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漫谈]历算(2014.9.28)

发布者: 秦伊人 | 发布时间: 2014-9-28 11:30| 查看数: 4826| 评论数: 8|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吴博君 于 2014-10-11 10:34 编辑

一、历算

  所谓“复兴文化”,要点在“复兴”,复者翻历史旧账也;何以要“复兴”?是言此文化有被轻视、被遗忘,甚至是被抛弃的时候。说“母以子为贵”,现今中华已复兴,所以提出中华文化也要复兴,可谓通之以情,顺之以理。

  世上大谈“复兴”者有二,一是西方的“文艺复兴”,二是当今国人*大谈的“国学复兴”,不一样的是,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是西方振兴的起因和前奏,而我们的“国学复兴”口号是改革振兴后才提出的。认为西方文化至上的观点,以“文艺复兴”带动西方振兴为依据;提倡“国学复兴”的人们,认为西方文化是“后现代病”的起因,只有东方文化和我们的“国学”才能解决现代化以后的种种问题。

  既然我们提出要“国学复兴”或者是复兴国学文化,首先要对中华文化有全面了解,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接触中国的经典文史。所谓“经、史、子、集”,山海般宏大浩瀚的文献,最值得炫耀的是中华悠久的历史,经史、文史,是经亦史,文亦史,而史以历为证明和参照,历是所谓不可动摇的真凭实据。

  若说国学的精髓在文史,则文史的要害在三代,夏商周三代是所谓“先秦”,而先秦史是整个中华历史的皇冠,先秦历法即是这皇冠上最大的明珠,历法的核心为历算。

  精通历算是文史权威的前提和标志,古有刘歆,近有陈垣;但是精通历算的人并不一定是文史学大家,如张汝舟、张培瑜。历算,是文史的入门、判据和归宿,以历算为基础的《纪年表》是文史研究者最终研究成果的标志。
  
二、历算如庙算

  《兵法计篇》:“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历算如庙算,研究历史者,多用历算则多判据,少用历算则少判据,不用历算者,是对历史记载无判断能力者。  
+++++++++++++++++++++++++  
说:“不用历算者,是对历史记载无判断能力者。 ” 其例证是《曾侯乙的历日》
   
  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这对古代历法的研究带来机遇。但是对曾侯乙墓出土的历日至今也没有完整地进行研究。曾侯乙墓的历日有:
     1、铜镈记楚惠王“王五十六年”;
     2、漆图记亢系“甲寅三日”;
     3、遣册记“大莫敖殇为适陠之春八月庚申”。

  对于这三个历日,还没有哪一位学者进行完整的考证,都是一般地认为楚惠王五十六年是曾侯乙死亡和下葬年,如谭维四在他的《曾侯乙墓》中的观点,他这一观点也几乎为所有学者所接收,但是通过历算才能知道事实并不如此,因为曾侯乙死亡和下葬的日期通过严格的历算才知道并不在同一年 。  
  具体见《曾侯乙的历日》 http://www.gxfxwh.com/thread-16940-1-1.html

+++++++++++++++++++++++++

三、只要方法对路,人人都会历算。

  董作宾认为历算就是三把尺子,一是回归年,二是朔望月,三是干支日,我大以为然。只可惜董作宾时期没有电脑,不能将三把尺子画在屏幕上,他大概也不知道画在屏幕上的尺子还能有自动计算的功能,从而使得枯燥繁琐的历算在绘画的悠然自得中悄然完成。

  在近代,张汝舟是最后使用古典算法研究历算的学者,他的学生张闻玉、饶尚宽等大致也用古法。张培瑜是从现代天文的立场来研究古历法的,他的历算是使用电脑的。用古法的理论,同时使用电脑,是当今许多业余学者的做法,而将历算的数据用几何方法来处理,通过“数-形-数”的转换,最后得到历算结果,是秦伊人多年来的历算方法。掌握了秦伊人的方法,会使得复杂变简单,抽象变直观,凌乱变有序。

