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闲话山海经之事实与神话

发布者: 长路三万 | 发布时间: 2021-5-5 01:05| 查看数: 1246| 评论数: 22|帖子模式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时期,经汉代刘歆修订,当时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中国有四海包围。此书假托唐尧,遂成地理历史之经典。然而历史传说近于荒诞之神话,延及清代,中国人对于世界地理已经接近现代认知,遂视山海经为神怪小说之祖,以为巫书之典。既然无用于现实,遂成为失意文人无聊时解闷之读物,或者启发写作神怪小说之灵感,陶渊明读山海经诗即是渊源。
人类历史在有文字之前是经口头传说而世代相传,总是由神话传说起源。任何神话传说总是和事实有联系。今天再来读山海经,发掘其历史之神话和事实之联系,并非考证或者颂古,实在只是闲来无事解闷之作而已。

最新评论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1-5-5 22:23:52

闲话山海经之事实与神话

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是山海经之为今人熟知的两个故事。夸父逐日,夸父有多大块头,多大口腹,今人无法想象。竟然饮于河渭尚且不足而须北寻大泽。夸父实在是难以想象其形象,河渭却是现实,古今如斯。
精卫填海,炎帝之女形象如何,化为精卫形象如何,尽可任人想象,俊俏弱女变为美丽小鸟,孤飞于西山东海之间,难寻其踪。东海却是现实,古今如斯。
谓之神话,河渭东海是现实。谓之实事,主人公又无从觅踪。故而说,神话和现实是不可分离。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1-5-6 22:34:28

闲话山海经之事实与神话

愚公移山,为今人熟知。这个故事本非来自民间神话传说,而是先秦诸子之列子所创作的神话寓言。其本意在于解释动与静,行与止之关系。在此寓言中,提到了太行,王屋二山。山海经之北山经,也提到了太行,王屋二山。如此,山海经和列子,成书时代同时。是列子读过山海经从而利用其山名创作寓言呢?或者是当时人就已经有了太行,王屋二山之名为列子所用呢?或者说,太行,王屋二山之名历时已久,为山海经作者(编撰者)记录呢?如果说,太行,王屋之名流传至今,何以山海经其它山名未能流传至今呢?以列子之名,山以文传或者文以山传,理由恐怕是不足。要说列子读过山海经,证据也不足。如此而言,山海经所记录之众多山名,是当时已有还是作者凭传说,后人疑似荒诞不经,在所难免。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1-5-8 23:17:45
刑天与帝争神,被砍了头,头埋在常羊山。这个故事记载在山海经之海外西经。经说是海外的西北角。应该是离中国(古代中国)非常遥远的地方。真是神话。可是不知什么时候,海内有个地方就说其地就是常羊山,可能还有刑天遗迹。由此及彼。山海经之西山经记载了昆仑之丘,后来的昆仑山之名是不是从山海经的来?或者是先有其名再被山海经记载?昆仑山可是一大片山系。以当时条件,步行到昆仑山探测可行不?《尚书》好像已经有昆仑山之名。但是《尚书》实际上是汉文帝时才定本。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恐为儒者所笑耳。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1-5-10 22:14:42
好像有人说,山海经作者是楚人或者是巴人。未知其论据何出。屈原在楚辞中提到许多上古神话历史,山海经中也有,内容好像不一样。离骚中有:朝发軔于蒼梧,夕余至乎县圃。山海经中也有蒼梧地名。山海经成书时代和屈原几乎同时。要说屈原读过山海经,证据不足。如果说上古神话历史从中原(应该是上古中国)流传到楚地,还是比较合理。至于巴人地处偏僻,与中原远离,其神话历史不通,可以理解。就如同蜀地上古文化之三星堆出土文物,与商周遗址就有明显不同,由于文字不足,其神话历史流传就不如中原。由此猜测,山海经作者(应该是编撰者)应该是中原人,比较合理。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1-5-11 22:42:23
司马迁写史记,不敢引用山海经神话历史传说,因其多涉荒诞。但是,山海经所记载四方山水之名及方位,有许多是真实的。虽然有些不是很准确,是因为当时条件限制。
战国时期,不可能有中央政权统一进行探测。那么,在夏商周三代是否可以呢?夏商二代,王朝之外的诸侯(实际上是本来就是方国)只是名义上臣服王朝,并不完全属于王朝。像这一类事情,各地不一定会听从中央统一进行。周代分封新诸侯,同时也承认原有归顺诸侯(方国)的地位。这些诸侯基本上集中在中原地区。秦,楚初封之时,爵位最低,被视为戎,蛮。中原诸侯基本也不会有兴趣去远方探险。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穆天子传》也只是神话传说成分多。
大规模的统一探测不可行。山海经的材料来源,可能是中原诸侯国的人民因为各种原因向四方迁徙,在长期的迁移过程中记录了各地山水的方位走向,再加上神话传说,形成原始材料。到了战国时期,文字书写程度增加,逐渐成书。其作者不是一人,时间也不会是短时间。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1-5-12 22:00:21
谢谢树文先生光临。岂敢岂敢。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1-5-12 22:42:15
山海经之格式,以四方之方位为基础。东南西北四面八方。自从人类脱离蛮荒,就有了方位方向的意识。动物也有方向意识,兽类迁移,鸟类迁徙,都是自然本能。只有人类产生方位方向思想,用于探索世界。山海经之记载,以四方为基础,明显是以中原地区(应该是古代中国)为中心。其神话历史主要是史记之五帝时代,与商周时代几乎无涉。这也说明自从三皇五帝时代,中国人主要是在中原地区活动,即是临中国以抚四夷。这也是中华文明本土说之证据。从此可知,战国时期,中原地区人民接触的现实生活还是直接从周代延续下来,还没有产生神话。其神话历史只有比较遥远的夏商以前。好像穆天子传还要靠后一段时间。由此而论,山海经作者不会是楚人或者巴人。只能是中原人。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1-5-12 22:58:18
山海经中记载有不周之山。但是没有说明其就是天柱。也没有共工头触不周山的神话。这个神话出于汉文帝时淮南子,这是淮南王刘安的门客创作的神话,为后世不断引用反而喧宾夺主。而且此时成书的尚书也没有共工碰山只有说舜帝流放共工。当时能够流传至今,是天倾西北无据,但是日月星辰西移是实事。地陷东南无据,但是江河东流是实事。这些实事是人类产生文文明就观察到的事实。所以,后世文人创作的神话反而流传广泛。山海经民间流传的神话反而显得荒诞而无法流传。


