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ofkings

集權中國·本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13: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王簋銘
【隸定】
乙亥,王有大禮。王凡三方,王祀于天室。降天,亡右王,殷祀于王,丕顯。考文王事喜上帝。文王德在上,丕顯王作省,丕豩王作庸,丕克訖殷王祀。丁丑,王饗太祖。王降。亡碎爵復壴。惟𣅚有慶,每揚王休于尊簋。
【注疏】
乙亥,王有大禮。
乙者,原字殘損,孫詒讓據後文,丁丑,補乙字。是也。
王者,武王也。
武王既克商,復東征得勝,歸自朝歌。
此武王十一年事也。
有者,原字作又。
禮者,原字作豊。
疏曰:乙亥日,武王行盛大典禮。
王凡三方,王祀于天室。
凡者,象井形。井也。
凡三方者,人于井中,四方不通,凡三方,謂三方不通也。
王之左右,王之後,皆从祭之人也。
天室者,太室山也。从林沄說。
《逸周書·度邑解》云:王曰:旦,予克致天之明命,定天保,依天室。
可知洛邑近天室也。
太室山望都峰,立其峰頂可遠眺洛陽,由此得名。
故,天室當即太室山也。
何尊銘文云:惟王初𨞾,宅于成周。復移武王豊尊自天。
是與此器前後呼應也。
疏曰:武王率領眾人,武王祭祀于太室山上。
降天,亡右王,殷祀于王,丕顯。
天者,天室也。即太室山。
亡者,人名。或言即太公望也。
故此簋當名爲亡簋也。
殷者,原字作衣。衣、殷,二字,古假字也。
殷祀者,祭名也。
丕者,原字作不。
疏曰:由太室山下山,亡隨侍于武王身右,陪同武王殷祀列王,亡乃得大顯。
考文王事喜上帝。
考文王者,武王父考文王也。
事者,職事也。
事、吏,二字,甲骨文、金文,一字也。
疏曰:父考文王之職事令上帝歡喜。
文王德在上,丕顯王作省,丕豩王作庸,丕克訖殷王祀。
三丕字,原字皆作不。
省者,《說文》云:視也。
豩者,从二豕。謂勇武也。讀若賓。
庸者,原字不清。庸字與殘字形義皆近,乃取之。
訖者,原字作气。
殷者,原字作衣。衣、殷,二字,古假字也。
疏曰:文王之德在上天,大顯而文王能夠內省,大勇而文王表面中庸,由此,才能終結殷王之祀。武王祭祖,將克殷之功歸于文王。
丁丑,王饗太祖。
饗者,原字作鄉。
太者,原字作大。
祖者,原字作且。
疏曰:丁丑日,武王饗祭太祖。
王降。亡碎爵復壴。
碎者,陳夢家隸作𧴧。是也。
𧴧者,从貝从力。貝者,象海貝形。貨也。力者,象犁之形。犁也。謂以犁碾被。故,𧴧者,碎也。
碎、𧴧,二字,古今字也。
此器全文未見賜金、賜貝字,是亡碎爵以造此器也。
壴者,祭器也。
疏曰:武王離開。亡乃碎爵以作此器。
惟𣅚有慶,每揚王休于尊簋。
惟者,原字作隹。
𣅚者,于省吾隸作朕,而後人皆从之。非。
𣅚者,从日从內。謂日入于內。是連日也。
有者,原字作又。
慶者,原字不清。陳夢家隸作慶。是也。
每者,《說文》云:艸盛上出也。
揚者,原字不清。或隸作揚,當非揚字。然其必爲嘉美之字,姑妄从之。
疏曰:惟連日有慶,亡于此器盛揚武王之嘉美。


天王簋.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10: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公建周
誰建立了周朝?
對于凡是學過中國歷史的人,都會不假思索地給出答案,當然是周武王了。
可惜,這是一個錯誤的答案,我們的教科書錯了。
並非教科書有意爲之,而是教科書的編者被歷代的史家欺騙了。
稍微推理一下,就會發現,武王建立周朝是不可能的。
首先,周,是商人對夏人的稱呼,而夏人的自稱是夏。
既然商人給夏人起綽號,來而不往非禮也,夏人也給商人起綽號。
殷,是夏人對商人的稱呼,而商人的自稱是商。
特別是當商和夏進入敵對狀態之後,殷和周,這兩個來自于對方的名字,就顯得不那麼容易被接受了。
舉一個現代的例子,日本稱呼中國爲支那,中國稱呼日本爲倭國。
支那這個詞本是音譯,談不上什麼貶義,但中國人至今也不能接受。
倭這個字,本身就具有貶義,日本人當然也不能接受。
場景,而不是字/詞的本義,最終決定了褒貶。
但這種貶低對方的嘴皮子上的功夫,只能起到激怒對方的作用而已。
後世的周人,可以帶著鄙夷的目光稱他們的戰敗者商人爲殷人。
但商人同樣是今天中國人真正的祖先,以殷來稱呼我們的先人,作爲後人來說,如果批評如此稱呼有悖人倫,顯得過于嚴重了,但最起碼也是非常不妥當的。
而當代的專家們張口閉口動輒殷商、殷墟,實在是非常不嚴謹的。
與其去祭拜子虛烏有的黃帝和炎帝,不如去糾正對我們真正的先人不敬的稱呼。
而在當時,夏商對立的情況下,武王怎麼可能拿敵方給自己的稱呼,來作爲自己建立的王國的國號呢?
其次,周,也是周公的封號,武王不可能用自己弟弟的封號來作爲國號。
如果追根溯源,周公這個封號很可能也是來自于商人。
文王也好,武王也好,都不可能把這樣一個封號封給自己的至親。
把這個封號加于周公的,也就只有商人了。
當夏人戰敗,商人任命倖存的夏人首領來管理周原。
武王繼承了文王西伯的封號,而商人同時又封爵周公和召公。
這樣的推論顯然是合理的。
即使拋開周這個名字來自商人這個因素不談,武王也絕無可能用自己弟弟的封號來作爲國號。
在此之前,商人沒有一個商公。
之後,秦倒是有一大堆公,例如:秦穆公、秦孝公,等等。這些公都是秦國的國君。而秦始皇可并沒有封過什麼秦公。
再往後。
劉邦被封爲漢中王,之後建立漢朝。
楊堅被封爲隋國公,之後建立隋朝。
李淵被封爲唐國公,之後建立唐朝。
這些都是先受封王公,然後反叛做了皇帝。
既然是要自己做領導,拿弟弟的封號來做國號,是不可思議的。
因此,對于武王來說,作爲國號,周,肯定是絕無可能的。
夏,雖然是夏人的自稱,但也是有問題的。
夏人進入文王時代,掌握了文字。
于是,文王建立了宗法制度。
按照這個宗法制度,夏的衣缽應該由文王的嫡長子伯邑考一脈來繼承。即使伯邑考死了,也應該由伯邑考的嫡長子來繼承。即使出現最壞的情況,伯邑考沒有兒子,也要从族人中過繼一個兒子來承繼香火。
伯邑考這一支,稱爲姒夏。姒夏作爲夏氏族的大宗,負有世代守護夏人香火的責任。
而武王、周公,都是文王庶子,稱爲姬夏。姬夏是夏氏族的小宗。
按照文王的宗法制度,除姒夏一宗之外,文王其他兒子的小宗最終都要脫離母體,生成新的氏族,最終形成諸夏的格局。而不能成長的小宗,雖然可以繼續留在氏族內,但也永遠只是小宗而已。
姬夏當然也不能例外。
所以,夏,這個名字,是姒夏一宗的專利。
之後,雖然因緣際遇,最終姬夏替代姒夏掌管了夏氏族,但姒夏一族依然存在,夏這個名字遲早還是要還給姒夏的。
但是,夏,作爲一面反商的旗幟,由文王二年開始樹立起來,換掉這個名字,可能會對反商同盟產生不利的影響。
直到武王克商之前,夏,這個名字雖然有問題,也只能先用了。
而克商之後,旋即東征,之後定都、分封,建國初期,千頭萬緒。
國號之事,本不急在一時。
然而,武王克商二年而崩......
武王崩,如果是按照後世史籍所載,成王繼位,周公攝政。那麼三監爲什麼要反?
《尚書·周書·金滕》云:武王既喪,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國,曰:公將不利于孺子。
周公爲什麼要不利于成王?
按照司馬遷歷史小說《史記》的說法。
《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云: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諸侯畔周,公乃攝行政當國。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與武庚作亂,畔周。
武王分封的諸侯,齊國和姬夏是世代婚姻之國,其他大部分諸侯,都是文王的兒子。
只有一個武庚的商國可能叛亂而已。
那麼周公在疑什麼?爲什麼要擔心諸侯反叛?
而周公攝政,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管叔、蔡叔等人又有什麼可疑的呢?然後還就叛亂了?
開什麼玩笑。
歷代大儒都在遮掩,不敢承認周公稱王。
但即使周公繼武王位,登基爲王,有什麼不可以的嗎?
武庚在任何時候反叛都可以理解,他不過是在等待一個有利的時機。
東夷跟著武庚反叛也可以理解,東夷要擺脫姬夏的統治。
如果是周公稱王,三監之叛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了呢?
按照司馬遷所說,三監都是文王的嫡子,而且管叔還是周公的兄長。
司馬遷雖然在《史記》中語焉不詳,但是,按照這個邏輯推演下去,就能夠明白管叔發動叛亂的原因。
武王崩,如果不是成王繼位,也就是說不用父死子繼的規則,而是採用兄終弟及的方式,那麼,繼承武王王位的應該是管叔,而不是周公。
既然周公稱王,是搶奪了管叔的繼承權,那麼管叔起兵,當然是合理合法的。
但是,作爲孔聖人的信徒,司馬遷又不敢明言周公稱王,于是,才出現了《史記》中語焉不詳的描述。
即使按照司馬遷編造的這個說法,仍然是問題多多。
管叔等三監是文王嫡子,只是司馬遷一家之言,周初史籍都沒有記載的事情,神奇的司馬遷又是怎麼知道的?而且司馬遷還編造出了一個爲文王生了十個兒子的英雄母親。不是絕對不可能,只能說是,幾無可能。
按照周初史籍的記載,武王、周公、康叔,三人,是親兄弟。
按照《保卣》銘文的記載,召公是文王庶子。
今天史學界的主流觀點普遍認爲,管叔等三監也是文王庶子。
當然,周初史籍都是出自勝利者之手,并不能完全排除管叔等三監是文王嫡子的可能。
但即使管叔等三監是文王嫡子,而管叔又被周公搶奪了繼承權,三監之叛的理由仍然是不充足的。
武王分封並沒有建立起一個真正的封建社會。
《古本竹書紀年》云:文丁四年,周人伐余無之戎,克之。周王季命爲殷牧師。
武乙封王季爲牧師,商王當然也可以封其他的方國。
只是商王分封的是外族,而武王分封的是親屬。
這是武王分封相較于商王的進步,但仍沒有擺脫城邦社會的模式。
武王的權利遠遠比不上後世的周天子,與後世帝國的皇帝相比,更是天差地別。
周天子的權威是基于周公的宗法制度,而不是文王的宗法制度。
當時武王的權利並不會比諸侯國國君的權利大多少。
爲了並沒有多多少的利益起兵反叛,而反叛的目標直指自己的異母兄弟,反商之時並肩作戰的戰友。這樣反叛不論結果如何,一定會使親者痛,仇者快。
而最後落得殺身殞命的下場,難道管叔不明事理嗎?
那麼,導致三監之叛的根由到底是是什麼呢?
合理的解釋是,周公用自己的封號,周,替代了,夏,這個國號。
也就是說,周公建立了周朝。
而周朝的第一任君主,當然是周公本人。
夏,這個國號,是遲早要還給姒夏的。
但是在夏人眼裡,周公以周爲國號建國,意味著周公搶奪了武王克商的勝利果實。
說得嚴重一點,是一種對諸夏的背叛。
那麼,周公爲什麼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建立周朝呢?
周公以其封號作爲國號,未必沒有私心。
但是,夏,這個國號一定是要替換掉的。
武王去世而更換國號,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
既然要換,與其用其他的名字,不如用自己的封號。
這是周公對自己實力的自信。
當然,更深層的原因在于周公看出了文王宗法制度和武王分封的弱點。必須要建立一套更加健全的國家制度,才能保證天下的長治久安。
是爲周公制禮。
這個設想要到周公六年才能實現。
通過周公制禮,天下成了姬周的家天下。
實際上就是宗姓集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5 01: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公王號
周公既然建立了周朝,並且自立爲王。那麼,周公的王號是什麼呢?
說出來大概沒有人敢相信,周公的王號是成王,周公是周朝歷史上第一個周成王。
既然有第一個周成王,當然還有第二個周成王。
在周公七年致政之後,周公把周朝的國號,周,以及王號,成,一并交給了武王那個不肖的嫡長子,小子誦。
小子誦就成了周朝第二個周成王。
文王、武王,都是生號。
同樣,成王也是生號。
《獻侯鼎》銘文云:唯成王大華在宗周。
獻侯鼎是周初青銅器,這句銘文是描述成王的生前狀態。
由此,可以推知,成王是生號,而不是謚號。
而在成王生前鑄造,而銘文中又出現成王字樣的周初青銅器,恕余孤陋,僅此一見。
我們都知道成王,此外還有成師、成周。
都是成,很難想象此成非彼成。
實際上,這三個成都有相同含義。
成,應該就是周公的族號。
如果只靠推理就下此論斷,肯定是難以服眾的。
西周早期青銅器《小臣單觶》的銘文,是一個最重要的證據。
《小臣單觶》銘文云:王後坡克商。在成師,周公賜小臣單貝十朋,用作寶尊彝。
很多專家對坡字的隸定爭論不休,但沒有人對成師提出任何疑問。
陳夢家引用司馬遷的說法,認爲成師是成地之師,而成地是成叔武的封地。
按照司馬遷的歷史小說《史記》的說法,武王和周公有一個英雄母親,一共生了十個兒子,其中老二武王,老四周公,老七就是成叔武。
只不過商周之際的銘文、史籍,都找不到成叔武這個人。
司馬遷隨便編造,後世注者任意附會。
成師、成周師、成周八師,這三個名字都在西周早期的青銅器上出現過。
只是司馬遷不知道而已,所以在他的歷史小說《史記》里沒有提到。
成師是周初周人對外作戰的三支主力軍之一。而且是戰力最強的一支。
武王克商、武王東征、周公克商、周公東征,成師都是主力部隊。
如果成師是成叔武的軍隊,作爲這支百戰雄獅的首領,成叔武怎麼會在中國的歷史中默默無聞呢?
司馬遷敢編,陳夢家還就敢信。
成師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小臣單觶》的銘文中。
《小臣單觶》的銘文記述了武王克商的戰爭,可以確定是武王十一年的青銅器。
而《小臣單觶》告訴我們,成師的首領就是周公。
在《小臣單觶》的銘文中,一共有三個人物,武王、周公、小臣單。
小臣單是被賞賜的人,也是成師中的一員戰將,但肯定不是首領。
而武王和周公都有可能是成師的首領。到底是誰呢?
在《小臣單觶》的銘文中,在成師,之前省略了主語。
這個主語可以是前面出現的武王,也可以是後面出現的周公。
如果是武王,就是武王來視察成師。
如果是周公,就是周公在自己的部隊中。
王在成師,這個可能性應該更大一些。
之後,周公賜小臣單,這句話卻道出了成師是周公的部隊。
很簡單的邏輯,如果成師是武王的部隊,那麼,周公沒有道理喧賓奪主,跑到武王的部隊去賞賜武王的將領。
而周公在自己的部隊中,因爲武王前來視察,所以賞賜自己作戰勇敢的將領。而在武王面前得到賞賜,更能激發將領的勇氣。這是順理成章的。
由此,《小臣單觶》明確地告訴了我們,成師就是周公的部隊。
而商周之際的軍隊,都是出于氏族的武裝。
既然稱爲成師,當然就應該是成氏族的部隊。
由此,大體上可以推知,周公的族號就是,成。
至于周公營成周,周公把新建的都城命名爲成周就是可想而知的了。
周公營造的洛城新邑是成氏之周城,所以叫成周。
周天下成氏的都邑。
成周,相對于宗周。
周天下宗室的都邑。
至于成王,當然就是成氏之王。
周成王,就是周天下成氏之王。
周公是以自己的封號爲國號,以族號爲王號的。
周公引領中國,由城邦社會進入到封建社會。
之後,爲了維護周朝的長治久安,周公把國號、王號,甚至是自己的部隊,成周八師,全部交給了周王室。
周公是一個無私的人。
當然周公的無私並不是說周公沒有私產,毫不誇張地說,周公的私產很多。
同時,周公的兒子雖然沒有成爲周天子,但周公還是對他們做了最好的安置。
周公的無私,並不是不要私利,而是私利服要从于公利。
這才是真正的無私。
而作爲後人,竟然還要對周公是否稱王遮遮掩掩,指指點點。
後世儒生,更是以周公稱王爲僭越而極力掩蓋這段歷史。
不肖。
周公把周成王這個王號交給了小子誦。
但這只是一個生號。
我們還可以追贈周公一個謚號。
嬴政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集權制的帝國,自稱始皇帝。
而周公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當謚爲周始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5 12: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獻侯鼎銘
【隸定】
唯成王大華在宗周。賞獻侯囂貝,用作丁侯尊彝。
【注疏】
唯成王大華在宗周。
華者,原字近似𠌶字。隸作華,可也。
華者,祭名也。从陳夢家說。
宗周者,鎬京也。
疏曰:成王華祭于宗周。
賞獻侯囂貝,用作丁侯尊彝。
賞者,原字作商。當爲假字。
囂者,原字从㗊从身从囟,當隸作囂字。
囂者,獻侯之名也。从陳夢家說。
疏曰:賞賜獻侯囂貝,用作丁侯之寶器。


