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至善论集

发布者: 笔名止于至善 | 发布时间: 2016-7-15 00:11| 查看数: 2537| 评论数: 50|帖子模式

目录
自然、道、德、万物                             第一、何为自然
天是自然,地是自然,人是自然,物是自然;
神是自然,鬼是自然,魂是自然,魄是自然;
生是自然,住是自然,异是自然,灭是自然;
道是自然,德是自然,仁是自然,义是自然;
正是自然,真是自然,善是自然,美是自然。
自然就是一切,自然就是一切自然而然。
第二、认知的局限和目的
1、认知的局限
对自然的真实情状的探究是人对自身提出的问题,其结果也必然超不脱人的认知范围。
人靠着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识对自身和外面的世界进行感触、靠意识对自身和外面世界的变化进行觉悟,感触的结果是变化,变化产生了觉悟(也可以产生非觉悟的应对,如条件反射)。人对自然的真实情状的认知正是这种感触、觉悟的结果。无法感触、觉悟的,人没有办法认知。
人觉悟的对象是变化,变化的前提是不同;人不能对两种及以上的变化同时觉悟,觉悟也就体现为一种变化的过程。所以人的认知必然开始以分辨不同,进行以一种变化的过程。
没有样子的不同、时间的先后、空间位置的差异、运动变化的过程,人是不可能认知的。所以,存在的样子、时间、空间只是人认知的方式,却未必是自然的真实。
人区分事物的过程,伴随着情状、属性的归集。当人把自己和外物区分开来的时候,人就会发现,自己和外物存在着因果关联,正是自身对外物的感触,导致了能够产生觉悟的变化,这变化正是自己和外物因果关联的结果。和自身没有因果关联的物事,无法导致使人产生觉悟的变化,也就不可觉悟、不可认知。
科学技术让人们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拓展,但科学技术实际上是从拓展人对事物的感触能力开始的,科学的仪器、方法拓展了人对事物的感触范围,但无论这个感触范围有多大、路径有多长,都必须通过因果关联最终导致能够使人产生觉悟的变化,人才能产生认知。
所以,无论科学技术多么发达,人只能认知和自己的世界存在因果关联的事物。哪怕有一个事物就在人的身边甚至是人的身体里面,只要它无法导致能够使人产生觉悟的变化,人就无法认知;无论一个事物和人的距离多远、差别多大,只要它和能够使人产生觉悟的变化有因果关联(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它都可以被认知。
所以,人能够认知的世界必然是一个万事万物相互因果关联的世界,而万事万物相互因果关联却未必是自然的真实。因为这样的一个世界是基于人对事物的区分,对事物的情状、属性的归集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个基础本身就是人为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2、认知的目的
人的觉悟是带着实用的目的的,所以觉悟的成果必须是确定的、可重复的,否则觉悟就失去了意义。确定性指向了存在,而可重复性则指向了规律。所以存在与规律一直是人类研究的最重要的课题。
觉悟是实现的蓝图,实现是觉悟的目的,变化的必然性、因果性是觉悟与实现的基础和桥梁。
所以在人的世界里:物是确定的、可以区别的,因为确定和区别是人一切的开始;物的变化是一个必然的过程,物的变化也必然有确定的起因,因为这是觉悟和实现的必要条件。
认知的目的性导致了人的世界的诸多属性,同时也潜在了对自然的认知的不完美、不真实的可能。
3、太初有道
“色(能看见的存在)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那个没有任何分别、变化的境界人是无法描述、觉悟的,因为这个境界要求描述即是、不异于不描述,觉悟即是、不异于不觉悟。也许有人说,我可以去想、去体悟那个境界,但想、体悟本身已在过程中,也已经有了和不想、不体悟的分别,也就是说,这个行为本身已经与那个境界相左。总之,那个境界万物合同、没有分别、没有变化,也就没有意识的觉悟。
《金刚经》有云:“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诸如此种“这个样子,不是这个样子,是为这个样子”的论断,《金刚经》比比皆是。《道德经》有云:“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那个境界既确定又不确定,不可言说。
那个境界是佛的境界、是神的境界,超出了我们的认知范围。
《易经.系辞传》有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圣经》有云:“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著他造的。”。科学的研究,越是深入,越是消除了花花世界的异同,也越是可以解释更为深广复杂的事物,甚至《超弦理论》认为世界的一切都是一根一维的弦震动的结果(我们暂且认为超弦理论是正确的)。
无论是“佛”“太极”、“道”、“神”、“超弦”,我们也只能通过他创生万物的路径来理解它,因为只要他达到了唯一的境界,就再也没有物事和他区别,他就是到达了我们认知的极限,他的实质和背后的东西,我们永远无法认知,甚至我们仅有的认知也未必正确。
他创生万物,我们的理解是一个确定过程,但事实上却可能只是自然顿现,甚至从色空不异的角度说,创生根本就是个伪命题(一个由人所造的属于人的问题,而非他的)。
第三、道德1、为什么是道
也许世界不是以过程的方式存在的,但人能感知的世界是以过程的方式存在的,所以人类的世界是以过程存在的。也许这个世界并不需要一个目的,但人的觉悟是有目的的,所以人类的世界必然包含着实现的途径。
道,包含了存在及其规律,又包含了实现的途径,而实现本身又是一个过程,作为人类世界的终极存在,道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万事万物都有它的道,这道是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过程及其规律,正是这道让它产生,支持它的存在,推动它的变化,致使它的灭亡。
人生也有人生的道,这道给了人生命,主宰着人的一切,人得道就能平安,喜乐,昌盛,反之则反之。
正道是平坦易走的,旁道是崎岖且布满荆棘的,旁道的旁边是随时都可能出现悬崖峭壁的。
越是平坦的道,越是能承载高速度;越是高速度,越要行在平坦的道上。速度和路况不适应是容易出事故的。人生要想跑得快,得的多,在于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把自己打造成合适的交通工具,更在于这个交通工具要行在它该行的道中。
人生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养人,行行都有道,只要行行道,也就俗话讲的踏犁沟,终会得到成功和幸福。
2、向道性
一个苹果放在桌子上,无论是古人、现代人、西方人、中国人看见的是一样的,虽然描述出来略有差别,但大体上一定是相同的。这个世界就是那个样子,只要去描述的都是人,只要人都长着眼睛、鼻子、耳朵、身体并以它们去感觉,得到的结论一定存在大体量的相同。
所以,不同族的语言可以相互翻译,不同族的人们可以相互沟通;所以,无论是古人、现代人、西方人、中国人在对错的辨别上都是基本一致的。
“向道性”即唯道是从,唯真实的存在是从,唯自然规律是从,它是一个文化体系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文化体系可以发扬光大的必要条件。所以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西方基*督教文化,还是现在的以科学主导的文化,向道性是其共同特点。
3、什么是道德
道:“当向导,给不知方向的人引路”的场景。道是通向人的目的地的道路,同时本身又为人的前行做着向导。对于走向目的地的人来说,道是便捷的、平坦的、安全的,道外是费时的、艰难的、危险的。所以,道是适合人的脚步(现实条件)和目的的,也是对人的行为具有引导和限制的。
德:“看清道路的方向,没有困惑迷误,大道坦然直行”的场景。如此地果断、坦然、直接,却又完全符合道的限制,当然是因为有道的指引。道德经中也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所以,德永远是跟着道走的,它时刻在接受着道的引导,迎合着道的限制,满足着道的需求。
如果将概念放大一点,道是造化通向目的地的道路,那么道就变成了这个世界本身和规律,德也就成了人(物)对这个世界及其规律的适应。
我们不能说世界的本质是个什么样子,只是对我们人类来说,它是我们所认知的样子。我们只能以分别(一定意义上讲可以是区别)和道路(物在时空中的演变过程)的方式来认知世界,但当事物达到没有分别和变化的时候,我们就无从认知。那个没有分别的,永恒的,万相具足而又不着一相的世界,是佛陀的世界,是我们身在其中却又无法认知的世界。
分别的双方因相形而各自形成与对方相反的形态,并相互支持着对方形态的存在,所以,道德经讲“物形之”,佛教讲“缘起”。分别的双方因不相同而有势差,这是一股向无分别回归的力量,所以,道德经中讲“反者道之动”,佛教讲“灭度、圆寂”。
道就是这个样子,人在道中却又与道相形。而时刻在接受着道的引导,迎合着道的限制,满足着道的需求,保证物的状态不被道所改变、破坏进而得到存在、壮大的就是德,所以道德经中说“德蓄之”。
人作为世界的一部分,参与者大道的运行。当一个人在迎合道的限制时产生了错位,或是满足道的需求时发生了过或不及,这就叫做“德不配位”,德不配位定会造成人生的改变,甚至是使人面临灾祸。
第四、“道、德、物、势”四个角度看自然
《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道,是自然的路,其中自有因果、规律、万物。道生万物,是人们组织认知的方式,没有这种方式,人们无从认知世界。道生万物,是规律、因果的必然;万物的生、存是大道的自然需求。
   德,即是得道,是万物存在、壮大的原因、凭据。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生万物,本于需要。德,即是作为个体的物(人)的得到使自己生存、壮大的需要,即是维持、加强自然对自己的需要。而其方式即是尽自然赋予自己的责任、义务,做一些能在因果律中得到善报的善事。所以,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基本上等同于做贡献、做善事。德,不是得物,不是对物、利益的掠夺、霸占。不得道光得物,是守不住物的,因为那物,仅仅属于产生、维持它的存在的需要。
物形之,物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是物物相形的结果。《道德经》在第二章就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一生二,就有了不同,有了分别,而这分别之物却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在这样一种构架中,可以有以下几种理解:
1、有长短的对比,才会有尺度的印象和概念。
2、物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是物物相形的结果。比如白色的桌子,有这样的桌子,有人、有光线才有这样的桌子。比如把一切放在微观尺度,任何桌子,都是一堆很小的微粒,有的也许仅仅是密度、成分的不同,白色消失了,人和桌子的很多性质也消失了,而以量子理论的视野看这个事,更是无法形容。人们求真理,在真理下几乎是一切全变了。事实上,有桌子,有人,有白色是真实的,科学理论也是正确的,但是,物之所以是这样一种存在,是周围物对它的选择、改变(相形)的结果,科学研究本身就是对物的选择、改变。
   势成之,天下万事万物成于势,势体现了万物变化与外界之间的因果关联。物有分别,就会有势(如物由高能量态向低能量态变化趋势),有势才会有变化,有变化才会有新成果。物都演绎着自己生住异灭的生命历程,不同的物甚至是相互转化的,而促成这物的变化的正是势。比如,《道德经》四十章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即是讲大道的运行在很多时候是个均势的过程,弱小的往往是道对其的需求大,而所付出的的成本小,均势的方向是让其生存、壮大。
道、德、物、势虽然是四个不同的字,但它们的内涵却有大体量的相同,而它们的区别却相对小得多。当我们执着地去选择、坚持相区别双方的一方时,我们不但排斥掉了另一方异同之处,更排斥掉了体量巨大的相同之处,抓到手的正确性已经微乎其微,是很容易走上邪路的。
第五、世界的样子1、物是这样一个存在
物是这样一个存在,它对应的是整个的世界,它与世界上的一切物,或深或浅、或直接或间接、或长久或短暂,相互都存在着关联和影响。
物是这样一个存在,它对应的是整个世界,它创生于道的需求,它因得道而拥有存在和壮大的原因,它的样子是世间万物对它相形的结果,它的存在和运动变化平衡着自身之外所有的势。
物是这样一个存在,它的一切的一切,都遵循着道的规则和秩序,规律和秩序本身就是人可以认知的事物间的关联、影响和变化。
物是这样一个存在,无论它处于生住异灭的何种阶段,人对它的认知都逃不出盲人摸象的无奈。
在这个世界上,真*相总是难以掩盖,事实总能自圆其说,真理永远不可被证伪。
2、物的真*相
物的样子,是它周围的物对它选择、改变的结果,它原本的样子,我们无从感知。
世界的样子,是人周围的物对自己选择、改变的结果,它只是存在于人生命中的图景,所谓的客观世界,我们无从感知。
我们只是活在由自己业力所缘起的世界中,凭着自己的业力来探知它所缘起的世界的真*相,而那真*相却仅仅是我们的业力所缘起的结果而已。所以,物的形象其实是人与物相形的结果,是人与物共同的创造。
那无从感知的,是即色即空,是不住相却又万相具足。它没有一物,却有万物的真实;它没有形态,却有万种形态。它是我们的世界,却又不是我们的世界。
无从感知,就无法分辨,也就无法描绘。
3、我的真*相
我睡着了,从物理学的某个层面上讲,我只是一堆原子,已经不再是那个有鼻子有眼睛的我,而在物理学的更深层面上讲,我也已经不是一堆原子(此处仅以原子比喻,实际上在一定层面上还可以是分子、基本粒子、超弦)。
可是,当我醒来或是在别人的眼中,我还是那个有鼻子有眼睛的我,而不是一堆无法分辨的原子。
我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道德经中说:“物形之”。物的形态是外物相形的结果,而被外物所形也会被外物所选择、所改变。
如果没有和我一样的视觉系统,就得不出和我所看到的一样的结果;如果没有举世公认的物理学,就无法确定我还可以是一堆原子。
无论我是睡着还是醒着,躺在身下的床,给我遮风挡雨的房子,载着我旅行的地球……我周围的一切,都是支持我可以展现上述形态的条件,但我究竟以哪种形态出现,则取决于探知行为本身。
4、世界的样子
生命流淌在时间中,观察它成路成圆,成什么样的路划什么样的圆,取决于观察体系,因为该体糸不但提拱了作用力,还提供了显示终端.观察体系是我们的存在方式,也是我们的业力.没有它,一切圆寂。
不管世界是个什么样子,我们只能知道我们看到的样子;不管真理是个什么内涵,我们只能知道我们想到的内涵。世界的样子,真理的内涵,因为我们的参与,变成了我们的版本,或多或少地改变了自己。
我们无法完全地理解一个理论,甚至是一篇文章、一句话,除非我们变成原创者自己。因为我们在理解时不可避免地加入了我们自己的因素,而它本身已经加入了原创者自己的因素。
所以,我看到:先祖的理念到了我们的时代变了样子;别人的语义到了我们的心中变了样子。虽然,我们固执地认为它本来就是那个样子,但它的的确确的是这个现在的、属于我们自己的样子。
第六、神圣与常人1、万能和局限
万物荣生,各因其德而得其命,这是造化的结果。世界上只有造化是万能的、绝对公平公正合理的,任何越位的干涉,都是偏离。
同于道者,道亦乐同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同之;同于欲者,欲亦乐同之。
神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道家通过忘我,把自己同于造化;佛家通过灭缘,让自己回归造化。他们最后都变成了造化,只要是造化能的,他们都能,所以他们都是万能的。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他述而不作,未能成就一个宗教,但却成就了一个灿烂的文化。
人为干涉出来的“真理”,只是一种妄念。安住于自己的层次、自己的位置,是万物的常道,也是人的常道。
