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有关宋明儒学现代化问题的个人浅见

发布者: 质文刚柔 | 发布时间: 2016-7-26 06:23| 查看数: 1226| 评论数: 3|帖子模式

黄玉顺教授谈了明清之际的儒学现代化,也谈了宋明的儒学现代化。
一、黄教授有个清醒的理路:“‘宋明理学’这个标签,把从宋代儒学(乃至上溯到唐代的韩愈等)到明代儒学,甚至明清之际,乃至清代前期的儒学标志为一个单一的纯粹的学术形态,掩盖或遮蔽了其中所存在的重要的时代转换问题。而事实是:在所谓‘宋明理学’中,有的儒学是具有现代性的,而有的儒学则是前现代性的,或者说是反现代性的‘保守的,甚至‘反动’的”。黄教授观点,破解了长期以来视儒学为铁板一块的文化弊根,视孔孟程朱为一体的文化弊根。恰恰就是视儒学为铁板一块的文化弊根,造成近百年来挺儒与反儒之间的文化论争,直到现在仍未停息。破解单一纯粹的学术形态,对不同学派的文化性质作类分,见解有分歧,甚至是殊异的分歧。但是,文化理性因此而改善多了。
二、对宋明儒学现代化问题,依我浅见,倒不如说宋明是分辨、质正往圣学问道的时代为宜。与汉儒对比,儒教的宋明之理学和心学,离往圣的学问道愈来愈远,在现实社会中“碰壁”,引起争辨不断,包括理学与之心学之间的争辨。朱熹与陈亮因事功问题所展开的大辨论,就是证例。事功,实学;弃事功,空谈心性。孔子克己复礼的仁学体系,质正君子义与小人利的层次规范,定事功。孟子论恒心恒产的安居乐业,是实学。“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实学的事功。《中庸》论诚者天道与诚之者人之道。诚者天道的物物过化之实,诚之者人之信道,性性存神之信者诚道。天道诚,人道信,形下器之诚信道。圣神形上導的明诚道,“非诚之离明,明之离诚”的明诚同一。明诚道与诚信道合一,天人合道之实学,显事功。荀子的精于物者而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是实学的事功。《易传》论天地人参的价值观,“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实学之事功。孔儒实学,必究事功。汉儒董仲舒,开始弃事功了。“正其谊不谋其利”,不谋利而正其谊,何有事功?“明其道不计其功”,弃事功明其道。义利非矛盾同一体,相分离了;无事功之道为明理,理空悬,过于文不及质而文史;理虚设,仁心入虚位,失礼义的规范之实。儒教空谈心性弃事功,自汉儒开始异变了。宋明理学反对事功,儒教的空谈心性在现实社会中,必遇到实学心性阻击。朱熹与陈亮之间辩论事功,就是证例。值得一提的是,荀子继承孔儒,显然儒学的时代性:以礼义的言行规范质正仁心,防止仁心入道德虚位。朱熹将荀子学清理出儒坛,彻底异化了孔儒,仁心之实转向仁心之虚。孔孟荀,孔儒的发展系统。中断了孔儒的理性路,传承孔孟道,沦为儒教的专*制文化,大量的逻辑事实可作证。事功辨,实学心性与空谈心性之间的辨论,显然的逻辑证例。
三、分辨和质正往圣学问道,理论战线的主将是张载。张载气学处弱势地位,看到理学、心学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往圣学问道失传,只能疾呼“为往圣继绝学”。往圣道体现在那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生民立命,同论定性。职业路的社会位置是立命,农工学商的职业定位。如孟子的恒心与恒产;荀子的精于物者与精于道者的立命定性;也如孔子的君子义与小人利,立命定性的礼义规范,《易传》的“易简理得”,健顺心性的刚柔立本地曰示。立命定性为立心,立的是乾坤互动,尊卑定位的天地心。立心,如孟子所说尽心尽性的知天事天。心性内的尽心尽性,心性外的知天事天。知天事天,当格物穷理,成就君子义小人利规范协同的天下利,精于物者与精于道者的物物道。如《易传》所说:“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人生性命路,立于命,穷理尽性而立心。张载明确往圣道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的逻辑意蕴明确。圣神形上導,为国民立心立命提供宜人的社会文化大环境,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大环境。张载气学的继承者乃船山实学,船山提出人道至极的定位、定性、定所三概念。其中,定位与定性,张载的立心立命也;定所则是往圣道之“为”,生民立心立命定所宜人的文化大环境。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与船山人道至极的定位、定性、定所的哲理逻辑有会通义,体现为:为往圣继绝学——张载气学——船山实学的孔儒脉理传承路。
四、张载为往圣继绝学,担负着孔儒脉理传承的承前启后路。上接孔儒理路,通启船山实学。
(1)张载的太虚即气说,得易学真蕴,矫正太虚生气的道学流。逻辑同类,船山提出道即阴阳说,“阴阳与道为体,道建阴阳以居”,再度明晰张载的“太虚即气”说,批驳“道生阴阳”的道学流。
