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8 b5 L0 W0 f F5 y 汉旧制:乘舆黄赤绶四采,黄赤缥绀,淳黄为圭,长二丈九尺九寸,五百首。诸侯王赤绶四采,赤黄缥绀,淳赤圭,长二丈一尺,三百首。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皆与乘舆同。长公主、天子贵人,与诸侯王同。绶者特加也。诸国贵人、相国,皆绿绶三采,绿紫绀,淳绿圭,长二丈一尺,二百四十首。公侯、将军,紫绶二采,紫白,淳紫圭,长一丈七尺,百八十首。公主、封君,服紫绶。九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青绶三采,青白红,淳青圭,长一丈七尺,百二十首。自青绶以上,縌皆长三尺二寸,与绶同采而首半之。 ! ^! X. X/ `( V7 O 縌者,古佩璲也。佩绶相迎授,故曰縌。紫绶以上,縌绶之间,得施玉环止玉瑰云。千石、六百石,黑绶三采,青赤绀,纯青圭,长一丈六尺,八十首。四百石、三百石长同。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黄绶,一采,淳黄圭,长一丈五尺,六十首。自黑绶以下,縌皆长三尺,与绶同采而首半之。百石青绀绶一采,婉转缪织,织长一丈二尺。凡先合单纺为一系,四系为一扶,五扶为一首,五首成一文。文采淳为一圭,首多者系细,首少者系粗,皆广一尺六寸也。汉末丧乱,玉佩之法绝而不传。魏侍中王粲识古佩法,始更制焉。 0 N$ y, Q; U: i3 X* o ■〈巾夹〉,魏武帝所制也。以军中服之轻便,又作五色■〈巾匧〉,以表方面也。 白笔,古珥笔,示君子有文武之备焉。 两汉京兆河南尹及执金吾、司隶校尉,皆使人导引传呼,使行者止,坐者起。四人皆持角弓,违者则射之。有乘高窥阚者,亦射之。魏晋设角弩而不用也。 青囊,所以盛印也。奏劾者,则以青布囊盛印于前,示奉王法而行也。非奏劾日,则以青缯为囊,盛印于后,谓奏劾尚质直,故用布。非奏劾日,尚文明,故用缯也。自晋朝以来,劾奏之官,专以印居前,非奏劾之官,专以印居后也。 文官冠进贤冠,古委儿之遗像也。武官冠惠文冠,古缁布冠之遗像。缁布冠上古之法,武人尚质,故取法焉。 舄,以木置履下,干腊不畏泥湿也。天子赤舄,凡舄色皆象于裳。 履者,屦之不带者也。 不借者,草履也。以其轻贱易得,故人人自有,不假借于人,故名不借也。又,汉文帝履不借视朝。 " m* C3 a% q! M$ C0 C; o5 ? 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尧禅,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秦汉公卿士大夫皆得用之。魏晋非乘舆不得用。 9 V z2 ]) w) ]9 \. i: D' |$ O 貂蝉,胡服也。貂者,取其有文采而不炳焕,外柔易而内刚劲也。蝉,取其清虚识変也。在位者有文而不自耀,有武而不示人,清虚自牧,识时而动也。 剑,汉世传高祖斩白蛇剑,长七尺。汉高祖为泗水亭长,送徒骊山,所提剑理应三尺耳。后富贵,则得七尺宝剑,舍旧剑而服之。后汉之世,唯闻高祖以所佩之剑斩白蛇,而高祖常佩此剑,便谓此剑即斩蛇之剑也 & I' z3 ]1 ]6 k8 e' e9 \ 吴大皇帝有宝刀三,宝剑六: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刀一曰百链,二曰青犊,三曰漏景。 7 Y2 S0 j6 {& [% Z 孙文台获青玉马鞍,其光照衢。 |