  在这次历算漫谈中,秦伊人会逐步详细地介绍怎样用简单的绘图方法,实现复杂的历算。   

四、公约数

  一月三十天,一年三百六十天,这样月天数就是年天数的公约数,这是最理想的历法安排,六十干支的设计就是这种历法的体现。这种历法可以说是“万年历”,只要知道一月有三十天,一年有十二月,同时也就知道一年有三百六十天,知道这三个数,每年都一样,直到永远。若一月整三十天,一年整十二个月,一年就是“30×12”整三百六十天,若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历法就简单啦!为何简单?是月与年有整数公约数三十。

  可惜啊,天捉弄人,在现实中人们发现一月天数不是一年天数的公约数,年天数约365,月天数约29.5,所以人们退而求其次,想知道“若月天数不是年天数的公约数,那么几月是几年的公约数?”为此,人类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无穷的智慧贡献给月对于年的公约数,只为求得这个公约数,哪怕他不是整数。这就产生了人类最早的历算。   

五、“四分历”体系(十九年七闰)

  历算说简单啦就是要算一个公约数,这是月对于年的公约数,有了这个公约数,就知道几个整月数是一个整年数,或者几个整月数等于几个整年数(A个“朔策”相当于B个“岁实”),知道这些,就可以编制历法。

  关于多少整月相当于多少整年,有所谓“十九年七闰”的说法,这是说十九年包含“19×12+7=235”个月(闰周),但是十九年(365.25×19)不是整日数,四个十九年(365.25×19×4)才是整日数。“十九年七闰”是所谓“四分历”体系的简易算法,具体有“四分历”体系关系式:

  (365.25×19×4)/(235×4)=29+(499/940)=29.530851=朔望月(朔策)=27759/940=蔀日/蔀月

  所以,“四分历”体系总关系式为:[岁实×19=闰周×朔策

  当古人记载的回归年(岁实)为365.25日时,“四分历”体系就确立啦。(银雀山汉墓竹简0562有“凡周天下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一日行一度”

六、“三统”与“四分”

  学习古历法者时常被“三统”和“四分”之争论所困扰,其实“三统”和“四分”都不是历法概念而是历术概念,在两汉时期,正式颁布的历法只有《太初历》。学者之所以有困扰,是因为三本书的时间顺序,1、西汉司马迁写的《史记》;2、东汉班固写的《前汉书》;3、魏晋时期范晔、司马彪写的《后汉书》。这三部著作产生顺序是不容质疑的,但是第一部《史记》中的《历术甲子篇》是用“四分术”系统,第二部《前汉书》中是使用“三统术”系统,第三部《后汉书》又是用“四分历”系统。所以有学者认为先有“古四分历”,再倒退到“三统历”,最后才改回到“四分历”,我在这里要认真地指出,先用“四分”再用“三统”最后又回归“四分”的认识是有问题的。

  在《前汉书律历志第一》中,有关推步历所使用的计算数据有五条:

1  闰法,十九。               (19×1)
2  章月,二百三十五。      (12×19+7)
3  统法,一千五百三十九。(19×81)
4  月法,二千三百九十二。(81×29.530864)
5      日法,八十一。             (81)

  相应地在《后汉书志第三律历下》中,有关推步历使用的计算数据有六条:

1   章法,十九。             (19×1)
2     章月,二百三十五。    (12×19+7)
3     纪法,千五百二十。    (19×80)
4   蔀日,二万七千七百五十九。(940×29.530851)(365.25×19×4)
5  蔀月,九百四十。               (940)
6  蔀法,七十六。                  (19×4)

已知:1、《前汉书》“三统术”系统所使用的推步计算单位是“章”和“统”;(1章=19年;1统=81章。)
         2、《后汉书》“四分术”系统所使用的推步计算单位是“章”、“蔀”和“纪”;(1章=19年;1蔀=4章;1纪=20蔀。)(1“统”=1“纪”+1“章”。)
         3、《历术甲子篇》的成立基础是在“四分术”系统的基础上,对子正月朔日的精确计算,而计算的基础是对数据的掌握和使用,在《历术甲子篇》中使用的基本数据和基本计算有:
         1年=365.25日;
         1章=19年=6939.75日;
         1蔀=4章=76年=27759日;
          “日分”=940;

