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老子的《老子》是怎样炼成的

发布者: chengz64 | 发布时间: 2021-1-1 11:38| 查看数: 21176| 评论数: 73|帖子模式

——为什么说《老子》是对《大学》《中庸》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研究传统文化最忌讳的毛病是心浮气躁,不求甚解,人云亦云。多数研究《老子》的人,既不曾深入研究过道家的《老子》,也不曾深入研究儒家的《大学》《中庸》。他们因循前人的看法,认为老子和孔子的主张是完全对立的,认为老子是主张出世的,而孔子是主张入世的。

所以当我在一篇短文中说到“《老子》是对《大学》《中庸》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时,有些人大不以为然。实际上持反对观点的人,多数都在围绕着谬误百出的传世本《老子》打转转;少数研究帛书本《老子》的,也大多缺乏研究先秦文献必备的小学(文字、音韵、训诂)基础知识;研究失真最少的楚简本《老子》的人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研究《老子》决不能脱离《大学》《中庸》。今天我们就简要说明一下《老子》与《大学》《中庸》间有哪些联系。



《大学》全文的逻辑思路

《大学》第一段是全文的总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段话规定了全文的主体结构:首先要讲明明德,也就是树榜样;其次要讲为政的目的是亲民,目标是至善;其次讲格物的方法,其次讲格物要达到的效果。要格什么物?亲民的途径。格物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理清把亲民做到至善的先后顺序。

后面的内容依次是明德、亲民、至善、格物成果。这是笔者对《大学》整理后得出的结论。

朱熹不明白《大学》第一段中已有对格物致知的阐述,反而认为原文缺了这一段,于是进行了补写。王阳明也不明白《大学》中的格物在讲什么,于是才有了连格七天竹子的荒唐故事。可以说他们都没读懂《大学》。《大学》中的“物”指的是事而不是实物。

但是《大学》的格物是不彻底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学》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次之谓民之父母。”你不先去研究人民,如何知道民之好恶?不知民之好恶,谈何亲民、行民之所好?而要研究人性,你就要探索人生三问题: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要做什么?也就是说要探索宇宙观和人生观问题。

也就是说,虽然《大学》第一段末尾“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说得不错,但是该文的作者确实知终不知始,知末不知本。而真正发现《大学》缺陷的,并不是程朱二人,而是生活在春秋末期的老子。



《中庸》能弥补《大学》的缺陷吗?



《中庸》似乎就是为弥补《大学》的缺陷而作的,甚至也可以猜测《中庸》成书于《大学》之前,但它绝不是朱熹说的什么儒家的独门心法。

《中庸》开宗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把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天命称作(天)性,顺应(天)性称作(正)道,进修(正)道称作教化。(正)道是不能片刻脱离的,能够脱离的就不是(正)道了。”

这里的“天命”“(天)性”“(正)道”都是儒家的定义。

天命,顾名思义,是指上天的命令和安排。我们阅读《尚书》就会发现,处于兴盛时期的历代先贤强调的都是“天命无常”,以此警示臣工们要居安思危,“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当历史进入东周时期,腐朽没落的周天子感觉到局面真的如临深渊的时候,就再不也没有信心说“天命无常”,而反过来宣扬“天命有常”了。

这个时期的儒家学说,就把世间不平等的社会秩序归根于上天的安排,并劝人们安于“天命”。《中庸》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对于何为(天)性,《中庸》也没有从根本上说清楚。《中庸》所谈的“道”也只局限在道路、方法层面。能把天性、天命从哲学的高度系统地阐述清楚的人,舍老子其谁耶?



