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一切基于哲学或宗教的、关于《老子》的解读都是错误的

发布者: 青竹大哥 | 发布时间: 2015-8-17 15:11| 查看数: 35315| 评论数: 125|帖子模式

  現代人解讀《老子》喜歡借助哲學或者宗教的術語、觀念、思想等來表述自己的見解,似乎唯有如此才能顯出自己的見解高妙、超然、正確。殊不知,這樣的解讀方式一開始就遠離了《老子》的主旨,因而借用越多的非《老子》的東西來解釋《老子》,錯誤得就越離譜。這就好比用信息技术的术语来阐述烹调技艺一样,不仅不会显得言者比别人高若干境界,反而会让听众笑破肚皮。

  《老子》一书既非哲学论著亦非宗教经典,为何要强行当作哲学或宗教典籍来读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1 收起 理由
笔名止于至善 + 1 彩!

查看全部评分

最新评论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5-8-17 15:29:15
  除了有意秀“高”、“大”、“上”這一主觀原因之外,從諸多以哲學解讀《老子》的文章和著作來看,《老子》一书的“道”、“恆(常)道”、“有”、“无”(青竹案:出土文獻作“亡”、“无”,傳世本作“無”)等概念或許是“誘導”這些作者以哲解老的重要因素。
  
  然而,真正理解《老子》的人,是決不會將《老子》中的“道”、“恆(常)道”、“有”、“无”等概念與哲學掛鉤的,因爲這些概念的內涵與外延與哲學概念根本就不沾邊。
厚德包物 发表于 2015-8-19 06:26:06
1.真正自以為是的人才認為老子不懂哲學,而自己才懂。
2.只有愚蠢的人才認為,老子不留下智慧的結晶:哲學,而只留下莫名其妙、支離破碎的文句。
3.只有自以為是的淺薄人才認為世界上沒有唯一正確的道理,而是雜亂無章。
deqingli 发表于 2015-8-19 07:35:36
樓主的觀念很靠譜,這是理解古老思想的開始。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5-8-20 09:35:40
楼主所言极是。确实,老子《道德经》非宗教经典,庄子道教有宗教性质。
以孔儒,特别是船山的范畴体系与义理体系作参照,《道德经》非哲学论著。“知于天而不知人”,知有无而不知幽明,没有理气学与性命学,没有理道学与理势学,等,不是研究人的哲学问题的道法自然,会有哲学味吗?
我来了 发表于 2015-8-20 10:06:45
《老子》是不是哲学著作就让它放在书架上吧。
两千年来,它就像一座高高的灯塔照耀着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从未熄灭过。我不知道它的这种光芒究竟意味着什么。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5-8-21 06:50:19
旧时代的盲婚哑嫁,媒婆推介,道听途说,待入洞房掀面纱,方睹娘子真容。美乎?丑乎?可人可意乎?既定事实成是娘子了。尝过梨子,方知梨子味。要知《道德经》是否明灯一盏,下功夫读懂弄明白方是。西方文化套解,中国文化人套解,别人套解如何就如何?盲婚哑嫁?尝别人吃过的馍馍?无出息!
我来了 发表于 2015-8-21 08:54:12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5-8-21 06:50
旧时代的盲婚哑嫁,媒婆推介,道听途说,待入洞房掀面纱,方睹娘子真容。美乎?丑乎?可人可意乎?既定事实 ...

即便是一根棍子,在不同的人手里也会有不同的功用,更何况是一部五千言的人生感悟,没有心头灵犀岂能心领神会?世界之大,人物之众,总有识宝之人。
我来了 发表于 2015-8-21 09:17:57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5-8-21 06:50
旧时代的盲婚哑嫁,媒婆推介,道听途说,待入洞房掀面纱,方睹娘子真容。美乎?丑乎?可人可意乎?既定事实 ...

