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关于“本质论”“逍遥游”和“金刚经”的思考

发布者: 观云客 | 发布时间: 2016-9-24 04:31| 查看数: 13308| 评论数: 226|帖子模式

浅见:
从西哲的角度回看:
“本质论”“逍遥游”和“金刚经”都具有间接性、中介性、反思性,都属于“扬弃类”“过程类”“有限类”。
同时,三者又都是“整体”不可或缺的“部分”。
换个说法:
想要理解“概念论”“齐物论”“佛性论”,就必须掌握“本质论”“逍遥游”“金刚经”
即前者是“目的”~“绝对理性”“天地一指”“不住”,
    后者是“手段”~“思辨”。

最新评论

观云客 发表于 2016-9-25 03:35:14
本帖最后由 观云客 于 2016-9-25 03:38 编辑

道家的“自然”,黑氏的“理念”,佛家的“如来藏”“第八识”。
~~共同特征即“自在自为”!
蒙山城 发表于 2016-9-26 22:01:58
个人俗见,西哲偏重于思辨的印心,而金刚则是思维的安心
观云客 发表于 2016-9-27 00:19:02
《金刚经》中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后人的“四句百非”),与黑氏“本质论”中的“现象”,《道篇》中的“无”“有”,“齐物论”论中的“指”“马”。
~~它们表达的观点高度类似。
观云客 发表于 2016-9-27 00:32:30
《道篇》的“玄”,《金刚经》的“无所住而生其心”之“生”(意“生生不息”“流转”),其与《小逻辑》内的“变易”意义近似。
观云客 发表于 2016-9-27 00:58:20
蒙山城 发表于 2016-9-26 22:01
个人俗见,西哲偏重于思辨的印心,而金刚则是思维的安心

关于“金刚经”中的“心”:
开篇的“发心”“降心”(阿罗汉位),中段的“生心”(菩萨位),后段的“不可得”之“心”(佛位),皆为“现象”类。
~~属“对内破执”说。
~~先生“安心”应与“降心”近似。
观云客 发表于 2016-9-27 01:28:54
本帖最后由 观云客 于 2016-9-27 01:47 编辑
蒙山城 发表于 2016-9-26 22:01
个人俗见,西哲偏重于思辨的印心,而金刚则是思维的安心

再论“心”:
西哲所述之“心”,意约有三:
其一,“意识”(即思想之“用”~作用)。
其二,“观念”(即思想之“相”~内容)。
其三,“精神”(即思想之“体”~主体)。
如此,先生的“印心”说应近于“观念”。
观云客 发表于 2016-9-27 01:33:11
本帖最后由 观云客 于 2016-9-27 02:13 编辑

续论“心”:
佛学所述之“心”,随“教 乘 宗 派 庙 僧”差异较大。
以禅宗为例,“明心见性”之“心”,其义理较为复杂,近现代部分佛学人士倾向为~义理回归(回归小乘“有说”)。主要原因:其义不在大乘“四大教派”(即“中观”“瑜伽”“如来藏”和“密”)之一。
个人浅见:这属于宗派间,特别是义理层面,既斗争又融合的一种常见历史现象(密宗则是这类现象的惊叹演绎)。将禅宗之“心”理解为“瑜珈中观派”之“心”似乎更为合适。(也符合禅宗的产生过程,如从初祖的《愣伽》到弘忍转向《金刚》)
如此,先生的“安心”之说亦圆满。


蒙山城 发表于 2016-9-27 19:40:57
观云客 发表于 2016-9-27 00:58
关于“金刚经”中的“心”:
开篇的“发心”“降心”(阿罗汉位),中段的“生心”(菩萨位),后段的“ ...

