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舒新城,《辞海》出版的功臣

发布者: 笑蜀 | 发布时间: 2008-3-29 02:59| 查看数: 3303| 评论数: 6|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2-7-18 15:11 编辑

    舒新城,中国出版家,辞书编纂家。又名维周。1893年7月5日生于湖南溆浦。早年从事教育工作。1928年,继徐之诰主编《辞海》,采取“推陈出新,顺时以应”的革新措施,广泛收集新词,改用新式标点,1936年出版收词10万余条的综合性辞典《辞海》。1937年任中华书局代总经理。抗日战争胜利后,继续主持编辑工作,出版了中华文库等读物。1957年,他提议重新修订《辞海》,得到毛的支持。1959年夏成立辞海编辑委员会,任主任委员。《辞海》重新修订工作开展后年余,他于1960年11月28日在上海病逝。著有《现代教育方法》、《近代中国教育史料》、《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等。
  19284月,自舒新城与中华书局的一纸契约,《辞海》的编纂工作才真正地步入了正轨。1936年《辞海》对外发售预约,舒的日记中记下了大量出版前的琐细工作,如定稿、发排、校对、定价、样张等事务性活动,均亲自予以过问。特别是对《辞海》中涉及日军侵略的政*治性条目,舒新城坚持不同意删除,保持了民族气节,深为后人称道。1944年,留守上海的舒新城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又主持了《辞海》缩印合订本的出版工作。新中国成立以后,又是舒新城的大力主张,修订《辞海》的建议得到老*毛主*席的赞同。1958年“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成立,从中华书局退休后的舒新城被任命为主任,继续为《辞海》的编辑工作努力。舒新城生前虽未看到修订版《辞海》的出版,但他的名字已与《辞海》共长存,永远活在千百万读者的心中。这正是一个出版工作者价值追求的最高目标和人生意义的最高境界。
  舒新城(1893-1960年),原名玉山,学名维周,字心怡,号畅吾庐,湖南溆浦人,以教育家和出版家称誉于世。纵览舒新城的一生,大致以1930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他致力于教学实践和教育研究工作,特别是对国外道尔顿制的鼓吹和对中国近代教育史的整理等方面,成绩斐然。仅1924年至1928年秋,前后5年多时间,他共编著了各类教育书籍17种、20册、405余万言,为当时教育界所推重。可以说,舒新城的这种经历和影响,是他后来进入出版界、入主中华书局编辑所的基础。舒新城与中华书局总经理陆费逵从相识,到相知,到共事,虽缘于两人在改*革中国教育制度方面的志趣相投,但亦不排除以教科书为大宗业务的中华书局,有借重舒新城在教育界的地位作号召这层考虑。舒新城最终舍教育而事出版,陆费逵没少费周折。

  1922年秋,舒新城在吴淞中国公学任教时,陆费逵来校演讲,两人一见如故,从那时候起,陆费逵便有意请他主持中华书局的教科书编纂工作。翌年一月,两人再次见面时,陆费逵重申前请,舒新城以他不愿管理事务为由婉辞。19256月,舒新城因学*潮由川被驱返宁,这在他人看来,对舒的清誉有损,而陆费逵却对他更加钦佩。当月,舒新城来访,陆费逵再次邀请舒入局任职。舒新城坦诚相告自己私人办立学院的理想,以及打算编纂词典售稿筹款的计划,陆费逵不便相强,仍尽全力相助;19274月,舒新城编辞典经济不支,向陆费逵提出,陆费逵当即答应从6月份起,每月垫付300元。这部辞典因之得以顺利完稿,并于1930年由中华书局以《中华百科辞典》的名字出版。陆费逵的恳挚友谊,舒新城是不可能不心知的。19283月,陆费逵得知舒新城不打算去河南任教,立即给他写封长信,约请他主持中华书局启动多年而搁置已久的大型辞书——《辞海》的编纂工作。舒新城虽不愿放弃理想,亦不愿受到约束,但终究情谊难却,应承了下来。423,舒新城赴沪与中华书局签定主编《辞海》契约。