《老子》对《大学》《中庸》的继承与创新

老子要对儒家学说来一次彻底的拨乱反正,揭穿他们的骗局,告诉人们“上天”究竟是如何安排世间万物的命运的,人与天地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天地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人们去效法,“取不足而奉有余”的“人之道”又是如何造成的。

其实春秋时期人们对“天命”还有另外一个说法,那就是“天道”。与老子和孔子同时期的郑国改革家子产就说过:“天道远,人道迩”。

老子在“天”的基础上再向前深入,提出了宇宙本体的概念,就称之为“道”,接着对“道”进行系统的格物,又从天之道引伸到人之道,提出了理想社会的治理模式和圣人持续修身渐成大德的正确道路。

老子》全文的逻辑走向是:首先是“道篇”,以对宇宙的格物开局,讨论宇宙万物的本源、道生万物的原理、天地万物运动规律,侯王法道的必要性。老子用格“道”这个“大物”告诉王阳明格物的方法,只是王阳明不曾理解,才导致其不得章法地乱格竹子。

然后是“德篇”,对应《大学》内容的大德修炼的讨论,也是明德为先。与《大学》中只借用《诗经·淇奥》中赞颂卫武公的一段诗来明德不同,老子先用一段简明扼要的话明德后,也仿照《诗经·淇奥》自作了一段寓意深刻、同时也是理解《老子》重要指南的“大德颂”,可惜在传世本中已经错乱不堪、面目全非了。

《老子》既继承了《大学》中对亲民的格物成果,又深化了《大学》中的格物方法,全书一直贯穿着哲学思想,逻辑思路更加清晰。大德顺应天道,所以《老子》对于每一个课题的讨论,总是先讲道是怎样做的,接着通过具体问题的讨论得出大德(圣人)该如何做。对每一大课题的讨论,又都是从理念开始,最后落实到应用实践。在修行顺序上,也是按照修身齐家、治乡、治国平天下的顺序展开讨论。

最后一篇“诚意在致知”,是老子对儒家思想进行的一番格物致知。老子从辩证法的高度,深刻揭露了被儒家夹杂了私货的德——“仁义礼”,实际上充斥着虚伪的、片面的、不得人心的内容,他们是人心不古、社会动荡的根源,必须对其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扬弃处理。

老子以“不法先王”的宣言和一番“正言若反”的描述对全文观点做了总结。

《中庸》对《易经》占筮推崇备至,《中庸》曰:“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老子则对此嗤之以鼻。《老子》:“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

老子说:《易经》中那些爻辞,说得很华丽,实际上是愚蠢之至。哪有什么神奇的“前知”(预先知道),哪有什么“见乎蓍龟,动乎四体”!大丈夫做人要厚道,不要搞那些虚头巴脑的玩意儿骗人。

《老子》中的“圣人弗行而知,弗见而名,弗为而成”与《中庸》中的“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及“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相似。

《老子》中“视之不足见,声之不足闻,用之不可即”正是对《大学》中“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的借用,表达的也是同样的意思,只是被后人理解偏了。


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大学》和《中庸》《老子》的创作

我们不能确定《大学》和《中庸》是谁创作的,但老子和孔子都对这两篇文章很熟悉这件事是无须置疑的。《老子》的天道观,也对《尚书》中积极的天命观有所借鉴,这些都无须赘述。

从历史进程上看,《大学》和《中庸》的形成应在周平王东迁、日趋腐朽没落之后,不会晚于孔子和老子有交集之时,后人只是在其中增益了孔子和曾子的语录而已。而《老子》则是对《大学》和《中庸》的继承与再创新,后人也不断有所增益和篡改。大家熟悉的传世本《老子》文本,都是道教化后的产物;相应的《老子》解释,也无不是儒释道融合的产物,在传播过程中也几经改造和重构,与《老子》的本义对比早已南辕北辙了。

这就是我要追根溯源、重构《老子真经》的原因所在。

最新评论

张无屮 发表于 2021-1-4 07:04:12
文章观点不错,还要严谨一些:
1:《大学》《中庸》里面的核心观点可能提出的时间较早,但是这两本书什么时候成型需要再考证,尤其是中庸和《中庸》。
2:《大学》讲人生事业的规划问题,核心是自新和新民,渠道是修齐治平。《中庸》讲处世方法,大中至正。源头问题不是二者的重点,不能说是缺陷。
3:老子文本问题,通行本应是个个版本去粗取精后的最后成果,推崇其他版本还会再走回去粗取精的老路,最终还抵不过通行本。