獻侯鼎銘文.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5 23: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公救亂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周朝甫一建立,立刻引發了軒然大波。
商遺叛了,東夷叛了,三監竟然也叛了。
作爲帝辛的繼承人,武庚志在恢復大邑商,武庚在任何時候叛亂都不會出人意料。
武庚只是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而已。
東夷的叛亂也是可以理解的,東夷諸國與商王帝乙、帝辛連年征戰,就是不願意接受商人的統治。
東夷諸國既不是商的屬國,也不是夏的屬國,更不是周的屬國。
商遺之叛,東夷之叛,不會出乎周公的意料,也不會令周公震驚。
周公不過是改換了國號,自己稱王而已。
這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後世女皇武則天改換國號,也並沒有引發什麼叛亂。
武則天借唐高宗上位。
周公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可謂家世顯赫。
而周公與管叔、蔡叔、霍叔,畢竟都是文王的兒子,畢竟都是克商時並肩作戰的戰友。周公稱王,當然不可能不給三監更多好處。
三監既然可以做姬夏的臣子,爲什麼不能做姬周的臣子呢?
从現有史料來看,三監只是文王庶子。
姬夏取代姒夏,三監已經改換了一次門庭。
姬周取代姬夏,難道還要改換一次門庭嗎?
王國維曰,義不再辱,于是投湖自盡。
管叔、蔡叔和霍叔,不事三主,故而舉兵反叛。
這是一種義氣之爭,作爲後人,我們未必能夠理解,也不能說誰對,不能說誰錯。
當然,還有一個可能。
三監是文王庶子,他們或許有一個共同的母親。
換言之,管叔、蔡叔、霍叔,可能是親兄弟。
三監在諸夏中的實力,大概僅次于姬夏。
武王之死,對于三監而言,正是他們奪取諸夏領導權的最佳時機。
而當初武王分封,安排管叔、蔡叔、霍叔去監視商遺,或許就有讓三監和商遺實力相互抵消的打算。
但三監不但不監,反而與武庚合流,這大概連武王也沒想到吧。
三監反叛的原因,已經難以確知。
總之,三監叛了。
當三監的反叛成爲一個既成事實,周公必須要去面對。
當時,沒有反叛的主要諸侯國還剩下魯國、齊國、燕國。
魯國本是周公的封國,周公沒有就封,以嫡長子伯禽代替周公就封。
魯國當然不可能反叛。
齊國是打醬油的。
既然是文王諸子之間的權利爭奪,當然是文王家的家務事。管他姒夏、姬夏,還是姬周,齊姜作爲外人,參與進來反而不妥。
而燕國是召公的封國,召公沒有就封,以嫡長子克代替召公就封。
燕國的態度當然也很明確,惟召公馬首是瞻。
武王克商,有三支部隊的實力最強。
一是姜太公,一是周公,一是召公。
姜太公是置身事外的態度。
于是,只要說服召公,周公仍是佔優的態勢。
除此之外,周公在宗周仍有著強大的實力。
康叔封,作爲周公的親弟弟,當然站在其兄長一邊。
作爲武王和周公的親弟弟,康叔的實力自然不可小覷。
至于其他的遺老遺少,只要召公不反對周公,也就掀不起什麼風浪了。
《尚書大傳》云:周公攝政,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當然不是攝政,不僅稱王,連國號都改了。
不只是外部亂七八糟,內部也是暗流湧動。
周公救亂的第一步,就是要獲得最有實力的召公的支持。
爲此,周公寫下了《周書》中那篇不怎麼出名的《君奭》。
在歷代對于《尚書》的研究中,《君奭》一篇都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
關鍵在于歷代大儒多以《君奭》爲周公致政成王之後的文章。即使有人以爲《君奭》作于周公稱王之初,但是對于當時複雜的政治格局,也未必能夠體會。
而《君奭》實際上是《周書》的開篇之作,早于所謂的周初八誥。對于研究周公的思想和周初政治格局的最終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實際上,《君奭》也是一篇誥詞,是周公寫給召公的一封公開信。
這封公開信之所以能夠詔告天下,就表明周公與召公之間已經達成了妥協。
召公已經同意加入周公的陣營,共同面對叛亂。
既然是一封公開信,《君奭》一文中多數都是婉轉的外交辭令。
但是,《君奭》仍在暗中點出了小子誦不能繼承武王事業的根本原因。
《君奭》云:在我後嗣子孫,大弗克恭上下,遏佚前人光,在家不知天命不易,天難諶,乃其墜命,弗克經歷嗣前人恭明德。
大意是:我輩的後繼子孫,不能恭敬上天和下民,失去了前人的功業,在我周家不知道天命難得,上天難信,就會失去天命,不能經久曆遠承繼前人,敬行明德。
周公暗中指出,小子誦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繼承人。
既然是一篇詔告天下的誥詞,小子誦的面子算是丟光了。
《尚書·周書·金滕》云:武王既喪,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國,曰:公將不利于孺子。
後世儒生爲了給小子誦開脫,便根據《金滕》的這句話,斷定小子誦在當時還是一個小孩子。
如果說《金滕》是僞書,有些過分,但《金滕》並非周公所作,而是出自周王室,其目的是遮掩周公建周這段歷史,其可信度並不高。
《古本竹書紀年》云:年五十四。
年五十四,說的是武王死的時候五十四歲。
前文推算過,文王在二十一歲左右時生的武王。
而武王並非文王嫡長子,文王的嫡長子伯邑考出生的時候,文王應該還不滿二十歲。
古人結婚生子都很早,更何況肩負傳宗接代之責的嫡長子。
由此推斷,武王死時,小子誦應該已經是個三十歲上下的成年人了。
而武王克商、武王東征、周公克商、周公東征,在商周之際的歷次征伐中,我們都找不到小子誦的影子。
如果說小子誦因爲周公搶了他的王位而不參加周公的征伐,情有可原。
但是,在武王的征伐中同樣找不到小子誦的影子,這就說不過去了。
而周公的嫡長子伯禽,至少參加了武王東征。
《禽簋》銘文可證。
之後,伯禽代替周公就封,成爲魯國的開國之君。
之後,伯禽還率領魯軍參與了周公東征。
《尚書·周書·費誓》可證。
小子誦依然是一個長在深宮中的公子哥,而伯禽已經成長爲一個獨當一面的統帥。
同樣是嫡長子,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
這樣的小子誦,如何繼承武王的事業。
在《君奭》中只是隱晦地說,後嗣子孫不爭氣,但是明眼人很容易看出來,周公已經當著全國人民的面,把小子誦貶得一錢不值了。
《君奭》的其他部分,基本上就是外交辭令,是說給全國人民聽的。
而《君奭》的發表,清楚地表明周公與召公之間已經達成了妥協。
至于周公如何說服召公,大體上周公應該是向召公描述了他基于新的宗法制度,建立一個不同于城邦社會的封建社會的構想,如此才能使周天下得以長治久安。
而周公和召公達成了什麼妥協,从之後歷史的進程來看,最重要的妥協就是在召公協助周公安定天下之後,還政小子誦。
但是,還政于在周公眼中一無是處的小子誦,並不是周公心甘情願的。
其中應該還有一些細節,不妨做一些推測。
首先,召公作爲一個同盟者,先不參與周公的軍事行動。如果周公能夠單獨率軍平定叛亂,則周公繼續爲王;但如果周公需要召公的軍事支持,則在安定天下之後,還政小子誦。
總之,協議達成了,周召同盟形成。
之後事態的發展一如周公預期。
《逸周書·作雒解》云:周公、召公內弭父兄,外撫諸侯。
《君奭》一文的作用就是內弭父兄。
而《尚書·周書·大誥》一文的作用是外撫諸侯。
《大誥》一篇,一如《君奭》,多是外交辭令。
周公一年,除了叛亂的諸侯,其他的諸侯,以及宗周的各種勢力,都站到了周召同盟一邊。
攘外必先安內。
沒錯,但是首先要有安內的能力。
周公無疑具備這個能力,但即使這樣,周公仍然做出了重大的妥協。
沒有妥協,就沒有周召同盟,也許失敗的就是周公。
由妥協而產生的周召同盟,是周公成功的基礎。
也是之後兩周八百年基業的基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7 00: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保簋銘
【隸定】
王伐录子聖,摣人反。王降征令于大保。大保克茍亡遣。王永大保。赐休余土,用兹彝對令。
【注疏】
王伐彔子聖,摣人反。
王者,周公也。
《尚書大傳》云: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此周公二年之事也。
彔子聖者,帝辛子武庚也。又稱彔父,祿父。
聖者,原字作𦔻。
摣人者,从周公東征之一族也。
摣者,原字从𠂇从虘。
反者,借爲返。
疏曰: 周公稱王,商王子武庚彔父叛。周公征伐武庚,諸軍中摣人臨陣退兵。
王降征令于大保。
大保者,召公奭也。
疏曰:周公乃下令命召公出征。
大保克茍亡遣。
茍者,从𠁥从卪。會意。𠁥者,象羊角形。羊角也。卪者,象人扶膝而跪之形。臣服也。謂臣服若馴服之羊也。故,茍者,臣服也。
亡者,隱也。亡字之本字,兦也。兦者,从入从𠃊。會意。入者,象箭頭之形。進入也。𠃊者,象有物遮蔽之形。隱也。謂入于隱也。故,兦者,隱也。
遣者,原字从𠂤从𦥑从口。會意。𠂤者,象二石相疊形。聚而成師也。𦥑者,兩手也。口者,發號施令也。謂號令提師也。
疏曰:召公乃尊从周公之令潛師而至。
王永大保。
永者,象水流匯聚之形。水流匯聚也。
疏曰:周公乃與召公合兵。
赐休余土,用兹彝對令。
賜者,原字作易。
休者,美也。
余者,謂余地也。或即徐。
疏曰:周公賜予召公余地之土,召公乃作此簋,以此答謝周公之令。




