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源头在《老子》【图片】

发布者: ab11bc | 发布时间: 2022-8-28 07:24| 查看数: 963| 评论数: 15|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2-8-28 07:33 编辑

图片,翻拍于《中华老学(第一辑)》
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主义理论源头在《老子》,我没有查到电子版,而这篇文章我又认为十分重要,故翻拍成图片,方便于朋友们学习理解!



为了更容易学习了解文章内容,图片,我是用高分辨率照相机拍摄
点击图片,再点击“实际大小”,通过移动

就能看到原大图片,是比较容易分辨字迹
最后,点击图片外区域,就能回到文章原处


如有异议,请联系!

DSCI00750.jpg


DSCI00760.jpg


DSCI00770.jpg


DSCI00780.jpg


DSCI00790.jpg


DSCI00800.jpg


DSCI00810.jpg


DSCI00820.jpg


DSCI00830.jpg


DSCI00840.jpg


DSCI00850.jpg






最新评论

ab11bc 发表于 2022-8-28 07:36:12

欢迎朋友们,交流
ab11bc 发表于 2022-8-31 11:53:47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2-8-31 11:57 编辑


老子所说的“无”,按现代思维方式理解,应是认识论中的“有、无”
老子的“无”,是人所没有感知到的“无”,不是实际不存在的“无”



22083101(老子无04).jpg





举例说明;
磁场中的磁力线,就是老子所说的“无”
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就是老子所说的“无”


理解了上面这些,才会对老子所说的那个“无”及图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能有个正确理解




国学爱好者树文 发表于 2022-8-31 15:24:55
ab11bc 发表于 2022-8-28 07:36
欢迎朋友们,交流

对于老子所论的有和无,我有一点想法,就是依人的感官而区别,有,就是人能直接感觉到的事物现象,无,既人的感觉器官不能直接感觉到的东西,既:人的精神活动,也既思维活动。
请先生批评指正,谢谢。
七宝 发表于 2022-8-31 17:03:45
本帖最后由 七宝 于 2022-8-31 17:23 编辑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从以上话语取出来两个字:物 和 惚,

这两个字都有“勿”

“勿”在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有否定,没有,无的意思。
我认为“道之为物”这个词本身,有点金刚经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意思

惟恍惟惚

取两个字出来:恍和惚

是形声字,忄为形,光为声。读作huǎng。表示忽然醒悟或好像、仿佛。
惚是微妙不测貌。

恍,是竖心旁加一个光。

我认为恍和惚,已经把物的形成说明了。
惚是微妙不测貌,这个意思是否与佛经中的“极成”的意思一致呢?
恍这个字,是否能与佛经中的“种子”一致呢?

世界最初的最初,物质的组成是否是声音或者光等元素开始的呢? 恍字有个光字。

以上是我的理解,不妥之处请谅解。


ab11bc 发表于 2022-8-31 22:33:06
国学爱好者树文 发表于 2022-8-31 15:24
对于老子所论的有和无,我有一点想法,就是依人的感官而区别,有,就是人能直接感觉到的事物现象,无,既 ...




谢谢朋友关注

22083102(国01).jpg




你自己说的很明白了;
无;即人的感觉不能感觉到的东西


人的精神活动(或者说;思维活动)
能与
老子所说的那个“无”划等号吗

请你仔细考虑(欢迎参阅后面文稿)




ab11bc 发表于 2022-8-31 22:34:36
七宝 发表于 2022-8-31 17:03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从以上话语取出来两个字:物 和 惚,




谢谢朋友关注!


欢迎参阅后面文稿










ab11bc 发表于 2022-8-31 22:42:10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2-8-31 22:58 编辑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如何正确学习理解“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
源于(中华)传统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合,是传统文化在科学严谨思想指导下形成,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是最接近自然界变化规律的思想体系


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学习理解中华文化


第一步;要想正确学习理解,必须要知道中华文化是如何产生。即,其数学模型,是什么



22030001数学模型03.jpg


基本解释
以北极星、太阳为主,地球外所有星球,对地球产生的综合影响。描述这个“综合影响”的思想体系,就是中华文化



右手法则;
手掌平展,掌心向下,四指并拢;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极星方向。阳光,在食指小指之间往复循环移动;当阳光直射食指时,就是地球上北半球的夏至,当阳光直射小指时,就是地球上北半球的冬至


道(或者说;本体);以北极星、太阳、地球组合形成的综合体系
易,就是描述“以太阳为主,地球外所有星球”对地球形成的综合作用
太极;地球的公转周期
两仪(阴阳);地球的自转周期。即,地球的昼夜(昼为阳,夜为阴)
四象(五行);地球的四季(或者;五季)


