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集權中國·本源

发布者: wangofkings | 发布时间: 2017-1-11 16:42| 查看数: 17439| 评论数: 48|帖子模式

文明之光
曰:世間紛擾,在不知其本源。
什麼是文明,文明的標誌是什麼?
一般認爲,金屬工具的出現,文字的發明,國家的形成,標誌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也有學者認爲,青銅器、文字、祭祀、城墻,是人類文明的四大標誌物。
但這些說法都不準確,經不起推敲。
人類文明的標誌只有一個,文字。
有了文字,人類進入文明社會。
以色列人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中提到認知革命的概念:
大約就是在距今七萬到三萬年前,出現了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這也正是所謂的認知革命。會發生認知革命的原因爲何?我們無从得知。得到普遍認可的理論認爲,某次偶然的基因突變,改變了智人的大腦內部連接方式,讓他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來思考,用完全新式的語言來溝通。
也許赫拉利談論的認知革命,是我們的祖先,智人,走出非洲,走向世界的原因。但即使智人遍及世界,也仍然只是地球上的一個高級物種。
而這一切,作爲另一個高級物種,狼,也許早就做到了。
如果沒有文字的出現所帶來的真正的認知革命,也許今天的人類,爲了生存,每天仍然在和狼蟲虎豹進行著輸死的搏鬥。
團結就是力量。
作爲個體,一個人,特別是一個早期智人,其能力是相當有限的。武松打虎,大概我們只能在傳說和故事中聽到。
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以血緣爲紐帶,人類生活在一起。由此,通過緊密的分工合作,在和野獸的鬥爭中,人類獲得了生存優勢。
但是,同樣,狼也是一種社會性的動物。狼也懂得分工合作,在和狼的競爭中,即使擁有早期的工具和武器,人類也並沒有佔據什麼決定性的優勢。
這就是人類最早的社會形式,氏族社會。
當歐洲人踏足今天我們稱之作美國的這塊土地的時候,當地土著的印第安人,其社會發展仍然處于氏族社會階段。
一個氏族組成一個自然村落,幾個氏族組成一個氏族聯盟。即使要和最強大的敵人進行輸死的搏鬥,一個氏族聯盟也只能動員幾百人參戰。
兩個氏族聯盟之間的爭鬥,與其稱之爲戰爭,不如叫做大型械鬥。
人類需要更大的力量來強大自己。
更大的力量來源于更大的、更完善的組織。
作爲一種社會性的動物,大的狼群可以由幾百,甚至上千隻狼組成。
也許一千,就是社會型動物組織數量的極限。
這是智人發展遇到的一個瓶頸,是語言的瓶頸,也是思維的瓶頸。
智人使用的最早的語言,並不會比黑猩猩的語言複雜多少。
今天的人類所能夠發出的音節要比黑猩猩多很多,是文字促使了語言的發展。
文字的出現,使得人類可以用更加複雜的語言來溝通,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來思考。
這種思維方式就是邏輯思維。
文字的出現,才開啟了人類真正的認知革命。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3 收起 理由
丁香的歌 + 3 足下高论

查看全部评分

最新评论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7-1-11 16:45:33
邏輯思維
文字大抵脫胎于圖畫。
經歷漫長的歲月。也許是幾百年,也許是上千年。
由圖畫產生圖畫文字,再由圖畫文字產生象形文字。
真正的文字就此誕生。
圖畫本身就是一種抽象。
畫師畫一匹馬,而且別人也能夠認出畫師畫的就是馬,這說明是畫師把馬的特點抽象并表達出來。祭司寫一個馬字,而且別人也能夠認出祭司寫的就是馬字,這說明祭司把馬的特點高度抽象并表達出來。
从此,象形文字脫離圖畫,進入了更廣闊的文字的世界。
人類最早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是對具象的高度抽象。
多數象形文字並不是單一的,單一的象形文字稱爲字素。字素既可以是一個象形文字,又可以是象形文字的一個幾本元素。
把兩個或多個字素放在一起,就可以表達更多、更複雜的含義,是爲會意。
一般認爲,日、月,這兩個字是象形文字,非。
日者,从囗从一。會意。囗,象圍繞之形,圍也。一者,象地平線之形。地也。日者,謂圍繞大地者,日光也。故,日者,日光也。
月者,从夕从丨。會意。夕者,象月亮之形。月亮也。丨者,象阻擋物之形。終也。月者,謂月行一周之終結也。故,月者,陰曆之一月也。
日的本意是陽光,太陽是其引申義。
月的本意是陰曆的一個月。月亮的象形字是夕字。後世把夕字專用作指晚上,月字就替代夕字,解釋爲月亮。
運用象形文字,通過邏輯思維,世間萬物都可以通過文字會意表達出來。
甚至可以定義更複雜、更抽象的概念。例如方位。
東,這個字,按照《說文解字》的說法:動也。从木。官溥說:从日在木中。
許慎童鞋引用了官溥童鞋的解釋,這個解釋確實很精彩。
太陽冉冉升起,當太陽還在樹中的時候,此時的方位就是東方。換言之,東就是太陽升起的方向。
南者,从屮从入从凡。會意。屮者,象草木初生之形。初生草木也。入者,象箭頭之形。進入也。凡者,象井形。井也。南者,謂入于井中之草,惟其面南者可生長也。故,南者,面南也。
草在井底,只有那些面向南方的草才能生長。南,就是太陽最熾熱的方向。
漢字的會意,就是邏輯思維。
人類掌握了邏輯思維,實際上就已經進入了文明社會。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7-1-11 16:47:33
本帖最后由 wangofkings 于 2017-1-11 16:52 编辑

國之大事

《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祭祀是人類宗教活動的一種。
宗教活動的目的是要和上帝溝通。
當然,這個上帝是人類先民對上天神祗的稱謂,並不是專指後世基督教的上帝。
如何與上帝溝通呢?
喊?上帝大概聽不見,大聲喊也聽不見。
即使聽見了,世界上那麼多方言,上帝也聽不懂。

有了象形文字,而象形文字又是人類都能夠理解的文字。
上帝當然也是人類。
既然上帝聽不到,那麼我們就寫給上帝看。
于是,與上帝的溝通就成爲可能。
通過甲骨卜辭,來看看中國的先人是如何與上帝溝通的。

龜卜就是把要向上帝提出的問題契刻在龜甲上,之後燒灼龜甲,通過兆象,也就是龜甲燒灼出來的裂紋,來研判上帝給出的答案。
契刻在龜甲上的文字就是甲骨文,契刻在龜甲上的詞句就是甲骨卜辭。
甲骨卜辭一般來說,分爲四個部分。即:敘辭、問辭、占辭、驗辭。
甲骨卜辭的敘辭有一個固定的辭例。
例如:丁酉卜賓貞。
丁酉是指丁酉日。卜就是卜問。貞前一字是貞人,也就是祭司,的名字。
之後是問辭,就是要問上帝的問題。
例如:請問上帝什麼時候會下雨呢?
之後,燒灼龜甲,祭司依據兆象,說出上帝的回答,契刻在龜甲上,是爲占辭。
例如:上帝指示,七天內下雨。
七天之後,記錄下來七天之內是否降雨,是爲驗辭。
以此判斷祭司是否領悟了上帝的指示。

人類掌握了文字,也就掌握了邏輯思維。
通過占卜活動,人類和上帝取得了聯繫,上帝可以隨時指導人類的工作。
上帝的感召力是無窮的,在上帝的領導下,人類邁向文明的步伐由此突飛猛進。
宗教使得人類的各個部族可以在同一信仰之下團結起來。
于是突破氏族的限制,人類可以建立更大的組織。

氏族社會的人,都生活在氏族之中。
相鄰氏族之間,爲了各自的生存與發展,殺伐不斷。
爲了對付各自的敵人,一個氏族會和其他氏族結成聯盟。
之後,氏族聯盟之間,殺伐不斷。
如果沒有文字,這種大型械鬥就會持續下去,幾百年,直至上千年。
我們稱之爲美國的這塊土地,在歐洲人到來之前,當地土著的印第安人就這樣械鬥了幾千年。

宗教使得人們團結在一起。
基于氏族,也基于氏族聯盟。但是,是比氏族聯盟更大的組織。
這就是國家。
宗教立國。
于是,人類進入最早的國家社會,城邦社會。

國家的第一要務,就是建立自己的軍隊,保護自己,打擊敵人。
漢字中,國字的本字是,或字。
或者,甲骨文从口从戈。金文从口从戈从一。口者,象人口形。人之口也。戈者,長柄橫刃兵也。一者,象地平線之形。地也。或者,謂以戈守護之地,可供人口腹之需也。故,或者,邦也。
之後,或字多了個囗,囗就是城墻,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國字。
由此,在中國人的觀念里,國的要素包括:
一塊土地,人民能夠吃飽飯,有武力保衛。

看到一段公知的文字,很是可笑。抄錄如下:
中國是一個國家。國家的含義,首先是土地,其次是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國民,然後才是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這些東西都是客觀存在,既抹不黑,也抹不白。所謂的抹黑,其實是指現在的社會體制,說得更直截了當,就是抹黑現政權。所以,所謂抹黑中國的說辭,概念混淆,不合邏輯。
按照這位公知的邏輯,國家和政權是割裂的。國家首先是土地,其次是國民,再其次是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等等,最後才是政權。而政權是最等而下之的,也是可以任由公知們去抹黑的。
阿茲特克帝國曾經有一塊自己的土地,在今天的墨西哥一帶,當然也有自己的國民,當然也有自己的歷史、文化、傳統等等。但是,他們被歐洲人消滅了。原因呢?他們的國家不夠強大,他們的政權不夠強大,他們的軍隊不夠強大。
離開政權不會有軍隊,離開政權不會有國家。
政權懦弱就是軍隊懦弱,政權懦弱就是國家懦弱。
反之亦然。
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在國家社會,人民的武力保護是由國家提供的,而這個國家不是歷史上的國家,不是傳統上的國家,這個國家就是現政府。如果沒有現政府提供武力保護,國民就會成爲一群任人宰割的羔羊。
一如當年的阿茲特克人、印第安人。
清政府不夠強大,北洋政府不夠強大,國民政府不夠強大。
沒有一個強大的國家,沒有一個強大的政府,沒有一隻強大的軍隊。這種苦難中國人剛剛歷經了一百多年,這位公知先生振振有辭,卻要開歷史的倒車,只不過是展示了他的無知而已。
國家和政權豈可任意割裂。

我們今天說國家,實際上是國與家。
保衛國家,就是保家衛國。
國是由家組成的。
在先秦,家並不是我們今天家庭的概念,而是指家族,也就是氏族。
家者,从宀从豕。宀者,大屋也。豕者,豬也。家者,謂大屋有養豬之所,是族人聚居之地也。故,家者,家族也。
在先秦,中國的先民飼養六畜:馬、牛、羊、豬、狗、雞。養馬養牛,牛馬可以提供畜力。養羊,羊可以提供皮毛。養狗,狗可以看家護院。養雞,雞可以報曉。
養豬,除了提供肉食,并沒有更多的用處。而且豬的食量太大,在生產力極不發達的先秦,一戶人家很難養得起一頭豬。
但是豬肉油脂含量很高,這在先秦可是個好東西。
豬是一種奢侈品。
一戶人家養不了,就由一個家族,集合大家的力量來養豬。