4:老子比孔子大三十多岁,是道家儒家创始人不假,但是各自学说成为“家”则是创始人死后很久的事。老子喜欢姜尚的观点 孔子喜欢周公的观点,很正常,不会是谁针对谁特意提出来的。后世认为老子和孔子针对的原因是庄子误导所致。

5:老子对易经的看法,纯属演义性质。

6:大学是学者的路径规划,诸子百家都有受益,借此《重构老子》有点隔山打牛的味道,你有这么好的内功吗?哈哈哈
chengz64 发表于 2021-1-4 08:27:11
本帖最后由 chengz64 于 2021-1-4 17:06 编辑
张无屮 发表于 2021-1-4 07:04
文章观点不错,还要严谨一些:
1:《大学》《中庸》里面的核心观点可能提出的时间较早,但是这两本书什么 ...

张先生的观点还是主观臆测的成分多了些。先秦时期的大学是太学,是培养侯王继承人的地方,绝不是什么一般人的人生规划教导处。《中庸》也不是一般人都能听到的,孔子都极少跟弟子们讲。
先生质疑我的资质,我也不得已做一说明。鄙人不才,学历比先生略高两个台阶,比先生多吃了几年干饭,在吃干饭期间也比先生多学了几门小学专业课。我一读到庄子的逍遥游和秋水等文章就肃然起敬,绝不会因为其中夹杂了几篇庄子后学的拙作而有任何改变,并且坚信只要人间还需要诗情画意,庄子的精神就会永存。还有我这人有胆子小的毛病,既不敢“高瞻远瞩批庄子”,也不敢妄议紫薇圣人,更不敢自荐中国哲学双创带头人。

顺便说一下,我将在微信公众号和今日头条公众号(名称都是“老陈解老子”,现在已经有不少以前的文章)开设专栏,从《道论篇》开始逐段逐字地系统解释我还原出来的《老子真经》,以前答应过先生的事会在那里详细阐述。

张无屮 发表于 2021-1-4 08:39:34
本帖最后由 张无屮 于 2021-1-4 08:50 编辑

先生不要误解,我没有质疑任何人资质的意思也没这资格。我说从大学中庸到道德经的路有点跳跃而已。
期待先生的高论。如果先生有足够的实力,也有足够的勇气,你也可以自荐为双创领军人物。
希夷生 发表于 2021-1-4 09:24:35
《中庸》是对道德经第五章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声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注解。或者说他们是在描述同一事物。
希夷生 发表于 2021-1-4 09:30:47
另:为何总是将“率性之谓道”的率理解成顺应呢?
个人认为这句应该解读成能够率领万物之性才能称之为道!
学道的一切不就是将统帅万物之性为己所用吗?
chengz64 发表于 2021-1-4 09:40:03
本帖最后由 chengz64 于 2021-1-4 10:23 编辑
张无屮 发表于 2021-1-4 08:39
先生不要误解,我没有质疑任何人资质的意思也没这资格。我说从大学中庸到道德经的路有点跳跃而已。
期待先 ...

起码的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我绝不会干不自量力的蠢事,只会踏踏实实地干一点儿实事。
我也期待先生不是总翻炒回锅肉,而是能够发表一些新的感悟,给论坛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chengz64 发表于 2021-1-4 10:02:22
本帖最后由 chengz64 于 2021-1-4 10:07 编辑
希夷生 发表于 2021-1-4 09:30
另:为何总是将“率性之谓道”的率理解成顺应呢?
个人认为这句应该解读成能够率领万物之性才能称之为道! ...