不论‘’发心(阿罗汉位),中段的“生心”(菩萨位),无所住而生其心”(佛位)---------其实,都是心境的写照,但‘’发心与降心‘’其实是两个境界。在我读金刚经时。个人阅读俗见,前十六与后时候,其实是前后两大部分,如有如"有、无亦有亦无、非有亦非无"
蒙山城 发表于 2016-9-27 19:42:20
蒙山城 发表于 2016-9-27 19:40
不论‘’发心(阿罗汉位),中段的“生心”(菩萨位),无所住而生其心”(佛位 ...

蒙山对话之二:安心与印心 (2012-01-09 13:00:03)[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转载[/url]


标签: 金刚经 楞伽经 杂谈 分类: 蒙山对话

一日,在蒙山城中,我问师傅说:‘我在论坛经常看到有人以金刚经为主,有人以楞枷经为主。住者常说自己喜欢的经书的妙处,而忽视另一部存在。这两部大经有什么区别吗?’  
师傅听后说:‘二经本无区别。佛在说二经的时候。金刚经以’安‘心为主,楞枷经以’印‘心为主。’  
我听后,不解问师傅说:‘一个安心,一个印心。有因果联系吗?’  
师傅笑着对我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安心,如何印心呢?一个人如果安了心,不印怎么知道此心如何呢?’  
我在问师傅:‘如何安心?如何印心?金刚经能给我们什么?楞枷经又给我们什么?’  
师傅说:‘金刚经给我们无上智慧,而《楞伽经》却让我们能明白时间的道理,二者本为一,只是世人的执迷,把这两部大经分开的…………’


蒙山城 发表于 2016-9-27 19:46:17
观云客 发表于 2016-9-27 01:28
再论“心”:
西哲所述之“心”,意约有三:
其一,“意识”(即思想之“用”~作用)。

其实,对于西哲,我不了解,所以我都不敢过多的发言。但看到先生的解释----------西哲,类似于佛教的印心境界
蒙山城 发表于 2016-9-27 20:02:09
观云客 发表于 2016-9-27 01:33
续论“心”:
佛学所述之“心”,随“教 乘 宗 派 庙 僧”差异较大。
以禅宗为例,“明心见性”之“心” ...

不论“教 乘 宗 派 庙 僧”之间的论点差异,但他们都在一条直线上。站在这条直线上,如何的差异,都有落脚点。假如脱离这条直线,所谓的佛学非佛学。
不论大小二乘,禅净密等,其实如瞎子摸象一样,各诉境界,假如执者有别,通者归心。
关于初祖的《愣伽》与弘忍《金刚》传承,印心于神秀,安心于坛经。
蒙山城 发表于 2016-9-27 20:03:09
失态了
蒙山城 发表于 2016-9-27 20:14:54
看到四句,我想起金刚经离四句,当时我读经个人俗见如下:

蒙山对话(博客版)之四十九:离四句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1-09-25 18:56:20)转载▼
标签: 蒙山 金刚经 福德 法无定法 佛义         分类: 蒙山对话
蒙山对话(博客版)之四十九:离四句

一日,在蒙山城中,我问师傅说:‘常见修者读诵金刚经,见佛多次宣说受持四句偈等胜殊性,就住于四句偈,寻找四句。请问师傅,金刚经中佛说的四句偈,到底是那四句。’
师傅回答说:‘说四句,离四句,非四句。假如修者住于四句而寻找四句。其实是不明如语。金刚云:法亦无有定法。住四句,其实是住文字找定法。’
我回师傅说:‘你的意思是:金刚文任何四句,都是无上微妙心法,假如受持,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师傅答说:‘佛有比较手法,在金刚经中,多次提到受持四句的福德 。受持四句等,福德无限,何况受持金刚经……’
事后我在想:‘金刚云:法无定法,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用说四句倘且如此无限的福德,来显现金刚经的魅力。假如修习金刚住四句而忽视全文,是不明佛义……’
观云客 发表于 2016-9-28 00:41:48
本帖最后由 观云客 于 2016-9-28 01:09 编辑