  事后,陆费逵再一次旧话重提,邀请舒新城担任中华书局编辑所长职务,舒新城仍不肯爽快答应,推以将来再说。舒新城接手《辞海》以后,先设编辑室于南京,后迁至杭州。192810月,陆费逵为了解《辞海》编纂情况和筹备西湖博览会,去杭州数次,每次必重陈前请,可谓锲而不舍。细究其中原委,应该包括两层因素:其一,中华书局自1925年戴克敦去世以后,编辑所长职一直由陆费逵临时兼任,陆费逵身为总经理,事多任重,不胜劳苦可想而知;其二,编辑所长是个要职,非有能力有影响的人不可为,舒新城的资历和条件各方面都合乎要求。经过多次说服,舒新城最终答应下来。19291110,双方正式签约。193011,舒新城走马上任,开始了他人生的另一个阶段———编辑出版家的生涯。

  舒新城办事谨慎稳重,跟陆费逵果断决行的作风形成互补,两人相得益彰。陆费逵曾评价舒新城,说他治事能深入社会,修己能超脱社会。这既是对他为人品格的大力褒扬,也是对其工作能力的充分肯定。作为一个教育家,舒新城怀抱着匡时济世的雄心,确有其理想的一面,但与此同时,他又能清醒地认识现实处境,同时兼具务实的一面。作为一个民营大出版企业头脑中枢的编辑所所长,作为书局大计方针和出版计划的制定与决策者,舒新城很好地理解了社会文化发展与企业商业利润之间的关系,力求将两者协调起来而不至于顾此失彼。正是有这样一个务实原则的指导,才有上世纪30年代中华书局营业的蒸蒸日上,同时又不失一个大出版机构的良好声誉和社会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陆费逵选择舒新城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可谓得人。陆费逵曾在遗嘱上写明,万一本人不幸,将公司职务及个人股权委托舒执行,且令其子听从舒之命令。对舒新城之器重,由此可见。
071203_002b.jpg
shuxc120.jpg
shuxc123.jpg
shuxc122.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5 銀子 +30 收起 理由
蒙远 + 5 + 30 言之有物!

查看全部评分

最新评论

笑蜀 发表于 2008-3-29 03:00:10
谈舒新城与中华书局,不能不特别地提到《辞海》。一方面,《辞海》是中华书局局史上重彩的一笔,值得大书特书;另一方面,舒新城对《辞海》所作的贡献格外突出,令人追忆感怀。19284月,自舒新城与中华书局的一纸契约,《辞海》的编纂工作才真正地步入了正轨。南京、杭州两地,舒新城招募人员,日夜编辑,虽然不克有成,却也积累了大量有用的资料和不少有益的经验。1930年舒新城入主中华书局编辑所后,《辞海》后来的实际工作虽由沈颐先生主持,舒新城作为直接的领导确也没少费心血。1936年《辞海》对外发售预约,舒的日记中记下了大量出版前的琐细工作,如定稿、发排、校对、定价、样张等事务性活动,均亲自予以过问。特别是对《辞海》中涉及日军侵略的政治性条目,舒新城坚持站在爱国立场,不同意删除,保持了民族气节,深为后人称道。1944年,留守上海的舒新城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又主持了《辞海》缩印合订本的出版工作。该合订本以剪贴代替排字,既便于读者检索,又可节省纸张,降低定价,适合当时普通读者收入微薄的购买力。1947年合订本出版后,极受读者欢迎,一再重版,起了《辞海》普及版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是舒新城的大力主张,修订《辞海》的建议得到老毛主席的赞同。1958年“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成立,从中华书局退休后的舒新城被任命为主任,继续为《辞海》的编辑工作努力。《辞海》老树新枝,新的形势下被赋予了新的内容,适应了新的要求。舒新城生前虽未看到修订版《辞海》的出版,但由于他建国前后两度主持《辞海》工作,他的名字已与《辞海》共长存,永远活在千百万读者的心中。这正是一个出版工作者价值追求的最高目标和人生意义的最高境界。
071203_003b.jpg
好蛋 发表于 2013-1-8 09:53:49
《辞海》修订偶感
■陈炳

