的知识。因此,印度古代文字起源不明。印度现存最早的书写文字见于阿育王(公元前3世纪)石刻铭文。
  --早期婆罗米文字,学者推测很有可能是梵文的一些书写变体。暂且认为石刻断代为真。和佛经一样,“如是我闻”。

  印度吠陀时代是部落社会。吠陀时代末期,约公元前6世纪初,印度的部落大部分过渡到国家。此后,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4世纪为列国纷争和帝国统一的时代。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产生于这一时期。《罗摩衍那》的最后定型约在公元2世纪,现存抄本约有2万4千颂;《摩诃婆罗多》约在公元4世纪定型,现存抄本约有10万颂。也就是说,印度两大史诗的篇幅总量相当于希腊两大史诗的十倍。
  --请勿认为抄本就是在公元2-4世纪的宝贝,请看首段,没法保存的。

  《格萨尔》的整理工作还在进行之中,“估计诗行可达百万行”。也就是说,这部史诗的篇幅相当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五倍之多,堪称世界史诗宝库中一大奇观。当然,《格萨尔》直至近代和现代还处在创造性的发展中,是一部“活史诗”,与严格意义上的古代史诗是有所区别的。
  --没法当历史看的,可以去研究考释,不能当真。参考西方拿着史诗和传说去考古的一系列光辉事迹,俺贴过一些,有趣。

  在印度,上古乃至中古时代的桦树皮和贝叶抄本已荡然无存。例如《摩诃婆罗多》,现存最古的抄本也属于16世纪。最早的证据显示在公元533年的抄本中已经收集了10万对对句,有20卷。中国的纸张至迟在七世纪末已经传入印度,但造纸术的传入还要晚一些,纸写的抄本出现在11世纪以后。尽管出现了纸写的抄本,更为流行的还是贝叶抄本和桦树皮抄本。至于印刷术传入印度,则是16世纪以后的事了。
  --明确的抄本居然在16世纪,间接证据认为可以追溯到公元533年。回看我们的材料,战国竹简里大把先秦古籍。

  直到11世纪,印度才有了纸张和纸质写本,且使用范围仅限于印度中北部的地区。在那些适宜棕榈树生长的地区,因为比纸张更容易制作、获取,也更加便宜,棕榈叶一直是最主要的书写材料,并没有随着纸质印刷书的出现而消失。FILLIOZAT教授曾经看到过一份梵语诗歌的棕榈叶抄本,在末尾处抄写匠说这些诗歌是选自一本在1890年印刷的书。直到20世纪上半叶,棕榈叶写本和抄写匠才慢慢的消失了。而且由于棕榈叶书写材料的深刻影响,后来的纸质写本的样式也是制作成棕榈叶般的长条行的。到18世纪,西方影响下,才渐渐出现了今天书籍一样的书写方式。19世纪的纸质写本《妙法莲华经》,样式仍然是长条叶片型的。
  --热带潮湿多雨的气候,难怪树叶没法保存很久。

按我国现代考古学的主流认知:
  1863年以后意大利考古学家G.菲奥雷利对庞培古城遗址的发掘,1870年德国考古学家H。谢利曼对特洛伊古城的科学发掘,都是严格按地层堆积进行的,标志着地层学的成熟,田野考古发掘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庞培古城遗址为罗马时代城市遗址,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东南维苏威火山脚下。始建于前6世纪,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庞培城全部埋入火山灰下。1848年.菲奥雷利即从事庞培城的发掘,1863年主持发掘,注意地层堆积规律的观察和研究。 特洛伊古城,位于现在土耳其西北部小亚细亚半岛。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中记述了希腊人和特洛伊人战争的故事,但人们长期认为特洛伊城是虚构的。1870——1890年,德国考古学家谢利曼发掘特洛伊城址,特洛伊的真实存在才得以确认。 谢利曼(1822——1890)原是德国商人,少年时在其父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乔利的《通史》中看到一幅特洛伊的想象图,引起了很大兴趣,后来又读了《荷马史诗》,于是渴望找到特洛伊。46岁后谢利曼弃商从事考古,找到并按地层堆积科学发掘出了这座城址。英国考古学家高度评价谢利曼说:“近代考古学是伴随着谢利曼开始的。”
  --俺前面贴过,走私贩子谢某的考古过程究竟是个什么货色,谎言,造假,破坏,这也算是科学的话,考古学还是关门好啦。

  1843年丹麦的沃尔索发表《丹麦原始时代古物》,强调按照器物的形制进行分类的重要性,标志着类型学的产生。1903年瑞典的O.蒙特柳斯发表《东方和欧洲的古代文化诸时期》一书,在首章《方法*论》中,大量使用比较考古学和类型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将类型学的理论加以系统化。标志着类型学理论的成熟。
  --楼主回复俺的推测,应该算是类型学的推理,有道理,但也只是有道理的推测。