氏族是由宗族構成的。
大體來說,一個宗族發展壯大,當其能夠獨立養豬的時候,也就具備了分化出去,建立一個新的家族的條件。
這大抵就是家字从宀从豕的原因。

聽新聞,韓國人要拿中國的漢字申遺。
韓國人認爲漢字是他們的。
其中一個理由是,在東亞,只有韓國人在家里養豬。
中國人怕臭,確實不在家里養豬。
韓國人不怕臭,願意在家里養豬,請便。
只是韓國人連家字的意思都搞不懂。
韓國人可以繼續在家里多多養豬,肥豬滿屋。
但漢字當然是中國人的。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7-1-13 09:23:55
史前時代
一般認爲,史前時代,就是有正式歷史記載之前的時代。
史,就是歷史。
是耶?非耶?
史者,《說文解字》云:記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許慎童鞋的解釋不夠準確,但也大體不錯吧。
史者,从又持中。會意。又者,象右手形。手執也。中者,正中也。史者,謂手持正中而錄占卜之事者也。故,史者,錄占卜之事者也。
史字,簡單說,就是手持中正。
占卜的整個過程都需要手持中正,記錄占卜的時候也需要手持中正。
史是一個人,一個祭司,他的職責就是公正地把占卜的事情記錄下來。
他所記錄下來事的我們也稱之爲史,就是占卜之事。
甲骨文是記錄龜卜的文字。
龜卜就是用龜甲進行占卜。
被記錄下來的占卜之事,稱之爲,史。
占卜之事就是史事。
被記錄下來的事情,都是過去發生過的事情。
史,于是有了後世歷史的概念。
占卜是人類宗教活動的一種。
由此,嚴格說來,在人類學會進行宗教活動之前,就是史前。
有了文字,宗教才會出現。
而宗教最終把人類帶入了文明時代。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7-1-13 09:27:08
四海一家
古龍曰:一劍西來,天外飛仙。
宗教,使得人類告別了史前時代,進入了文明時代。
那麼,中國是在什麼時候進入的文明時代?這個過程是獨立完成的嗎?
在很長一段時間,人們都相信,今天世界上的人種都是獨立起源的。歐洲人認爲,他們的祖先是尼安德特人。而中國人則在努力證明,北京猿人才是我們的祖先。
回顧人類進化的基本過程:
南方古猿。距今一千萬到二百萬年前,出現在非洲的東部和南部。是正在形成中的人。
能人,又稱早期猿人。距今二百五十萬到一百五十萬年前,出現在非洲的東部。以能夠製造工具而得名。
直立人,又稱晚期猿人。距今二百萬到二十萬年前,出現在非洲。懂得用火,開始使用基本的語言和符號。人類第一次走出非洲。海德堡人、北京猿人,都屬于直立人。
早期智人。距今二十五萬到三萬年前,出現在非洲。人類第二次走出非洲。尼安德特人、大荔人,都屬于早期智人。
現代研究基本上可以肯定,尼安德特人并不源于非洲,而是由海德堡人演化而來。
晚期智人。距今五萬到一萬年前,出現在非洲。人類第三次走出非洲。克羅馬農人、山頂洞人,都屬于早期智人。
現代基因學證明,今天的人類是由智人演化而來的。所謂各人種的獨立起源說,在科學上是站不住腳的。
留在非洲的早期智人演化成晚期智人,在第三次走出非洲之後,占領了世界。進而演化成了我們今天的人類。
有意思的是,作爲第一次走出非洲的海德堡人的後代,尼安德特人的基因也存在于現代人的基因中。
基因學研究證明,除了非洲黑人,今天世界上的其他人種,都或多或少地帶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
也就是說,智人在第三次走出非洲的時候,和尼安德特人發生了混血。
但總而言之,今天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有著共同的祖先。
四海一家。
We are the family......
既然从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人類是單一起源。那麼从文化的角度來看,人類的文明是否也是單一起源呢?
有了文字,宗教才會出現。
而宗教最終把人類帶入了文明時代。
人類最早的文字是圖畫文字,于公元前3500年出現在在古蘇美爾。
前3000年,古蘇美爾出現象形文字。
前3000年,古埃及出現象形文字。
前2200年,哈拉巴,也就是古印度,出現象形文字。
前1300年,中國出現象形文字。
在古埃及、古印度、中國,都沒有發現圖畫文字的蹤跡。
我們作一個大膽的假設:人類最早的象形文字是由古蘇美爾人創造出來的。而象形文字的造字法向西傳到了古埃及,向東傳到了古印度,最終傳到中國。
作爲一種文字,甲骨文甫一登上歷史舞台,就是一種非常常熟的文字。
在商人使用甲骨文的三百年間,我們幾乎看不到甲骨文有什麼進化的痕跡。
這種情況在甲骨文出現之前是否有過,已經不得而知。
但此後,卻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西夏文:公元1039年,西夏大臣野利仁榮奉西夏景宗李元昊詔命,歷時三年,仿照漢字創製了西夏文。
八思巴文:公元1269年,蒙古國師八思巴奉元世祖忽必烈詔命,歷時兩年,根據藏文創製了蒙古新字。俗稱八思巴文。
如果不是獨立地發展出一種文字,只是借鑒其他現成的文字,創製一種文字並不會用太長的時間。
這樣才可以很好地解釋爲什麼甲骨文甫一出現,就是一種成熟的文字。
从圖畫演進到圖畫文字,从圖畫文字演進到象形文字。
在考古發現中,我們無法找到文字演進各個環節的任何蛛絲馬跡。
迄今爲止所有的考古成果,都不能支撐漢字獨立起源的理論。
大邑商的人們是一群可以走到很遠的地方去从事貿易活動的人。
故而,後世才把从事貿易活動的人稱爲商人。
在商王武丁的王后婦好的墓中,我們找到了和田玉。
在婦好墓中,我們還找到了一個白種人。
也許,絲綢之路,古已有之。
文字,至少是造字法,由西方傳入,是一種很大的可能。
既然今天的人類都有著生活在非洲的共同的祖先。那麼,智人在走出非洲的時候,首先要經過埃及,之後經過蘇美爾,再經過印度,最後才能到達中國。而中國文明起步相對較晚,也就並不是什麼怪事。
古蘇美爾文明、故埃及文明、故印度文明,甚至是後起的古希臘文明、古羅馬文明、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已經湮滅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只有中國文明,三千多年來,从未間斷,至今依然燦爛。
中國文明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驕傲,並不是因爲其起源的早晚,而是在于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
文字西來,並不能貶低中國文化。
而依靠神話和傳說,憑空偽造一個所謂的五千年文明史,才是可恥的行爲。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7-1-13 23:54:03
本帖最后由 wangofkings 于 2017-1-14 00:08 编辑

集權基因

董作賓,子彥堂。甲骨三堂之一。
董彥堂在1933年發表《甲骨文斷代研究例》,提出甲骨斷代學說,確定了甲骨文的十個斷代標準,並將甲骨卜辭劃分爲五個時期,爲甲骨卜辭研究開創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第一期爲武丁之世。
第二期爲祖庚、祖甲之世。
第三期爲廪辛、康丁之世。
第四期爲武乙、文丁之世。
第五期爲帝乙、帝辛之世。

董彥堂曰:在前三期,也有許多卜辭是不錄貞人的,到了第四期,武乙、文丁之世,便整個的不錄貞人了。......
殷人卜貞的方法,大概是太卜灼兆,太史問事、記辭。所以卜同貞是截然兩事。在第一期武丁的時候,已有王親臨貞的事實。......
第五期,王不但親貞,並且親卜。這大概都在帝乙、帝辛之世。有時王不親卜貞了,但也很少記貞人的。爲王所親臨卜貞之事,以田、游、征伐爲多。
——摘自《甲骨文斷代研究例》

甲骨卜辭分爲四個部分。即:敘辭、問辭、占辭、驗辭。
甲骨卜辭的敘辭有一個固定的辭例。
例如:丁酉卜賓貞。
丁酉是指丁酉日。卜就是卜問。貞前一字是貞人,也就是祭司,的名字。

貞人根據兆象,傳達上帝的旨意,在龜卜的過程中,貞人的作用是最大的。
貞人就是整個龜卜活動中的主祭司。
貞人所代表的是神權,貞人是神意的傳達者。
與之相對,王當然代表的是王權。

在前三期,也就是从武丁到康丁之世,王權與神權大抵合作良好。
多數卜辭都有貞人的名字。
之所以有許多卜辭不錄貞人,大概是因爲這個貞人地位不高,還沒有資格在卜辭上刻錄下自己的名字。
在第一期,武丁也曾親貞。
貞,是對上帝旨意的傳達,是祭司在行使神權。
也許是王權與神權親密無間,武丁得到祭司的允許,親自傳達上帝的旨意。
也許是武丁武功太盛,祭司不敢違拗。
總之,作爲商王,武丁掌握了龜卜之道。

在第四期,即武乙、文丁之世,貞人消失了。
難道說龜卜過程中最重要的主祭司都由臨時工來充任了嗎?
那麼,有資格在卜辭上刻錄下自己名字的高級祭司去哪了呢?
被殺、被貶、逃亡?或兼而有之。
總之王權與神權之間出現了巨大的衝突。
高級祭司不聽話,還有低級祭司。
王權已經向神權開戰,神權必須服从王權。
商王也要學習龜卜。
當然,更重要的是,商王還要培養服从王權的貞人。

在第五期,即帝乙、帝辛之世,王不但親貞,並且親卜。
雖然很少,在第五期還是會有貞人出現。
帝辛者,後世蔑稱爲紂王。
帝乙者,帝辛之父也。
帝乙、帝辛,父子兩代,與東夷、與周,戰事連年。
而此時,王權已經壓倒了神權,那還要祭司做什麼?
商王去打仗了,留守的人還是要聆聽神示的。
祭司,能夠傳達上帝的旨意,作爲一個非常重要職事,總還是要有人去做的。
既然重要,當然要交給靠得住的人去做。
這時候的貞人,應該已經是商王培養出來的貞人了。
王權已經徹底控制了神權。

至少到帝乙、帝辛之世,王權已經控制了神權。
王權與神權的分權時代結束了。
王權的分權雖然依然存在,但集權的基因已經出現。

反觀世界上的其他文明,王權一直被神權所控制。
印度的種姓制度,把人分爲四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婆羅門是僧侶,擁有祭神和解釋宗教經典的特權。
剎帝利是王公貴族,擁有世俗的特權。
婆羅門是第一等級,剎帝利是第二等級。
神權壓制王權。
中世紀的歐洲,君權神授,神權更是高高在上。
中國也是君權神授,但完全不同于歐洲的模式。
歐洲的君權神授需要一個代理人,上帝通過教皇之手授出王權。
而中國的王,以及後世的皇帝,本身就是天子,根本不需要什麼代理人。