         朔望月=蔀日/蔀月
               =27759/940
               =(365.25×19×4)/(235×4)
               =29+(499/940)
               =29.530851

结论:1、在《历术甲子篇》里使用的数据是:“蔀法”(=76年),和“蔀月”(=940),这些概念在《史记》和《前汉书》中并没有出现,
               所以在“蔀”概念上建立的《历术甲子篇》是不应该在《史记》中出现的。(七秩龄童先生有质疑,见 http://www.gxfxwh.com/thread-17667-1-3.html

结论:2、在《汉书·律历志》中有“其法以律起历,......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明言用数“八十一”为“日分”;
              但是《历术甲子篇》中“日分”用数“九百四十”,不能支持“八十一分日”的记录,所以《历术甲子篇》在《史记》中的出现是与《汉书·律历志》的记录相矛盾的。

七、算筹

“三统术”日分:81
“四分术”日分:940

  也有证据支持七秩龄童先生的观点,在西汉时期已经知道“940日分”,在银雀山汉墓竹简0562有“凡周天下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一日行一度”的记录,这和“十九年七闰”联立,可以导致“940日分”;另外,《汉书·律历志》有:“寿王猥曰安得五家历,又妄盲《太初历》亏四分日之三,去小余七百五分,以故阴阳不调,谓之乱世。”所谓“小余七百五分”也是“940日分”的体系。

  问题的焦点集中在西汉时期有没有用“940日分”计算过历法,或者说西汉时期有没有能力用“940日分”计算历法。《汉书·律历志》明言“不能为算”(见“姓等奏不能为算,愿募治历者,更造密度,各自增减,以造《汉太初历》。乃选治历邓平及长乐司马可、酒泉候宜君、侍郎尊及与民间治历者,凡二十余人,方士唐都、巴郡落下闳与焉。”)

  “不能为算”是什么意思?是当时算筹运算繁琐,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是不宜用“940日分”计算历法的。比较《四分历》和《太初历》用不同的“朔策”模拟用算筹的算法如下:

《四分历》模拟算筹算法:(朔望月=29+(499/940)=29.530851)
-------------------------------------------------------------------------------------------------
正月小:大馀00(甲子朔);小馀00;                                                              (小数:00/940=00)
二月大:大馀29(癸巳朔);小馀499+00=499;                                             (小数:499/940=0.530)
三月小:大馀59(癸亥朔);小馀499+499-940=58;                                     (小数:58/940=0.061)
四月大:大馀28(壬辰朔);小馀499+58=557;                                              (小数:557/940=0.592)
五月小:大馀58(壬戌朔);小馀499+557-940=116;                                    (小数:116/940=0.123)
六月大:大馀27(辛卯朔);小馀499+116=615;                                             (小数:615/940=0.654)
七月小:大馀57(辛酉朔);小馀499+615-940=174;                                     (小数:174/940=0.185)
八月大:大馀26(庚寅朔);小馀499+174=673;                                              (小数:673/940=0.716)
九月小:大馀56(庚申朔);小馀499+673-940=232;                                     (小数:232/940=0.247)
十月大:大馀25(己丑朔);小馀499+232=731;                                              (小数:731/940=0.778)
十一月:大馀55(己未朔);小馀499+731-940=290(小于441是小月);          (小数:290/940=0.309)
十二月:大馀24(戊子朔);小馀499+290=789(大于441是大月);                   (小数:789/940=0.839)
正月小:大馀54(戊午朔);小馀499+789-940=348(与《历术甲子篇》相合)。(小数:348/940=0.370)
-------------------------------------------------------------------------------------------------

