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与易中天教授商榷:儒道之争

发布者: 张无屮 | 发布时间: 2009-7-30 12:18| 查看数: 2133| 评论数: 8|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国学 于 2009-7-30 16:53 编辑

这几天,偶然看到了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所讲授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三部儒道之争》系列讲座,其中道学在易先生看来,成了消极、不管、愚民、复古、无政府的学说,道家社会成了一个统治者糊糊涂涂、老百姓浑浑噩噩、没有什么智慧、欲望的动物世界。这个观点在研究道学的学术界有一定的代表性,是由于对《老子》的研究还没有入门,而用《庄子》的观点解释《老子》的观点,或是以《庄子》里面的寓言故事 作为老子的言论的结果。其实,《老子》和《庄子》的观点是有天壤之别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我想重点说说《老子》的观点,供学人商榷。



请先了解一下易先生的讲座,相关视频可见:


http://space.tv.cctv.com/act/platform/view/page/composePage.jsp?pageId=PAGE1197624456765101


一:儒道之争的根本是无为和有为




1:《老子》“无为和有为”的界限




儒道之争的根本既然是无为和有为,那就要先清楚“有为和无为”的界限。《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老子》的这个章节,指出了“无为和有为”的界限在于“仁”,即使是“上仁”也是“为之”而不是“无为”了。也就是说,道、德的层次是属于“无为”,而“仁”以下的层次属于的是“有为”。因此,易先生认为的老子是“无为求有为”是“假无为”以及庄子是“无为求无为”是“真无为”的观点是不对的;认为“道无为而德有为”的观点更是远了。


《老子》为什么这么分呢?要从《老子》中“无为”的理解说起。





2:《老子》的“无为”

历史上《老子》的内容引起的争论最多,而争论的核心问题又是关于“无为”的内涵究竟是什么的问题, 我们看《老子》提供的线索,“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通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获得的“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也就是 老子总结出的“法道”的具体做法,应该是符合“无为”的要求的。

比如,老子法天道获得的启示是对“掌控”的心态、时机的把握,《阴符经》讲“天性也,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具体来说 如“功遂身退”、“天道张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法天道”所获得的“无为”之法;如果说,天道的重点在“机”,在如何“控制”的话,那地道的关键则是如何“应机”,“静”是治理天下的“无为”之法,而“水的七善”是培养具体才能的“无为”之法;人道的关键是“知机”,之所以讲“功遂身退”,是深喑“祸福相倚”的道理的明智做法,而“三宝”是管理艺术的“无为”之法。


例如:水的七善《居 善 地 》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侯以自称。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榖。此非以贱为本邪?

这个,说的是要吸引人才、获得民心的最佳方式是“居善地”,是对人才民心的尊重。说的渠道不就是为人民服务吗?不就是通过服务先赢得民心再走上领导岗位的做法吗?
因而老子的“无为”不仅不是什么“消极”的,也不是什么“不管”,而是一种更智慧,将积极性隐蔽起来的更老练的做法,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原则内最睿智的做法。


根据《道德经》的实例,可以总结出来:“无为”是指通过对事物客观规律之所以运转的关键要素的掌控,从而达到 对事物运转的大趋势的把握的策略。因而把 主要精力放在必要的客观条件的管理上,给具体的运作人员以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度的做法,称为“无为”。


归纳起来说,“无为”的理解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一是方法的选择上,采用控制关键要素的方式来掌控事物的发展趋势,就是找到最有效率的方法。二是在推广这种方法时的方法或心态,“无为”暗中掌控关键要素,不露痕迹地做好“太上,下知有之”幕后管理者的工作,达到“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希言自然”的效果。


3:《老子》的“无为和有为”界限的实质

“无为”和“有为”区别的实质,在于对人性的尊重程度。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看看怎样理解“道德仁义礼法兵”的问题。如果我们想在冬天也能生产新鲜蔬菜的话,关键就是要控制温度的问题,塑料大棚的做法就是“法天道”的做法。 如果,是用“德”的方法的话,就是用 塑料大棚的成果来默默吸引别人;如果,用“仁”的话,就会主动推荐自己的做法,希望别人接受;如果,用“义”的话,就会搞民意调查, 利用舆论的力量来推广自己的做法;如果,用“礼”的话,就会制定成规则,要求别人仿照执行;如果,用“法”的话,就会制定奖罚制度,来推行自己的做法;如果,用“兵”的话,就会强制别人接受自己的做法。。。。。。


