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高老夫子

大讲坛系列讲座之(八)--高老夫子--中国卜占系列谈——简说古占

[复制链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7: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天文历法第十二

       通过对甲骨金文时称和汉初祭祀情况分析,我们看到古人对于一昼夜的定义和划分是按照太阳的方位和出没来进行的。至少在西汉初年仍然没有我们熟悉的十二时辰的分类。以现在见到的材料来看,古代对一天之内时间的划分大致如下:

1、殷商(引自常玉芝〈殷商历法研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商人将一天分为10个时段,用以26个时称。白天7个时段,23个时称,夜间3个时段,三个时称。

2、顾炎武统计先秦文献所见时称, 一日之中所以分紀其時者:

              曰日中,曰晝日,曰日昃,見於

             曰東方未明,曰會朝,曰日之方中,曰昏,曰夕,曰宵,見於

             曰昧爽,曰朝,曰日中昃,見於

             曰朝時,曰日中,曰夕時,曰雞初鳴,曰旦,曰質明,曰大昕,曰晏朝,曰昏,曰日出,曰日側,曰見日,曰逮日,見於

             曰雞鳴,曰日中,曰晝,曰日下昃,曰日旰,曰日入,曰夜,曰夜中。見於春秋傳。曰鼂,曰薄暮,曰黃昏,見於楚辭

3、《国语.鲁语》记载着不同等级人的时称的应用:

           “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日中考政,与百官之政事,师尹维旅、牧、相宣序民事;少采夕月,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日入监九御,使洁奉禘、郊之粢盛,而后即安。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昼考其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使无慆淫,而后即安。卿大夫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庀其家事,而后即安。士朝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计过无憾,而后即安。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
             把这段话整理一下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淮南子·天文训》则分一日夜十五时,名称为:

          晨明、朏明、旦明、蚤食、晏食、隅中、正中、小还、餔时、大还、高舂、下舂、悬车、黄昏、定昏。

5、汉武改历后出现十二时分法,始见于晋代的《左氏传》杜预注:

         一、夜半,二、鸡鸣,三、平旦,四、日出,五、食时,六、隅中,七、日中,八、日昳,九、晡时,十、日入,十一、黄昏,十二、人定。

       通过以上分析,古人对于一天内时称,可以说从殷代到三国经历了十时、十五时、十二时几个阶段,其时称一脉相承,根据云梦秦简《日书》的发现,配以十二支计时或起源于战国秦汉,但最终定型而流行不会早于晋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7: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一、天文历法第十三

     
    据常玉芝、宋镇豪等先生通过对甲骨卜辞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殷代一个全日包括一个白天和一个夜晚;

2、殷代是先计白天,后计夜晚。即把白天作为一日的前一段,夜间作为一日的后一段;

3、殷代纪时制度中白天的始点就是日界所在。据甲骨文,旦为新一日开始,夙为上一日终结。

         在《尚书大传·甘誓》中说:“夏以十三月为正,色尚黑,平旦为朔。殷以十二月为正,色尚白,鸡鸣为朔。周以十一月为正,色尚赤,夜半为朔。”。朔为始。《尚书大传》始见于陆德明《经典释文》和《晋代.五行志》,为后学追记。其所述殷代日始与甲骨卜辞不合。以甲骨为是。

         古人计时的工具有日晷和漏箭,从现在的材料推测,殷代和周代大概还是白昼观日,夜晚察星的分段计时法来确定时刻,另外就是依靠鸡鸣。但日有阴晴,月有圆缺,漏箭也很简陋,所以古人的计时还很不准确和细致。其时这也和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相适应。其时间的分段也极不均匀,白天细密、夜晚疏阔。《周礼·冬官·匠人》所谓:‘昼参诸日中景,夜考之极星’”。在《逸周书·周祝》有云:“鸡鸣而人为时”等。

         据专家研究,“至春秋战国时期,似乎已进入比较均匀的分段纪时的阶段。秦汉以来,是中国古代分段纪时之制的鼎盛期,形式为十六时制,纪时精密,时间恒定,间距均匀,无论内地还是边陲地区,时称基本一致,沿用年代也较长。”(宋镇豪语)。《论衡·说日》:“五月之时,昼十一分,夜五分;六月昼十分,夜六分……岁日行天十六道”。可为一证。

         晋代至六朝,是分段纪时制向十二时制的过渡期,起源于秦汉之际十二时辰制,至此得以形成主流。晋杜预以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夜半、鸡鸣等十二时,解说《左传》昭公五年“日之数十,故有十时”,反映了晋代十二时制的流行情况。

