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64|回复: 7

[中国古代史] 明清华北平原城市的民生用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5 19: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清华北平原城市的民生用水4 n) f; L" _( F
: _9 E* i' V5 L% j
周春燕(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研究所)
# Y6 }. C' ^/ h4 F- E
! X$ \+ v% l/ f) R% f0 p2 P5 X5 q5 r: Z
8 G5 `) W9 e! m( [3 d1 l0 q- M1 P
前言
& f- p, X0 a& @: k/ W; B清初,蒲松龄(1640-1715)在《醒世姻缘传》里,曾提到发生在河南冶陶镇的一则故事:“冶陶有个店家婆,年纪只好二十多岁,脏得那脸就如鬼画符一般,手背与手上的泥土,积得足足有寸把厚。那泥积得厚了,间或有脱下块来的,露出来的皮肤,却是甚白嫩。细端详他那模样,眼耳鼻舌身着实的不丑;叫了他丈夫来到,问他说:‘那个妇人这等龌龊,捍饼和面,做饭淘米,我们眼见,这饭怎么吃得下去?’那人说道:‘这个地方谁家是有水来洗脸的?就是等得下雨,可以接得的水,也还要接来收住,只是那地凹里收不起的,这才是大小男妇洗脸洗手的时候哩!’只得加了二分银子与他,逼住了叫他洗脸洗手,方才许他和面淘米。谁知把那脸洗将出来,有红有白,即如一朵芙蓉一般,两只肐膞,嫩如花下的莲藕,通是一个不衫不履淡妆的美人。”[1]故事主旨虽在呈现店婆洗脸前后姿色的差异,但从中不难看出,河南某些地区因用水取得不易,居民舍不得将珍贵的水资源作为身体清洁之用。
2 U: i  I' G  y1 n. p/ S$ c# Z/ K# B本文所讨论的主体,除了京师所在的北京之外,包括三个省会与无数的府城、州城与县城。在这当中,都城与省会的城市人口相对较多,其它的府州县城,人口通常较少,有些县城的人口甚至仅数万人。然而,即使有些县城人口不多,但相对于城外的乡村聚落,人口毕竟比较集中。而且,这些行政城市,多半也是交通上必经之地,来来往往的官差与商人,需要在城市中住宿、饮食,对于用水的消费相较也大。因此,不论人口多寡,这些城市对于水的需求,远高于乡村地区。然而,在现代自来水设施出现之前,这些城市居民的生活,却普遍存在着用水不便的烦恼,即使是一些临江靠河、水资源较丰沛的地区,用水还是得靠辛苦付出劳力自行担取,或者花钱雇人挑送。至于井泉之属,也多半是许多人家共享一井,甚或有人把持,日常用水仍是不便。就笔者所见,目前有关华北城市民生用水的讨论不多,有之则多集中于少数通都大邑,如北京、[2]天津;[3]至于其它小城镇,则较少受到关注。笔者在撰写硕士论文期间,对于华北一些小城市已曾加以关注,[4]此文之作即其延伸。
" b- W1 |: r* }, G: A4 @. @- D! I5 `1 l) k* q
--------------------------------------------------------------------------------
1 U0 {+ P3 j4 D8 e" }& Z[1] 〔清〕蒲松龄:《醒世姻缘传》(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6),第二十八回,《关大帝泥胎显圣‧许真君撮土救人》,页370-371。
2 t, j9 J, \* h- r3 O6 M0 Z[2] 侯仁之:《元大都城与明清北京城》、《北京都市发展过程中的水源问题》,分见其所著《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页159-204、272-307。蔡蕃:《北京古运河与城市供水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页173-186。史明正:《走向近代化的北京城──城市建设与社会变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页163-222。熊远报:《清代民國時期における北京の水賣業と「水道路」》,《社会经济史学》,第66卷2号(东京:2000.7),页47-67。邱仲麟:《水窝子──北京的供水业者与民生用水(1368-1937)》,收入《中国的城市生活》(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5),页229-284。
6 \- d" U" U  M1 t5 T* |2 n[3]  Ruth Rogaski(罗芙芸)著、作舟译:《卫生与城市现代性:1900-1928年的天津》,收于《城市史研究》第15-16辑合刊(天津: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1998),页169-177。# G2 o) q2 {4 G7 s/ A( ~
[4] 周春燕:《清末中国城市生活的转变及其冲突──以用水、照明为对象的探讨》(台北:政治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页16-30、37-45。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9: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用水环境
) b- I4 p" {$ l* }1 v
% [7 L9 y/ d* l
4 Q, s3 N( A! x5 ~5 h, g, X& r' e' Z$ k! W% q
据现代气象数据显示,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上与800公厘等雨量线相符,黄河下游、华北平原约为500-750公厘。就干燥度而言,秦岭、淮河以南均低于1.0,该线以北逐渐增大,华北在1.0-1.5之间。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由于蒸发量超过降雨量,地表径流不足,河网密度不大。该线以南的长江流域与华南各省,水文循环则远较华北活跃,长江两岸降水量在1000-1200公厘之间,越往南雨量更高,东南沿海多在2000公厘以上,故溪流纵横,地下水含量也较丰沛。[1]由于地理环境差异,大体上南方多饮河水,北方则多用井水。[2]- ?! b! |; S% J6 L& ]
' h. v. [, C/ g7 ^. t
(一)井水苦咸
4 g3 F7 f/ {& B8 f; D! J# _& g; I
, R* W' T; ]  D$ ?华北平原虽有不少河川,但水量不如秦岭、淮河以南,正如方志所说:“北地缺水,井泉为贵,河流稀少,不得不以人工之井泉,以补其不足。”[3]不过,从许多数据的记载看来,不少城市有着井水苦涩的问题。清康熙六年(1667),顾景星由河南南部的罗山北行,于上蔡渡颍水往陈州,曾有诗云:”平壤多硝卤,咸泉遍井洼”;[4]至宛丘时又云:“宛丘咸泉食不堪”,[5]由此可见河南东南部的平原一带,井水多半苦咸。光绪末年,裴景福于谪戍新疆途中,经皖北过河南,也曾在日记上说:“渡淮后,汴梁以东,水半苦涩,以西近黄河处,则渐甘。”[6]依此记载,则在开封城以东的开封府东半和归德府,井泉水味苦涩,开封以西的开封府西半和河南府,则水味渐甘。如开封府南境的鄢陵县城,虽“土薄水浅,掘井甚易”,“灌溉饮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因居民稠密,至清末水源“渐渍秽污”,故城内饮水亦多苦涩,只有城外的水源仍属甘甜。[7]清末民初,开封城内的井水,味道也是酸涩不可食。[8]
/ J' O% _- e( D, N  Z
+ k: [2 ~( i/ s/ N至于山东境内,水质亦多半苦涩。明万历年间,谢肇淛《五杂俎》云:山东东昌、兖州沿海诸州县,“井泉皆苦,其地多鹻,饮之久则患痞,惟不食面及饮河水则无患,此不可不知也。”[9]这种水味咸苦的情况,直至民国犹然,如清代原属东昌府的清平县,“水中多含矿质,故甘泉尤少”;城西地区的井水,更是“十九苦涩”,居民“往往出汲数里之外,犹不足供饮料”。[10]实际上,不祇东昌、兖州二府井水咸苦,其在济南府滨海之区亦然。如济南府沾化县,“滨海之区,斥卤殆遍。凡饮斯水者,味咸不可于口。”乾隆三十一年(1766),童均出任该县县令,“欲求一甘泉不可得”。次年秋,于泮池旁见一水洼,“积水盈四五寸,溢满半亩,澄澈朗映”,觉得有些奇怪。询问左右,皆云干旱时,惟此处不涸。乃令人试凿,果凿出泉水,“饮之而甘”,遂“甃以成井,俾环城远近,咸取给于斯。”[11]而武定府滨州州城,位处黄河出海口附近,其地水亦咸卤,距城三、五里,才有稍甘的,居民饮水均甚苦。[12]) J3 c' z/ L! i! `' H" ~$ d1 R2 d
  F; x! |! \3 L0 f
直隶也有井水味苦的问题,即便是京城亦然。明人陶汝鼐曾有诗云:“京城浊水味多咸,惟有天坛井正甘。西畔沙窝差得似,请君一酌辨廉贪。”[13]清初,谈迁亦言:“京师天坛城河水甘,余多苦。”[14]康熙年间,黄越曾赋诗咏道:“城中有井味皆苦,汲取远致河之浒。”[15]直至清中叶,震钧犹说:“京师井水多苦,而居人率饮之。茗具三日不拭,则满积水碱。”[16]
- H. e7 I! v9 w& w/ L. M7 K& K+ G2 t$ N7 W- y& U, x
至于直隶中南部,除了真定府赵州高邑县外,大部份县城的井水也是苦的。明人赵南星曾云:“他邑井水,多苦或咸,是邑独甘。”[17]直至民国初年,县志仍说当地“宜于凿井,随在可得甘泉”。[18]但其它地区,则甘水难得,如真定府新河县,县属地多咸卤,“井泉甚稀,城中水味皆苦,不可食”,居民取水皆至城外。[19]直隶南部的广平府曲周县,城中井水亦多咸。[20]大名府魏县,“水卤脉咸,自昔已然,人饮弗甘。”[21]大名府内黄县“地多硝咸”。[22]大名县城亦“厥地泻卤,井泉多不可食,往往待汲于郭外,颇苦之。”[23]另外,保定府完县县城内,“东半城井水多咸。”[24]( R5 H4 t( Q; T6 h4 f, c
" R7 @7 T5 U6 t' n$ u; y
其实,华北平原井水苦涩,与当地的地质因素有关。根据现代地质调查,华北因为气候干燥,在地下水位较浅、土壤毛细孔上升作用较强的地区,盐渍化土壤和盐土分布颇广。华北平原的盐渍土,由于地形平坦,排水不畅,低地受到弱矿化地下水渗入,盐份因蒸发积累于土壤中,地下水水线愈浅,土壤的盐渍化越严重,直隶河间洼地、豫直鲁黄河大堤两岸以及直鲁滨海地区更是如此。[25]明清华北平原居民饮水咸苦的原因,就在于土壤盐份过高。而谢肇淛《五杂俎》所云:“余在东郡久,东郡近郊诸泉皆苦,衙斋中至无一草一木,即折杨柳种之,亦皆不活,所谓不毛之地也。每雨过日晒,土花矗起如白盐者无数。”[26]也是土壤中含盐份高的一种现象。
: s  Z. ?% Y. x2 P( F- y, u; B/ ?
8 _/ C0 Z+ ]4 m; ]0 C) s
* r' e$ L' L. x: p' f
/ I+ Q( ~5 s" @% p  i--------------------------------------------------------------------------------" a1 Z4 d% q$ C. Y/ W( E! ?