人要相信造化,因为它是最公平正义的。相信造化,就是要将主导权交给造化,给人、事、物足够的自由度。就像圣经上说的:“你们要相信造你们的神”。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本身才能代表自己,造化的道理,也只有造化本身可以代表,其他所有的代表,仅仅只是干涉。
需要指出的是,信仰是社会的良知,但不可普及,任何信仰,一旦普及,便是社会的灾难。因为宗教的伟大在于把自己化身为自然,信仰的正途在于信仰造化之道,但信宗教的芸芸众生却脱离不了人的局限,无法象神一样同于造化。
2、色与空相去几何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来自《心经》的话,几乎已是家喻户晓的了,但色与空究竟相去几何?如何才能即是和不异呢?
色是指一切看的见的东西,说它是指物质也是不错的,而空却好理解的多了。
其实,色和空之间就横亘着一个东西,它就是业缘。有分别就有相对的业,相对的业相互影响就是缘。
对于一个鼻子很灵的人来说,恶臭和无味自然区别巨大;而对于一个丧失嗅觉的人来说,,恶臭和无味却几乎没有区别。
对一个正常的男人来说,一个漂亮的女人自然是吸引力巨大,但是对于一条游在水里的鱼来说,这个漂亮的女人也许就是个可怕的怪物。
对于一个只能存活于夏天的虫子来说,下雨的天气已经很冷,可是更加寒冷的冬季对它来说却毫无意义,有与没有也毫无区别。
对于一条寄生在人体内的蛔虫来说,与它有关的只是它的寄主,而在它的寄主之外还有没有人,有多少人,却一点也不重要。
……
一个饥饿的人,当他吃饱了饭,就不再有饿的感觉。
一个讨厌恶臭的人,当他的鼻子失灵,就不会再有恶臭让他讨厌。
……
消业化缘是一条通往即是和不异的道路。
3、思想和宗教
两千多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个思想大爆发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和宗教领袖,他们以伟大的慧力和精诚洞察世界、体悟人生,为许多流传千古的、伟大的思想和宗教奠定了基础与框架。
这些伟大的思想和宗教对人类的延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们也看到,当某一种思想、宗教在社会里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时,它的社会贡献就会越来越小,直至产生大量的罪恶。
事实上世界就这么一个世界,所有伟大的基于对这个世界认知的思想和宗教,在其基本的精神和理念上都有大体量的相通甚至是相同,所区别的只是表达的方式、理想的目标或实现的途径。
易于感知事物的不同,也易于忽略、漠视事物的相同,是人类认知的局限。这个局限决定了人们易于把认知停留在它们的区别之处,也易于根据自己的需要把某种思想、宗教的文字表达作为教条,拘泥并坚持于细枝末叶,而忽视、漠视它们基本的精神和理念。
文字只是以人的认知为基础的对客观事物的指代,它们的内涵及由它们组成的词句则更是人的心路的表达。文字既不是客观事物的本在,其本身又加入了人的因素,所以文字不可能完全与所指代的客观事物完全符合。既然文字与客观事物已有出入,那么由文字组成的词句就会有更多的出入,何况词句本质上是人的心路的表达,虽然这种表达也以客观事物为要素。所以在人类的文化中,描述的东西一般比论断的东西更客观,越是长篇大论的东西其错误也就越多。
世界上的物,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处于生住异灭的不同状态,越是具体的描述越是容易局限于当前条件下的物的状态,所以两千多年前的典籍虽然在描述当时的事实时客观程度很高,但放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的条件下,很多具体的描述已脱离客观事实本身。
伟大的思想和宗教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其根本的还在于它的大体量的正确性和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伟大的思想家和宗教领袖之所以能够成就伟大的思想和宗教,其根本的在于其超乎常人的慧力和精诚。伟大思想家和宗教领袖其超乎常人的慧力和天赋相关,而其超乎常人的精诚则更多地与其脱离世俗琐事的牵绊相关。而芸芸众生,既没有那样的慧力,也时常牵绊于世俗琐事,所以不但达不到神圣的境界,而且是以自己的方式对典籍进行理解、应用(毫不客气地说,很多时候只是曲解、滥用)。
芸芸众生的认知局限决定了伟大的思想家和宗教领袖对我们教诲只能以一种“方便说”的方式进行。这种“方便说”符合我们认知的方式、局限和能力,甚至会迎合我们的需求,所以不可避免的会有很多错误。这种“方便说”虽然对错交杂,却为我们铺就了一条通向真理、升华生命的道路。
思想和宗教典籍中的错误以及人们对其词句的错误理解、应用,使得人们必须借助客观的事实,借助与之不同的思想、宗教的来对其进行匡正。所以任何的思想或宗教都不能以教条的方式来规范人们的生活,任何的思想或宗教都不能在社会里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否则这些错误会对社会、人生产生消极影响,甚至是产生大量的罪恶。
思想和宗教典籍中的错误以及人们对其词句的错误理解、应用,并不能作为我们抛它的理由,因为它之所以能在人类历史上流传千年,其根本的还在于它的大体量的正确性和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所以,伟大的思想和宗教必须得到传承,甚至其错误部分也要得到有限的传承,因为我们如果不凭借这样一条条的对错交杂的道路,就无法通向真理、升华生命。
第一、爱的赞歌1、爱是什么
《圣经》有云:“但命令的总归就是爱,这爱是从清洁的心和无亏的良心、无伪的信心生出来的”;“亲爱的弟兄啊,我们应当彼此相爱,因为爱是从神来的。凡有爱心的,都是由神而生,并且认识神。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神,因为神就是爱。”;“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并知道这爱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满的,充满了你们”;“爱是不加害与人的,所以爱就完全了律法。”“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甚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讲的也有限,等那完全的来到,这有限的必归于无有了……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爱是不加害与人的。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爱是从清洁的心和无亏的良心、无伪的信心生出来的,神就是爱,爱使我们认识神,一切都不能将我们与神的爱隔绝,爱超出了我们的认知,爱让神的一切充满了我们,爱完全了律法,爱永不止息,没有了爱,一切的有限都毫无意义,即使一切有限终归无有,爱仍然是最大的常存。
神的世界,关上了我们认知的大门,却没有关上我们进入的大门,因为神为我们铺就了一条到达之路。
2、神爱世人
《圣经》有云:“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他见耶稣行走,就说:‘看哪,这是 神的羔羊!’”;“知道你们得赎、脱去你们祖宗所传流虚妄的行为,不是凭著能坏的金银等物,乃是凭著基*督的宝血,如同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之血。”;“这些人是从大患难中出来的,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净了”
神爱世人,让自己的独生子来到人间,并用其鲜血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使我们洗清了自己的罪,得到了救赎,这是何等的大爱啊!
《圣经》云:“用启示使我知道福音的奥秘,正如我以前略略写过的。你们念了,就能晓得我深知基*督的奥秘,这奥秘在以前的世代没有叫人知道,像如今藉著圣灵启示他的圣使徒和先知一样。这奥秘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的病症。”;“过了不多日,耶稣周游各城各乡传道,宣讲神国的福音。”;“神藉著耶稣基*督(他是万有的主)传和平的福音,将这道赐给以色列人”。
神的福音的奥秘就是,藉著福音,得以与基*督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耶稣的使命是传神的福音,他在人间的一生也是这样做的。基*督这样为世人赐福,却用自己的鲜血使我们洗清了自己的罪,得到了救赎,神对世人的爱因此又深了一层。
3、人应该怎样去爱
《圣经》云: ;“耶稣回答说:“第一要紧的就是说:‘以色列啊,你要听!主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再没有比这两条诫命更大的了”; “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因为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你若因食物叫弟兄忧愁,就不是按著爱人的道理行。基*督已经替他死,你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败坏。”;“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神的命令就是叫我们信他儿子耶稣基*督的名,且照他所赐给我们的命令彼此相爱。”。
爱人如己是神对人的最大的诫命之一,爱人乃至爱人如己包含了所有的律法,彼此相爱是耶稣基*督的命令,也是神的命令。基*督已经替人们死,替人们洗清了罪,让人们活着,人不可为了自己需要而败坏别人的生命。神命令人们彼此相爱,也就是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彼此相爱,而不是相互侵夺、毒害。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最大的诫命是爱神,而不是爱人如己,那么好吧,我们再来看看《圣经》里是怎样讲爱神的。
《圣经》有云: “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道”;“凡遵守主道的,爱神的心在他里面实在是完全的。从此我们知道我们是在主里面。”;“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 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 “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爱神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神所受的命令。”
爱神就要遵守神的道。遵守神的道的,爱神的心在他里面实在是完全的,也就是说爱神的道就是爱神。神即是道,道(神)创造了万物,在《圣经》中道是神的话,是神的命令、戒律,是人通向天国的路。爱神就是遵守神的道,其实就是神基于人的认知能力的方便说。
爱神就要爱看的见得弟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这句话其实就是说,爱神其实也要首先在人的世界里爱,越过了人的世界去爱超越了人的认知能力的神,这条路是行不通的。
人爱神完全可以以自己可认知的、可实现的方式来进行,并且这样的爱也是完全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爱神其实就是爱人的世界本身,至少爱人的世界是一条通往神的世界的必要条件。
第二、生命之歌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人是一个顶天立地,与天地相并立的存在。
人活着,其意义就是要尽最大限度地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和外物的天赋,履行自己天命,为天地的化育做出应有的贡献,与天地并立为三,在正义与尊严中幸福地生活。
人要以合立身,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与鬼神合吉凶,先天而作则天不违,后天而作则遵奉天时,这样连天都不会与他相违,人和鬼神就更不会了。
1、人是一个顶天立地,与天地相并立的存在。
人是一个顶天立地,与天地相并立的存在。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在自然界中的定位,它给了我们自信、自尊、自强的底气和依据。
作为一个顶天立地,与天地相并立的存在,人无疑是伟大的。能够作为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中,享受顶天立地的伟岸,享受与天地并立的尊严,我们无疑是幸运的。
所以,人应当有浩然正气,不应自卑,不应恐惧,更不应卑躬屈膝。
2、人活着的意义
人有人性,物有物性,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和外物的天赋之性,为天地的化育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是人的天命所在,是人的功德所在,是人之所以能够作为人而生存的原因,也是自然界对人的本质需求。
以合立身是履行天命的方法。一个人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与鬼神合吉凶,先天而作则天不相违,后天而作则遵奉天时,这样的人连天都不会与他相违,人和鬼神就更不会了。
天地生成、蓄养了万物,万物的生成、蓄养是在“道”的规则下有秩序地进行着。人作为世间万物的一种,和世间万物存在着共生的关系,也和世间万物一样,在“道”的规则下有秩序地进行着自己的生老病死。所以,人要像天地一样去努力生成、蓄养万物,并且爱惜他们如同爱惜人自己;人也要像万物一样遵循“道”的规则和秩序,并且守护它如同守护自己的生命。
无论一个人的社会分工是什么,在完成自己分内之事的同时,也要爱惜世间万物,也要遵循和守护“道”的规则和秩序。因为,当这一切正常时候,完成了分内之事,就可以说是完成了天命;但是当万物的生存遭遇危机的时候,当“道”的规则和秩序遭遇破坏的时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的天赋使命才刚刚开始,人应当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来保卫万物的生存,来捍卫“道”的规则和秩序,做人间的英雄和正义的羔羊。
3、履行天命过程中的诸般善相
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和外物的天赋,履行自己天命,为天地的化育做出应有的贡献,是人履行天命的过程,也是一个具足诸般善相的过程。
履行天命即是执行天道,必然合乎道的规则和秩序的。和是万物达道的标准,履行天命就是使自己和外物发挥出天赋之性,使之达道,所以,履行天命是以和为目标和标准的,履行天命合乎中庸之道。
履行天命之中有德。德即是得道,执行天道本身就是得道,就是积德。
履行天命之中有正。因为天命本身就是正义的,正义的事情是神所护佑的,正义的事情是神鬼不欺的,所以就没有必要有所担心、恐惧;正义的事情是必然合乎事情发展方向的,正义的事情是必然结出成功之果的,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疑虑、彷徨。
履行天命之中有真。履行天命,切中了事物的实质,具足了万物的精髓,所以,其中必然有真。
履行天命之中有善。履行天命,就会得到上天丰富的赐予;履行天命,是爱惜万物的表达;履行天命,是一个人善于生存的体现。所以,无论是丰足、美好、圆满,还是善意、善于,履行天命之中全部具足。
履行天命之中有美。履行天命,正是人对自然和外物对自己需求的回应,所以它符合自然和人对它的要求和期望;履行天命,合乎人性,所以人的情志能够得到伸张、满足,人容易产生愉快的感觉、大的感觉。
履行天命之中有安宁。履行天命是正义的,正义的事情是神所护佑的,正义的事情是神鬼不欺的,鬼神是主吉凶的,鬼神不欺就是吉祥的,所以其中自有安宁。
