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93|回复: 0

[读书心得] 唤起披览上下五千年的热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6 01: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许倬云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版,33.00元。)
  中国通史之撰述,最为习见的文本大概要属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及其若干“仿本”(比如中学历史教科书)。除此之外,就笔者有限之了解,尚有钱穆的《国史大纲》、吕思勉的《吕著中国通史》,1990年代起风行至今的则是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以及费正清的《中国:传统与变迁》诸书。这些著作各有千秋,各领风骚,但却无法一劳永逸地承载人们对于中国历史的全部认知。历史之需要不断重写,“不是因为过去的历史著作不够真实,而是因为在一个迅速变化的世界中产生了新的问题,需要新的答案”(张广勇:《全球通史·导论》)。除却范氏《中国通史》不论,无论是钱著《国史大纲》还是《吕著中国通史》,无一都是“为时而作”“为事而作”,而事过境迁、世变时易,今人的新问题已不能从中得到充分解答。即便是后出的黄氏与费氏著作,其视野之宏大、方法之新颖、关怀之幽深诚为一时独步,但亦难免“一家之言”的固有局限(如黄氏的“高层机构/低层机构”说便颇遭诟病)。正因为此,当许倬云的通史巨作《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横空出世的时候,我们再次为之唤起披览上下五千年的热情。
  许倬云1930年生于江苏无锡,求学台大时因得遇名师而萌生了研习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的兴趣,后赴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又恰逢“东方学”研究之盛,不但大师云集,且值韦伯研究方法与计量社会学相激相荡,正好成就了他探究社会经济发展的宿愿。正是缘于时代的机遇和个人的努力(许氏手脚严重残疾),四十多年间许氏已有《求古编》、《西周史》、《汉代农业》、《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等近四十部专著问世,可谓著述等身,且在视野、方法和情怀诸方面当不让于前辈史家黄仁宇。考虑到许先生已然年逾七旬,这部穷三年之功撰成的《万古江河》很有可能成为他的收山之作。
  
  弥补自我中心观的缺陷
  诚如许倬云先生在本书序言中所说,《万古江河》“是为这一代中国人撰写的历史”,致力于讲述中国文化成长发展的故事,并对这一过程进行解释。其关切盖有二端:一是“今日读史的读者……关心的事,当为由自身投射于过去,希望了解自己何自来,现在的生活方式何自来”,本书既“在此等处着手”;一是“中国人的历史观……每每有中国文化自我中心的盲点,以为中国文化既是独步世界,又是源远流长”,因此“本书为了弥补自我中心观念造成的缺陷,于(中华)文化圈的内外关系,特加注意”,以“对国民自大心态的偏差,尽规劝谏诤的努力”。显然,《万古江河》之作乃是因应全球化大潮的冲击席卷而申述中国人固有的身份认同和应有的心态调适,其作为一代史学大家的情怀可谓幽深玄远,我们于此不能不察。
  许氏把中国历史视作中国文化成长发展的故事,会否招致所谓“文化决定论”之讥?笔者以为不会。深为许氏推崇的前辈史家严耕望在论及中国通史讲授时曾经有言:“讲授中国通史……不如比较侧重‘中国文化史’。因为要青年们必修‘中国通史’课程,无非想他们对于中国文化有较深的了解。”此处所说的“中国文化史”,并非只是各种制度、学术思想和文学艺术之类。在严氏看来,历代国计民生状况与社会丰富习惯才是民族文化的基点,在中国文化结构中占有最基本的地位。严氏还说,应该摒弃以汉族为核心的“一条线的中国历史观”,建立中国历史的立体观,把中国境内各个地区、各种民族的历史文化全部容纳到中国历史体系中来,这才能算是一部真正的“中国通史”、“中国文化史”(严耕望:《怎样学历史》)。此处之所以详细引述严氏的观点,是因为这一理念也同样为许倬云所秉持并体现在《万古江河》的撰述中。考察本书的叙述重心,已非朝代更迭、国家兴亡以及各时代的典章制度、嘉言懿行,而毋宁是疆域伸缩、族群互动、经济形态、内外交通,同时于日常文化、人群心态及社会思想多所注意,尤其注意一般小民百姓的生活起居及心灵关怀。这样的剪裁编排,既是源于对“中国通史”的深刻认知,又有诗情史意存乎其间。
  