( X9 g' H: X, B2 E' F: j- w: S: v, B[1] 参见任美锷主编:《中国自然地理纲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修订版),页14、47、54。4 V* N4 k4 o5 x6 }9 C
7 Z2 f0 Z% O, C& q, p& F. j; Q# h  c
[2] 齐如山著、鲍瞰埠编:《故都三百六十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北京之水”条,页93。2 M/ C* `% u: F! x1 ^
1 ^( p* q( k8 W0 i+ q! t
[3] 民国《荏平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影印,1968),卷2《地理志.井泉》,页34b。& s2 ?5 C  }7 D& t* @. v

5 Z6 l9 b$ s  m[4] 〔清〕顾景星:《渡颍水柬方陈州》,《白茅堂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台南:庄严文化出版公司,1995-1997〕,集部第205册),卷13《丁未》,页23b。
3 {  p+ [1 B) X0 r1 K8 M1 ]3 P
# `% o7 y- y' D2 `0 x  c, x# O# ][5] 〔清〕顾景星:〈柳湖〉,《白茅堂集》,卷13《丁未》,页24b。& V+ O2 G4 T- o  l) S

1 j" z3 V! B- m* v[6] 〔清〕裴景福:《河海昆仑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25种〔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卷3,光绪三十二年二月初十日条,页285。* z7 I' e$ _4 |2 o$ ]7 D. o

4 N# j, o  g7 q[7] 民国《鄢陵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民二十五年铅印本影印,1976),卷5《地理志.风俗》,引《文献志》,页51b。
! z  X1 ~2 x$ U" W8 i/ [- F) r9 Z6 M- F; I' o4 i
[8] 韩德三、陈雨门:《汴梁琐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吃水》,页64。
+ N4 x, ^3 h8 H
4 Q. F4 f2 R4 B0 t[9] 〔明〕谢肇淛:《五杂俎》(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1977),卷3《地部》一,页68。% L4 Y& e+ t( w* _
: @$ x+ o3 j8 N0 H( |  w
[10] 民国《续修清平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影印,1968),《舆地.土质》,页39b。' ~" Q6 I- i; s: ?

" y. Y9 R" o# C4 p[11] 〔清〕童均,〈得甘泉序〉,见民国《沾化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民国二十四年石印本影印,1976),卷8《艺文志》,页57a-b。
: @; K/ k* f# |6 ]$ r0 z% i! z5 z
  ~5 h& ?  b  ~# V[12] 咸丰《滨州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咸丰十年刊本影印,1976),卷6《风俗》,页5b。
' }1 A1 @0 J9 m8 M5 w' ~0 c! A7 t* x+ S/ y
[13] 〔明〕陶汝鼐:《忆京华曲‧杂纪》,《荣木堂诗集》(《四库禁毁书丛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集部第85册),页9a。
: D7 `: ?4 V. u# V% e# N
- h& s6 d* w9 ~: }' @[14] 〔清〕谈迁:《北游录》(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0),《纪闻上》,“甘水”条,页312。
  r6 M1 G$ x. n) i  F. {7 w* v. g1 Y7 D
[15] 〔清〕黄越:《刘学士旧井行》,《退谷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64册),卷2,页2b。
3 M, Z! i/ Q5 m* N" P
+ O" K( I6 S, @/ u) Q[16] 〔清〕震钧:《天咫偶闻》(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点校本,1982),卷10《琐记》,页216。
1 u3 Z& K2 {6 q! e+ F3 Y% U* }* e7 \3 o, k
[17] 〔明〕赵南星:《思党亭记》,《赵忠毅公文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68册),卷12,页47b。
1 ]8 v5 Y! x- U2 J" R$ h$ _& m1 N; _: j$ x+ O4 {  d7 H
[18] 民国《高邑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影印,1968),卷5《风土.民生》,页2b。. [! n3 O! [' u! l

; ]+ N  l/ U! q0 K0 v( \7 t* _[19] 民国《新河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民国十八年刊本影印,1968),《政经考》六《建设门》,“井泉之穿凿”条引康熙志,页71a。
" \& l. h0 g8 C
: D' [9 [! V) a3 g7 B[20] 〔明〕陈继儒:《曲周县赵大夫开渠记》,《晚香堂集》(《丛书集成三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第51册),卷5,页7b。
. N  }  C7 G. i( O8 f2 O2 Z1 T. b% W1 N9 D) |; z
[21] 〔明〕孟思:《瑞井铭》,《孟龙川文集》(《四库未收书辑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陆辑第21册),卷19,页23b。6 K1 n2 R+ I% n1 E) ?. x

5 v5 k0 I% R# d' z% K, G2 s[22] 乾隆《内黄县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藏乾隆四年刊本),卷5〈风土〉,页7a。
8 m8 H& ?! q/ a4 x( M. S! i2 e0 I6 {' s- X) F
[23] 〔清〕陈维崧,〈醴泉记〉,见民国《大名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影印,1968),卷6〈廨署.大名道署〉,页24a。! k2 p/ U$ O  ^# a

7 ]* S5 R0 j/ d0 b[24] 民国《完县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民国廿三年铅印本影印,1968),卷7〈食货志.物产〉,页4b。
4 I* t& d+ o; v! `0 g' `- T- G, u  Q5 S: I
[25] 任美锷主编,《中国自然地理纲要》,页164-165。: i" Y0 W' s' l3 R" C% F4 y- Q
- [! e$ V- l. ~0 N
[26] 〔明〕谢肇淛,《五杂俎》,卷3〈地部一〉,页68。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9: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收集雨水
& l9 v- S3 i" |" U- x0 H' Z, z# B$ ?( e- T) [
由于井水苦涩的问题无法解决,明清北方居民收集雨水使用相当普遍。据谢肇淛指出:“北方每霪雨时,取棐几滑净者,于空中盛,倒入罂中,亦与南方雨水气味无别也。”[1]万历年间,袁宏道(1568-1610)谈到插花,曾提醒用水必须慎选。他说:“京师西山碧云寺水、裂帛湖水、龙王堂水,皆可用;一入高梁桥,便为浊品。凡瓶水,须经风日者。其它如桑园水、满井水、沙窝水、王妈妈井水,味虽甘,养花多不茂。苦水尤忌,以味特咸,未若多贮梅水为佳。贮水之法,初入瓮时,以烧热煤土一块投之,经年不坏,不独养花,亦可煮茶。”[2]在他看来,京师地区的水,多半碱苦,不适于养花,否则难以繁茂,当然更不用说是拿来泡茶了。因此,他以自己的经验,建议不妨趁着梅雨季节承接天降之水,以免水源受土中盐分渗入,然后向容器中投以烧热之煤炭,这样一来,有助于消毒并吸收水中杂质,水质自然较佳,不但适于养花,还可以养茶。
4 m9 N0 }' C- R, K% m; F5 f$ `9 J* [9 j( e
道光年间,北京士人文海撰《卫生汇录》,也特别谈到雨水的收集法,可以做为北京居民的一种经验谈。书中云:收集雨水的季节,以春天为上,盖因“春月雨水,是春升生发之气,最宜收贮”。对于时人多半取梅雨之水,他认为:“梅雨乃系湿热之气,郁遏熏蒸,酿为霏雨,人受其气则生病,物受其气则生霉”,此水只能用以制酱,即使造酒、制醋亦不可。收集水时,凡是盛过咸菜、烧酒的菜坛、酒缸,不可用以收贮天水,若用之不但变味,而且容易败坏。[3]又云:% Q. @2 e) g4 B7 W/ g
; i* \/ i" D! ^; p% l/ O9 z
一切泉水、河水,以予愚见,总不如天水之味甘美,且取之甚易。惟晴久之时,须俟雨水冲流之后,才可收用,恐猫粪、壁虎、杂虫粪在瓦缝中,有毒不洁也。收时用多瓦器,零收汇聚最妙。或人有用布蓬架搭空中取水者,虽是洁净,既恐费力,又恐布帛之上浆染不洁,能杂水味也。[4]: V, w  \7 |8 |
( R) v$ E7 R5 ~; K
+ C! Y4 Y+ \2 d  G1 y- K

