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德主刑辅、礼法合治之粗浅见解

发布者: 质文刚柔 | 发布时间: 2014-10-24 11:07| 查看数: 1998| 评论数: 1|帖子模式

谈到德主刑辅、礼法合治的政制思想,鄙认为,还得寻找其逻辑源根,理论雏形,务必要研究先秦时代的儒法政制思想。
一、理解先秦时代的历史与逻辑。
先秦时代,是动*乱的社会时代。从诸侯分封并立的春秋时代,到强弱兼并七雄争霸的战国时代,再转秦王朝一统天下的中央集权时代,是剧烈变化的社会动*乱时代。
先秦是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尽管学术思想处在素朴幼稚的不成熟期,各家尽显其说,尽论其理,思想争锋之烈,逻辑变化之快,因而是思想文化剧变的社会动荡时代。
社会动*乱,包括诸侯王内部的动*乱、诸侯王之间强弱兼并的动*乱、法、术、势思潮流行引发的心性变化。原有朴实的心性易变,引发出礼崩乐坏的心性乱相。孔子言人心不古,倡人道教化;老子提倡人心复古,返朴归真的道法自然。心性乱相与社会动*乱,与世道行。
诸子争鸣,白马非马,正名论实之间的逻辑错失与错乱,演绎成概念范畴到思想逻辑的混乱史。学术文化需要廓清逻辑,结束混乱。纠正诸子偏蔽,集诸子学说之大成,统一到儒学体系中,扬弃而促成孔儒发展系统的理论体系成形,这便是荀子的学术贡献。
鄙贴《“征文启事”的意见表述及联想》谈到,对孔儒的传承思路,见解之一是:“不再停留在孔孟著述去研究孔儒,应视孔、孟、荀以及《中庸》、《大学》、《易传》为儒学的发展系统来研究,方可读懂完整至真的孔儒学说。此见解在研究德主刑辅政制思想的问题上,值可伸展作逻辑表述。
社会动*乱与心性乱相的时代,治理人心、治理社会的问题愈显迫切。道德定律是:治世通行乱世遗落。乱世之中的心性形态,持仁义显然迂腐。礼治而法治,方是解决社会矛盾恶化的根本方法,成社会走势了。
荀子非十二子文章中,所非的惠施与邓析、慎到与田骈,纠正其礼法合治的理论偏蔽。
处在荀子时代的儒学者,即使是孔孟再生,焉能不改变其德治与仁政的政制思想?焉能不重典于法,渗入和增加法治的份量?所以,从孔、孟、荀思想演变的文化脉路,构建成孔儒体系的发展系统。宋明理学将荀子学说搬离儒学圣坛,不仅割断孔儒体系的发展脉路,也扰乱了历史逻辑的演变循序。
二、荀子的法治思想。
1〕法治的逻辑源根接通人类通性,分合矛盾而出现。“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弱则不能胜物”,意味着人类整体人参天地的生存能力下降。故此,荀子说:“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贤为王,重法爱民而霸”。法治与礼治的功能效应与价值取向体现在:增强人参天地的生存能力。
2〕荀子认为,人参天地,天地本属自然,“不为尧存,不为桀存”,“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君舟民〔庶人〕水,所以“重法爱民而霸”。“听政之大分: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这便是荀子德主法辅政制思想的逻辑源根,以之形成理论雏形。礼治包含法治,法治根本是“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法治为礼治“开路”,从名实、性命的逻辑角度去端正人的行为,治理人心,治理社会的规范秩序,因而是落实礼治的法治重典。“夫征暴诛悍,治之盛也。杀人者死,伤人者罪。是百王之所同也,未有知其所由来者也。刑称罪则治,不称诈则乱。故治则刑重,乱则刑轻。治乱之罪固重,犯乱之罪故轻也”。
3〕制订法典,执法而法行,落实贯彻者必君子也。“君子喻于义”,修身而行。君子之位,与出生门第无相关。“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之卿相士大夫”。君子定命之性为学识与修养,方可君子义利定位,承担制法而执法之重任。“故法法而不议,则法之所不至者必废;职而不通,则职之所不及者必队。故法而议,职而通,无隐谋,而百事无过,则君子莫能”。“故有良法而乱之者有之,有君子而乱者,自古至今,未尝闻也”。