从世界歷史的角度來看,王權統治神權,是一個只出現在中國的特例。
爲什麼只有中國的王權打倒了神權,而在其他文明中都是神權壓制王權?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神權外來。
強龍難壓地頭蛇。
借助外來宗教的力量,中國文明強勢起步。
擺脫了宗教勢力的束縛,爲中國未來的發展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由此,中國進入了世俗社會。
中國特色的道路,从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已經開始。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7-1-17 16:17:22
尚書辨僞
《論語·衛靈公》云: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研究商周史,《尚書》是最重要的工具。
《古本竹書紀年》、《逸周書》,與《尚書》的相關性很高,也有一定的價值。
至于《史記》,史實多依據《尚書》,可惜司馬遷讀不懂。
只得三分史實,七分演繹,可以作爲補充參考。
《尚書》本名《書》,尚字當是後人所加。
要想知道尚字的意思,先要認識向字。
向者,从宀从口。會意。宀者,大屋也。口者,象人口形。人之口也。向者,大屋之窗若口也。中國建築,有史以來,即爲坐北朝南,南向墻之正中爲門,惟北向墻之正中可爲窗。故,向者,北面窗也。
尚者,从八从向。會意。八者,别也。向者,北面窗也。尚者,謂別北,是背北也。中國有史以來皆以面南背北爲正,爲上。故,尚者,上也。
故而,尚書,就是上書,正書,高貴的書。
然而這部高貴的書卻是命運多舛。
李斯曰:異時諸侯並爭,厚招遊學。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當家則力農工,士則學習法令辟禁。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
于是,始皇帝頒布《焚書令》。
《詩》、《書》首當其衝......
但是,始皇帝只是燒了民間的書。所有被燒的書,在咸陽的皇家圖書館都有備份。
然而,屠夫項羽進了咸陽,又放了一把火,《尚書》終于被燒光了。
由此,項羽也就成了中國文化的大罪人。
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可憐中國文化的焦土。
《焚書令》亦云: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
所以博士是可以藏有《詩》、《書》的。
秦博士伏生家即藏有《尚書》。
漢初,儒學復興。
漢孝文帝召見伏生。然而伏生年逾九十,已經不能出行。
于是,孝文帝派晁錯到伏生家中。
伏生家藏《尚書》,歷經歲月,只剩二十八篇,且是篆文寫就。
伏生家人遂以漢代通行的隸書整理記錄,交給晁錯。
是爲《今文尚書》。
其後,各地陸續有《尚書》及殘本被發現,但都是籀文的版本,統稱《古文尚書》。
其中,最重要的一本出自孔聖人舊宅。
漢孝景帝之子,魯恭王劉余,爲了擴大他的宮殿,拆了孔聖人舊宅。
在墻壁里發現了很多古書,其中就有《尚書》。
經孔安國整理并爲之作傳,是爲《古文尚書》、《孔安國傳》。
《古文尚書》比《今文尚書》多出十六篇。
以二者相互校勘,《尚書》由此獲得了新生。
然而,好景不長。
西晉,永嘉之亂,《尚書》又找不到了。
還好,漢代設有五經博士。
但開始時,《詩》、《書》、《禮》、《易》、《春秋》五經,只立一家之言。
晁錯,就是漢孝文帝時候的《書》經博士。
所以,《今文尚書》流傳廣泛,想丟也難。
永嘉之亂中丟了的,只是《古文尚書》比《今文尚書》多出來的部分。
這也算是漢代今古文之爭貽害後人之處。
東晉時,豫章內史梅賾獻《古文尚書》、《孔安國傳》。
《今文尚書》本來就丟不了,自然不用梅賾來獻。
而這部梅賾版的《古文尚書》,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蒙蔽了世人。
唐代大儒,國子祭酒,孔穎達,奉唐太宗之旨,編纂《五經正義》。
其中《尚書正義》用的就是梅賾版的《古文尚書》和《孔安國傳》。
後世《十三經註疏》用的是孔穎達編纂的《尚書正義》。
歷經宋、明、清,前後幾百年,諸多學者,反復論證,才終于證明梅賾版《古文尚書》比《今文尚書》多出來的部分以及梅賾版的《孔安國傳》是爲僞書。
其實梅賾僞造的《古文尚書》漏洞頗多。
至于梅賾版的《孔安國傳》更可謂錯漏百出,不知所云,很容易識別。
今天,梅賾版《古文尚書》比《今文尚書》多出來的部分,被稱爲僞《古文尚書》。梅賾版的《孔安國傳》則被稱爲僞《孔傳》。
而唐代第一大儒孔穎達,宋代第一大儒朱熹,卻都深信不疑,奉爲圭臬。
先賢乎?不過爾爾。
今天我們看到的《尚書》,分爲《今文尚書》和僞《古文尚書》。
而僞《古文尚書》當然是一部僞書。
然而,《尚書》中的僞書,遠不止于此。
《尚書》相傳爲孔聖人所編,這大抵不錯。
之所以做如此判斷,是因爲只有孔聖人才有這個條件,接觸到這些材料,進而編纂出這本書來。
一般認爲,《尚書》分爲四個部分:《虞書》、《夏書》、《商書》、《周書》。
顧頡剛認爲,《虞書》、《夏書》作于春秋之際。
愚以爲,《虞書》的作者就是管子。
《虞書》通篇只講了兩個字,禪讓。
當春秋之時,諸強並起,弱肉強食,誰有那個閒工夫去講禪讓。
編這樣的書,一定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換言之,誰是編者,作案動機又是什麼?
歷數春秋人物,最有可能的人就是管子。
而管子作《虞書》,目的很簡單,要周天子把王位禪讓給齊桓公。
以《虞書》展開輿論*攻勢。
所有的歷史都是現代史。
《論語·憲問》云: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此計最後雖然沒有得逞,但輿論工作是做在前面的。
既然是管子所編,《虞書》一定是收藏在齊國的國家圖書館里。
孔聖人在齊國呆過很長時間。
《論語·顏淵》云:齊景公問政于孔子。
齊景公都要問政于孔聖人,孔聖人泡一泡齊國的國家圖書館,當然沒有問題。
于是,根據管子版的《虞書》,就有了《尚書》中的《虞書》。
而《虞書》既出于管子,目的是要周天子把王位禪讓給齊桓公。
實際上就是管子杜撰出來的一部當代史,當然是僞書。
至于《夏書》,那是周王室在給他們編造出來的旁系祖先樹碑立傳,既然要搞宣傳,這本書各個諸侯國當然都要發到,魯國肯定也會有。
孔聖人號稱做過魯國的司寇,魯國的圖書館當然隨便進出。
《夏書》,當然也是僞書。
《商書》,出自周公。
商人大抵是有史書的。
《尚書·周書·多士》云:惟爾知惟殷先人有冊有典。
武王克商,兩年而薨。
能夠掌握這些書,并利用這些書進行宣傳的就只有周公了。
从《商書》的內容,我們也能看到隱藏在背後的周公的影子。
周公利用手中的材料,做了兩件事。
第一,抹黑紂王,進而襯托滅商是順應天命。
《尚書·商書·西伯勘黎》云:王曰: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
這個王,就是紂王。以此來刻劃紂王獨夫的反面形象。
第二,褒揚伊尹,塑造出一個顧命大臣的光輝形象。
《商書》中有五篇涉及到伊尹:《伊訓》、《太甲》三篇、《咸有一德》。
雖然我們今天看到的都是僞《古文尚書》,但是大概內容還是可以知道的。
按照動機論,這個作者只能是周公了。
表面上是在寫伊尹,實際上就是在刻劃周公自己的形象。
所有的歷史都是現代史。
偉大如周公者,亦不能免俗。
說《商書》是僞書,不大合適,畢竟是周初的古文。
但對于研究商的歷史,確實沒有多大意義。
《周書》,出自周公。
實際上,《周書》諸篇,多數是周公發佈的文誥。
當然,《周書》中也被摻進了很多沙子。
《洪範》,作于戰國,顯系僞書。
《牧誓》、《金滕》、《召誥》,雖然是周初古文,卻是周王室摻進來的沙子。
《顧命》、《吕刑》、《文侯之命》、《費誓》、《秦誓》諸篇,雖然不是僞書,但並不是寫的周初之事,對研究周初的歷史價值不大。
整體來看,《虞書》、《夏書》不管今文古文,都是僞書。
而《商書》、《周書》,皆出于周公,其中的今文部分總體來說並非僞書。
周公身後,把這些書傳給伯禽。之後,就進了魯國的圖書館,代代相傳。
而在魯國傳下來的這兩個部分,也正是《尚書》的主體。
這也是孔聖人編纂《尚書》得天獨厚的條件。
通過以上分析,大體上可以確定《尚書》的編纂者就是孔聖人了。
《尚書·周書》並非出于周王室,而是出自周公,可稱之爲《周公書》。
周王室當然也要記錄周人的歷史,流傳下來的就是《竹書紀年》和《逸周書》。
可稱之爲《周王書》。
《竹書紀年》,西晉時得于魏襄王墓。
《竹書紀年》是一部魏國的編年體史書,記錄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戰國的歷史,按年編次。平王東遷後用晉國紀年,三家分晉後用魏國紀年,至魏襄王二十年止。
魏國可以有自己的史官,晉國可以有自己的史官。
那麼,晉國之前呢?
沒有?那就抄錄周王室史官的歷史記載好了。
《竹書紀年》所載,晉國之前的歷史當出于周王室。
應該算是《周王書》。
很可惜,《竹書紀年》在宋朝時候也丟了。
清朝嘉慶年間,朱右曾輯錄《竹書紀年》的佚文,并加以考證,編輯成《汲塚紀年存真》 ,是爲《古本竹書紀年》。
至于《今本竹書紀年》,是明朝人胡編的東西,不值一提。
《逸周書》,西漢劉向編。
秦滅周,周的史書都落入秦人之手。
之後,存于咸陽的國家圖書館。
屠夫項羽進了咸陽,放了一把火,全部燒光。
但先入咸陽的是劉邦。
蕭何把秦朝的戶口本都搬走了。
或許,也拿走了部分周人的史籍。
之後,存放在漢朝的國家圖書館。
之後,才有劉向編《逸周書》。
《逸周書》當出自周王室,也算是《周王書》。
雖然《逸周書》中,周初古文只有幾篇,但史料價值極大。
《周王書》和《周公書》有很多差異。
周王室、周公、管子,看歷史的角度不同,記載當然不同。
《古本竹書紀年》云:昔堯德衰,爲舜所囚也。
《古本竹書紀年》云:舜囚堯,複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
哪里來的禪讓?直接打臉《尚書·虞書》。
《韓非子·說疑》云: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古本竹書紀年》云:仲壬崩,伊尹放大甲于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放大甲七年,大甲潛出自桐,殺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奮,命複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尚書·商書》是怎麼說的?這是和周公抬槓的節奏。
關于《武成》的爭論。
《武成》是僞《古文尚書》中的一篇。
而真本《古文尚書》本有《武成》一篇,只是丟了而已。
但是,現代一些學者以爲《逸周書》中的《世俘解》就是《武成》。
爲什麼不是《克殷解》?搞不清楚。
但是,
《孟子·盡心下》云: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二聖人信口雌黃,懶得和他辯論。
但孟二聖人提到《周書·武成》中的一句話:血流漂杵。
而《世俘解》也好,《克殷解》也罷,都沒有這句話。
《世俘解》不可能是《武成》。
如果明白《周書》出自周公,《武成》是周公寫的。《逸周書》出自周王室,《世俘解》、《克殷解》是周王室的史官寫的。就不會鬧這種笑話了。
大師們,洗洗睡吧。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7-1-20 20:59:03
周本夏人
曰:商人自稱曰商,夏人稱商人爲殷;夏人自稱曰夏,商人稱夏人爲周。
《古本竹書紀年》云:自盤庚徙殷,至紂之滅,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
盤庚遷殷的準確時間是,公元前1300年。
這個時間,可以作爲中國文明的起點。
公元前1027年,武王伐紂,牧野一戰而滅商。
武王分封,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
那麼,武王建立的是什麼朝代?
我們常說周武王,但這是一個錯誤的說法。
其一,周,是商人對周人的稱呼,而周人的自稱是夏。
其二,周,也是周公的封號,武王不可能用自己弟弟的封號來作爲國號。
因此,作爲國號,周,肯定不合適。夏,雖然還是有問題,也只能先用了。
彼時殷革夏命,現在夏革殷命。
順理成章。
在《尚書·周書》和《逸周書》中,周人經常自稱爲夏。
《尚書·周書·君奭》云: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
《尚書·周書·康誥》云:用肇造我區夏。
《逸周書·度邑解》云:其有夏之居。
特別是下面這句話。
《尚書·周書·立政》云:帝欽罰之,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奄甸万姓。
大意是:上帝于是亲自惩罚紂王,让我周人,代替商人接受天命,大治天下百姓。
是謂夏革殷命。
這里的夏,當然不是後世編造出來的夏朝,和大禹、夏启根本就沒有關係。
夏,就是周人的自稱。
甲骨文里沒有夏字。
這是一個無可辯駁的事實。
如果說歷史上存在一個夏朝,而夏朝又是被商朝滅掉的。
那麼,甲骨文中沒有夏字,豈不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嗎?
甲骨文里沒有夏字,只能說明商人根本不知道有個什麼夏朝。
但問題又來了。
《尚書·周書·多士》云:殷革夏命。
這個殷革夏命又是怎麼回事呢?
《古本竹書紀年》:文丁殺季歷。
文丁是紂王的爺爺,而季歷是武王和周公的爺爺。
商人稱夏人爲周,在商人眼里看來,并沒有什麼所謂的夏。文丁殺季歷,就是殺掉了一個方國首領,算不得什麼大事。
但是在周人眼里看來,文丁殺季歷,殺的是夏國的首領,當然就是殷革夏命了。
夏字之本字,夓也。
夓者,《說文》云中國之人也。从夊从頁从𦥑。𦥑,兩手。夊,兩足也。
夓者,从頁从𦥑从夊。會意。頁者,頭也。𦥑者,兩手也。夊者,象下肢形。足也。謂有頭有手有足之人也。故,夓者,人也。
許慎童鞋直接把夏字解釋成中國人。
夏字的本意就是人,準確地說,就是夏人的意思。
是夏人自己的一幅自畫像。
甲骨文中,大、人等字,都是人的意思。
人字不必等到周人去造。
夏字是夏人,也就是我們後世所謂的周人,造的字。
這種造字類似圖畫文字,大概也只有剛開始學習造字的周人才會如此造字。
所以甲骨卜辭中是不可能找到夏字的。
《尚書》中還提到有夏、區夏。
有夏。
有者,祭字之本字也。
有者,从肉从又。會意。肉者,側視之首也。又者,象右手形。手執也。謂手持首級以祭祀也。故,有者,祭也。
大師們都以爲甲骨文沒有祭字,實際上有字就是祭字。
所謂有夏,謂配天而祭之夏。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神壇上的夏,光榮的夏。
區夏。
區者,从品在匚中。會意。品者,眾也。匚者,象受物之器形。受物之器也。謂受物之器內藏眾物也。故,區者,容眾物之器也。
區夏者,謂有容乃大之夏也。
區夏,就是諸夏的意思,就是夏人諸族。
公元前1027年,武王滅商。
武王當稱爲夏武王。
滅商之後,武王祭祖。
《逸周書·世俘解》云:王烈祖自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以列升。
太王,世稱古公亶父。武王曾祖。
王季,又稱季歷。武王祖父。
文王。武王父。
邑考,文王嫡長子。武王異母兄。
太伯、虞公,皆太王子。王季異母兄。建虞國。
武王在位兩年而薨。
歷史上真正的夏朝,也只有兩年的歷史。
夏朝在歷史上還是存在過的。
但,夏商周,這個順序是錯的。
正確的順序是:
商夏周。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7-1-21 23:24:01
周名之源
商人稱夏人爲周。
那麼商人爲什麼把夏人稱作周人呢?
在甲骨卜辭一期,也就是商王武丁時候,已經有了對周的記載。
陳夢家在一期卜辭中,找到了十六條有關周的卜辭。其中有八條提到了璞周。
璞這個字,是唐蘭隸定的。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收此字。
但這個字絕非璞字。
璞是一個後起字,許慎童鞋都沒見過,甲骨卜辭中怎麼會突然冒出來呢?
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字。
从山在冂上,从玉在由上,从辛从廾。
从山在冂上者。山者,象山之形。高山也。冂于字外者,象土包之形。包也。謂山所包也。是山腹也。
从玉在由上者。玉者,象三玉相連之形。玉石也。由者,缶字之異體也。謂藏于缶中之寶玉也。
辛者,罪也。
廾者,两手持物也。
故此字大義:罪人于山腹之中,雙手探尋隱藏之寶玉。
鉆山探寶,在那個時代應當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所以用罪人去做也是可以理解的。
簡單說,這個字就是探寶的意思。
甲骨文中的字,大多數已經失傳。我們可以根據其字素組成來探究其大概的意思,但是要想找到一個對應的漢字將其隸定出來,卻是辦不到的。
唐蘭把這個字認定爲璞字,即使不夠準確,也大體上算是靠譜了。
但是之後,一眾專家,都信誓旦旦地說,這個字是征伐的意思。
甲骨文本有伐字,又造一個稀奇古怪的字來表示征伐做什麼?而且這個字的每一個字素,哪個又和征伐相關了?專家們,你們嚴謹一點好不?異想天開,然後竟然敢就此下結論,就是大師們研究學術問題的方式嗎?細究起來,實在很無聊。
商王喜玉,史有所載。
《逸周書·世俘解》云:商王紂取天智玉琰五,縫身厚以自*焚。
大意是:商王紂取天智玉琰五枚,佩在身上,而后自*焚。
紂王至死都要帶著寶玉陪葬。
當時的夏人,亦即商人記載的周人,居于山西。
山西自古產玉。
璞周,就是到周地探尋寶玉。
从陳夢家列出的甲骨卜辭來看,商王曾派遣多子族、放族,犬侯、倉侯等,到周地去探尋寶玉。
在當時,鉆山探寶,大概是一個浩大的工程。
派出去的人當然至少也要成百上千。
山西又是山地,補給困難,自然需要當地土著提供給養。
而當地人當然也很好地完成了任務。
于是,商人稱當地人爲周人。
周,並不是說服務周到。
周者,甲骨文从田。田者,耕地也。周字田中有四點,指田地作物密植之事。謂田地作物密植也。故,周者,密也。
周字的本義就是密植。
密植可以提高糧食單位面積的產量。
糧食產得多,才可能有余糧,才可能給商人提供補給。
于是,武丁大帝下詔曰:茲命其爲周人。欽此。
于是,夏人就成了周人。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7-1-23 14:22:56
古公亶父
武王克商,祭祀先祖。
《逸周書·世俘解》云:王烈祖自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以列升。
武王祭祀的先祖,最高只到其曾祖太王。
在《詩經》中,仍然可以找到關于周人,實際上就是夏人,祖先的記載。
例如,後稷、公劉。
但這些事跡已經近乎于傳說。
傳說就不必深究了吧。
武丁之世,商人和夏人,也就是甲骨卜辭中的周人,有了接觸。
對商人而言,不過是接觸了一個地處偏遠的落後部落。
但是,對于夏人而言,卻是其第一次接觸到文明世界。
當時的夏人,是一個沒有文字的部落,或者部落聯盟,充其量人口不過一千。
他們沒有文字,沒有宗教,更沒有軍隊。
他們根本不懂得如何建立更大型的組織。
但是,接觸到文明社會之後,使得夏人的認知有了一個質的提升。
夏人認識到外面的世界,不再是井底之蛙。
這也開啟了夏人的認知革命。
也許還做不到商人那麼好,但照貓畫虎還還是會的。
由此,夏人走出了邁向文明世界的步伐。
既然武王祭祖始自太王,我們就从太王開始來講述夏的歷史。
太王,世稱古公亶父。太王之名是後世所追贈。
在和商人首次接觸的一百多年后,夏人的部落不斷壯大,已非當初吳下阿蒙。
但是,禍事來了。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云: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幣,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屬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聞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養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無君?我將去之。”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歸市。
大意是:从前,太王居住在邠地,狄人來侵犯。太王拿皮裘絲綢獻給狄人,不能免除災禍;拿狗和馬獻給狄人,不能免除災禍;拿珠寶玉器送給狄人,不能免除災禍。于是召集邠地的老人,對他們說:“狄人想要的,是我們的土地。我聽說過,君子不拿用來養活人的東西去害人。你們何必擔心沒有君王呢?我要離開這裡了。”離開邠地,越過梁山,在岐山下建城邑定居下來。邠地的人說:“他是仁人啊,不能失去他。”追隨他的人多得像趕集一樣。
孟二聖人又在宣傳儒家教義,加了很多私貨。
君子不以其所以養人者害人?
按照孟二聖人的說法,土地是養活人的,我們不能因爲爭奪土地而傷害人命。
好吧,在孟二光輝思想的指導下。
陸秀夫負幼帝蹈海,南宋滅亡。
陸秀夫表示:我們不會爲了養活人的土地而傷害人命,寧死也不。
這就是孟二的理論?
懶得和孟二多說了。
我們來逐一釐清太王遷岐這段歷史。
太王遷岐,起點是邠地,終點是岐山。
岐山的位置很明確,就是今天的陝西省岐山縣。
而邠地,是太王遷岐的起點,也是夏人的發源地,那麼邠地在哪?
傳統上,一般都認爲邠地在陝西。
而以錢賓四爲代表的學者認爲邠地在山西。錢賓四甚至直指邠地就在山西臨汾。
通過對甲骨卜辭中方國地望的位置對比研究,也可以把周的位置定位在山西。
由此,現代主流學者一般都認可邠地位于山西之說。
太王遷岐,一路向西。
《左傳·僖公五年》云:太伯、虞仲,太王之昭也;太伯不从,是以不嗣。
歷代注疏,不得其要旨,皆牽強附會之說,不可从也。
楊寬以爲,所謂太伯不从,是說太伯不从太王遷岐。
太伯、仲雍,是虞國的始祖。是以仲雍有虞仲、虞公之稱。
後世吳國也是虞國的分蘗。
《詩經·大雅·皇矣》云:帝作邦作對,自太伯、王季。
太伯、仲雍,沒有跟隨太王遷岐,留在邠地建立了虞國,所以沒有繼承太王;而王季是太王遷岐之後姜女所生,而後繼承了太王之位。
這時候,夏人有了兩個國家,一個是夏,一個是虞。
是爲作邦作對。
《尚書·康誥》云:用肇造我區夏,越我一二邦以修。
周公這句話說的是:用文王之道始再造我有夏,由是,我一二邦得以修治。
所謂一二邦,一邦,說的是夏;二邦,說的是虞。
據《古本竹書紀年》載,王季之世,周人數度東征,與戎數戰。
其原因大概就是要保衛夏人的根據地,虞國。
因此,武王祭祖也要同時祭祀太伯和虞公。
太伯,又稱泰伯。
《論語·泰伯》云: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大意是,孔子說:泰伯,可以說品德最高尚了。三次以天下相讓,百姓都找不到恰當的詞語來稱讚他了。
按照《史記·吳世家》的記載,這個故事就更神奇了。
太王因爲王季生子名昌,也就是後來的文王。太王認爲昌有聖瑞,要傳位給他。于是,太伯和仲雍就出奔荊蠻,斷髮紋身......
故事越編越神奇,哪跟哪呀。
太王遷岐,是有計劃有目的的。
太王的兩個兒子太伯和仲雍帶領一部分族人,留守邠地,作爲太王的根據地。
太王帶領一部分族人,進軍西部,拓展更大的生存空間。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殖民活動。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7-1-23 14:24:55
本帖最后由 wangofkings 于 2017-1-23 17:06 编辑