履行天命之中有仁。为天地的化育做贡献,是对天地万物的一种感恩、一种回馈、一种亲近、一种爱惜,同时也是对大道的一种感恩、一种敬重、一种遵循、一种守护。
履行天命之中有义、有勇。履行天命是人对天命的迎合,所以它必然是合乎天道的,是受到神灵护佑的,也是合乎道理人心的。它可以给人提供强大的动力和自信,所以它必然展现出舍我其谁的气概和威武雄壮的仪态。
履行天命之中有礼。人的天命和人在现实的位置及其社会分工密切相关,一个人履行天命一般是立足于自己的位置和分工,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人需要遵循“道”的规则和秩序,把握好自己言行的方向、位置、分寸和时机,力争达到“和”的标准。
履行天命之中有知、有智。履行天命要依据自己的位置和分工,也要合乎外物的实情,更要遵循“道”的规则和秩序,这就要求人必须清楚地认知自己、外物和大道,有了这些认知,人就可以去思虑、去谋划,从而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天命。
履行天命之中有诚、有信。履行天命需要人们以完成天命为目标,一心一意地想、说、做完成天命的那个事,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包括情绪)。当履行天命蓝图已经确定,人就要不断地、持之以恒地去实践它,以期完成天命。
……
4、享受生命之乐
履行天命,与天地并立为三,并非是生命的全部。生命的美好还在于可以享受休息、娱乐及其他各种正常需求的满足。作为一个农民,我们只是种了几亩地,但大自然早就为我们提供了各种材料,让我们可以把它们做成房子来住、做成车子来乘、做成衣服来穿……并且,更令人惊喜的是,不用我们自己动手,早就有人把这些都做好了,只要我们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去交换,就可以拥有。人的生命之乐,在于大自然的恩赐,也在于世间万物的相互支持。
人是一个复杂的生命,人必须时常处于很多的平衡和常态之中,否则便不能生存。比如,人的生存需要合适的温度、适量的水和氧气……同时,人也不能总处于一种情绪、一种激烈的状态之中,否则当人体的一些平衡和常态被破坏后,人就会出现负面情绪、生病、直至死亡。享受生命之乐,其实就是让人在履行天命之后尽快地回归到平衡和常态之中,从而保护自己的情绪和身体的健康。
人也是一个神奇的生命,当一个人的某些生命平衡和常态被破坏后,人就会产生回归的需求和期望,人就会喜欢这种回归并在回归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所以,享受生命之乐,其实也是生命的需求。
注:
《周易》讲天地人三才,其六爻卦象,下两爻象地,中间两爻象人,上面爻象天,所以,人头顶是天,脚下是地,人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存在。
“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
赞,人们纷纷带着财礼进见。——《象形字典》,所以赞是有所贡献的意思,不是单单地赞美。
“天命之谓性”——《中庸》,所以尽性就是发挥天赋,履行天命。
“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易经》
第三、人与自然1、人与万物
大自然化育万物,又让万物在它的规律之下生住异灭。人是万物之一,与万物存在着共生的关系,也和万物一样必须在大自然的规则下生存、发展。
没有万物和人相形,人就不会是人;没有万物作为资源,人就不能生存;没有规律作为道理,人就无法认知;没有规律作为路径,人就无法实践。
人离开了大自然,就什么也不是,无法生存,更谈不上什么思想和行动。
看不见他人、万物和规律,只看见自己的劳作,并以此来占有、瓜分所谓的“劳动成果”,这是在贪天之功,是人狂妄和愚昧的结果;看不见他人、万物和规律,只顾着自己的欲望,凭暴力来占有、抢夺本不属于自己的财富,这是在抢天之功,是人邪恶和作孽的表现。
2、上帝的剪刀
《圣经》中说:“我是真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我是真葡萄树;我父亲是园丁。所有连接着我,而不结果实的枝子,他就剪掉;能结果实的枝子,他就修剪,使它结更多的果实……"需要指出的是,在基*督教中,圣子、圣父、圣灵是三位一体的。
对一颗葡萄树而言,它有根茎、有枝子,作为枝子的人,只是其一部分而已。只有整体本身才能代表整体,整体之内的都是部分,是部分就要安于部分的位和份,就要遵从整体的道和律,就要以此履行部分的相应职责,只有这样部分才能生存和得到自己所需的,离开了整体,部分不但什么做不了,就连生存都生存不了。
大自然有其铁的规律,大自然中的一切,都以大自然的规律来自我组织,物是这样、人是这样、社会也是这样。物、人、社会对它本身而言是整体,对它的环境而言是部分。
第四、人生和人性1、人生走在一条不善不美的路上
人天天坐着地球在宇宙中旅行,绝大多数人却不会也没有必要关注地球在宇宙中怎样运动;人天天吃喝拉撒,绝大多数人却不会也没有必要关注这些物质在人体内的物理化学过程……人的生存和延续,依赖于一个常态的、平衡的、和谐的环境,依赖于其中的很多个范围狭窄的常数。
人身上任何一个地方生病,浑身都难受,人就会去看医生;人缺少了必要的、想要的东西,产生了动力,人就会付出言行去得到……人生的一切行为的动力是不满足、不完美的需求,人生一切的行为的目的都是需求的满足,人脑中堆满了不满足、不完美的需求及其满足过程。
人的本性是体会、关注哪些变化着的、运动着的不善不美事物,且常常忽略已经进入常态的、平衡的、和谐的事物。所以有句俗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但是人的本性也是不断地实现需要的满足,即由不善不美到既善且美,并且人也依赖于常态的、平衡的、和谐的环境。
人生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境界:一是无喜无悲,幸福康寿常伴的境界;一是起起落落,痛苦欢乐交替的境界。值得一提的是后一个境界,因矫枉必定过正,所以始终陷在大悲大喜的轮回之中,但这也是绝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
人生本是苦,然无苦境界亦无欢乐;人都求福寿,然欢乐之中并无福寿。
2、人性
一个人饿了就会就会去弄食物吃,吃饱了他才会有舒服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本身就是对他吃到食物的奖励;相反的一个人如果饿了也不去弄食物吃,他就会感到越来越难受,而这种难受本身就是对他不去弄食物吃的惩罚。进一步说,一个人的生存需要食物的支撑,他需要时常吃到食物才能生存,否则就会被饿死,而生存本身就是奖励,死亡本身就是惩罚。再深一步说,人的生存和幸福需要诸如食物、空气、水、合适的温度、爱、尊重等等支撑,人的生活就是在努力得到这些支撑,使自己能够享受生存和幸福的奖励,而免于遭到难受甚至是死亡的惩罚。其实,世界上的动物、植物甚至于一个团体、一个概念都是如此,都有许多支撑其存在的物事,都有基于这些物事的奖罚机制,都有获得为了获得奖励而免于惩罚的努力。
这种奖罚机制其实构成了基本的人(物)性,它让人们(物、团体)本能地去想办法并做出相应的努力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人说:“为了免受惩罚而去工作的人,都没出息;为了躲避惩罚而委曲求全的人,更加没有出息。”我只能说:“这是人性,是人的本能使然,与人的价值体系、主观意愿、尊严、勇气等关系不大,不管人是否愿意,其实人都是这样做的,每个人都是,甚至是一个物、一个团体、一个概念也都是这样。”
这种奖励机制能够强化人(物)对于需要的事物的感知和处理能力。一只狼经常抓兔子吃,它会越来越会抓兔子;一个认真读书的人,它的学问会越来越高;一个认真欣赏歌曲的人,他会越来越深入到歌曲的意境…可以这样说,有需要就会有动力,有动力就会有成果。
这种奖罚机制也限制了人(物)的视野、感知,降低了人(物)对于此种需要之外的事物的敏感性。一匹正在追逐兔子的狼,不可能去数天上有几朵白云,也很难听见树上鸟儿的歌唱;一个聚精会神读书的人,很难注意旁人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一个认真欣赏歌曲的人,很难听到旁边人们谈话的内容;一个极寒交迫的人,很难去欣赏鲜花的美艳;一个社会底层的民众,很难精通国家的管理…可以这样说:没有需要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成果。
奖罚机制的发生,是一个一边强化一边削弱的过程,也是一个拆东墙补西墙的过程,它促使了人、物、团体、概念的定向发展。
一个人有自己的奖罚机制,一个物有自己的奖罚机制,一个团体有自己的奖罚机制,一个概念有自己的奖罚机制…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受到自己的奖罚机制的驱使,也要受到形形色色的物、一个个一层层的团体,各种各样的概念的等诸多奖罚机制的奖励、限制、惩罚。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成绩,很可能会受到单位的奖励;一个人饿了却发现了地上有一块肉,这时候来了一条饿狗,如果这个人要拿起肉吃,就很可能被狗咬;一个人到了别人家里,人家家里养着一条狗,如果不是经常去,狗就会叫甚至是咬人;一个人在一个工厂里上班,如果不好好干,就很可能被工厂惩罚;一个社会理念,一个人公然反对,就很可能遭到其支持者的反对甚至围攻…
人因自己的需要而作为,在自己的奖罚机制的作用下生存,这是人的本性。那么这种本性究竟是善是恶?
善人或恶人不是自己自封的,它需要团体中、社会中其他成员的判定,对大家有利的就是善,对大家不利的就是恶,至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则是善恶对自身作为的反馈。
人活在世界上,受到他人、他物、团体、社会、自然的,各种各样的奖罚机制的奖励、限制、惩罚,而逐渐发现了一条适合自己人生道路,这条道路就是规则和道德。人的本性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而活,而规则和道德却中和了包括自己、他人、他物、团体、社会甚至是自然的需要。规则和道德不是一条能最大化、无限量地满足自身需要的道路,甚至是一条需要克制自己不合理需要的道路,但它却因能保证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和人与他人、他物、团体、社会、自然的和谐共存,而成为一条最合适的人生道路。
人生的驱动力是自己的需要,人生最合适的道路是规则和道德,而规则和道德却不是人生唯一的道路。人生一切的幸福与苦难、离与合、安与危、生与死都与是否遵守规则和道德密切相关。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结果,但有一样是相同的,那就是:自己的归宿是自己的脚走出来的。
善的另一个境界是善于,即善于遵守规则和道德,走在最合适的道路上,获得尽可能好的结果。
所以,善与恶不是人的属性,但善却是人的需要。
3、人要站得正、立得直
现实是精密的、复杂的,需要人全身心地与之一一对接。
一个合适对接,就会生成一个幸福的水滴,众多幸福的水滴汇成的大海就是幸福。
改变是一个拆东墙补西墙的过程,有新建就有对接的错位,有拆除就有福分的流失。
欲望是一个长得很快的东西,它比人的智商长得快,比人的能力长得更快。
人若自己站不正、立不直,很难想得出、做得到正直的事情。
人若在伸手可及的现实中找不到幸福,很难在遥远虚幻的未来找到幸福。
人生最可悲的莫过于被一些看似美好的理想、道理所绑架,不知不觉地变成了文字、欲望、幻境的奴隶,怀揣着希望漂泊在无边的苦海,永远也登不上那看似不远的彼岸。
4、城府
万物与我们的关联有层次位置之别,也有远近强弱之别,我们因着这种关联而与万物相生相成、相依相存。
我们待人接物、立身任事要分清远近亲疏、信疑厚薄、轻重缓急、大小圆方、取舍进退,这是物理人性的必然,是天经地义的。
人的一生同什么道得什么德,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人的一生怎样待人也怎样彼待,怎样接物也相应得福。
世界上的物不是同模样等距离地存在,人世间的情不是同方向等强度地产生。物同模样等距离地存在则没有世界,情同方向等强度地产生则没有人生。容得下异同、容得下城府、容得下私心才能容得下自己。
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一个社会,他(她、它)悲催了、失败了,必然是没有善待、厚待、优待他(她、它)应该善待、厚待、优待的,也必然是善待、厚待、优待了 他(她、它)不应该 善待、厚待、优待 的,即所有的原因都可归结为 他(她、它) 没有“城府”。反之亦然。
5、信任
再不可信的人都有可信之处,再可信的人都有不可信之时。
人的性情有七情六欲,人的关系有远近亲疏,人的事情有轻重缓急……人有人性,事有规律,所以,可信与不可信,不在于评判者的感情与信念,而在于事实的本身。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人性的局限,所以信任的危机,往往不在于事实的可信度,而在于曾经的伤害。
你要信我,请用心来看我;要我信你,就不要伤害我。信任,考验的不是人性,而是智慧。
第五、兔子和狼的比喻1、比喻之一
我看到一只兔子和一匹狼在草原上遭遇,兔子拔腿就跑,狼则穷追不舍…
我看着狼追兔子的场景,心里想:如果狼追上了兔子,狼还是狼,兔子则就会被吃掉,兔子变成了狼身体里的物质和能量;如果狼没有追上兔子,兔子还是兔子,狼却可能因为兔子的逃脱而饿死,狼的尸体可能渐渐腐烂并最终归于尘土。
这个世界时刻在变化,物的异化也时刻在发生。兔子逃跑,是为了生存,为了自己免遭异化;狼追兔子,也是为了生存,也是为了自己免遭异化。逃跑避祸是本能,获取需要也是本能。
这个场景,只激起了我一些无关痛痒地思考,或许明天我就会忘得干净。但是,这个场景,对兔子和狼而言,却又都是生死存亡。
科学的研究者、历史的作者无不需要置身事外、客观公正,这样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成果。然而,所谓的客观公正却又是无关痛痒的,它在乎的只是形势与必然,没有对事件亲历者的生命关怀。
就像兔子逃跑,狼追兔子一样,保护自己、获取需要以免遭异化是人的本能,换句话来说,“止于人”是人的本能。所以,“《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中国的儒家文化,充满着人文关怀,对维护人的生存、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典型的如“仁”和“礼”。所以当我们因为形势与必然而去苛求甚至是否定它的时候,或许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在维护人的生存、人类社会的长治久安,保护人及社会不被异化灭亡的角度上来理解它的伟大。
2、比喻之二
我看到一只兔子和一匹狼在草原上遭遇,兔子拔腿就跑,狼则穷追不舍…如果狼追上兔子,兔子就会被吃掉;如果狼没有追上兔子,狼有可能饿死。此种场景,对狼和兔子而言都是生死攸关,然而对于暴晒在烈日下的我来说,最需要的却是一瓶矿泉水,对我而言,它们谁生谁死没有一瓶矿泉水重要!
事实上,对于长期呆在污染严重的城市中的我来说,来到草原,我最先看到的、持续关注的是蓝天白云和青青绿草,尽管狼和兔子的追逐是动态的、后果严重的。我的状态和需要决定了我在这个场景中看到了什么、关注什么。
这时候,我的电话铃响了,看着如此美景的我,却没有听见铃声,我专注的视觉屏蔽了我的听觉。
我的状态和需要使我对一些事物优先看到(感觉到)、优先关注、优先选择、优先回应,并且还屏蔽了不那些不被优先的。
人的生命活动,其实是一个拆东墙补西墙的过程,东墙起则西墙毁,一缘建立则它缘化去;人的生命活动,也像是水流,长时间的持续,就会把平地冲刷成河道,从而使水流得更集中、更确定、更稳固,但河道之外却更缺水。
我看到的是自己的业缘,选择的是自己的需要。所以,我看到的未必就真,选择的未必就对,努力的未必就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佛教讲也讲五蕴遮蔽。所以,我应当清心寡欲、放下我执,以尽可能地照见真*相、体悟道理;我也应当尊重先贤、相信道理,破除遮蔽,以回归常道、缔结善缘。
3、比喻之三
我看到一只兔子和一匹狼在草原上遭遇,兔子拔腿就跑,狼则穷追不舍…如果狼追上兔子,兔子就会被吃掉;如果狼没有追上兔子,狼有可能饿死。这似乎都不关我什么事,我正在喝着的半瓶矿泉水都比它们重要得多。但是,等等,等等,如果它虽然没有追上兔子却发现了同样可食的我呢?…