哈哈!不知是谁整天在吃别人嚼过的馍馍,还津津有味的,不厌其烦,不知所谓,有无出息我就不啰嗦了。
厚德包物 发表于 2015-8-21 17:20:12
关于别人嚼过的馍的问题,恐怕是没有错的,一是别人吃过了,不会有毒,长久安全。二是感觉不太好,没有新鲜刺激。其实大道就是这样,不追求出位,不追求刺激,但是有长久的成功,有长寿。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5-8-21 17:54:53
不主张尝别人吃过的馍馍,希望不要人云我云,独立思考与独立主见,自己弄懂的知识方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有无出息的差别在于:知识是属于自己吗?明确说你是怎么知道《道德经》象灯塔照耀着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从未熄灭过?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5-8-21 17:59:32
厚德包物的理解有新意,可惜与此话出处的原意,以及我的寓意相违了。
张无屮 发表于 2015-8-22 09:12:31

想知道梨子的味道,自己摘一个尝尝。在听听别人的感受,然后说出自己的感觉。

很多人都是跪着膜拜经典,即使有过丝毫怀疑,也被圣人光环晃晕了。丢了自己的头脑,还谈什么理解?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5-8-22 10:58:28
自己的的感觉是真实的,听别人是较正自己的真实,船山提出的言与音之间的沟通,不是有民所共之音。音必对应容,事与容相启动的容,“事成而容成”“容成乃事成之功效也,此乃荀子的物物之天道与人道,“精于物者而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能参的“顺天而制天”,非“知于而不知人”的道法自然。
至于说到圣人光环,先了解圣人的意涵是什么?参阅《新诸子论坛》27期林安梧文章《“内圣”“外王”之辨:后新儒学的反思》,如何从原创的“以圣为王”,也是孔子理解的圣,通天地人为王,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之圣,异变成“凡王皆圣”。再思究船山语:“圣人有为者,文与礼矣”。张先生不要将正向与负向的圣人意涵混淆,更不要制造出新的圣人光环,二千数百年前的老子学竟成圣人光环!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5-8-22 11:08:44
耳顺而走向古来稀,搏出位?十年光景?夕阳西下,何必随波逐流于负向的所谓大道,佛道儒思潮?点污气节。况且,黎明前的“黑暗”,该活着会活得更好吧!
诚心儒意 发表于 2015-8-23 00:33:32
有问题向青竹大哥请教:
1. 何为“基于哲学,宗教的,关于《老子》的解读”?
现在可以找到的各种对《老子》的解读资料中, 如何判别是否是基于宗教的或者哲学的?

2。 为何在解读《老子》时, 不能“基于宗教或者哲学”。 或者, 作为宗教以及哲学工作者们, 他们在解读《老子》时, 可能完全不基于宗教或者哲学么?那么我们是否就不能参考这些人士们的解读资料了。
3. 宗教人士以及哲学人士们,可否基于他们的理念来解读《老子》? 或者说, 他们可否为了自己的“宗教目的”或者“哲学目的”来解读《老子》呢? 如果这样解读《老子?一定是“错解”, 不知“青竹大哥”可否给些具体判例。
但是, 这样的话, 势必引起争议, 为何不能以宗教或哲学目的来解读《老子》?而事实上, 这样的解读很多, 难道都须判“错”? 因为这样的话, 就势必还要连累“道教”了, 道教对《老子》的解读自然一定基于本教的目的, 难道也要判“错”?
4. 所以, 觉得“青竹大哥”的提法有些过了, 站在某个立场对《老子》的解读当然难免有失偏颇, 未必不可以找到“错”处, 但是判其为统统皆“错”, 就大可不必了。
5. 实际问题是, 人们总要有一个所谓“自己的立场”, 实际上很难“没有立场”, 包括“青竹大哥”在内, 比如“河上公”“王弼”等等, 都难免已经具有“某种立场”了, 难道也要判定他们的解读为“错”, 我想大可不必。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5-8-23 10:10:57
诚心儒意 发表于 2015-8-23 00:33
有问题向青竹大哥请教:
1. 何为“基于哲学,宗教的,关于《老子》的解读”?
现在可以找到的各种对《老子 ...
1. 何为“基于哲学,宗教的,关于《老子》的解读”?
现在可以找到的各种对《老子》的解读资料中, 如何判别是否是基于宗教的或者哲学的?