炎黃之戰

太王遷岐,路途遙遙,終于抵達終點。
《詩經·大雅·緜》云: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于岐下,爰及薑女,聿來胥宇。
大意是說:太王清晨騎著馬,沿著西邊水濱,來到岐山腳下,帶著妃子姜女,來選擇建造宮室的地方。
按照《詩經》的說法,太王抵達岐山,受到當地軍民的熱烈歡迎。
並且還迎娶了當地領導姜家的大小姐。
等等吧。

實際上,夏人和姜人大打了一架。
而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炎黃之戰。

炎黃之戰?
沒錯,炎黃之戰並不只是一個傳說。
所謂黃帝,是夏人歷代領袖的合體。
包括:太王、王季、文王、武王。
這些人的光輝事跡疊加在一起,就成了黃帝。
至于炎帝,則是姜氏部落歷代領袖的合體。
包括:姜太公、姜太公的爸爸、姜太公的爺爺......
需要指出的是,武王和姜太公應該是平輩。
《古本竹書紀年》云:康王六年,齊太公望卒。
《古本竹書紀年》云:年四十五。
年四十五,說的是武王死的時候四十五歲,一說是五十四歲。
之後,周公爲王七年,即使成王只當了一年周王,之後康王六年。
那麼,姜太公也是死在武王之後十四年。
所以,可以得出結論,武王和姜太公是平輩。
如果在文王時候,姜太公就是一個皓首老翁,這時候豈不成了老妖怪?
至于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這人只能是姜太公的爺爺,姜太太太公了。
當然,姜太公根本不是什麼平民百姓,而是姜氏族的首領。

一般認爲,姜太公呂氏,姜姓。
《國語·周語》云:祚四岳國,命以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
實際上,姜是商人對姜人的稱呼,呂是夏人對姜人的稱呼。
羌者,《說文》云: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聲。
由此推理,姜者,西戎牧羊女也。
姜人是羌人的一支,大概是要向商人進獻美女,故商人稱之爲姜人。
武王克商之後,把姜人封到齊地,姜人宗室就把姜作爲自己的姓。
呂者,从二口。會意。口者,象人口形。人之口也。謂二口相連也。故,呂者,緊密相連也。
通俗地說,二口相連,就是kiss。
夏人稱其爲呂,因爲自此之後,兩個民族世代互爲婚姻,緊密地連結在了一起。
當夏人有了文字之後,就把這個字寫作,呂。

夏人,也就是商人記載的周人。當然是一個農耕民族。
夏人世代居住在山西。
而姜人,是羌人的一支。當然是一個遊牧民族。
姜人世代居住在陝西。
這是兩個民族歷史上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一個農耕民族,千里迢迢,跑到一個遊牧民族的家里去。
然後把牧場改造成農田......
然後,是可忍,孰不可忍......

打就打吧。
通過對甲骨卜辭的研究,商人最多可以出動上萬人的軍隊。
當時的夏人、姜人,遠比周人落後。
于是,爆發了一場上千人參加的大型械鬥。
棍棒漫天飛。
最後,周人勝出。
然後締結停戰條約,雙方和平共處,互爲婚姻。
太王又娶到一位年輕的太太,太姜。
太姜爲太王生了一個繼承人,王季。

這就是炎黃之戰的始末。
一場大型械鬥而已。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7-1-23 18:54:13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司母辛鼎,皆國之重器。司母戊鼎之所以得名,在于其鼎腹內壁有司母戊三字。司母辛鼎亦然。司母戊鼎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但是銘牌已經改作后母戊鼎。
司耶?后耶?司母戊鼎,國之重器,而其名莫辨,徒貽笑世人而已。
司母戊鼎本命名爲司母戊鼎。
羅雪堂曰:商称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
按照羅雪堂所說,司母戊,意爲祭祀母親戊。
當時,很多學者都認同這一觀點,這個名字便由郭逆沫若拍板正式確定下來。
當然,羅雪堂的解釋並不正確。
關于司母戊鼎命名的爭議一直不斷,有一派專家認爲甲骨文左右無別。司即后字。此后與皇天后土之后同義。司母戊,當作后母戊,意爲敬愛的母親戊。
郭逆貌似从善如流,再次拍板,把名字改作后母戊鼎。
由此,司母戊鼎被改稱后母戊鼎,貽笑世人。
司母戊鼎,改名叫后母戊鼎,就是一個巨大的學術笑話。
郭逆沫若,如是稱謂,在于其人不僅政治人格低劣,其學術水平,也幾一無是處。
只舉一例。
民者,甲骨文字形从目从甲。會意。目者,象眼形。眼也。甲者,甲骨文寫作十。象目標形。目標也。民者,謂以目視目標也。然此目者,非一人之目也,乃眾人之目也。眾人之目皆視目標,則眾人之目標一也。眾人之目標惟一,乃眾心同也。故,民者,同心之眾也。
今天我們說的民眾、人民,用的都是民字的本義。
郭逆在其《奴隸制時代》里解釋民字:橫目的象形字,橫目帶刺,蓋盲其一目以爲奴征。
郭逆在《甲骨文研究》里說:左目形,而有刃物以刺之。
郭逆,才是一個真正的奴才,一個真正的學術奴才。
他身上的奴征,不管是面對中正公,還是毛太祖,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郭逆想要論證商代是奴隸社會,就把民字解釋成奴隸。
把人民變成瞎子,郭逆才能爲所慾爲,這才是郭逆真實的目的吧。
如此行徑,比焚百家之書,以愚黔首,還要可怕。
郭逆身後,竟然還有一群跳樑小丑般的大師、專家,隨聲附和,公然爲郭逆唱讚歌。
學養何在?人格何在?
甲骨何來四堂?甲骨三堂,並無郭逆。
郭逆不配。
司母戊鼎當然是司母戊鼎,鼎腹內壁銘文清清楚楚,何容淺人篡改。
羅雪堂並沒有搞清楚司字的意思,郭逆所言,更是不著邊際。
那麼,爲什麼是司而不是后呢?這就要从司、后這兩個字說起。
司字,从人从口。后字,从匕从口。司、后二字皆从口。口,就是人的口。不同的是司字从人,后字从匕。
人者,象人垂手而立之形。男性貴族也。
匕者,象反人形。貴婦也。
人的甲骨文字形,象人躬身垂手而立之形。與此相對的是大字。
大者,象人站立之形。人也。
甲骨文是商代的文字。商代並不是什麼奴隸社會,而是一個城邦社會。構成城邦社會的基礎是氏族。
在甲骨文中,人字是躬身的人形,大字是直立的人形。人要對大躬身。故而,大所對應的人是氏族或者氏族聯盟的首領,而在他們面前躬身的人就是氏族部落的高級貴族。這些人既然是高級貴族,當然都是男人。與人字相反的是匕字。匕字,象反人形。或者說从反人。人是男性貴族,匕就是貴婦。匕字甲骨卜辭常見,用來稱呼先祖的配偶。實際上,匕字是今天常用的先公先妣的妣字的本字。
知道了人和匕,再來看司和后。
司者,从人从口。會意。人者,象人垂手而立之形。男性貴族也。口者,象人口形。人之口也。此謂發號施令者也。司者,謂人之有話語權者也。王所用者二:一曰司,乃人執事于外者;一曰后,乃匕掌事于內者。故,司者,人之執事者也。
后者,从匕从口。會意。匕者,象反人形。貴婦也。口者,象人口形。人之口也。此謂發號施令者也。后者,貴婦之發號施令者也。故,后者,貴婦之執事者也。
司是有話語權的男性貴族,或者說是發號施令的貴族,與後世的高級官員大體相當。后是有話語權的貴婦,或者說是發號施令的貴婦,與後世的高級嬪妃大體相當。王處理國事依靠司,處理家事依靠后。
司母戊、司母辛,是她們死後的廟號。司母辛即婦好,由其墓中的陪葬物品可以確認。而司母戊鼎是被盜掘文物,但普遍認爲,司母戊即婦井。這二個人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
由此,有專家認爲,后母戊即王后母親戊,后母辛即王后母親辛。是嗎?
如果鼎腹內是后母戊和后母辛,這種解釋當然沒錯。
可惜鼎腹內是司母戊和司母辛。
今天,通過對甲骨卜辭是研究,我們知道了很多關于婦好的事跡。
婦好並不是一個養在深宮中的嬌弱女子。
婦好不但參與祭祀,而且親自帶兵討伐敵國。
國之大事,婦好都參與其中。
關于婦井的甲骨卜辭較少,但也有她參與國事的記載。
也就是說,婦井、婦好,雖然都是武丁的王后。但是,她們都積極參與國事。
換言之,也就是,后代司職。
故,
司母戊就是掌管國事的母親戊。
司母辛就是掌管國事的母親辛。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7-1-25 10:04:00
牧師王季
太王有三個兒子:太伯、仲雍、王季。
太王遷岐,太伯、仲雍不从,留在邠地,建立虞國。
太王來到岐山,娶太姜,生王季。
王季,又稱公季,季歷。是太王幼子。
季者,从禾从子。會意。禾者,嘉穀也。子者,象小兒于繈褓之形。父母之子也。季者,謂嘉穀一年一熟,人乃一年一取也。收穫,之後祭祀,長子爲祝,幼子持禾以獻祭。持禾以獻祭者,幼子也。故,季者,幼子也。
太王娶了太姜,和姜人結成聯盟,夏人的實力逐漸增強。
到王季繼位的時候,夏人已經有資格去朝見商王,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方國了。
《古本竹書紀年》云:武乙即位,居殷。三十四年,周王季歷來朝,武乙賜地三十里,玉十玨,馬八疋。
王季來到大邑商,受到了商王武乙的親切接見,并得到了很多賞賜。
同時,王季還得到了武乙的賜婚,至少是允婚。
《詩經·大雅·大明》云:摯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于周,曰嬪于京。乃及王季,維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鄭康成箋曰:摯國中女曰大任,从殷商之畿內,嫁爲婦于周之京,配王季,而與之共行仁義之德,同志意也。
大意是說:商人摯氏次女太任,从商國嫁到夏的都城,和王季婚配,志同道合,共行仁義之德。太任懷孕,生了文王。
由此,大體上可以推斷,文王生于商王武乙三十五年。
這當然是一樁政治婚姻。
但得到天下共主商國的支持,夏人勢力更加壯大。
第二年,王季帶領夏人取得了一場大勝。
《古本竹書紀年》云: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
現代學者一般認爲,這個鬼戎,就是甲骨卜辭中的鬼方。
《易·既濟》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高宗是指商王武丁。
商代以武丁之世武功最盛,武丁討伐鬼方,尚且需要三年,足見鬼方的強大。
《易·未濟》九四: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于大國。
孔穎達疏曰:震發威怒,用伐鬼方也。
按照《易經》之說,王季伐鬼方用了三年,才得到商國的賞賜。但按照《古本竹書紀年》的記載,王季一戰大捷。
當年太王遷岐,是爲了躲避夷狄不斷的侵擾。經過太王一代人的努力,夏人已經羽翼漸豐,有能力打回老家,鞏固太伯和仲雍在山西留守的據點。
之後,武乙崩,文丁繼位。
王季繼續帶領夏人征戰。
《古本竹書紀年》云:文丁二年,周人伐燕京之戎,周師大敗。
可惜,這次打敗了。
勝敗兵家常事。
《古本竹書紀年》云:文丁四年,周人伐余無之戎,克之。周王季命爲殷牧師。
《周禮·夏官》云:牧師,掌牧地,皆有厲禁而頒之。
這次打了勝仗,文丁還封了王季一個叫牧師的官。
大概就是一個統管遊牧民族的官吧。
《周禮》是劉昕的僞作,不過他是最早解釋牧師的人,姑妄聽之。
接下來的幾年,王季又打了兩仗,都取得了勝利。
《古本竹書紀年》云:文丁七年,周人伐始呼之戎,克之。
《古本竹書紀年》云:文丁十一年,周人伐翳徒之戎,捷其三大夫。
似乎一切都太順利了。
突然,出大問題了。
《古本竹書紀年》云:文丁殺季歷。
《古本竹書紀年》云:十一年。
《通志·三王紀》云:太丁在位三年崩。注曰:《紀年》曰:十一年。
《通志·三王紀》上說,文丁在位三年就死了,但注者引用《古本竹書紀年》說,文丁在位十一年才死。
由此推斷,王季被殺,也是文丁十一年的事。
文丁爲什麼要殺季歷?
一般認爲,夏人在王季的帶領下,逐漸壯大,威脅到了商人的統治。
這並不是一個很好的解釋,此時夏人實力仍遠不如商。
史料沒有更多的記載,留諸後哲吧。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从此,文王、武王,兩代人,臥薪嘗膽,勵精圖治。
經過六十一年,終于滅商。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3 收起 理由
胡姚弟 + 3 彩!

