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中國宗教

发布者: wangofkings | 发布时间: 2019-1-5 18:59| 查看数: 1494| 评论数: 5|帖子模式

中國宗教
磚家認爲,中國的本土宗教是道教。
而道教相對于西方的基督教和印度的佛教,起源要晚得多。
而中國早期的宗教,只能被稱之爲原始宗教。
西方的磚家持此觀點,大可一笑置之,畢竟想讓西方人了解中國文化,無異于緣木求魚。
但中國的磚家竟然群起而東施效顰,這已經脫離了學術的範疇。
實在是不肖子孫數典忘祖。
中國的磚家中,有一個信古派,拼死拼活要把中國的文明史延長到一萬年。
而面對西方磚家把中國早期的宗教稱之爲原始宗教,卻又顯得無動于衷。
又一個學術笑話。
我們將刻在甲骨上的文字,稱之爲甲骨卜辭。
而甲骨卜辭就是占卜和祭祀時與上帝的對話。
占卜和祭祀當然是宗教活動。
甲骨文,始于大約三千三百年前盤庚遷殷之後的商代、
而中國的宗教也正是始于彼時。
甲骨文,因其刻于甲骨而得名。
中國早期的宗教,因其主要的宗教形式是占卜,當可稱之爲,卜教。
西方基督教信仰上帝,卜教也信仰上帝。
當然,此上帝,非彼上帝。
中國的上帝是中國先民對上天神祗的稱謂,並不是專指後世基督教的上帝。
不過是在基督教傳入中國之後,以,上帝,一詞,作爲,God,的譯文而已。
上帝的本義,就是上界的主宰者。
上字,甲骨文寫作,二。
二者,《老貓字典》云:二者,甲骨文从一。其上一橫,指地上有物之事也。一者,象地平線之形。地也。一上一橫。指地上有物之事也。故,二者,上也。
帝字的本義是主宰者。
辛+冂=帝
二+屰=辛
一+指事符一=二
帝者,《老貓字典》云:从辛从冂。會意。辛者,罪也。冂于字中者,象架形。束之爲橫列也。帝者,謂將罪人束之爲橫列而並罰之也。所謂弔民伐罪者,歷數其罪,而並罰之,是罰罪者,即主宰者也。故,帝者,主宰者也。
辛者,《老貓字典》云:从二从屰。會意。二者,甲骨文上字。上也。屰者,象倒大形。倒也。辛者,謂倒懸于上之人,是罪人也。故,辛者,罪也。
二者,《老貓字典》云:甲骨文从一。其上一橫,指地上有物之事也。一者,象地平線之形。地也。一上一橫。指地上有物之事也。故,二者,上也。
在商代,只有末世兩位商王稱帝。即帝乙和帝辛。
帝辛,就是在傳說中臭名昭著的紂王。
周朝,沒有一個王稱帝。
中國進入集權社會,秦始皇自稱皇帝。
在商周之際,天、上天、上帝,這三個詞的意思基本相同。
天就是上天,上天就是上帝。
例如:
《尚書·周書·牧誓》云:今予發,惟恭行天之罰。
《逸周書·克殷解》云:上天降休。
《逸周書·克殷解》云:尹逸筴曰:“殷末孫受德,迷先成湯之明,侮滅神祗不祀,昏暴商邑百姓,其章顯聞于昊天上帝。”
這樣的例子,在周初文獻《尚書·周書》和《逸周書》中,不勝枚舉。
卜教有兩個特點:一是以上帝爲主神的多神崇拜,一是以祖先配祭上帝。
《逸周書·世俘解》云:告于天、于稷。……用牛于天、于稷五百有四,用小牲羊、豕于百神水土社二千七百有一。
後稷,是夏人和周人的祖先。
《逸周書·商誓解》云:王曰:“在昔後稷,惟上帝之言,克播百谷,登禹之績。凡在天下之庶民,罔不維後稷之元穀用蒸享。在商先哲王,明祀上帝……”
祭祀上天和祖先,用大牲,即牛。
祭祀百神水土,用小牲,即羊和豬。
按照商禮和周禮,商人和周人將其德高望重的先人配天合祭,是爲以德配天。
《逸周書·世俘解》云:武王乃翼矢珪、矢憲,告天宗上帝。王不革服,格于廟,秉語治庶國,籥入九終。王烈祖自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以列升,維告殷罪。
武王克商,告于天宗和上帝。
所謂天宗,當指逝去的宗室祖先。
《尚書·周書·君奭》云:率惟茲有陳,保乂有殷,故殷禮陟配天,多歷年所。
《尚書·周書·多士》云:亦惟天丕建保乂有殷,殷王亦罔敢失帝,罔不配天其澤。
關于人的歸宿。
佛教講轉世。
基督教有天堂和地獄。
卜教有上天。
一個人,生而有德,死後就可以升天,所謂禮陟配天。
就是說,按照禮制升入上天,配天享祭。
當然,這個享祭是在宗廟,或稱家廟中享祭。
所謂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
《禮記·王制》云: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此周制。七者,太祖及文王、武王之祧,與親廟四。太祖,後稷。
《禮記·王制》云: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而五。太祖,始封之君。
……
不在太祖和昭穆之列的先人,皆并入太祖之廟享祭。
雖然沒有專設的廟,也一樣享受祭祀。
人在活著的時候要吃飯。
人在死後升天也要吃飯。
但是天上沒有爐灶,沒辦法生火做飯。
要想吃飯,只能享受其活著的後人的祭祀。
由此,構成中國人的世俗生活。
一個人在其生前,一定要勤勉努力,行善積德,將其宗族發揚光大。
這樣,死後就可以升天,配天享祭。
宗族越大,其身後所得的享祭也就越多。
當然,這裡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一定要有繼承其家族香火的後人。
故而,中國人有,不孝有三,無後爲大,之說。
當然,無後的情況,在中國古代也屢見不鮮。
只要過繼一個承繼香火的後人就好了。
卜教和世界主要宗教的區別有兩點,一是人與上帝的直接對話,一是沒有神職人員。
對于基督教、佛教的信眾來說,無論是祈禱還是誦經,都得不到神的回應。
只能是在心中自說自話而已。
當然無法得知上帝或者天神的旨意。
而卜教則不同,不管是商人的龜卜,還是周人的筮卜,都是和上帝溝通的有效手段。
中國人自有史以來,就得到了上帝的明確指引。
盤庚遷殷之後,卜教興起之初,當然也有其神職人員。
所謂,巫史卜祝,就是卜教神職人員的稱謂。
龜卜,最早當然是由卜教的神職人員主持。
但由于神權和王權之間的鬥爭,卜教的高級神職人員不被允許主持龜卜。
直到帝乙帝辛之世,由王來主持龜卜。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王權與神權的鬥爭,以王權的徹底勝利而告終。
並且,自此以後,神權再也沒有在中國取得過統治地位。
中國由此走上了世俗社會的道路。
卜教也成了世界上唯一一種,不由神職人員主導的世俗宗教。
卜教與宗族制度的結合,形成了中國特色的宗法一體制。
通過宗法一體制,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基石。
卜教,不同于世界上其他主要宗教,可以稱之爲,世俗宗教。
但絕不是原始宗教。.