补充内容 (2021-5-26 22:10):
共工头触不周山的神话,最早出于列子。也还是由文人创作而成。学识浅陋,惭愧惭愧。淮南子还是转抄了列子的神话。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1-5-13 22:48:07
山海经中的山经是按照中央四方分别叙述。准确来说,应该是山水经更为合适。因为其每叙一山,如果此山有水流出,必定说明什么水名,某水出焉。然后说明其水流方向,汇于何处。上古时代,山路艰难险阻,人迹罕至,山名易变,但是,水流长远,其名不易改变。因此,山海经中许多山名至今已经不知,但是河水之名依旧,大致可以判定其方位方向。
通过记叙山水之名,依次记载其地出产之矿物,动物,植物,间接说明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和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有些是真,有些是传说。其矿物主要是玉,金,铜,铁,铁出产之少,说明战国时期,铁器刚开始出现。玉,铜出产比较多,说明当时青铜器广泛应用。金只能是天然金矿。三星堆出土鎏金文物,这些都是当时时代的真实。至于动物,多是传说成分的珍禽异兽。植物多是奇异仙草,说明当时社会对于治病的药物的认识程度和渴求。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当时中国人对于长生不老的成仙的追求。这一点,也间接说明了从秦皇到汉武,都被求仙的方士哄得滴流转,其根本原因所在,山海经难辞其咎。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1-5-14 20:57:17
本帖最后由 长路三万 于 2021-5-14 21:25 编辑

山海经之山经以中央和四方山命名。这一点和上古时代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识相统一。天圆地方。中国所处的大地是四方的,四周有大海包围。中国所处之地是大地中央。上古时代中国人对于大地认识开始于山河。当时认识比较准确的就是西方和北方。因为上古时代中国人开始定居农耕,中原地区最为合适,生活资料易得,人口就多。向四周探索,东方就是大海。向北向南都是大海。北方寒冷无法走到头。往南走是南海。历史上吴国越国传说都是中原人后裔(史记)。吴越正处于东南之地。如此,当时人确信北面是北海,西面是西海。但是实际上是没有到达过。到了汉代人说见过北海,实际上是湖。如此,南山经所记载之山,与其说是神话,毋宁说是猜想。南山经记载第一山,就说是临于 西海。实际上根本没有西海,何来此山?但是,南山经记载山走向从西向东。末尾就是大地东南。所谓看到了结尾,没找到开头。南山经记载末尾之山是南禺,其水南流入海,都是对的。东山经也是这个原因,是从东北尽头开始向南叙述。人迹罕至有尾没头,看清楚了泰山。