所謂“基於哲學或宗教的,關於《老子》的解讀”的意思,誠心兄其實已經在下面幾點質疑中大致述及,即站在哲學、宗教的立場,以哲學、宗教的視角、思維等去解讀、詮釋《老子》。明確了這一點,判斷應當是不難的。
2。 为何在解读《老子》时, 不能“基于宗教或者哲学”。 或者, 作为宗教以及哲学工作者们, 他们在解读《老子》时, 可能完全不基于宗教或者哲学么?那么我们是否就不能参考这些人士们的解读资料了。

立場都錯了,解讀還能符合作者原本的意旨嗎?不符合作者原本意旨的解讀,還有參考意義嗎?

3. 宗教人士以及哲学人士们,可否基于他们的理念来解读《老子》? 或者说, 他们可否为了自己的“宗教目的”或者“哲学目的”来解读《老子》呢? 如果这样解读《老子?一定是“错解”, 不知“青竹大哥”可否给些具体判例。
但是, 这样的话, 势必引起争议, 为何不能以宗教或哲学目的来解读《老子》?而事实上, 这样的解读很多, 难道都须判“错”? 因为这样的话, 就势必还要连累“道教”了, 道教对《老子》的解读自然一定基于本教的目的, 难道也要判“错”?

人們當然可以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場去解讀《老子》,但只要立場與《老子》本身的立場不符,那就不是在解釋、詮釋《老子》,而是在曲解《老子》,或者是籍助《老子》來宣揚自己的思想觀念。以是否符合《老子》意旨爲標準,這樣的解讀當然都是錯的。

4. 所以, 觉得“青竹大哥”的提法有些过了, 站在某个立场对《老子》的解读当然难免有失偏颇, 未必不可以找到“错”处, 但是判其为统统皆“错”, 就大可不必了。
如果是真正想知道《老子》究竟說的是什麼,那就一點都不爲過,如果不是爲了了解、理解《老子》而只是借題發揮,自然就覺得青竹的說法“過了”。立場站錯了,解讀自然就沒有正確可言。這是一個很淺顯而又基本的道理,明白這樣的基本道理,青竹以爲是很必要的。

5. 实际问题是, 人们总要有一个所谓“自己的立场”, 实际上很难“没有立场”, 包括“青竹大哥”在内, 比如“河上公”“王弼”等等, 都难免已经具有“某种立场”了, 难道也要判定他们的解读为“错”, 我想大可不必。
人可以有自己的立場,但解讀、理解他人說的話或者著作,首要的準則是“信”,失信的解讀那自然就是錯的。因此,孔子在進行文化傳承時強調並秉持“述而不作”的原則是非常正確的,唯有忠實於原作者和原著,傳承纔可稱之爲傳承否則便是曲解和篡改了。


青竹這裏的對錯,針對且只針對解讀而言。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5-8-23 10:27:55
厚德包物 发表于 2015-8-19 06:26
1.真正自以為是的人才認為老子不懂哲學,而自己才懂。
2.只有愚蠢的人才認為,老子不留下智慧的結晶:哲學, ...
1.真正自以為是的人才認為老子不懂哲學,而自己才懂。
青竹有說《老子》的作者不懂哲學嗎?
青竹如此直白、淺顯的白話文都看不懂,你最好還是把自己起來吧。藏拙,或許是你最佳的選擇。
2.只有愚蠢的人才認為,老子不留下智慧的結晶:哲學,而只留下莫名其妙、支離破碎的文句。
青竹有說《老子》“只留下莫名其妙、支離破碎的文句”嗎?
還是那句話,青竹如此直白、淺顯的白話文都看不懂,你最好還是把自己起來吧。藏拙,或許是你最佳的選擇。
3.只有自以為是的淺薄人才認為世界上沒有唯一正確的道理,而是雜亂無章。
同上。
浅龙勿用 发表于 2015-8-23 10:49:00
《老子》五千言是基于周穆公时代教导的传承,是对没落的母系社会以及落后种族的时代评述。当时古文字的产出及堆砌,是言象达意的时代,哪儿来的哲学构架?初级的崇拜大自然的风尚,哪儿来的宗教纲领?老子的出走是奋然躲避混乱以及落后习俗大无畏的举动,亲秦而灭周的后果!