最新评论

llg6688 发表于 2019-1-6 13:01:36
学习并收藏了!谢谢!
关于中国的宗教问题,现在国内外都说中国没有宗教,我很不认同。如中国的儒家文化,有儒教之说,也有很多人不认同,认为儒家文化不是宗教。其实,儒家的“礼”就是在“傧鬼神,考制度”中建立起来的,且是在“三教先忠”(即忠、敬、文)的前提下,继承夏的忠、商的敬鬼神后,到周代才以“文”的形式形成的儒家,周代的“文”也要在以“文”为主,辅以“忠”和“敬鬼神”构成西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故儒家文化其本质上应该是宗教文化。不知此说对否,敬请请指点。
望朔回归 发表于 2019-1-6 14:17:18
1楼、2楼说的都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传承过程,说的很好,此贴对中华易經的认识,可以祛除很多人为之道的糟粕。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9-1-6 16:56:41
llg6688 发表于 2019-1-6 13:01
学习并收藏了!谢谢!
关于中国的宗教问题,现在国内外都说中国没有宗教,我很不认同。如中国的儒家文化, ...

我前一篇發的《入學本質》還未過目嗎?
llg6688 发表于 2019-1-7 11:50:47
我先看到这一篇,发了贴后才看到《儒学的本质》,也收藏了,正在学习。谢谢!

现在我也不揣粗浅地探讨儒家文化与中国特色宗教的关系,主要从周代对五行之“火”的崇拜入手,结合儒家的“格物、致知”,想弄清儒家的“物”与其“道”的关系,证明儒家文化是“太阳教”,其理论体系通过“礼”的“傧鬼神,考制度”,是构成周代“礼乐”为“以德治国”的根本,这个“礼乐”就是“唯南合于雅”和“徵动心而合正礼”。渊源追溯到舜的“作五弦琴,歌南风”形成的“诞敷文德”,以“舞干羽于两阶”形式传承到周代的“文”治,这种“礼乐”即《诗经》的“南风”,后来的“楚歌”及《楚辞》中反复提到的“阳阿”,直到产生“皮黄腔”,并形成当今的国剧——京剧的二黄与反二黄,与西皮融合,实际上就是“南北曲”的别称的“皮黄腔”。我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宗教是有格式和公式的文化,如以方位“南”代五行之“火道”,就是中国人精神文明的“指南针”,提到“南”,就上涉及天之太阳的“公”,而“礼”并非只讲等级秩序和嫡属关系,故“南”之“火道”具有立体性,上到天文,下到地理,中到人文,直至人体五脏的“心”,联系一年四季,实际上就是“天经地义”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我才疏学浅,但却爱好国学,想求得各位老师的指点,不知是否愿意收我这个学生?
llg6688 发表于 2019-1-7 11:56:14
我认为,中国的宗教是“乐教”,中国特色的“乐教”是自成体系,且与国外的宗教有区别的,我们不能用国外的宗教概念,来判断中国的宗教是否符合他们宗教的标准。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不知对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