当时中国人认识比较清楚的是西方和北方。这在数千年历史上是不断深入的。汉代对于北方匈奴的战争,认识了许多山名地名沿用至今。这些山名许多都是来源于山海经。因为上古时候,北方民族对于北方山名命名是不是有,能不能流传至今,都是疑问。只有我中华文明文字传承,子孙繁衍,才能如此。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1-5-18 23:09:08
山海经之西山经之首经,是以华山为之首。从其记载来看,与今日现实基本相符合之处,在于其记载的千里之内,和现在的秦岭山系位于关中平原部分是一致的。只是山名水名除了太华之名渭水之名,其他都与今日之名有异。
华山之首是钱来之山。西四十五里是松果之山。又西六十里是太华山。现实是华山东面确实是有山峰相邻经过百里左右才直接向南折去。
山海经记载太华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说明当时古人对太华山已经有明确认知。与其他山明确不同。对于太华山神的祭祀规格比较其他山神高得多。山海经对于四岳之山没有明确记载。唯独对于太华如此熟悉敬畏,说明当时中国人对于太华周围的土地河流熟悉程度,也说明中华文明在中原地区发展程度。好像是秦统一之后,才对于四岳有了明确,秦始皇才巡狩过的。峣迢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上古时代中国人就已经了解了太华之险奇,这一点,山海经确实没有说神话。
太华西八十里是小华之山。就是今天的少华山。
再往西,每隔几十里就有一个山名。几乎每个山都有一条河流。其名与今日之名多不同。但是都是北流入渭。渭水之名,流传至今。其记载的动物,都是神话。但是植物矿物基本都有迹可循。这说明当时中国人对于渭河平原的熟悉。也说明当时渭河平原人口之多,才能数十里就可以给一座山峰起名。
千里之后,每隔一山,就是数百里。而且已经知道有水流向南,说明西山经已经出了渭河平原。此后之山,其神话记载就明确多了。神话之多,说明当时人对于更遥远的西方山之熟悉程度远不如接近中原之处。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1-5-18 23:18:03
山海经对于西山经记载华山为首,与实际相合程度高。但是对于山海经成书之时代之迷,实在难以解释。因为其处于战国时代,却无提到商周时期对于山名水名的变化。年代久远。只可存疑。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1-5-19 11:19:25
西山经还有一些今日看来是可信的事物。
小华之山,草有萆(bì)荔,状如乌韭,而生于石上,亦缘木而生,食之已心痛。此草又名薜荔。唐诗:密雨斜侵薜荔墙。应该是常见植物。
符禺之山,其上有木焉,名曰文茎,其实如枣,可以已聋。此物应该是酸枣木。酸枣仁是一种中药,用于治疗肾虚型耳聋。
石脃之山,灌水出焉,其中有流、赭以涂牛马无病。此水应该是温泉水。今日还用于皮肤病治疗。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1-5-19 11:30:10
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bō)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此山已经远离渭河平原。现在记载位于甘肃境内。
此后之山记载就距离数百里远,具体形势与今日现实多不相符合。其末尾之山曰騩山,是錞于西海,流于猜想。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1-5-19 12:33:02
本帖最后由 长路三万 于 2021-5-19 12:54 编辑

西山经西次二经之首,曰钤山,应该是起于渭北高原以北,自东向西之山。其山之距离多在百里或数百里。山名与今多无法相符,唯独水名流传至今。
西二百里,曰泰冒之山,洛水出焉,东流注于河。洛水东南流与渭水汇合流入河水。古人无法穷尽其源只知出于此山,说明当时中国人对于西北山地熟悉不足。
又西一百七十里,曰数历之山,
楚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渭,今日不知其详。
又西北五十里,曰高山,泾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渭。
泾水,洛水流域,是上古时代中国人活动区域。黄帝陵位于洛水上游。周人先祖生活于泾水上游之豳州。说明当时中国人对于此地区还是比较熟悉。
从此地再向西,山海经记载之山名水名,距离遥远,也无法与现今对应。古代人类迁徙伴随文明流传。山海经之时代尚且无法穷尽西方诸山,中华文明又如何可能外来?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1-5-19 13:29:00
本帖最后由 长路三万 于 2021-5-19 13:33 编辑

山海经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
瑶之泽,西望帝之搏兽之丘,东望
虫焉〉(yān)渊。
与前二经比,此经全类神话记载。按其起点,在河之南,应该是起自河套向西北,更形遥远,古人正好发挥想象。陶渊明读山海经诗,多出于此。