  中国文化的全球化叙事
  综观本书之架构,以中国历史之展开为经,以中国文化之铺陈为纬,贯穿始终的基本思想则为系统论——既着眼于系统内的流变,又不忽略系统间的影响,内外交互作用,一环套着一环。于是在许氏笔下,中国依次呈现为中原的中国、中国的中国、东亚的中国、亚洲的中国及世界的中国。如此流转延展,正如古老的长江黄河,源于高山,归于大海,遂与天下众流无所区别。本书之题作《万古江河》,命意正在于此。当然,许氏承认将中国文化圈当作不断扩张的过程,乃是“得益于梁任公先生《中国史叙论》中所述的观念”。而像这样完全不按中国传统正朔纪年的历史分期,也是出于对文化演变实情的认知与尊重,毕竟“文化演变是逐渐的,不能刀切豆腐,干净利落地切断演变线索,是以本书于叙述历史事件的变化时,稍有超前落后若干年,逸离断代的情形”。
  如果说任何历史书写都是一种叙事,那么许氏之《万古江河》就是中国文化的全球化(现代化)叙事。这并非笔者妄揣,而是作者“自招”。尽管前述五个阶段的划分已经非常简洁明了,但许氏仍进一步把中国历史作了两个阶段的划分,即以公元1500年为界,此前为全球经济体系成形的前夕,此后则为中国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的500年。这一划分标准,自然让我们想到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他的名作《全球通史》的上下两册的副题就分别是“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为什么要以1500年为界呢?“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全球通史》下册)。当然,1500年只是取一个整数,斯塔夫里阿诺斯强调的其实是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从而使世界联为一体,亦即所谓全球化。从中国融入全球化这一“历史的视界”关照全书,我们就会对许氏叙述重心的选择多了一层理解:盖将原本各自独立发展的区域联为一体的首在贸易与交通,而影响贸易与交通的又是各个区域的政治性格(或开放或内敛)、经济资源以及民间心态诸端。这样一来,全书就如一线穿珠,一转百转,浑然一体。
  一个关于系统论的常识是,结合为一个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能够获得其原本没有的功能。以“系统的哲学”来关照历史,同样也会对一些“历史构件”乃至历史整体获得全新的发现。一如黄仁宇所说,“写历史的人如果……将历史的因果关系,延伸到个人人身一百年的经验之外,也会类似的进入一个不同的境界……在重新编排之后,同一被观测的事物,其面貌已和以前所看不同”(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就《万古江河》一书而言,至少有两大“新发现”值得注意。
  
  经济网络的失衡
  其一是经济网络说,这也是许氏解析中国经济兴衰的独特视角。早前的《汉代农业》一书探讨的就是汉代农业性市场经济系统的形成。《万古江河》延续并拓展了这一观点,指出“自从汉武帝以后,中国逐渐形成以小农经济为本的农舍手工业及市场趋向的经济体系,藉全国性的道路系统整合为一个整体网络,各地的互依性甚高。从此以后,这一经济形态常存于中国地区,经济体系的整合,也加强了文化秩序的内向聚合”。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以及中国经济的衰落,都与这个网络的失衡和破坏有重要关系。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随着现代交通的出现,广大农村的传统市场系统——一个笼罩“点”与“面”的网络,遂为“线”形的铁路、公路与水运航路切断割裂,进而造成国家财富因为外贸逆差的漏卮而不断流失,也令国内财富的流转发生偏差,不能经过区间贸易,将财富不段重新分配于各地区。这一巨大罗网的破裂,导致中国从此沿海地区富足,内陆及偏远地区长沦贫穷,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也更为显著。许氏由此感慨道:“中国走向现代世界,为此付出重大代价:一方面,不能因为恋恋本土而停住脚步;另一方面,内地乡村的荒芜与贫穷又急待改进。……也许有待沿海城市的变化,扩散其效应,以致‘内地’与‘乡村’都相对地逐步减缩,这一两难之局方有解决的希望。”
  这个经济网络其实不只关乎经济。许氏提醒我们注意:网络的隙地最不稳定,形成诸多农民起义。盖“隙地可能直线距离,离城市不远,却形同化外,往往为政令之不及,教化之不达”。边陲与隙地往往是庞大复杂体系中最不稳定的部分。陈胜、吴广起于云梦,新市绿林起于南阳乡聚,所谓“大泽中”或“离乡聚”都不在大路上。当然,起事的农民军若不能进入道路网络的干线,也大致不能成事。重要的决战,通常也在干线大道的战略地点进行,以决定农民起义的成败。此外,中国传统的经济的市场网络也具有人才与信息流转的功能,曾国藩一干人能剿灭太平天国,也得力于此。
  
  重新认识台湾的历史地位
  其二是台湾的地位。作为一个岛屿,台湾自然早已存在,但直到16世纪后半叶之前,台湾仍是原住民的天下。16世纪后半,荷兰加入海上争雄的行列。其时,西班牙已据有菲律宾,葡萄牙则占有澳门,从马尼拉与澳门出入中国与日本,获取东方商货都相当方便。荷兰虽然将巴达维亚作为东方活动的基地,但由于远离东亚而甚感不便,很想在中国沿海取得基地,并于1623年在华人海商李旦的带领下转移到今台南安平建立了基地。综观17世纪的东亚海上形势,台湾已与马尼拉、澳门及日本的平户、长崎一道成为海上活动的中心点。自此,诚如许氏所说,“明代的最后这一幕,从中国历史及世界历史言,都值得专节叙述以彰显中国历史终于与世界历史接轨,从此中国与世界发展的脉络不能分割”。台湾在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竟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可能是以往史家所未论及的。
  当然,只此二端远远不能尽述《万古江河》一书带给我们的全新认知。况且,以此书来包罗自己一生治史的心得与创见,想必亦非许倬云先生的初衷。捧读斯编,笔者想到的是“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遗世独立,外拒内残。或者许倬云先生料必大体同意黄仁宇的这一说法:“中国革命的目的,无非跟随着世界趋势,以商业组织的办法,代替昔日农业生产方式里以多数小自耕农为基干组织的办法,使整个国家能在数目字上管理,而最后的目的,也不仅是增进财富,而且要使全民能适应现代社会的环境而生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