我突然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半瓶矿泉水早已丢在地上,我开始思考对策:假如我有一支枪,我可以把狼干掉,即使是干不掉,至少也能够把它吓跑,还可以顺便解救兔子…但是我有一支枪吗?我没有!找遍行李和四周,我没有可以用来对付狼的工具,而送我来的车子也已经走掉,现在的我,已是无依无靠!我趴在草丛中,屏住呼吸,心里默默地期望:兔子快跑,把狼引开;或者狼追上兔子,把兔子吃掉,然后自行走开…总之,只要狼能远离我,怎样都行!此刻,除了善的、恶的期望我还能做什么?!
一个事件,无论它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也不管这个人是如何地看待它,只要他没能介入其中,他就只能在未来面对其结果。所以,人要积极地介入到对自己有影响的事件中,只要这是自己能够做到的。
一个人,他永远只在意介入到他生命中的事物,并且影响他越深的他就越是在意,而那些没有介入到他生命中的事物,他就不会在意,不管这个事物对别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和正确。所以,人永远不要期望苟活于别人的怜悯和庇护,因为这样不但往往得不到怜悯和庇护,而且会遭受期望破灭的痛苦。
什么是正义?兔子、狼、我,是谁的生存代表着这正义?又是谁的死亡是正义的祭品?我认为我的生存才是正义,但兔子和狼又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其实,就这个事件而言,正义是草原生态系统持续,兔子、狼和我,谁有利于它谁就代表着正义,而那个不利于它的就是祭品。
第六、关于意识1、魂
魂是意志图景,在人,它以血为居所、补给源泉。
作为意志,它具有调动人体精力的能力。它游于体外,与物接合,就是魂不守舍,这样会导致人体精力以特定的路径、向着它特定的方位持续供给,时间长了人是会上瘾的,也是会得病的。
人的精力在人体中的运动像人在旷野上走路一样,沿着一条路线走,走多了就形成了路,后来人就不用指点、思虑自然而然地就走了。同时人的精力的运动也牵引着人体其他部位精力随之运动,这也是一个拆东墙补西墙的过程,也就是说一条路线走多了,必然淡漠其他路线。
所以,古人谆谆告诫我们:“性相近,习相远”,在儒家文化中,修身更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修习的目的就是让人的精力、情感、意志经常地走在它应该走的道路上。
作为图景,它必须与物的构造、道的运动相合。合于物的构造,就有不竭的补给源泉;合于道的运动,就有便利的补给通道。反之,它必步步荆棘,难以维持其特定的构造,不成一幅图景。
所以,人的魂是需要修炼的,向着善美、稳固的方向修炼。
2、情绪
情绪要能伸张,人才会有快乐,快乐的人有清美的容貌;
情绪要按道伸张,人才会不滥,不滥的人有深厚的福祉;
情绪要适度伸张,精才会不竭,精不竭生命才能继续;
情绪要与外在和合,人才能不伤,人不伤幸福才会伴随;
情绪是精气神的产物,精气神合一,生命才会更有质量。
3、念
念是现在心中所思,是过往性情的必然显现。念是现在心中所思:一种理念可以疏导大众言行,一个概念可以限定大众思路,一种念想可以定调人生格局,一个念头可以决定人生道路;念于人生,至关重要!念是过往性情的必然显现:念是性的沉淀,念是情的积累,念是性情汇集的心像,念是性情冰山的一角。
人生不可穷解的是血脉,人生不可悖逆的是情感,此谓人性不可穷解,人情不可悖逆!
任何的念,理念、概念、念想、念头,只要是抛弃人性、悖逆人情的,都是邪念!
修身立论第一、修身1、为什么是修身
人对身边的事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也有望眼欲穿、倒履相迎的。同一个事物和不同的人(甚至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中),有着不同方面、不同深浅的交互作用。
人与事物的这种有选择的交互作用,缘自人的需求,需求的本质是生命中某方面的平衡遭到破坏后所产生的势,也是人在过往的生命经历中所沉淀的业。事物有其自身的性质,有需求的与之相呼应,平衡态的则处于被动,不太敏感。
这种有选择的交互作用,未必是适合交互双方的。所以,我们看到了同一个事物在与不同的人(甚至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中)交互中,经历生住异灭中不同的状态;我们也看到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中和同一个事物交互,往往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果。
修身的本质是建立理想的生命架构(该平衡的平衡,该成业的成业),修身的目标是用这种生命架构来选择有益的缘分,忽略无益的缘分,在必须和某个事物交互时,得到相对好一点的在对待、结果。
修身仅仅只是一条路,一条让人生更美好的必经之路。
2、人性需要匡正
因自己的需要而作为,是人的本性。自我而很难顾及到他人它物,是人性的局限。人生的正道是与他人它物的和谐共存,离开此道,就会彼此互害,人就难于生存。所以,人性天然地需要他人它物的匡正。
放纵自我就是淫,自我膨胀就是邪,缺乏匡正就是淫邪之源。古人讲“慎独”,因为独处的时候,是缺乏匡正的时候,也是淫邪滋生的时候。当淫邪已然滋生,它就会排斥任何匡正,且会水涨船高,愈演愈烈,人就走上了灭亡之路。
正道是适合生存之道,害人终害己不是正道,大家和谐共存才是正道。
人性需要匡正,人性经不起期信任与期待,独自的意淫只能带来罪恶和恶果,匡正别人和接受别人的匡正才是正道。
3、照亮、修直我们的路
《大学》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之大,在于其研究对象、其内容的广博,更在于其本身的正义,经得起事实和时间的检验。大学之道首要的是明明德。
德,即是得道,是万物存在、壮大的原因、凭据。一个人的德体现在其思想、言行的各个方面,而一个社会的德体现在其文化、经济、政治的各个方面。
明德,即是(能)在日月照耀下的德。明德暴露在大庭广众的眼皮子底下,其对错与利害自有大众的评判,其进退与存灭自然受到大众的影响,所以明德之所以是明德,必然可以经受起大众和历史的考验。
明明德其实就是使明德明。一个人只有彰显明德,以明德立身,摒除阴暗,才能得到长久的生存和人生的幸福;一个社会只有彰显明德,以明德立身,摒除阴暗,才能得到长治久安和实现人民大众的福祉。
人生总是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社会也总是不断地发展变化,我们只有使明德明起来,让明德来照亮我们的路,我们才能走的更远,活得更幸福。
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人也不是千手观音,可以同时处理很多问题,而人要想走的更远、活得更幸福就要在这个目标上投入更多的精诚。好在人是个社会动物,社会的分工和交换,使人可以拿自己特定的成果来换取生命的安宁和各种需要,从而使人可以避免同时在许多方面劳作。
人必须摒除各种邪欲杂念,拿出足够的精诚,使自己的道路通达起来,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足够的成果,用自己的成果来换取自己的各种需要和长久生存。社会必须平衡各个社会岗位的权利和义务,保证各个岗位上的社会成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劳作时不受安全、饥饿等等无关因素的威胁、牵绊,在各种正当的生命需要上能够得到满足,可以全心全意地专注于自己岗位上的劳作。并且社会也应该保证各个社会成员的劳动成果可以自由地、公平地交换,不受任何侵夺和干扰。这些正是社会的基本义务和用于交换其长治久安的必要成果。
修直我们的路,就是要排除我们道路上的危险与障碍,使我们能够安居乐业,能够走得更远,活得更幸福。
第二、释惑1、生命的迷途
一句话,不管它是否符合实际,说了千万遍,人就会认为它是天经地义的;一个人,不管她是否和自己有缘,想了千万遍,人就会认为她是命中的伊人。
一句话、一个人、一件事,在生命中重复千万遍之后,它就会在生命中铺就一条通达的道路,让人“顺理成章”地去这样想、这样说、这样做。但这往往也只是一条疏通了个体生命道路,在外界环境中往往是行不通的,因此,它不是对自然的真实及其客观规律的认知,它并不能代表真理和缘分,它只是生命陷入迷途的我执。
陷入迷途中的人,因为他的认知和行为与自然的真*相及其客观规律发生了错位的对接,所以他一想就想错,一做就做错,他的人生旅途变得荆棘丛生。但是陷入迷途中的人,因为个体生命内部道路的通达,就不可避免地固执、狂躁、好斗、残忍。
尤其是这种迷途和人的欲望结合在一起,它就会为欲望创造合理性,而欲望又会给它提供动力,人就会变得更加狂热,也就变得更具危害性。
所以,作恶的人往往都不认为自己是错的,他们或者为了自己虚幻的理想和正义而奋斗、献身,或者是因为自己所遭受的挫折和苦难而报复、毁灭。总之,在他们看来一切都理所当然,尽管对他人和社会来说这是罪恶。
《道德经》中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人是不可能绝对准确而完备地描述自然及其规律的,所以,人生和外部环境总会有一部分对接是错位的。生命的正途是不断地在按照自然的真实及其客观规律来修正自己,以尽可能地消除这种错位,从而实现人生道路的通达。
2、数千年的执迷,数千年的苦难!
我们习惯于考问人性、人心,习惯于透过事件和表象去窥探一个人的善恶、愚智……窥探他对自己的亲疏、爱恨……然后基于此而选择、对待。我们经常玩的很高深,哪怕面对的只是很平常的小事。
其实,世界上的事都遵循着规律,这规律既是道路也是边界,对人和物既是引导也是约束;世界上的事都是一个个格局的演变,人和物在格局中有着一定的位置和分量,也有着一定使命和福份。所谓人性、人心,只是规律和格局的产物和一部分,相对于后者,它们往往是渺小的、无明的。
考问人性、人心,常常花费了我们大量的时间、精力,也常常给带来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我们经常过分重视了人性、人心、亲人、朋党的作用,而忽视了规律、格局的作用,降低了我们在现实世界中的适应性和存在的必要性,致使我们的事情难以成功,甚至生存的空间也被压缩,而这困乏的格局又迫使人性、人心走向阴毒,人与人的关系走向虚伪。而这又会进一步推动我们对人性、人心的窥探,于是恶性循环开始了,我们也越陷越深了。
翻开中国历史,一个个英雄、枭雄、傻瓜、坏蛋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而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人与自然的格局却少有着笔、严重残缺,人的、社会的、自然的规律也少有探索。
我们寄希望于明君,把自己的权利熔铸成宝剑交给他,让他去主持正义,驱除邪恶,却不料在规律和格局之下,他代表的只是自己,那宝剑也变成了驱赶我们受苦受难的工具。
兴百姓苦,亡百姓死,我们在苦与死之间挣扎了几千年,至今没有悔。
3、凶器、暴力、战争、英雄
利刃祭出,善恶伤避。伤即是仇,避即是恨。既种其因,必随其果。宝剑魔剑,终归凶器。唯其斯仁,能缘斯寿。
善人恶人脸上是没有字的,谁举起屠刀,谁就是恶人。
凶器,谁用了谁就是刽子手;邪道,谁行了谁就是恶人。正所谓人无善恶、道分正邪。
凶器,是暴力和战争的工具。
人的脚走的是道,人的心走的是理。道理,让人们既通达且安乐。没有道理的存在,不但给人们以阻碍、伤害,而且迫使推动人们前行的能量被蓄积起来。这种能量的蓄积因阻碍、伤害而生,也与阻碍、伤害正相关。
压垮骆驼的,不是千斤的重担,却是那最后一颗稻草。引爆战争的,不是刻骨的仇恨,却是那根不起眼的导火线。也许你一世英雄、所向无敌,最后却在一个小小的阴沟里翻了船,闹了个身败名裂;也许你只是瞪了别人一眼,却不知他平日里已经受够了他人欺凌,不知所以地遭到了他的暴揍。
暴力和战争都是穷途末路的垂死挣扎,都是没有赢家的不归之路。正义的沦陷,必然伴随罪恶的泛滥;宽容的丧失,必然伴随格局的缩小。暴力和战争,是生灵的劫难,也是天道的光复。
在除去邪恶的道路上献出了生命的,是英雄;在除去了邪恶之后放下了屠刀的,也是英雄;在除去了邪恶之后仍然高举屠刀的,是新的恶人;在大功告成之后不知道功成身退的,是不值得同情的傻瓜。
4、论“高铁上拒绝让座"
  什么叫道德?道是造化演变的道路,是通向目的地的途径,德就是得道。道德的基本内涵就是:履行自己的天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应有贡献,然后凭此贡献达到人生的目标。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付出与收获的适应,是道德的基本要求。女孩买了票坐自己的位子,符合道德的基本要求。
让座是善的范畴。急人所需、与人为善,是善意的表达。善有善报,是善的结果,或者说是施善的收获。表达善意,获得善报,是善于为人的体现,也是道德的另一重境界。
没有付出却收获了别人的善意,是人生之幸;受人恩惠设法报答,是基本的道德。
要求别人对自己行善,给自己恩惠,其实质就是乞讨;以道德的名义迫使别人对自己行善、给自己恩惠,其实质就是无耻的掠夺。
所以我说,在这个事件中,一方是无错,另一方却是有罪(当然因女孩没有释放善意,招致自己陷入恶意的因果纠缠,是善的范畴,在此不论)。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一些以道德、感情、风俗、“真理”等等名义,冠冕堂皇的掠夺,这恰恰折射出我们的文化出了问题,在一些方面,它偏离了基本的道德,也扭曲了真理。这或许才是我们需要讨论、反思的问题。
5、何为运气
运的象形为:行走的军队。运可以理解为:大体量的人、物的运动、变化,或使大体量的人、物运动、变化。
气的象形为:天地间易于扩散、运动的微小物质。
一个人的运气,其实就是一个人的运和气。运指的是变化着外部环境对自身影响,气指的是人用以实现生命活动以及应对外界变化的物质。我们知道,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沿着一定的道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而运动、变化,所以运气不是一个概率性的东西,运气是人与外界的交互及其结果,它有着铁一样的规律性,并因着这种规律性而有了可知性。
德,即是得道,是万物存在、壮大的原因、凭据。我们所说的运气的好坏,其实只是我们自身德行成果的反映,我们有足够的德行就能很好地应对外界环境,从而存在、壮大、心想事成,反之就应对不了自己所面对的环境,从而遭遇挫折、削弱甚至毁灭。
运气反映的只是自己的德行成果,改变运气的根本在于加强自身的德行。人们经常错误地把运气当成一个概率性的或是上苍特殊眷顾的东西,采用求神拜佛或获取吉祥物是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运气,其实只是缘木求鱼,殊不知德行足够则神鬼不欺,德行不足非但祈求于事无补,而加持更是徒增其害。
第三、观莲1、“观”一个伟大的方法*论
“观”是人生很重要的修养身心的方式,它可以给人生带来一系列的改变。向真处观、向善处观、向美处观,人生才会走向福田,达到自己原初的期望。
真诚的人,观想真诚,收获真诚;善良的人,观想善良,惠享善报;美丽的人,观想美丽,常葆青春。观想是一种选择、一种积累、一种组织、一种结缘、一种收获!
2、观莲
莲根入泥,福泽深厚;莲枝出水,业障顿消;莲叶宽大,德行渐厚;莲花盛开,仁爱顿生。
人要像莲的根一样务实,像莲的干一样净直,像莲的叶一样宽大,像莲的花一样善美。
心中生莲,福德进而业障退。
3、观莲2
莲根入泥,命固福聚;
莲茎出水,身正体洁;
莲叶宽大,仁形德厚;
莲花盛开,至善至美。
第四、体悟1、体悟
当人和世界区别,人即与整个世界对应,所谓人,只是世界的另一面。人会思想吗?当然不会,因为那个促成变化的,叫做自然,人无法代表。
所谓思想,只不过是把事物放在心里,然后用身心去感知它的变化而已。然而使它变化的,依旧是自然。
这种方法叫做体悟,只有对世界有更多的敬畏,和世界有更深的接触,更大限度地消除了我执的人,才能体悟的更真实、更深刻。所以,先哲出现于科学之前。
2、吻出来的道理
男人吻了女人,女人问:“是欲、是爱、还是亲?”
男人说:“是欲则无爱,无爱则不唯一,今天是你,明天谁都可以;是欲则无亲,无亲则不长久,即使是结婚,必定离婚”。
女人问:“是爱吗?”
男人说:“只有爱,没有欲,接吻不如看电视;只有爱,没有亲,你老了我换人。”
女人问:“是亲吗?”