+ b/ O- ?9 V. d7 t8 W6 ` ◎都邑第二 7 ^. o& h- b. ~4 e D6 F 封疆画界者,封土为台,以表识疆境也;画界者,于二封之间,又为堳埒,以画分界域也。 阛,市垣也;阓,市门也。 肆,所以陈货鬻之物也;店,所以置货鬻之物也。肆,陈也;店,置也。 & w% P/ l3 U" ~! \ 罘罳,屏之遗像也。塾,门外之舍也。臣来朝君,至门外当就舍,更详熟所应对之事也。塾之言,熟也。行至门内屏外,复应思惟。罘罳,复思也。汉西京罘罳,合板为之,亦筑土为之。每门阙殿舍前皆有焉。于今郡国厅前亦树之。 城门皆筑土为之,累土曰台,故亦谓之台门也。 & w. d4 ]: S4 g0 q- ^ 长安御沟,谓之杨沟,谓植高杨于其上也,一曰羊沟,谓羊喜抵触垣墙,故为沟以隔之,故曰羊沟也。 # Z3 b9 I5 I5 p' b$ C( ~$ G( I 阙,覌也。古每门树两覌于其前,所以摽表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则可远覌,故谓之覌。人臣将至此,则思其所阙,故谓之阙。其上皆丹垩,其下皆画云气仙灵奇禽怪兽,以昭示四方焉。 苍龙阙画苍龙,白虎阙画白虎,玄武阙画玄武,朱雀阙上有朱雀二枚。 $ `: s2 ?; ?# H9 Z 城者,盛也,所以盛受人物也。 / m& M$ M3 s1 e4 {0 Q6 ] 庙者,貌也,所以彷佛先人之灵貌也。 隍者,城池之无水者也。 0 e! `+ x2 W2 Q 紫塞,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汉塞亦然,故称紫塞焉。 丹徼,南方徼色赤,故称丹徼,为南方之极也。塞者,塞也,所以拥塞戎狄也。徼者,绕也,所以绕遮蛮夷,使不得侵中国也。 % |* y0 n- z8 N: }+ _% Z0 q/ h 拘拦,汉成帝顾成庙,有三玉鼎,二真金炉,槐树悉为扶老拘拦,画飞云龙角于其上也。 , T+ x5 p# }( V$ Q# h |
. q6 a1 x+ ~6 c, _5 A/ n ●卷中 ◎音乐第三) ^: {' ~- X# ?$ Z7 [) Y 9 t7 T- S' q d& m7 \, y! Q 《雉朝飞》者,牧犊子所作也。齐处士,泯宣时人,年五十无妻,出薪于野,见雉雄雌相随而飞,意动心悲,乃作《雉朝飞》之操,将以自伤焉。其声中绝。魏武帝宫人有卢女者,故冠军将军阴叔之妹。年七岁,入汉宫,学鼓琴,琴特鸣,异于诸妓,善为新声,能传此曲。卢女至明帝崩后放出,嫁为尹更生之妻。《别鹤操》,商陵牧子所作也。娶妻五年而无子,父兄将为之改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牧子闻之,怆然而悲,乃歌曰:“将乖比翼隔天端,山川悠远路漫漫,揽衣不寝食忘餐。”后人因为乐章焉。 $ C5 N' b5 V! s 《走马引》,樗里牧恭所作也。为父报冤,杀人而亡,藏于山谷之下。有天马夜降,围其室而鸣。夜觉,闻其声,以为吏追,乃奔而亡去。明视之,马迹也。乃惕然大悟,曰:“岂吾所居之处将危乎?”遂荷衣粮而去。入于沂泽,援琴鼓之,为天马之声,号曰《走马引》焉。 5 @6 T. [ \# y# z) O0 u 《淮南王》,淮南小山之所作也。淮南服食求仙,遍礼方士,遂与八公相携俱去,莫知所在。小山之徒,思恋不已,乃作《淮南王》之曲焉。 , a9 J6 I0 Q8 }5 B 《武溪深》,乃马援南征之所作也。援门生爰寄生善吹笛,援作歌以和之,名曰《武溪深》。其曲曰:“滔滔武溪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能临,嗟哉武溪多毒淫。” 《吴趋曲》,吴人以歌其地也。 