大保簋.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7 00: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公克商
周公克商的難度从紙上談兵的角度分析,要遠大于武王克商。
作爲主要的敵人,在武王克商之後,商人的實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但古代戰爭的傷亡率要遠小于現代戰爭。
更重要的是,武王并沒有拆分商人氏族的主體結構。
換言之,商人保留了其全部氏族。
經過兩年的休整,商人已經可以一戰。
同時,當年武王率領的諸夏氏族中三監的部隊,搖身一變,成爲了敵人。
而武王反商同盟中的姜氏族不會參與文王諸子的權利爭奪。
當然,周公也並不願意姜太公參與這種兄弟鬩墻的爭鬥。
但作爲諸夏最大的同盟者,姜氏族的退出,也會使反商同盟中的多數盟國採取與姜太公相同的策略,靜觀其變。
而伯禽和克,代替周公和召公,就封魯國和燕國。
這也進一步削弱了周公和召公的實力。
此消彼長,勝利的天平似乎向著武庚和三監一方傾斜了。
面對強大的敵人,周公當然不會有任何動搖。
周公率其本部成師,以及反商同盟中的一些盟國,出兵伐商。
相比武王伐商的部隊,周公本就感到兵力不足。
而同盟中的摣人,竟然臨陣退兵了。
《大保簋》銘文云:王伐录子聖,摣人反。王降征令于大保。大保克茍亡遣。王永大保。赐休余土,用兹彝對令。
大意是:周公稱王,商王子武庚彔父反叛。周公征伐武庚,諸軍中摣人臨陣退兵。周公下令命召公出征。召公尊从周公之令潛師而至。周公與召公合兵。周公賜予召公余地之土,召公作此簋,以答謝周公的賞賜。
在周召聯軍面前,武庚和三監的聯軍再次大敗。
《逸周書·作雒解》云:二年,又作師旅,臨衛政殷,殷大震潰。降辟三叔,王子祿父北奔,管叔經而卒,乃囚蔡叔于郭淩。
大意是:周公二年,周公又興師,來到衛地征伐殷人。殷人大懼,迅速潰敗。于是將三叔治罪,王子祿父逃往北方,縊殺管叔,把蔡叔囚禁在郭淩。
《逸周書》對于周公伐商的記述非常簡略,實際上,周公伐商的戰爭持續了很長的時間。
牧野之戰,武王的軍隊在一天之內就取得了勝利。因此,武王仍然有充裕的時間征伐東夷諸國。武王在一年之內完成了克商和伐東夷兩項工作。
《尚書大傳》云: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而周公克商和伐東夷卻前後用去了兩年的時間。
也就是說,周公伐商的戰爭持續了很長時間,以至于在當年已經沒有充裕的時間展開征伐東夷的戰爭。
《大保簋》銘文中記載的摣人臨陣退兵,無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武王克商的部隊,从鎬京出發來到牧野,用了三十一天。
周公的部隊來到衛地,大概也要用去相同的時間。
而摣人臨陣退兵,周公不得不派人回鎬京征調召公的部隊趕來參戰,即使傳令兵行進的速度比部隊行軍要快,一來一回,也要耗費四五十天的時間。
在等待召公部隊的這段之間,面對武庚和三監聯軍的優勢兵力。周公大概也只能在陣地上與敵方僵持了。
好在最終召公的部隊終于來了。
武庚和三監聯軍徹底失敗。
現代的很多史家一直致力于研究武庚和霍叔最終的命運。
武庚北奔,逃到哪里去了?霍叔在戰敗之後又做了些什麼?
在中國歷史中,這兩個人再也沒有出現過,更沒有他們再次舉兵反叛的記錄。
作爲一個人,他們的生命或許延續了很長的時間。
但是,周公克商之後,他們的政治生命已經終結。
他們或生或死,對于歷史已經沒有意義。
歷史不是娛樂八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8 02: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旅鼎銘文

【隸定】

惟公大保來伐反夷,年。在十又一月庚申,公在盩師。公賜旅貝十朋,旅用作父彝。

【注疏】

惟公大保來伐反夷,年。

惟者,原字作隹。

公大保者,大保召公也。

年者,甲骨文从禾从人。會意。禾者,嘉穀也。人者,象人垂手而立之形。男性貴族也。謂嘉穀一年一熟,人乃一年一取也。故,年者,穀熟也。

《尚書大傳》云: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克商之後多路東征,時值年末,召公乃屯兵以待來年伐東夷。

當是周公二年歲末之事也。

疏曰: 召公奉周公命來伐反叛之東夷,時值年末。

在十又一月庚申,公在盩師。

在者,原字作才。

盩師者,或爲召公之師,或爲召公統下諸侯之師也。

疏曰:十一月庚申日,召公在盩師。

公賜旅貝十朋,旅用作父彝。

賜者,原字作易。

旅者,盩師之將也。

疏曰:召公賜旅貝十朋,旅用作其父之寶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8 02: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康侯簋銘