支持青竹大哥的言论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8-23 11:34:02
青竹先生的这个判断看起来颇为武断,但我不得不十分遗憾地同意这个判断;
不过我同意这个判断所基于的根据可能与青竹先生有些不同。

在我阐明自己的观点之前,我想先提出如下问题:
如果说“一切基于哲学或宗教的、关于《老子》的解读都是错误的”,那么基于什么的解读可能是正确的呢?
也许最终我们不得不提出如下这个进一步的问题:
人类有可能给出关于《老子》的“正确”解读吗?
于是这又难免把我们导向另一个接踵而至的问题:
我们为何解读古代经典?
张无屮 发表于 2015-8-23 15:11:50
诸子百家都是在【修齐治平】的大框架中,为治理国家提供可能的思路。哲学、宗教最终用处也不外于此。
百家争鸣各有特色,道家以自然需求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管理准则;儒家以人的需求制定管理原则,视角不同,目的相同。平天下是哲学宗教国学西学的共同目标。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5-8-23 15:51:29
看起来,张先生还是执迷不悟。青竹大哥回答诚心儒意的五个提问,落实孔子述而不作的原则,也是诠释学的基本准则。不能套解古人逻辑,勿“失信”于古人的逻辑原真。浅龙先生也从考据学角度支持青竹大哥言论。我与张先生的讨论,也从范畴体系与义理体系的逻辑透彻,证论老子学没有哲学味,包括先生以现代人的逻辑套解也掩饰不了的真*相。先生的“老子代言中国哲学”的论点决然是荒谬。先生该要认真反省,顽固不化只能自取其辱,用先生来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诚心儒意 发表于 2015-8-23 22:50:45
1.        对于一篇文字资料, 当然应该允许人们从任何角度(基于任何立场)进行解读。
关于解读的“对错”是人们对其解读的内容的判断, 而不是对其“解读”行为的判断。 不能不管其解读的内容如何, 直接断其为“错”。
无论基于何种立场, 对任何文字资料的解读, 都可能出现错误,这与解读者的“立场”无关。 从另一角度说, 不存在一个所谓“立场”(比如“青竹大哥”的“无立场”)可以对任何资料做出“完美”的解读, 从某种程度说, 即便是作者本人也未必做得到。

2.        对于所谓解读中的“错误”, 其实人们也只能进行讨论, 并无办法“消除错误”, 因为作为“史料”, 当然必须保持其原貌, 不能因读者的判断对其进行改动。
其实, 我们今天所作的“解读”的行为, 当然可能成为未来人们的“史料”的。 如果真的成为“史料”后, 就也只能这样处理了。

3.        同理, 任何“解读”都不可能“统统是错的”, 多数是“错少对多”的。 如果再具体到某个解读者, 对于“解读”的对错的判断就因人而异了。 但是, 无论怎样判断, 也不可能是“全错”。 用老子的观点,就是“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4.        所谓“立场”, 其“对错”, 只有在相对于另一立场时,才有意义。 所以,对于一个“立场”的对错的判断, 只能是一个“相对的判断”, 不是绝对的。 所以, 判断一个“立场”是错的, 就必须也站在某个“立场”上, 而这个“错”也只能是相对于判错者的立场而言, 对于其它“立场”则未必。 作为“立场”并不存在“绝对错误的立场”, (同理, 也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立场”)。
对于“青竹大哥”的观点, 还可以解读处另一种情况, 就是“有立场为错”, (指不能站在任何立场对《道德经》进行解读),而前面的分析是“立场错”的情况。
比如老子本人, 他在写作《道德经》时,是没有任何“立场”的么? 当然不是, 即老子(《道德经》)当然是有立场的, 不是无立场的。
其实, 青竹大哥的本意应该就是“应该站在老子的立场,来解读《道德经》”,这当然是最理想的情况。
问题当然是:老子的“立场”是什么? 我们怎样才算是“站在老子的立场”了?
问题还有, 站在与老子不同的立场可不可以对《道德经》进行解读?

