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的确很难懂,有的人研究了几十年,都还在易的门外徘徊。我学易是为了修身养性,治病救人延年益寿。 |
我入此门是因为我的老师告诉我:“中国有两句古话,学了诗经会说话,学了易经会算卦。” 进了门才知,易真是难学难解。还是门外汉。 |
为了看看学界影响民间学人中究竟有多少拔高的骗子! |
而在这些骗子人群中祖上一定都不是岭南华胥氏的后人! |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17-1-31 13:24 编辑 最近我的一个朋友说:易,如,反掌,可谓通俗易懂又深刻。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人人努力。 |
周易是运用道理和规则规律来解决问题的 |
从目前来说,研究易学就是要知道或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
闲着无事,打发时间。 |
本帖最后由 开心易友 于 2017-2-10 13:41 编辑 3、推天道明人事,天道的运行是有其规律的,易就是模拟天道的运行,所以,预测就显得非常重要,重视对易的“运用”,才能使易得以持续发展。 |
著书立说,青史留名,还能为了什么?哈哈哈~~ |
本帖最后由 望朔回归 于 2017-7-24 14:53 编辑 开心易友10帖好。推天道明人事,,,,,,,,, 直白:古今凡是有人聚集的地方,就有利益分争。大小分争不断,地域分争、朝代更迭、都是血流成河,白骨成山的灾禍。古今智人都想将天下变成安居乐业的,永得温飽公平的太平天下。于是就有了各居已見的教派。易经就是追求永久泰平世界的道教,這是中华民族文明之根。学易者大都如此吧, |
掌握分析问题的一套方法,矛盾分析法。 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变化决定的,变化的过程是量变引起质变,质变之后再量变导致新的质变,这个过程就是四象的动态演示,也是河图洛书的实质。 三个方面的矛盾如天时地利人和可以比较全面看清一个问题未来的走势,易学就是三才综合分析法,是诸学的基础。 |
有位对易学研究有30多年的易友,对用周易能够治病感到莫名其妙,持怀疑的态度。可见易真的是非常难学。就一句“元亨,利贞。”经文,至少98%以上学习过易的人,都不知道其真正的意思。 |
学易最重要的是防止走火入魔。 |
YY搞个微信群,多拉些人进去 |
yyangsy 发表于 2017-7-24 12:11 我的微信“八卦广义” |
我学习易经,主要是为了好玩。 |
这个西方人有抱着搞不清意义的理论全民去拼命研究的现象吗?应该没有,因为西方理论讲究严谨准确。 为什么我们就抱着搞不清的“元,亨,利,贞”去挖空心思,还一挖就是几千年呢? |
中国传统学术里边儿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只有历史学。 人文领域影响最大的三家佛道儒,佛是外来的,儒道两家两千年来几乎一直就是在原地踏步炒陈饭,不被别人超过简直没天理。 |
yyangsy 发表于 2017-7-24 21:46 我也不读周易,你拉那些搞周易新创造的人进来,看看人家怎样创造新周易。保证你天天开心。 |
易学是道学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认识论,道德学说是道学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易学的形成的时间极其古老,具体什么时候是起点已经无可考察了,我们是从《河图》的出现作为易学有据可查的起点的。 易学经历了《河图》与《归藏》、《洛书》与《连山》、文王六十四卦和孔子《周易》四个阶段,四象是易学的核心概念。相传河出图是伏羲时期,洛出书是大禹时期,这只是文献出土的时间不同,而从内容来看,《河图洛书》原理的发现应该是同时形成的。 《河图洛书》说的是阴阳四象动态转化的过程,是一个矛盾内部主次方面转化的过程,是易学的哲学基础,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相传易学有《归藏》、《连山》和《周易》三种卦序,伏羲易学是在《河图》的基础上,创新为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矛盾的三才综合分析法,就是先天八卦,揭示事物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应是失传的《归藏》;大禹时期的学者在《洛书》基础上,结合伏羲易学三才综合分析法,创新为后天八卦,揭示兴衰成败的事业规律,应是失传的《连山》;四象的依次变化和突变揭示了自然规律和事业规律的内部原因。