《太初历》模拟算筹算法:(朔望月=29+(43/81)=29.5308642)
-------------------------------------------------------------------------------------
正月小:大馀00(甲子朔);小馀00;                                               (小数:00/81=00)
二月大:大馀29(癸巳朔);小馀43+00=43;                                 (小数:43/81=0.530)
三月小:大馀59(癸亥朔);小馀43+43-81=5;                            (小数:5/81=0.062)
四月大:大馀28(壬辰朔);小馀43+5=48;                                   (小数:48/81=0.592)
五月小:大馀58(壬戌朔);小馀43+48-81=10;                          (小数:10/81=0.123)
六月大:大馀27(辛卯朔);小馀43+10=53;                                 (小数:53/81=0.654)
七月小:大馀57(辛酉朔);小馀43+53-81=15;                          (小数:15/81=0.185)
八月大:大馀26(庚寅朔);小馀43+15=58;                                 (小数:58/81=0.716)
九月小:大馀56(庚申朔);小馀43+58-81=20;                          (小数:20/81=0.247)
十月大:大馀25(己丑朔);小馀43+20=63;                                 (小数:63/81=0.778)
十一月:大馀55(己未朔);小馀43+63-81=25(小于38是小月);(小数:25/81=0.309)
十二月:大馀24(戊子朔);小馀43+25=68(大于38是大月);       (小数:68/81=0.839)
正月小:大馀54(戊午朔);小馀43+68-81=30。                          (小数:30/81=0.370)
-------------------------------------------------------------------------------------

  对于小馀的计算,《太初历》算法是用十位数加减法,《四分历》是用百位数加减法,显然《太初历》算法比《四分历》的算法更为简易,更为优越,这在以算筹为计算工具的时代更是如此。并且用《太初历》算法的计算结果规律性很强,这对于验证计算也很有利。

  古人用算筹计算非常烦琐,算筹只能对整数和整数比(分数)进行四则运算,乘法变成加法运算,除法用分数表示。所以对于499/940这样大分母的分数,从算筹计算方便考虑,古人希望用分母小的分数来近似表示,而这个分母又希望用一个律长数(宫商角征羽)来表示。

古律长度有:
宫=81(律长度)
征=宫+宫/3=108;商=征-征/3=72;羽=商+商/3=96;角=羽-羽/3=64。(先益后损)
征=宫-宫/3=54; 商=征+征/3=72;羽=商-商/3=48;角=羽+羽/3=64。(先损后益)

宫(81)商(72)角(64)征(108)羽(96)(先益后损)
宫(81)商(72)角(64)征(054)羽(48)(先损后益)

设:499/940=A/81=B/72=C/64=D/54=E/48=F/108=G/96

(宫)A=42.9989取整为43差为0.0011
(商)B=38.2213取整为38差为0.2213
(角)C=33.9745取整为34差为0.0255
(征)D=28.6660取整为29差为0.3340
(羽)E=25.4809取整为25差为0.4809
(征)F=57.3319取整为58差为0.6681
(羽)G=50.9617取整为51差为0.0383

  只有A=42.9989最接近一个整数值(43),而只有整数和用整数表示的分数才能够用算筹进行计算。司马迁对上述历算中律和历的数字关系是认可的,律历数字关系是邓平“以律起历”的基础。

  从上述《太初历》和《四分历》的运算过程和计算结果来看,《太初历》算法简便,但是“粗”于《四分历》,《四分历》算法复杂,但是“精”于《太初历》;所以若邓平计算的《太初历》在当时果然粗疏,则不会以“粗疏”为借口废弃其他十七种历法;若司马迁当时果然有“精”于《太初历》的《四分历》在手,邓平也不能以其他历法“粗疏”为借口而自立。

  天文和历算是有区别的,不能说唐都是司马迁父亲的天文老师,就说司马迁必然精通历算;其实在制定《太初历》时,唐都的工作是“分天部”,历算工作由邓平和落下闳承担。

  西汉武帝集全国之力也“不能为算”,在此之前,是否有用“940日分”计算的《四分历》呢?这需要有力的证据。要用算筹计算至少76年的长历,如《历术甲子篇》,才能制作历法,这要用多少工时?西汉无能为力,东汉做到啦,西汉之前有能力否?