(2)张载本着“太虚即气”说,言出“性性存神”说和“物物过化”说。明确人的知能才质对物物过化的作用力,明确《易传》的“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道”的易理逻辑,“但云知幽明之故,不云知有无之故”。实质在批判老子偏蔽的“知于天而不知人”,道法自然的有无道。船山拓展张载思路,提出无极而太极的知幽明道。“无极,无有一极也,无有不极也。有一极,则有不极矣。无极而太极也,无有不极,乃谓太极,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船山无极而太极的哲理逻辑,拓展了张载的知幽明道。
(3)张载的知幽明道,性性存神,致天道的物物过化,提出参两说。“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二故化,此天之所以参也”。理解着《易传》的天地人参说,传承着荀子的解蔽说。解蔽,得一失一的理论偏蔽。运用到实际操作,船山所言势有轻重成可否。以中庸解矛盾说,不偏不倚之谓中,庸者用也。矛盾双方,一方过,另一方不及。如质文心性,质过不及文,质胜文则野;文过不及质,文胜质则史。质文平衡,不偏不倚,君子心性的文质彬彬,社会质文合符道体。也如天道与人道,天道过而不及人道,礼崩乐坏的质野心性;过于人道而不及天道,惉滞情,无欲理的人性异化。所以,纠正偏蔽的参两说,避离矛盾双方失衡的过与不及,避离矛盾的差异引出差殊与分离。一故神,存神性性道;二故化,存神致化于物物过化。中庸之德,在于调理矛盾的同一性。荀子解蔽说,张载的参两说,到船山的矛盾理一说,理论理性的逻辑循序,义理的贯通。
(4)张载的“性性存神”与“物物过化”,接的是孟子的庶物人伦道;《中庸》的明诚道与诚信道;荀子的精于物者与精于道者的物物道;《易传》的继善成性道。船山承续张载逻辑,提出天道体用与人道理欲的天人合道。“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的天道体用,“维天之体即以用,凡天之用皆其体,富有而不吝于施,日新而不用其故,容光而不穷于所受,命者命此焉耳,性者性此焉耳”。“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圣神形上導的“须有安排”,公平合理社会原则的落实与通行,定所宜人的文化大环境。社会良性所得:“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心性文化的良性所得:仁义健康与礼义健顺的质文心性。天道体用与人道理欲的良性所得,即张载物物过化与性性存神的良性所得。
(5)张载的中庸定义,“极其大而中可求,中可得而后大有”。中庸意蕴,从孔儒的心性中庸,到宋后拓展为体用中庸,从心性的文化研究,进入到心性人事合一,定命定性本体论的文化研究。宋明理学的体用中庸是:“中为心体,庸守常”。张载和船山的体用中庸是:“中为体,庸定用”,大中涵化的体用中庸。存在音容天,逮音容成的体用中庸。船山说:“以人事天者,终乎大始,理一而已。理气一也,性命一也。其继也,合于一善而无与为偶。故君子奉一为本原,始以建中,万目从纲,有条不紊,分之秩之,两端审而功满天下。一念之诚,一心之健,推而准之于无穷,皆是物也”。心物逻辑,顺乎物则与疑乎人心;从中领略:心性唯物与心性辩证。体用中庸的大中意蕴,成就张载与船山的义理会通路。
(6)宋明的儒学路,是分辨和质正往圣学问道的历史时代,初由儒教的理学和心学统治,逐渐转换成气学到实学的孔儒脉理传承路,形成儒学演变三阶段:孔儒直觉思维成应该之理的肯定阶段——儒教从汉儒到宋明之理学与心学的当然之理,成教条唯心性质的否定阶段——究其所以然之理的唯物辩证,孔儒脉理传承的否定之否定阶段。三阶段是儒学理论逻辑演变的自然过程,体现着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圆圈过程。孔儒脉理传续的落具点是船山学,代表着儒学的最高水平,成为自然经济时代走向商品经济时代的文化基础,建设现代文化体系的理论基础,成为古今转换,中西会通的文化中介点。终然,船山学被满清文化逆转而荒芜,为后世丢荒,其理论精华少有人认知和问津,但是,金子,终究是金子,必有光辉耀眼时。昭明船山学,文化研究的理势必然。
鉴于上述所论,我的浅见是:宋明时代是分辨、质正往圣道的时代,儒教的理学与心学占据统治地位的宋明时代。张载弱势,只能疾呼:为往圣继绝学。当阳明心学掀动思想解放潮后,张载气学成显学,启通了从气学到实学的孔儒脉理传承路,实现了儒学现代化的船山学,成形儒学演变三阶段的自然过程,即否定之否定的圆圈过程。肯定儒学历史第一个哲学圆圈的逻辑意义重大,也将启通着第二个哲学圆圈的理性思路。船山学是奠立儒学最高水平的文化标杆,又是第二个哲学圆圈的肯定阶段,经历了否定阶段的满清的文化逆转,五四运动的批判错位,西方文化的图解,现代新儒学的传承错位,以及佛道儒思潮后,重新返回船山学为起点,昭明船山学,建构现代文化体系,第二个哲学圆圈的否定之否定阶段。两个哲学圆圈的理论,可否成立?成为“重写儒学史”与“现代儒学版本”的文化理路?