《箜篌引》,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而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呼止之,不及,遂堕河水死。于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歌。声甚凄怆,曲终,自投河而死。霍里子高还,以其声语妻丽玉,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焉。丽玉以其声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焉。 《平陵东》,翟义门人所作也。王莽杀义,义门人作歌以怨之。 《薤露》、《蒿里》,并丧歌也。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灭也。亦谓人死魂魄归乎蒿里,故有二章,一章曰:“薤上朝露何易晞,露晞明朝还复滋,人死一去何时归。”其二曰:“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至孝武时,李延年乃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为挽歌。 《长歌》、《短歌》,言人生寿命长短定分,不可妄求也。 《陌上桑》,出秦氏女子。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王仁后为越王家令,罗敷出采桑于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因饮酒欲夺焉。罗敷乃弹筝,乃作《陌上歌》以自明焉。 《杞梁妻》,杞植妻妹朝日之所作也。杞植战死,妻叹曰:“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生人之苦至矣。”乃抗声长哭,杞都城感之而颓,遂投水而死。其妹悲其姊之贞操,乃为作歌,名曰《杞梁妻》焉,梁,植字也。 , P0 h7 X1 k( i4 v0 q 《钓竿》,伯常子妻所作也。伯常子避仇河滨,为渔父,其妻思之,每至河侧,作《钓竿》之歌。后司马相如作《钓竿》之诗,今传为古曲也。 9 `" _4 ^( d4 b p 《董逃歌》,后汉游童所作也。后有董卓作乱,卒以逃亡,后人习之,以为歌章。乐府奏之,以为炯戒也。 《短箫铙歌》,军乐也。黄帝使岐伯所作也。所以建武扬德,风劝战士也。《周礼》所谓王大捷,则令凯乐,军大献,则令凯歌者也。汉乐有《黄门鼓吹》,天子所以宴乐群臣。《短箫铙歌》,鼓吹之一章耳,亦以赐有功诸侯。 《上留田》,地名也。其地人有父母死,兄不字其孤弟者。邻人为其弟作悲歌,以讽其兄,故曰《上留田》。 9 e3 T3 e2 Q. ?3 V5 A C8 D- \ 《日重光》、《月重轮》,群臣为汉明帝所作也。明帝为太子,乐人作歌诗四章,以赞太子之德。其一曰《日重光》,其二曰《月重轮》,其三曰《星重辉》,其四曰《海重润》。汉末丧乱后,其二章亡。旧说云,天子之德,光明如日,规轮如月,众辉如星,沾润如海。太子皆比德焉,故云重尔。 《横吹》,胡乐也。张博望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唯得《摩诃》、《兜勒》二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乘舆以为武乐。后汉以给边将军。和帝时,万人将军得用之。魏晋以来,二十八解不复具存。世用者《黄鹤》、《龙头》、《出关》、《入关》、《出塞》、《入塞》、《折杨柳》、《黄华子》、《赤之阳》、《望行人》等十曲。 后汉蔡邕益琴为九弦,后还用七弦。 + l2 \( G6 T; }* D: H1 @ |