八、历元

  其实,光知道董作宾说的“三把尺子”还不能编制历法,这里还差“历元”,只有当“四分历”关系式(岁实×19=闰周×朔策)和“历元”同时具备,才能有效编制实用历法。

  关于“历元”,蔡邕在《后汉书·志第二·历律中》有曰:“汉兴承秦,历用《颛顼》,元用乙卯;百有二岁,孝武皇帝始改正朔,历用《太初》,元用丁丑;行之百八十九岁。孝章皇帝改从《四分》,元用庚申。”

  经过整理,蔡邕说的三个历法的三个“历元”,其用法如下:

    1、乙卯元(起始乙未岁,前 206年[汉祖元年],用乙卯元,前246[始皇元年])《颛顼》
    2、丁丑元(起始丁丑岁,前 104年[太初元年],用丁丑元,前104[太初元年])《太初》
    3、庚申元(起始乙酉岁,公元85年[元和二年],用庚申元,前481[孔子获麟])《四分》

  蔡邕当时用干支年命名“历元”,是混淆了“历元”的概念,事实上,《太初历》是用“甲子元”。这是因为东汉时期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年,命名太初元年(前104)为丁丑年,才会有“丁丑元”的错误概念。其实“历元”是使用干支日命名的。

  严格的“历元”概念是“朔旦冬至”,《史记·孝武本纪》:“齐人公孙卿曰:‘今年得宝鼎,其冬辛巳朔旦冬至,与黄帝时等。’”而更严格的“历元”概念是“甲子朔旦冬至”,《史记·孝武本纪》:“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历者以本统。”这是《太初历》用“甲子元”的真实记录。

  所谓“朔旦冬至”,是要把“朔策”和“岁实”对齐,而“甲子朔旦冬至”是要把干支、朔策和岁实都对齐,只有三者(三把尺子)都对齐,才能获得历法的起算点,即所谓“历元”。而“历元”的名称是以干支日命名的,如“甲子元”的完整名称是“甲子朔旦冬至”,历元不是以干支年命名的,如蔡邕的上述错误说法。

附录:

  “朔旦冬至”是有周期的,这个周期就是“章”。十九年为一“章”,235月为章月(12×19+7=235)。每一“章”的起始日为“朔旦冬至”日,简称“章”首,用每一“章”首的干支日来命名这一章,就是所谓“历元”。所以,每过十九年就有一个“历元”出现,所谓《三统历》就是按照这个规律编制的,但是《三统历》原文是文言文,而且没有一定历法知识的初学者不易看懂。在网上有七秩龄童先生首先给出一个干支数字表达式的《三统历》如下:


++++++++++++++++++++++++++++++++++++
《三统历》孟统八十一章岁历谱
21——
60—40—20—60※⑴39—19—59—39※⑵18—58—38—18※⑶57—37—17—57※⑷
36—16—46—36※⑸15—55—35—15※⑹54—34—14—54※⑺33—13—53—33※⑻
12—52—32—12※⑼51—31—11—51※⑽30—10—50—30※⑾09—49—29—09※⑿
48—28—08—48※⒀57—07—47—27※⒁06—46—26—06※⒂45—25—05—45※⒃
24—04—44—24※⒄03—43—23—03※⒅42—22—02—42※⒆21—01—41—21※⒇
→入太初本元首章-01…(前104年:太初元年)。
(《遗世历术宝典<历术甲子篇>解读》七秩龄童)
++++++++++++++++++++++++++++++++++++


整理为:
21-
60-40-20-60  39-19-59-39  18-58-38-18  57-37-17-57  
36-16-46-36  15-55-35-15  54-34-14-54  33-13-53-33  
12-52-32-12  51-31-11-51  30-10-50-30  09-49-29-09  
48-28-08-48  27-07-47-27  06-46-26-06  45-25-05-45  
24-04-44-24  03-43-23-03  42-22-02-42  21-01-41-21


根据《干支码表》:


01甲子 02乙丑 03丙寅 04丁卯 05戊辰 06己巳 07庚午 08辛未 0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可以归纳为《四分历》廿蔀(八十章)阵列:


60-40-20-60(癸蔀)  39-19-59-39(壬蔀)  18-58-38-18(辛蔀)  57-37-17-57(庚蔀)  
36-16-46-36(己蔀)  15-55-35-15(戊蔀)  54-34-14-54(丁蔀)  33-13-53-33(丙蔀)
12-52-32-12(乙蔀)  51-31-11-51(甲蔀)  30-10-50-30(癸蔀)  09-49-29-09(壬蔀)  
48-28-08-48(辛蔀)  27-07-47-27(庚蔀)  06-46-26-06(己蔀)  45-25-05-45(戊蔀)  
24-04-44-24(丁蔀)  03-43-23-03(丙蔀)  42-22-02-42(乙蔀)  21-01-41-21(甲蔀)


至此,规律清晰可见!