    修订出版2009年版《辞海》,向新中国60周年华诞献礼,是件大事,却也听到有疑虑的声音:怎么又要修订啦?怎么还有错误呀?
    其实,任何事物总不可能“止于至善”的,《辞海》也不例外。因为,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着的,人们的认知也会随着不断发展而提高。即使对于相去几个世纪的古人旧事,其中也存有两层“新”意在:一是不时有新的文物史料的发掘出土或发现,而有了新的佐证;二是对老的文物、史料本身的再钩沉,也会有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派上新的用场。何况修订者,哪怕是权威的专家学者,还都是人而不是神,也会有局限性,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吧。
    笔者曾是1999年版《辞海》的撰稿人和修订者,深知此事的个中三昧。现略举例谈之:
    一、由于发现掌握新的资料而证实原条文有误。例如:1999年版《辞海》1311页“张宏(1580-1649后)”;因为提供这个生卒年的学者已谢世,查不到他所依据的资料,当时只好存疑。现据有关新线索终于查明故宫博物院藏有张宏的两幅真迹:一是作于清顺治四年(1647)的《闯关舟阻图》扇面,画上署“时年七十一”。这就可推算出张宏是生于明万历五年(1577)。二是作于康熙五年(1666)的《溪山晴雪图》卷,则可证明张宏于1666年尚在世。原条文张宏是迟生早卒,与史实均相去甚远!
    二、由于史实本身已确立而表述上就不宜模梭两可。例如:1999年版《辞海》97页“朱耷(1624或1626-1705)……南昌(今属江西)人。”朱耷的生年到底是1624年还是1626年呢?现已发现有清黄安平当年为朱耷作的《个山小像》图轴,上有“个山小像”四字和题旁二行小字,均系八大自署:“甲寅蒲节后二日,遇老友黄安平为余写此,时年四十有九”。个山为八大山人的别号。甲寅系康熙十三年(1674),是年端午节后黄为八大画像,八大49岁。据此可推定朱耷(八大山人)的生年当是1626年,可不必再提说“或1624年”了。
    另外,清朝已设置江西省了,故应直接写作“江西南昌人”;原条文写作“南昌(今属江西)人”,不仅文句拖沓,而且会模糊读者的认知,误导读者以为今天(解放后)才设有江西省。原表述是有悖于史实的;也不合“辞海严谨精神”。
    行文至此,敬借叶至善前辈咏编辑词作结:《贺新凉·望六书怀》(恕只引上阕):“矻矻何为者?事雕虫,咬文嚼字,灯前窗下。烟蒂盈盘茶重沏,忽忽秋冬春夏。且不悔为人作嫁。彩色苦无回春力,敢丹黄信手胡描画?千古事,费评价。”

    2009年4月8日于沪沈思斋
好蛋 发表于 2013-1-14 09:50:02
辞海历任主编是:舒新城、陈望道、夏征农、陈至立。
好蛋 发表于 2013-1-14 09:50:54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3-1-14 09:58 编辑

陈望道(1891.01.18-1977.10.29),中国著名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民盟中**央副主*席。原名参一,笔名陈佛突、陈雪帆、南山、张华、一介、焦风、晓风、龙贡公等。浙江省义乌人。1891年1月18日他出生于农民家庭,早年就读于金华中学,曾赴东瀛早稻田大学留学学习文学、哲学、法律等并阅读MKS主义书籍, 回国后任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大学等高校教授。他翻译了中国第一篇《共*产*党宣言》,担任过旷世巨著《辞海》总主编,撰写了《漫谈“马氏文通”》和《修辞学发凡》等专著。
cwd015c4.jpg
好蛋 发表于 2013-1-14 09:51:29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3-1-14 09:58 编辑

夏征农(1904.01.31~2008.10.04)江西丰城市人。夏光庭(夏远)40世孙。曾求学于金陵大学、复旦大学。党*员。曾任新四军军政**治部民*运*部部*长、苏中四地*委宣*传*部部*长、苏中公学校长、苏中建设大学副校长、济南市*委宣*传部*部*长。建国后,任济南市*委副*书*记,山东分*局宣传部部长,山东省*委、济南市*委书*记*处书**记,华*东*局宣*传*部*部*长,上海市*委*书*记,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社联、文联主*席,复旦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大学首席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辞海》,《大辞海》主编。
xzhnce82.jpg
好蛋 发表于 2013-1-14 09:54:52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4-10-1 18:31 编辑

现任《辞海》主编是陈至立女士,汉族,1942年11月生,福建仙游人,1961年1月入|党,1964年9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副研究员。十一届人|大副|委|员|长、党|组|成员,全|国妇|联主|席。
chzl815b.jpg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