【隸定】

王來伐商邑。㢟。令康侯啚于衛。沐亂土疑眔。啚作厥考尊彝。

【注疏】

王來伐商邑。㢟。

王者,周公也。

《尚書大傳》云: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與《逸周書·作雒解》對照,周公令康叔,當是周公三年事也。

㢟者,《說文》云:安步㢟㢟也。从廴从止。

疏曰: 周公來伐大邑商,既克之,乃安步而行。

令康侯啚于衛。

康侯啚者,即《尚書·周書》之康叔封也。从陳夢家說。

衛者,朝歌也。从陳夢家說。周公四年,康叔受封于衛。

疏曰:在衛地令康叔。

沐亂土疑眔。

沐者,原字上沐下甘。謂以甘沐之也。

疑者,原字从辵从𠤕。

辵者,足行也。

𠤕者,甲骨文从肉从大。會意。肉者,側視之首也。大者,象人站立之形。人也。謂人立而側視也。故,𠤕者,側頭而視也。

謂行而回首,是遲疑也。

眔者,从目从水。目中流水,淚也。

疏曰:使亂土上之遲疑者、受傷害者,沐浴天恩。周公使康叔先治朝歌之亂土,後終封康叔于此也。

啚作厥考尊彝。

厥考者,文王也。

疏曰:康叔乃作寶器,以彰文王之德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8 02: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公東征
周公克商之後,接下來就要對付反叛的東夷諸國。
東夷在武王東征的時候,已經遭到了很大的打擊。
按照《逸周書·世俘解》的說法,武王東征,殺了一百一十萬人,抓了三百萬的俘虜。
當時,黃河中下游地區是否能有四百萬人口,都是個有待商榷的問題。
即使東夷諸國能有這麼多人,也基本上被武王消滅殆盡了。
只能說是《世俘解》的說法,太誇大了。
但東夷諸國受到武王的沉重打擊,卻是可以想見的。
東夷諸國,原本居住在大約今天山東省的境內。
而武王分封的魯國和齊國,也都在今天山東省的境內。
武王東征時俘虜的東夷諸國的人口,可以想象,應該是分配給了齊魯兩國。
東夷諸國的殘部,不得不南遷,進入淮河流域。
然而,頑強的東夷繼續反叛,周公只能繼續東征,繼續鎮壓。
魯公伯禽,作爲周公的嫡長子,責無旁貸地要參加周公東征。
《尚書·周書·費誓》云:淮夷、徐戎並興。
又云:我惟征徐戎。
《費誓》一文,出自伯禽。
但此時的魯國,並不安定。
《費誓》一文,通篇都是伯禽強硬的命令。
之後便是,汝則有常刑,汝則有大刑,這樣的威嚇。
此時,周公已經鎮壓了武庚和三監的叛亂。但由武庚和三監的反叛所引發的反周情緒似乎還很強烈。
這種反周情緒的根源,在于魯國并不是一個純粹由姬夏,現在應當稱作姬周,組成的諸侯國。
姬周只是外來的佔領軍,繼而轉化爲統治者。武王克商時候大量的戰俘,其實就是當地的土著,對于周人的統治,在幾年之後,深刻的反抗情緒仍然沒有消亡。
另一方面,也反應出魯公伯禽粗暴的性格。
爲什麼給魯公伯禽的國號是魯呢?
禽者,从今从𠦒。會意。今者,此時集于此地者也。𠦒者,象網有長柄形。長柄網也。謂長柄網此時集于此地也。故,禽者,獲也。
禽所獲者,飛鳥也。故,禽引申爲飛禽之禽。
魯者,从魚从口。會意。魚者,象魚形。魚之總稱也。口者,象人口形。人之口也。謂全魚入于口也。故,魯者,口吞全魚也。
魯字組詞,魯莽、粗魯等,用的都是魯字本義。
按照字義來講,伯禽是一隻飛禽,喜歡生吞全魚。
總之,伯禽大概是一個粗魯的人。
在伯禽的暴力統治下,魯國還是參加了周公東征。
武王東征是多路出擊,周公東征當然也不例外。
召公也參加了周公東征。
《旅鼎》銘文云:惟公大保來伐反夷,年。
大意是:召公奉周公命來伐反叛之東夷,時值年末。
至于姜太公是否參加了周公東征,史籍上沒有記載。
迄今爲止出土的周初青銅器上也找不到證據。
也許是袖手旁觀了吧。
由于克商的戰爭拖延太久,在當年東征的時間已經不夠了。
返回鎬京,明年再來,顯然要浪費大量的時間在路途上。
于是,周公各部就地屯軍,等待來年開春再度東征。
第二年的戰爭,進展得很順利。
被帝乙、帝辛,以及武王,反復征服過的東夷,並沒有給周公製造太多的麻煩。
周公班師,途經克商一役的衛地。
《康侯簋》銘文云:王來伐商邑。㢟。令康侯啚于衛。沐亂土疑眔。
大意是:周公來伐大邑商,戰爭結束之後,安步而行。在衛地命令康叔。要使亂土上的遲疑者、受傷害者,沐浴天恩。
畢竟經過兩次克商,民生凋敝,亟待恢復。
周公讓康叔先治理商人故地,并最終把康叔封在衛地。
商周之際的大型戰爭,至此全部結束。
戰爭體現了周公的武功。
之後是周公偉大的文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8 08: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闲话国事;私话公文。聊斋观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0 01: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保卣銘文