因此,《老子》将用“道”的方法所取得的良好效果默默的吸引他人,属于“德”的方法。如果用主动推介这种效果的做法,就是“仁”,就是老子认为的“有为”了。
“仁”,无论做的怎样好,也比不上“道德”的层次。毛病就在于“仁”的主动性上,这个“主动性”无形中,会有低估别人智商的嫌疑,也就会有逆反心理的产生。这方面明显的例子,就是孩子的叛逆期为什么产生的问题。我们的父母就是过多的指导、操劳造成的,也就是“爱”的不当造成,没有充分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独立人格的培养,抉择权利的给予,指令性太多,参考性的太少。只做了好家长而没有成为孩子的平等的好朋友的缘故。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儒道的本质所在,也是《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的原因。而“不仁”,则是对“人性”的不尊重。认为你就是泥偶土狗,是空罐子,给你灌输什么思想,你就会有什么思想。指挥棒指向哪里,你就会朝向哪里。因此,即使是出于爱心,这种洗脑式教育,是另一种意义上对智商的践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就是这个意思,而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人为通过制造矛盾来引起竞争的话,只是利用人们的欲望,而忽视人人也都有精神境界的话,也是一种无视人们智商的行为。这也就是“不尚贤,使民不争”的本意。再进一步讲,真正尊重百姓人格的话,就要使百姓获得最大的成功感和满足感,连圣人的引导作用也要隐藏起来,做幕后英雄才是最慈悲的做法,也就是“太上,下知有之”的意思。



4:《老子》的“无不为”和“无以为”


怎样理解《老子》关于“无为和有为”界限的内涵呢?《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如果说“道”的“无为而无不为”,着重“无为”取得的效果,即正因为控制了道正常运转所须要的必要条件,所以虽然不干涉具体运作,也能达到“无不为”的效果。 那么“德”的“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是侧重执事者自身的修养心态而言的,做好事不留名,不求人知,是没有名利私心的真好事。而那些根本就没有自己在做好事的意识,则是纯朴的心性才会有的状态,“无以为” 就是这样的心境。

如果,推广“仁”者,能让受众明白他完全是为了大家好,没有个人目的的话,意见虽然可能还会有,逆反心理会减轻一些。这就是“上仁为之而无以为”的效果。

有学者认为“无为”就是顺应自然规律不强为,而没有突出主动掌控这个关键来;而“有为”是具体办事者的工作,或者将 “强为”等同于“有为”,这样的理解完全没有揭示出老子道学的睿智来。而庄子之流将“无为”理解为或是做“虫”,或是不得已而为,或是“上无为下有为”,和老子简直天壤之别了。比如,尊重民意就是以道治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就是把握民心的无为之法,是不分上下的。





二:儒道之争的误区


1:不同的道德含义要区分开

首先,探讨一下老子《道德经》中的“道德”,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自然之本、万物之母的“道德”,是一种本质的力量和这种力量的表现形式,是属于哲学范畴的“源起论、认识论”。这种本质的因素,“道”有“夷、希、微”三个特点和五种认识“道”的渠道(恍惚、有无、玄德、玄同、不道等五德);二是在“法道”中,获得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为人处事的准则。也就是“道德仁义礼法兵”的层次问题,属于哲学范畴的“方法论”,分为“天道、地道、人道”三个方面构成。

而两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本着“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的原则,
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天人合一”的实质。

其次,探讨一下孔子的“道德”和老子的“道德”的区别,根本的区别在于儒家将“方法论体系”转化为了“评价体系”。认为自然万物之所以会生机勃勃的原因,是由于自然万物的运作管理方式,达到了“道德”的标准,而具体的则是“仁义礼法”的内容。将这种方法的效果发挥到极致的程度,达到博爱、大同的程度,认为是“近乎道”。

依此,再进一步发展出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人品好坏、行为美丑、技艺精粗、修养高低等都以达到“尽善尽美、鬼斧神工、浑然天成”的程度,为“近乎道”。也有庖丁解牛、曲木为轮的典故,将“方法转化为标尺”也是后世道学发展迟滞的根源。


最后,探讨一下现在的“道德”内涵,现在的“道德”已经进一步缩小到人品、行为的是非范围了。书法练的再好,技艺再娴熟,即使获得“近乎道”的评价,也和道家老子“道德”的内容没有什么联系了 。

因此,在评说儒道各家的道德问题时,不要混淆。


2:道家的愚民政策


《老子》: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这是认为《老子》属于愚民政策的主要根据,这个问题要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如何制定治国策略的问题,二是怎样推行治国策略的问题。