2 U3 F: A9 P$ g& C6 |; {# u再者,由于雷有焰毒,故凡雷雨之时,其水不可收取,否则即使烹煮,饮之腹胀生病。[5]储存时,水缸须用箬篷盖好,以防夜里有毒的蛛尿、虫涎掉入,在夏季月份更为要紧。但水缸须在屋内才好,若在露天空旷处,最怕日晒产生毒气,食之多生痈疽之疾。若定要在室外,须另搭篷遮荫。[6]厨房中用水缸二口,一用一存,最是妙法。但须用完一缸,将缸底浑浊水脚尽行刮去,再挑入新水,方可供食。而米饭、面粉之类,如掉入水缸,生出毛衣,人若误食,多生痈毒,切记不可掉入。每逢夏季时,用贯众两、三段,浸入日用的水缸内,可避除疫气,又能解诸水之毒。[7]另外,屋檐前的雨水,只可留做洗衣物之用,不可供人饮食。原因在于屋上多有蛛尿、蛛屎、壁虎尿屎、蜈蚣虫涎等有毒之物,又有猫粪、鸟粪诸秽物,食之不仅不洁,且易生疽生病,若再遇久旱不雨或在夏季,其毒性更甚。[8]这种接雨水使用的经验,在传统社会应该是常有的。清末,李慈铭(1829—1894)在日记上也曾记道:“都中饮甜井水,入夏以后泥浊尤甚,今日令以盆盎置中庭,承雨水饮之。”[9]就当时人而言,接雨水饮用,或许也是一个省钱的办法。
, ]. J* a& e; |& {$ ?( }; @: z# w* f# @) v  M# h0 h  h5 Y$ Z
除了京城之外,其它地区亦多如此。清初,查慎行(1650—1727)经过开封城稍南的陈留县城时,曾有诗云:“河流去城远,掘井不破块。常时瓢饮难,汲自十里外。官庖惜民力,水厄亦有戒。天浆忽倾盆,余泽走滂沛。瓶罂既满贮,茶味即沆瀣。……”[10]此诗生动地描述了陈留城中的用水情况:城中凿井困难,故居民多汲水于十里之外,逢下雨之时,居民皆收拾瓶罐容器接雨水,以备日后生活使用。清初山东济南一带居民,也常收集雨水使用。据《醒世姻缘传》记载道:“山东古称十二山河,济南如跑突、芙蓉等此十二泉。这等一个水国,河阔也该十里。西南五十里内,便有一个炒米店,那周围有四五十里之内,你就掘一二万丈,一滴水泉也是没有的。往来百里,使驴骡驮运。这个所在,又是通泰安的大路,春秋二季,往泰安进香的一日成几十万人经过,到了这个地方,不要说起洗脸了,就要口凉水呷呷救暑,也是绝没有的。就是济南的合属中,如海丰、乐陵、利津、蒲台、滨州、武定,那井泉都是咸卤一般的咸苦。合伙砌了池塘,夏秋积上雨水,冬里扫上雪,开春化了冻,发得那水绿黝黝的浓浊,头口也在里面饮水,人也在里边汲用。有那仕宦大家,空园中放了几百只大瓮,接那夏秋的雨水,也是发得那水碧绿的青苔,血红色米粒大的跟斗虫,可以手拿。到霜降以后,那水渐渐澄清起来,另用别瓮逐瓮清澄过去,如此澄清两三遍,澄得没有一些滓渣,却用煤炭如拳头大的烧得红透,乘热投在水中,每瓮一块,将瓮口严封,其水经夏不坏,烹茶也不甚恶,做极好的清酒,交头吃这一年。”[11]透过蒲松龄的生花妙笔可知,济南一带居民因井泉咸苦,常是窖藏雪水或雨水,待沉淀澄清之后,再投入烧红的煤炭加以消毒,以备来年使用。这种方式,明人袁宏道也曾提及(参见前文),可见《醒世姻缘传》中反映了不少人们真实的生活经验。
" a* u9 d+ q+ n0 v) i8 ]
) }3 V0 O/ P$ i  _5 v
/ [+ l1 f" P- _( Q5 H' m+ C& P3 r
$ c, _  x/ y( y+ f1 }0 ~--------------------------------------------------------------------------------
2 J( V: N7 O. Q8 j. T9 f' z2 l2 l# i4 S  h' P" i1 k
[1] 〔明〕谢肇淛:《五杂俎》,卷3《地部》一,页70。/ x) Z& e# t  U+ `  {4 G9 J4 _
3 z2 F: b* o+ a8 f
[2] 〔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影明刊本,1976),卷15,《瓶史》“择水“条,页4a-b。0 J; ~4 z; X( L' Z6 E5 J8 @* Y( ~

7 v9 D8 H; B( s1 U% ~$ P[3] 〔清〕文海:《卫生汇录》(海口:海南出版社标点本,2002),《居家应世养生调摄各法》,页196。按文海在道光二十六年,于抚州知府任上曾著有《自历言》一卷。
, b0 Z  `2 x7 r6 }! l: h0 w/ z% {: e# t) `  S
[4] 《卫生汇录》,<居家应世养生调摄各法〉,页195-196。! L0 E2 L8 D9 g- O) p% h) X1 y
3 t( m3 X: X$ N: N
[5] 《卫生汇录》,〈居家应世养生调摄各法〉,页196;〈居家必知.有雷雨水不可供食〉,页276。
5 n8 k) L" T9 u: q- W; |
8 K4 V: a0 g8 j2 g* \$ ][6] 《卫生汇录》,〈居家应世养生调摄各法〉,页197;〈居家必知.水缸〉,页273。
9 |# S+ G2 `  B6 Y% p2 ~$ u2 d3 p8 D+ B# h3 ~
[7] 《卫生汇录》,〈居家应世养生调摄各法〉,页197。6 k; w* X2 A: D# x1 v2 h
. Q: r) V' B5 B9 N
[8] 《卫生汇录》,〈居家必知.屋檐雨水不可供食〉,页275。0 z/ s: u8 f* R; b4 F

4 M6 s& V! B! {4 r* p3 d[9] 〔清〕李慈铭:《越缦堂日记》(台北:文光图书公司据抄本影印,1963),第6册,《桃花圣解盫日记》庚集,同治十二年六月二十九日条,页3475。8 {" ]: M# F/ ]! q$ y
* B6 U; A/ S' f" M% o" c
[10] 〔清〕查慎行:《和霜岩县斋秋雨八首》,《敬业堂诗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第1326册),卷20,页11b-12a。% ~( F* d" s# |* D! J+ Z: `) g

8 V/ h2 x4 K# z5 b/ J[11] 〔清〕蒲松龄:《醒世姻缘传》,第二十八回,《关大帝泥胎显圣&#8231;许真君撮土救人》,页370。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9: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水资源的政治
) j( v: \$ U7 {' j& {* L0 b: M
! ^: m! M" o) B' z& A4 u. v明清时期,华北平原城市用水常依赖河水,但以担水既远且苦,凿井仍十分普遍。因此有“南方多用河水,北方多用井水”之说。[1]但这不代表南方不凿井,只是因为泽流甚密,用水取得容易,故凿井需求相对较小。若就凿井条件而言,南方反而更为便利,就如清人程哲所说的:“江以南,掘土不过五尺见泉”,“自淮而北土实,掘井动经二三丈”,[2]华北凿井显然不便于南方,其所耗经费亦较高。明中叶,陆容(1436—1494)曾指出:“今山东、北畿大家,亦不能家自凿井,民家甚至令妇女沿河担水。”[3]在此情况下,凿井常有赖地方士绅贡献心力。如直隶保定府易州城内用水不便,天顺(1457—1464)初年,州人李用宾等合资于州署东门外凿义井,供城内百姓使用。[4]河南开封府兰阳县和顺门外的义井,也是居民出资,于嘉靖十二年(1533)开凿的。据当地人所撰〈义井铭〉记载:“吾邑之地,四高而中下,注雨成洼,稍阜者,为卤水,多苦涩,且少不给饮,岁旱尤艰。”和顺门外诸耆老,于火神祠后方掘得寒泉,“其味甘冽,其源涌出,可供数百爨汲用”。彼此均愿共加穿甃,以同享无穷利益,乃推举温、刘二老共往谋画。温老与刘老遂先捐赀倡导,中间出钱出力者亦多,不久而甃井告成,“远迩便焉”。[5]
9 @7 R; k: ~( i" L6 d7 k& \9 G! U  R% m! o; e
除士绅之外,也有僧人募款凿井的例子。如北京宣武门内安富坊的普恩寺,“寺中所度之僧,演派甚繁,房舍亦广,且逼近廛市,四方之人,恒僦屋以居”,但寺中乏井,往往取水于外,颇感不便。嘉靖年间,临清僧正司僧官洪显,因给领公文至京,寓于寺中,发愿凿井。于是虔诚卜筮,卜筮的结果是:“向北方取之,水浅而易竭;向南方取之,水深而未穷”。乃在大殿稍南,用力深凿,入地约数丈余,“果遇泉之甘者”。在对外募捐之后,鸠工甃砖,经两月而告竣。井成之后,附近居民得以汲取,不需远赴别处取水,故均称说该井之凿,实是一方之利。[6]1 }, Q' i8 O. B' C0 {5 c4 t8 o. B