文王将四象内涵加入八卦的每一爻中,细化为六十四卦。 《河图洛书》、《归藏》《连山》和文王六十四卦的原理是一脉相承的,都是阴阳、四象、三才综合分析法的思路,这三者是古老《易学》。孔子《周易》从易学思路上,看《易传》是错解;从三才分析法的角度看,孔子《周易》属于三才分析法的应用而不是易学本身,所以名实不符。孔子《周易》应为孔子伦理学更贴切一些。 |
古《易》的实质,简单讲就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和两种规律。 一种方法,就是全局和重点兼顾的“三才”分析法。“三才”的每一才都有“有利”和“不利”的情况,组合起来就是八个母卦。可以涵盖一切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的情况,而事物的发展有两种不同的规律:一是生老病死的“生命规律”,一是兴衰更替的“事业规律”,也就是“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两种卦序 。 “一粒种子”,怎样才能完成“发芽、生长、繁殖、老化”的全部“生”的过程的呢? 如“一粒种子”能否发芽生长,不仅取决于“种子本身的质量(人和)”,还要看“土壤营养的情况(地利)”,更要适合“节气的温湿程度(天时)”。三者结合起来,才是万物生长的根源。 “三才”也不仅适用于生物,同样适用于我们干事业的必要分析中。如开一个小卖部,就要先考虑“政策(天时)”,“铺面位置(地利)”以及“自己的专业(人和)”。 由此研究“三才”的综合变化规律的就是古老《易学》的实质 。天时、地利不如人和,研究三者的关系,这就是古老文明体系的内部联系。 一切学识的横断面的分析方法,不出“三才”的框架;而纵向整体的规律,又逃不出“两个规律”的根本轨迹,所以为“诸经之首”。 |
本帖最后由 张无屮 于 2017-7-28 09:28 编辑 请参考拙作: 主题:第一卷:古《易》归真 第一章:绪论 一:易学的四个阶段 二:阴阳与矛盾 三:阴阳与道 四:阴阳观念的变迁 1:阴阳的本义 2:阴阳观念的引申: 3:阴阳观念的泛滥: 五:四象与三才 第二章:《河图洛书》 一:《河图》的解说 二:《洛书》图表解释 三:《河图洛书》的综合作用 第三章:伏羲八卦---《归藏》 一:八卦的“爻”和64卦的“爻”不同 二:如何看伏羲八卦图 三:伏羲八卦中的几个方向问题 1:关于“天道左旋,地道右旋”的事: 2:事物的表象和内在的道理的关系: 3:关于“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4:一个疑惑问题的解答: 5:另一种方向问题:所谓“大小” 四:先天八卦的顺序问题: 第四章:后天八卦---《连山》 一:后天八卦图 二:如何看后天八卦图: 1:几种不太可能的理解: 2:最有可能的解释: 三:后天八卦是怎么来的 四:后天八卦的使用问题 (一):后天八卦和先天八卦的关系: (二):后天八卦中的各卦的代表意义值得协商,比较明显的是: 五:后天八卦的烂用: 第五章:文王六十四卦 第一节:三才与八卦、六十四卦 一:三才细化: 二:六十四卦生成: 第二节:六十四卦的排序问题: 一:六十四卦归元: 二:子母归元过程的大收获: 第三节:《卦序》、卦名和《系辞》 一:排序依据: 1:卦名: 2:卦象, 解释一个误区: 3:卦理,也就是《系辞》中,怎样理解吉凶的问题: 二:六十四卦排序 1:排序的基本原则: 2:具体排法,一条主线,两个辅助: 三:几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1:很有意思的现象: 2:观念当中的错觉: 3:再郑重提醒一次: 四:关于《系辞》: 第四节:说说六十四卦应用的问题 一:更正一个观念 二:具体应用: 三:阴阳五行学说和看相、测字、八字的关系: 四:阴阳《八卦》的深入方向: 五:如何作卦、取卦象的问题: 六:关于先天、后天的问题: 第六章:孔子《周易》 一、第一把泥,蒙住了眼: 二、第二把泥,涂了面: 三、第三把泥,糊了心: 四、第四把泥,转了向 第七章:古《易》构建国学系统 一:阴阳五行观念 二:道德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