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记住
注册
找回密码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邮箱
快捷导航
首页
Portal
国学投稿
投稿中心
网站学者
学者频道
国学阅读
读书频道
国学导航
導航頻道
国学复兴
学刊
电子期刊频道
学馆
Group
公众号
微博
签到红包
Plugin
每日签到
领取红包
搜索
搜索
热搜:
新唐书
伤寒论校注
易经最新章节
芈这字咋念
史前易学
昆曲
加我数年
周易
道光朝
论语
易经
太平御览
本版
用户
国学复兴网
›
门户
›
查看主题
“顾绍骅的诗情画意”的欣赏
发布者:
顾绍骅_fPQeY
|
发布时间: 2017-8-25 11:41
|
查看数: 808
|
评论数: 0
|
帖子模式
“顾绍骅的诗情画意”的欣赏
【概论】
中国画的本质特征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以体现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主旋律”。中国画是“形而上”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厚积薄发;并非历史图片、写真照片;潘天寿指出:科学固然是对的,但绝对科学却不是艺术,而成自然主义,成了照相了。从根本上来讲,艺术家仍然要凭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情感来作画,不作造化的奴隶,而要造化在心,变化在手,能察自然变化之神奇,有化天地万物之手段。画家程十发说:“作画追求和真的一样,那不是艺术家而是科学家!”当前的“中国画”中西合璧
“只见技法,不见思想”。文化产品不见文化,只见工艺,没有情感,只见技巧,不见文化(思想、情感
技术不等于艺术
)因此缺乏中国画的灵魂——借物抒怀、托物言志(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
“顾绍骅的诗情画意”的意义和创作特色:
如果无法播放,请点击此处在新窗口打开
【现实背景】
当下众多的中国画画家以西方绘画作为中国画创作的参照,以此倡导所谓融合中西绘画以加强“视觉冲击”和写实效果以至于全盘西化、中西合璧、“千人一面”等等。其结果造成了中国画的发展不但失去了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也一度出现了极其萧条的现象,在这种外来文化意识决定下会将中国画引入末路,这是民族文化自卑造成的;要知道!没有民族特色“中国画”在世界艺术之林里,可以被忽略,那么我们祖先创立的中国画,就会毁于一旦……;因此,我们不能舍本求末,尤其是当前中国处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实现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的情况下,更应该加强民族文化观念,“诗情画意”应该是中国画艺术发展的大趋势。
针对此,顾绍骅主张:
中国画的发展必须依照“中国方式”——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诗、书、画)为一体的观点——“诗情画意”是中国画的灵魂和中国画发展方向;同时,也是世界美术作品的发展方向。
中国传统文化被称为“包子文化”,博大精深、寓意深远、隐含不露、一字多义等等,需要传统文化的厚积薄发,而中国画就是这样的载体;传统文化艺术是丰富、多样的,使我们“望洋兴叹”;前人给我们留下巨大的历史文化、书画资源宝库,我们应当传承与发扬光大。
孔子说:“君子不器”( 君子不象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君子应当多才多艺),在此,用意是不拘泥于对“术”和“技法”,不要过分看重外表;苏轼说:“绘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绘画如果以画得“形似”而判定好与坏,他的见识与儿童一样)。中国画的本质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非常强调“画境”,即:意境。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中华民族的血脉,这需要具有真正有民族责任感和民族文化危机的人传承和发扬。
中国画并非历史图片、写真照片;倘若离开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就无从说起“中国画”,充其量只能算是漂亮的废纸。历代画论称之为“标格特出”或“标致特出”(含义是“典雅的风貌刻画或模仿得突出”),人们一看,会感觉它完全跳出来了,超尘绝俗。这与是否工笔或写意无关,与题材、体裁、形制、手法也无关,是效果,浸透着精神内涵的一种效果。仇英画得虽好,但不能称作“逸”,是妙品,有的可称神品。”
“顾绍骅的诗情画意”
中国画作品做到了
“大气而不失隽秀,洒脱而不失章法;虽诗情画意阳春白雪,然通俗易懂释于白话;除尽俗气而不张牙舞爪,淹没泛泛而木秀于林……。
顾绍骅在“中奢网”上被管理员称为“大师”, 在CCTV论坛上被称为“中国画的脊梁;书画作品曾得到刘大为、沈鹏、史国良等老师的赞评。 作品被求是论坛推荐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中国教育权威人教网(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表。(书画家中:他是唯一获此殊荣的)
结束语
艺术品应该“有故事”(有如影视剧一样),反映积极向上的社会需求。顾绍骅的艺术感悟:
一件艺术品需要彰显独特的艺术个性,具有时代精神,催人向上或积极进取;不是简单地“对客观事物的描摹中”,否则,艺术品的价值等同于“数码照片”(甚至于没有数码照片的“清晰度”)。
代表中国民族文化的中国画是“形而上”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厚积薄发;并非历史图片、写真照片;潘天寿指出:科学固然是对的,但绝对科学却不是艺术,而成自然主义,成了照相了。从根本上来讲,艺术家仍然要凭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情感来作画,不作造化的奴隶,而要造化在心,变化在手,能察自然变化之神奇,有化天地万物之手段。画家程十发说:“作画追求和真的一样,那不是艺术家而是科学家!”
越是传统的,就越具有民族性;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性。
西方世界有两次文化复兴,一是古希腊时代,二是
14
世纪源自意大利的欧洲文艺复兴,两次认识上的革命让欧洲很快走上富强之路。
2014
年,习总书记提出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2016
年
5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文件,要求发挥品牌的引领作用,助推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一臂之力,“品牌战略”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国家品牌计划”助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号角!
回看国内书画市场、艺术品高端市场;鱼龙混杂,一片混乱;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只见技法,不见思想”。文化产品不见文化,只见工艺,没有情感,只见技法,不见文化(思想、情感)因此缺乏中国画的灵魂——借物抒怀、托物言志(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 以至于画商们可以操控艺术品市场,无德画家跟风复制“同款”作品,并且被称为“复印机”;其他画商们也不甘落后,聘请艺术院校师生,在高科技的支持下,批量复制“畅销商品”;故而使得艺术品市场“雪上加霜”:有的国画家的作品,只能卖到人民币30~50元
/
幅(艺术家沦为“艺术乞丐”)
----------
随着国家提倡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艺术家们也该思考将自己的作品“转型升级”了。顾绍骅抛砖引玉,推出“顾绍骅的诗情画意”,是“身体力行”走中国画民族性发展道路——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其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的“坚守者”和倡导者。但本人乃一介书生(百无一用是书生),自知力量非常渺小,故,急盼各位“复兴中华文化、兴盛中国国力”的有识之士的支持!
顾绍骅于二〇一七年八月二十五日星期五
最新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集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