  商博良(1790——1832)是埃及学的创始人,1808年获语言学博士学位,精通希腊文、拉丁文,熟习埃及文等6种东方语言。1822年成功释读埃及托勒密和克娄巴特拉方尖碑石印本上的象形文字,这标志着埃及学的诞生。后到埃及考古发掘。
  --18岁的博士,果然天才啊。据说还熟知中文,天晓得什么中文,然后看着拓本或是描绘本去“破译”,楼主和99兄等都引述过这奇葩的过程,不是有趣是疯狂。

  德国J.J.温克尔曼(1717~1768)开始利用古代的遗物,而不是专靠古代的文献,从事欧洲古代史的研究。他以保存在罗马等地的许多古代美术品为资料,写成他的名著《古代美术史》。有的学者称他为“考古学之父”,可见他对考古学影响之大,尽管古代美术史并不等于考古学。
  --如果那些美术品是不完美的复制品呢?如果干脆是文艺复兴以后炮制的新产品呢?

  1926年李济对山西夏县西阴村史前遗址的发掘,是中国学者第一次主持的在中国境内的田野考古发掘。 李济(1896~1979),中国现代考古学家, 中国最早独*立进行田野考古工作的学者。 1923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6年与美国弗里尔美术馆共同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
  --这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田野实践的肇始。

  20世纪20年代,英国学者J.H.马歇尔对哈拉帕城址和摩亨佐达罗城址进行发掘,纠正了吠陀时代以前的印度完全处在史前时代的错误结论,使印度文明史提前到公元前第2千年的前半期。
  --见俺前述,在没有1950年代以后科技参与以前的考古,均为假说与推测。这以后的也要按照文献来核对的。

  根据考古学,古印度哈拉巴文化大致在公元前3000至公元前1750年,具体地说,其中心地区约为公元前2300至公元前2000年,周边地区约为公元前2200至公元前1700年。在权威辞典<大英百科全书>中找到一个暂定的答案:“英国考古学家M.威勒爵士提出的公元前2500年到1700年的观点被一般人所接受。”而另一位学者D.阿格拉沃尔把考古和碳14的测定时间相结合,也得出了基本相同的结论。在以后的印度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几乎看不到一点古印度文明的影响。
  --20世纪初叶的威勒爵士是田野考古的先驱者之一,谢某与其无法并论。不过,那时候可没有什么碳十四。1960年代以后基本没有新的进展了。这个阿格拉沃尔的结论也是在1998年碳十四数据库成熟以前很久了吧?

  古代港口罗塔尔是位于印度河流域文明地域最南端的遗址之一,发现得比较晚,在时间上,也是延续最晚的一个文明遗址。而当学者们对从这里出土的物品进行分析后,认为它的存在时间可能要延续到公元前1000年,比权威的观点整整晚了七百年。时间上存在着的前移数千年、后延数百年的情况,这使这一文明在世界诸文明中的定位难以确定。只能说,印度河流域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但是,对于它存在的确切时间,不知何时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而且,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个广阔存在了数千年,发展水平极高的古印度文明,竟然就是这样不留痕迹的消失了。在后世的文字典籍中,几乎见不到任何关于这个文 明的记载,而且在以后的印度文明发展过程中,也看不到任何这一文明的影响,沉睡在泥沙之下,留给后人无数的未解之谜。
  --也就是说,大英百科全书的词条那也只是一个推论而已!

  关于印度河文明的创造者问题,随着印度河文明文字解读的进展,学者们所提出来的假说更加广泛,按他们各自的推断,可以列举出下列一些人:达罗毗荼、布拉灰、苏美尔、帕尼、阿修罗、乌拉提亚、瓦黑卡、达萨、那迦、雅利安等等。参见 K.C.贾因著:《印度史前史和原始史》,第 125 页,新德里,1979。
  --这才是西方史学的真*相,假说,假说,还是假说!文字难以解读啊!反倒是1822年到1952年之间,西方势如破竹般“破译”了几十种文字几百种语言!!!俺还是那句话,难道天才都死光了吗?现在的青年军官、建筑师、中学数学教师为什么不能按照同样的思维路线图破译其它的古文字?还有甲骨文和金石文哦!可以借用超级计算机啊!俺说的不全面,网上有古希腊语的莎草文书邀请网民破译的,据说读出很多,呵呵。

yong321 发表于 2015-10-17 02:49:47
> 英语,西班牙,德语,法语等都是拉丁语的衍伸。

英语、德语不是,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等是。
丁香的歌 发表于 2015-10-17 15:58:22
生物是进化,人类是文化;进化是客观决定生命变异,文化是主观决定生命固定。人类文化的工程,旨在改造和修证人类的动物本性。文化和文明;文化是文明的名词,文明则是文化的动词。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昨天是两条腿,今天是车……明天可能就是那个。即兴而言,商榷。
大自在 发表于 2015-10-23 20:12:37
文明是以不文明为开端的,畜养奴隶算是文明吗?
今天地 发表于 2015-11-28 19:06:10
天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天生老君,万古如实观。
123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