0 N( z( W% _6 N& S- U& n5 ` ◎鸟兽第四 / h$ Q) E( z+ s3 P: t8 ` 杨,白鷢也。似鹰,尾上白。 扶老,秃秋也。状如鹤而大。大者头高八尺,善与人斗,好啖蛇。 3 O% F4 B4 @* b' B: W 雁自河北渡江南,瘦瘠能高飞,不畏缯缴。江南沃饶,每至还河北,体肥不能高飞,恐为虞人所获,尝衔芦长数寸,以防缯缴焉。 凫雁在江边沙上食沙石,悉皆销烂,唯食海蛤不消,随其粪出,用以为药,倍胜余者。 / J; b4 Z) q4 o9 A 鹤千岁则変苍,又二千岁変黑,所谓玄鹤也。 2 B, q4 J* }- w& j; g2 t/ k+ j |+ W 猿五百岁化为玃。 鹧鸪出南方,鸣常自呼。常向日而飞,畏霜露,早晚希出。有时夜飞,夜飞则以树叶覆其背上。 吐绶鸟,一名功曹。 4 b/ F( k0 e2 A/ Z/ q* O 驴为牡,马为牝,生骡。骡为牝,马为牡,生駏。 秦始皇有七名马:追风、白兔、蹑景、奔电、飞翮、铜爵、最凫。 鸳鸯,水鸟,凫类也。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思而至死,故曰雅鸟。 9 m" I3 _7 Q L 兔口有缺,尻有九孔。 : h" p4 ^6 z. \% L2 `7 \ 獐有牙而不能噬,鹿有角而不能触。獐一名麇,青州人谓麇为獐。 雀,一名嘉宾,言常栖集人家,如宾客也。 : h2 w4 A k, @: x7 \9 R 燕,一名天女,又名鸷鸟。 4 l+ f( M7 m/ i( t 鹊,一名神女。 鸲鹆,一名鸤鸠。 ' T# M+ y8 p8 [( _8 }$ k 乌,一名孝鸟,一名玄鸟。 鸡,一名烛夜。 & |2 P2 a) G. |2 G. M: p. i 狗,一名黄耳。 猿,一名参军。 羊,一名髯须主簿。 |
1 }2 [% {& N) R% K% q) o7 T ◎鱼虫第五4 {, R' D% U" h# g2 S; j 萤火,一名耀夜,一名景天,一名熠耀,一名丹良,一名磷,一名丹鸟,一名夜光,一名宵烛。 【 一作灯。】 腐草为之,食蚊蚋。 蝼蛄,一名天蝼,一名螜, 【 胡卜切。】 一名硕鼠。有五能而不成伎术:一,飞不能过屋;二,缘不能穷木;三,泅不能穷谷;四,掘不能覆身;五,走不能绝人。 蟋蟀,一名吟蛩,一名蛩。秋初生,得寒则鸣。一云济南呼为懒妇。 蝙蝠,一名仙鼠,一名飞鼠。五百岁则色白。脑重集则头垂,故谓之倒折,食之神仙。 蟛蜞,小蟹,生海边泥中,食土。一名长卿。其一有螫偏大者,名拥剑。一名执火,其螫赤,故谓之执火云。 + v( k6 ?6 G7 m! r 长蚑,蟏蛸也。身小足长,故谓长蚑。 蝇虎,蝇狐也。形似蜘蛛,而色灰白。善捕蝇,一名蝇蝗,一名蝇豹。 【 一本作豹子。】 莎鸡,一名促织,一名络纬,一名蟋蚿。促织谓鸣声如急织,络纬谓其鸣声如纺绩也。促织一曰促机,一名纺纬。 蚯蚓,一名蜿蟺,一名曲蟺。善长吟于地中,江东谓之歌女,或谓之鸣砌。 + `, \8 l5 k( |/ t# r+ u 飞蛾,善拂灯,一名火花,一名慕光。 蝘蜓,一名龙子,一曰守宫。善上树捕蝉食之。其长细五色者,名为蜥蜴,短大者名蝾螈。一曰蛇医,大者长三尺,其色玄绀者善螫人。一名玄螈,一曰绿螈也。 蜻蛉,一名青亭,一名胡蝶,色青而大者是也。小而黄者曰胡梨。一曰胡离。小而赤者曰赤卒,一名绛驺,一名赤衣使者,好集水上,亦名赤弁丈人。 2 @" I" ?) T( n# a0 | 蛱蝶,一名野蛾,一名风蝶。江东呼为挞末,色白背青者是也。其大如蝙蝠者,或黑色,或青斑,名为凤子,一名凤车,一名鬼车,生江南柑橘园中。 7 q& C$ N6 q. F5 B4 F 绀蝶,一名蜻蛉,似蜻蛉而色玄绀,辽东人呼为绀幡,亦曰童幡,亦曰天鸡。