男人说:“无欲无爱,又无血缘关系,怎么可能有亲?”  
……   
男人说:“我是三个都有,分不清楚”。   
女人笑了。  
人的认识是以分别开始的,人又是通过被分清楚的事物的变化轨迹来理解世界的。所以,人对面前的事物,总是想确定它是什么(并且还经常是概念或逻辑上的唯一的确定),然后再通过它的变化来理解它。
当一个事物既是这样的、又是那样的,人就无法理解,就会认为这是荒谬的。然而,事实上,世界上很多的事物却正是如此。正如佛教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像一个站在广场上的人,在他没走之前,周围360度随处可以放脚,然而,当他把脚抬起来放下去,就是一步,再抬起来放下去,又是一步……如此许多步,就是一条路。事实上,他没走之前,是有千万条路可以选择的,并且以后的每一步也都有千万种选择,然而当他走完之后,却形成了一条路。
正如上面的故事,选择其中的一个,就会失去另外两个,甚至会失去全部,这应该不是他们彼此所要的幸福。选择某一个,就是对它的加强,同时也是对其他两个的忽略。我们看到,聪明的人往往把一切都看得很清、理得很顺,却往往是历尽千辛万苦才能获得了成功,并且是劳心劳力却福报很小;相反敦厚的人,往往不去想那么多,把事情理得也不是那么顺,却往往是稀里糊涂地获得了成功,并且少劳心力却福报很大。这是因为那些被忽略的、丢弃的往往都是有用的,选择的越多,损失的也就越多。正所谓:选择既是结缘,又是化缘;选择既是成功,又是掉福。
第五、论仁1、仁的字义
“仁”是一种心境。是观看族人的活人让祖先的神灵附体去享受祭品的心境。它包涵对共同祖先虔诚的感恩、怀念、敬重、亲爱之情,也包涵了对族人的亲近、同心、和善、友爱之情。祖先逝去归于造化,同于造化,所以更进一步地说,“仁”体现了对造化(对大道)的感恩、体悟、敬重、亲爱之情。
“ 仁”是感恩,感恩亲友、感恩祖先、感恩造化!"仁"是敬重,敬重他人、敬重先人、敬重大道!“仁”是亲近,亲近同类、亲近祖先、亲近自然!“仁”是爱惜,爱惜自己、爱惜人类、爱惜万物。
人是万物之灵,是这个世间的管理者,人和万物是共生的关系。“仁”是这个关系对人的自然需求,是人和万物对人的自然需求,是人的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2、祸福
人生在世,究竟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还是“福寿绵绵、祸不单行”?
有的人能化腐朽为神奇,因祸得福,对他而言,灾难只是幸福的铺垫,失败只是成功的契机;也有的人能把好事办成坏事,因福得祸,对他而言,幸福就是灾难的根源,成功就是失败的开始。
其实,“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人生的祸福,不仅是自己和外界互动的结果,而且是有规律可循的。
既是互动,又有规律,就会有正邪,有正邪就有适与不适的问题;既是互动,又有规律,就会有边界,有边界就有止与进退的选择。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根基,不同的境界,不同的选择,不同的尺度,得到了不同的结果,种下了不同的种子,这就是自己的祸福。
3、仁与福
“仁”是一种心境。是观看族人的活人让祖先的神灵附体去享受祭品的心境。它包涵对共同祖先虔诚的感恩、怀念、敬重、亲爱之情,也包涵了对族人的亲近、同心、和善、友爱之情。祖先逝去归于造化,同于造化,所以更进一步地说,“仁”体现了对造化(对大道)的感恩、体悟、敬重、亲爱之情。这种的心境(仁)贯穿于祭祀之全过程。
”福“,两手捧酒坛把酒浇在祭台上的境像,这是个平安、富足的境像,也是对被赐福的感恩、回馈的境像。
福是仁的基础,没有福的这个境像,仁的这个心境就无法依存;仁是福的自然反应,没有仁的心境,就没有人合理应对,也就没有福的持续。
简言之,没有仁,福不可持续;没有福,仁无所依存。
第六、论中庸1、中庸二字
《中庸》位列四书之一,中庸在儒家学说中占据崇高的地位。庸通用,中庸即是”中(的)用”,那么中到底是什么?
中:本义为对峙的两军之间不偏不倚的非军事地带(象形字典)。
此地带是两势力相和的区域。所谓“阴阳相和生万物”,此区域是适合生、存的区域。中是天下万物生、存的根本,所以中庸的根本是安守中的状态,秉持天赋之性,以维护自己和万物的生、存。
此地带是两势力的均势区域。《道德经》说“势成之”,只要有势就会有新的成(变化);佛教讲究用”等同差别”(消势)的方法来灭度众生和自己。所以万物因势而成,因势均而存。
此地带一旦偏倚一方,将改变势均的状态,从而产生理想的变化,《中庸》里面叫做“中节”。《道德经》说:“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人的生存依赖道的化生、德的滋养、物的相形。所以,人在发挥天赋之性履行天赋的职责时,必须符合道的规则、德的标准,必须珍惜、爱护与自己相形的万物。珍惜、爱护万物,隐恶扬善,不是人对物、对人的恩赐,而是自己的天命所在,是自己生存的需要。我想,这才是“庸”的真谛。
2、中庸之义
天赋与人(物)的职责(功能、作用)叫做性;合适地发挥、把握性叫做道;教人修习道叫做教。人(物)是片刻也离不开道的,能离开的,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警戒、害怕并一心一意地探知、对待他所看不见的和听不到的。没有什么的显现、膨胀不是来自于看似没有的、看似稳定的、隐藏着的、微小的事物,所以君子在独处时会谨慎地、一心一意地对待自己的性。
喜怒哀乐还没有发生叫做中,发生了就能达到合适的位置、力度,产生合适的作用叫做和。中,是天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万物的作为达到道的标准。达到中和,则天地各安其位、万物生长繁育、在人则心想事成。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
3、和的字义
和就是:各安其位各司其责,自觉地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实现有序地、有效地相互合作,以完成一个共同的美好的目标。
我们试着从反面来理解:第一,和是依其天赋,履行天命,不是无条件地相互迎合。无条件地相互迎合,看似很和谐,实际上什么事也办不成,并且大家还都会因为没有履行天命而遭受惩罚。第二,和是相互的配合、合作,不是大家彼此拆台或是藏着掖着。没有相互配合、合作,不管是热闹还是寂静,都不会有一个美好的结果,也就都不是和。第三,和以完成一个共同的美好的目标为己任,而不是让大家拘泥于小我,各行其是。没有共同的行为方向,就不会有共同的成果,没有共同的成果就不是和。
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崇高的地位,有和字的经典名句数不胜数,而以上述定义来理解经典名句,则别是一番景象。
注:
和,本义:吹奏用禾管编成“排笛”,发出谐调共振的乐音——《象形字典》。
和,相应也。——《说文解字》
应,本义:大雁在迁徙时有一种息息相通的共鸣,自觉地彼此配合,彼此影响,以“人”字阵形整齐飞行。——《象形字典》
4、至诚如神
诚,就是说(想、做)那个成功的、事实上的事,除它之外没有别的(包括情绪)。诚,会加重人与这件事的缘分,同时也会化解人与其他事物的缘分。
诚是一个人修身、做事、成功的一个基础环节。《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诚在《中庸》一文中占据大量篇幅。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是说:从诚达到明,就是人(物)性。从明达到诚,就是教育(化)。诚就会明,明就会成。明是干什么的?《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就是要发扬、彰显光明正大的德。
紧接着《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也就是说诚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改变、利用物性,从而让人能够为天地的化育做出贡献,使人能与天地并立为三。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著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是说达到至诚就可以预知以后的事情,至诚的人预知以后的事情就像神一样准。
诚不但可以尽人性、物性,可以预知未来,更可以成人、成物。所以,《中庸》中又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至诚如神,比如占卜,诚则准;比如信仰,信(在很多情况下,信即是诚)则灵。
注:
诚:由 “言”和“成”组成。
成:戌在城上,表示武力征服。造字本义:武力征服,称霸一方。——《象形字典》
“诚,信也。”,“信,诚也。”——《说文解字》
信:一种说法是由“人”和“口”组成,表示实践自己所说的话。另一种说法是由“千”和“口”组成,“千,表示不停地行走。造字本义:不停地走,跋山涉水,即“迁”的本字”——《象形字典》,所以,信就是不停地实践自己所说的话。
5、体悟中庸
《中庸》中讲,做到了中庸,天地就会各安其位,万物就会生长繁育。孔子说,中庸已经到达了极致。
“中”是天下万物的根本,“中”的用就是“和”,“和”是天下万物“达道”的标准。所谓中庸,静则安身,动则达道(成功)。
在这个世界上,造就一个事物很难,需要的是维持这个事物存在的所有必然条件都能达到,而破坏它却很容易,只需要一个具有足够破坏力量的条件即可。换言之就是:造就是缺一不可,破坏则是一票否决。
中庸的最大功用是造就,所以作为其根本的“中”就具备造就的一切内在条件。我们可以把“中”比作一头大象,而我们文化中一条条的认知就是一次次的摸象。接下来,我们就来摸一摸这头大象。
摸象之一: 中的本义。
中:本义为对峙的两军之间不偏不倚的非军事地带(象形字典)。
此地带是两势力相和的区域。所谓“阴阳相和生万物”,此区域是适合生、存的区域。中是天下万物生、存的根本,所以中庸的根本是安守中的状态,秉持天赋之性,以维护自己和万物的生、存。
此地带是两势力的均势区域。《道德经》说“势成之”,只要有势就会有新的成(变化);佛教讲究用”等同差别”(消势)的方法来灭度众生和自己。所以万物因势而成,因势均而存。
此地带一旦偏倚一方,将改变势均的状态,从而产生理想的变化,《中庸》里面叫做“中节”,而这也是“中”的用。
摸象之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喜怒哀乐之未发就是要安住常道,不起任何的情绪,不起任何的意念,当然也不是勉强地执着于这样一种状态,因为无论是喜怒哀乐还是这种不的执着,都会遮蔽我们对事物的感知,使我们觉悟不到事物的真实,应物也就达不到和的效果。
这个状态很像佛家、道家修行的状态,只是佛家、道家的修行从一开始就是奔着佛、仙去的,它们要的是对生命的超越,所以对此种状态的进入是彻底的,而儒学则立足于人的世界,进入这种状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应物,实现更美好的人生,所以儒家的状态中包含着人文关怀,并不致力于突破人的局限。
摸象之三:造就是缺一不可,破坏则是一票否决。
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正当的东西才能存在,所以“中”必须是正当的。
我们知道,恶往往会招来恶缘,使身不得安,所以“中”必须有善。
我们知道,假往往不会有实际的结果,所以“中”必须是真。
我们知道,诚是连接中和用的桥梁,所以“中”必须有诚。
我们知道,《中庸》中讲,喜怒哀乐还没有发生就是中,所以“中”没有情绪。
我们知道,中庸的结果是“天地各安其位,万物生长繁育”,所以,“中”不会让自己处于危险的、痛苦的境地。
……
摸象之四:中的组织原则
中的目标是用,是合理地、合适地与外界交互,做到达道(成功)。所以,“中”必须以“和”、以目标为原则来组织自己,使自己能达到庸的要求。
摸象之五:中庸往复
做到了中,只要行动就会达道(成功)。但成功后,要懂得”功成身退”,使自己重新回到中的状态。因为,只有这样身才会安,也才会给下一次“庸”创造条件。
第七、论宽容1、什么是宽容
宽容的意思是屋子(人心)对于所要容纳的物(人)而言很宽大。
一个人要容纳外物或别人,就要实实在在地接受它(他),让它(他)变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心里不要有所抗拒或是忍耐。容纳也是与物相合,合其道、合其德,共同缔造一个美好的结果。当我们的心里有所抗拒或是忍耐的时候,我们所容纳的只是一个异物、一块毒瘤,必然造成一个相互伤害的结果。
一个人要面对的是整个的世界,自身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存在着或深或浅的、或直接或间接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一个人要想在世界上很好地生存,就要合理地应对世间的万事万物,就要把万事万物分别放在生命中的合适的地方,分别用生命中的合适的部分、采取合适的方式去应对它。个别的物(人),只是一个人要面对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在容纳外物(人)的时候,内心一定要足够的宽大,把它(他)放在生命中的合适的地方,用生命中合适的部分、采取合适的方式去接待它(他),同时我们还要预备足够宽大的地方,来容纳它(他)的一些变化和运动,另外我们还要预备更大的地方,容纳更多的物(人)及他们的变化和运动。
所以,我们讲宽容,不仅仅是容纳,也不仅仅是接受、相合,更是预备足够宽大的地方去合适地容纳、接受、相合,甚至是宽大到可以合适地容纳、接受世间万事万物并与之相合。
注:
宽:屋宽大也——《说文》
容:造字本义:栖身、藏身于洞穴。——《象形字典》
容::容,盛也。——《说文》
盛,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说文》
2、宽容的必要
因自己的需要而作为,是人的本性。世间万物相生相克,彼此密切相关,是人的世界的真实。所以,人性可以滋生邪欲,可以成就罪恶。
神说:“你们要悔改”,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佛说:”普渡众生”,但世间的人局限于本性,有几个能看透自己、看清世界?又有几个能为了他人割舍自己的需要?
如果没有圣贤的境界,那么我们只有宽容。宽容别人的自由、别人的私心,让别人的自由和私心来约束我们的邪欲、匡正我们的行为,使我们免于为恶、免于报应。
3、容不下别人,也就是容不下自己
现代社会是一个社会分工高度发展的社会,不管一个人是官员、商人、学者、农民、工人、军人……都有自己的分工、自己的岗位、自己的分内职责。
我们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出了分内的贡献,换来的是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也许我们今天只是在建筑工地上搬了几块砖,但丝毫不影响我们可以享受一日三餐,丝毫不影响我们可以穿着衣服以免赤身露体,丝毫不影响我们在工作之余可以玩玩手机……
在这个社会分工高度发展的社会,我们依赖自己的分内贡献而活,依赖用自己的多余的的劳动成果而换来的别人的劳动成果而活,我们与其它的社会成员本质上是一个共生的关系。
我们的社会自有其规则和秩序,市场在自然而然地配置着资源、分配着利益。当某一个职业、岗位获得的报酬多了,或者是某一个产品能够获得的利润多了,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向它靠拢,从而通过激烈的竞争来降低它的超额报酬、利润,进而使资源配置、利益分配达到社会成员普遍认可的常态,反之亦然。
我们应该在遵循社会规则和秩序的前提下,通过自我的不断努力,让自己的劳动变得高效,让自己的产出变得稀缺,以此来获得更多的利益和成就感。
我们不应该只看到自己的劳动,却看不到别人的付出。不管我们生产的是什么产品,我们只是这个生产活动的部分参与者。就算是种地,我们也需要别人生产的劳动工具,也需要别人生产的各项生活资料,使我们能够一直活着,直到收获自己的庄稼,并把它换成我们想要的东西。
我们需要宽容,需要宽容到能够遵循社会的规则和秩序,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让市场来配置资源、分配利益。
我们需要宽容,宽容到可以看见别人的付出、别人的价值,而不是整天郁闷于自己的劳动,嫉恨于别人的钱包,思考着怎样去抢夺、去占有。杀鸡取卵的结果,只能是吃了这顿,就不会再有下顿,所以我们容不下别人,也就是容不下自己。