         六朝到唐代时已经是十二时制与十二时辰之制结合并用。唐代敦煌曲白侍郎作十二时行考文云:“夜半子,鸡鸣丑,平旦寅,日出卯,食时辰,隅中巳,正南午,日昃未,晡时申,日入酉,黄昏戌,人定亥”,即是一份十二时制和十二时辰之制的对照表,十分规范。

         我们从古代计时制度的流变之中,可以看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状况的演变,当然这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天文历法的不断精确分不开的。另外我们还发现《易》和《易大传》的年代,十二时辰还有形成,我们不仅要问,唐以后兴起的八字命理与周易,与阴阳五行术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7: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二、天文历法第十四

        说起日始,其时平旦、日中、昏暮、夜半四个时刻很可能都被考虑过。但最后留下的是夜半,是有其道理的。

       首先是日中,这个时刻应该是最容易测量的,但是也是人们主要活动的时刻,上古时人们只吃两顿饭,甲骨中的大食和小食就是吃饭的时间,这个风俗大概一直持续到秦汉。那中午干什么呢?《易经·系辞下》中说:“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可见中午前后,是人们劳作和交易的时刻,要是人为分为两天,就太不方便了。

         其次是日出、日落。也有很大问题。由于随着季节的变化,加上阴天下雨,日出日落的时间变化很大且有时难以确定。在人们对时间精度要求不高时还可以,随着天文历法的精度越来越高,这两个时刻也是不合适的。

         最后是夜半子时。目前传世的三件西汉时代的刻漏,都是所谓“泄水型沉箭式单漏”。东汉张衡作出了从泄水型沉箭漏到蓄水型浮箭漏和从单漏到多级漏这样两步重大改进。使得漏箭这一计时仪器的精度大为提高。人们可以不用依靠天文观测而能连续、精确的计时。这样夜半子时作为一日分界点的测量条件就具备了。同时夜半是人们休息时间且固定,以它为一日的分界再合适不过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7: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三、天文历法第十五

中国古代以干支记日。这个做法在殷代就已经开始了,目前我们看见最完整的六十甲子的材料就是黄组的一块牛胛骨,即甲骨文干支表 (《合集》3798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以六十甲子计年、月、日可算是中国最聪明的创造之一了。殷代的历法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和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对于我们来讲是如此的熟悉,研究古代天文学、古代医学、古代哲学等传统文化,不搞清楚干支系统及其承载的文化信息, 就会寸步难行。究其涵义,几千年来人们赋予它太多的内容,可谓史不绝书、汗牛充栋。而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的起源。先看看郭沫若先生怎么说。

        对古人关于的干支的诸多解释。郭沫若在《释支干》一文中评论说:

      “ 关于支干之解释, 自汉以来如《淮南子》、如《史记》、如《汉书》、如《说文》, 虽均有所尝试, 然皆据后来之字形字义作望文生义之臆测, 故了无一当” 。

     郭沫若从文字发生学的角度,考证十干符号的文字起源。他认为:

1、“ 甲、乙、丙、丁”乃是产生于渔猎社会的一组最早的文字系统,他考证“ 甲”是鱼鳞、“ 乙”是鱼肠、“ 丙”是鱼尾, “ 丁”是鱼之眼睛,四字通统从鱼而来, 而鱼只有在渔猎社会时期才是人类主要的生活资源,故得出“ 甲、乙、丙、丁”在文字发生学上当是最古老的一组文字。

2、“ 戊、己、庚、辛、壬、癸”六个字郭作出了详尽的考释,指出它们是一组器物之象形,且多系古人所用之武器,同时也是古人常用之生产工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据此, 郭沫若指出“ 甲、乙、丙、丁属于渔猎时代之文字, 、“ 戊、己、庚、辛、壬、癸”则非金石并用时代不能有”。由殷代确已有青铜器之钲,认定此六字当为殷人所补造。

4、从甲、乙、丙、丁为一系, 戊以后又为一系的观点出发,郭沫若认为甲、乙、丙、丁实为古人与一、二、三、四相应之次数。犹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 郭先生详细研究了殷代先王世系的称谓。得出“ 乃殷人以甲乙名日之前, 曾先以甲乙为次数”以名先王之次。


5、郭先生指出:“ 由文字之性质而言,十干文字至少有半数以上当创制于殷人;由传说之性质而言,十日乃帝俊之子,亦当出于殷人所构想,故以十日为旬之制当始于殷人。十日旬制既始于殷人,则以日为名号之事,亦当始于殷人”。



      郭先生的观点是利用殷墟甲骨卜辞提供的新材料,大胆推论假设,多有前人所未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7: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四、天文历法第十六