好以七月群飞暗天,海边夷貊食之,谓海中青虾化为之也。 # H6 }7 y; ]' i+ ?, ? 鱼子曰鱦,亦曰鲲,亦曰鮇,言如散稻米也。 鲤之大者曰鳣,鳣之大者曰鲔。 6 X& i2 N; _. E: J l 蜣螂,能以土苞粪,推转成丸,圆正无斜角。庄周曰:蛣蜣之智,在于转丸。一曰蛣蜣,一曰转丸,一曰弄丸。 : F: _5 `2 ]: R( k& F 蜗牛,陵螺也。形如螔蝓,壳如小螺,热则自悬于叶下。野人结圆舍,如蜗牛之壳,故曰蜗舍,亦曰蜗牛之舍也。蜗壳宛转有文章,绞转为结,似螺壳文,名曰螺縳。童子结发,亦为螺髻,亦谓其形似螺壳。 白鱼赤尾者曰■〈鱼蜀〉, 【 红。】 一曰魧。或云:雌者曰白鱼,雄者曰■〈鱼虫〉鱼。子好群泳水上者,名曰白萍。 虾蟆子曰蝌蚪,一曰玄针,一曰玄鱼。形圆而尾大,尾脱即脚生。 8 [* E6 X6 Q# R3 Y; s( W 乌贼鱼,一名河伯度事小吏。 【 《本草》作由事小吏。】 7 B: i+ I j# t+ U& h& e" I8 z( ] 兖州人呼赤鲤为赤骥,谓青鲤为青马,黑鲤为玄驹,白鲤为白鲯,黄鲤为黄雉。 - `/ u- D5 C0 t1 N' ?" ^! S6 @- } 鲸鱼者,海鱼也。大者长千里,小者数十丈。一生数万子,常以五月六月就岸边生子。至七八月,导从其子还大海中,鼓浪成雷,喷沫成雨,水族惊畏,皆逃匿莫敢当者。其雌曰鲵,大者亦长千里,眼为明月珠。 水君,状如人乘马,众鱼皆导从之。一名鱼伯,大水乃有之。汉末,有人于河际见之。 o; x4 c, B6 q8 j7 X5 O 人马,有鳞甲如大鲤鱼,但手足耳目鼻与人不异尔。见人良久,乃入水中。 % x* e. V* ], T& [4 h% X 龟名玄衣督邮,鳖名河伯从事。 江东呼青衣鱼为婢■〈鱼聂〉,呼童子鱼为土父,呼鼍为河伯使者。 3 f) `9 H1 _* A* A' E 结草虫,一名结苇。好于草末折屈草叶以为巢窟,处处有之。 |
●卷下; R* o/ k2 t ^2 k9 E" E# O, Q7 {6 A ◎草木第六 甘实,形如石榴者,谓之壶甘。 + K% `; N' o: B 六驳,山中有木,叶似豫章,皮多癣驳。 , [; p' ~( `. \0 B 白杨叶圆,青杨叶长,柳叶亦长细。 栘杨,圆叶弱蒂,微风大摇。一名高飞,一名独摇。 蒲柳,生水边,叶似青杨,一曰蒲杨。 1 n3 w4 H3 a. L( C) p; w( H' w 栘杨,亦曰栘柳,亦曰蒲栘。 7 g# b2 ?: M& N1 a7 C, J 水杨,蒲杨也。枝劲细,任矢用。又有赤杨,霜降则叶赤,材理亦赤也。 ' ~ K* O$ V& J+ ]2 ^% E 合欢,树似梧桐,枝叶繁互相交结,每风来辄自相解,了不相牵缀。树之阶庭,使人不忿。嵇康种之舍前。 0 \% K |1 J4 r" F: X 杜仲,皮中有丝,折之则见。 $ w% w( m; Z+ p, I+ d5 A# I! [$ z 木蜜,生南方,合体皆甜。嫩枝及叶,皆可生啖,味如蜜,解闷止渴。其老枝及根干,坚不可食,细破煮之,煎以为蜜,味倍甜浓。 糯枣,叶如柳实,似柿而小,味亦甘美。 苏枋木,出扶南林邑外国。取细破煮之以染色。 I# \- e2 L7 V7 D/ K7 z$ i& B 翳,或作医。翳木出交州,色黑而有纹,亦谓之乌纹木也。 9 g3 S2 c- d, j5 m% n 紫栴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 ■〈萤,豆代虫〉豆,一名治■〈萤,豆代虫〉。叶似葛,而实长尺余,可蒸食,一名■〈萤,豆代虫〉菽。 狸豆,一名狸沙,一名猎沙。叶似葛,而实大如李核,可啖食也。 + O2 x% ~: z* z9 a4 i 虎豆,一名虎沙,似狸豆而大。