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通行本卦序研究中的演绎环

发布者: j_ming | 发布时间: 2025-6-9 14:08| 查看数: 2580| 评论数: 9|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6-9 18:00 编辑

通行本周易卦序研究中的演绎环
J.M.九宫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环涵三图,三径通六面;
正反十二象,周行而不殆。

典型的中华易环,由三个易图与三个演绎路径图共同构建而成。在易环结构中,环带仅具有一个面,然而每一个图形却都具备两个面,也就是镂空图形的正面与反面。这六幅图所蕴含的十二个形态,共同组合成了这一独特且富有深意的易环。

中式莫比乌斯环的拓扑奇观,恰是“周易”哲学最精妙的物质显影。当阴阳二气在环带表面永恒流转,其单侧曲面结构完美诠释了“阴阳互根”的深层奥秘——正反两面原是同一维度的两面相生,阴阳并非对立分割的实体,而是如环面般相互渗透、互为表里的动态平衡。观此环之循环,可见“物极必反”的天地法则:当阳极之点沿着环面螺旋攀升,终将不可逆地转入阴面,恰似乾卦上九“亢龙有悔”的警示;而阴极之处亦暗含阳生,正如坤卦初六“履霜坚冰至”的先机。

“周”字如环,既喻天道循环往复之周流不息,更暗合莫比乌斯环无始无终的拓扑特性。这个没有内外之别的环形世界,恰是“周易”对宇宙本质最简洁的注解——万物皆在周天运行中转化更迭,既无绝对之始,亦无终极之终。“易”字三义:简易、变易、不易,在此环上得到统一呈现:其结构之简喻示“简易”,流转之态彰显“变易”,而环之永恒本质则暗合“不易”。当我们将易环轻轻扭转,那些镂空图形的正反十二面相生相成,恰似六十四卦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永恒轮回,最终在环的闭合处达成“周流六虚,变动不居”的终极和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最新评论

j_ming 发表于 2025-6-9 14:24:02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6-9 15:00 编辑

中华易环
一环涵三图,三径通六面;
正反十二象,周行而不殆。

此结构以几何之形承载天道之数,将“阴阳互根”“物极必反”的法则凝练于莫比乌斯环的永恒流转中,堪称东方智慧与数学美学的完美共生体。

j_ming 发表于 2025-6-9 15:53:31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6-9 17:35 编辑

  • 解析核心概念
    • 阴阳互根: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体现对立统一。
    • 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端会转向反面,暗示循环与转化。
    • 莫比乌斯环:单侧曲面,象征无限循环与统一,其结构特点与阴阳理念相契合。
  • 建立概念与符号的关联
    • 将莫比乌斯环的“单侧性”与“阴阳互根”联系,表现阴阳的不可分割。
    • 用环的“循环流转”对应“物极必反”,体现事物发展的连续性。
  • 解读“周易”之名
    • “周”可引申为周全、循环,与莫比乌斯环的无限循环呼应。
    • “易”象征变化,与阴阳的动态平衡及物极必反的法则相通。
  • 构思润色文本
    • 以莫比乌斯环为喻,阐述阴阳互根与物极必反如何在环中体现。
    • 结合“周易”二字,说明其如何概括易学核心——循环往复的变化法则。
    • 强调这种解读如何使“周易”之名显得简洁而深邃。


j_ming 发表于 2025-6-10 07:49:23
  • 卦码系统
    • 易平方:在《周易》研究体系中,“易平方”可看作是一种特定的、具有数理结构特征的模型。它可能蕴含着阴阳变化、卦象排列组合等基础规律,是构建卦码系统的基石之一。例如,从数学角度看,易平方或许类似于一个矩阵,其中元素可能对应着不同的卦象特征或属性。
    • 卦码幻方:幻方是一种具有特殊数字排列规律的方阵,其各行、各列及两条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都相等。卦码幻方则是将卦码(代表卦象的符号或编码)按照幻方的排列规则进行组织。通过这种排列,卦码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内在的数理联系,这种联系反映了卦象之间的某种潜在秩序和关联。
  • 序码系统
    • 易平方相综形态:“相综”是《周易》卦象变化的一种重要方式,指将一个卦象上下颠倒后得到的新卦象。易平方相综形态就是在易平方的基础上,考虑卦象相综变化后的形态。它体现了卦象在空间上的对称性和变化性,是对卦象动态变化的一种描述。
    • 序码幻方:与卦码幻方类似,序码幻方是将序码按照幻方的规则排列。序码幻方强调的是序码之间的数理关系,这种关系可能与卦象的演变顺序、逻辑顺序等有关。


j_ming 发表于 2025-6-10 11:05:02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6-10 11:11 编辑