佛教般若学中的“方便”说,成就了庞杂的大乘理论。也为佛教入世(普渡众生)做了义理上的铺垫。
夹杂了信仰的宗教义理,与佛理原旨渐行渐远(譬如密宗的发展过程,忠实记载了大乘教在印度消失的内因)。这些义理更多反映的是组织需要!对于探讨佛理的学人来说,不可不察!
观云客 发表于 2016-9-28 01:28:09
本帖最后由 观云客 于 2016-9-28 01:41 编辑

哲学三要素(源于黑氏“逻辑论”):假设是前提,反思是手段,思维是主体。
从此角度:《道德经》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哲学。
~~~
从文学角度:西哲沉闷,佛经晦涩,本人更欣赏恣意纵才的《庄子》。
观云客 发表于 2016-9-28 03:03:15
蒙山城 发表于 2016-9-27 20:02
不论“教 乘 宗 派 庙 僧”之间的论点差异,但他们都在一条直线上。站在这条直线上,如何的差异,都有落脚 ...

冒昧:
   先生是在用“整体与部分”的相对性来阐述义理差异(统说“矛盾”)的合理性,其实面对这些差异时,佛家则用了更高明的“性空”说,即通过一次性否定,实现了统一。
  需关注的是,佛家的这种思辩方式与先生的相同,都属“相对主义”,在“知性”范畴内。其局限性在于,主观性固化这些差异的表征,而忽视表征同时存在着‘’自在转化和发展‘’特性,故落入相对。
蒙山城 发表于 2016-9-28 21:37:14
观云客 发表于 2016-9-28 00:41
佛教般若学中的“方便”说,成就了庞杂的大乘理论。也为佛教入世(普渡众生)做了义理上的铺垫。
夹杂了信 ...

大乘的方便,其实是入世人性的体现。关于大乘在印度消失,对于此历史我不了解,但不论什么原因,政治社会原因站主导。
蒙山城 发表于 2016-9-28 21:52:06
观云客 发表于 2016-9-28 01:28
哲学三要素(源于黑氏“逻辑论”):假设是前提,反思是手段,思维是主体。
从此角度:《道德经》并非严格 ...

从文学角度:西哲沉闷,佛经晦涩,本人更欣赏恣意纵才的《庄子》
---------------------------
对我启蒙最大的是金刚经,最认同触感的是:经*文后面的金刚经赞。看到先生对西哲佛经与庄子的评价,个人俗见:先生缘起应该是建立在肃静后的洒脱。

蒙山城 发表于 2016-9-28 22:37:40
观云客 发表于 2016-9-28 03:03
冒昧:
   先生是在用“整体与部分”的相对性来阐述义理差异(统说“矛盾”)的合理性,其实面对这些差异 ...

人性之争,有性本善与性本恶,性空,则是置身事外的理性境界的写照。
其实关于人性,历史的先哲都在重复这个话题。我没有读过黑格尔系统哲理,单从圣经的伊甸园的故事,与马列的共产党宣言中,我就看到这样一个概述,伊甸园的概述是:夏娃与亚当的结合,标志家庭的成立,私有制的出现。而在共产党宣言中,消灭私有制,必须消灭家庭。其实佛教的出家,就是这一境界写照。

从先哲对人性论述中,他们的境界是通的,但由于各自的缘起,出现了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个人俗见,有时,整体与部分,并不是的相对的矛盾的合理性,而是从点到面的连续的缘起性,--------------我在思考先生的整体与部分的论点的时候,在想:先生是否站在理论思辨的角度上,而我是否站在缘起的角度上,引起岭峰之分
观云客 发表于 2016-9-29 02:39:28
本帖最后由 观云客 于 2016-9-29 03:53 编辑
蒙山城 发表于 2016-9-28 22:37
人性之争,有性本善与性本恶,性空,则是置身事外的理性境界的写照。
其实关于人性,历史的先哲都在重复 ...


冒昧:先生的思维实在有点天马行空。
其一,从性之善恶(生灭门),腾挪到性空(真如门)。
其二,从男女结合(生物学),跳转到私有制(社会经济学)。
其三,从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生产关系转变),切换到佛教出家(宗教实践)。