老子之“道”与《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之“道”不全在一个层面上。《中庸》之“道”讲的是"君子之道",也就是君子的行为方式、路线。而老子之”道“则包含了”道原“”天之道“和”圣人之道“。这个圣人之道与君子之道类似,而”天之道“对应儒家讲的”天命“。至于老子讲的宇宙论的”道原“在北宋以前的儒家理论体系中一直是缺位的。你的理解是在帮儒家把有缺陷的表达说圆,不是其本义。

chengz64 发表于 2021-1-4 10:14:41
希夷生 发表于 2021-1-4 09:24
《中庸》是对道德经第五章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声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注解。或者说他们是在 ...

从我还原后的《老子真经》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对儒家的”仁爱“的批判的一部分。
希夷生 发表于 2021-1-4 10:28:34
chengz64 发表于 2021-1-4 10:02
老子之“道”与《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之“道”不全在一个层面上。《中庸》之 ...

个人认为:老子道德经,好比详细说明了三极管的原理和作用。
而儒学,却是将三极管如何运用在电路中而进行分析。

两者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
看不懂道德经说明儒学未入门。
看不懂儒学说明道德经只是你的虚幻,毫无作用。
希夷生 发表于 2021-1-4 10:29:33
chengz64 发表于 2021-1-4 10:14
从我还原后的《老子真经》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对 ...

那只是您的虚幻。
chengz64 发表于 2021-1-4 10:46:02
本帖最后由 chengz64 于 2021-1-4 15:35 编辑
希夷生 发表于 2021-1-4 10:29
那只是您的虚幻。

没有论据支撑的观点都是没有说服力的。以后我不再参与任何超过我的专栏讨论进度之外的讨论。脱离场景的盲目讨论,开阔天空任遨游,没有任何意义。《老子》是一部自作自注形式的著作,每句话不是主题,就是对主题的解释,也就是说每句话的意思都是有约束的,没有注家随性发挥的余地。看不到这一点的人,看到的只是幻像。老子提醒我们说:”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叫。”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观《老子》之妙。

chengz64 发表于 2021-1-4 15:53:24
张无屮 发表于 2021-1-4 08:39
先生不要误解,我没有质疑任何人资质的意思也没这资格。我说从大学中庸到道德经的路有点跳跃而已。
期待先 ...

我希望看到的是对我的说法的批驳,指出在那个环节上逻辑不通,而不只是自我感觉”从大学中庸到道德经的路有点跳跃而已“。
虚晃一枪 发表于 2021-1-5 19:30:28
《老子》:“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

愚:这指的是老子谦称,是不愿居前识者的功劳。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赋生命具有自身禀性,人能够把握住自身就是‘’率性",与之相应怎样手把手那是"教"。明显,这是儒家常道。

老子有没有批判孔子的意思呢?《道德经》我读过两遍也没有看出来。另外,我认为张无屮先生讲解的《道德经》确实很好。
希夷生 发表于 2021-1-6 09:46:39
chengz64 发表于 2021-1-4 10:46
没有论据支撑的观点都是没有说服力的。以后我不再参与任何超过我的专栏讨论进度之外的讨论。脱离场景的盲 ...

呵呵呵!我的论点不是在10楼吗?
您只看11楼论点的结果而忽略了10楼的论据,说明您很愤怒。愤怒别人对您成果的否定。这说明您对您自己的成果缺乏自信。
老子的道德经,道经围绕道进行解剖,德经围绕德进行解剖。每一章都有各自的主题,每一个字都有各自同一的意义。
在这里还真的要请教一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对儒家的”仁爱“的批判的一部分。”。是怎么批评的?
来看看我这句话“那只是您的虚幻。”是对是错?




chengz64 发表于 2021-1-6 10:29:08
虚晃一枪 发表于 2021-1-5 19:30
《老子》:“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

愚:这指 ...

对您的这种解释,我只能像华春莹答记者问时那样呵呵一笑了,恐怕没几个人认同您的观点。
chengz64 发表于 2021-1-6 11:58:43
本帖最后由 chengz64 于 2021-1-6 15:54 编辑
希夷生 发表于 2021-1-6 09:46
呵呵呵!我的论点不是在10楼吗?
您只看11楼论点的结果而忽略了10楼的论据,说明您很愤怒。愤怒别人对您 ...