转抄于此:
峚(mì)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
食之不饥。丹水出焉,是有玉膏,黄帝是食是飨。
陶渊明诗:
丹木生何许?迺在峚山阳。
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
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
岂伊君子宝,见重我轩皇。陶渊明在此也已经把山海经看作是神怪之书,闲来读之,作诗解闷。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1-5-19 13:43:11
由于山海经记载西山经诸多山名难以考证,今日有些山名如:昆仑山,天山,积石山,鸟鼠山,是否后人借此名之,只可猜测而已。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1-5-19 13:50:52
西山经西次四经与三经相似。其末尾之山名曰崦嵫之山,位于西海,是日落之处。屈原之离骚有:望崦嵫而勿迫。如果屈原没有采用山海经神话,说明这个传说已经在中原流传已久。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1-5-19 14:13:09
西山经之首,是山海经接近于真实之部分。其来源应该是上古先民对于中原附近山水之探索和熟悉。其次接近真实的部分,就是北山经的起始部分。
北山经记载的是河水南流之东东流之北的山名。唐诗:三晋河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三晋之地也是上古中国人生活主要地区之一。因此,北山经起始部分在于河东河北,近于真实,而逐渐北行,就近于传说。极北之地,也是猜想神话。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1-5-19 15:02:17
本帖最后由 长路三万 于 2021-5-19 15:03 编辑

北山经之首次,山距离数百里,其名与今日几乎无同,说明古时候此地山势险峻,人居不易。对于水之流向,多是西流注于河。大约相当于今日吕梁山脉。
北次二经之首山,在河之东,其首枕汾, 其名曰管涔(cén)之山。汾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
其北诸山出水,注于汾水。再向北之山,距离既远,水流向东。末尾之山,曰敦题之山,是錞于北海。已经是神话猜想。
北次三经之首,曰太行之山。
北山经之三经,是北山经最长也最接近于真实,其走向是沿着华北平原之西之北边缘,山海经记载明确是东北走向。山名既多,流传至今有太行王屋之名。其他山名应该也有流传。其水流多数向东或向南流于河,也与真实相近。地属平原山地相交,也是上古中国人生活区域,故而有精卫填海之神话传说。炎黄涿鹿之战也在此地。此北山三经之尽头,有碣石之山。是否是魏武挥鞭之处不知也。再往北须水行,极北之处,錞于毋逢之山,真的无逢之山了。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1-5-19 18:14:57
山海经之中山经是比较特殊的一部分。其记载的是上古中原地区的众多山名。由于其诸多山分布广,联系松散,故而中山经有十二经次之多。其分布于中原至长江的广大地域。这也是上古中国人生活的广泛地域,形成了众多的方国,也就是五帝三代时期的万国诸侯。那时候一个诸侯,放在现代,也就是一个不算大的村落而已。由此可知,中山经之中许多山之距离之近,有数十里到百里。说明当时人口之多,对于其周围地域之熟悉程度。
中山经首经薄山,按照今日流传之地名,应该是位于中原腹地。
中次二经济山之首,曰煇诸之山,其有关水名多流入伊水,按照今日流传伊洛之水,应该是位于洛阳之南。
中次三经萯山之首,曰敖岸之山,应该是豫西之地。
中次四经厘山之首,曰鹿蹄之山,应该是豫西秦岭余脉。

中次五经薄山之首,曰苟床(林)之山,应该是晋南豫西太行余脉。
中次六经缟(gǎo)羝(dí)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应该是豫南皖北偏西之地。
中次七经苦山之首,曰休与之山。应该是位于豫东之地。

中次八经荆山之首,曰景山,应该是皖东之地,后为楚国之地。
中次九经岷山之首,曰女几之山,应该是鄂西之地,江水流经,并非是川西岷山。
中次十经之首,曰首阳之山,应该是位于豫东南夷齐饿死之地。位于中原之中,故而祭祀规格高。
 中次一十一山经荆山之首,曰翼望之山。应该是位于湖南中部。
此山之间距离多数有数十里之数,有四十八山,不知是走得细致还是编得细致。上古湖南还是蛮荒,属于荆州。
中次十二经洞庭山首,曰篇遇之山,当时是吴越之地。属于扬州。

中山经之末,假借大禹之口,总计天下山水版图范围,各种出产,为国家所用。通过真实和神话结合,概括了上古中国的地理范围。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当时中国人对于湖南湖北以南地区认识,还只是处于猜想阶段。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1-5-19 19:17:22
山海经记载的是上古中国地理。其成书后人认为是战国时期。其神话内容主要是五帝时期,如此,夏商周三代跨度千年,此书内容如何传承下来,是个疑问。如此长时间,没有文字性传承,历经千年,内容如何不会变化?传承方式是如何表现?
同时期成书的尚书禹贡,也记载了上古时期的地理知识。二者有无交集?是否来源于同一个历史传说?神话的历史传说如何体现上古时期的地理方国?
问题多了。随意猜想而已。无法考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