; p7 U/ B5 N  L直隶保定府易州涞水县城,则自明中叶以迄清初,经历了官民接续凿井的过程。涞水县城原无井,景泰年间(1450—1456)县丞李灿,于县衙中心阁前凿义井,供百姓使用。除此之外,李灿也在县衙南边的十字街凿有砖井,泉味最佳。[7]开凿砖井时,“掘五丈许得泉,泉盛而甘,居人便之”。凿井之后,生齿日繁,文风日振。但岁久淤塞,康熙十年(1671)县令陆扆箴到任,乃率京商王国相募款重修。至康熙五十八年(1719)崩塌,因“泉源蔽塞,而民生亦渐窘乏,科目亦渐寥落矣”。雍正末年,邑人方国玺“悯其井之久废也,遂慨然以为己任,独力捐修,去其积土”。将至井底,忽四面俱崩,宽约五丈许,其声如雷,邑人莫不惊骇。方氏认为这是神灵欲一劳永逸,遂不惜经费扩大修筑。考虑到水井所以塌陷,系因旧井用木头支撑,一烂则砖头亦坠,于是易木为石,石上再甃以砖块,水井较前更加坚固。然其所费资金,较诸知县陆氏以众人之力共成,亦高出数倍。[8]其后在乾隆初年,邑人刘绪久又于城内南大街凿圣水井,“居民便之”。[9]
' p7 {4 C/ c5 |2 E, ?4 n8 i) K7 i8 ^
: h5 o) m& L, f3 C  d5 k1 F# ~(一)官方的角色
* M1 R2 k* J4 E& H+ y0 V* k. I( D6 s) T! G6 a- E
诚然,邑民出资凿井的例子虽有之,但华北平原大部份城市用水之解决,多依靠官府的力量。如明代北直隶广平府曲周县,县城井水多咸,万历年间,赵胤昌就任知县,乃从整治“性剽疾而多浊,石水常五斗泥”的漳水入手,并针对因漳水阑入所造成的护城河瘀积问题加以解决。漳水经过整治,护城河水量饱满,“清流匝城,鱼鸟下上,蒹葭采采,荷叶田田”,人们得以“避盐井,饮甘泉。”[10]' B9 p$ H2 a8 v+ ^' ^0 j- N
% L8 T4 ?4 P! z" O5 G- d
河南彰德府林县城在明朝也由地方官开凿了汲水渠。弘治十七年(1504),提学副使王勑由县城西北黄华山开黄华渠,引水往东南流入城濠,与桃源渠会合,全长二十里。桃源渠则由县城西南的天平山引水,自南关入城内,经县衙流入文庙泮池,再出北关入城濠,与黄华渠会合。[11]在城内引水渠所经过处,居民可在门前汲水,稍远者亦不至像到城外那么辛苦。
" B  S$ f8 f6 [7 Q$ K5 u
+ @9 _' Q+ w" W" B整治城河或开凿引水渠,虽较能正本清源,但所耗经费巨大,故地方官往往还是以试凿甜井为多。如河南省会开封府城,用水来自汴河,但居民“苦远汲”。正德六至八年间(1511—1513),杨子器(1458—1513)在河南左布政使任上,曾“井城中数十处,皆得美泉”。[12]而在弘治十年(1497),直隶保定府易州知州周大猷,于衙署东偏凿得湮塞之旧井,其泉水寒冷清冽,清澈可鉴毛发,乃加以甃甓,并建井亭以蔽风雨,井旁设辘轳以便收繘。由是“凡州内外之人,莫不资之,至于各社之民,或以词讼、徭役而至者,皆得以饮马经始。”[13]嘉靖三十六年(1557),陈耀文出任直隶大名府魏县县丞时,得知井水咸苦,乃“相土宜,察地脉”,开凿瑞井,“寒泉以冽,味甘而洁,少取不盈,取多不竭。”[14]
. p/ v5 M. N6 q% R
3 D, @9 S/ B, I' b! m" @( j; }% b( x) X明代时,直隶真定府新河县,县属地多咸卤,城内居民取水,皆在五里之外,南至苏家井,西至石碑井,北至孙村井,东至沙滩井,其水味较城内者为胜。嘉靖四十年(1561),知县蔡懋昭始于西关外掘一井,四十二年(1563)又于南关外掘得井泉。万历十六年(1588),知县陈士秀于南关外凿井。万历二十二年(1594),知县徐治民亦在南关外穿凿二井,二十四年(1596)在东关凿一井,其味甘冽。其后,知县成肇毅亦于南关外又穿一井,尤其甘美。自此以后,关厢各村多凿井,城民乃无水荒之患。[15]1 V' F- e" f) }/ ]% w

. {5 k: A9 b" t! B. G山东兖州府阳谷县,在万历中叶之前,“旧城之内无甘泉,而西街预备仓左右,即井且无之,汲水者出二、三里外,一方苦焉。”万历三十二年(1604),知县范宗文莅任,始于次年捐俸,就仓前浚凿一井,人称范公井。凿井之后,“不惟仓有攸赖,而环居之民,亦快挹注之便矣”。[16]范宗文又怜悯城内养济院的“穷民老弱,力不能汲水于远”,乃于养济院内“甃井以便汲取”,直至民国,此井犹存。[17]4 M0 m" V. `7 ?! T* Z4 l+ z
' m; I% l# @: l9 o0 ^1 v! y! P9 B
清代地方官也常凿井便民。如康熙初年,直隶总督白秉真,曾于大名府大名县官署北隅隙地,命人挖掘,凿得泉水,饮之甘美,遂修甃成井,并建井亭于其上。[18]而天津府南皮县城,位于运河之东,城内水井不多,官衙附近亦无井。嘉庆六年(1801),南皮县教谕时大昕,因怜悯官署左右百姓取水甚远,也捐资凿井,井水冷冽而甘,“汲者共衔其德。”[19]山东东昌府夏津县,因城中无甜水,居民常以水车赴卫河(运河)取水。但赴运河汲水,奔波劳苦,至光绪年间,县令吴家珍才于城中东南隅城根处掘得甘泉,当地人呼为吴公泉。[20]% K) f' \- t  y3 |6 Y2 Y
% r% H8 T( H+ r( f/ V5 S1 t5 \
除了开凿新井便民取用之外,一些湮塞的旧井,也有赖地方官员修缮,而得以重新利用。如山东东昌府荏平县,城内有罗公井,在儒学东邻,因三井相邻,又称三元井,不知凿于何年,“久渐湮郁,旧址无存”。万历年间,县令吴力曾加以重修。但明清之际变乱,又复淤毁。乾隆十九年(1754),教谕李雪圃乃加以重浚。此三井所出之水,一苦、一咸、一甜,后来苦咸二井俱废,甜者则至民国尚存。[21]
9 i8 X4 [9 A+ Q0 I- L) c7 @. S4 ]: c+ \% Z- ?/ N
必须指出的是,水井开凿的地点,常是以官署或其附近为主,如大名府内黄县,在正德以前,城内有文源井(在儒学明伦堂极星门前)、广惠井(城隍庙前)、浴骝井(太仆寺前)、文渊井(儒学棂星门前)、寒泉井(在水门内)。隆庆六年(1572),知县黄克念又在县治西书院内凿了洙源、泗脉二井。万历年间,知县张延登在吏廨中凿玉壶井;又有地方官在儒学西凿了灵源井。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于北后街义学左凿了新井。[22]由此看来,内黄县围绕着官署,前后开凿了七口井,明显呈现了传统城市水资源的政治性及阶级性。9 m+ w. _0 ]8 H. {/ t

4 |7 S$ Z% [- d- v! V3 T  y地方官在城内凿井,除可免除城外远汲之苦外,也为防范变乱无水可用。如内黄县在正德年间因刘六、刘七之乱,流贼猖獗,城内人口骤增,知县恐用水不足,在城内马道上新凿了七口井。[23]又如大名府察院内无井,“晨汲于一里外,运甓者踰十人,而犹不给”。隆庆二年(1568),王世贞莅任直隶大名等处兵备副使三日,找来诸吏诘问说:“无问劳役者之肩与踵,一夕车门鐍,而牙城铃阁之间,缓急何所恃哉?”于是命于衙署厨房后凿井“凡四十尺而得石,去石之五尺而甘泉见”,井水甘冽可以泡茶,危急之时无水可用的问题也解决了。[24]+ B* G$ Q5 V/ n8 h1 r7 @8 t
/ o0 W+ R# i6 P4 Q% N% b* [

$ S' [6 `8 z( h' x: y7 n9 Q
" j& r8 b7 y% |, f--------------------------------------------------------------------------------6 \# u/ t6 f% O2 r# M% h

: m& @6 S- p5 F5 {8 _- [* P1 g4 v[1] 齐如山著、鲍瞰埠编:《故都三百六十行》,“北京之水”条,页93。4 e; k4 \6 }' m) G, T0 A1 ?
/ F+ W/ P; F. }5 d
[2] 〔清〕程哲:《蓉槎蠡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15册),卷8,页14b。
- N% _0 V2 E+ w6 Z- ~0 X% U4 ?3 f' r4 l- }: j* i9 ]- w
[3] 〔明〕陆容:《菽园杂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5),卷2,页20。- s- g5 q# \. {! A

! N* o& I. M+ n/ B( E+ g[4] 弘治《易州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7册),卷1《山川》,页10a。
4 k' ]' N4 e% u6 w- b  {! E% k
1 |- m% b: _0 T9 E! h9 @9 `[5] 嘉靖《兰阳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52册),卷1《井泉》,页22b-23a。
! P. {7 N* L6 W- j
- p/ C5 @: n: c; ^[6] 〔明〕张文宪:《殳山先生遗稿》(《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第108册),卷2,《普恩寺新造井记》,页27a-b。
8 G( ]# z; M, t' C! y+ ~3 H
0 a: f4 I  w+ ]8 V: V" \7 X+ B[7] 弘治《易州志》,卷1《山川》,页11a。
$ q) z# J( v8 F* ^8 {: J% I  c  {6 z% \
[8] 〔清〕彭人瑛:《重修砖井碑记》,见光绪《涞水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光绪廿一年石刻本影印,1969),卷8《艺文志》,页7a-8a。并参卷1《山川》,页8b。
3 t  r5 Q  L! G, \# t8 e" _7 a1 M  J  ?
[9] 光绪《涞水县志》,卷1《山川》,页8b-9a。! _$ J+ U* {9 O. ~2 M

! X8 a0 `6 ]# G  ]6 B! {# _[10] 〔明〕陈继儒:《曲周县赵大夫开渠记》,《晚香堂集》(《丛书集成三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第51册),卷5,页7b-8a。/ p* f' B7 P  [. J! R6 M1 w/ {' K