4〕君子执法于义,有原则性。“故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职衡之中和与公平,“不可欺之以曲直”、“不可欺之以轻重”、“不可欺之以方圆”、“不可欺之以诈伪”,损伤法治的规矩与规则。也有灵活性,“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听之尽也;偏党而无经,听之辟也”。当案件未有法令条文作依据,听之尽之以类举。礼法合治,礼有情义,法有法理。情理之中出法治精神。循情理,以类举,听之尽之以补阙。失情理,无经而偏党了。执法之中和,不失情理而辟之。荀子提出的法治灵活性在于“无法者以类举”,体现了荀子的法治精神,即礼法合治的情理法则,德主刑辅的情理法则,民所共由的情理原则。正是情理法则,决不可欺之以诈伪、不可欺之以曲直与方圆,不可欺之以轻重,决不能让私情偏理、无经而偏党去损伤法治的精神和秩序,损害情理法则。同时,也正因为民所共由的情理原则,也在不断修正法令律文,完善法治,体现着法治精神。
三、荀子的礼治思想。
从孔子的仁义而德治,孟子民本以仁政,转入荀子的礼法合治的德主刑辅,孔儒体系的发展脉路,何以从仁义尽性转向礼义规范的逻辑理路?读懂船山的“仁心大用因乎礼为体”的仁礼逻辑思路后,也就理清孔儒体系的发展脉路了。
礼治与法治的逻辑源根一样,出自人参天地,解决分合矛盾。“故以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参”。“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聘能以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之有物所以成?而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礼法合治的“人有其治”,根本是应接“天有其时、“地有其财”,而不可“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此人参天地之哲理逻辑,儒道逻辑之甄别也。
人有其治,仁心尽性,落实处是礼义规范,从庶物人伦之角色规范做起。“夫义者,内节于人而内节于物也,上安于主而下调于民也。内外上下节者,义之情也。遇君则修臣下之义,遇乡则修长幼之义,遇长则修子弟之义,遇友则修礼节辞让之义,遇贱而少者则修告导宽容之义”。礼义明分成仁心大用,更多体现在心性人事本体论中。人事之名副其实,就是礼义;心性之性命相得,也是礼义。孔子重正名论实,“名不正则言不顺”;孟子尽心以尽性,感觉到性命之间的差异而差殊,正命与非命之分。“命也,性焉,君子不谓命也”,故倡善养浩然之气,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说;荀子论正名为天职,《中庸》以心性论成性命学命题:天命之谓性。《易传》本体论,阴阳天道与刚柔地道,实质礼本体矣,主客分;仁义融入,彰显“仁心大用因乎礼为体”之哲理逻辑,成三道三才;“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论理人能弘道的性命学逻辑;“易简而天下之理得”,表述礼本体的客观化理论;孔子中庸的心性范畴,发展到《易传》的本体论时代后,逐渐演变成大中涵化、中庸致用的本体论范畴。人事名实与心性性命的理论逻辑,成为礼义的逻辑表述,致礼义本体循真务实,一方面礼成人事本体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是心性之言行规范;一方面是明辨物则人心的智识体系,另一方面在明察物则人心之客观事实,促成继善成性的文明走向,有着主体预测权力的神理形上道。荀子虽未达到思想成熟的水平和境界,却是逻辑源根,成理论雏形。荀子说:“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所谓性,人伪之性成习之性,天职所成,天之就也;情通庶物人伦而生发,性之质也;欲包括物欲与意欲,触情见心景而欲望生,情之应也。性、情、欲随礼义明分统合成仁义大用,一人情通千万人之情,性相近而民所共由,故“礼也者,理之不易者也”。荀子又云:“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人,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本也”。“人之命在天”,上事天而踏实于地,理财生物,乃生之本也;“国之命在礼”,下事人,礼治天下,法治辅之,人参天地而“制天命而用之”,尊先祖通共由之人类通性,隆君师而事天事人,达到“修礼者王、为政者强、取民者安”的礼治功能与价值座向。