实如小儿拳,亦可食。 & o" H; c4 l4 _ 马豆,一名马沙,似虎豆而小。实大如指,亦可食也。 荆葵,一名戎葵,一名芘芣。华似木槿,而光色夺目,有红、有紫、有青、有白、有赤。茎叶不殊,但花色异耳。一曰蜀葵。 # x* Z3 P# H2 [$ `5 U) w% S 芙蓉,一名荷华,生池泽中,实曰莲,花之最秀异者。一名水芝,一名水花。色有赤、白、红、紫、青、黄,红白二色荖多,花大者至百叶。 芡,鸡头也,一名雁头,一名芰。叶似荷而大,叶上蹙皱如沸。实有芒刺,其中如米,可以度饥也。 " W' r; B% _1 Y! c' G4 a. ~ 万连,叶如鸟翅,一名乌羽,一名凤翼。花大者其色多红绿,红者紫点,绿者绀点,俗呼为仙人花,一名连缬花。 酒杯藤,出西域。藤大如臂,叶似葛,花实如梧桐。实花坚,皆可以酌酒,自有文章,映彻可爱。实大如指,味如豆蔻,香美消酒,土人提酒来至藤下,摘花酌酒,仍以实销醒,国人宝之,不传中土。张骞出大宛得之,事出张骞《出关志》。 乌孙国有青田核,莫测其树实之形,至中国者,但得其核耳。得清水则有酒味出,如醇美好酒。核大如六升瓠,空之以盛水,俄而成酒。刘章得两核,集宾客设之,常供二十人之饮。一核尽,一核所盛,已复中饮。饮尽随更注水,随尽随盛,不可久置。久置则苦不可饮。名曰青田酒。 |
O( t2 Y! U2 c3 [' W3 W8 P 樍椇子,一名树蜜,一名木饧。实形拳曲,核在实外,味甜美如饧蜜。一名白石,一名白实,一名木石,一名木实,一名樍椇。 7 |& b2 H) E2 ], l8 f 棘实为枣,杼实为豫,桑实为椹,楮实为任。 A& w2 B6 G; a+ f" J1 [. f8 z- L 匏,瓠也。壶芦,瓠之无柄者也。瓠有柄者,悬瓠可以为笙。曲沃者尤善,秋乃可用之,则漆其里。瓢亦瓠也。瓠其总,瓢其别也。 羊踯躅,花黄,羊食之则死,羊见之则踯躅分散,故名羊踯躅。 漆树,以刚斧斫其皮开,以竹管承之,汁滴管中,即成漆也。 - I( {" K1 s2 R) ~9 g. \ 稻之黏者为黍,亦谓稌为黍。 $ [& |5 T7 c2 Q" u8 e0 x5 v 禾之黏者为黍,亦谓之穄,亦曰黄黍。 , l( z: H1 F: H; Y6 d i 九谷:黍、稷、稻、粱、三豆、二麦。 荼,蓼也。紫色者,荼也;青色者,蓼也。其味辛且苦,食明目。或谓紫叶者为香荼,青者为青荼,亦谓紫色者为紫蓼,青色者为青蓼。其长大不苦者为高蓼。 【 高或作马。】 6 G/ @: X; c4 ~ 蒜,卵蒜也,俗人谓之小蒜。胡国有蒜,十许子共为一株,箨幕裹之,名为胡蒜,尤辛于小蒜,俗人亦呼之为大蒜。 扬州人谓蒻为斑杖,不知食之。 , M/ ?6 h! Q" V2 k" _8 w 荆扬人谓为■〈艹柤〉为蕺。 蘘荷,似■〈艹腷〉苴而白。■〈艹腷〉苴色紫,花生根中,花未散时可食,久置则销烂不为实矣。叶似姜,宜阴翳地种之,常依阴而生。 + r L }) k( H( i' W; G 燕支,叶似蓟,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为燕支,中国人谓之红蓝,以染粉为面色,谓为燕支粉。今人以重绛为燕支,非燕支花所染也。燕支花所染,自为红蓝尔。旧谓赤白之间为红,即今所谓红蓝也。 苦葴,一名苦■〈艹织〉。子有里,形如皮弁。始生青,熟则赤。里有实,正圆如珠,亦随里青赤。长安儿童谓为洛神珠,一曰王母珠,一曰皮弁草。 沈酿者,汉郑弘为灵文乡啬夫,行官京洛,未至,宿一埭,埭名沈酿,于埭逢故旧友人。四顾荒郊,村落绝远,酤酒无处,情抱不伸,乃以钱投水中,依口而饮,饮尽酣畅,皆得大醉,因更为沈酿川。明旦,乃分首而去。 |