【隸定】

乙卯,王令。保及殷东國五侯㢟兄六區。蔑曆于保。赐賓,用作文父癸宗寶尊彝。遘于四方,䢔王大祀,鿆于周。在二月既望。

【注疏】

乙卯,王令。

王者,周公也。

《尚書大傳》云: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此周公四年事也。

疏曰: 乙卯日,周公發佈誥命。

保及殷东國五侯㢟兄六區。

保者,召公奭也。

及者,从又从人。會意。又者,象右手形。手執也。人者,象人垂手而立之形。男性貴族也。謂以手抓人也。故,及者,獲也。

東國者,城東也。

國者,原字作或。

或者,甲骨文从戈从口。會意。戈者,長柄橫刃兵也。口者,象人口形。人之口也。此謂口腹之需也。謂以戈守護之所,可供人口腹之需也。故,或者,邦也。

五侯者,五地之侯也。从白川靜說。

㢟兄者,族名也。

六區者,六族也。

此六族當是分予魯公伯禽之殷民六族也。

區者,原字作品。

區者,族也。

《尚書·周書·康誥》云:用肇造我區夏。

區者,从品在匚中。會意。品者,眾也。匚者,象受物之器形。受物之器也。謂受物之器內藏眾物也。故,區者,容眾物之器也。

區夏者,謂有容乃大之夏也。

區夏,謂諸夏也,或曰夏氏諸族。

疏曰:召公隨周公克商之時,俘獲大邑商城東五侯之㢟兄六族。

蔑曆于保。

蔑曆者,猶今人道辛苦也。

蔑者,甲骨文、金文从𥄕从伐。會意。

𥄕者,从𠁥从目。會意。𠁥者,象羊角形。羊角也。目者,象眼形。眼也。謂目若羊角之分也。故,𥄕者,分視也。

伐者,斬也。

蔑者,謂征戰衝殺者目光渙散也。

故,蔑者,渙散也。

曆者,《說文》云:曆象也。

所謂蔑曆者,渙散之曆象也。乃往事不堪回首也。

疏曰:周公乃勖勉召公之勞。

赐賓,用作文父癸宗寶尊彝。

賜者,原字作易。

賓者,召公也。

作者,原字作乍。

文父者,文王也。

癸宗者,召公之宗也。

召公身份,歷來爭論不休。

由此器可確知,召公者,文王庶子也。

疏曰:周公賞賜召公,召公作此器,以爲父文王癸宗之寶器。

遘于四方,䢔王大祀,鿆于周。

遘者,《說文》云:遇也。

䢔者,《玉篇》云:行相及也。

鿆者,从示从二又。會意。示者,上天也。友者,同志也。謂天之友者,乃得庇于上天也。故,鿆者,天庇也。

疏曰:四方之人于此相遇,隨周公大祀,祈求上天庇佑。

在二月既望。

既望者,陰曆十五爲望,十六爲既望。

疏曰:在二月十六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0 01: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公分封
戰爭結束了,天下太平了,如何保證天下能夠長治久安呢?
武王在克商、東征之後,也進行了分封。
武王分封的商國反叛了,監視商國的三監也反叛了。
三監反叛的原因,大抵在于要和周公爭奪諸夏的領導權。
如今,三監已經伏法,而周召同盟的形成,使得諸夏內部,在短期內不會再有敢于挑戰周公領導權的勢力產生。
于是如何防止商國再次反叛,就成了重中之重。
周公用了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分拆商國的氏族。
所謂家國天下。
家就是氏族,由氏族組成國,國組成天下。
氏族是國的基本單位。商國也不例外。
把商國的氏族分拆開來,商遺就失去了再次發動叛亂的基礎。
首先,周公分給魯公伯禽殷民六族。
《左傳·定公四年》云:分魯公......殷民六族,條氏、徐氏、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
所謂的長勺、短勺,都是商人氏族的名稱。
伯禽分得的殷民六族,應該就是召公隨周公克商的時候,召公俘獲的殷东國五侯㢟兄六區。
《保卣》銘文云:乙卯,王令。保及殷东國五侯㢟兄六區。蔑曆于保。赐賓,用作文父癸宗寶尊彝。遘于四方,䢔王大祀,鿆于周。在二月既望。
大意是:乙卯日,周公發佈誥命。召公隨周公克商之時,俘獲大邑商城東五侯之㢟兄六族。周公乃勖勉召公之勞。周公賞賜召公,召公作此器,以爲父文王癸宗之寶器。四方之人于此相遇,隨周公大祀,祈求上天庇佑。在二月十六日。
至此,魯國的氏族結構大體上確定下來。
魯國的氏族大體上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伯禽的姬周氏族;第二部分,武王東征、周公東征,征服的部分東夷氏族;第三部分,殷民六族。
伯禽的姬周氏族是當然的統治者和魯軍的兵源提供者。
東夷氏族和殷民六族是被統治者。
民族融合是不可能在幾年之內就能夠完成。
其次,周公分給康叔封殷民七族。
康叔的衛國是由周公分封的諸侯國。
甲骨文中就有衛字,而衛地也應該是商人的地名。
衛者,从行从韋。會意。行者,象四通之衢形。四通之衢也。韋者,相背繞城而行也。謂相背圍繞四通之衢而行,乃巡行保衛也。故,衛者,保衛也。
衛的意思就是保衛,衛地應當就是衛戍大邑商之地。
衛地本名沬,當有沬水或未水流經此地。
周公封康叔在沬,故衛國也稱之爲沬國。
《尚書》中把沬國抄成了妹國。
千古儒生不認真。好吧,你妹喊你回家吃飯。
《左傳·定公四年》云:分康叔......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錡氏、樊氏、饑氏、終葵氏。
很多專家以爲,三支著名的周人軍隊中的殷八師就是以殷民七族爲班底組建的。
又是一個學術笑話。
殷八師的得名是因爲衛國就在大邑商的故地。
而殷民七族只能是被統治者。
剛剛臣服,就讓商人替周人打仗賣命,就不怕商人倒戈嗎?真不明白這些專家滿腦子都是什麼邏輯。
康叔封作爲文王之子,武王和周公的親弟弟。其地位在姬周是很高的。
康叔當然有自己的氏族,而且規模不可能小。
威名赫赫的殷八師實際上就是出自康叔的姬周氏族。
但是,千萬不要以爲商周之際的軍隊,是現代意義上的常備軍。
當時的軍隊,更類似于今天的預備役部隊。
平時耕種,戰時出兵。
殷八師是康叔的氏族部隊,成周八師是周公的氏族部隊,宗周六師是武王的氏族部隊。
只有強大的氏族才能孕育出強大的軍隊。
康叔之子伯懋父是康王時期重要的軍事將領,率領殷八師爲周王室四處征戰。
西周早期的青銅器銘文中,有很多涉及到伯懋父。
殷民七族只是康叔衛國氏族中的一部分。
此外,周公克商的時候,三監的首領死的死,跑的跑。康叔在周公東征之後,就留在衛地經營。而三監的氏族,其中一部應該是分給了康叔。
至此,衛國的氏族結構大體上確定下來。
衛國的氏族大體上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康叔的姬周氏族;第二部分,部分三監的氏族;第三部分,殷民七族。
康叔的姬周氏族是當然的統治者和殷八師的兵源提供者。
三監的氏族本是諸夏的氏族,可以很快融入康叔的氏族。
而殷民七族是被統治者。
周公分封康叔的時候,還作了《康誥》來告誡康叔。
大概是孔聖人覺得篇幅太長,將其分成《康誥》、《酒誥》、《梓材》三篇。
周公真是康叔的親哥哥,康叔已經老大不小了,還是不放心,嘮嘮叨叨了一大堆,看起來啰哩啰嗦的。
不引了。
商人有多少氏族呢?
《周禮·春官·司約》賈公彥引《左傳》舊注,釋殷民曰:祿父之余民三十族,六姓也。
賈公彥所引《左傳》舊注,現在已經找不到出處。
但卻是這個問題唯一的答案,而且看起來還很靠譜。
六族分給魯公伯禽,七族分給衛康叔,商人還剩下十七族。
那麼,剩下的商人去哪了呢?
周公把他們分給了自己。
《尚書·周書·多士》和《尚書·周書·多方》兩篇涉及到了商人遺民。
《多士》作于周公五年,在分伯禽殷民六族和康叔殷民七族之後,周公帶領剩下的商遺營造成周。爲此,周公發佈訓令,這就是《多士》。
《多方》作于周公七年,當洛邑建成之後,商遺安居洛邑。致政成王之前,周公發佈最後的詔令,讓商遺在洛邑努力生產,服从領導,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
周公雖然沒有再給自己封一個諸侯國。但是,成周洛邑的規模及其人口,無疑在周初的諸侯國中是最大的。甚至應該超過宗周鎬京。成周的氏族大體上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周公的姬周氏族;第二部分,部分三監的氏族;第三部分,殷民十七族。
周公的姬周氏族是當然的統治者和成周八師的兵源提供者。
三監的氏族本是諸夏的氏族,可以很快融入周公的氏族。
而殷民十七族是被統治者。
至此,商遺被拆分成三個部分,商人反叛的可能性被徹底消除了。
至于宋國的建立,周初的史籍和青銅器銘文上找不到什麼線索。
歷史小說《史記》中倒是提到了一句。
《史記·殷本紀》云:周武王崩,武庚與管叔、蔡叔作亂,成王命周公誅之,而立微子于宋,以續殷後焉。
成王命之類的話,又是後世儒生的春秋筆法。
不過周公分封宋國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在洛邑建成之後,周公應該會分封微子启以繼商祀。
周公把微子启封在宋地,也就是今天的商丘。
還會从營建成周的殷民十七族中,選出部分馴服的商人氏族,交給微子启。
而商周之際曾經的中心,大邑商,在商遺都被遷走之後,荒蕪了......
最後說一下晉國。
晉國是周初的大國。
那麼,是誰,在什麼時候分封的晉國呢?
大概有三種說法。
其一,武王分封。
西周中期的青銅器《晉公盆》,見于《殷周金文集成》10342,以及同屬的《晉公盤》,銘文大體相同,提到了是武王分封唐叔。
《晉公盆》銘文云:唯王正月初吉丁亥,晉公曰:我皇祖唐公膺受大命,左右武王,殽畏百蠻,廣司四方,至于大廷,莫不亊公。王命唐公,成宅京師,君百作邦。
至于作器的晉公是誰,今天的專家仍然莫衷一是。
前文已經分析過,武王克商的時候,小子誦的年紀應該在三十歲上下了。
作爲武王次子,當時,唐叔虞的年紀也不會太小。
跟隨武王征戰,之後獲封,並不是不可能的。
哥哥還不如弟弟,這也是周公對小子誦大光其火的原因之一。
雖然有學者認爲,這個說法是後世晉公對于先祖的吹捧。
但是,這種吹捧可是鑄在青銅器上的銘文,是當時的人,以及後世的人都能夠看到的。
所以,後世晉公撒出這種彌天大謊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
《左傳》中伶人的一句,歲在鶉火,夏氏族斷代工程的專家就敢拿來確定武王伐商的具體日期。
而對于青銅器的銘文卻採取懷疑的態度。
真是有趣。
基本可以判斷,以《晉公盆》和《晉公盤》的銘文爲證,武王分封唐叔的說法是可靠的。
其二,周公分封。
《左傳·定公四年》云:分唐叔......懷姓九宗。
周公分封唐叔是現在學術界比較認同的一個說法。
懷姓九宗應該不是商人。那麼,懷姓九宗又是什麼人。學術界對此也一直爭論不休。
但不管懷姓九宗究竟是什麼人,都是周公二次分封給唐叔的。
也就是說,武王、周公,曾先後兩次分封唐叔。
一如武王、周公,曾先後兩次分封魯公伯禽。
其三,成王分封。
這個說法又是來自于小說作家司馬遷。
《史記·晉世家》云: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亂,周公誅滅唐。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爲珪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請擇日立叔虞。成王曰:“吾與之戲耳。”史佚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
當個故事聽聽吧。
就是有點扯而已。
做個總結。
周公分封,首先拆分了商人的氏族結構。
然後對商人諸氏族、三監氏族和臣服的東夷氏族進行分配。
伯禽,作爲周公的嫡長子,分得殷民六族和部分東夷氏族。
康叔,作爲周公的親弟弟,分得殷民七族和部分三監氏族。
剩下的商人氏族和部分三監氏族,在周公的領導下營建并定居于洛邑。
周公并沒有再封齊國和燕國。
在當時看來,周公只是極大地加強了自己的實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1 00: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人感应 发表于 2017-2-20 16:51
其他国家的集权也是源远流长,应当与中国雷同。例如日本等国家。他们为什么现在变了呢?值得反思。