对你10楼的说法,我觉得没必要回应,原因是先秦儒家的认识中根本就没有过这样的理论,谈何理论的运用?你的说法逻辑是错误的。儒家只是不自觉地实践而已。

至于你说的我“愤怒”了,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失望”了,我为《道学参玄》的讨论者不能像其它栏目的学者那样有科学态度深感失望。前些年还有有一些像青竹大哥那样的一些人时常发表一些高见,我也从中受益匪浅,可惜现在这些人都不再露面了。

我猜高人不再露面的原因是:这个栏目的有些参与者有些痞气,不按规矩出牌,总说一些没有根据、不着边际的话,或者给你提出谁也办不到的高目标。你让他陈述理由,他又说不出来,或者开始新的话题纠缠,没完没了。这样的作风令人作呕。这就是当前的现实。

论坛的生命在于理性的讨论,理性的质疑和理性的思考、理性的答复,在思想交锋讨论中共同提高。缺乏了这样的氛围后的论坛,价值就打折扣了。

我告诉你说不再进行超过我专栏进度的话题的原因,我对你的回复中已经说得再明确不过了。我之所以斩钉截铁地告诉你,你的理解是错误的,原因也就在于我已经完全实现了《老子》文本的还原,对《老子真经》的结构了如指掌,这就是我的信心之源泉,岂会因你的一句质疑就丧失信心?之所以选择不在此进行讨论,是因为要花费太多的口舌解释前因后果,事倍功半。

至于你承认不承认传世本《老子》已经混乱了,那是你的自由。不过在此我愿意多费点口舌多说两句:对于《老子》文本的混乱,人们发现已久。对比东汉以前的多个版本就会清楚地发现,传世本中窜改的、删除的、讹误的东西那么多,多数章节的内容都是不相干的杂凑,没有必然的逻辑,岂是你能否认的?你发现不了,说明你还没有养成批判性阅读的习惯,对前因后果的思考深度不足。

开展过还原工作的,据我陋闻,民国时期就有国军少将严灵峰、革命学者马叙伦,国外也有19世纪的德国汉学家做过还原工作,均有著作出版。近年来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就更多了,从网上一搜一大把,本坛中的张无屮先生也算其中一个。近年来已经出书的有那位自称老子传人的人出版的《姬氏道德经》。只是他们没有找到老子留下的钥匙,只凭主观想象开展工作,没有实现真正的还原而已。

这段回复花了我一个小时的时间,啰啰嗦嗦,不合适的地方请见谅。






虚晃一枪 发表于 2021-1-6 19:06:08
chengz64 发表于 2021-1-6 10:29
对您的这种解释,我只能像华春莹答记者问时那样呵呵一笑了,恐怕没几个人认同您的观点。

“见乎蓍龟,动乎四体。”

古人比喻的是活体且稳定的规矩,难道现代新科学讲效率就不需要了吗。于我而言,谁认不认同倒也无所谓,但您的观点不止关乎上古大国吧。至少,您还乐呵呵地关心时事新闻,比我有趣多了。


希夷生 发表于 2021-1-7 11:21:26
chengz64 发表于 2021-1-6 11:58
对你10楼的说法,我觉得没必要回应,原因是先秦儒家的认识中根本就没有过这样的理论,谈何理论的运用?你 ...