◎杂注第七4 y" l( N6 l) s1 X2 W8 G% R- R& K- i 孙亮作流离屏风,镂作《瑞应图》,凡一百二十种。 1 i/ o |% O. ?: C 魏武帝以玛瑙石为马勒,车渠为酒碗。 莫难珠,一名木难。色黄,出东夷。 阳燧以铜为之,形如镜,向日则火生,以艾承之则得火也。 ; Q) e( P0 H) {8 ^2 D) {# R: W 长安妇人好为盘桓髻,到于今其法不绝。堕马髻,今无复作者。倭堕髻,一云堕马之余形也。 ( r6 f6 I" F/ B$ p' o 盘龙钗,梁冀妇所制。 + j6 |% @$ p8 t5 C7 s3 H7 b 梁冀改惊翠眉为愁眉。 魏宫人好画长眉,今多作翠眉,警鹤髻。 . r8 `' p! @- z4 a+ s 孙权时名舸为赤马,言如马之走陆也。又以舟名驰马。 2 q' S) m1 d: H* O7 u 惊帆,曹真有駃马名为惊帆,言其驰骤如烈风之举帆疾也。 魏文帝宫人绝所爱者,有莫琼树、薛夜来、田尚衣、段巧笑四人,日夕在侧。琼树乃制蝉鬓,缥眇如蝉,故曰蝉鬓。巧笑始以锦衣丝履作紫粉拂面,尚衣能歌舞,夜来善为衣裳,一时冠绝。 |
1 ~! x/ R( S) [) R! K6 {& h ◎问答释义第八: l9 M0 P9 a7 H/ l9 t n 程雅问董仲舒曰:“自古何谓称三皇五帝?”对曰:“三皇,三才也。五帝,五常也。三王,三明也。五霸,五岳也。” 牛亨问曰:“将离别,相赠以芍药者何?”答曰:“芍药一名可离,故将别以赠之,亦犹相招召赠之以文无,文无亦名当归也。欲忘人之忧,则赠以丹棘。丹棘一名忘忧草,使人忘其忧也。欲蠲人之忿,则赠之青堂,青堂一名合欢,合欢则忘忿。” 程雅问拾栌木一名无患者。“昔有神巫,名曰宝 【 一本作实。】 眊。能符劾百鬼,得鬼则以此为棒杀之。世人相传以此木为众鬼所畏,竞取为器用,以却厌邪鬼,故号曰无患也。” 牛亨问曰:“自古有书契已来,便应有笔,世称蒙恬造笔,何也?”答曰:“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又问:“彤管,何也?”答曰:“彤者,赤漆耳。史官载事,故以彤管,用赤心记事也。” 孙兴公问曰:“世称黄帝炼丹于凿砚山,乃得仙,乘龙上天。群臣援龙须,须坠而生草,曰龙须,有之乎?”答曰:“无也。有龙须草,一名缙云草,故世人为之妄传。至如今有虎须草,江东亦织以为席,号曰西王母席。可复是西王母乘虎而堕其须也。” 7 Y3 I% T& V$ i5 e 牛亨问曰:“冕旒以繁露,何也?”答曰:“缀珠垂下,重如繁露也。” 7 ]4 y H8 Y: G& l 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衢路也。秦乃除之,汉始复修焉。今西京谓之交午也。” 牛亨问曰:“籍者,何也?”答曰:“籍者,尺二竹牒,记人之年名字物色,县之宫门,案省相应,乃得入也。” 程雅问曰:“凡传者,何也?”答曰:“凡传皆以木为之,长五寸,书符信于上。又以一板封之,皆封以御史印章,所以为信也。如今之过所也。” 0 x* G9 ]- n$ P 牛亨问曰:“草木生类乎?”答曰:“生类也。”又曰:“有识乎?”答曰:“无识也。”又曰:“无识宁得为生类也?”答曰:“物有生而有识者,有生而无识者,有不生而有识者,有不生而无识者。夫生而有识者,虫类也;生而无识者,草木也;不生而无识者,水土也;不生而有识者,鬼神也。” 牛亨问曰:“蚁名玄驹者,何也?”答曰:“河内人并河而见人马数千万,皆如黍米,游动往来,从旦至暮,家人以火烧之,人皆是蚊蚋,马皆是大蚁。故今人呼蚊蚋曰黍民,名蚁曰玄驹也。” 牛亨问曰:“蝉名齐女者何?”答曰:“齐王后忿而死,尸変为蝉,登庭树,嘒唳而鸣。王悔恨,故世名蝉曰齐女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