《历术甲子篇》的76年(一蔀)的结构如下:01-41-21-01

(待续)

最新评论

秦伊人 发表于 2014-9-29 07:41:28
本帖最后由 吴博君 于 2014-11-14 22:34 编辑

九、历尺

  大凡尺子,都有刻度、长度和起点,常用的尺子有米尺、市尺,专用的有对数计算尺、卡尺等,但无论常用和专用的尺子,都是看得见也摸的着的实物尺子;我这里要介绍的“历尺”也有起点、刻度和长度,但它是非实物的模拟尺,是在电脑屏幕和绘图软件上制作的“电子尺”,也是研究历法的专用尺。这个尺子的特点是:

   1、同时至少有三条并行的刻度(年、月、日);
   2、特别长(1毫米表示一日的四分历廿蔀尺=20×365.25×19×4=555180mm=555.180米);
   3、随着鼠标的指向,自动显示刻度、长度(计算功能);
   4、高精度(高分辨率,在屏幕上,可以将1毫米无限制放大、等分。);
   5、方便调整刻度参数(如调整平气岁实365.25或定气岁实365.2422)。

  这后四条是实物尺子无法实现的,也是屏幕上的“电子尺”的优越之处。

十、历尺制作
(使用CAXA电子图板2005,如下图)

a年线365.25×19×81562119.75,取整,为562120。)
01
、在绘图界面内绘制矩形绿色粗实线,(左下角0,0;右上角562120,100);
02
、在矩形线框内绘制垂直剖面绿色细实线,   (间距365.25;角度90);
03
、将线框及剖面线镜像到原点左边;
1.bmp

b月线29. 530851×235×81562119.748,取整,为562120。)
04
、在绘图界面内绘制矩形红色粗实线,(左下角0,0;右上角562120,50);
05
、在矩形线框内绘制垂直剖面红色细实线,(间距29.530851;角度90);
06
、将线框及剖面线镜像到原点左边;
2.bmp

c章线6939.75×81562119.75,取整,为562120。)
07
、在绘图界面内绘制矩形白色粗实线,(左下角0,0;右上角562120,500);
08
、在矩形线框内绘制垂直剖面白色细实线,    (间距6939.75;角度90);
09
、将线框及剖面线镜像到原点左边;
3.bmp

d蔀线27759×20555180。)
10
、在绘图界面内绘制矩形青色粗实线,(左下角0,0;右上角562120,700);
11、在矩形线框内绘制垂直剖面青色细实线,    (间距27759;角度90);
4.bmp
12、将左边所有线框及剖面线镜像拷贝到原点右边;
5.bmp

f干支线
13
、在绘图界面内绘制矩形黄颜色粗实线,(左上角0,0;右下角562120,-100);
14
、在矩形线框内绘制垂直剖面黄颜色细实线,(间距60;角度90);
6.bmp
15、将线框及剖面线镜像拷贝到原点左边;
7.bmp

g游标线
16
、在绘图界面内绘制矩形干支游标框紫色粗实线,(左上角0,0;右下角60-100);
8.bmp
17、在矩形干支游标框内绘制垂直剖面紫色细实线,(间距1;角度90);
9.bmp
18、将干支游标框及剖面线镜像到原点左边;

h标注
19
、标注历元,(文字标注:字高0.8;竖写;仿宋;左上角0,0;右下角0.8-100
(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 公元前104年)
20、标注干支;(文字标注:字高0.8;竖写;仿宋)
10.bmp
21、标注月份;(文字标注:字高3.5;竖写;仿宋)
11.bmp