-----------------------------------


第二步;理解了北极星太阳地球的运动关系,就好理解地球上的24节气


22030002中华文化起源02.jpg


基本解释
地球上,有24节气。在思想人文领域方面的主要应用是;二至二分、四季。请参阅“中华文化的起源”图1—(1)
二至;地球上的冬至、夏至
二分;地球上的秋分、春分
四季;地球上的立春、立夏(长夏)、立秋、立冬


------------------------------------------------------


第三(01)步;理解了24节气,就好理解中华文化的起源12

基本解释
四季(四时)四方
春、东、木
夏、南、火
秋、西、金
冬、北、水


夏至,就是“中华文化”所言的乾卦
冬至,就是“中华文化”所言的坤卦



-----------------------------------------------



第三(02)步;理解了24节气,就好理解;“中华文化的起源”图1—(3)


基本解释
阳气上升;从冬至(坤)经春分到夏至(乾),称阳气上升
阴气上升;从夏至(乾)经秋分到冬至(坤),称阴气上升



-------------------------------------------




第四(01)步;理解了“中华文化的起源”图1—(2),就好理解;仁义礼智信


22030003简览02.jpg



基本解释
仁义礼智信
仁;春、木、东
义;秋;金、西
礼;夏;火、南
智;冬、水、北
信;四季最后一个月为土(中间、中央)




-----------------------------------




第四(02)步;理解了“中华文化的起源”图1—(2),就好理解;旺相休囚衰(死)

基本解释
旺相休囚衰(死)
旺相休囚衰(死),其实;就是说得五行的极值变化



22030004旺相休囚衰.jpg


-----------------------------------------------------------



第五步;后记
上面所言,既是“中华文化”主要思想脉络。掌握了这个思想脉络,也就基本把握了中华文化的基本内容

举例说明
范仲淹之所以能留下铮铮誓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就在于他窥测到了良相与良医,这两者之间,有共同的思想基础。这个“共同的思想基础”就是“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个共同的思想基础,只不过是良相良医,在两个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



中华文化的“三观”


1;世界观;通俗地讲,就是对自然界的认识。一般来说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中华文化的基本理论阴阳;是以太阳为主,地球外所有星球对地球形成的往复循环综合作用,这个“往复循环综合作用”使地球形成昼夜变化。此时的这个“昼夜变化”,就是中华文化的基础理论“阴阳”。昼为阳,夜为阴

往复循环的综合作用,昼夜的变化累计,形成地球上的24节气。地球上的24节气主要有二至二分(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道(或者;本源、本体),就是“以太阳为主,地球外所有星球”形成的组合体
易,就是描述“以太阳为主,地球外所有星球”对地球形成的综合作用
太极,就是;,客观事物变化周期。其实质就是,“以太阳为主,地球外所有星球对地球往复循环综合作用”的那个“往复循环”变化的周期。或者说,地球上的24节气
两仪;就是;阳、阴,或者;阳气上升(即;冬至经 春分 到 夏至),阴气上升(夏至 经 秋分 到 冬至)

四象 / 五行;就是四季(中国上古历法,有五季之说)。一般来说就是,春夏秋冬;演化形成,东西南北中、金木水火土)

上述所言,就是《易传 / 系辞》中“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原始含义

故说,中华文化等于 优秀传统文化,源于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传统文化在严谨科学思想指导下的发展变化延伸。这个“发展变化延伸”的基本思路;古为今用,综合其他,取其精华,形成最接近自然界变化规律的具有严谨性科学性的思想体系

2;人生观;通俗地讲,就是对人生的看法。一般来说就是;对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

中华知识分子,始终积极倡导引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发扬阴阳五行的优良品德【即,仁义礼智信;仁(东、木、爱心),义(西、金、自我奉献),礼(南、火,尊老爱幼),智(冬、水、聪明智慧)、信(土、中间 中央、尊信承诺)】。此阴阳五行的优良品德  与  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各尽其能,按需分配”,高度匹配。从而,为实现平等和谐和平的社会生活局面,提供了正确的人生方向。换句话说;中华文化的根本宗旨;为大多数人服务。更进一步说;为人民服务
或者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3;价值观;通俗地讲,就是人为什么活着。一般来说就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基础之上,形成对事物价值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中华文化对事物价值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主要四点
1;责任先于自由
2;义务先于权利
3;群体高于个人
4;和谐高于冲突