  Q, _9 [0 T3 C! s& _/ ][11] 民国《林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民国廿一年石印本影印,1968),卷10《风土&#8231;生计》,页22b-23a。  C3 ~+ X5 f. s+ y- Y  z& ]
5 F2 V9 ^9 I! t4 Q6 i) l
[12] 邵宝:《明故通奉大夫河南左布政使杨君墓志铭》,《容春堂后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8册),卷4,页3a。
$ }! g0 q# |/ _+ a$ S$ I- K4 c6 i; q1 ]; d. }3 Z2 R( h8 T+ Z
[13] 〔明〕高鉴:《易州新建文舍井亭记》,见弘治《易州志》,卷16《文章》,页18b-20a。
1 a$ Y% _# C$ a) L. q- q5 ^8 ?7 z$ C) _6 H
[14] 〔明〕孟思:《瑞井铭》,页23b-24b。1 G( C3 ^5 `7 D& ~  A
' K& v% g8 C( S
[15] 民国《新河县志》,《政经考》六《建设门》,“井泉之穿凿”条引康熙志,页71a。# ~/ ^2 {  u. Y3 ], A
! m0 P; q0 C: r; j
[16] 〔明〕王汝训:《范公井碑记》,见民国《阳谷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民三十一年铅印本影印,1968),卷12《艺文志》,页4b-5a。并参卷1《山川志》,页12b。
- {8 D5 T0 q5 g, |- A5 R
' I0 N! d9 S8 G% ^$ J[17] 民国《阳谷县志》,卷1《山川志》,页12b。
' {, }3 w* Y9 t
) ~8 c3 M0 q' _+ g! N) X8 I3 q! s[18] 〔清〕陈维崧:《醴泉记》,见民国《大名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影印,1968),卷6《廨署.大名道署》,页24a-b。
3 {, u0 H: p- F) ]
  Z! u$ T6 q; _/ D* r) @" _3 C6 F[19] 〔清〕倪为炳:《时井碑》,见民国《南皮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民国廿一年刊本影印,1968),卷13《故实志中.金石》,页20a。
  U( x  @/ |5 P: k. A2 V4 q0 D0 X, ^, W4 t
[20] 民国《夏津县志续编》(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影印,1968),卷10《杂志》,页8a-b。" Y5 p% b$ x4 d
: `5 N& c( X/ Q- @
[21] 〔清〕杨维询:《重修三元井记》,见民国《荏平县志》,卷12《艺术志&#8231;文艺》,页55a-b。并见卷2《地理志.井泉》,页34b-35a。
3 V, u3 I8 l, x" ?, L! _9 `3 j# [8 R0 }
[22] 见嘉靖《内黄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书店,1990〕第52册),卷1《井泉》,页15a。乾隆《内黄县志》,卷3《建置》,页10a-b。0 I$ P' _- k% h& V+ T) _
; c4 `4 s2 [; X3 c6 I4 n+ f5 a
[23] 见嘉靖《内黄县志》,卷1《井泉》,页15a。
7 Y; ?& p0 ?: t5 _2 D$ T6 z, I1 y& [% ~
[24] 〔明〕王世贞:《使院新井铭》,《弇州山人四部稿》(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据万历间世经堂刊本影印,1976),卷103,页3a-b。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挑水夫与水资源3 B" |# C; \8 x

+ [* ~" X* k" n% M其实,不论用河水或井水,都牵涉到一个问题,即如何运送至家。解决方式不外两种,一为自行挑取,二为雇人送来。对于精打细算的平民百姓来说,倘若有足够的人力与时间的话,当然是自行挑送较为省钱。但对经济较为宽裕者而言,雇人送水不仅能省其劳力、舒服度日,亦可彰显家室殷厚,具有能力雇人挑水。明清华北城市的人口组成虽不清楚,但与乡村较大不同之处,在于其商户较多,也居住着不少士绅,前者将人力用于生意,后者家人较为骄贵,或许多半请人送水。因此,城中或多或少存在着挑水夫。. E$ I, s$ u* \. P

2 z8 c! s+ G% ?' F( l- q/ f9 h+ x光绪四年(1878),河南大旱,当时王锡彤(1866-1938)十三岁,对于水价高涨曾有深刻记忆。他在《抑斋自述》中记到:“余家河干,曩例觅人挑水,每担铜钱三枚。至此十二钱一担,且不易觅。叔父长余十余岁,能自担水。余力不胜,则以一木杖担两罐,汲水于河。”[1]王锡彤系河南卫辉府汲县人,居于县城西关盐店街,家里用水一向找人挑,显见当地有专门供水的挑水夫。小县城如此,较大的都邑自不例外。如天津县城,城中原有七口井,至乾隆四年(1739)俱废,居民用水转自海河汲取,挑运甚为辛苦。时人汪沆就有诗云:“渟泓七井何年垘,担水人怜頳两肩。”[2]道光四年(1824),崔旭在《津门百咏》中亦曾咏道:“运水担夫压赤肩,独轮车子亦争先。石头路滑城门外,长似黄梅雨后天。”[3]由此可知天津送水用的是独轮车,而由于水夫持续自城外运水,道路无干燥之时,看起来就像下过雨的样子。
7 k, @/ l4 K& y) U) \3 o
) @7 w) Y$ J1 n/ M3 @明清北京的挑水夫更多。据学者估计,明后期北京城市人口约八十至百万,清代最高在八十万上下。[4]然而,北京“气候亢燥,雨泽稀少”,再加上“近郊二十里,无河流灌润”,[5]即使有护城河,但河水污秽,根本不堪使用,清人查慎行就曾说:“京师饮汲井,城淢但恶流”。[6]因此,北京“一切食用之水,胥仰给于土井”。[7]换言之,北京居民对井水的依赖,相对地要比南方城市高出很多。这种情形,早在明代已有人提及。万历十七年(1589),郑明远就说:
: |/ n0 c* X5 u+ a6 ]7 o* F4 y! P* o4 Q
京师当天下西北,平沙千里,曼衍无水,其俗多穿井,盖地势然也。然大率地几一里而得一井,人民数十百家,挈者、肩者相轧于旁,轳轳累累,旦暮不绝。其远不能力致者,辄赁值载之,甚苦。[8]
  u$ h+ H4 z0 p6 ^8 L
+ O4 h+ b1 m9 {6 V$ {# h( |% Z 9 w: D1 Z  S9 r1 A

+ g0 ?, @6 ?% D! S* D0 A就他的观察,明末北京虽每隔一里就有一井,但由于人口众多,所以每口井必须供应数十户、甚至上百户人家使用。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清末。据光绪二十二年(1896)的《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北京城内有饮用井1228口,其中皇城91口,内城623口,外城514口。[9]而光绪三十四年民政部的调查则显示,当时内城人口有637776人,外城有304599人,[10]推算起来,则内城及皇城平均约893人共享一井,外城则平均约593人合用一眼井。显然,由于城内人烟密集,所以每一口井的使用人口也相对较多。
* c; B# T5 t9 O# l. o* R# O; v+ ~7 Z2 m9 `( v7 u: h/ @$ c# O) s
由于人井比例悬殊,不仅井口附近终日人来人往,同时也为北京的挑水夫提供了广大的市场。北京作为明清两朝帝都,因此有许多公务繁忙或家仆骄贵的富室,日常用水除自行汲取者外,主要依靠送水业者供应。据资料云:明代“京师担水人,皆系山西客户”。[11]而据前引郑明选所述,北京街上的水井多属公井,居民汲取颇为自由。但至清代则非如此。清军入关以后,随驾八旗及满蒙、满汉二十四旗分驻于内、外城,其随营火夫多是山东人。当时各旗界内街巷的井,都命随营的山东火夫管理,因此开始出现了分段把持的方式。[12]故顺治十年至十三年(1653—1656)谈迁在北京时,才会见到“京师各巷,有汲者车水相售,不得溷汲”的情况。[13]如此一来,山东水窝子与山西水担子之间的冲突实难以避免。乾隆年间,山西、山东两帮水夫因争“水道”(挑水的范围)诉讼,官方准许山东水夫按井分段,挨户送水,不许他人争夺;山东水夫本身亦不许互相侵界。[14]由是山东帮的势力,完全凌驾于山西帮之上,操控了北京的水资源。民初,徐国枢在诗中即曾咏道:“晋人势弱鲁人强,若辈凶威孰与当。垄断把持官莫制,居然水屋比皇堂。”[15]此后,山西水夫的势力形同瓦解,退出了北京的供水市场。因此,在清人的记述中,常说北京的井水业者,多半是山东人。[16]至清末民初,北京水夫有山东、保定及北京当地人三帮,[17]但山东帮还是势力最大。- j, O  p# c. ^8 g
  C  |6 E) Y; ]3 ]( \: z8 R
由于北京水资源较南方少,加上山东水窝子把持,因此水价较高。[18]清代北京水户卖水,多以竹牌子计数。道光末年,李光庭曾云:“京师水多咸味,有以车载甜水,至人家鬻之者,日以竹牌计之,月尾取值。”[19]由于用水均须向井户购买,故住户在生活上的花费颇大。清代后期,《燕京杂记》就曾抱怨:
, G1 e) U2 i& b) z9 J+ [% w4 M$ A6 O7 v; I& P
京师之水最不可适口,水有甜、苦之分。苦者固不可食,即甜者亦非佳品,卖者又昂其价,且画地为界,流寓者往往苦之。吾尝谓:居长安者,不怕米贵,而怕薪、水贵也。[20]9 o8 F6 E0 E# D2 Z3 }' j9 y

/ t  R2 l8 F* G0 t* |$ r- ` ' Z+ d! O9 L4 L! ?

; Z8 N8 @; X1 a9 q6 V$ m更有甚者,每逢干旱时节,水户常集体哄抬价格。光绪元年(1875)三月的《申报》,谈到北京的水价:“甜水每担京钱八十文,苦水减半。”但至六月,北京因干旱,水价涨了一倍。当时的《申报》就指出这与井户的把持、哄抬有关:6 A8 B% {' o; u

2 c1 g5 e! H/ O7 ^5 [' I. S京师水值昂贵,已列前报,近来旱干数月,水价有加无已。前三门一带,甜水每担需京当十钱一百六十文,桶仍奇小,较江浙之挹彼注兹者,仅形四份之一耳。至于苦水,既不便饮,又不能炊,只供洗濯,而每担亦需钱八十文。长安之居,大不易易,即此一端,已可概见。推原其故,水值之昂,非真由于水之干涸也。京师两月不雨,事所时有,井水之滔滔皆是,不殊平昔。高抬其价,不过井户各分地段,借口天旱以虐人耳,岂真旱魃之虐哉![21]' D" B  C0 y. ?1 y8 S6 h

' L1 B* P) I- ~& t6 g2 K" d
; M, A4 Q0 \% K. f* J6 @; {4 ]8 B# C9 u  D) Z. }: r, m4 G
为此,居民水费的负担遂更形加重。然而,对于挑水夫这种在干旱季节任意涨价的行为,官方似乎也并未出面干涉。直至清末民初,北京的挑水夫为数仍然不少。据民国八年(1919) Gamble的调查,当时挑水夫约有2500人。[22]; @& v! _5 I: R7 U  a
$ r- N% g/ n+ e
除了北京之外,海河平原的其它都市,用水一样必须用挑的。如清代通州城内各井,皆系山东人把持,“挑卖竟为私产,致有典售之事。”光绪九年(1883)六月,有窦二赴井挑水,被王四拦阻,彼此口角,王四竟将窦二殴伤,当即禀明知州查验,知州除将王四押讯外,并出示严禁:“凡城内各井,任凭铺户住家随便挑汲,若有外来不法之人,再行把持拦阻,一经访闻或被告发,定即从严惩办。”从此以后,居民食水始不至有阻滞之虞。[23]
" j) c4 H& {* i+ |. C  \% s/ I& C' M% \5 e+ d! M