i坐标
22
、历尺全貌;
12.bmp
23、历尺起点鼠标位置坐标;
13.bmp
24、历尺终点鼠标位置坐标;
14.bmp

至此,以“三统术”和“四分术”数据为依据的历尺,制作完毕。绘图界面是开放的,在研究历日时,可以随时在相关刻度上进行标注。


(待续)
秦伊人 发表于 2014-9-29 21:03:26
本帖最后由 吴博君 于 2014-10-31 05:07 编辑

十一、最早的历尺

《汉书·律历志》有一段文字,是对“三统术”的最完整记录,计有810字如下:
一甲子元首汉太初元年十辛酉十九己未二十八丁巳三十七乙卯四十六壬子五十五庚戌六十四
戊申七十三丙午中甲辰二统辛丑己亥丁酉乙未壬辰庚寅戊子丙戌季甲申三统辛巳乙卯丁丑文
王四十二年乙亥微二十六年壬申庚午戊辰丙寅孟愍二十二年二癸卯十一辛丑二十己亥二十九
丁酉三十八甲午四十七壬辰五十六庚寅六十五戊子七十四乙酉中癸未辛巳己卯丁丑甲戌壬申
庚午戊辰乙丑季癸亥辛酉己未丁巳周公五年甲寅壬子庚戌戊申元四年乙巳孟三癸未十二辛巳
二十一己卯三十丙子三十九甲戌四十八壬申五十七庚午六十六丁卯七十五乙丑中癸亥辛酉己
未丙辰甲寅壬子庚戌丁未乙巳季癸卯辛丑己亥丙申甲午壬辰庚寅成十二年丁亥乙酉孟四癸亥
初元二年十三辛酉二十二戊午三十一丙辰四十甲寅四十九壬子五十八己酉六十七丁未七十六
乙巳中癸卯辛丑戊戌丙申甲午壬辰己丑丁亥乙酉季癸未辛巳戊寅丙子甲戌壬申惠三十八年己
巳丁卯乙丑孟五癸卯河平元年十四庚子二十三戊戌三十二丙申四十一甲午五十辛卯五十九己
丑六十八丁亥七十七乙酉中癸未庚辰戊寅丙子甲戌辛未己巳丁卯乙丑季商太甲元年癸亥庚申
戊午丙辰甲寅献十五年辛亥己酉丁未乙巳孟楚元三年六壬午十五庚辰二十四戊寅三十三丙子
四十二癸酉五十一辛未六十己巳六十九丁卯七十八甲子中壬戌庚申戊午丙辰癸丑辛亥巳酉丁
未甲辰季壬寅庚子戊戌丙申炀二十四年癸巳辛卯己丑丁亥康四年甲申孟七壬戌始建国三年十
六庚申二十五戊午三十四乙卯四十三癸丑五十二辛亥六十一己酉七十丙午七十九甲辰中壬寅
庚子戊戌乙未癸己辛卯己丑丙戌甲申季壬午庚辰戌寅乙亥癸酉辛未己巳定七年丙寅甲子孟八
壬寅十七庚子二十六丁酉三十五乙未四十四癸巳五十三辛卯六十二戊子七十一丙戌八十甲申
中壬午庚辰丁丑乙亥癸酉辛未戊辰丙寅甲子季壬戌庚申丁巳乙卯癸丑辛亥僖五年戊申丙午甲
辰孟九壬午十八己卯二十七丁丑三十六乙亥四十五癸酉五十四庚午六十三戊辰七十二丙寅八
十一甲子中壬戌己未丁巳乙卯癸丑庚戌戊申丙午甲辰季壬寅己亥丁酉乙未癸巳懿九年庚寅戊
子丙戌甲申孟元朔六年

  1、对上面的文字进行整理,恢复其竹简的结构,如下图:
复原九策三统术.JPG
清晰文件: 复原九策三统术(校2014.10.23).part1.rar (976.56 KB, 下载次数: 0) 复原九策三统术(校2014.10.23).part2.rar (279.7 KB, 下载次数: 0)