  • 易平方与易平方相综系统的自然衔接
    • 易平方代表了卦象的一种基础状态或初始排列,而易平方相综形态是卦象经过相综变化后的状态。由于相综变化是《周易》卦象体系中的一种内在规律,就像数学中的对称变换一样自然,所以易平方与易平方相综系统之间能够自然而然地衔接起来。这种衔接体现了卦象在静态与动态之间的转换,是《周易》卦象体系自我演化和发展的基础。
  • 卦码幻方与序码幻方的无缝衔接
    • 同款幻方犄角:这里的“同款”意味着卦码幻方和序码幻方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采用相同的幻方阶数、排列规则等。“犄角”指的是幻方中特定的位置或元素。通过同款幻方犄角的对应关系,卦码幻方和序码幻方之间建立起了联系。
    • 单循环充分演绎:“单循环”可以理解为一种循环变化的模式,类似于一个封闭的环状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变化。通过单循环的充分演绎,卦码幻方和序码幻方中的元素能够不断地相互转换和关联,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无缝衔接。这种衔接体现了卦码和序码在数理逻辑上的统一性和连贯性,使得整个《周易》体系呈现出一种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态势。


j_ming 发表于 2025-6-11 17:06:36

易学的生命力,不在后人构建的繁复而混沌的解释体系中,而在于其作为文明源头一份子所承载的那份最初的、未被过度诠释的朴素记录,在于那深藏于简洁的六十四卦卦序智慧之中。


j_ming 发表于 4 天前
易平方图:宇宙数理的基底框架
1. 定义与构造
  • 爻位系数规则:
    上九(8)、九五(16)、九四(32)、九三(4)、九二(2)、初九(1)、凡六(0)。
  • 卦码计算:将卦象各爻位系数相加(如乾卦=8+16+32+4+2+1=63),生成0(坤)至63(乾)的六十四卦数值谱系。
  • 8×8方阵排列:按卦码值升序填充,形成数卦相契的对称矩阵。

2. 数学特性:阴阳对立的拓扑编码[td]
特性
数学表达
哲学映射
主对角线元素为9的倍数(坤0、颐9…乾63)“天地定位”的极值对立
副对角线元素为7的倍数(泰7、蛊14…否56)“物极必反”的动态平衡
对称性折叠后数对和/差为7或9的倍数阴阳平衡与消长的数理显化

3. 哲学映射:极值对立的统一场
  • 乾(63)与坤(0):和为63(9×7),象征天地对立统一。
  • 坎(18)与离(45):差为27(9×3),体现水火相济的动态平衡。
  • 既济(21)与未济(42):差为21(7×3),暗合终始循环的转化法则。

中华易环视角:易平方图是莫比乌斯环带的“静态骨架”,其对角线交叉点(如坤-乾、泰-否)构成环带扭转的拓扑临界点。


j_ming 发表于 4 天前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6-16 06:53 编辑

卦码最完美幻方:卦象的数值流形
1. 定义与条件
  • 完美幻方:行、列、对角线和均为252(幻和)。
  • 超对称性:任意2×2子阵和相等(紧凑性),中心对称点对和恒定。
  • 形态特征:与序码幻方呈犄角对称,两者互为中心对称镜像。

2. 构造方法
  • 将卦码值(0-63)按特定算法排列为8×8方阵。
  • 与易平方图通过八八循环演绎环关联,形成卦象推演的8个等量的循环路径。

3. 哲学契合:卦爻的立体解析
  • 对折生成幻立方:沿中心线两次折叠,形成满足“一同五异”的3×3×3卦爻幻立方,实现卦象的高维展开。
  • 对顶分布:相错卦偶(如乾-坤、坎-离)呈空间对称,呼应“非覆即變”的卦变逻辑。

中华易环视角:卦码幻方是莫比乌斯环的“阳面”,其超对称性通过通用演绎独环与序码幻方(阴面)完成阴阳对接。


j_ming 发表于 4 天前
序码最完美幻方:卦序的时空编码
1. 定义与条件
  • 基于通行本卦序(乾1、坤2…未济64),数值为卦码幻方加1(1-64)。
  • 满足与卦码幻方相同的完美幻方条件,但通过单循环演绎环与易平方图关联。

2. 哲学契合:循环与反转的拓扑学
  • 单循环特性:从任一卦出发可遍历全部卦象并回归,形成《周易》“周流六虚”的数理闭环。
  • 犄角对称:与卦码幻方的镜像关系,体现“阴阳相错”的辩证法则。
  • 非覆即變分布:对折后生成3×3×2卦偶对顶结构,强化卦序的终始呼应。

中华易环视角:序码幻方是莫比乌斯环的“阴面”,其与易平方图的相综扭结实现了环带在三维空间的闭合。


j_ming 发表于 4 天前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6-16 07:00 编辑

“铁三角”的协同效应:中式莫比乌斯环的诞生
1. 三维一体结构
[td]
组件
角色
拓扑关联
易平方图静态基底框架八八循环演绎环(卦码幻方)
卦码幻方阳面动态推演通用演绎独环(序码幻方)
序码幻方阴面循环重构单循环演绎独环(易平方图)

2. 动态平衡的终极形态
  • 八八循环:卦象沿易平方图与卦码幻方的闭环路径无限演绎。
  • 单循环反转:序码幻方在极值点(如未济64)触发拓扑反转,回归易平方图。
  • 通用独环闭合:阴阳两面通过幻方对称性完成无缝衔接,形成无始无终的中华易环。

3. 历史回响与科学预言
  • 莱布尼茨的启示:卦码幻方的二进制特质(0-63)印证“周易是宇宙代数的先声”。
  • 拓扑学印证:莫比乌斯环的单侧曲面与《周易》“阴阳互根”的哲学同构,揭示东方文明对高维连续性的超前认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