           《左传·昭公七年》中说

             “公曰:“何谓六物?”对曰:“岁、时、日、月、星、辰是谓也”。公曰:“多语寡人辰,而莫同。何谓辰?”对曰:“日月之会是谓辰,一岁日月十二会,所会谓之辰。故以配日。

            岁指年。《释天》云:“载,岁也。夏曰岁”,“周曰年”。
            李巡曰:“载,一岁莫不覆载也。”
            孙炎曰:“四时一终曰岁,取岁星行一次也。年取年谷一熟。”是言岁即年也。

           时谓四时,春夏秋冬也。

           日谓十日,从甲至癸也。

           从正月至十二月也。

           ,二十八宿也。

           辰谓日月所会,一岁十二会,从子至亥也。


          所以说“十二辰”为夏历一年十二个月的月朔时,太阳所在的位置。

          郭沫若考释十二支,得出如下结论:十二辰乃固定于黄道周天的一个环带,后进者乃十二等分, 每辰各30度。十二辰依子、丑、寅、卯之序由东而西即由右而左, 与日、月、五星之运行相反,故古用岁星纪年时,有太阴太岁之虚设以为调剂。中国古代之十二辰实无殊于西方之十二宫。十二辰环带围绕周天, 其次自无终无始, 无顺无逆。

         地球公转引起太阳沿黄道自西向东的周年运动。地球自转又引起太阳沿赤道自东向西的昼夜运转。古人将天赤道分成十二天区,北方为子位,南方为午位,东方为卯位,西方为酉位,一昼夜即为十二时辰,十二辰纪时之制发端于秦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7: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五、天文历法第十七

    干支之制,渊远流长,无论天干地支由何而来,干支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始终有着广泛的用途,综合历代文献,其主要内容有:

1、用干支依次组合的方式纪年,即以六十甲子纪年。

    干支纪年,为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60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六十年一循环,周而复始,无穷无尽。可追溯最早使用干支纪年,一般认为是始于东汉的《四分历》,即公元85年。

    清顾张思 《土风录》卷十一中说:“年齿曰庚,问人年曰尊庚,同年岁曰同庚,所以古人称年龄相同为“同庚”。又同年出生者,甲子必同,同岁又称“同甲”,苏轼《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有诗云:“旧游到处皆苍蘚,同甲惟君尚黑头。”人到六十岁,旧称“花甲”,亦称“ 花甲子 ”。

2、用地支纪月,即是将每月所置之辰称为月建。

    按夏历,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余者类推。何者为“建”,斗柄所指也。汉后多从此说。

    但祖冲之却说:“月位称建,谅以气之所本,名随实著,非谓斗构所指。近校汉时已差半次。审斗节时,其效安在?”第一个提出疑问。到清代的梅文鼎进一步指出:“十二月建之非关斗柄。”

    清代大儒戴震说:“今考北极璇玑四游与日躔黄道发敛相应,而二十四气因之,祖氏所谓‘谅以气之所本’,虽未能确言,其识卓矣。”认为北斗绕北极十二辰位置而成月建。

3、用干支配合的方式纪日,六十日一循环。

     连续以干支纪日,文献所见,从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2年)起,一直到清代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计二千六百多年,从未间断。

     另外中国古代还有以天干纪日的做法,如《楚辞.哀郢》说: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去 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鼌吾以为行。”

     这里的“甲之鼌”,甲为月之初,鼌为朝,黎明也。这种纪日方法在甲骨文中也很普遍。

      同样也有以地支特殊纪日的做法。比如《左传·昭公九年》:“辰在子卯,谓之疾日。”杜预注:“疾,恶也。紂以甲子丧,桀以乙卯亡,故国君以为忌日。” 孔颖达疏:“言王者恶此日,不以举吉也”。子,甲子也;卯,乙卯也。古人省文,但言“子卯”。所以《礼记》说:“子卯不乐”。子卯日不行音乐,这是古礼。

      汉代翼奉解释道:“子为贪狼,卯为阴贼,是王者忌子卯,《礼经》避之,《春秋》讳焉。”对于此种说法顾亭林以为是术家之说,颇不以为然。

4、用干支纪时。

     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称子时、丑时等。夜半子时(23点至1点)称子夜,也称午夜。

     古人又分一夜为五段,即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称五更或五鼓。

     干支计时,起于何代,尚待查考。以现有材料看,最终定型似为魏晋以后之事。

5、用干支表示方位。

    地支:子是正北方,午是正南方,酉是正西方,卯是正东方。

    天干:甲、乙在东,丙、丁在南,庚、辛在西,壬、癸在北。

6、用干支作为人名。

    夏商先公先王多用干支为名者多矣。如夏之孔甲、履癸(桀)、商之太乙(商汤)、太甲、盘庚、文丁、帝辛(商纣)等。到了西周,用干支作人名的就很少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7: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六、天文历法第十八