  R* E8 N0 D0 L6 ?, d& l, s2 K9 N2 F1 M/ G) ~
--------------------------------------------------------------------------------8 H- A5 E$ l! n! |: I
8 r# g+ R4 b  z! m
[1] 王锡彤:《抑斋自述》(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点注本,2001),《浮生梦影》,页23。
- A9 y1 m2 s4 i( o$ e* I# [3 z
[2] 〔清〕汪沆:《津门杂事诗》(收入《天津图书馆孤本秘籍丛书》(北京: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9)第15册),页15b。
9 j3 f0 o* Q& N) o0 Q! H# V& O* w  u7 m- ~5 Q
[3] 〔清〕崔旭:《津门百咏》(收入《京津风土丛书》(北平:松筠阁,1938),页6a。. |0 e9 i9 H0 E! e; x
7 Y5 N  }# F4 K# p
[4] 参见韩光辉:《北京历史人口地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页104、128、327;Joanne Clare Wakeland, Metropolitan Administration in Ming China: Sixteenth Century Peking (Ann Arbor: PhD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82), pp. 91-101;新宮學,〈明代の首都北京の都市人口についつ〉,《山形大学史学论集》第11号(1994.2),页36-39;王均:《1908年北京內外城的人口与统计》,《历史档案》1997年第3期(北京:1997.8),页103。! {1 w& y9 n  j. p

6 H7 M- b1 A; ~# d7 X( g[5] 见北京档案馆等编:《北京自来水公司档案史料》(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86),页15。
! D: w& ~0 }/ N7 T  B  x! y4 E+ k/ k% j5 w% I3 H. u; _7 b
[6] 〔清〕查慎行:《淘渠诗》,《敬业堂诗集》,卷38,页8b。+ F3 r1 u& N0 R

8 Y" U4 N$ l$ ^0 |- z5 m/ t[7] 《北京自来水公司档案史料》,页15。
6 S7 f: U( x0 C( F* K7 @' p7 |" E& `) ^; T; x! D8 v
[8] 〔明〕郑明远:《涌金泉碑记》,《郑候升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75册),卷21,页5a。
; F& f- B+ @; g% @" P# s: q9 ]' h
, E* N9 p. m9 q2 n[9] 〔清〕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点校本,1982),卷上-下,页25-274。
% D4 b. Q" t7 X- u9 o" Q; M# ~% E; `! M
[10] 王均:《1908年北京内外城的人口与统计》,《历史档案》1997年第3期(北京:1997.8),页103。
+ T8 k1 s7 b2 r& _6 S" d
  e0 L1 T8 m7 E$ U[11] 〔清〕史玄:《旧京遗事》(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点校本,1986),页7。, l: P5 r8 Q1 n( B! P( _
' B$ H# v0 ~7 j% F5 {9 Q
[12] 〔民〕徐国枢:《燕京续咏》(收于雷梦水辑,《北京风俗杂咏续编》,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标点本,1987),《担水夫沿革考》,页236。果鸿孝:《昔日北京大观》(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2),《饮水与排水》,页78。5 w" a0 h" U: `, P; V( q
, @8 K: q- r3 u* u
[13] 〔清〕谈迁:《北游录》(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0),《纪闻》上,“甘水”条,页312。. f2 i' N) n; [0 B: Q( A

* m1 u" w- R" C: p! S8 c[14] 张健主编:《北京经济史资料》(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水业》,页331。+ P1 n" j7 U! w0 K# ]% m
6 a0 h0 q6 p& L: c& W6 F& S6 z
[15] 〔民〕徐国枢:《燕京续咏》,《担水夫沿革考》,页236。成善卿:《天桥史话》(北京:三联书店,1990),《山东好汉的“井窝子“》,页136。
6 z9 c2 J# g$ h% U% v
/ w# x4 Z, S9 i[16] 〔清〕枝巢子:(夏仁虎),《旧京琐记》(台北:纯文学出版社标点本,1970),卷9,《市肆》,页84。% h( t/ w+ A3 ], G. ^
/ ]5 w- O% Q% @) Y: s
[17] 见David Strand, Rickshaw Beijing: City people and Politics in the 1920s (Berkeley, Los Ang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p. 152.
9 a% Z6 ~9 G1 r
1 d! w$ D2 M% B[18] 参见邱仲麟:《水窝子──北京的供水业者与民生用水(1368-1937)》,页259-261。
# r3 r( u+ q9 \* F* H( u% t6 M9 J! @$ [/ L5 D& |
[19] 〔清〕李光庭:《乡言解颐》(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卷5《物部》下,“开门七事”条,页108。: c4 _/ i# H. w& ~) v0 p

: I% Z+ p8 Q* J[20] 〔清〕佚名:《燕京杂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点校本,1986),页133。此书作者现已不可考,不过据《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燕京杂记》的编者标示,作者系广东顺德人。
/ A6 Z( O1 n3 Z' |0 o) t
' a( s2 @, s: a, L: ]' h5 x[21] 《申报》,光绪乙亥(1875)六月初十日,《京都水贵》。  ?# O7 W8 b' B) k/ I/ e

0 m4 [: A( f+ J2 o4 ^. g( l[22] Sidney D. Gamble, Peking: A Social Survey (New York: George H. Doran Company, 1921), p. 121.
- v; c9 z6 H3 e4 q' w2 w& T
, x9 |) A5 r! v2 h# K1 q: _6 s[23] 《申报》,光绪九年六月廿一日,《通州琐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9: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用水与卫生等问题
7 V# [1 E' T2 Q8 c' v  L
! ]% K9 S+ a- l$ B" D' u水是生命之源,有水的地方才有生命,人类也不例外。人体中约有45-75﹪是由水分所组成,[1]举凡体内一切细胞之形成、营养之运送、废物之排泄、以及体温之调节,皆赖于水之作用,人体一旦缺水,生命立刻受到威胁。此外,日常生活中之饮食、烹饪、清洁、洗涤,也多必须藉助于水才能完成,水之重要性,不言可喻。饮用卫生安全的水,在现代预防医学中,被视为是预防疾病和增进健康的重要保健措施之一。[2]古人虽未具备今日细密的医学知识,但对于水与健康的关系,却也有类似的认识。明代后期,谢肇淛就提出一套与水有关的理论云:7 s' A& a' S9 W7 [8 I) E5 A% [

$ H  }& V. x: ?轻水之人,多秃与瘿;重水之人,多肿与躄;甘水之人,多好与美;辛水之人,多疽与痤;苦水之人,多尫与偻。余行天下,见溪水之人多清,咸水之人多憨,险水之人多瘿,苦水之人多痞,甘水之人多寿。[3]2 S+ }5 k+ Z: H! O% E' d) {  Z. _

1 t+ x; l$ z9 V0 s ! h* T: O: W- _4 ^

: W! j# t1 V) U依此看法,水质状况的好坏除与地方风土疾病有关之外,也与土著的性情、智愚、寿夭有关。谢氏又云:“至于妇人女子,尤关于水,盖天地之阴气所凝结也。燕赵、江汉之女,若耶、洛浦之姝,古称绝色,必配之以水。岂其性固亦有相宜?不闻山中之产佳丽也。吾闽建安一派溪源,自武夷九曲来,一泻千里,清可以鉴,而建阳士女,莫不白晳轻盈,即舆儓下贱,无有蠢浊肥黑者,得非山水之故耶?”[4]就此而言,溪流清畅之区多美女,否则殆多丑陋。或许这与水质好坏所造成的生理状况差异,及其是否有足够的水得以时常洁净身体有关。
' f( M9 d* m' m& j, P
* F* Q. V8 u5 i: @' M" v+ i% t  b* W(一)水与疾病
$ }1 s) Q/ }5 ?2 c' O3 s  n' e1 f$ r8 s
饮用水之中含有太多杂质,对于居民健康往往有所妨害。万历年间,谢肇淛《五杂俎》曾云:山东东昌府城镇“市上面饼,皆苦水所发,食之即饮井泉,无不生痞矣。彼中婴儿殇于此者,十当五六。而南方之人,尤不惯此,动罹其祸,不可救药也。”[5]明代直隶广平府曲周县,县城井水多咸,“绠而食之,往往得病”。[6]而在北京,也有这个问题。满清入主中土,迁都北京之后,对于当地的水质,就颇不习惯。顺治六年(1649),摄政王多尔衮曾以“京城水苦,人多疾病,欲于京东神木厂创建新城移居”,后因估计之经费浩繁而止。[7]6 N: s: Y" w2 l- j" E) }) N- m