  2、对其拆分为三部分,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如下图:
九道27策三统术.JPG
清晰文件: 九道27策三统术(校2014.10.23).part1.rar (976.56 KB, 下载次数: 0) 九道27策三统术(校2014.10.23).part2.rar (341.37 KB, 下载次数: 0)

  3、删去多余部分,保留十一策,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如下图:  
九章岁为百七十一岁而九道小终(每策为9章年=171年) 1.JPG
2.JPG
3.JPG
4.JPG

  4、每干支单元为一章年(19年),每一策包含九章(171年),十一策包含上至“商太甲元年”(公元前1738年),下至“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这是用“三统术”的数据系统推算的历史。可以认为,“历尺”的使用就此开始,一策为一历尺,一刻度(道)为一“章”,九章为一策。
  
  5、“三统术”历尺和电子历尺(四分术参数:365.25;29.531)是对应一致的;注意,其中第八“辛亥,BC655”又与《左传》记录一致。
    未命名.bmp
1蔀年=76年=940月=27759日)
 电子历尺蔀元日干支系年表:

一、甲申
BC0123

二、乙巳
BC0199

三、丙寅
BC0275

四、丁亥
BC0351

五、戊申
BC0427

六、己巳
BC0503

七、庚寅
BC0579

八、辛亥
BC0655

九、壬申
BC0731

十、癸巳
BC0807
11、甲寅
BC0883
12、乙亥
BC0959
13、丙申
BC1035
14、丁巳
BC1111
15、戊寅
BC1187
16、己亥
BC1263
17、庚申
BC1339
18、辛巳
BC1415
19、壬寅
BC1491
廿、癸亥
BC1567

十二、“三统术”和“四分术”的逻辑原点都在“甲子朔旦冬至”

  无论是用“四分术”编制的《历术甲子篇》,还是“三统术”本身,其逻辑原点和推算原点都在“甲子朔旦冬至”,《世经》和《左传》的推算原点也在“甲子朔旦冬至”,这就能说明《左传》的成书时间,是在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以后。用太初元年的“甲子朔旦冬至”为历算基点,用“四分术”的数据,恰好推算出公元前655年有所谓“辛亥朔旦冬至”。但是实际天象在公元前655年是不会有“辛亥朔旦冬至”的,甚至也不会有“朔旦冬至”。

    《左传》:“五年 春 王正月 辛亥朔 日南至”
    《三统》:“辛亥 僖五年”
    《世经》:“僖公五年正月辛亥朔旦冬至 殷历以为壬子 距成公七十六岁”
秦伊人 发表于 2014-9-30 15:49:28
本帖最后由 吴博君 于 2014-10-9 16:05 编辑

88888888888888888888

(待续)
秦伊人 发表于 2014-9-30 22:10:42
本帖最后由 吴博君 于 2014-10-9 16:05 编辑

99999999999999999999999

(待续)


秦伊人 发表于 2014-11-3 19:08:31
乾坤客说:大莫敖殇为适陠之春八月庚申,学者似有以楚大事记后面的月日为下年之历日的说法,如此,“春”可能是大莫敖适陠之时,而八月庚申则为下年记时。  发表于 昨天 21:15
+++++++++++++++
回乾坤先生:这个说法是学者们的不成熟意见,以事纪年的方式是指当年还是次年,学者语焉不详。但是曾侯乙的遣册明显说是在“春”,而曾侯乙星图是定时间为秋季,遣册在后,那么星图、遣册不在同年是确定的。若还说在遣册所指的“春”后还有一年的“八月庚申”,是说曾侯乙从过世到下葬要跨三年,这不可想象。跨两年是常态,不会跨三年。
乾坤客 发表于 2014-11-8 19:00:47
把秋天作为春天,这种差距肉眼即可观之,历法误到这种程度尚不改历,恐有疑问。
秦伊人 发表于 2014-11-9 19:54:40

这类事还不少,如春正月冬至、十二月有虫鸣。。
这都是春秋时期的历法问题。
我们只是对各种问题给出一种解释,还有多种解释,就看谁接受何种解释。
秦伊人 发表于 2014-11-18 08:30:41
本帖最后由 秦伊人 于 2014-11-18 08:53 编辑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