(1):治国策略的制定,《老子》讲“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什么是“以正治国”呢?“正”就是“德、法”的结合。“德”,《老子》讲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而“法”的问题,看水的七善《正 善 治 》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治大国,若烹小鲜。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人之迷也,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讲治理国家要有高低两条线,就是“德、法”的结合。“德”是总原则,而“法”针对具体国情不同而又有所区别。简单说的话,就是大国要首先重视规则的制定,并要保证一段的时期不变;而国小人少的话,要先重经济实惠。这里的“小国寡民”也是历来被误解的一个地方,学界多认为是老子开出的理想社会的药方,甚至据此认为道学是主张复古的。实际上,《老子》是属于哲学性质的方法论,探讨的是穿越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的管理方法,是不受社会的意识形态约束的。比如,《事 善 能》就是如今也是很好的指导。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以正治国”,既不要阴谋也不用阳谋,要的是民风的淳朴厚重。而毛主席建国以后的治理就是“以智治国”的例子,经过“反右”“文革”的洗礼,人心都更成熟了,不再单纯了。毛主席的功大于过的“过”,就在于此。


(2):关于政策的推广问题,不仅《老子》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而且《管子·形势》有“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失天之道,虽立不安。其道既得,莫知起为之;其功既成,莫知其释之。藏之无形,天之道也。”;《鬼谷子》“己不先定,牧人不正,是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古之善摩者,如操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胜,而人不畏也。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所谓主事日成者,积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积善也,而民道之,不知其所以然;而天下比之神明也。主兵日胜者,常战于不争不费,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以及《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里面的主要问题,《道德经》、《管子》、《鬼谷子》以及《论语》讲的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管理者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可以增加威信,客观上有利于管理方案的施行,管理者是明白的。有句话,叫警卫眼里无伟人,可以做辅助理解。


3:老子的“贵大患若身”


关于“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的理解,易先生认为是“象爱护自己身体一样爱护天下”,和《庄子》的观点一致。

这个问题要先看前提:就是“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我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既然“无身”,又怎么会“象爱护自己身体一样爱护天下”呢?


我的观点是:宠
辱都会有受到惊吓一样的感觉,应该重视最大祸患的根源就是总是考虑自身得失。为什么称为宠辱若惊呢?因为宠爱是上给予下面的奖励,主动权在上面,因而得到也会不安,失去更会惊恐,因此称为宠辱若惊。为什么讲贵大患若身呢?我们之所以会有顾虑,就是因为有这个身体,因而也会带来荣辱得失,如果没有这个身体或能完全置之度外,那我还有什么忧虑的呢?因此,最重要的是将自身得失融入到天下大事之中,而不计较自己荣辱,那就可以承担管理天下的责任了;能够以己身奉献给天下,就可以将天下委托给他治理了。


这样的解释和老子的一贯思想是符合的,请参考《史记·孔子世家》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三:儒道之争的本质

不是什么认为社会有没有救的问题,不是救社会还是救自己的问题,不是治理还是不治理的问题,不是做人学道家做事学儒家的问题,不是儒家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而是怎样做效果更好、阻力更少的问题,是培养规矩的好人还是朴实的能人的问题,归根结底引申开来是人治还是法治的问题,这个也是“折腾不折腾”的本质。



总结:


由易先生的讲座,更感觉到道学振兴的任重道远,更需要学术界对《老子》的深入研究以正本清源,更需要认识清楚《庄子》这个百家学说中的一块臭肉,铲除其对百家学说尤其是对道学的危害,还老子道学以真面目,为国学的复兴腾出一条路来。




相关链接:



1:《辩论学》看《庄子》的诡辩术http://www.gxfxwh.com/viewthread.php?tid=6335&highlight=
2:庄子误导的道学http://www.gxfxwh.com/viewthread.php?tid=5043&highlight=

3:《阴符经》是《道德经》的总纲http://www.gxfxwh.com/viewthread.php?tid=653&highlight=
4:《道德经》的回归http://www.gxfxwh.com/viewthread.php?tid=652&highlight=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20 收起 理由
水西土司 + 20

查看全部评分

最新评论

张无屮 发表于 2009-7-30 12:19:26
说说杨朱:

杨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 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 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杨朱的“不拔一毛”的观点,实际上是“自己利益不受损失,也不取天下的利益来满足私欲”,这样的观点看起来有些道理,其实是对“利”的误解,如果没有“利益”的话,也就失去了人与人合作的基础了,也就不会有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了,是违反人性的空想而已。