第八、论正1、正的字义
正的本义是:行军征战,讨伐不义之地。讨伐不义必然是已经得到神的护佑(合乎自然的规律和趋势)的,是正义的,是必然成功的;讨伐不义,是以主人翁的精神,做战斗的参与力量,把自己融入到正义之战的洪流之中。
正是内心安宁、平和、守中,与物相接则能够合适地知物、应物,从而达到和的标准。一个人在发怒、恐惧、有所好乐、有所忧患等等一些不安宁、不平和、不处中的状态中都不得其正,因为在这种状态中,人心不在焉,虽然看了却看不见,虽然听了却听不到,虽然吃了却不知道味道,人没有办法做到合理地知物、应物,其作为必然是达不到和的标准的。
注:
正,甲骨文(囗,村邑或部落)(止,行军),表示征伐不义部落。造字本义:行军征战,讨伐不义之地。——《象形字典》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大学》
2、逍遥游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段话的意思是:假若一个人能够乘坐在天地出征的战车上,并根据六气的不同特点来驾驭它,以此片刻间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遨游于无穷,那么他就不再愿意等待了(此时,这人已与自然合为一体)。所以,至人是无己的(因为他与自然已合为一体,不分别),神人是无功的(因为他与自然已合为一体,自然界所发生的都是他的功),圣人是无名的(因为他与自然已合为一体,自然即是他的名字,所以他不再需要俗名)。
乘坐在天地出征的战车上,其实就是乘势。人乘了势,就可以借势的力量并根据自己心愿来改变一些物和事。究竟人可以改变多大的物和事,那就要看他借的势有多大了,而借着天地大势的,是可以改变六气和万物的。
世俗的想法应该如上所述,但其实,一个人借势的过程就是和自然合为一体的过程,随着这个过程的深入,人和自然也就越来越不再分别,人就越来越失去自我,但同时却又越来越自然地将自然变成自我。
可以这么说,逍遥游,是自由自在地遨游,但实际上是失去了人传统意义上的自由自在,却得到了以自然为自由的自由自在。
注:
乘:爬上大树、车辆或其他高处。——《象形字典》
正:行军征战,讨伐不义之地。——《象形字典》
御:驯服马匹,握缰骑行。——《象形字典》
辨:法官中立听取原告与被告的陈述,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是非判断。此处意指辨别出的六气的不同特点。
六气:“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春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日: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黄帝内经》。六气是指物(人)所赖以生存的大气候,它也是物(人)生存的物质基础。
3、儒者之正
儒者之正,根源于“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根源于“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儒者之正,闻道则不惜其死,致仁则不畏牺牲。
儒者之正,静则安中,动则致和,以其至诚,尽人性、尽物性,故能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并列为三。         
儒者之正,“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儒者之正,其气浩然,忠君以道,不惧其威。           
儒者之正,其性贞诚,亲亲以德,不私其亲。
注:
正:行军征战,讨伐不义之地。——《象形字典》,它是正当的、有道理的、适当的、有力量的、被保佑的、有成果的。
格:用木(械)来进犯、规整众人(物)。格物,就是动一动物,来看它的变化;规整规整众物,来分析物规律。
4、知识是正义的根本
《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必须遵循地的法则、地必须遵循天的法则,天必须遵循道的法则,道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人相对于脚下的地球是极其渺小的,地球相对于浩瀚的宇宙是及其渺小的,浩瀚的宇宙有它自己的运行法则,宇宙万物都按照这个法则运动变化,这是一个科学常识。人活在大自然中,必须遵循大自然的法则才能生存,而大自然的法则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以,一个人无论有一个什么样的理想,想干成一件什么样的事,都必须以“致知”为开始,为根本,没有对相关外物的真实认知,没有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准确把握,人就没有办法做成自己想做的事。“致知在格物”,格物就是:动一动物,来看物的变化;规整规整众物,来分析物规律。格物就是以一种科学的方法来认知物及它的运动、变化规律。
“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就是获得物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知识,是人遵循大自然的规律的前提,也是人实现自己理想的前提。
“正“的本义是:行军征战,讨伐不义之地。讨伐不义必然是已经得到神的护佑(合乎自然的规律和趋势)的,是正义的,是必然成功的。“义”的本义是:出征前的隆重仪式,祭祀占卜,预测战争凶吉;如果神灵显示吉兆,则表明战争是仁道、公正的,神灵护佑的仁道之战。
所谓的正义,就是做符合自然的规律和趋势的,受神灵保佑的,必然成功的事情。有正义就有邪恶,所谓邪恶,就是做不符合自然的规律和趋势的,不受神灵保佑的,必然失败的事情。
一个人做事情,到底是正义的还是邪恶的,看的不是谁喊的声音高,也不是谁的势力大,而是谁做的是符合自然的规律和趋势的,受神灵保佑的,必然成功的事情。一个人能不能做正义的事情,根本的在于他能不能获得物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知识,即能不能致知。
所以,知识才是正义的根本。既然知识是正义的根本,那么谁拥有了知识,谁就代表了正义。
社会行为的正义,其根本在于是否掌握社会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知识。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工的社会,不可能每个人都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社会的发展、变化的规律,就像不可能每个人都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去生产汽车一样,社会分工不但让人们有了不同的工作,也让人们获得了不同的专业知识。一个农民,很难比一个建筑工人更会建房子;一个建筑工人,很难比一个老师更会讲课;一个老师,很难比一个厨师更会做菜……所以,我们普通大众,很难比知识分子更了解这个社会及其变化规律。
知识是物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在人生命中的沉淀,沉淀在生命中知识,在生命中铺就了一条符合它的规律的道路,并聚集了一些按着这条道路发展、变化的势能。所以,一个人想一件事,做一件事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着这条道路往前走。当一种知识在生命中沉淀的越多,越深刻,它所铺就的道路就越通达,它所聚集的势能就越强大,它就会影响到人的判断、选择,它铺就的这条路,就是人的性格。当一种知识在生命中沉淀的越来越多,它就渐渐地变成了这个生命的主宰,这时候人就会不自觉捍卫这个知识,以至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甚至是“杀身成仁”,为它献出宝贵的生命。
第九、论真1、悟真
真必全其精,
真必有其实,
真必乘其正,
真必得其果。
2、真理、理、帽子
理要成为真理,就要完全地、恒久地符合事实,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下,都不能被任何的事实证伪。这样,我们可以说,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合理的,因为一切都已事实上发生;我们也可以说,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不合理的,因为一切都时刻在改变。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切都不合理,就是理不符合事实,也就是说这理就不是真理,因为真理同时符合一切的发生与改变。其实理与真理都是我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创造的名词,而我们赋予真理的定义也就是在描述我们生命中的一切的事实本身,我们赋予真理的定义也使得我们根本无法找到一个真理的代名词,因为任何可以表达的理都不可能完美地符合事实。
人们通常会基于这样那样的需要和目的,为真理戴上这样那样的帽子(一些确定的、狭隘的、僵化的词句、理念),企图用这些帽子来表达、代替真理,但往往是一旦时过境迁,这些帽子就会显得非常不合时宜,当这些帽子代替真理被套用在现实中,它就会产生罪恶。
第十、论善1、善的字义
善的本义是谈论羊的场景。
羊是人类的美食,也是一种温顺的动物,在中国古代也是吉祥的象征。所以,谈论羊就是在谈论富足、温顺、吉祥。这样一种场景中,因富足而没有欲望,因温顺而态度温和,因吉祥而没有警惧。在这样一种场景中,谈论的、出发点、对象、方式、目标、结果中无不包含着富足、温顺、吉祥。
善的场景如此美好,所以《大学》中说:善是人应该止(选择、努力、生活、停留)的地方(止于至善)。孔子进一步说:“在止这个事儿上,知道止在自己应该止的地方,难道作为一个人却连一只鸟也不如吗?”(《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当基*督徒在歌颂神、赞美神的时候,当佛教徒在“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与善的场景竟相似如斯!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善的场景,本身就是富足、美好、圆满的象征;善的场景,需要进入场景中的人各安其分、各司其责,以保证自己不出局和场景不恶化;善的场景,因其无它害,所以善就有了“善意”的意思;善的场景,因其结果的美好,所以善就有了“善于”的意思。
在善的字义的流变中,人们逐渐对人的心意、言行出发点的善很是关注,善变成了现代字义的“善良”,社会主流观念要求人们有这种善意、善行,但是人们逐渐发现,自己的“善”不能必然得到善的结果,于是人们疑惑甚至抛弃了它。
其实是人们忽视了善本身对结果的追求,在我们的字典中,善还有擅长(善于)之意,不能得到善的结果的言行,是没法用擅长来解释的。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得不到道(也可以理解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不能使结果达到善的境界的“善”的立意、“善”的言行都只是意淫和蛮干。
善是自在安详,不是委屈忍耐;善是功德圆满,不是懦弱失败。
善不应该因懦弱而被轻视,不应该因无能而被抛弃,因为那根本就不是善。
善,会意,从言,从羊。是谈论羊场景。这个场景是平安祥和、富足美好的。 (善,吉也。——《说文》。吉,会意。甲骨文字形,上象兵器,下象盛放兵器的器具。合起来表示把兵器盛放在器中不用,没有争战、危难。),后世字义也不外乎人的处境及心意言行的出发点、过程、结果的平安祥和、富足美好。
2、在传统概念的理解上,我们错的一塌糊涂!
我们抛弃善,是因为它不能,却不知它还有一义是善于;我们羞辱德,是因为它无用,却不知它的本义是得道。我们追求福,只想获得恩赐,却不知功是福的因;我们向往寿,只知调理营养,却不知德是寿的源。我们推行孝,只苛晚辈的顺承,却不知长辈更应有慈;我们高举忠,只责下级的服从,却不知上级更应有仁。
没有善的不能,怎知善的另一意义;没有德的无用,怎知德的本义;没有福的不期,怎知功是因缘;没有寿的无助,怎知德是源流;没有孝的不行,怎知慈的相生;没有忠的缺位,怎知仁的相成?
3、善恶之报
古人常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但很多现代人以经不再相信。究其原因,在于人们经常看见了恶人作恶反而获得了资本,日子却越过越滋润,而善人却在恶人的欺凌之下毫无招架之力,且在困苦之中越陷越深。
于是乎众人争相为恶,能打得过的就明抢,能卡住脖子的就勒索。然而事情却没有到此结束。古人的话通过千百年的沉淀,已经深入了人们的灵魂,深入了社会的文化,变成了人们的基因。人们天然地明白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只是人们经受不住恶的诱*惑,承受不起比较的落差,于是忍受煎熬,强*奸正义,一个个都变成了岳不群。
其实不是古人错了,也不是人们看到的不是事实,而是人们的眼界还不够宽阔,眼光还不够深邃。
人们常以为“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就是:别人抢了自己的东西,立马得遭殃,或者立马要无奈地归还,甚至是加倍地补偿;别人在自己的胸脯上打了一拳,自己立马也在他的胸脯上打上一拳,甚至是两拳;别人给自己一碗面吃,自己立马就要给别人一碗面,甚至是两碗面。
事实上,人在社会中,在自然中都有自己的分工,人无法自力更生地满足自己所有的要求,人都要与他人他物互通有无,以自己独特的付出去换取他人他物对自己生命需要的支持,人与他人他物其实是相互支持,和谐共生的关系。所以你给他一碗面,他也立马给你一碗同样的面,这不是公平,也不是善恶之报,而是毫无意义的瞎折腾。
人和物一样,都因这个世界的需要而被创生,能够满足这种需要就是有德,有德就有存在、发展的必然;人和物一样,都有死去或灭亡的那一天,死去或灭亡的原因就是其德已被耗尽,失去了继续存在的意义。善能增加德,恶却会减少德,所谓善恶之报,其根本的还在于德的增减。
他抢了你的肉,吃的很滋润,他又抢了很多人的肉,吃的油光满面,最后因一场意外他的儿子死于车祸。所以,他在你的胸*部上打了一拳,其恶报可能是被狗在屁*股上咬了一口,惩罚他的主体不一定就是你,惩罚的方式不一定就是痛打,其被惩罚的部位也不一定就是胸脯,其被惩罚的时间也不一定就是现在。
此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都有适合自己的方向和岗位,但人生需要面对的却很多,人却没有足够的机会、时间、精力去做应对所有的事情。善意有时候会得到不公平的回报,但是它却可以消解缘分,使人摆脱无休的、杂乱的因果纠缠。释放善意不是对不公平的隐忍,而是给自己以足够的机会、时间、精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释放善意不是生命的必须,却是生命的需要。
孔子四十而不惑,常人活了一辈子也看不透的大有人在。当人们争相为恶,迫使我们的社会进入并纠缠于互害模式,几乎人人受害的时候,我们怎么可以还是嗅不到危险的接近,怎么可以还是不知道悔悟、悔改。
第十一、论美1、美的字义
美就是品尝美味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外物是如此美好,它高度符合自然和人对它的要求和期望;在这个场景中,人的情志得到伸张、满足,人有了愉快的感觉、大的感觉(与天地并列为三的感觉)。
注:
美,甘也。从羊,从大。——《说文解字》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说文解字》
美由羊和大组成,羊是人的美食,大则是一个双臂双腿舒张的人形。
2、悟美
“美”情的彼岸、魂的寓所。
3、论美
美,
道之所爱,
德之所厚,
势之所趋,
物之所含。
是故,
不行道不配其美,
不厚德不配其美,
不任势不配其美,
不容物不配其美。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功勛 +5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10 + 5 彩!