! Z$ O' {, w$ m' i9 N井水苦咸易于致疾,河水中又常有污秽之物。河南东南部之汝宁府信阳州,州衙内原本无井,用水取给于城西之浉河,“汲人出入,阍人艰于检防”。嘉靖九年(1530),知州唐瑶到任,知悉其事,乃于次年在厅堂之东凿井,“深几六仞”。[8]可惜后续接任者目之为“眢井”,不加以利用,仍汲浉河之水,“凿垣而入”,井随之亦湮塞。万历二十年(1592),朱家法莅任,署里的人告知此事,他问:“浉流与井泉,孰洁?浉流与井泉,孰便?”于是于二十三年(1595)重加凿浚,凿成之后,“命工重置辘轳,旦夕令家人修绠其上”。泉水亢旱时不干涸,雨潦时不加盈,其味清嘉甘冽。朱家法为此感怀唐瑶“遗口泽于人者远哉!”[9]
- k9 g0 a  V6 k" X8 S6 H6 n
# x1 t# h! Z2 Z2 P/ D8 G, G/ G) q3 p& J朱家法所以会问浉流与井泉哪个洁净,可能与下面一则记载有关。万历中叶,王祖嫡辞官乡居时,曾谈到信阳州城城西有浉河,“一城饮者咸赖之”,但”往往有积尸十数,狼藉沙上,半弃水中。”这些尸体,多半是囚尸。王祖嫡“性不喜井饮”,一向饮用河水,“思积尸辄呕吐”。因此,他见有死尸,即出钱命人掩埋,但每每半月不到,就又有尸骸。由于埋一尸,需费钱数十文,每次埋尸,多的十数尸,少者六、七名。到后来,他也没钱再雇人掩埋,尸体就任凭狗及乌鸦、苍鹰撕咬。村中贫民小五、柳四来跟他说,愿意协助掩埋,不计钱多钱少。这两人说:“吾小人也,不知其它,生长信阳,见公之瘗尸,已十数年矣。夫一城饮水,而无肯瘗一尸者,尸不独盗贼,流遗者亦多,俾公日夜郁郁。仆虽小人,诚不忍见此。自今有尸来报公,惟公给我,不敢较多寡也。”后来,王祖嫡不单埋西河上的死尸,其它地方逃荒来此病死的,他也加以掩埋。并曾敦请知州禁止狱卒将尸体抛弃河中,但不到十天还是一样。[10]饮水的卫生,不言可喻!  W) P4 s; T. V8 U
1 U( ?( W9 _% O# \6 S
又如天津县城,位处海河和大运河交会之区,城濠的水也并不洁净。光绪年间,唐尊恒有诗云:“水波浑浊是城河,惹得行人掩鼻过”。[11]至于海河,则被当时的外国人形容为“仅仅是老城区五十万本地人倾倒污水和垃圾的下水道。”[12]即使如此,河水仍是居民主要的用水来源。光绪三年(1877)七月,天津因干旱而水价大涨,据当时《申报》的报导说:! b. G' u2 B9 p! q

9 N" _* ]9 g% T# j, P. X" k天津河道干涸,水浊如浆,偶尔溅衣,便成赭色,是以抱瓮出汲后,须用矾澄清,方可式饮。然泥居三而水仅居其七,且价亦昂贵,每两小桶须津钱二十或三十不等。尤奇者,担水人沿街叫卖,不曰水而曰油,似此奇称,南省所未闻也。[13]
+ T3 c  I; g  M) N* t
2 h' G) _) j: A, y# u * o( _; t9 o0 V# j4 v

! t: R) T* D  i% a由于当地水质污浊,居民通常先以明矾沉淀和竹管去泥的方法作初步净化处理。其方法是先将河水置于陶制水缸中,加入溶化的明矾搅动,待泥土沈到缸底后,再用一根一端有孔、一端开口的长竹管插入缸底,放置时手指按住小孔,等开孔的一端接触缸底后,按孔的手底松开,这时水缸底的泥土便会被吸入竹管中,再用手指按住气孔将竹管提出,如此一来,即可将缸底的泥土分离出来;然后再加以煮沸,始敢饮用。这种方法,后来也为外侨所沿用。[14]& [9 |* u1 r6 v# N

( A' r9 z. m7 ?: |/ }! H3 z( Z: Z4 g0 C(二)清洁卫生
; z6 z, t( n4 k/ u9 ^5 M
3 a7 w- M/ o2 d/ i3 C6 ]2 e$ X* ~如前所言,华北城市用水取得较为困难,故居民多半不会将水拿来沐浴,毕竟洗完的水用途较少,甚是浪费。基于此,居民对身体卫生也就不太注重。清初,蒲松龄在《醒世姻缘传》曾说河南五吉、石泊、徘徊、冶陶、猛虎等镇,住户都是砌池积水。从远处驮两桶水到,值二钱银子;饮一个头口,成五六分的要银子。[15]清中叶,黄凯钧在《遣睡杂言》,也记及嘉庆十九年(1814)有位朋友跟他谈到的故事云:: G0 m, |3 w6 z$ E/ o5 _& {% Z
5 T- a6 v8 i! r7 L5 w
一友人幕游北地,道经山东一处打尖,洗面水一盆十文。洗毕,仆夫继之,出钱三文。其水之浑浊,不待言矣,而车夫以为受用。见一妇制面食供客,其面与两手之垢,污黑而厚。同时数辈,皆系南人,共言如此不洁,虽枵腹得食,何能下咽?因唤店人,令妇洗手而后造之。店人曰:“此地欲水两桶,须于十里外汲之,非百钱不可,欲我妇人洗手、涤面,惟岁朝与端阳、中秋耳,余时不能也。”一客出钱二十文,买热水两盆,令其浣涤。俄垢去而复本来,乃一白晳美妇人也,两手亦柔荑可爱。[16]! k1 j) }+ m  e+ q0 `* U6 t" ^5 j

, u6 ~( P: ?8 {
$ g9 [. `4 o/ r- E5 G1 ~9 O* Q/ Z( f* i1 ~; a! {) _
从《前言》与这则故事可知,河南、山东等地用水取得不易,从远处取两桶水需银二钱或铜钱百文,一头牲口吃水要银五、六分。洗脸水一盆要十文钱,洗过后给仆人洗,还得付三文钱。《前言》中河南的例子,呈现了当地人不太洗脸,山东的故事则突显了女性除新年、端午与中秋三节之外,并不洗澡擦身体。这种情况下,美人也要变成丑女。至于饮食卫生,自然也就不太讲究了。& @1 `; P+ y2 C  R; }8 @& z
, W$ V* z# Z9 `7 [, a0 k
这种不太洗浴的习惯,随着澡堂业的兴起才慢慢改变。澡堂之兴起,与清代煤炭的发掘与利用有直接关连。到清代中叶,北方大城市普遍有浴池,但以北京最多。清末民初,北京约有上百家浴池。当时,在北京等直隶境内大城市中经营澡堂者,以保定府定兴县人为多,后来定兴人也招揽易县、涞水县人帮忙。[17]但出入澡堂者以男性居多,女性多半还是在家里沐浴或擦身体。据清末日人所编纂之《北京志》记载:北京“虽为上流之家,亦不设浴室,故对仅用热水擦身习以为常,罕有用洗身大盆之类洗全身者。市中经营澡堂者虽不少,但女子概不得入内。”又云:“认为清国身体不洁净的人或许以为清国没有澡堂子。其实中等以上家庭往往设有澡盆,街上另有公共澡堂。街上澡堂通常有池堂和官堂二种设备。前者为大浴池,众多人同时入浴;后者有如蒸气浴,无公共浴池设备,每位客人可使用一个椭圆形澡盆,根据需要向盆中放热水,以便沐浴。官堂有一室仅容一人者,有一室可容数人者。官堂还有为客人打水或搓澡之人。池堂价钱极为低廉,而官堂约需二角钱。通常年末提价,原因为年末浴客多。街上澡堂均不许妇女入浴,故妇女不论上层、下层家庭,只有在家洗身。”[18]5 |* y) P9 g2 U( D

0 h* S2 f" Y9 m* {除了身体清洁与饮食卫生之外,具有恶臭的人体排泄物,更需要充足的水源将之去除。据近人指出:北京城内居家的女厕,除了西北区域多是厕坑之外,大部份是用马桶。[19]其实,坑厕必须靠水这个要件才能维持通畅,然而对水资源普遍缺乏的北京城而言,水又极难企求。城区西北之所以多有坑厕,或许是因为这里有积水潭、什剎海等较大的水源可供使用。京师尚且如此,其它乏水城市的情况不难想象。
# a: P+ M6 {1 |. J0 e% M- n; a0 ?" |' S
(三)物质享受6 r/ L( u) W1 _+ T) ~5 o6 s
% f$ F1 j- D" b+ B! ]) m
对于明清的士人而言,品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雅事。明末,朱国桢(1558-1628)谈到北京井水多苦,但内城西北的积水潭,源自西山水脉,“其水甘冽,余在京三年,取汲德胜门外,烹茶最佳,人未之知,语之亦不信。大内御用井亦此泉所灌,真天汉第一品,陆羽所不及载。至京师常用甜水,俱近西北,想亦此泉一脉所注,而其不及远矣。”[20]在他看来,北京井水水味甘美者,均来自西山水脉,其中以大内御用井的水质最佳,而德胜门外积水潭之水亦佳,可用以烹茶。除此之外,北京天坛井的井水,也可用以泡茶。顺治十五年(1658),王士祯(1634—1711)有诗咏道:“京师土脉少甘泉,顾渚春芽枉费煎。只有天坛石甃好,清波一勺买千钱。”[21]看来在北京为了泡茶,可要花上不少钱。/ u! b! f% i; f- c7 i# g0 c
" L4 ?8 |% y9 L9 i  Y$ _4 X
明人谢肇淛曾云:“人生饭麤粝,衣毡毳,皆可耐,惟无水烹茶,殊不可耐。无山水即江水,无雨水即河水,但不苦咸,即不失正味。”[22]但在没有好水的华北城镇,物质生活中的饮茶之乐亦难以企求。清初,李念慈于〈洸水〉诗曾咏道:“济宁人烟满,有井皆卤斥。市廛杂污秽,浸淫昏地脉。瀹茗香味减,玉椀失颜色。携童出西门,消遥寻清沥。小河众所汲,汲多泥狼藉。……”[23]由此诗看来,山东济宁城内的井水,因各种污秽沉积,导致水味咸苦,用以泡茶味道变劣,但即使是城外的河水也是浑浊多泥,使用时恐怕还是要经过沉淀。清初,王余佑(1615-1684)流寓直隶河间府献县时,也曾提到:“瀛郡及献州,城中皆苦水,居人率汲甘水于城外”。[24]又云:2 W" b! J+ a$ e3 D' S4 p. B
/ Q$ L6 ]! K/ _$ y4 I( G
元泉卿溥诗云:“烹茶但有二升水,沽酒初无三百钱”,可谓清贫矣。余居边渡,其乡水咸,不可烹茶,绅士家率外乡汲水,而以别器贮之。余家无力远汲,兼少别器,故终岁无烹茶之水,自呷则咸水微润吻而止,客至但宴坐谈书史,不献茶也。想泉卿诗,其家犹富贵气象,每言之不禁鼓掌。[25]: o: y# k6 `7 r8 H" x  r
/ `$ N! C3 ~4 I, g) J