何况,社会生产力之所以发展,就是因为有再生产的不断投入,也就是利润的投入。而利润其实就是买方多奉献、卖方多获取的部分,也就是人人都多奉献一些多索取一些,而多出的部分最终由社会总体财富的增长来补足,这个过程就是发展的过程。杨朱切断的就是利润链条,也就切断了发展的环节,是违反经济规律的行为。

还有学者认为杨朱是在讲“口子不能随便开”的问题,其实是片面看问题的结果。从经济规律来看利润会由竞争而达成一个合理的度,欲望问题禽子和孟孙阳的讨论,已经说明不会无限发展的了。
张无屮 发表于 2009-7-30 12:19:54
柔弱胜刚强,在《道德经》中有两个角度的理解:一是柔弱是有生机的体现,二是柔弱贵在坚持。

一:柔弱是有生机的体现

《道德经》: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故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释文:

那怎样通过万物的生命过程变化来观察道的不同作用阶段呢?虽然自然万物千差万别,作用各异,但也是有其基本规律可以看出道的不同作用性质的。例如,人在活着时身体是柔软的,而在死后躯体就变得僵硬了;自然万物生机盎然时也是柔弱脆嫩的,而当其失去生机时就会变得枯竭干槁了。所以由此可看出,坚强是生机丧失的表现,而柔弱则是生机不息的途径。所以,呈现出坚强的态势是危险的劣势,而柔弱则是代表有生命力的优势所在。那是不是坚强意味着道德离开而不起作用了呢?不是的。坚强、枯槁后再分解复原到“有”的基础性的原质状态,正是道的归源作用,也就是“有返于无”的作用的体现;而柔弱的有生机的状态,则是“道生之,德畜之”的发展作用的体现。由此,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军队过于强悍就会走向毁灭而不能长久保持应有的战斗力;木材如果太过坚强缺乏柔韧就容易折断,一种事物到了鼎盛时期,强大的背后也就是衰弱的开始。所以这些状态都是和道的生发规律不相符的,也就会提早走向灭亡。

理解:

不道,是认识“道”五德之一。德者,道之功。不道,就是研究怎样获得这个“功”和怎样使用这个“功”,才可以长生久视的问题。

一方面,关于“事物”的功能(或作用、技能)的获得问题。这方面是研究在众多的功能里面怎样选择以达到和谐发展的问题,或者讲是综合素质、生存能力的问题。这方面就是《道德经》里的“执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棁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要说明的规律。
另一方面,是如何使用获得的“功能”的问题。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合理的使用寿命,而过渡使用会减少寿命。就是《道德经》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要说明的规律。
不道,不是脱出了“道的规律”,而是改变了“道的规律”的正常节奏。柔弱之所以能战胜刚强的原因,就在于能保持焕发的生命力,能不断注入新生力量,能稳定于在上升的发展趋势当中,在于对生存根基的掌控和培育。

二:柔弱贵在坚持

《事 善 能》: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②,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释文:

天下万物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水滴石穿,攻克坚强者也没有能超过水的物质,这是因为水能始终如一,从不改变的原因。弱战胜坚强和柔能胜刚的道理,天下没有不知道的,但也没有能以其理行事的。

踮起脚跟就不能久立,跨大步反而不利于行进。天下的难事也必然要从容易的开始作起,天下的大事必定是由一系列小事成就的。事物在安定时则易于把握局面;在没有征兆时易于谋划;在刚露出苗头时易于左右;事物在影响小的时候易于消散。因此,要善于在没有发生之前做好安排,在未出现动乱之前就采取措施预防。合抱粗的树木,是从毫未小苗成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筐的土累积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因此,想做难事要从容易的下手做起,想做大事就要先从小事做起。所以,圣人始终不以大事为己任,从不好高骛远,因而最终才能取得巨大成就。而一般民众做事,常常快成功时却失败了,如果能慎终如始,坚持不懈,就不会有干不成的事,只有自然大道,才能既善于开始又善于取得成功。



因此,柔弱不在于表面的状态来减少阻力,而在于深层问题的掌控和坚持。


请参考。
张无屮 发表于 2009-8-10 10:59:21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在组织形式上,高层不搞个人崇拜,不依赖个人的英明决策,基层不为贤人的马首是瞻,而强调发挥管理阶层集体的智慧和职能;在管理方法上,用“德、法”作为治理的标准。这样有利于民风逐渐淳朴厚重起来。
张无屮 发表于 2009-8-10 11:16:22
1:关于老子“寡情”冷冰冰