看了一大片不知所云的东西,满心只是无语。
先生连对手是怎样的一个人都不去了解,就盲目的给对方下结论,这就是先生的治学理念?
文如其人,先生的1楼之处错误连篇,可能就是缺乏求真的心态,较真的动力,盲目下的结论。

别不服气!我会给你一一指出。这不是针对您,而是自证。
1,《中庸》开宗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先生的抄书是:
把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天命称作(天)性,顺应(天)性称作(正)道,进修(正)道称作教化。(正)道是不能片刻脱离的,能够脱离的就不是(正)道了。”
然后发出“对于何为(天)性,《中庸》也没有从根本上说清楚”。
可见先生除了抄书,连自己思考的能力都没有,所思考的只是幼稚的对单词疑惑。这种腐儒的解读,一个天字就压垮了他们的脊梁,如何有自己独立思考后的成见?
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不应该是这样的吗:
上天的自然规律称之为性(比如喜怒哀乐,人之天性),如何控制统帅这些“性”其中有道,如何修这道称之为“教”(什么是“教”,后面有解说)。道之所以生生不息(道也者),是因为一刻也不可以离开生生不息,可离就跟生生不息之道背道而驰。所以君子对没看到过的东西没听说过的东西要谨慎对待,不可妄下结论。一些不容易看见的知识隐藏于细微隐蔽之处,所以君子应当长期谨慎坚持独立探索,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人在没有喜怒哀乐之时,这个状态称之为中。这个状态人最为清醒。喜怒哀乐爆发时能时刻保持未发时的清醒状态,并节制这种情绪称之为和(率性)。时刻能保持无情绪的状态,人对天下万物之掌控才能成大。能够时刻节制自己的情绪者,才能够进入天下万物之道。时刻保持清醒者,才会对天下万物有俯视感,天下万物才能包揽于胸,而天下万物才会养育自己的这种超脱。
这是中庸的开头,介绍其道和其道的作用与入门。接下来就是如何运用。这里就不再啰嗦,与本帖无关了。




2.
老子则对此嗤之以鼻。《老子》:“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
这句话用在这里确实勉强,估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先生应该是不懂装懂。
这句话的原文: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
前识者,以前的认知,前人的认知对于你都是前识者。这些曾经的知识才能产生使当下之道的精华生生不息,才能使愚生生不息。愚,道和德结合之后产生的道果。愚,不计较利益者称之为愚。所以大丈夫应该要通透理解前识,不能只停留在愚和道之华处。
再来看看你应用之文和原文的差别,在于薄和泊之间。薄和厚对立,好似更合逻辑。泊(停止不前)和厚根本不搭根。可是你仔细理解原文才会发现泊字更符合文意,逻辑更通。一个根本不理解自己行为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行为的来龙去脉又怎么会诞生厚和薄这种意识呢?他只停留在当下的认知,所以泊必薄更符合逻辑。
这好比小学生,老师教的要给孕妇和老人让座。老师教的他就这么做,他不会去思考这样做的前因。直到长大后才深入理解这种行为的意义,此时才会发现小时候的理解是那么的薄弱,此时才诞生厚薄之分。小时候只是停在那里而已,停在道之华那里。
礼让是礼,是道和德的结果。前识是礼的根本。
等等还有很多错误,这里就不写了,写了这么长累了。






chengz64 发表于 2021-1-7 11:43:23
本帖最后由 chengz64 于 2021-1-7 12:03 编辑
希夷生 发表于 2021-1-7 11:21
看了一大片不知所云的东西,满心只是无语。
先生连对手是怎样的一个人都不去了解,就盲目的给对方下结论 ...

论坛里很多连基本的文字学和训诂学都不懂的人却敢在这里大言不惭地讨论先秦经典,真是无知者无畏,我也是醉了。这也是我不愿跟你深入探讨的原因,我不管你的身份有多高,我只看你的真正见识有多高,我只看你有没有基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不是看你贬损人的水平有多高。这也是我对你最后的回复。我以后可能不会在这个论坛出现了。
希夷生 发表于 2021-1-7 12:06:54
人要率性而为,不可顺性而为。要掌握住自己的情绪,不要被情绪所左右
张无屮 发表于 2021-1-9 06:49:58
本帖最后由 张无屮 于 2021-1-9 06:59 编辑