5.        严格说, 所有对《道德经》的解读, 都无法完全站在老子的立场上。 那么, 我们怎么判断其对错呢?
或者说, 我不能完全站在老子的立场, 我能如何判断另一个也并未完全站在老子立场的“解读”的对错呢?
从实际出发, 人们不可能在已经判断了自己的“立场”后再进行“解读”的, 人们更不可能在确定自己的“立场”是错的之后再进行解读, 实际上, 所有做出解读的人们, 也不会立即判断“由于自己的立场错误,因此这个解读也是错的”。
因此, 实际上, 我们也不必先进行“解读者的立场”的判断, (实用上也很难做到)。

6.        严格说,“哲学”本不是一个学术立场, 就像“科学”也不是一个学术立场。从“立场”的本意出发, 只有不同的哲学派别, 才可以涉及“立场”概念。
或者说:《道德经》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哲学著作, 不等于其内容完全不涉及现代意义的哲学。 从原理上说, 对于现代哲学所叙述的“哲学原理”, 早在《道德经》中已经开始有所论述。 只是由于“语言形式“的差别, 有些人会认为《道德经》中没有哲学(今天意义的哲学)。 《道德经》中没有今天哲学式的语言叙述, 不能断言其中没有今天哲学所叙述的哲学原理。 如果这样认为, 就真的可以断言”中国没有哲学“了。

7.        至于所谓“秀高大上”, 本无对错可言。某些人秀了一点, 并无伤大雅, 就不必在意他们的“秀”, 还是要看他们的具体解读内容。 如果有些人只“秀”却不做任何解读, 这个“秀”当然可以视为“错”, 而此时的“错”是他们的“秀”, 而不是他们的解读。
所以, 即便有人的确做了某种程度的“秀”, 我们须要做出对错判断的, 还是他们的解读内容, 不必在意他们的“秀”。
厚德包物 发表于 2015-8-24 09:26:45
张无屮 发表于 2015-8-22 09:12
想知道梨子的味道,自己摘一个尝尝。在听听别人的感受,然后说出自己的感觉。

很多人都是跪着膜拜经典 ...

1、大多数人不自量力地以为自己有独立思考,去怀疑圣人,他们却不懂,自己会怀疑是因为自己愚蠢,而不是圣人不通。
2、怀疑本身就是蠢人的做法,而聪明人是努力去相信,虽然迷茫也努力去思考,去理解,这样就逐步提升了。
3、怀疑了,选择了斗争,害人害己;相信了,选择了和谐,利己利人。该选择什么?
厚德包物 发表于 2015-8-24 09:31:10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5-8-23 10:27
青竹有說《老子》的作者不懂哲學嗎?
青竹如此直白、淺顯的白話文都看不懂,你最好還是把自己包起來吧。藏 ...

虽然青竹喜欢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但是这句回复还是对的。一是要包容,包容天地万物,君子小人,刚愎自用的或谦虚谨慎的。二是要藏拙,努力藏,努力拙,结果就接近大道了。而那些小人,还自作聪明地呱呱乱叫,哈哈乱笑,‘下士闻道大笑之’。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8-24 10:56:25
诚心儒意 发表于 2015-8-23 22:50
1.        对于一篇文字资料, 当然应该允许人们从任何角度(基于任何立场)进行解读。
关于解读的“对错”是人们 ...

诚心儒意的这个分析有一个预设:文本解释行为必定立足于某种“立场”,并由此形成偏见。

我以为这个预设至少有一个遗漏:纯粹技术性的、亦即语文学的解读;
而且,如果不出意料的话,青竹先生恰恰是将“正确解读”寄望于这个方向。
除非诚心儒意能够证明,语言、语法、语义本身就内涵了某种“立场”;
或者纯粹语文学不可能提供正确的解读;
否则这个帖子就没有对青竹先生构成真正的反驳。

呵呵,希望诚心儒意不要把我这个说法理解为挑刺。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10 收起 理由
青竹大哥 + 10 先生知我

查看全部评分

厚德包物 发表于 2015-8-24 11:30:31
1、疯狂而愚蠢的人是这样说的:
    张无屮  这篇回复是独立思考的吗?是,自打耳光;不是,是因为很蠢。哈哈哈哈-----因为我就是圣人!  发表于 1 小时前  
2、自封为圣人,古文看不懂,诬陷人坐井观天,。。。无法可说。 有这么无才无德的‘圣人’吗?
3、这个年代,末法时代呀,群魔乱舞。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5-8-24 11:46:50
本帖最后由 青竹大哥 于 2015-8-24 14:51 编辑