查看全部评分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7-1-25 11:53:20
文王造字
商王武乙三十四年,王季娶商人摯氏次女太任。
文王最早出生在武乙三十五年。
同年,武乙崩。
武乙之子文丁繼位。
文丁十一年,文丁殺王季。
同年,文丁崩。
在商,文丁之子帝乙繼位。在夏,王季之子文王繼位。
《尚書·周書·無逸》云: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國五十年。
文王在位五十年。
《古本竹書紀年》云:十一年庚寅,周始伐商。
武王十一年伐商。
文王、武王,兩代人,用時六十一年,終于滅商,爲王季報了仇。
是謂,路漫漫其修遠兮。
《古本竹書紀年》云:帝乙處殷。二年,周人伐商。
父仇不共戴天。
帝乙二年,也是文王二年,文王伐商。
此時的文王最多也就是個十三歲的孩子。
結果呢?史書沒有記載。但不用問也能知道,肯定是大敗。
光有勇氣是不夠的,此時的夏人還沒有滅商的實力。
打不贏商人,回去臥薪嘗膽,也不會有太大的機會。
相對于商人而言,夏人還是一群野蠻人。
機會終于來了,商人發生了內亂。
在甲骨卜辭第四期,即武乙、文丁之世,貞人消失了。
貞人也即高級祭司,和商王發生了嚴重的衝突。
王權和神權的衝突在所難免。在世界史上也是屢見不鮮。
而強勢的商王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對于貞人來說,單憑自己的力量,無法和強大的商王對抗。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夏人是商人最大的敵人。貞人奔夏。二者一拍即合。
這個過程包含推理的成分,不過是嚴密的邏輯推理。
今人研究證實,周原甲骨不早于文王之世。
換言之,在文王之前的夏人,都不識字,都是文盲。
周原甲骨的出現,代表夏人不僅有了文字,還有了宗教。
史書上沒有告訴我們貞人奔夏的事。
但是貞人的消失和周原甲骨的出現,絕對不是一個巧合。
把這兩塊歷史的拼圖放在一起,是一個完美的契合。
雖然都是甲骨卜辭,但是殷墟甲骨和周原甲骨還是存在著很大的不同。
周原甲骨的字體小如粟米,筆劃細如髮絲。
這只是表面上的差別。
西夏文字看起來很像漢字,但是西夏文字我們基本上都不認識。
甲骨文和後世的大篆、小篆,看起來也很像,但即使是甲骨文專家,也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甲骨文不認識。
甲骨文的字素大多數我們都能認識。因此,這些不認識的甲骨文的大概意思我們也能夠猜到,但要想找一個對應的漢字來隸定,卻是辦不到的。
商人文字和夏人文字,使用了相同的造字法,會意。
夏人文字保留了大量商人文字的字素,但同時也新造了很多的字素。
例如,手,就是夏人新造的字素。
所有提手旁的漢字,在甲骨文中是不存在的。
不能說甲骨文和我們今天的漢字是兩種文字,但二者之間的差異也是相當大的。
在商國逃亡來的貞人的指導下,夏人學會了造字。
傳說中是黃帝的大臣倉頡造字,在歷史上我們找不到倉頡的蹤跡。
所謂的黃帝,在造字這個環節,是文王的化身,我們還是把這個功勞記在文王身上吧。
文王,因其造字而名也。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7-1-26 23:18:51
姓制之始
一般以爲,商人子姓。
但這個說法在甲骨文中未能得到證實。
關于商人的姓制至今我們並不清楚。
今天中國人的姓制,起源于文王。
一個氏族,總要有個稱號。
早期甲骨卜辭中的方國,其實多是氏族,充其量也就是氏族聯盟。
當然,方國這個詞是今人造的。商人只稱其爲某方而已。
當時,除了商國,其他的方國都沒有文字。
于是,商人就根據這些方國的特點,來稱呼他們的方國。
商人所謂的命氏,其實就是起外號。
商人對別的方國的稱呼,人家未必接受。
例如,鬼方、犬方,這不是罵人嗎。
所以才會出現夏人自稱夏人,商人稱之爲周人,這種情況。
反過來,你給我亂起外號,我也給你起一個。
于是,商人自稱商人,夏人稱之爲殷人。
有了文字,夏人先給自己氏族的稱號造了一個字,夏。
有了文字,夏人就可以構建更加複雜的組織。
應該是模仿商人,文王在氏下立宗。
《國語·晉語》云: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爲十二姓。
《國語》相傳也是左丘明所著。
但是,顯然他對文王命姓這段歷史並不清楚。
首先,黃帝是夏人諸先君的合體。創造姓制的這個黃帝,實際上就是是文王。
其次,有姓者有宗,無姓者無宗。
姓者,从女从生。會意。女者,象人跪坐形。婦人也。生者,已生也。謂婦人所生也。故,姓者,母所生也,嫡庶之别也。
掌握氏族權利的稱爲宗室,也稱大宗。其首腦就是氏族的家長。他的嫡長子、嫡長孫可以一代一代地繼承下去。除嫡長子之外的其他兒子,則有可能得姓而在氏下立宗,稱爲小宗。小宗發展壯大,可以分化出去,成爲一個新的氏族。小宗如果發展得慢,則只能依附于大宗之下。
所謂,母以子貴。
如果是正妻,生下的第一個兒子就是嫡長子,將來註定要繼承其父的事業。
如果是側室,即使其身份比較低賤,但只要能給家主生下兒子,她的兒子就有資格繼承家主的部分財產。雖然是庶出,但如果正妻沒有兒子,而她的兒子生的早,則也有繼承家主事業的可能,而在財產分配上當然更占優勢。
同時,子以母貴。
母親如果是正妻,當然就是嫡子。
即使母親是側室,但如果出身高貴,就會有大量的陪嫁。包括族人、財物等。由此,也很容易在氏下立宗,進而發展出一個新的氏族。
如果家主的正妻生有嫡子,而且家主的兒子很多。同時母親的地位又很低賤,則這樣的兒子很可能得不到姓,也不能立宗。
這套制度,就是宗法制度,宗、族家法制度。
文王構建這套制度,并首先以其來管理自己的氏族,建立模板。
史書告訴我們,文王的正妻叫太姒。
實際上姒這個名字,就是文王起的。
姒者,从女从以。
以者,从人从㠯。會意。人者,象人垂手而立之形。男性貴族也。㠯者,象頭向下之子形。新生之子也。謂人與其子相像也。故,以者,肖也。
女者,象人跪坐形。婦人也。
姒者,謂婦人所誕之子與己肖也。
故,姒者,正妻也。
正妻生下的長子就是嫡長子。
伯邑考是文王的嫡長子,所以伯邑考姓姒。
伯邑考姒姓,正說明了他是文王正妻所生。
伯邑考是夏人中第一個姓姒的人。
我們都知道周人姬姓。
我們也知道武王和周公都姓姬。
姬者,从女从𦣝。會意。女者,象人跪坐形。婦人也。𦣝者,象人側臉之形。側臉也。謂上惟見此女側臉也。故,姬者,側室也。
後世所謂姬妾,正是姬字本義。
由此可知,武王和周公并不是太姒所生,他們的母親姓姬,是文王的側室。
《史記·周本紀》中太姒生十子的說法,不過是周王室得天下之後掩蓋歷史真相的胡扯,懶得引,也懶得駁。
在先秦,同母爲兄弟,所以伯邑考也不是武王和周公的長兄。
按照現在的說法,是異母兄。
在史書中,武王有兩個弟弟是可以被證實的。
第一個,當然是周公。
《逸周書·卷五·度邑解》云:王曰:旦,汝維朕達弟。
第二個,是康叔封。
《尚書·周書·康誥》云: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
這裡的王就是周公,而封,就是康叔的名字。
姬姓的周公是周朝的奠基者。
周人的稱號也是源于周公。
不過在當時,姬姓的武王和周公還是夏氏下面的一個小宗。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7-1-29 16:50:33
夏人龜卜
周原甲骨H11:82和H11:84,是記錄夏人龜卜的實證。
很多現代的大師都聲稱,這兩片甲骨卜辭中有,冊周方伯,這樣的文字,證明商王曾經冊封文王爲方伯,也就是《西伯戡黎》中的西伯。
一個學術笑話而已。
H11:82本是殘片,殘存部分復有損傷,文字無法連貫,不足以爲證。
而在這片甲骨上所謂的,冊周方伯,這四個字。周下一字絕非方字,當是犬字。
且所謂的伯字,只能看清其上半部分,是否伯字,也不好說。
H11:84上確實有,冊周方伯,這四個字。
但并不是冊封周方伯的意思,現代的大師只是斷句錯誤,理解偏差罷了。
H11:84甲骨上的文字:
貞王其未又大甲冊周方白豊囟正不𠂇于受又又
隸定、斷句之後:
貞,王其未有太甲冊。周方伯禮,囟正。不佐于受有佑。
太甲,是商人的第四個王。
冊,原字上冊下口。口是發號施令的意思,和商、周等字下面的口字同義。
太甲冊,是說太甲得到了上天的冊命,雖然有伊尹之事,仍可繼位爲王。
囟,就是囟門,或稱天門。
受,是紂王的名字。
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
卜問,太甲得到了上天的冊命,然而紂王卻沒有。周方伯知禮,天門正。(可以代替紂王得到天命。)不必佐助紂王得到上天的保佑。
夏人收留大邑商的逃亡貞人,貞人就教給夏人文字和龜卜。
之後,這些貞人就留在夏,充任夏的祭司,爲夏進行龜卜。
H11:84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占卜的時間應該是在紂王繼位之後。
說紂王沒有得到上天的冊命,一句話就否定了紂王爲王的合法性。
而周方伯知禮,懂得祭司上天。
且天門正,潛在的意思很明確,天門正就可以得天命。
周方伯可以代替紂王得到天佑。
既然有了天命,還去輔佐紂王做什麼?
在這里,貞人還是按照商人的習慣,稱呼夏人爲周人。
周方伯,就是夏人的首領。
這是武王伐商之前進行的占卜。卜問上天,伐商的合法性。
這個周方伯,雖然不能排除文王的可能性,但更有可能是武王。
另外,商人對夏人的任命只有一次。
《古本竹書紀年》云:文丁四年,周人伐余無之戎,克之。周王季命爲殷牧師。
牧師是一個官職的名字。
伯是一個爵位的名字。
周方伯,也應該是武乙或者文丁對王季的封爵。
這個官職和爵位,文王、武王可以世襲。不必再封。
之後,文丁死的那年,即文丁十一年,文丁殺了王季。
文王二年,即帝乙二年,文王伐商。
《古本竹書紀年》云:帝乙处殷。二年,周人伐商。
此後,兩國進入敵對狀態,再讓商人對夏人進行任命封爵,似乎不大可能。
再說,殺了文王的父親,然後給文王封個官,文王又怎麼可能接受呢?
商王封文王爲西伯之事,應該只是一個歷史上的謠言。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7-1-29 16:54:17
周甲一例
周甲H11:84
【隸定】
貞,王其未有太甲冊。周方伯禮,囟正。不佐于受有佑。
【注疏】
貞,王其未有太甲冊。
王者,即紂王。
有者,原字作又。
太甲者,商人第四王。
冊者,原字上冊下口。冊命也。
太甲冊,謂太甲有上天之冊命,雖有伊尹之事,仍繼位爲王。
疏曰:卜問曰,太甲有上天之冊命,然紂王未得之。
周方伯禮,囟正。
伯者,原字作白。
周方伯者,當是武王。
禮者,原字作豊。
囟者,囟門,即天門也。
疏曰:周方伯知禮,天門正。(可代紂王而得天佑。)
不佐于受有佑。
佐者,原字作𠂇。
受者,紂王也。
有者,原字作又。
佑者,原字作又。
疏曰:不佐紂王得佑。