还原工作的,据我陋闻,民国时期就有国军少将严灵峰、革命学者马叙伦,国外也有19世纪的德国汉学家做过还原工作,均有著作出版。近年来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就更多了,从网上一搜一大把,本坛中的张无屮先生也算其中一个。近年来已经出书的有那位自称老子传人的人出版的《姬氏道德经》。只是他们没有找到老子留下的钥匙,只凭主观想象开展工作,没有实现真正的还原而已。
~~~~~~~~~~~~~~~~

阴符经是道德经的总纲,也是钥匙。
开始可能摸个大概,到后来精细处,就需要阴符经的指导了。
我的学习道德经的七关,将五德五贼放在最后,是实践的结果。

请各位参考。
希夷生 发表于 2021-1-9 08:33:07
本帖最后由 希夷生 于 2021-1-9 08:36 编辑

经过这几天的反复求证,感觉自己对“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句话解读错误。
这句话应该解读成:
当情绪来临时,不应该胡子抖动,胡子抖动就说明背道而驰了。


这面如僵尸却是无趣,怪不得古人都是一板正经,不苟言笑!可能是教条主义太严重了,也可能大家都板着,你不板着好像也太另类了,久而久之可能也就习惯了。
chengz64 发表于 2021-1-9 10:56:24
本帖最后由 chengz64 于 2021-1-9 10:57 编辑

上大学时听过一个笑话:风光无限的爱因斯坦在电影院邂逅一位举止优雅的贵妇人,她向爱因斯坦请教相对论。老爱说:“如果你和一个相爱的人在一起,你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反过来,如果你和一个枯燥的人呆在一起,就觉得时间过得很慢。这就是相对论。”贵妇人“恍然大悟”,原来老爱的研究这么有趣!连夸老爱高,实在是高。

当时听着这个故事,也只觉得老爱因人制宜,回答得睿智而风趣。当光阴荏苒,饱经风霜后,再回过头来思索这个情节,我竟然为老爱捏出一把冷汗。如果这个贵妇人上过高中,还有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能听出来这是人家怕她听不懂而作出的善意的权宜解释,这也无妨;可是如果她不像表面呈现出来的那样有涵养,错把老爱善意的谎言看作对她的羞辱,出言不逊,甚至与老爱扭打在一起,如何收场?更有甚者,如果她竟对老爱说“我读过你的《相对论》,里面说的全是屁话”,然后“有理有据”地逐条批驳起来,又让看热闹不怕事大的人捅上抖音,有多尴尬?

其实古人对此早有答案:“不友不若己者。” 可惜这句好好的话也让很多国学大家们解释错了,更遑论那些根本就缺乏国学常识的人了。
张无屮 发表于 2021-1-9 11:36:06
少扯皮,说干货。
张无屮 发表于 2021-1-9 13:58:35
姬氏道德经
《姬氏道德经》是圣师老聃西出函谷关回归祖源灵台后,传给姬氏宗族的道德经版本,并通过姬氏先祖世代相传至今。

不同于通行版的81章结构分法,《姬氏道德经》不分章,共为6卷,分别是:道经、德经、道理、道政、道法、道术,是一个自形而上到形而下贯穿的层次,每卷分初、中、上三节。道经、德经、道理属于形而上,道政、道法、道术属于形而下。

该书前言内容还涉及老子诞辰、归安时日和归安之地,老子称呼的渊源,以及其它一些周王朝未被记载的历史。

本经书还披露了周时极其独特的“声闻”、“解意”、“意联”的解经法。

《姬氏道德经》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罗安宪教授作序,朝华出版社以精装书方式印刷出版。
chengz64 发表于 2021-1-9 16:08:32
张无屮 发表于 2021-1-9 13:58
姬氏道德经