四、论理荀子礼治,一方面从孔孟仁义尽性到荀子礼治规范的逻辑理路,表明孔、孟、荀脉理成孔儒的发展系统;一方面撇开枝叶,专从礼本体的人事名实、心性性命的逻辑去论实礼本体的客观化理论,也是礼治与法治的基础理论。礼即有知识体系和智识体系,也是人事与心性的行为规范准则,政制的治理体系。所以,礼治,就是德治。德者,得也,得到什么,清清晰晰,明明白白。同时,刑辅即法治。法治当趋时而中和,权衡刑罚之轻重,绳之规矩之曲直与方圆,类举而体现法治精神的原则性与灵活性。民之共由的情理通合,防范私情偏理的人心诈伪,纠正无经偏党的逻辑偏蔽,维持法治精神的公正与尊严,此乃法治精神的情理法则,德主刑辅、礼法合治的情理法则,民所共由、人类通性的情理原则。此乃德主刑辅的逻辑源根,其理论雏形经由孔儒发展系统之脉路,在荀子时代业已成形。所以,孔儒的政制思想就是德主刑辅、礼法合治。     〔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銀子 +3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10 + 30 系统性的妙文

查看全部评分

最新评论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4-10-25 07:24:30
五、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之法治思想。
荀子法治,乃民所共由的天下法。法家的法治,是论证人君集权而威权的权术与权势之法,直言是帝王驾驭术的法治理论。
〔1〕韩非子说:“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万物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故曰:‘道,理也者’。物有理,不可以相薄;物有理而不可以相薄,故理之为物之制。万物各异性,而道尽万物之理,故不得不化;不得不化,故无常操”。韩非子论理与道,似与儒家有相通义,然而,落具处是“大能成天下之势尊”。荀子言:“修礼者王,为政者强”,落具处是:“取民者安,聚敛者亡,”泾渭分明。
〔2〕荀子论情,一人情通千万之人情,礼文之理也,“礼也者,理之不易者也”。故此,法治之规则立,防范私情偏理之人心诈伪,偏党无经的理论偏蔽,损伤法治。韩非子也论情,“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治道谁主?“君权栖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杀生之制也;势者,胜众之资也”。“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荀子通情,表述其法治的情理法则,韩非子论情,证论帝王驾驭术。“人情有好恶”、“赏罚可用”、“禁令可立”而治道具,泾渭分明。
〔3〕“起礼义,制法度”,乃荀子礼法合治完整的政制思想。礼有知识体系与规范准则,有智识体系与治理人心的政制体系。礼义规范准则离不开人道教化致民可知;治理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智识文化之应用,重视君子知与智,才与能,是执法畅顺通行之义理基础。所以,荀子说:“推礼义之统,明是非之分,总天下之要,治海内之众”。韩非子言法治,主张“去智与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何故?“法审,则上尊而不侵,则主强而守要”。荀子的天下之要是“治海内之众”,韩非子的天下之要是“上尊而不侵”,“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是以誉广而名威,民治而国安,知用民之法也”。此又是泾渭分明。