日本一直就是一個封建社會。
記得大概是司馬遼太郎說過,日本在大化改新之後引進過集權制度,不過不適合日本國情,很快就失敗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1 00: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公作洛
現在是實現武王遺願的時候了。
營建洛邑的工程本身并沒有什麼太多的故事,雖然商遺被強迫从事勞動,但是並沒有出現什麼消極怠工的情況,也沒有出現什麼孟姜女之類的人物,工程進展順利。
《逸周書·作雒解》對洛邑有比較全面的描述,可以參閱。
从周公二年起,周公離開宗周。
周公二年,克商;周公三年,東征。
這兩年,周公和他的成周八師在外征戰,是不可能回宗周的。
即使東征結束之後,應該回到宗周舉行獻俘儀式,但史無明文。
或許周公曾短暫地回到宗周,但成周八師應該駐扎衛地,監視商遺。
周公四年,封建諸侯。
周公分封諸侯,最可能的地方也是衛地。
可以說,从周公二年起,周公就沒怎麼回過宗周,基本上也沒有和小子誦打過交道。
既然周公已經和召公達成協議,在天下安定之後,致政小子誦。
那麼,周公和小子誦這種冷漠的關係,肯定是需要被打破的。
周公是當時的王,小子誦是未來的王。
周公又在《大誥》中,把小子誦說得一無是處,雙方都需要一個台階。
此時,召公出現了,召公充當了調解雙方矛盾的和事老的角色。
召公拉近雙方關係的努力,都記載在《尚書·周書·召誥》中。
召公在周公五年三月初六日,抵達洛邑。
《尚書·周書·召誥》云: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來三月,惟丙午朏。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于洛,卜宅。
大意是:太保召公在周公之前到洛邑相宅。在三月初三丙午日。到了第三天,三月初六戊申日,召公早晨到達了洛邑,卜宅。
朏字从月从出,本義是新月初現光輝。周人曆法定義爲每月初三日。
周公也在三月來到洛邑。
《尚書·周書·多士》云:惟三月,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告商王士。
大意是:在三月,周公初次前往新邑洛,誥戒商朝的王臣。
洛邑,又稱成周、新邑、新邑洛。在周初青銅器上,多被稱爲新邑。
周公初于新邑洛,很多人都理解成洛邑已經建成。
其實,此時洛邑的建造工程尚未開工。
召公先來相宅、卜宅。
施工方,商遺和三監遺民麇集于此,等待開工。
《召誥》云:越七日甲子,周公乃朝用書,命庶殷,侯、甸、男邦伯。厥既命殷庶,庶殷丕作。
大意是:過了七天是甲子日,周公在早晨發佈命書,命令眾殷民,侯、甸、男各諸侯,開始營建洛邑。命令既已下達到眾殷民,眾殷民開始大舉動工。
營建洛邑的工程由此才展開。
既然《召誥》說,惟太保先周公相宅。
那麼,召公當然比周公先到達洛邑。
召公來到洛邑別有目的,什麼相宅、卜宅,這些都是幌子,召公真正的任務是協調周公和小子誦之間的關係。
在《召誥》中,召公強調了兩點:其一,小子誦是武王的元子,也就是嫡長子;其二,小子誦重用德高望重的老臣。
小子誦確實是武王的嫡長子,而嫡長子繼承制也是周公建立封建社會的核心制度;小子誦也確實是重用了老臣,召公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周公把召公之言詔告天下,這就是《召誥》。
既然小子誦是周天子的不二人選,周公也只能順水推舟,玉成此事了。
于是,用召公之言告知天下,小子誦將要繼位爲王了。
周公五年,借用相宅、卜宅,把卜兆報告小子誦這個藉口,周公與小子誦互致書信,主要是討論王位的交接問題。
周公把這些來往信件,以及年末小子誦來洛邑祭祀的情況匯總,詔告天下。這篇誥文就是我們今天見到的《尚書·周書·洛誥》。
《洛誥》一文,清楚地向我們解釋了,周人爲什麼沒有遵从武王遺囑,將都城由鎬京遷到洛邑。
《逸周書·度邑解》云:定天保,依天室。
《何尊》銘文云: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國,自之薛民。
大意是:武王既克大邑商,乃廷告于天,曰:我住在這中心之城,由此而往,伐罪安民。
這是武王選擇洛邑作爲都城的理由。
定都洛邑成了武王的遺願。
在《召誥》中,周公和召公再次對遷都洛邑達成一致。
那麼,小子誦爲什麼不願意遷都呢?
對于小子誦來說,當時的周公太強大了。
武王時代,諸夏部落有三支實力強大的軍隊。
分別是,姜太公的氏族部隊,宗周六師和成周八師。
另外,實力稍弱的軍隊還有召公、康叔和三監的氏族部隊。
現在,姜太公被封到齊國。
而且更重要的是,姜太公在三監之叛中,採取了中立的立場。
因爲,姜太公不願參與諸夏氏族的內部爭鬥。
可以預測,以後諸夏氏族的內部爭鬥,姜太公依然不會參與。
宗周八師,作爲武王的遺產,是掌握在小子誦手中的。
但是,小子誦並不具備領兵作戰的能力,只能依靠召公代替他領兵作戰。
表面上,是小子誦重用前朝老臣召公,實際上是不得已的選擇而已。
反觀周公,在克商和東征之後,實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成周八師,作爲周公的本部,是一支久經戰陣的常勝之師。
在克商之後,周公把商人的氏族徹底拆分了。
殷民六族分給魯公伯禽,殷民七族分給康叔封。
周公的嫡長子和周公的親弟弟,當然在任何時候都會追隨周公。
剩下的商遺,此刻在周公的統領下營建洛邑。
作爲曾經的敵人,當下的被統治者,商人的軍事實力并不能很快爲周公所用。
但是,商人的經濟實力卻可以毫無保留地轉移到周公手上。
而戰爭比拼的不僅僅是軍事實力,經濟實力的強弱也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不止是商遺,東夷諸國臣服的氏族,也極大地加強了魯國的實力。
更重要的是,三監氏族的遺民,一部分交給了康叔,一部分被周公帶來和商遺一起營建洛邑。
三監的氏族本就是諸夏的氏族,大不同于商遺和東夷臣服的氏族。
三監之叛,甚至可以被看作是三監裹挾的叛亂。
在三監的各個氏族中,未必會對制造諸夏氏族的內部爭鬥有多大的興趣。
因此,三監氏族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一併落入周公手中。
三監的軍事實力,一部分加強了周公的成周八師。
另一部分加強了康叔衛國的氏族部隊,此後迅速成長爲威名赫赫的殷八師。
這當然也是周公的核心部隊。
在商周之際的歷次戰爭中,周公都是親臨戰陣,不管是作爲武王的將領,還是武王死後作爲三軍的統帥,累積了超卓的人望。
即使是在武王的成周六師之中,周公也是深孚眾望的。
而小子誦卻沒有參加過一場戰爭,連他弟弟唐叔都不如。
一旦小子誦和周公鬧僵,連他的親弟弟也未必就會選擇站在他這個無用的哥哥一邊。
至于周公和召公一直就是並肩作戰的親密戰友,尤其是在周召同盟形成之後。指望召公站在小子誦一邊去反對周公,基本上就是癡人說夢。
小說家司馬遷以爲召公的實力足以匹敵周公。
這只是司馬遷的臆想而已。
《史記·燕召公世家》云:自陝以西召公主之,自陝以東周公主之。
這句話,沒毛病。
問題是自陝以西,除了宗周還有什麼?
而自陝以東呢?齊國、魯國、燕國、衛國、晉國。之外還有洛邑。
即使燕國會跟隨召公,自陝以西和自陝以東就能談得上什麼可比性了嗎?
相比于周公,小子誦基本上就是孤家寡人一個。
如果和周公鬧僵,根本就不可能出現和三監那樣軍事對峙的局面。
周公如果隨便找個藉口殺了小子誦,他也只有引頸就戮這唯一的選擇。
小子誦所唯一能夠依侍的只有他的出身,他是武王的嫡長子。
小子誦之所以拒絕遷都洛邑,並不是害怕周公害他。
周公要是有這個意思,小子誦可以說只能束手待縛,毫無反抗的余地。
小子誦真正害怕的是周公對他的管束。
在宗周,畢竟只有一個召公,而且召公還不能過分違拗他的意志。
可一旦到了成周,周公不但是他的親叔叔,而且非常強勢,一定會干預他所有的行動。
不自由,毋寧死。
與其處處受到周公限制,不如抬出武王來和周公鬥法。
寧死也不遷都,寧死不去成周繼位。
反正小子誦是橫下一條心,看你周公敢把我廢了。
周公也拿小子誦沒了辦法。
于是,周天下最終形成了宗周和成周兩京相望的格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12: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紀年之爭
《何尊》銘文云:惟王五祀。
《尚書·周書·洛誥》云:惟周公誕保文武受命,惟七年。
《尚書大傳》云: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何尊》是周初青銅器,从其內容來判斷,《何尊》鑄于周公五年。
換言之,惟王五祀,就是,周公五年。
《洛誥》是周公在建造洛邑期間,與小子誦商討王位交接問題,特別是遷都洛邑的問題,在年末寫的一篇誥文,寫作時間當然是在周公五年。
在《洛誥》文末,惟周公誕保文武受命,惟七年,這個表述,也是周公五年。
可以確定,《何尊》和《洛誥》,皆作于周公五年。
既然是發生在同一年的事情,爲什麼會出現兩種不同的紀年呢?
我們先來確定《何尊》中提到的王,到底是誰。
《何尊》銘文云:惟王初𨞾,宅于成周。復移武王豊尊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誡宗小子于京室。
大意是:王在洛地初建城邑。又从天室移來武王的禮器。在四月丙戌日,王于京室訓誡宗小子。
由此可知,在四月丙戌日,有一個王在成周洛邑。
我們再來看看周公和小子誦的行蹤。
先看小子誦。
《尚書·周書·召誥》也是一篇作于周公五年的文章。
《召誥》云: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則至于豐。
大意是:二月十六日,過了第六天是二月二十二乙未日,成王早晨从鎬京出發,到了豐京。
小子誦在周公五年二月,在丰鎬。
《洛誥》云:戊辰,王在新邑......在十有二月。
也就是說,直到這一年的十二月戊辰日,小子誦才來到洛邑。
在十二月之前,小子誦應該是在丰鎬。
再看周公。
《召誥》云: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來三月,惟丙午朏。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于洛,卜宅。厥既得卜,則經營。越三日庚戌,太保乃以庶殷攻位于洛汭。越五日甲寅,位成。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于洛,則達觀于新邑營。
大意是:太保召公在周公之前到洛邑相宅。在三月初三丙午日。到了第三天,三月初五戊申日,召公早晨到達了洛邑,卜宅。召公已經得了卜兆,就開始測量。到了第三天是庚戌日,召公就讓眾殷民在洛水匯入黃河之處測定城郭、宮廟、朝市的位置。到了第五天是甲寅日,位置確定了。到了第二天乙卯日,周公早晨到達洛邑,就全面察看新邑選定的區域。
召公在周公之前來到洛邑。
召公到洛邑是三月初五戊申日,卜宅。
到了第三天是三月初七庚戌日,攻位。
到了第五天是三月十一甲寅日,位成。
到了第二天是三月十二乙卯日,周公朝至于洛。
《召誥》云:越三日丁巳,用牲于郊......
到了第三天是三月十四乙卯日,周公祭祀。
《召誥》云:越七日甲子,周公乃朝用書......
到了第七天是三月二十乙卯日,周公早晨發佈命令,開始營建洛邑。
《何尊》銘文云:在四月丙戌,王誡宗小子于京室。
由上文推算,以三月爲大月三十天計,這個丙戌日,是四月二十一日。
周公五年四月二十一日,周公當然是在成周監督工程進展。
而《洛誥》一文大部分篇幅是周公與小子誦互致書信。
既然是互致書信,在周公五年四月二十一日,小子誦當然並不在成周。
通過對《召誥》、《洛誥》和《何尊》銘文上記載的日期綜合分析,周公五年四月二十一日,小子誦並不在成周,在成周的只有周公。
《何尊》銘文,可以說是周公稱王最爲有力的證據。
《何尊》銘文上提到的,惟王五祀,就是周公稱王的第五年。
那麼,《洛誥》上爲什麼會出現,惟周公誕保文武受命,惟七年,這樣一個奇怪的說法呢?