~~不明觉厉!
观云客 发表于 2016-9-29 02:55:42
本帖最后由 观云客 于 2016-9-29 03:52 编辑

至于“整体与部分”(中观学的“八不”之一),从西哲的角度,其思维特点:属形式逻辑!如“相对说”“因缘说”为其表征之一(类似陈那的“因明说”),仍局限在“形而上学”的层面。
~~互通的浅识。
观云客 发表于 2016-9-30 03:01:00
本帖最后由 观云客 于 2016-10-3 15:41 编辑

在“国学复兴”版中见“逗红轩”先生的“齐物论”释译,拟续一二,待贻笑大方:
其一,“莫若以明”~窃以为词眼在“明”,《道篇》定义为“知常曰明”。故将“明”用“通达”替代(而非其他)较为合理,则可译为“(与其这样辩论是非)不如用通达(道的眼光观察,殊不知是非为“同出而异名”)”。
其二,“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译为“从彼(现象的角度)是不能看明白(道),从通达(道的角度)就明白了”
观云客 发表于 2016-10-1 14:26:23
本帖最后由 观云客 于 2016-10-2 10:12 编辑

其三,“齐物论”的重点为“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彼”意为不断变易的现象,即“变易之彼”,“非彼”是指永恒不变的本质,即“不变之彼”。“是”亦同解。
~~由此可译为“事物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彼,事物不存在永恒不变的是”。
观云客 发表于 2016-10-2 10:34:15
本帖最后由 观云客 于 2016-10-2 10:44 编辑

从“无”“非”的角度,观察道学对佛经初期翻译和中国佛学的影响。
~~“无我”,佛经原旨为“既不存在现象之我(即“空”),也不存在本质之我(即“空空”)”,如此双遣,则扫荡一切。(小乘的“补特伽逻”说除外)
~~非我,“老庄”之意为“在不断变化的表象之我内,始终存在着一个永恒不变之我(或说‘灵魂’)”,所谓“形灭而神不灭”。这是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最大区别。两千年来,“灵魂”一直伴随中国佛教的发展,挥之不去。
蒙山城 发表于 2016-10-3 19:59:15
观云客 发表于 2016-9-29 02:39
冒昧:先生的思维实在有点天马行空。
其一,从性之善恶(生灭门),腾挪到性空(真如门)。
其二,从 ...

一部经典,不同的人释解不一样情怀,如金刚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我个人俗见:我们任何读经典,不论是执有,还是执空。都附加了个人情感,如读 如来所说法。但读后的,已是非法非非法。其实任何经典,都有自己的含义,我们读经的目的,其实就是读出自己来。

呵呵,不多说了,下面有一读经典感想,供养先生
蒙山对话(2012版之一):伊甸园 (2012-02-05 18:13:20)[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转载[/url]


标签: 杂谈

一日在蒙山城中问师:‘夏娃与亚当的故事,广为流传。这是故事是真的吗?’
师傅答:‘伊甸园这美丽的传说,其实也是一真实的写照。只是有独特的手法,用最美的故事表达出……’
我问师傅:‘师傅你认为夏娃与亚当的美丽故事,如何是真实的写照呢,能详说吗。
师傅答:‘伊甸园的门里传说,其实是一个人类历史的一缩影,真实的描述出人类从公有制到私有制的一种转变。在描写这个故事的时候,也流露出‘上帝’对公有制的一种期盼。’
师傅接着说:‘在人类的最早聚集的时候,没有善与恶,没有现在的羞耻概念,只有共同的努力。而后来被人的私心出现,与外界的诱*惑所改变。人类的第一家庭所出现,就是夏娃与亚当。家庭的出现,就出现了私有制度。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与差距就出现了。因而人类的私心引起了人类的烦恼。