- u( _% v+ ~! P5 z
0 R0 }( w1 O/ p% p! L王余佑居于献县滨临运河的渡口,当地无佳水,又无力于远方取之,只好忘却烹茶之思,这或许是一种无奈。这种心情,直隶河间府任邱县人边连宝(1700-1773)也尝经历过。其《雨水煎茶》诗云:: B; K1 ?8 O3 H* \

" ]# c6 J" Y, L' e- w吾邑井名郭家场,城东约有三里强。每费百钱买一斛,轻圆甘滑如琼浆。自从今岁客周村,数家伧父无比邻。觅井并无煎茗水,觅人绝少嗜茗人。文园消渴真无那,脾干胃燥惟思卧。咸卤难消陆羽馋,籭簁不厌王蒙饿。车似轰雷云似马,甘泉顿自银河泻。檐溜飞光匹练垂,真珠堕落鸳鸯瓦。小盆大盎承瓦缝,雨时积贮晴时用。……[26]
2 p+ D6 g" r5 U& Q% u! r" s
) \" h5 }6 r9 n; J4 |; ?! S: o 7 a2 ~/ ^3 S- L
5 n4 L& X5 ^  T/ g7 k" k, M
边氏身处济南府东境之周村店,当地好水难得,想到在家乡郭家场还可花钱买到甘甜之水,不禁充满感怀。加上其饮茶成癖,总想觅得佳泉泡茶解馋,但苦无甜水,又无同道之人,身心俱觉难受。幸好天降甘霖,可以盛接天水来用,让他一了长时间没喝到茶的遗憾。就此而言,北方用水之不便与好水难求,也限制了居民的生活享受与物质品味。% L8 n" [: i  S

9 s& ~9 `, T6 G% ~7 _2 u& o# \+ L, X4 z0 Y9 W. `8 M8 i  S4 [

( ]" C  W4 z7 u) L, M. i. Z3 B9 \--------------------------------------------------------------------------------
7 x3 g. j3 h  O) j0 f- ]+ P) Z2 V  M  ?, C3 p7 z
[1] 人体中水分所占的百分比,会随着个人的年龄与体脂肪的比例而有所差异。以上参见潘丽泽等编:《人体生理学》(台北:合记出版社,2000),页2。
3 O8 T1 _, k( q* E% _( F
4 p4 B  ^7 S% C/ C- Y[2] 参见左如梅等合着:《公共卫生护理学》(台北:中央图书出版社,1985),页99。
8 O+ ~- d5 ]/ @6 i3 X( s
, _2 ^; I5 w$ v- E) t2 j' u[3] 〔明〕谢肇淛:《五杂俎》,卷3《地部》一,页68。
. k% Q7 C& h' H. A$ \1 R3 i( T  T- x1 U
[4] 〔明〕谢肇淛:《五杂俎》,卷3《地部》一,页68。
1 x1 m9 L2 ~, ^  f6 A: {7 L! T
+ F7 z2 ~+ [7 c) C6 v; `[5] 〔明〕谢肇淛:《五杂俎》,卷3《地部》一,页68。
# y8 v6 C2 X4 H  `6 K& Y: R* x: |' h
[6] 〔明〕陈继儒:《曲周县赵大夫开渠记》,页7b-8a。
" h. m6 g* ]8 D, {/ ?4 J+ J5 @7 b5 |8 \* T
[7] 《清世祖实录》(台北:华文出版社影印,1964。以下所引清各朝实录并同),卷44,“顺治六年五月癸亥“条,页2a。' z; B+ C2 P& H
3 l' G! {7 Q0 A" R) b
[8] 〔明〕唐瑶:《井铭》,见乾隆《信阳州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民国十四年铅印本影印,1968),卷11《艺文志》,页13a-b。并参见卷1《舆地志》,页9b。
" J1 P# r# y0 f# u" `0 M2 i* `, o" H$ H
[9] 〔明〕朱家法:《重浚署井记》,见乾隆《信阳州志》,卷10《艺文志》,页22b-23a。并参见卷1,《舆地志》,页9b。
) q" R0 R2 e2 a( O( g/ g: u# O+ E8 [
[10] 〔明〕王祖嫡:《漫记》,见《师竹堂集》((《四库未收书辑刊》伍辑第23册),卷19,页18b-19b。
( v8 r9 p2 v  B2 ]! t( o
. v" W" W) i" L; M( h7 L[11] 〔清〕唐尊恒:《竹枝词》,见〔清〕张焘编,《津门杂记》(《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57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0〕),页17a。- m% w& u/ n* T3 S- d0 k. r

+ G+ R5 \. j; O% e6 c+ K, `[12] Ruth Rogaski(罗芙芸)著、作舟译:《卫生与城市现代性:1900-1928年的天津》,页152、170。
+ _* M# K% w1 [9 k* a4 D1 y, ]; y$ G4 l: t7 x
[13] 《申报》,光绪丁丑七月十九日,《津沽邮信》。  l$ _7 B# H  c) Z, N, R4 ^

$ L0 f, n5 K! N5 q[14] 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页150。
( h1 E' C* `8 z, e* l8 Y3 P" G
# ^% }" B6 g# O1 }  [[15] 〔清〕蒲松龄:《醒世姻缘传》,第二十八回,《关大帝泥胎显圣,许真君撮土救人》,页370。; M4 r3 ~! X$ y6 ]/ }! P
( T  K4 X5 X& c0 l: y
[16] 〔清〕黄凯钧:《遣睡杂言》(《四库未收书丛刊》陆辑第20册),卷5,《蒙垢失真》条,页32b-33a。
' Z$ N1 b' q8 }) C+ t
1 |/ O! I6 L4 ][17] 刘克勤:《定兴浴堂业》,收入河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河北文史集粹》(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页170-171。$ o0 s' `; c. r# c
: O+ c( ^9 s& G; S4 n
[18] 见服部宇之吉编、张宗平等译:《清末北京志资料》(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4),页463、503。
% c/ m# y8 [1 ]% T1 B/ ^( ]4 o! g$ T1 k
[19] 吴宝钿:《掏大粪的》,收于《北京往事谈》(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页280。
' l1 f# T/ w& {6 M
* b; Q" m5 ?( f1 E) Q8 N6 ^+ }5 P7 p[20] 〔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卷15,“品水”条,页346-47。$ |$ S  t1 q' }9 q' T3 Z/ h
9 k1 z0 |4 L! P9 G6 z/ R
[21] 〔清〕王士祯:《渔洋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26册),卷4,《都门竹枝词八首》,页7a。
( X9 ]$ x0 U1 s# ^% y" Q% V/ F: S; A4 c
[22] 〔明〕谢肇淛:《五杂俎》,卷3《地部》一,页70。
$ I7 W6 \1 [6 R
  k8 K( u1 j/ c[23] 〔清〕李念慈:《洸水》,《谷口山房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32册),卷9,页26a-b。
- V6 B2 _8 Y9 o: X7 C( @$ E2 K$ ]( O6 P  p% u, F( O
[24] 〔清〕王余佑:《献州西乡佛寺傍甃甘泉记》,《五公山人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07册),卷10,页14b。
% w6 t! {6 y9 y+ f) R! d+ Z$ I7 k' j( B, r. k
[25] 〔清〕王余佑:《水咸》,《五公山人集》,卷7,页3b。
2 H: W6 h' F: L4 q' s3 N: g. |2 U* g2 k
[26] 〔清〕边连宝:《雨水煎茶》,《随园诗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80册),卷2,页6a。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9: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结语5 f3 W: Q0 @* F3 i" j4 a# Z, P

) @1 c* P3 K* Z. d6 A明清华北平原虽非当时中国最为缺水之区,然其降雨量终究不及南方丰沛,河网密度亦不及南方发达,因此居民常以凿井方式,以补充水资源之不足,或省却奔波于河边取水之苦。此外,地方官也常为了防止变乱时,城池被围,城外水源被切断的意外,故而在城内多方凿井。明清华北平原各城邑的民生用水,似有一个由远而近、由城外而城内的演变过程。这一情况的变迁,有赖于许多地方官及在城士绅的努力,故可在个别时段为当地解决用水上的问题。
& o+ a: d; Z8 i. ~/ N
$ x2 {7 D$ ]) O正因为地方官员在凿井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井口之所在,常以县署或附近为中心,因为衙署不仅是官员办公所在,同时也是一城的心脏与人员聚集之处,其用水问题自然较为迫切,这也呈现了传统用水的政治特性。值得注意的是,凿井因其所费不赀,常由官绅主持,然而在接下来的运送过程中,却出现了另一种用水政治。如北京、通州等地由于汲水劳苦,因此许多富裕人家常雇人挑水,相沿既久,水夫不仅将公共水源占为私产,甚至趁天旱时抬高水价,操纵水资源。这种情形时有所闻,但地方官员出面制止的例子却不多见。
6 e0 V; f8 b" x& j9 \5 t. @8 }" |2 x- Z
然而,华北平原多数城镇的居民,用水付出许多代价,但得到的水却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由于土壤的盐份与矿物质过高,不少城镇都有水味咸卤、不适于饮用,甚至还有致病的困扰,如直隶海河流域、山东运河沿线及黄河三角洲等地即是如此。这时,民众常以盛接雨水或窖蔵雪水的方式,一则雨水(或雪水)未经土壤浸润,水味较佳;二则可以补充水源,甚或用以烹茶煮茗,聊解平日缺乏甘泉泡茶的苦境。其次,相对于城市中聚集的人口而言,一些降雨较少的城镇,其民生用水仍嫌不足,在此情况下,人们不仅吝于将珍贵的水资源用作清洁身体之用,甚至连饮食卫生也不太注意,这或许也是当地人常将水与疾病联想在一起的原因之一。换言之,由于水资源的缺乏,使得这些地区的民众,不仅失去日常用水的便利性,连带地,也使得他们失去了享受健康与生活品味的权利。无怪乎一些流寓于当地的骚人墨客,会留下诗句舒发心中的苦闷。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5 08: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很有意思,不过好像还没听说过河南哪个地方缺水到如蒲松龄笔下写的那样!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