最新评论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7-27 06:05:59
重写儒学史有三点浅见:
一、自汉武独尊儒术后,儒教从汉儒到宋明的理学与心学的理论演变路,以及文化性质,必要理顺清楚。
二、自魏晋南北朝后,儒道合流的心性困惑,招引外来佛教入世,为儒道佛鼎立和文化互补定调了。在第二次大动乱期的五代十国时代,外则儒术,内则道佛,掀动了以恢复道德内修的儒学复兴运动,开始实质性的儒道佛互补盛行期:治世道德,乱世道佛。对儒道佛三教鼎立到互补的思想理路及文化性质,必要理顺清楚。
三、宋明儒学三学派,理学心学与气学。其中,气学处“弱势”,理学与心学占统治地位。理学强势而后弱,为明朝的阳明心学替换。阳明心学再不是陆九渊心学,仅作繁锁与简易之辨,而是认为,客观的事理,性即理,必须要经过心中理过滤并较正,致良知,知行合一,方是真正的心即理。阳明心学并未改变理学和心学的文化专*制性质,尊卑定理的“以理杀人”,却因心中理较正客观理,掀动出思想解放潮:阳明心学——张载气学——船山实学。张载弱势成显学,铺成孔儒的脉理传承路:为往圣继绝学——张载气学——船山实学。儒学演变过程三阶段,即哲学圆圆过程完成。否定之否定规律,证实着儒学演变三阶段的自然而然过程,这也是MKS主义中国化所要探究中西文化的义理会通问题。
重写儒学史,上述三个问题要理顺清晰,重新理解传统的理性文化问题,重新理解MKS主义和西方文化问题,重新理MKS主义中国化的义理会通问题。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7-28 08:32:12
数篇文贴,如泣如诉,我想,言“惊天地,泣鬼神”,也不为过。总想此类贴,多少有投石冲开水底天,惹出一道漪涟吧!文化正义感,在文化学人心中当有些位置吧!希望,总少于失望,时时寒气袭人,不胜负荷,似有“西湖歌舞几时休”之感触了。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8-11 05:47:58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遙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徧,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憂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胸怀壮志,护国安民的辛弃疾,士大夫的责任感和正义感,“把吴钩看了,栏干拍徧,无人会,登临意”。无可奈何心景的闲愁最苦,“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胸怀壮志的辛弃疾,何以落到如此悲哀心境?“但徽钦一返,此身何属”?天下最大的私,为了帝位,连父兄身家性命都不顾,不知廉耻的宋高宗。以莫须有罪名残害忠良,什么祸国殃民的事做不出?君相造命,造就了麻木不仁的心性形态,造就了苟且偷安,及时行乐的世间流俗,“西湖歌舞几时休”?辛弃疾的胸怀壮志,在君相造命的文化大环境下付诸东流了。最大的私也造就最大的蔽,宋朝积弱,宣扬忠君报国的忠诚异化;开始进入汉夷王朝陵替的衰落路。儒教的理学与心学,道佛两教宣扬善性而空谈心性与内修心性,惉滞情、无欲理的道德理想主义,彻底扭曲儒家的文化精神。心性文化和圣神文化的研究,完全失去了传统儒学的逻辑本义,失落了儒学的文化精神,崖山过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华夏!
戴震言:“天下古今之人,其大患,私与蔽二端而已”。宋朝的文化大环境,制造着天下最大的私与蔽,制造着文化灾难的私与蔽。天下之私与蔽,逐渐丧失文化的正义感,社会流俗心性形态的麻木不仁与苟且人生。到阳法阴儒的满清文化逆转时代。文化正义感完全丧失。传统儒家文化精神日渐式微。一息尚存的孔儒脉理传承路,为往圣继绝学——张载气学——船山实学,满清过后也丢荒而失传。回顾历史,无限感慨!文化专*制主义制造着天下最大的私与蔽,文化的造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