《姬氏道德经》是圣师老聃西出函谷关回归祖源灵台后,传给姬氏宗族的道德经版本,并通过姬氏先 ...

白骨精一变形就把张先生迷惑了,他却迷惑不了我。《姬氏道德经》就是一个蹩脚的《老子》还原版。与普通的还原版不同的是,策划者给他披上了一件神秘的外衣,也就是精心编造了一个故事。这不过是潘家园推销文物者常用的把戏.
简单的文物故事不易识破真假,他们编造的故事则漏洞百出。我有《姬氏道德经》全文和编造故事的电子版。所谓【周时极其独特的“声闻”、“解意”、“意联”的解经法】,如果你读过《训诂学概论》,就知道这只是换了个马甲的说法,谈何周时独特?如果说有什么独特,那就是其中有很多错误。

懂音韵学的都知道,《老子》中的文字古音和现代音读音区别很大的多的是,何止所列这几个字?既然是口口相传,姬英明会用古音朗读全文吗?它能说清楚他传承的是哪个时期的读音?如果他的读音真的传承自东周时期的上古音,那这个人还真是国宝了呢。
可见策划者的水平也不高。破绽百出的东西,经不住质询,骗骗外行还行。

这里引用我下载的一些《姬氏道是德经》宣传材料内容:
【关于一些文字音义的古今差异
周时没有现代拼音音调,中原官话口音比较扁平,只有用“声闻字”表达每一句经文的音调语气,所以每一句经文的起始、中间及结尾处的“声闻字”承上启下,担当了这一句经文的语气声韵及意境。本经中常见的“声闻字”有以下这些。
夫:用在句首,提升语气,没有具体的意思。
故:所以、因此的意思。
矣:表感叹,同“唉”,但气韵上有没唉严重。
兮:同“啊”,但在气韵上更深远。
呵:同“啊”,但多了一些惊讶的气韵。
乎:同“吗”,但在气韵感觉上没那么直接。
然:在句尾表疑问。
谓:表疑问。
也:一般用在句子的结尾,在句子的中间表示转换语气,在句子的结尾表示肯定语气。
弗:表不太确定的不。
不:表确定的不。
勿:表明确的拒绝。
毋:表坚决的不。
“意联字”是指在某些经文的语句中,为了语句气韵通顺,一个字却用另一个读音,来表达本字之意及音意之意,简单地说,就是一字表两字意。本经“道法卷”中“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资财有余,是谓盗夸;盗夸持之,非道也!”其中的“夸”字读音通“魁”,既有夸的本意夸夸其谈,又有魁的魁首之意,即夸夸其谈的强盗头子。此处一字表两字意,就是本经最典型的意联用法。类似的还有重、长、恶、茫、妄等“意联字”。“意联字”是本经及周文中独特的存在。
另外,本经中有一些字和现代的读音解意都有很大差别,具体如下:
古音 古意
姬同“继”参照金文为,女字旁在右
牝同“逼”雌性的性器官
“财”毒虫的称呼
牡同“杜”雄性性器官
朘同“坠”男婴勃起的生殖器
眛同“妹”目不能视
“魁”夸夸其谈的强盗头子
狎同“压”压迫,逼迫
枘同“入”楔入,嵌入
姬英明
2015 年 9 月 19 日】






张无屮 发表于 2021-1-9 16:43:42
本帖最后由 张无屮 于 2021-1-9 16:48 编辑

看来是有点可笑,老子重功能怎会眼里是器官呢。和孔子讲的,诗三百,思无邪。是一个道理。
张无屮 发表于 2021-1-9 21:00:18
将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的就不值一看。多年前大致2009年前后,有一位熊春锦活的不得了,就是说德经在前,道经在后,还办学广收弟子,当时我去他那个论坛结果被封杀了。

现在,那个笑话都没人 笑了。换成了道经和德经这个新笑话。
张无屮 发表于 2021-1-9 21:12:50
道德经的钥匙其实间接的还有两把:一是《管子》,一是孔子家语。
管子不多说,孔子家语记述的向老子问礼情节里面,有很多连贯的道家观点 ,但是在道德经问世时被打乱了。
多看看老子问礼,能看出很多苗头。
123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