  在回覆誠心兄之前,青竹以爲有必要先就“解讀”這個詞的義涵作一番說明。
  
  “解讀”這個詞或許因爲是新起,所以現有諸多辭書都不收錄、解釋,但歸納起來大致可以表示三种意思:
  
  ⑴對文本文獻、編碼的閱讀和解析。如,①解讀信息編碼。②傳統的訓詁學以解讀古籍爲主要目的。
  
  ⑵對事物的分析、研究。如,①解讀人生。②解讀XX文化。
  
  ⑶對某些規則、規定的理解與體會。如,持不同觀點的人對這項政策會有不同的解讀。
  
  在這三個義項中,非文本或者編碼固然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場或從不同的視角進行解讀,但對於文本文獻或編碼,則必須首先撇開自己的立場,嚴格按照語法、文法或編碼規則進行解讀(即故我在兄在26樓所言的“纯粹技术性的、亦即语文学的解读”),在搞清楚文意之後再展開各种分析、研究、理解和體會。

  《老子》屬於文本文獻,因此無論你是站在什麼立場,從什麼角度去分析、研究、理解、體會或評論它,首先都要撇開自己的立場,嚴格按照漢語的語法和文法去搞清楚文本所直接表達的意思。否則,文本本身所直接表達的意思都搞錯了,一切的解讀無疑都是錯誤的(不符合《老子》本義)。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5-8-24 16:39:41
本帖最后由 青竹大哥 于 2015-8-24 17:24 编辑
诚心儒意 发表于 2015-8-23 22:50
1.        对于一篇文字资料, 当然应该允许人们从任何角度(基于任何立场)进行解读。
关于解读的“对错”是人们 ...
1.        对于一篇文字资料, 当然应该允许人们从任何角度(基于任何立场)进行解读。
关于解读的“对错”是人们对其解读的内容的判断, 而不是对其“解读”行为的判断。 不能不管其解读的内容如何, 直接断其为“错”。
无论基于何种立场, 对任何文字资料的解读, 都可能出现错误,这与解读者的“立场”无关。 从另一角度说, 不存在一个所谓“立场”(比如“青竹大哥”的“无立场”)可以对任何资料做出“完美”的解读, 从某种程度说, 即便是作者本人也未必做得到。

 譬如,我說:“我正在與誠心儒意兄討論《老子》一書的有關問題”,我的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與哲學和宗教沒有絲毫關係,兄固然可以基於哲學或宗教來解讀我的這句話,但解讀的結果無疑不是我本來所要表達的意思。從這一意義來說,兄的解讀當然是錯的。
  
  因此,解讀的方式與行爲,應當與所解讀的文本或文獻相适應,否則就是錯誤的解讀。又譬如,一本西醫的《內科學基礎》,沒有誰規定不準人們基於各种立場和各种角度去解讀,但只要不是從醫學的角度以醫學的眼光和思維去解讀,那便是錯誤的解讀。
  
  對於文本文獻的解讀,首先不是完不完美的問題,而是是否準確即是否切合原意的問題,若是不切合原意,再自以爲“完美”的解讀都是錯誤的。


张无屮 发表于 2015-8-25 09:00:25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5-8-24 11:46
  在回覆誠心兄之前,青竹以爲有必要先就“解讀”這個詞的義涵作一番說明。
  
  “解讀”這個詞或 ...

纯技术性解读?应该有个前提吧?义理考据辞章,义理相当于在基因层次上解读。义理首先要看清楚文理是否同顺,有无思路不一致的矛盾现象。

道学传承手法和儒家墨家等不一样,儒家墨家等是思路连贯的传承手法,只要看懂文章本身要表达的意思就可以了。道家上至姜尚《阴符经》中至《道德经》下至张三丰《道言浅近说》都是故乱其辞的手法,好处不言而喻,也是无为无不为的具体应用。

如果不了解道家的独特手法,如果老师将这样的一篇文章交给你,而你不仅看不出问题所在,还要牵强附会、故弄玄虚、自鸣得意的话,你在老师心中是块什么材料,也就可想而知了。庄子,就是这些材料中最笨的一个典型。


纯技术性解读,只是线性解读,想平天下,必然会走向平面全面交流的路子。

12345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