  
        
file:///C:/Users/WANGYU~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7-1-29 16:55:27
周原甲骨H11:84
(H11:84)5:1.jpg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7-2-5 11:46:11
帝乙伐夏
《古本竹書紀年》云:帝乙处殷。二年,周人伐商。
敵人都打到家門口了,作爲天下共主的商人,怎麼可能不反擊呢?
來而不往非禮也。
商人伐夏這段歷史,是後世周人刻意隱瞞的。
但是,歷史總會留給我們一些細小的碎片。
1976年,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公社莊白大隊出土了103件青銅器,其中74件青銅器有銘文。《商尊》、《商卣》兩件,銘文大體相同。銘文如下:
惟五月辰在丁亥,帝司商貝。庚姬貝卅朋,徙兹。廿孚,商用作文辟日丁宝尊彝。
大意是:在五月丁亥日,帝乙掌管商貝。帝乙賜予姬夏族貝三十朋,令其遷來周原。金二十孚,商人用以作文丁之宝尊彝器。
其中有幾個字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分別是:帝、姬、商、文辟日丁。
商代諸王,只有兩個王稱爲帝。一個是帝乙,一個是帝辛。
當然,帝乙、帝辛在祭祖的時候,稱他們的祖先爲帝,在甲骨卜辭中,這種情況也是存在的。
而兩周諸王,則沒有被稱爲帝的成例。
那麼,這個帝只有可能是兩個人,或者帝乙,或者帝辛。
結合後文出現的文丁來看,這個帝只能是帝乙。
這件青銅器出土的地點,是在周原故地。
那麼,商人怎麼會出現在周原呢?
當然是打過來的。
銘文中還出現了,庚姬,這兩個字。
庚姬,實際上就是,庚宗姬姓。
《保卣》銘文云:用作文父癸宗寶尊彝。
《保卣》是召公所作。
商周時代的古人作器,都是用來祭祀自己的父輩。
例如,司母戊鼎、司母辛鼎,是用來祭祀自己的母親。
《保卣》是召公所作,是用來祭祀自己的父親,也就是文王的。
所以有,文父,這兩個字。
但是,這個《保卣》又不能放在文王的廟里。
因爲祭祀文王的權利在氏族中大宗的手裡。
應該由大宗的姒姓伯邑考負責祭祀文王。
召公身爲小宗,只能把《保卣》放在自己的宗,也就是癸宗,的宗廟里。
召公身份,歷來爭論不休。
由,文父癸宗,這四個字可以確知,召公是文王的庶子。
銘文中說:庚姬貝卅朋,徙兹。
大意是:給了夏氏庚宗姬姓,簡稱庚姬,貝三十朋,讓他們遷回周原。
遷居當然是件勞民傷財的事情,帝乙給了貝三十朋,不足爲奇。
奇怪的是姬夏怎麼不在周原呢?
《尚書·周書·立政》云:桀德,惟乃弗作往任,是惟暴德,罔後。
大意是說:夏桀登上王位,就不用先王的官員,只是任用那些暴虐的人,所以無後。
由此,我們大體可以做出如下的推斷:文王崩,伯邑考繼位,就是姒夏的最後一位君主,也就是傳說中的夏桀。
伯邑考昏庸無道,任用殘暴的人。所以夏族的小宗,包括姬夏,都紛紛離開。
這時候,帝乙伐夏,消滅了姒夏。
然後帝乙讓姬夏回來,治理周原地區。
問題又來了,即使伯邑考無德,商人打過來,面對共同的敵人,姬夏爲什麼不救姒夏呢?
對于姬夏的武王和周公來說,商人殺了王季,也就是殺了他們的爺爺,商人當然是他們不共戴天的敵人。
但是从爭奪夏氏繼承權這個角度來看,伯邑考也是姬夏的敵人。
如果伯邑考是個明君,當然可以帶領諸夏滅商,爲祖父報仇。
但伯邑考偏偏是個昏君,繼續下去,不僅報仇無望,諸夏都要七零八落了。
讓大邑商這個敵人,去消滅爭奪繼承權的敵人伯邑考,總比兄弟鬩墻要好得多吧。
果如其願,帝乙滅姒夏。
由此,姬姓取代姒姓,成了夏氏的大宗。
銘文中的商,當然就是大邑商了。
至于,文辟日丁,應該是商王文丁,也就是帝乙之父,謚號的全稱。
文丁,又稱文武丁、太丁。
總之,每一個商王都有很多名字。
丁,是文丁的廟號。
至于,文、辟、日,這幾個字,都是他的謚號。
後世的皇帝,謚號更長,不過是後嗣給祖先臉上貼金罷了。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7-2-5 11:51:09
商尊銘文
【隸定】
惟五月辰在丁亥,帝司商貝。庚姬貝卅朋,徙兹。廿孚,商用作文辟日丁宝尊彝。
【注疏】
惟五月辰在丁亥,帝司商貝。
在者,原字作才。
帝者,帝乙也。
此帝乙伐夏,滅姒夏,而作此器也。
商貝者,二字原爲合文,商字無口。
疏曰:五月丁亥日,帝乙掌管商貝。
庚姬貝卅朋,徙兹。
庚姬者,姬夏也。姒夏,乃夏之大宗;姬夏,是夏之小宗也。武王、周公,皆出于姬夏。
帝乙伐夏,滅姒夏,以姬夏代之。
姬夏乃文王之庚宗也。
《保卣》銘文云:用作文父癸宗寶尊彝。
可知,召公者,文王之癸宗也。
疏曰:帝乙賜姬夏族貝三十朋,令其遷來周原。
廿孚,商用作文辟日丁宝尊彝。
孚者,从爪从子。會意。爪者,象人覆手之形。覆手也。子者,象小兒于繈褓之形。父母之子也。謂覆手提起小兒也。故,孚者,提起也。
孚者,此作量詞。
作者,原字作乍。
文辟日丁者,當爲文丁謚號之全稱也。
疏曰:金二十孚,商人用以作文丁之宝尊彝。


商鼎銘文.jpg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7-2-5 11:52:33
嗣子之謎
收留大邑商的逃亡貞人,夏人有了文字。
有了文字,也就有了宗教。
在掌握文字之後,文王命姓,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基于氏族社會的組織結構。
此時的夏人,已經完成了从氏族聯盟,到國家的轉型。
關于文王的事跡,在史書上,可以說多,也可以說少。
《詩經》的多數篇章,本是御用文人對周人列祖列宗的歌功頌德。
關于文王的記述不少,雖不能說毫無史料價值,但價值也不能說有多高。
《尚書·商書·西伯戡黎》用商國大臣之口指責紂王昏庸,以反襯文王,即文中西伯,的高大,顯得有些無厘頭,幾無可信度。
《尚書·周書》中雖然多次提到文王,但除了讚美,對文王事跡基本沒有述及。
至于《墨子》、《孟子》、《呂氏春秋》等,相距文王生活年代已經非常遙遠,他們筆下的文王,不過是在爲其理論服務而已。
又應了那句老話:所有的歷史都是現代史。
《古本竹書紀年》關于文王之父王季的記載有七條,而關于文王卻只有一條。
《竹書紀年》雖然原本已經散失而成了一個輯本。
但是,文王事跡,只要《竹書紀年》涉及,後世一定是要引用的。
因此,《古本竹書紀年》只有一條文王的記載,只能說作爲原本的《竹書紀年》中關于文王的記載,本來就很少。
《古本竹書紀年》云:帝乙处殷。二年,周人伐商。
《尚書·周書·無逸》云: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國五十年。
文王在位五十年。
文王與帝乙同年繼位,帝乙二年,也即文王二年。
剩下的四十八年,文王做什麼了?
這其間,可能永遠無法搞清楚的事情很多,關鍵問題如下:
其一,文王伐商,大邑商難道就沒有反擊嗎?
其二,作爲夏人的嗣子,伯邑考是怎麼死的?
其三,姬姓的武王如何成爲了文王的繼承人?
其四,周公何時得到其封號,又是何人所封?
如果曾經有一場夏商之戰,結果是商滅夏,那麼這些問題都能得到圓滿的解釋。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勝利不僅僅是戰場上的勝利,更是爭奪繼承權的勝利。
周公和成王的歷史被後世篡改,鐵證如山。
那麼,周王室的史官難道不會刪改文王的歷史嗎?
特別是姬周如何取代姒夏,這段歷史一定是要被深埋起來的。
如此才能打造出从太王,到王季,到文王,到武王,到成王,這樣一段姬姓的周人歷史。
爲了姬姓周王室的千秋萬代,改寫一段歷史又算得了什麼呢?
讓我們依靠推理,來還原那段消失的歷史。
文王二年,夏人伐商,大敗而歸。
但商人又豈肯就此善罷甘休?作爲天下共主,大邑商的臉面何在?
只是在商人的後方,有更加緊迫的敵人,東夷。
所謂東夷是指商周之際,生活在黃河流域下游的氏族和氏族聯盟。
甲骨卜辭中並無東夷一詞,又是大師們創造出來的說法。
真是夠了,姑妄从之吧。
東夷距離商人,要遠比夏人距離商人,近得多。
後院失火,豈可坐視不救。
帝乙、帝辛,兩代商王,一直致力于對東夷的爭伐。
對東夷的戰爭越久,東夷就能越多地學習商人的戰法,也就變得愈加難以對付了。
當商人騰出手來的時候,終于開始了討伐夏人的戰爭。
帝乙在後院滅火的時候,文王當然也沒閒著。
伐商失敗之後的文王,致力于學習文字和占卜,創立姓制以完善夏人的組織結構。
同時,討伐四方。
《尚書大傳》云:天乃大命文王。文王受命一年,斷虞芮之質,二年伐邘,三年伐密須,四年伐畎夷,五年伐耆,六年伐崇,七年而崩。
《尚書大傳》是西漢伏生所作。《尚書》能夠歷經秦火,楚人一炬而殘存下來,靠的就是伏生,可以說伏生是保護中國文化的一大功臣。
伏生是秦漢之際的人,無疑是讀過全本《尚書》的。伏生在其《尚書大傳》中,對周公七年的描述是相當準確的。
但是即使是全本《尚書》,也沒有記載多少文王事跡。那麼伏生對文王七年的描述,又是出自什麼典籍呢?
出自《詩經》?《詩經》中可是沒有文王紀年的。
至于說到文王受命,不過只是一個宗教儀式。
正如周甲H11:84所契刻的那樣,卜問上天,夏國是否可以取代大邑商。
(參見《周甲一例》)
文王二年,夏人伐商,反旗早就立起來了。
這個宗教儀式的意義,大概是在于自立爲王。
文王受命和文王紀年沒有多少關係。
《尚書·周書·無逸》云: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國五十年。
是說文王在中年時候承受天命,自立爲王了。
帝乙伐夏的場戰爭開始時間,大約是在帝乙末年。
此時,經過文王受命七年,文王大概已經作古了。
伯邑考繼位。
所謂文王在位五十年,不過是爲了掩蓋伯邑考繼位的史實罷了。
帝乙伐夏,這一戰的結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夏人大敗。伯邑考被殺。
《尚書·周書·多士》云:乃命爾先祖成湯革夏。
所謂成湯革夏。
《古本竹書紀年》云:湯滅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歲四百九十六年。
對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能夠知道五百年之前發生的事情。可能嗎?
《尚書·周書·多士》是一篇訓誡商遺民的誥文,當著商遺民的面,編造一個遠古神話,說你們的老祖宗革了我們老祖宗的命,糊弄小孩呢,誰信呀?
合理的解釋是,成湯,甲骨卜辭中,又作大乙。
後人把帝乙篡改成大乙,再寫作成湯。
《尚書》是一部傳抄下來的書,這種改動,如果有意爲之,太容易了。
並不是大乙革夏,應當是帝乙革夏。
帝乙伐夏,殺掉伯邑考之後,如何處置夏人呢?
《尚書·周書·多士》云:夏迪簡在王庭,有服在百僚。
大意是說:夏人被挑選在王庭任職,有的在百官中任職。
難道是殘余的夏人還都升官發財了?
當然不是。
殘余夏人中的氏族貴族,通通被帶回大邑商,苦役倒還不至于,但至少是人質。
至此,完成了殷革夏命。
由此,伯邑考角色轉換,成了夏桀。
伯邑考是個奇怪的名字,或者說是個沒有名字的名字。
《逸周書·世俘解》中,這個名字記作邑考。
伯的意思是老大,邑的意思是城邑,考的意思是老,引申爲尊者的意思。
家中老大,城中尊者。這是什麼名字?
而桀又是一個很殘暴的名字。
桀者,从舛在木上。會意。木者,樹木也。舛者,兩足也。謂裂人肢體,置其兩足于木上也。故,桀者,裂人肢體也。
桀,與其說是個名字,不如說是其死後的謚號。說明這是一個殘暴的人。
難道桀就是伯邑考的謚號嗎?
周公在《周書》中,已經這樣稱呼桀了。
在《尚書》中,還并沒有像後世那樣,給桀編造出一堆的惡行。
《尚書·周書·立政》云:桀德,惟乃弗作往任,是惟暴德,罔後。
大意是說:夏桀登上王位,就不用先王的官員,只是任用那些暴虐的人,所以無後。
難道伯邑考是一個殘暴的人嗎?
而在後世的傳說,例如《封神演義》中,伯邑考是一個可憐的人。
伯邑考的事跡已經很難說清楚了。總之,成王敗寇吧。
姒姓的夏人被徹底征服了。
那麼,剩下的爛攤子由誰來收拾呢?
帝乙決定,交給姬姓的夏人。
由此,武王繼承了文王的事業。也繼承了文王的爵位,西伯。
同時,帝乙又給兩個人封了爵。
一個是周公,一個是召公。
帝乙封的未必是公爵。公,應當是武王稱王之後晉升的。
周公的封號,不可能是文王或者武王所封。原因很簡單,周是商人對夏人的稱呼。
即使夏人承認自己是周人,但把這個名稱作爲封號,給自己的兒子或者弟弟,總是一件很怪異的事情。
不管是克商之前還是之後,文王或者武王都不可能給周公這麼個奇怪的封號。
這個封號只能來自商王。
周字的本義是密植。封周公一個主管農事的爵位,在商王看來,這很正常。
《尚書·周書·洛誥》云:汝往敬哉!茲予其明農哉,彼裕我民,無遠用戾。
這是《洛誥》中周公對成王說的話,大意是:你去洛邑,要敬慎啊!現在我要去勸勉農事了,這樣能使我們的百姓富足,就不會有長遠的憂患了。
可見周公在接受商王的封號之後,一生都以農事爲己任。
至于召公,更是一個奇怪的封號。
召者,从人从口。會意。人者,象人垂手而立之形。男性貴族也。口者,象人口形。人之口也。謂人以口呼之也。故,召者,呼也。
召的本義就是呼,直白一點,就是叫過來。
叫過來做什麼?招待呀。招待誰呢?當然是招待商人。
帝乙給兩個人封了爵位。一個周公,負責好好生產糧食;一個召公,負責殷勤接待商人。對于帝乙的想象力,真是不得不佩服。
在商人眼里,夏人的首領伯邑考被殺,夏人的貴族做了人資,夏人已經臣服了。
但在姬姓的夏人,特別是武王和周公的眼里,這是又一次仇恨的累加。
臥薪嘗膽,目標只有一個,滅商。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7-2-8 16:21:46
受命稱王
古代戰爭的傷亡率要遠小于現代戰爭。
商人戰勝了姒姓夏人,擄走了其高級貴族,但基層的民眾還在。
姬姓取代姒姓,成了夏氏的大宗。
在收編姒姓部眾之後,夏人的實力并沒有削弱太多。
接下來,武王要做的就是恢復列位先王建立起來的與各同盟氏族的關係。
對于武王,最重要的同盟,當然是和姜氏的關係。
《左傳·昭公十二年》云:齊,王舅也。
武王的正妻叫做邑姜,按照史籍的記載,邑姜是姜太公的女兒。
《史記》之類的書,記載姜太公的年齡誤差太大。
武王和姜太公是同輩人。
武王娶的未必是姜太公的女兒,大概是他的妹妹。
但畢竟是親家,姬夏和姜氏之間的同盟是穩固的。
有了姜氏的鼎力支持,再糾集一眾嘍啰,建立反商同盟。
《尚書·周書·牧誓》云: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
這八個氏族,正是武王克商時共同征伐商國的盟軍。
實力已經足夠強大,聲勢已經造起來,可以豎起反旗了,但總要有個宗教儀式。
這個儀式就是後世所謂的接受天命。
所謂接受天命,就是按照上天的指令,治理天下,爲天下之王。
這個儀式,就是一次占卜,當然要極盡隆重。
貞:敢問上帝,小子發是否可以取代商紂,一統天下?
卜兆顯示,上帝大喜,欣然允諾。
于是武王稱王。
武王十一年,克商。
文王受命,武王受命。
武王是生號,文王也是生號。
《何尊》銘文云:昔在爾考公氏,克逨文王,肄文王受兹大命。
《尚書·周書·無逸》云: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國五十年。
《尚書大傳》云:天乃大命文王。文王受命一年,斷虞芮之質,二年伐邘,三年伐密須,四年伐畎夷,五年伐耆,六年伐崇,七年而崩。
文王受命的證據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在接受天命之前,文王也早早就豎起反旗。
《古本竹書紀年》云:帝乙處殷。二年,周人伐商。
既然豎起反旗,受命稱王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所以,文王當然也是生號,而不是謚號。
至于後世的孔聖人,搞不懂歷史,被周王室洗腦,還要大肆歌頌,真是夠了。
《論語·泰伯》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文王要是打得過,早就滅商了,根本不必等到武王。
打不過,不得已,才服事殷,這叫至德?
文王已經接受天命,還要服事殷?這是悖逆天命。
裝什麼裝?!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7-2-9 00:58:18
利簋銘文
【隸定】
珷征商,惟甲子。朝歲,貞,克聞夙有商。辛未,王在闌閒师。賜右吏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注疏】
珷征商,惟甲子。
珷者,武王專字,武王也。
此武王十一年事也。
疏曰:武王征伐商國,在甲子日。
朝歲,貞,克聞夙有商。
歲者,歲祭也。
貞者,或隸作鼎字。非。甲骨文貞即鼎字。
聞者,此甲骨文聞字。从丮从耳。丮者,象人跪地抱物之形。持也。謂抱耳也。故,聞者,聽聞也。此聞字之古字也。
然此字丮上不知何物,其人之頭飾耶?
夙者,原字作𡖊。𡖊者,夙字之古字也。从夕从丮。夕者,象月亮之形。月亮也。丮者,象人跪地抱物之形。持也。謂抱月也。故,𡖊者,連夜也。
疏曰:早晨歲祭,貞得,能夠聽聞當夜佔領大邑商之事。
辛未,王在闌閒师。
闌者,原字从宀从柬。地名。
師者,原字作𠂤。𠂤者,象二石相疊形。聚而成師也。
疏曰:辛未日,武王在闌地休整隊伍。
賜右吏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右者,原字作又。
吏、事,二字,甲骨文、金文,一字也。
右吏者,官名也。
利者,原字作𥝤。𥝤者,利字之古字也。人名。
檀者,原字从屮从㐭从虫。無今字可對應。既爲人名,且从之。
疏曰:武王賜金予右吏名爲利者,用以作檀公宝尊彝。