文王是一個生號,武王也是一個生號。
周公稱王后,當然也有一個王號。
《小臣單觶》銘文云:王後坡克商。在成師。
前文曾經分析過,這個成師,就是周公的氏族部隊。
也就是說,周公的族號是,成。
周公建立周朝,以其封號,周,作爲國號;以其族號,成,作爲王號。
周公在致政小子誦之後,將國號和王號,一并交給了小子誦。
于是就出現了兩個成王一年。
同樣,也有兩個成王五年。
好在《尚書》是一本書,後人是可以篡改的。
于是,就有了,惟周公誕保文武受命,惟七年,這個說法。
所謂,周公誕保文武受命,指的是武王克商。
惟周公誕保文武受命,惟七年,也就是武王克商七年,也就是周公五年。
由此,也可以推知,武王克商二年而崩。
又要談到夏商周斷代工程。
專家們在確定周初紀年的時候,怎麼湊都少了兩年。
于是,千里迢迢跑到日本,在日本找到了一本歷史小說《史記》的抄本。
這個抄本上記載了武王是在克商的第四年才死的。
歷史小說《史記》作爲研究中國歷史的文獻,並不可靠。但即便如此,其中國版本,也記載的是武王克商二年而崩。
歷史小說《史記》的日本抄本,終于把數湊上了。
于是,夏商周斷代工程終于功德圓滿了。
于是,我們對于專家們不遠千里湊數的精神,真是不服不行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12: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人得失
現在的歷史課本都把商說成是一個朝代,稱之爲商朝。
這是一個愚不可及的概念性錯誤。
商並不是一個大一統的王國,更不可能是一個帝國。
商只是一個城邦國家。
除了像歷史小說《史記》這樣的文學作品之外,嚴肅的史籍記載的商,从盤庚遷殷之後就一直居于大邑商,也就是今天的安陽。
商人曾經四處征討,但从未在其他城市建立起有效的統治。
迄今爲止的考古發掘,也拿不出任何有力的證據,來證明商人,曾經在任何一個除大邑商之外的城市,有過有效的統治。
可以斷言,這樣的考古證據今後也不可能出現,除非是僞造。
除殷墟之外,國內其他地方也有甲骨卜辭出土。
根據安陽殷墟博物館的統計。
陝西省六地有甲骨卜辭出土。總計327片,1517字。
然而這是周原甲骨,出自夏人和周人之手,而非商人。
北京、河北、河南、山西,四省市六地有甲骨卜辭出土。總計12片,55字。
這些甲骨卜辭可以看作是商國軍隊征伐的軌跡,而不是其統治的疆域。
如果是一個長期被商人統治下的城市,怎麼可能僅只留下如此少得可憐的一點印記。
同樣,帶有文字的商代青銅器也在多地發現。
這些青銅器是商王贈送或賜予其他方國的物品,並不能代表對其他方國的有效統治。
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古代典籍的記載,還是後世的考古發掘。除了殷墟商城之外,再也沒有商人有效統治的第二座商城。
商人的軍隊曾經南征北戰。武功之盛,一時無兩。
但商人卻沒有建立起一個像後世周朝那樣幅員遼闊的國家。
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商人沒有一套管理戰敗方國的有效手段。
西方人開疆拓土,依靠殖民。
而商人所謂的殖民是內向的。
商者,从辛从內或从口。辛者,罪也。內者,內部也。商者,謂罪人入于內也,乃爲罰罪之所也。
商人把戰敗的其他方國的高層貴族都擄到大邑商,該殺的殺,剩下的作爲人質。
商人也許是希望藉由這些貴族來控制戰敗的方國。但效果可以說滿盤皆墨。
帝乙帝辛兩代商王,前後六十年,依然無法征服東夷諸國。并由此導致國力大損,最終被武王和周公滅國。
一言以蔽之,商人的建立的統治制度失敗了。
武王雖然打敗了商人,也征服了東夷諸國,並且還進行了分封。
但武王死後,不但商人反叛,東夷反叛,甚至連武王分封的三監也反叛了。
雖然表面看起來,這些反叛是針對周公的。但也說明了武王建立的統治制度同樣存在著致命的問題。
周公再次打敗了商人,再次征服了東夷諸國,再次進行了分封。
但是,這樣就能夠保證一勞永逸嗎?
周公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封建制度。
這樣,周公建立的周朝才能千秋萬代。
如何才能建立一個有效的統治制度呢?
从盤庚遷殷到武王克商,在將近三百年的時間里,商人在文化、宗教、軍事等諸多方面,一直居于領導者的地位。
商人的成功之處,在于首先掌握了文字,之後掌握了宗教。文字和宗教,使得商人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國家政體。最後王權戰勝神權,形成王權神權合一的一元統治結構。
當其他方國還處于氏族或者氏族聯盟階段,商國儼然是一個龐然大物。
用生物進化的觀點來看,商國是一個巨大的單細胞生物。
但是商人卻被武王打敗了。
可以說,是文王建立的宗法制度打敗了商人。夏人戰勝商人,依靠的是制度優勢。
武王克商不是簡單的機緣巧合,而武王也只是文王制度的執行者。
當時的方國,都在向先進的商國學習,夏人當然也不例外。
通過收留逃離大邑商的神職人員,夏人掌握了文字,掌握了宗教,建立了國家政體。
而神職人員在夏國的處境還不如商國,雖然沒有因爲王權與神權的紛爭而受到迫*害,但那是由于在夏國根本就沒有建立起神權的結果。
在夏人建立的國家中,从一開始就沒有神權的地位。
如果只是簡單地複制商人的模板,夏人並不能建立起對于商人的制度優勢。
在商人嫡長子繼承制的基礎上,文王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宗法制度。
氏族首領的嫡長子生而即是氏族的大宗,在氏族首領死後,將繼承氏族。
其他的嫡子和庶子通過自身的努力,當他們的土地、人口、軍隊等,達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就可以受封立宗得姓,成爲氏族中的一個小宗。
小宗如果能夠繼續壯大,就可以从原有氏族中分離出來,建立一個新的氏族。
小宗如果不能繼續壯大,也可以托庇在原有氏族中。
商周之際,方國林立,夏人的小宗或者氏族壯大自己實力的方法也很簡單,通過戰爭或者招降納叛,把這些游離的方國或者氏族收編到自己麾下。
何尊銘文中,周公訓誡的小子何,就是歸附夏人的氏族首領的後人。
一旦小宗成長爲氏族,氏族逐漸壯大,夏人就會按照氏族國家體制來進行管理。
《尚書·周書》中提到的區夏,實際上就是諸夏。這個諸夏,並不是諸夏氏族,而已經是諸夏國了。
宗周六師、成周八師、殷八師,這幾個名稱雖然在史籍中看不到。但是在周初青銅器的銘文上,確是屢見不鮮。
宗周六師,是武王下屬六個氏族組建的部隊,是武王六氏組建的武王六師。
成周八師,是周公下屬八個氏族組建的部隊,是周公八氏組建的周公八師。
殷八師,是康叔下屬八個氏族組建的部隊,是康叔八氏組建的康叔八師。
需要指出的是,成周八師是武王分封周公,周公嫡長子伯禽代替周公就封之後,剩下的氏族部隊。
周公封給伯禽殷民六族,還有數目不詳的東夷遺族。
周公封給康叔殷民七族,還有數目不詳的三監遺族。統治者是康叔的八個夏人氏族。
之後,周公帶領成周八師監督商遺十七族和數目不詳的三監遺族營建洛邑。
即使按照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一比二的比例大致推論,伯禽也應該至少帶走四到六個夏人氏族,才能有效地統治新征服的氏族。
同樣,武王封召公于燕,召公嫡長子克代替召公就封,燕國也至少應該有四到六個夏人氏族。
把這些數字簡單相加,武王、周公、召公、康叔等所統領的夏人的核心氏族數量已經超過三十個。而商人一個只有三十個氏族。
參與武王克商的部隊至少還包括姜太公和三監領導的氏族部隊。
即使不計算唐叔虞等其他支系的氏族部隊,在武王克商的時候,諸夏氏族無論是在氏族數量還是軍隊數量上,都已經明顯超過了商人。
武王克商談不上以若克強。而是文王宗法制度的勝利。
是夏人社會制度對商人社會制度的勝利。
用生物進化的觀點來看,商國只是一個巨大的單細胞生物。夏人則是好幾個稍小的單細胞生物。
武王克商、武王東征、武王分封,第一次在今天的中國地域上,建立起了一個大一統的王朝。雖然其統轄的地域僅只包括黃河中下游地區。但即使如此,也遠非一城一國的商人所可以比擬。
商代時的中原地區,商國以其強大的政治、經濟、文化影響力,一家獨大。稱其爲天下共主也並不不妥。
但是各個方國對于商國叛服無常。商王也曾經對各個方國進行分封,不過那能只是名義分封,例如商王文丁封王季爲牧師。但商王並不能真正統治夏人。
這種分封與後世倭五王時期的日本國王,找中國皇帝討要一個封號,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
而武王的分封則是實質上的分封,主要的封國都出于諸夏。
周公是武王的親弟弟。
唐叔是武王的兒子。
召公和三監都是文王庶子。
姜太公的齊姜和夏人世代婚姻。
除了分封商王子武庚之外,其他的封國都是通過血緣關係和夏王室緊密聯結的。
商周之際大量的方國,一是歸附夏人,成爲夏人諸侯國中的氏族;一是被夏人征服,其遺民成爲夏人諸侯國中的氏族。即使少數尚能保持獨立的方國,也必須臣服于夏人的統治。
克商之後,武王雖然只活了兩年時間,但天下格局已經大變。
武王建立的大一統的夏朝,取代了方國林立的商代。
但是武王分封的諸侯國,仍然是單細胞生物。
這些單細胞生物可能來自同一個母體,但相互之間並沒有什麼更多的聯繫。
三監之叛,是對權力的追逐。
在世俗權力的誘惑下,血緣關係顯得那麼脆弱。
周公依靠強大的武力平息了叛亂,但是只靠武力,能夠維持長久的統治秩序嗎?
血緣不可靠,武力同樣不可靠。
由此,周公制禮。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12: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公制禮
周公制禮的核心,是要把天下變成姬姓的家天下。
周公的禮制是文王宗法制度的延伸,依然基于嫡長子繼承製。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周公制禮的核心,就在祭祀,周公規定了不同的人祭祀的權利。
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長子不僅繼承家業,而且只有嫡長子才有祭祀先父的權利。
其他的兒子想要祭祀先父,只能到嫡長子家,陪著嫡長子祭祀。
換句話說,只有嫡長子一系才有祭祀祖先的權利。
以周王室爲例。
周人本是夏人,周人的祖先當然是夏人。
于是,周公把祖先都追封爲周人。
同時,周公還追贈列祖姬姓。
周太王有三個兒子,但是太伯和虞公是周太王遷岐之前生的兒子。
而周王季是遷岐之後,和姜氏族聯姻,由太姜生的兒子。
周太王以太姜爲正妻,周王季當然就是嫡長子。
小說家司馬遷根本沒有必要編造什麼太伯和虞公斷髮文身的故事。
周王季的嫡長子是周文王,毫無問題。
但是,周文王的嫡長子是姒姓的伯邑考,怎麼辦?
對于伯邑考的後人,要承繼夏祀。那就封一個杞國,讓他們到那里憂天去好了。
至于伯邑考,本來也沒有成就什麼事業,从歷史中抹掉也不會是什麼大事。
周人的歷史當然是周人的史官記錄的,伯邑考只是個邊緣人物,不記也無所謂。
這樣,周武王就得以遞補升任周文王的嫡長子了。
只是這段歷史沒有抹除乾淨,後人還是把伯邑考當作文王的嫡長子。
也給周公的禮制添上了一個小小的瑕疵。
但是周武王的嫡長子可是小子誦。
从現實來看,小子誦無德無能,不讓他當周王,並不會有太多阻力。
但周公的禮制基于嫡長子繼承製,不讓小子誦當周王,周公的禮制就說不通了。
只有把武王也从歷史上抹掉,周公才能成爲文王的嫡長子。
但是武王克商,天下皆知,這樣操作難度太大了。
于是,周公毅然決定讓小子誦繼位。
這樣,才能保證周公的禮制在理論上的完美運行。
小子誦雖然無德無能,但是治理天下依靠的是制度,而不只是個人能力。
只要小子誦不去破壞,這套制度就能順暢地運行,他就能夠成爲一個合格的周王。
而西周王朝的衰敗,也是始于後世周王破壞了周公制定的制度。
周公建立周朝,並且自立爲王。
但在讓位給小子誦之後,連周公本人都要刻意去抹掉這段歷史。
按照周公的禮制,周公既然不是周王,當然也不是周文王的嫡長子,當然就沒有祭祀周文王的權利。
只有周王室的祖廟供奉周人列祖,周太王、周王季、周文王、周武王。