事后我在想:‘在这个故事中,有各种比喻手法。在比喻中,一种是人类进步阐述。一种是对过去公平公有制度的怀念。也标志着人类伦理观的转变。


蒙山城 发表于 2016-10-3 20:02:21
观云客 发表于 2016-9-29 02:55
至于“整体与部分”(中观学的“八不”之一),从西哲的角度,其思维特点:属形式逻辑!如“相对说”“因缘 ...

其实佛教的印心之经典,就属于逻辑的范畴



蒙山对话之二:安心与印心 (2012-01-09 13:00:03)[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转载[/url]


标签: 金刚经 楞伽经 杂谈 分类: 蒙山对话

一日,在蒙山城中,我问师傅说:‘我在论坛经常看到有人以金刚经为主,有人以楞枷经为主。住者常说自己喜欢的经书的妙处,而忽视另一部存在。这两部大经有什么区别吗?’  
师傅听后说:‘二经本无区别。佛在说二经的时候。金刚经以’安‘心为主,楞枷经以’印‘心为主。’  
我听后,不解问师傅说:‘一个安心,一个印心。有因果联系吗?’  
师傅笑着对我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安心,如何印心呢?一个人如果安了心,不印怎么知道此心如何呢?’  
我在问师傅:‘如何安心?如何印心?金刚经能给我们什么?楞枷经又给我们什么?’  
师傅说:‘金刚经给我们无上智慧,而《楞伽经》却让我们能明白时间的道理,二者本为一,只是世人的执迷,把这两部大经分开的…………’


蒙山城 发表于 2016-10-3 20:04:35
观云客 发表于 2016-10-2 10:34
从“无”“非”的角度,观察道学对佛经初期翻译和中国佛学的影响。
~~“无我”,佛经原旨为“既不存在现 ...

蒙山对话(之七 随想‘无善无恶’) (2012-01-09 13:18:13)[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转载[/url]


标签: 善与恶 随想 师傅 善恶 标准意识 蒙山 杂谈 分类: 蒙山对话

一日,在蒙山城中,我问师傅说,在我刚接入佛法的时候,听佛给我们讲述善恶的标准。为什么佛又在最后又给我们说无善无恶的境界。
师傅听候回答说:佛说善与恶,是让我们明白善与恶道理。佛说无善与无恶是要我们不要执于善与恶。
我回答说:师傅,我还是不明白,能在详细的一说吗?
师傅回答说:当我们有善恶的标准的时候,我们执于这个标准,在我们看事看人的时候,就象带着一副有色镜。就出现偏差。佛讲无善无恶的意思,我们可以这样挈入理解,在我们做事看问题的时候,不要带有善与恶意识。这样我们就不会被自己潜在的标准意识所左右,我们就会公平的对待一切事情。就象刚出生的婴儿,对待事与人,从不带着善恶的标准。那么一个婴儿在看人看物的时候,就不会因善而善,因恶而恶。
我听后接着问师傅,在你比喻的婴儿的无善无恶,与佛说的无善无恶,有区别吗?
师傅听后笑着说:婴儿的无善无恶是一张无染的白纸,而佛说的无善无恶就象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相,但不会执着于山河大地、草木丛林。或着说,无善并不代表没有善,而是不执着善。


蒙山城 发表于 2016-10-3 20:21:45
观云客 发表于 2016-9-25 03:35
道家的“自然”,黑氏的“理念”,佛家的“如来藏”“第八识”。
~~共同特征即“自在自为”!

黑氏的“理念”,佛家的“如来藏”“第八识”。
--------------------------------------------
黑氏的“理念”佛家的“如来藏”“第八识”。我在想:如来藏是仁读经后,获得无上金刚慧的写照,但黑格尔的理念的含义是什么?
观云客 发表于 2016-10-3 21:44:22
“理念”即“生命”和“认识”的统一体。~~出自《小逻辑》中“概念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