利簋.jpg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7-2-9 01:01:57
小臣單觶
【隸定】
王後坡克商。在成师,周公賜小臣單貝十朋,用作寶尊彝。
【注疏】
王後坡克商。
王者,武王也。
此武王十一年事也。
疏曰:武王于牧野後坡克商。
在成师,周公賜小臣單貝十朋,用作寶尊彝。
師者,原字作𠂤。𠂤者,𠂤者,象二石相疊形。聚而成師也。
成師者,周公之師也。
周公營成周,統成周八師。當皆出于此成字。
賜者,原字作易。
作者,原字作乍。
疏曰:王在周公之師,周公賜小臣單貝十朋,用作寶尊彝。


小臣單觶.jpg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7-2-9 01:03:57
武王克商
想要戰勝敵人,不但要壯大自己的實力,還要削弱敵人的力量。
《孫子兵法·用間》云: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故惟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爲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而動也。
呂牙就是姜太公。孫子把他當成了間諜。
姜太公雖然貴爲姜氏部落的首領,但他應該具備當間諜的條件。
姜氏是羌人的一支,這是史學界的共識。
羌、姜,兩個字,都是商人起的名字。
羌者,《說文》云:西戎牧羊人也。
那麼姜,對于商人來說,大概就是進獻美女的羌人。
既然族中有很多女人在大邑商,因此,姜太公偷偷溜進去,从事地下工作,這種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但也僅只是可能性而已,姜太公並不是什麼直鉤釣魚的世外隱逸。
作爲姜氏族的首領,輕身犯險是很難想象的。
呂牙在殷,也許只是姜太公在大邑商派出了間諜。
當成一個傳奇故事,聽聽就好了。
如果不能主動削弱敵人,待其自亂可也。
在帝乙、帝辛的時代,商人一直忙于在後院救火。
甲骨卜辭第五期,雖然至今仍然很難分辨哪些屬于帝乙,哪些屬于帝辛。但兩代商王連年征伐東夷,是可以確知的。
連年征戰的結果,即使對于勝利的一方,也必然是實力大損。
武王十一年,武王認爲時機成熟了。
于是,武王伐商。
長途跋涉,旅途勞頓。
《逸周書·世俘解》云:惟一月丙辰旁生魄,若翼日丁巳,王乃步自于周,征伐商王紂。越若來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
大意是:一月十六丙辰日旁生魄,第二天丁巳,武王从周地出發,征伐商王紂。到了二月既死魄,過了五天,甲子日早上,到達,接戰于商郊。
舊謂月亮的有光部分爲明,無光部分爲魄。朔後月明漸增,月魄漸減,故謂之死魄。反之,望後月明漸減,月魄漸生,即謂之生魄。
朔,就是初一,就是既死魄;望,就是十五,就是既生魄。
按照《世俘解》所說,从丁巳日到甲子日,只有七天。
怎麼算都是不對的。而且月相也不合。
以《漢書·律曆志》引劉歆《世經》所引《周書·武成》進行校正。
應該是从癸巳日到甲子日,經過了三十一天。
武王率領的反商同盟軍抵達牧野。
第一要務,祭祀占卜。
《利簋》銘文云:珷征商,惟甲子。朝歲,貞,克聞夙有商。
大意是:武王征伐商國,在甲子日。早晨歲祭,貞得,能夠聽聞當夜佔領大邑商之事。
但是專家對《利簋》銘文的解釋產生了歧義。
張正烺認爲,《利簋》銘文應是:珷征商,惟甲子朝,歲鼎。
甲骨文貞即鼎字。這個字既可以隸作貞,也可以隸作鼎。
但張正烺認爲,鼎,讀爲丁,義即當...... 歲鼎意謂歲星正當其位。
這就很牽強了。
改經爲釋,是解釋經典的大忌。轉訓,同樣是不足取的。豈可轉訓再轉訓?
更有意思的是,夏商周斷代工程竟然用這個充滿爭議的解釋,作爲證據之一,來確定武王伐商的具體時間。
難怪夏商周斷代工程最後搞成了一個國際笑話工程。
既得吉兆,武王誓師。
武王作爲反商同盟的最高領導,發表了慷慨激昂的講話。
這篇講話記錄在《尚書·周書·牧誓》中。
這篇文章和後世的誓文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大概後世的誓文都是向武王學的吧。
首先,武王歷數了紂王的罪狀。然後,武王要恭行天之罚。
我代表上帝消滅你。
最後,武王對大家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尚書·周書·牧誓》云: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
你们如果不努力作戰,你们自己就会被杀死!
商周時代古人的戰爭,有些類似今人的約架。
說好時間地點,然後雙方列開陣勢,然後開戰。
《孫子兵法》中的那些戰術,那時候多數是用不到的。
作爲商王室的嫡傳,春秋時期的宋襄公即使失敗也不肯半渡爾擊。
堂堂之師,熱血男兒。
當時的主戰兵器是戰車,類似于今天的重裝坦克。
《逸周書·克殷解》云:周車三百五十乘,陳于牧野。帝辛从。武王使尚父與伯夫致師。王既誓,以虎賁、戎車馳商師,商師大敗。
大意是:周國戰車三百五十乘,列陣在牧野。帝辛率兵迎戰。武王派太師姜尚率百人挑戰。武王誓師以後,用武賁勇士與裝甲戰車衝擊商軍,商軍大敗。
《小臣單觶》銘文云:王後坡克商。
雙方陳兵,都會在戰場上選擇一個地勢教高的地方,就是所謂的坡。
然後派戰車順勢而下,與對方的戰車接戰。
取勝之後,開始攻擊對方陣營,而對方陣營也設置在高處,就變成了仰攻。
這是戰鬥最激烈的階段。
攻下坡頂,已經基本上取得了勝利。
再从後坡順勢而下,追擊敵軍。
這應該就是所謂的,後坡克商。
《尚書·周書·武成》中的一句話:血流漂杵。
既然是當時兩大集團之間的終極對決,傷亡肯定不會很小,血流漂杵,也算不上什麼誇張的描述。
結果大家早就知道了,武王克商。
武王率軍進城,首先要找到帝辛,爲王季、伯邑考等先君報仇。
《逸周書·克殷解》云:適王所,乃克射之,三發而後下車,而擊之以輕呂,斬之以黃鉞。折,縣諸太白。適二女之所,乃既縊。王又射之三發,乃右擊之以輕呂,斬之以玄鉞,縣諸小白。乃出場于厥軍。
大意是:武王來到商王的宮殿,親射帝辛的屍身,射了三箭而後下車,又用輕呂劍刺其屍身,用黃鉞大斧砍其首級。斬下首級,懸掛在太白旗上。又到兩個王妃所住的宮殿,她們已經自縊。武王又射了她們三箭,又用輕呂劍刺其屍身,用玄鉞大斧砍其首級,懸掛在小白旗上。然後出城回到他的軍中。
帝辛的其中一個妃子,後世稱之爲妲己。
《國語·晉語》云: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寵,于是乎與膠鬲比而亡殷。
大意是:帝辛征伐有蘇氏,有蘇氏向帝辛進獻美女妲己,妲己得寵,于是和膠鬲爭著滅亡了商國。
這個膠鬲是文王派來的臥底,又一個間諜。
妲己也應該算作是間諜吧。
可是膠鬲是孟二聖人眼中的正面人物,而妲己怎麼就成了惡人呢?
報完仇,剩下的事情就可以有條不紊地進行了。
諸如,祭祀先祖,進城儀式,登基大典,訓誡商人,等等。
太過瑣碎,毋庸贅述。
總之,姜太公、周公、召公、康叔、畢公等等,當時的大人物都登場了。
最後,當然還要搜刮財寶。
《逸周書·世俘解》云:商王紂于商郊。時甲子夕,商王紂取天智玉琰五,縫身厚以自*焚。凡厥有庶告焚玉四千。五日,武王乃俾于千人,四千庶則銷,天智玉五在火中不銷。凡天智玉,武王則寶與同。凡武王俘商舊玉億有百萬。
商王紂在商郊戰敗。甲子日晚上,商王紂取天智玉琰五枚,佩在身上而後自*焚。眾人告武王焚玉四千。五日後,武王命千夫長尋找,四千庶玉已于火中銷毀,五枚天智玉則沒有銷毀。那天智玉,武王視之如寶物。武王共得商王舊寶玉一百一十萬。
所謂億有百萬,應該是傳抄之誤。在古漢語中,億就是百萬。
億有百萬,最多也就是億有十萬。
帝辛的財寶不少,武王賺到了。
歷史上帝辛的形象已經被後世的口水淹沒了。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作爲亡國之君,帝辛自然是難辭其咎。
這裡引用的史料,沒有後世儒家的春秋筆法,也沒有司馬遷的小說技巧。
相對真實的武王形象,看上去並沒有那麼高大。
所謂殷鑒不遠,原意是說殷的子孫要把夏的滅亡作爲借鑒。
後世寫歷史的史官,都想找到中國歷史上那些興亡的根由。
著名的《資治通鑒》更是妄想皇帝讀了之後,能夠找到治國之道。
請問司馬光先生,有幾個後世的皇帝讀了您的大作之後,成爲了一代明君呢?
歷史上的興亡成敗,是被歷史的大勢所驅動的。
雖然也有倒退,但總的趨勢是向前的。
成敗的關鍵,實際上非常簡單,只有一個詞,制度優勢。
相對于商來說,夏的制度優勢決定了武王終能克商。
商人只是武力征服,卻不能做到有效的統治。
面對反抗的氏族聯盟或者國家,經常是打了又反,反了再打。
而夏人卻不是這樣。
殖民:太王遷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殖民活動。
聯姻:夏人和姜氏的世代婚姻,姜氏成了夏人最爲重要的同盟者。
分封:武王滅商之後的分封雖然有很多弊病,卻爲周公完善分封制度打下了基礎。
這些制度上的優勢,已經足以保證夏人戰勝大邑商了。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7-2-9 15:15:10
禽簋銘文
【隸定】
王伐奄侯。周公謀禽祝,禽有陙祝。王赐金百孚,禽用作寶彝。
【注疏】
王伐奄侯。
王者,武王也。
武王克商,繼而伐東夷。
此武王十一年事也。
奄者,陳夢家釋此字爲奄。非。
字从林从大从口。
林者,叢木也。大者,象人站立之形。口者,發號施令也。
謂林中之人,發號施令者也。
此字乃其爵名。雖奄字不妥,然亦無近似之字,姑妄从之。
疏曰:武王伐奄侯。
周公謀禽祝,禽有陙祝。
謀者,原字作某。
禽者,周公長子,魯公伯禽也。
有者,原字作又。
陙者,祝之名也。
疏曰:周公謀劃攻略,伯禽祝禱,伯禽以陙祝。
王赐金百孚,禽用作寶彝。
賜者,原字作易。
孚者,从爪从子。會意。爪者,象人覆手之形。覆手也。子者,象小兒于繈褓之形。父母之子也。謂覆手提起小兒也。故,孚者,提起也。
孚者,此作量詞。
疏曰:武王賜金百孚,伯禽用以作此寶器。