〔4〕值得一提的是,荀子以明于天人之分的理念,“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的人参天地,“制天命而用之”,思物而理物,“莫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作好人参的思虑与筹划。以人参的天人之分理论,纠正道家的偏蔽是:“知于天而不知人”。法家将无为无不为的道家自然观引入法治体系中。君主南面而坐,不理具体事务而虚静无为,担负人主监察及断事之专权。群臣担负具体事务,承责而有为。功归君,罪及臣的无为无不为,亦称贤主之经。“明君之道,使智者尽其虑,而君以断事,故君不穷于智。贤者敕其材,君因而任之,故君不穷于能。有功则君有其贤,有过则臣任其罪,故君不穷于名。是故不贤而为贤者师,不智而为智者正。臣有其劳,君有其功。”“人主使人臣虽有智能,不能背法而专*制;虽有贤能,不能逾功而先劳;虽有忠信,不能释法而不禁,此之谓明法”。不同的法治观,在应对道家自然观方面,所发生的见解和态度都不一样,泾渭分明。
法家理论,是研究帝王驾驭术的法治理论,尚有许多逻辑论理,此就不赘言了。
六、儒法分属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体系,何以融合成儒法合流的德主刑辅之政制体系?联想到儒道合流的魏晋玄学,现代文化研究出现的中体西用说与西体中用说,以及现代新儒学的新内圣外王之道,都以两种不同质的文化合流为文化融合体,成文化嫁接体。这与儒学成长中出现的文化融合体截然不同。荀子解蔽,纠正诸子百家的思想偏蔽,集诸子学之大成,归纳到儒家体系中,扬弃而吸取其合理性一面,成为孔儒发展的文化融合体。船山学说出入佛门因果,产生与佛门不同性质的文化理论,矛盾与因果的逻辑联结体,生成心物理论与辩证法理论,也是儒学发展的文化融合体。若以荀子解蔽方式论理,法家知于刑政而不知德治,知于法治而不知礼治,知于君主集权而威权之舟,不知民所共由之水。极有意思。两种不同的文化融合论,值得深深思究:文化融合论的文化理论。
法家理论的盛行,在荀子之后。随着秦王朝兴盛与统一大局,成历史逻辑一时之叱咤风云,“引领潮流”。秦王朝之暴政,包括思想禁制、焚书坑儒,都可以在法家理论中,找到理论依据。随着秦王朝二世而亡,法家独门理论也转瞬消逝,过眼云烟,再无历史回復。何故?乱世时重典于法尚可,时世权宜之法治。治世时代仍沿袭法治,舍礼法合治,弃德主刑辅,成形上妄为,招致社会动*乱。“偏党而无经”,成过眼云烟了。
矫枉过正,秦王朝过后,又一偏极时代出现,汉初无为之治。疗理战争创伤,养民生息,权宜之治,“合理无为”。当生产与生活恢复正常,进入正常的社会轨道时,仍沿袭无为国策,弃礼法合治,弃德主刑辅的形上有为之道,形上无为造成形下妄为之社会动*乱。也是过眼云烟,无历史回復。
归回正题。孔儒体系走到荀子时代,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理论雏形业已成形。德者得也,得到功能效应与价值座向,更重要得到的是历史逻辑与智慧文化。政制之德主刑辅模式乃形上道,治理人心而引领社会潮流。形上道是自然与人为的矛盾体,自然体即形下器的人为与自然的矛盾体。辨知庶物人伦的心性自然与心性人为;人道仁义礼智促成天道元亨利贞运行的理道自然与理道人为。自然与人为矛盾体的客观化理论,成为形上道有为施政,即德主法辅政制文化的客观化理论基础。遗落形上有为施政的客观化理论,也就消失了主体施政的有为,出现两种偏极的逻辑模式:一是如同法家的形上妄为,直接造成社会动*乱;一是如同道家的形上无为,直接造成形下妄为。形上无为等同妄为,导致社会动*乱。形上有为施政的理论基础与社会实践,连同形上妄为与无为之逻辑模式,由之发生的负面效应与历史教训,业已成为孔儒德主刑辅理论雏形阶段所得到的历史逻辑与智慧文化。
若以汉武独尊儒术时代前后为德主刑辅政制两阶段,前是孔儒的理论雏形阶段,得到的历史逻辑与智慧文化是:形上有为的理论基础,以及形上妄为与无为的负面效应与历史教训。后是孔儒脉理传承的理论成熟阶段,经过专*制政治与儒学异化的磨难与历练后,得到的历史逻辑和智慧文化又是什么?值得研究分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