查看全部评分

最新评论

笔名止于至善 发表于 2016-7-15 00:17:53
自序
本书试图通过探讨人的认知活动对人认知的过程及结果的影响,来说明人的认知范围和局限。
本书试图通过探讨人的认知活动、认知过程、认知结果的关联性,来说明人的认知方式和存在方式。
本书试图通过上述讨论,和对一些哲学的、宗教的经典名句的解读,来区分人的世界和神圣的世界的不同和界限。
基于以上讨论,本书试图描绘基于人的范畴的存在的样子和自然的规律。
基于以上讨论,本书试图说明人存在原因和意义,人生的可贵和人性的特征,并基于它们来说明修身的必要和方法。
本书中详细解读了诸如“道”、“德”、“仁”、“福”、“中庸”、“和”、“诚”、“正”、“善”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中的重要字词。由于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汉字本身就是对事物、场景的描述、指代,所以本书在解释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字词时,主要参考了《象形字典》和《说文解字》的释义,并把汉字作为一个事物、一个场景来理解,字词的意义也通过该事物、场景的运动变化、与外部事物的关联、及其内涵意义来解释。所以,本书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字词的释义与现代汉语的释义由很多不同之处。
本书试图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重要字词的解读,来论述传统文化典籍的真正意思和现实意义。
本书试图破解当代中国“社会现实和人生实践与传统文化的困境”,并试图以此来恢复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信心。
本书不排斥任何学说、宗教,更不排斥科学,只是在充分尊重他们的基础上,试图通过他们的一些相通、相同之处来说明一些问题。
本书的写作历时数年,书中的大部分篇章是作者本人在数年之中的某个时间的独立体悟,所以书中的大部分篇章可以独立理解。因此,虽然本书的成册也力求逻辑性和文义的前后顺承,但是书中的很多地方还是要靠前后之间的相互解释。
由于作者本人知识和能力的局限,书中难免有许多的错误之处,还请读者批评、指正!
                            止于至善于2016年6月22日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7-15 06:27:11
对善性理解的要点。进入汉武独尊儒术的时代,儒教形态的儒道佛文化,理论终极是善性,所谓楼主的至善。儒是浑然天理成人事当然之理,人的善性是循当然之理适全天理浑然,道德内修;佛视存在为空境,幻化人生,避离因果,循佛性善境,禅静内修;道无为人生,视世事为虚无,与世浮沉,心态自然内修善性。内修心性,以抑制人的生理本能,闭情禁欲,异化人性为代价。内修心性也必然是空谈心性,不因乎物求合乎天之善性,心物分离,何来善性?善被作弄,游戏于善,终归被摧残,就是善。谈善,必然是要思辩继之者善,成之者性的哲理逻辑。没有善之继也,就没有性所成也。继善,人天物道体自然之化的文明势态;成性,自然之化显然在人的心性本质(性命学)的客观存在,“命者命此焉耳,性者性此焉耳”。没有性之所成,性性存神的人欲见天理,不会有性善;没有性性存神的天理达人欲,就没有继之者善。不清晰继善成性的哲学意涵,谈善性一切皆空,麻木人心,其理论,必然流为肤浅化成教条的当然之理。论继善成性,非论人之善,论人之贵,论性性存神。请看船山论语:“天地之生,莫贵于人矣。人之生也,莫贵于神矣。神者何也?天之所致美者也。百物之精,文章之色,休嘉之气,两閒之美也。函美以生,天地之美藏焉。天致美于百物而为精,致美于人而为神,一而已矣。求之者以其类(性性),发之者以其物(音容)。是故精生神,而神盛焉,神盛于躬,而神明通矣,神明通而鬼神交焉”。性性存神,神盛于躬的神明通,造就天地之美人之贵,即民为贵,继善成性的定所宜人环境。
笔名止于至善 发表于 2016-7-15 08:34:47
善的本义是谈论羊的场景。
羊是人类的美食,也是一种温顺的动物,在中国古代也是吉祥的象征。所以,谈论羊就是在谈论富足、温顺、吉祥。这样一种场景中,因富足而没有欲望,因温顺而态度温和,因吉祥而没有警惧。在这样一种场景中,谈论的、出发点、对象、方式、目标、结果中无不包含着富足、温顺、吉祥。
善的场景如此美好,所以《大学》中说:善是人应该止(选择、努力、生活、停留)的地方(止于至善)。孔子进一步说:“在止这个事儿上,知道止在自己应该止的地方,难道作为一个人却连一只鸟也不如吗?”(《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笔名止于至善 发表于 2016-7-15 08:43:23
对于儒释道,甚至是基*督教神学、科学,本书只谈论它们的相通相通之处,不谈它们相异相分之处。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7-15 16:30:56
儒道佛相通之处?治世道德,乱世道佛,治乱世循环的儒道佛互补,相通之处在那里?善性,治世的道德之善性,乱世道佛之善性,儒道佛相通之善性。何以相通?空谈心性非务实,儒的天理浑然定人事当然之理,性即理与心即理;佛幻化人生视世事空境,空境,何有实事实理?道作无为虚无境,道物化生无不为,人无为,虚无心景何实有?实事实理皆浑然、皆空幻,皆虚无,所以人的心性惉滞情,无欲理。奈心性有鬼神,于天理达人欲,质实鬼神入始奏人的动力能;于人欲见天理,质正鬼神入礼义规范。聪明才智的人鬼天神都被质实质正纳入正常轨道。因鬼神心性在,决不能有惉滞情无欲理的所谓善性,这种善性论,最终摧残就是善性。回想WG时期的斗私批修之类,抑制情欲的善性吧!因果如何?所以,谈继善成性的民为贵,谈性性存神的仁恕天下。
笔名止于至善 发表于 2016-7-15 16:34:24

《至善论集》中有大量的相同相通之处,在此仅载部分供君参考:
第二、认知的局限和目的
  1、认知的局限
  对自然的真实情状的探究是人对自身提出的问题,其结果也必然超不脱人的认知范围。
  人靠着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识对自身和外面的世界进行感触、靠意识对自身和外面世界的变化进行觉悟,感触的结果是变化,变化产生了觉悟(也可以产生非觉悟的应对,如条件反射)。人对自然的真实情状的认知正是这种感触、觉悟的结果。无法感触、觉悟的,人没有办法认知。
  人觉悟的对象是变化,变化的前提是不同;人不能对两种及以上的变化同时觉悟,觉悟也就体现为一种变化的过程。所以人的认知必然开始以分辨不同,进行以一种变化的过程。
  没有样子的不同、时间的先后、空间位置的差异、运动变化的过程,人是不可能认知的。所以,存在的样子、时间、空间只是人认知的方式,却未必是自然的真实。
  人区分事物的过程,伴随着情状、属性的归集。当人把自己和外物区分开来的时候,人就会发现,自己和外物存在着因果关联,正是自身对外物的感触,导致了能够产生觉悟的变化,这变化正是自己和外物因果关联的结果。和自身没有因果关联的物事,无法导致使人产生觉悟的变化,也就不可觉悟、不可认知。
  科学技术让人们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拓展,但科学技术实际上是从拓展人对事物的感触能力开始的,科学的仪器、方法拓展了人对事物的感触范围,但无论这个感触范围有多大、路径有多长,都必须通过因果关联最终导致能够使人产生觉悟的变化,人才能产生认知。
  所以,无论科学技术多么发达,人只能认知和自己的世界存在因果关联的事物。哪怕有一个事物就在人的身边甚至是人的身体里面,只要它无法导致能够使人产生觉悟的变化,人就无法认知;无论一个事物和人的距离多远、差别多大,只要它和能够使人产生觉悟的变化有因果关联(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它都可以被认知。
  所以,人能够认知的世界必然是一个万事万物相互因果关联的世界,而万事万物相互因果关联却未必是自然的真实。因为这样的一个世界是基于人对事物的区分,对事物的情状、属性的归集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个基础本身就是人为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2、认知的目的
  人的觉悟是带着实用的目的的,所以觉悟的成果必须是确定的、可重复的,否则觉悟就失去了意义。确定性指向了存在,而可重复性则指向了规律。所以存在与规律一直是人类研究的最重要的课题。
  觉悟是实现的蓝图,实现是觉悟的目的,变化的必然性、因果性是觉悟与实现的基础和桥梁。
  所以在人的世界里:物是确定的、可以区别的,因为确定和区别是人一切的开始;物的变化是一个必然的过程,物的变化也必然有确定的起因,因为这是觉悟和实现的必要条件。
  认知的目的性导致了人的世界的诸多属性,同时也潜在了对自然的认知的不完美、不真实的可能。
  3、太初有道
  “色(能看见的存在)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那个没有任何分别、变化的境界人是无法描述、觉悟的,因为这个境界要求描述即是、不异于不描述,觉悟即是、不异于不觉悟。也许有人说,我可以去想、去体悟那个境界,但想、体悟本身已在过程中,也已经有了和不想、不体悟的分别,也就是说,这个行为本身已经与那个境界相左。总之,那个境界万物合同、没有分别、没有变化,也就没有意识的觉悟。
  《金刚经》有云:“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诸如此种“这个样子,不是这个样子,是为这个样子”的论断,《金刚经》比比皆是。《道德经》有云:“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那个境界既确定又不确定,不可言说。
  那个境界是佛的境界、是神的境界,超出了我们的认知范围。
  《易经.系辞传》有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圣经》有云:“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著他造的。”。科学的研究,越是深入,越是消除了花花世界的异同,也越是可以解释更为深广复杂的事物,甚至《超弦理论》认为世界的一切都是一根一维的弦震动的结果(我们暂且认为超弦理论是正确的)。
  无论是“佛”“太极”、“道”、“神”、“超弦”,我们也只能通过他创生万物的路径来理解它,因为只要他达到了唯一的境界,就再也没有物事和他区别,他就是到达了我们认知的极限,他的实质和背后的东西,我们永远无法认知,甚至我们仅有的认知也未必正确。
  他创生万物,我们的理解是一个确定过程,但事实上却可能只是自然顿现,甚至从色空不异的角度说,创生根本就是个伪命题(一个由人所造的属于人的问题,而非他的)。
笔名止于至善 发表于 2016-7-15 16:39:29
一个苹果放在桌子上,无论是古人、现代人、西方人、中国人看见的是一样的,虽然描述出来略有差别,但大体上一定是相同的。这个世界就是那个样子,只要去描述的都是人,只要人都长着眼睛、鼻子、耳朵、身体并以它们去感觉,得到的结论一定存在大体量的相同。
  所以,不同族的语言可以相互翻译,不同族的人们可以相互沟通;所以,无论是古人、现代人、西方人、中国人在对错的辨别上都是基本一致的。
  “向道性”即唯道是从,唯真实的存在是从,唯自然规律是从,它是一个文化体系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文化体系可以发扬光大的必要条件。所以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西方基*督教文化,还是现在的以科学主导的文化,向道性是其共同特点。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7-15 17:56:25
中西文化路不同,决定文化差异性,思维的差异性,以至义理有差异性。义理有真理与偏蔽两方面。中西文化有各自不同的义理和偏蔽,从而反映着不同的文化路。但是,义理因属于人类社会不可易变的天秩天叙,务实理则的义理体系,却又是不存在地域性,中西不同的义理体系随着世界文化的文明演变,义理完全可以会通,正如MKS主义中国化,就是中西理论理性的义理会通。不解决义理会通,就没有MKS主义中国化。你可以看看我的新贴:《再度的文化沉思》,便有说这个问题。文化会通所涉方方面面,片言只语不能言清。
笔名止于至善 发表于 2016-7-15 22:41:38
分歧是次要的,相同相通是主要的
笔名止于至善 发表于 2016-7-17 16:00:46

中庸的含义很深刻,要准确而完整地说明中庸是什么,是很难做到的,但是要把不符合中庸的思想、言行指出来,却是十分容易的。《道德经》中的道和德,《论语》中的仁,以及很多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字词,都是这样的。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7-17 16:01:49
笔名止于至善 发表于 2016-7-15 22:41
分歧是次要的,相同相通是主要的

分歧成形在文化历程中;相通相得证验在文明进化中:进步的势态和必然势态。
楼主以羊的场景比如人的场所,是无法比拟的。羊的富足是人的喂养,人的富足靠心力所创造出来。民所共由物物道,包括两方面,精于物者而物物,物物过化道;一是精于道者兼物物,性性存神道。前者归入诚者天道范畴,后者归入信道,诚之者人之道范畴。诚信逻辑,出自诚者天道与信者人道的天人合道。
楼主将世间事物方方面面的一切形态和过程归入自然范畴,这是对的。楼主是否想到,自然形态和过程,同样是人为作用的形态和过程;人为作用的基础,非纯人为,也是自然与人为的矛质体。如事物,物理事则的客观规律性,归属自然。但是事物,人也,人为的事物。事物即有自然的客观规律性,也有人为的因果性。在中国哲学史里,人为与自然,是总体性的矛盾范畴,由之散到方方面面。道与佛为何相伴不分离,内则道佛,乱世道佛。一主自然无为;一是人为因果避离。孖公仔,不相离。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7-17 16:51:58
笔名止于至善 发表于 2016-7-15 16:39
一个苹果放在桌子上,无论是古人、现代人、西方人、中国人看见的是一样的,虽然描述出来略有差别,但大体上 ...