===================================

欢迎交流




七宝 发表于 2022-9-1 00:35:01
关于“无”的思想,我觉得分相对的无和绝对的无。

绝对的无存在吗?在佛教来说好像也没有一个绝对的无,最后终极成佛,也不是空无,而是第八识种子识修成无垢识。

相对的无,在佛教里说的就多了,比如相为虚妄等。

老子的内容读的不多,从无到有,这个无我理解是组成物质的元素和法则,有就是由元素和法则变现成了内在的事物和外在环境。

我觉得佛教是从本质上讲了从无到有的操作。一个念头就是组成事物的一个元素,而一个我执就把一个元素落地生根了,无数个相续的念头,就变现出一个人的一切。而世界也是这个念头的变现的外在表现。这个念头本来就自带法则,因为念头也是第八种子识的变现,那么这个人如何,这个世界如何,要看这个念头的作用了。

念是有还是无呢?确实可以产生从无到有的作用。
城市隐者 发表于 2022-9-1 03:46:21
我在《逻辑后缀学》上卷最后部分有以下论述:
全体性的世界(真实世界)处处皆是“同真同假”——中文的表达叫“阴阳和合”:以阴阳和合为理念的学说就叫做“阴阳学说”。
阴阳和合表现为“相生相克”:
可以同真,“现象界”表现为相克;
可以同假,“现象界”表现为相生。
“辩证法”是西方哲学里研究逻辑过程中重要的专有名词——但是,当我们说“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也蕴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时,我们其实已陷入了因西方话语权而形成的“语言陷阱”中而“自贬身价”:阴阳学说的内涵是历时性与共时性兼容的“和合”;辩证法的内涵是强调历时性的“分化”(然后通过共时性形式逻辑具现)——两者根本不在一个“维度”上——阴阳学说比辩证法“高明得多”——或者说:阴阳学说是辩证法的“内禀”。
此外,关于“有”与“无,我划分为”是“判断与”非“判断,可以通过集合论的理论解释:一切的”有“,意味着有”值“,集合论称为”非空集合“,”无“,等价于空集。数学定义: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空集。除了空集以外的其它集合都叫做非空集。空集“非”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是实数集与虚数集的交集。根据笛·摩根定律:集合的交集的补集等于这些集合各自补集的并集。即空集的补集是实数集与虚数集的补集的并集。而实数集与虚数集的并集是为复数集。《逻辑后缀学》把空集“非”与复数集的关系理解为:空集“非”的“周围”能够形成任意多个甚至无穷数个拓扑意义上收敛性的、具吸引力属性的“是”的矢量场或向量场。
以上理论,解释了西方思想所具有的分化性,及中华思想的凝聚性。
ab11bc 发表于 2022-9-1 12:27:15



谢谢楼上的朋友
请仔细参考《如何正确学习理解“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三观》


====================


世上任何一种思想体系(或者说;宗教),其核心思想都是为了人类幸福


请注意;
此处的这个“幸福”有两方面的含义
1;其理论必须引导人类,走在符合客观世界自然规律变化的道路上
2;其作用是为别人服务、为大多数人服务、为人民服务(或者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希望朋友们的思想理论,不要偏离客观实际,服务人类,这个根本

个人理解,谢谢关注





ab11bc 发表于 2022-9-4 17:30:33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2-9-4 21:40 编辑


请朋友们一定要搞清楚(或者说;搞明白)



DSCI0076A.jpg



古希腊哲学,到底说得是什么东西
西方哲学家为什么能理解“中华文化(或者说;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是一种自洽文化,还是原创文化
西方文化的那个“自由放任”最终会将我们人类引向何方


DSCI0075C.jpg

===================================



22030003简览02.jpg



中华知识分子,始终积极倡导引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发扬阴阳五行的优良品德【即,仁义礼智信;仁(东、木、爱心),义(西、金、自我奉献),礼(南、火,尊老爱幼),智(冬、水、聪明智慧)、信(土、中间 中央、尊信承诺)】。此阴阳五行的优良品德  与  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各尽其能,按需分配”,高度匹配。从而,为实现平等和谐和平的社会生活局面,提供了正确的人生方向。换句话说;中华文化的根本宗旨;为大多数人服务。更进一步说;为人民服务

或者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个人学习研究思考,仅供参考
欢迎交流





七宝 发表于 2022-9-11 18:57:01
本帖最后由 七宝 于 2022-9-11 19:03 编辑

支持,支持。
秦长耕 发表于 2022-11-28 18:28:49
《墨子》兼爱(上)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秦长耕 发表于 2022-11-28 18:30:02
二千五百年前,有了共产思想,经过这且下三百年的大辩论,淡出了。
秦长耕 发表于 2022-11-28 18:38:50
一提《老子》,联想到,,,利万物不争。
当下社会中普遍在为实现自我价值奋斗,在公平平等的竞争中实现自我人生目的。当然都 熟悉的是“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要夺回劳动果实。”
由此说来在当下社会普遍行为认识中有没有体现《》中讲的不争的思想呢。
如果说聃老师的学生脑子里都是马老师的思想,还要说是师承老子,有点玩笑了。
说古今文化错位,应该不是无根据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