《老子》心 善 渊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矣。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矣。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利,是谓配天,古之极。

可见,老子不寡情!只是寡欲。


2:庄子追求的“真实、自由、宽容”

《庄子外篇·胠箧》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掷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

毁绝钩绳而弃规矩,俪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者,皆外立其德而[火龠](音yu4)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戏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

看《 庄子》,要知道一个大背景,就是《庄子》宣扬的观点,不是社会的主流和脊梁的观点,也不是支流或边缘的隐士观点。说起这点来,老子倒是真正的隐士,不仅“大隐隐于朝”做过“柱下吏”,而且“出关”后“不知所终”。庄子?其实庄子只是一枚断了线的风筝,在失去约束的同时,也就失去了飞翔的动力。《庄子》就象一个以公园为家的流浪汉对世人的看法而已,其追求的“真实、自由、宽容”的实质不过如此而已。




3:孔子是超级伟人吗?

我们东方哲学的核心是“天人合一”与“周行不殆”,是《易经》所阐释的一种方法和两种规律。
一种方法,就是全局和重点兼顾的“三才”分析法。“三才”的每一才都有“有利—”和“不利- -”的情况,组合起来就是八个母卦。可以涵盖一切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的情况,而事物的发展有两种不同的规律:一是生老病死的“生命规律”,一是兴衰更替的“事业规律”,也就是“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两种卦序 。
天时、地利不如人和,研究三者的关系,这就是古老文明体系的内部联系。一切学识的横断面的分析方法,不出“三才”的框架;而纵向整体的规律,又逃不出“两个规律”的根本轨迹,所以为“诸经之首”。《阴符经》和《道德经》则是将“总结的规律”用于实践的佳作。《阴符经》 比《道德经》要更客观,《道德经》是慈悲用道的极至。

孔子恰恰用儒家尊卑观念曲解了我们文化的源头《易经》,编排六十四卦的顺序,失去了《易经》哲学方法论的实质。



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 ... &extra=page%3D4
张无屮 发表于 2009-9-17 10:08:52
为什么说儒道之争的本质是“人治”还是“法治”?





前面已经探讨了《道德经》的“以正治国”的“正”就是“德、法”的结合,这个“正”主要是针对治理政策的制定方针来讲的。如果从推行“以正治国”的角度来讲的话,则要有组织原则上的保障,也就是政权的运作模式上的保证,人事制度上的保证。



老子《道德经》讲“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在组织形式上,高层不搞个人崇拜,不依赖个人的英明决策,基层不唯贤人的马首是瞻,而强调发挥管理阶层集体的智慧和职能。因此,老子讲“ 治大国,若烹小鲜。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人之迷也,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圣人以身作则自觉维护规章制度的尊严,才会方而不割,坚持自己的操守,但不会与政令相抵触;廉而不刿,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但不会采取有损德行的方法;客观公正的同时又能顾及适用的范围;让人尊敬但又不会超越政令的尊严。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仁,爱人,“仁”的程度取决于个人的修养素质;“义”,公义,体现为公众舆论的约束力量。两者作为个人修养的内涵无可厚非,但是作为治理民众的标准就会出现可行性方面的问题,比如墨家的侠义精神,私刑制度,操作过渡都是对法治的一种危害。因此,老子只讲“德”的感化作用和“法”的教化功能。“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孝心如果能分成三六九等,尽孝的时候算计着自己的行为属于什么层次,会不会落入不孝的范围的话,那还是真孝心吗?所以,取消了“仁义”的教化,如同取消孝心的分类一样,有利于民心的淳朴厚重。也就是“德”要向高标准提倡,“法”要维护低标准的威信。



老子《道德经》讲“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儒家的重点在“仁义礼”,君权神化,不是“人治”和“法治”的问题么?
张无屮 发表于 2009-9-17 10:09:20
百姓之间以及百姓与管理者之间靠斗心眼不能长久和谐相处,只有靠能放在桌面上的公认的标准来互相约束,才是长久的做法。
张无屮 发表于 2010-9-19 19:42:39
“仁”,无论做的怎样好,也比不上“道德”的层次。毛病就在于“仁”的主动性上,这个“主动性”无形中,会有低估别人智商的嫌疑,也就会有逆反心理的产生。
冥王星 发表于 2012-4-16 13:12:15
有道理。道学绝不是单纯消极,而是无为而无不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