禽簋.jpg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7-2-9 15:18:26
周公方鼎
【隸定】
惟周公于征伐東人、豐白、尃古,咸栽。公歸薦于周廟。戊辰,飲秦飲。公商貝爯貝百朋,用作尊鼎。
【注疏】
惟周公于征伐東人、豐白、尃古,咸栽。
此武王十一年事也。
武王既克商,周公復東征。
東人者,後稱東夷。甲骨卜辭五期多有述征東人事。
豐白者,即豐伯。
尃古者,即蒲姑,或作薄姑。
栽者,原字作𢦔。
𢦔者,从戈从才。會意。
才者,从甲鏟,一丨貫之。此一丨者,指栽木之事也。甲鏟者,象倒三角形。甲骨文鏟字也。鏟也。此一丨者,指栽木之事也。謂掘地栽木也。故,才者,栽也。
戈者,長柄橫刃兵也。
謂以戈掘土栽之也。
故,𢦔者,栽也。
栽者,此謂平其國而立其新君也。
疏曰:周公征伐東夷、豐伯、蒲姑,皆平之,復再立新君。
公歸薦于周廟。
薦者,原字不清。陳夢家以爲是祭名。
或以其字形隸作薦,姑妄从之。
疏曰:周公祭于周廟。
戊辰,飲秦飲。公商貝爯貝百朋,用作尊鼎。
飲者,原字从亼从酉。陳夢家隸作飲字,可从。
商貝者,二字原爲合文,商字無口。
商貝者,周公之戰利品也。
爯者,原字从𦥑从冓省。爯者,从爪从冓省。隸作爯,可也。
所謂冓省者,魚字也。此許慎童鞋不知者也。
爯者,从爪从魚。會意。爪者,象人覆手之形。覆手也。魚者,象魚形。魚之總稱也。謂覆手提魚,掂量其重也。故,爯者,掂量也。
今人皆以爯爲人名。非。
此器銘文直言,用作尊鼎,未有用作某某寶尊彝之語。
可知,是周公自作器也。
故,此器當定名周公方鼎。
疏曰:戊辰日,飲秦飲,周公稱商貝百朋,用作尊鼎。


周公方鼎銘.jpg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7-2-9 15:20:44
武王東征
打敗了商人,接下來的敵人就是東夷。
東夷並不是一個氏族,而是指商周之際,生活在黃河流域下游的氏族和氏族聯盟。
在武王面前,貌似強大的大邑商不過爾爾,東夷更是不堪一擊。
雖然在很大程度上,這是商人和東夷相互消耗的結果。但當時姬夏兵勢之盛,也是不可小覷的。
武王親征,周公的工作是出謀劃策。
《禽簋》銘文云:王伐奄侯。周公謀禽祝,禽有陙祝。
大意是:武王伐奄侯。周公謀劃攻略,伯禽祝禱,伯禽以陙祝。
現代的專家多數以爲這是周公二次東征時候的事,所以把禽簋定爲成王時器。
不過是又一個學術笑話而已。
都是司馬遷的歷史小說《史記》看多了。
實際上,真正可以確定的成王時器可謂少之又少。
凡與東征相關的青銅器,只要出現王和周公,就可以確定是武王時的青銅器。
如果只出現王,那麼就是周公稱王時二次東征時的青銅器。
《逸周書》記載了武王克商、武王東征時很多非常具體的細節。
武王時期的重要人物也都悉數出場。
可惜,其中怎麼也找不到成王,或者太子誦的影子。
二次東征,成王更是不可能參與,只是待在宗周觀看時局而已。
武王東征和周公東征都和成王沒有發生絲毫關係。
而銘文上明確有成王二字的青銅器,傳世的不過一兩件而已。
至于成王和周公同時出現的青銅器,至少到今天還沒有出現。
通觀周初時代,成王都像一個影子。
依附在武王、周公、召公身後,很少有到前台表現的機會。
雖然可能成王並不是周公所說的那種長在深宮中的廢物。
但在當時幾方政治角力中,成王可以說是毫無作爲的。
成王者,現成之王也。
武王東征的起因,是由東夷挑起的。
當然,這只是勝利者的一面之詞而已。
按照《逸周書·世俘解》上的記載,大邑商在東夷的盟國,方來國,前來助戰。雖然沒有趕上牧野之戰,還是對武王的軍隊進行了攻擊。
《世俘解》云:太公望命禦方來,丁卯,望至,告以馘俘。
大意是:太公望受命抵禦方來國,丁卯日,太公望回來,報告陣斬和俘虜人數。
殺雞用牛刀,在姜太公面前,方來國不堪一擊。
但方來國的進犯招致了武王對整個東夷的打擊。
之後,武王的反商聯軍兵分多路,開始出擊。
《世俘解》云:呂他命伐越、戲、方。壬申,荒新至,告以馘俘。侯來命伐靡集于陳。辛巳,至,告以馘俘。甲申,百弇以虎賁誓命伐衛,告以馘俘。
大意是:呂他受命討伐越國、戲國、方國。壬申日,荒新回來,報告陣斬和俘虜人數。侯來受命討伐靡國和陳國。辛巳日,回來,報告陣斬和俘虜人數。甲申日,百弇率領虎賁勇士誓師,受命伐衛,之後報告陣斬和俘虜人數。
《世俘解》云:庚子,陳本命伐磨,百韋命伐宣方,新荒命伐蜀。乙巳,陳本命新荒蜀磨至,告禽霍侯,俘艾佚侯小臣四十有六。禽禦八百有三百兩,告以馘俘。百韋至,告以禽宣方,禽禦三十兩,告以馘俘。百韋命伐厲,告以馘俘。
大意是:庚子日,陳本受命伐磨,伯韋受命伐宣方,新荒受命伐蜀。乙已日,陳本、荒新帶著蜀君、屠君回來,報告擒獲了蜀君霍侯、屠君艾侯,俘虜了艾侯的小臣四十六人。分別繳獲戰車八百輛和三百輛,報告陣斬和俘虜人數。百韋回來,報告擒獲了宣方君王,繳獲戰車三十輛,報告陣斬和俘虜人數。百韋受命攻打厲國,勝利後報告陣斬和俘虜人數。
最後,武王親征。
《世俘解》云:武王遂征四方,凡憝國九十有九國,馘魔億有十萬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億萬有二百三十。凡服國六百五十有二。
大意是:武王于是征討四方,計討伐所惡之國九十九國,陣斬一百一十萬七千七百七十九人,俘虜三百零一萬二百三十人。總計征服六百五十二國。
殺了一百多萬,俘虜了三百多萬,當時的東夷有那麼多人口嗎?
沒有搞錯吧。
一將功成萬骨枯。
在《世俘解》中沒有記錄,周公也被分派參與了對東夷的戰爭。
《周公方尊》銘文云:惟周公于征伐東人、豐白、尃古,咸栽。
大意是:周公征伐東夷、豐伯、蒲姑,皆平之,復再立新君。
周公並不只是一個文弱書生。
武王時代,周公就是武王十分倚重的一個統帥。
總之,武王的反商聯軍多路出擊,取得了一個有一個的勝利。
至此,當時的天下,盡入武王囊中。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7-2-11 02:04:53
本帖最后由 wangofkings 于 2017-2-11 10:10 编辑

武王分封
武王克商之後,雖然只活了兩年時間,但他至少進行了兩次分封。
第一次分封,是在武王佔領大邑商之後不久,還沒有開始東征的時候。
《逸周書·克殷解》云:立王子武庚,命管叔相。
國不可一日無主,帝辛的嫡長子武庚被武王立爲商國的國君。
紂王已死,當時天下只有一個王,那就是武王,武庚當然不可能被封王了。
後世的宋國經歷叛亂,仍然能夠被封爲公國,武庚也應該被封爲公吧。
所謂,命管叔相,不如說,命管叔監。
三監,大概就是此時由武王分封的。
《逸周書·作雒解》云: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祿父,俾守商祀。建管叔于東,建蔡叔、霍叔于殷,俾監殷臣。
楊寬認爲,東和殷是商代王畿的两部分。
但商人从未有自稱殷的先例,這個說法值得商榷。
一般認爲,管叔被封在朝歌,大概位于今天的鶴壁。
由鶴壁到安陽,也就是幾十公里的距離,以便于監視商國的遺民。
其他的兩監位置,大概也應該在安陽的附近。
武王的第二次應該是在平定東夷之後。
姜太公封在齊地,周公封在魯地,召公封在燕地。
周公沒有就封,就封的是其長子伯禽。
召公沒有就封,就封的是其長子克。
姜太公就封,率領其族人遷往齊地。
夏人對姜人的稱呼也體現了二者之間緊密的關係。
姜是商人對姜人的稱呼。
在武王分封之前,夏人稱姜人爲呂。
呂者,从二口。會意。口者,象人口形。人之口也。謂二口相連也。故,呂者,緊密相連也。
夏人認爲,姜人是他們緊密相連的氏族。
武王封姜人的國號是齊。
齊者,象三箭鏃並列之形。同也。
武王認爲,姜人是和他分封的其他諸侯同等的。
武王分封,有他的同母弟,周公。
還有其異母弟,召公,以及管叔、蔡叔、霍叔。
武王對姜人的分封,規格基本上是頂級的。
于是姜人以齊爲國號,以呂爲氏,以姜爲姓。
武王分封是一次遍及當時天下的大規模的殖民活動。
太王的殖民,更像是一種被脅迫下的應對。
而武王的分封,則是夏人由鎬京出發,對當時整個天下的武裝佔領。
武王是由鎬京,大概位于今天的西安,出發,消滅的大邑商。
武王分封,各個諸侯國遷往封地,其起點大抵也是鎬京。
姜太公率領族人由鎬京出發,抵達齊地,大概位于今天的淄博。
周公長子伯禽率領族人由鎬京出發,抵達魯地,大概位于今天的曲阜。
召公長子克率領族人由鎬京出發,抵達燕地,大概位于今天的北京。
以管叔爲首的三監率領族人由鎬京出發,抵達商地,大概位于今天的安陽。
武王分封,標誌著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國家的建立。
這就是歷史上真正的夏朝。
與傳說中的大禹和夏啟沒有絲毫的關係。
武王可以被稱爲夏武王。
武王追封祖先,太王可以被稱爲夏太王。
王季可以被稱爲夏王季。
文王可以被稱爲夏文王。
但是,夏朝的版圖仍然只是地圖上的幾個點。
夏人的首都鎬京。
齊地臨淄,魯地曲阜,燕地薊。
商地安陽。
以管叔爲首的三監統領的三國圍繞安陽。
可以說這八個城市組成了最早的國家意義上的中國。
當時的國與國之間並沒有什麼疆域的概念。
隨著人口的增長,疆域的概念大概要到春秋末期才開始出現。
武王的封建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封建,因爲武王並沒有建立起封建的核心。
真正的封建國家是周公建立的周朝。
武王克商二年而崩。
隨後周公建立周朝。
歷史上真正的夏朝,最多只存在了兩年時間。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7-2-11 13:52:32
武王定都
武王分封,完成了姬夏勢力在天下的戰略佈局。
武王分封了七個主要的諸侯國。這時候,把王朝的都城設置在王國的西北邊陲,就顯得不大合適了。
夏王國需要一個新的都城,而武王把城址選在今天的洛陽附近。
《逸周書·度邑解》云:定天保,依天室。
這是武王選擇洛邑的理由,大概的意思就是:確定能夠得到上天的保佑,靠近上天居室的地方。
這個天室在哪裡呢?
武王最終選定的城址在今天的洛陽,而天室也一定在洛陽附近。
林沄以爲,天室就在太室山上。
太室山上有望都峰,立其峰頂可遠眺洛陽,望都峰由此得名。所以,可以基本確定天室就在太室山的山頂。
《天王簋》銘文云:王祀于天室。
《天王簋》記錄的這次祭祀,是在武王克商,並且東征得勝之後,在返回鎬京的途中,路經太室山,在太室山山頂的天室舉行的祭祀。
也就是說,選擇洛邑作爲姬夏的都城,是武王實地考察的結果。
選擇洛邑作爲都城的理由,最重要的還是因爲洛邑處于當時天下的中央。
《逸周書·作雒解》云:俾中天下。
大意是:使其成爲天下的中央。
如果由鎬京出發,到姬夏的各個諸侯國。
西安到安陽,640公里;西安到淄博,1010公里;西安到曲阜,810公里;西安到北京,1080公里。
如果由洛邑出發,到姬夏的各個諸侯國。
洛陽到安陽,300公里;洛陽到淄博,670公里;洛陽到曲阜,470公里;洛陽到北京,820公里。
相對于鎬京而言,洛邑居于當時天下之中,在交通極其不發達的古代,減少各個諸侯國往返都城的距離,顯然是非常適合的。
洛邑居于天下之中,就是中央的城邑,就是中國。
準確地說,中國,最早的概念就是,中央的城邑,也即洛邑。
中國一詞最早出自《尚書·周書·梓材》。《梓材》一文,作者周公,作于周公四年。
《梓材》云: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于先王。
大意是,皇天既然已經把中國的百姓和疆土都交給先王。
此句中,中國一詞,是對周朝統治下的天下而言了,已經有了我們今天意義上中國國家的概念了。
多數學者以爲中國一詞最早出自何尊銘文,但何尊是周公五年營成周時所作的一件青銅器。至少从時間上來看,是晚了一年。
《何尊》銘文云: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國,自之薛民。
這句話的大意是:我住在這中心之城,由此而往,伐罪安民。
在這裡,中國的概念,依然是,中央的城邑。
專家們都把薛字隸作乂字。
請您再看看《何尊》銘文的拓片,薛字怎麼可能是乂字呢?
薛者,甲骨文从𠂤从辛。會意。𠂤者,象二石相疊形。聚而成師也。辛者,罪也。故,薛者,陳師伐罪也。
薛字,金文、小篆从𠂤从辛从止。寫作,辪。
止字與屮字形近,後世乃訛辪字爲辥字。辥字又訛爲从艸之薛字。
雖然,自之薛民,寫成,自之乂民,乂訓爲治,這句話也說得通。
但是,專家們的這種治學態度,我輩卻是不敢恭維的。
反倒是日本人白川靜,把這個字隸作,辪。
打臉。
閒話到此。
武王定都,最終成了武王的遺願,這個遺願要等到周公來爲他實現了。

12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