苹果的形态基本一样,内在“质性”,不会一样。有新旧苹果分,有优劣之用,人喜欢吃与不喜欢吃,毕竟因人的吃用,区分开来。形状就不显得重要,优劣的食用最重要吧!
古今中外,民族地域之间,语言翻译帮忙沟通。思维方式,辨别对错的定向力基本一致?不至于吧!古代中国人有祖宗的礼之本,先人辞世,后代守墓三年。有的民族却让先人暴尸山头,让鹫鸟吞噬。有文明与野蛮对比吧!再说列强入欺凌中国的时代,侵略与被侵略,文化的同化与被同化,文化分歧与殊异,不是映照在文化历程中。
什么是“向道性”?中国文化倡有道伐无道的正义,向道性;难道没有无道伐有道的侵略战争,如两次世界大战。论道,顿顿离不开理,不可易变的天秩天叙的义理原则,有道与无道的性质评判。论道,也不能离开势,人心向背与军事实力。也离不开文化的软实力,理论理性的文化环境,实践理性的心性文化。离不开一定理道的理势天,理有屈伸与顺逆,势有轻重成可否,理势自然有向道性?顺天之理,应人所需,方有向道性,物理事则成就事理与天理,理道一体,方有向道性。“非唯道是从”。古易以事象言数不言理,老子论道不论理。没有理的向道性可以成立?道即路,不存有自然规律的意蕴,因理存焉,方致道有自然规律的意蕴。人天物道体的自然之化,心物定律的存在音容天:“人物之元,鬼神之绍”。何以是人物鬼神?

笔名止于至善 发表于 2016-7-17 16:56:51
本帖最后由 笔名止于至善 于 2016-7-17 16:59 编辑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7-17 16:01
分歧成形在文化历程中;相通相得证验在文明进化中:进步的势态和必然势态。
楼主以羊的场景比如人的场所 ...

羊是人类的美食,也是一种温顺的动物,在中国古代也是吉祥的象征。所以,谈论羊就是在谈论富足、温顺、吉祥。这样一种场景中,因富足而没有欲望,因温顺而态度温和,因吉祥而没有警惧。在这样一种场景中,谈论的、出发点、对象、方式、目标、结果中无不包含着富足、温顺、吉祥。
自然形态和过程,同样是人为作用的形态和过程;人为作用的基础,非纯人为,也是自然与人为的矛质体。”仁兄这句话我很赞同,我本人在《至善论集》中也曾说过:“物的形象其实是人与物相形的结果,是人与物共同的创造。”在物我分别的情况下,即在人的世界下,客观的事物、规律是真实的存在,人和万物也存在因果关联。只是,在没有物我分别的情况下,万物归一,天人合一,正如本书所言:“那个境界是佛的境界、是神的境界,超出了我们的认知范围。”我不敢论述。
笔名止于至善 发表于 2016-7-17 17:43:26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7-17 16:51
苹果的形态基本一样,内在“质性”,不会一样。有新旧苹果分,有优劣之用,人喜欢吃与不喜欢吃,毕竟因人 ...

“一个苹果放在桌子上,无论是古人、现代人、西方人、中国人看见的是一样的,虽然描述出来略有差别,但大体上一定是相同的。”首先,我在这里讲的是大家都去看的是一个苹果,其次,即或是不同的苹果,也不会有那个国家的人能吃出羊肉味来。所以,我说的是“得到的结论一定存在大体量的相同。”,但是也没有否认有小体量的差别。
古代中国人有祖宗的礼之本,先人辞世,后代守墓三年。有的民族却让先人暴尸山头,让鹫鸟吞噬。”我在《至善论集》中说:“人的认知必然开始以分辨不同,进行以一种变化的过程。”“人的本性是体会、关注那些变化着的、运动着的不善不美事物,且常常忽略已经进入常态的、平衡的、和谐的事物。”,致力于分辨事物的不同之处,重点关注事物的变化过程,忽略一些事物的相同点和一些静止的事物,是人认知的局限,也是人性的局限。
所以,本书致力于寻求不同的思想、宗教的共同之处,把他们的大体量的共同之处寻找出来,同时论述了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相互依存的真*相。目的是促进人与人之间消除分歧、止息干戈,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相亲相爱,相互合作,和谐共处。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道”是万物的本真和规律,是人实现自己目的的路径。向道性是人和物存在的方式,也是人实现目的的必由之路,所以传统文化的许多字词的内涵都于“道”相关。存在走的是“道”的路,人心走的是“理”的路,所以“理”必须以合乎“道”为基础,才不至于空洞无力。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7-17 19:22:13
请注意儒道的道意蕴差异。儒论道必论理,形上導神理;形下实践理性的理气,气流行之道成气势的理势天,循理而应乎事物的物理事则,理情与理欲的人道信之道。可以说,没有理,不成儒学道。道家论道不论理,在五千言道德经内,何处言理?与古易思维一样,不言理。古易时代没有理的概念。孔老时代有了,老子执古道纪遵循古易道,不言理。儒道分殊道,连锁反应其他,道言物化有无,儒言物物道,精于物者而物物,物物过化之诚者天道;精于道者兼物物,性性存神之信道,诚之者人之道。我所言儒道逻辑,是否符合儒道原真?
笔名止于至善 发表于 2016-7-17 19:30:06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7-17 19:22
请注意儒道的道意蕴差异。儒论道必论理,形上導神理;形下实践理性的理气,气流行之道成气势的理势天,循理 ...

《至善论集》只言相同之处,因为相同之处才是被大家忽略的,并且,相同之处在体量上也是异同之处不可比拟的。各种思想、宗教唯有找到相通相同之处,才能逐步化解分歧,和平共处。
笔名止于至善 发表于 2016-7-17 19:35:35
笔名止于至善 发表于 2016-7-17 19:30
《至善论集》只言相同之处,因为相同之处才是被大家忽略的,并且,相同之处在体量上也是异同之处不可比拟 ...

《至善论集》讨论国学,却不止于国学,讨论哲学,却不止于哲学。它止于人生,止于现实,积极入世,以服务人生、服务现实为务。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7-18 06:36:03
本帖最后由 质文刚柔 于 2016-7-18 07:55 编辑

你的理解,真的可以为现实服务,可以精义现实。羊温顺,动物也;人温顺,过了底线,质变为民族劣根性了。如红楼梦的尤二姐,够温顺了吧!象面团,悲惨结局。请看鄙贴《船山的实学心性》
若楼主是学人,当深思一些问题了。谈自然若不知自然与人为是矛盾总体,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我请楼主看鄙贴《儒学演变三阶段:应该之理•当然之理•所以然之理》,三阶段就是否定之否定过程,我们就不能总结出来,如何认识否定之否定规律?船山的实函斯活,活之有理、有体、有用的必于实,“函之所至,无不至焉;与函相得,无不浃焉”,实函斯活的理论意蕴,真切透现的是质量互变的理论问题:“实,充也;函,量也,充其量斯活矣,故曰:‘实函斯活’”。“先此之理,待此而叙;先此之体,待此而固;先此之用,待此而兴。”显然的质量互变理论,不能发见出来,又如何理解质量互变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明示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明示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与船山道体论,终奏物的顺乎物则之则,在始奏人的心性动能所要遵循的物则之则,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意蕴,不存在义理会通?在中奏天的社会文化限定,所要遵循的物则之则,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意蕴,不存在义理会通?在尊奉MKS主义理论指导的国土,却漠然了自身传统文化值可义理会通的理论理性;倡行MKS主义中国化,却无视着值可中西会通,切可古今转换,成为中介点理论的船山学研究,包括尊者在内。请看《中介范畴的哲学功用》,肤浅化的文化乱相路,一误再误,就是转折不到昭明船山学方面,完成义理的文化会通。不知楼主能看懂我的文贴否?若能看懂,举一反三,思维转换入深刻,切勿泛泛而论,学之避忌。古人有一字之金的严谨精神,今学人当传承此精神,理论不深刻不罢休!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7-18 06:40:52
明确而言,若楼主以现有的学术功底转移到船山学研究,学术境界会焕然一新。楼主静静看我近来数篇文贴,看看感觉如何?
笔名止于至善 发表于 2016-7-18 09:38:03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7-18 06:36
你的理解,真的可以为现实服务,可以精义现实。羊温顺,动物也;人温顺,过了底线,质变为民族劣根性了。如 ...

温顺只是本文解释善的一部分,还有富足和吉祥。温顺着重表达了内心的平和,不起争端,不事暴力。富足则表达了善本身所拥有和能缘起的丰足的回报。吉祥则着重表达了结果的美好。善是三者具足,三者不全的未必是善。仁兄还停留在善就是“善意、仁弱”的阶段,完全忽略了善的“善于”之意,忽略了善对结果的追求和对善果缘起的必然性。后世对善的片面细化,甚至对其内涵的恶意阉割,才是导致所谓“善无善报”错觉的原因,甚至推而广之,这种片面的细化、甚至恶意阉割,正是导致人们觉得传统文化不符合现实、规律,没有用处的原因,而这也是导致当今中国道德沦丧的重要原因。
笔名止于至善 发表于 2016-7-18 09:42:46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7-18 06:40
明确而言,若楼主以现有的学术功底转移到船山学研究,学术境界会焕然一新。楼主静静看我近来数篇文贴,看看 ...

我只是个业余爱好者,仁兄邀请转移研究方向的好意心领了,仁兄国学功底深厚,大作当择机拜读。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7-18 16:43:46
笔名止于至善 发表于 2016-7-18 09:38
温顺只是本文解释善的一部分,还有富足和吉祥。温顺着重表达了内心的平和,不起争端,不事暴力。富足则表 ...

楼主见解过多的想当然,不切实际,为什么乱世道德遗落?为什么乱世佛道?正视这类的社会文化问题,环境造人。扭转私之过,守公之则;扭转贪之过,秉义之廉;扭转懒之过,务勤之健,环境造人。同样,原秉公之列,流入私;原守义之廉,沦为贪;原穷理尽性勤勉于政,堕为懒,不思作为,同属环境造人。楼主不要空谈善性,多研究环境造人的问题。定所的宜人文化环境。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7-18 16:57:34
笔名止于至善 发表于 2016-7-18 09:42
我只是个业余爱好者,仁兄邀请转移研究方向的好意心领了,仁兄国学功底深厚,大作当择机拜读。

非转移研究方向,而是调整完善研究方向。船山的《读四书大全说》解读四书义理;《周易外传》解读易学义理;《诗广传》《尚书引义》等,都在解读孔儒的经典义理,之间存有理性的逻辑次序,完善理解国学义理,不至于杂乱无章。与楼主商讨,儒家的核心理论是什么?解决人类社会问题核心理论又是什么?
笔名止于至善 发表于 2016-7-18 21:58:17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7-18 16:43
楼主见解过多的想当然,不切实际,为什么乱世道德遗落?为什么乱世佛道?正视这类的社会文化问题,环境造 ...

道德的根本内涵详解参见本书第一部分“自然,道,德,万物”。当然后世对道德的注解、细化因为偏离了道德的根本内涵,而致使所谓的“道德”不再合乎自然的本真、规律,不再合乎人的预期,所以不再有实用价值,也就不再被信任。所以,真正沦丧的是过时的、错误的注解、教条,却不是道德本身。当然,人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本质,还是以那些过时的、错误的注解、教条来代表道德本身,于是就会创造出补丁(在特定条件下不能用道德,应该用它解决问题),当补丁越来越多,所谓的“道德”也就被细化、弱化到小小的角落。而真正的道德也就越来越多地以其他面目出现。
笔名止于至善 发表于 2016-7-18 22:10:10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7-18 16:57
非转移研究方向,而是调整完善研究方向。船山的《读四书大全说》解读四书义理;《周易外传》解读易学义理 ...

我只能回复仁兄,“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世界上的物都有寿命,世界上的教条都有适合的期限。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7-19 09:12:50
笔名止于至善 发表于 2016-7-18 21:58
道德的根本内涵详解参见本书第一部分“自然,道,德,万物”。当然后世对道德的注解、细化因为偏离了道德 ...

道德之得有两得:人德之得与物得之德,精准化就是:正义利物利民生,推而准之于无穷,皆是物也。顺乎物则有心性唯物,能否顺乎物则的条件限定是中奏天,制度的环境造人与文化造就心性。所以有疑乎人心的心性辩证。理势天的顺天应人,音容天的逮音容成,如何才能现实,宜人的社会文化大环境,一切理论都要接受事实的考证,决定理论的灰色或长青,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宜人的社会文化大环境成为现实环境,应该是文明的象征:进步势态与文明势态。请再看鄙贴《儒学演变三阶段:应该之理·当然之理·所以然之理》,当然之理阶段从汉儒开始,二千余年的历史,已成历史存在,思想史演变的自然过程。没有教条的当然之理阶段,就没有辩证的所以然阶段;没有儒道佛互补的空谈心性,便没有船山的实学心性;没有儒道佛社会人生观的内修心性,便没有船山道体论与人道理欲观的哲学思维。理论的逻辑次序,自然过程。否定之否定三阶段的嬗递,自然过程。关键在于,对传统文化历史作理性提纯,在于获取文化积淀及智慧结晶,文化目的显然:经世治用与会通古今通义。文化获取的目的:为现实社会服务。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7-19 09:17:25
笔名止于至善 发表于 2016-7-18 22:10
我只能回复仁兄,“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世界上的物都有寿命,世界上的教条都有适合的期限。

张载提出的不知有无有而有知幽明之故的观点,请认真考虑,知于天而不知人,道法自然知有无;知于天更要知人,精于物者而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无极而太极的知幽明道。
笔名止于至善 发表于 2016-7-19 11:12:27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7-19 09:12
道德之得有两得:人德之得与物得之德,精准化就是:正义利物利民生,推而准之于无穷,皆是物也。顺乎物则 ...

那么以仁兄看来,现今的道德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笔名止于至善 发表于 2016-7-19 11:32:52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7-19 09:17
张载提出的不知有无有而有知幽明之故的观点,请认真考虑,知于天而不知人,道法自然知有无;知于天更要知 ...

其实啊,宋明理学我接触的很少,你的每一句话后面的逻辑我没法窥探,而我的东西主要靠先秦重要经典及后世重要字典进行互解。你说的,我不懂,我说的,你也未必懂。我看咱们还是讨论点具体的东西,来展现各自的思想,不知仁兄意下如何?
12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