周公作爲魯國的始封君,魯國祖廟供奉的列祖只能始自周公。
周公祭祀周文王,只能到鎬京,跟著小子誦,在周王室的祖廟中祭祀。
在周公身後,伯禽可以在魯國祖廟祭祀周公。
但伯禽想要祭祀周人列祖,只能千里迢迢,到鎬京去了。
而且伯禽作爲周朝諸侯國的國君,不管他想不想,都是必須要定期去鎬京祭祖的。
這樣,通過祭祖,周王就和各個諸侯國的國君有機地聯繫在了一起。
周公通過祭祀權的分配,建立起金字塔結構的神聖王權。
爲了把天下變成姬姓的家天下,周公對文王的姓制也進行了改進。
上面提到,周人的列祖全部追贈姬姓。
同時,凡是出自太王一系的氏族首領,也都賜予姬姓。
例如,虞國以及出自虞國的吳國。
虞國是太王之子太伯和虞公所建立的國家,彼時夏人並無文字,更無姓可言。
此時,其國君一并賜予姬姓。
至于文王諸子,嫡子姒姓。
武王、周公、康叔,皆文王庶子,同母,姬姓。
召公,以及三監中被赦免的蔡叔,也是文王庶子。
此時,也被賜予姬姓。
同時,此後,凡諸姬氏族中可以得姓立宗的諸子,也就是出自諸姬氏族的小宗,不會得到新的姓,而是全部姬姓。由諸姬氏族只能產生新的姬姓氏族。
這樣就可以保證姬姓勢力的不斷擴大。
至此,太王一系,除承繼夏祀的姒姓之外,都是姬姓。
而周王朝分封的主要諸侯國,與周人世代婚姻的齊國姜姓,由被嚴重削弱的商遺組成的宋國子姓。除此之外,魯國、燕國、衛國、晉國,都是姬姓。
周王姬姓,天下成了姬姓周人的家天下。
家天下也可以稱之爲宗姓集權。
用生物進化的觀點來看,周朝已經再不是一個單細胞生物,而進化成一個由眾多諸侯國組成的多細胞生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9 10: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撕裂
如果世界上的人一半是視力良好的人,簡稱爲明人,一半是盲人。那麼,明人造的房子和我們今天造的房子不會有什麼不同,而盲人造的房子可能會出乎我們的想象。也許沒有窗戶,也許會朝地下建造。這時候,明人不能理解盲人,盲人不能理解明人,不過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都是毫無道理的。
今天,西方不能理解中國,中國不能理解西方,在很大程度上類似于明人和盲人間的互不理解。中國和西方之間文化的互不理解,再上升爲相互指責,相互對抗。這不是什麼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只不過是一種屁*股決定腦袋的思維。而很多不了解中國文化的中國人,跟在西方人的屁*股後面來指責中國。則不僅可笑,而且可恥。
从第三者的視角來看問題,明人和盲人的區別,很清楚。而中國和西方的區別,不僅西方人不清楚,即使很多中國人也不清楚。
那就是集權和分權的區別。
集權是相對于分權而言,集權本是一個中性詞。
氏族社會,或稱原始社會,當然是一個分權社會;城邦社會,也是一個分權社會;封建社會,還是一個分權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仍是一個分權社會。
歐洲的中世紀,是一個封建社會;中國的周朝,也是一個封建社會。
而中國在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就進入了集權社會。
此後的一千多年,中國之所以能夠領先于世界,正是得益于集權社會對于分權社會的制度優勢。
集權並不是獨裁。集權政體確實可以產生出獨裁政體。但西方所謂的民主政體同樣可以產生出獨裁政體,例如納粹德國。西方人不懂得中國式的集權,還要硬給集權打上一個邪惡的標籤,只能說這是一種可恥的行爲。
从歷史上來看,分權的根源在于神權對于世俗權力的壓制。
在宗教發展過程中,一直貫穿著神權與世俗權力的衝突。而神權與世俗權力角逐的勝敗,是集權政體與分權政體最大的分野。
世俗權力壓制神權,才有可能進入集權社會。
神權壓制世俗權力,則是一個典型的分權社會。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早期,神權對于世俗權力具有壓倒性的優勢,這在人類文明的各個發源地均可得到驗證,無一例外。
而所謂的古希臘城邦民主制,在一個僅僅高于原始氏族社會的城邦社會,就已經發展出完善的議會民主制度,完全是違背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幻想,不過是誕生于希臘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的又一個神話而已。
中國人可以造史,歐洲人也可以造史;中國人托古改制,歐洲人也托古改制。
《十三經》中的《周禮》、《儀禮》,不過是劉昕等漢儒,按照王莽授意,僞造出來的所謂的古書,理所當然地成爲王莽托古改制的藍本。
而所謂的古希臘的典籍,不過是歐洲初生的資產階級僞造出來,用以作爲其進行資產階級革命的托古改制的藍本而已。
古希臘是一段僞造的歷史,這一事實,對于學習過西方歷史的人來說,很難接受。但是,古希臘的那些宏篇巨著,例如洋洋三百萬字的《亞里士多德全集》,是如何流傳下來的呢?仔細推敲所謂的古希臘的歷史,可謂破綻百出。溫泉關戰役,李奧尼達的三百斯巴達勇士抵禦十萬波斯大軍,是希臘神話還是希臘笑話?但絕不可能是史實。
而一旦世俗權力壓制神權,政體就向集權邁進了一步。
世俗權力又可以分爲王權與民主權力。
在伊斯蘭文化圈的很多國家,至今仍然是神權壓制王權的體制。在中世紀,伊斯蘭文明和歐洲文明長期競爭,勢均力敵。但在進入近現代之後,伊斯蘭文明卻被歐洲文明長期壓制,這其中最爲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伊斯蘭文明本身的神權過于強大。或者說,宗教極端主義限制了伊斯蘭文明的發展。
中世紀的歐洲也曾經陷入宗教狂熱,例如十字軍東征。但歐洲諸國的王權卻从來沒有被神權完全控制,在歐洲歷史上,从來沒有產生過政教合一的神權國家。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神權對王權的影響逐漸減弱。
在整個中世紀,伊斯蘭文明在和歐洲文明的長期競爭中,伊斯蘭文明並沒有落于下風。工業革命所帶來的技術進步,會很快擴散到阿拉伯地區。奧斯曼帝國在和神聖羅馬帝國,或者沙皇俄國的戰爭中,雖說勝少負多,但其武器裝備並不居于劣勢。
真正讓歐洲文明對伊斯蘭文明取得壓倒優勢的是資產階級革命。表面上,資產階級革命消滅了王權及其貴族體制。在社會形態上,由封建社會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但同等重要的是,資產階級革命也同時打破了神權對于國家的控制。民主權利最終戰勝王權和神權,使得歐洲文明取得了對伊斯蘭文明在社會制度上的壓倒優勢。
對比伊斯蘭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前世今生,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世俗民主權利的進步決定了文明的發展。
宗教信仰自由發端于歐洲,但是真正的宗教信仰自由卻是在美國完善的。當然,美國文明本身就是歐洲文明的延續,或者說是歐洲文明的升華,二者可以統稱爲西方文明。宗教信仰自由導致了世俗國家的出現,并最終成爲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主流。
中國从三千多年前的商代開始,就是一個世俗國家。其後,雖然也出現過本土宗教,也有各種宗教傳入中國,但都沒有對王權形成過制約,更談不上壓制,中國从來就沒有出現過政教合一的政體。中國的世俗王權政體與歐洲和西亞的封建政體相比,無疑具有明顯的制度優勢。這也使得中國在一千四百多年的時間里,在世界上保持著領先的地位。
世俗王權政體在北宋初年發展成熟之後,就變得堅如磐石,很難打破。宋朝和明朝的滅亡,並不是這種政體內部的致命缺陷,而是遊牧民族打擊的結果。即便如此,入主中原的遊牧民族政權也在很大程度上繼承和借鑒了世俗王權政體。
相對于歐洲分權的封建政體,中國的集權的世俗王權政體無疑具備制度上的優勢。但歐洲的封建社會和中國的春秋戰國一樣,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而中國在進入集權社會之後,則在內部基本上失去了競爭對手,變得死氣沉沉。
此時,王權集權中的家天下屬性便暴露出來。天下既然是帝王的家業,那麼,內部的穩定就成爲第一要務。既然中國是一個農業帝國,重農抑商便成爲基本國策。而科學技術的進步,起碼在政府層面是不被鼓勵的。
中國的王權集權政體前後延續兩千多年。這種政體的相對優勢使得中國在世界領先了一千四百多年。但這種僵化且固步自封的政體終于被西方的分權民主政體所超越,中國在新的政體產生之前,經歷了一百多年的陣痛。
既然西方在政治制度上取得了優勢。對于中國來說,只能改革自己的政治制度,才能與西方抗衡。西方的政治制度一直是在分權政體上演進,而中國的政治制度則一直是在集權整體上演進。二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差異,無法兼容。
中國和日本大約是在十九世紀中期受到西方的衝擊。但作爲中國的近鄰,日本卻一直處于封建社會,而這是一種典型的分權政體。西方的資本主義社會本就脫胎于封建社會。因此,日本由封建社會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的變革,並沒有遇到太大的阻力,平滑過渡。
中國雖然也努力地在各個方面向西方學習,甚至也照搬過西方的政體,但資本主義制度畢竟是一種分權政體,而中國的分權政體,封建社會,已是兩千年前的舊事,中國已經無法退回到分權政體。資本主義制度給中國帶來的並不是分權政體,而是政權的分裂和割據。對分權政體的不適應,帶來的是中國的衰落,軍閥混戰,民不聊生。
西方的分權民主政體並不適合中國的具體國情。
當然,西方所謂的民主社會,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民主政體,充其量不過是分權民主社會。其最大的弊端是由分權傳統下的結社自由造成的。西方社會有各種各樣經濟或社會等方面的集團,包括各種黨派、社團和宗教組織。每個集團都在謀求其利益的最大化,而最終的結果卻是社會的整體利益受到損害。
例如在製造業中永遠都存在著資方和工人之間的矛盾。資方希望降低人工成本,使得其產品更具競爭性;而工人則希望增加工資,改善工作環境,提高生活品質。在工會介入這對矛盾之後,使得資方和工人個體之間的矛盾,變成資方和工會,這兩個集團之間的矛盾。其結果是勞動力成本急遽上升,西方製造業普遍低迷。
分權造成的永遠只是局部視角,永遠要求局部利益高于整體利益。而集權才能具備整體視角,才能平衡局部與整體之間的關係。集權與分權,兩種政體結構上的根本差異,決定了集權民主對于分權民主在制度上的優勢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標誌著中國徹底脫離了王權集權政體,建立起一種全新的政體,集權民主政體。經過建國初期三十年的摸索和動蕩,這種政體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成爲改革開發三十年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制度保障。
中國的集權政體並不完美,西方的分權政體仍在進化。
而一切意識形態的形成皆有其歷史根源。
中國的集權政體並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間形成的,了解清楚這個脈絡,才能真正理解我們的自身優勢,也即知己。
而歷史比較研究,則可以讓我們知彼。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先定一個小目標吧,避免文化撕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