     中国古代历法两大核心一为岁实,一为朔策。

     所谓朔策,就是朔望月长度,东汉所颁行的《四分历》规定朔策为29.53085日。要说明的是,这个朔策值不是通过天文观测而来,而是通过19年7闰法推算而来。

      19年7闰,共235个朔望月。按中国古代大多数历法采用的“四分历”的岁实和朔策(朔望月的长度),19回归年同235朔望月是相等的,它们的关系是:

        19×365.25=235×499/940=6939.7529

        通过19年7闰的置闰法,阴阳历就完全调和起来了。商周时还没有采用这种置闰方法,大概是三年一闰。直到春秋末才采用19年7闰,这一用就用到了南北朝时期。直到唐朝的李淳风的《麟德历》才取消了闰周的做法。

     对于闰月的安排,开始均采用年终置闰,商周叫“十三月”,秦汉叫“后九月”。直到西汉的《太初历》规定以没有中气的月作闰月,因为闰月的存在,才有了设置二十四节气的必要。反之二十四节气产生以后,更准确地设置闰月才有了基础。

     从现有材料看来,《吕氏春秋》就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大部分名称。《淮南子·天文训》中出现了全部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说明二十四节气产生在秦统一中国以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7: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七、天文历法第十九


       司马迁在《史记.历书》说了很重要的一段话:

   “天下有道,则不失纪序;无道,则正朔不行於诸侯。幽、厉之后,周室微,陪臣执政,史不记时,君不告朔,故畴人子弟分散,或在诸夏,或在夷狄,是以其禨祥废而不统。”

    按照周礼,先前天文历法是由周王室垄断的,这部分人古代叫做“畴人”,专门执掌天文历算之学,父子世代相传为业。周官称史。

    西周史官最主要的是大史。

    大史,也叫太史,是史官及历官之长。秦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文历法。魏晋以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至明清两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负责,又称翰林为太史。

     太史在夏、商、周三代具有很高的地位,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卜日等事。

   《易•系辞上》说:“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其实这里主要是说天地四时变化的推算,人君据此以“行四时生杀”。天垂象,无非是指日食、月食之类,古代称为“书日”。

   《尧典》中说:“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这里的羲和,就是世掌天地四时之官。

   《尚书•胤征》中记载了羲和之官“废厥职,酒荒于厥邑”,“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诛,《政典》曰:‘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今予以尔有众,奉将天罚。”

    这里是说夏王仲康时,羲和嗜酒怠政,秋天发生日食却没有预报,这在上古认为日主人君吉凶的年代真是罪大恶极,所以命令胤侯征讨,以干先王之诛,当时法典规定:天象的预报要准确,“先时”或“不及时”,都要“杀无赦”。

    所以在上古时代,天文历法是国家头等政务,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者也。《易•艮》彖传云:“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这里“时”,其实指的就是据天时安排人事,依四时变化而主政事生杀的意思。

    在周代,是由太史掌握岁和年的误差调整,以便按季节安排民众应做的事,把这种安排颁布给各官官府和采邑。每年年终时,颁布明年十二个月的朔日给各诸侯国。这就叫告朔,逢闰月,就告诉王居住到路寝门中处理政事,过完这个月。

    而到了西周末年的幽、历时代,周室衰微,诸侯崛起,陪臣执政,史不记时,君不告朔,由周王室垄断的天文历算之官,四散奔逃,按照司马迁的说法:

    “昔之传天数者:高辛之前,重、黎;於唐、虞,羲、和;有夏,昆吾;殷商,巫咸;周室,史佚、苌弘;於宋,子韦;郑则裨灶;在齐,甘公;楚,唐眛;赵,尹皋;魏,石申。”

      这些流散于诸侯的畴人子弟也被诸侯用来观天造历,这就是春秋古六历的由来,这也是孔子痛心疾首的“礼崩乐坏”一个方面。但它同时却极大的促进了中国天文历法的发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7: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八、天文历法第二十

           《周礼•春官》说到太史时,有这样一段话:

            “大史掌建邦之六典,以逆邦国之治。...................正岁年,以序事。颁之于官府及都鄙,颁告朔于邦国。闰月,诏王居门,终月。大祭祀,与执事卜日,戒卑宿之日,与群执事读礼书而协事。”

             这里是说古代帝王常常于每年末向诸侯颁布来年十二个月的朔日和每月安排的政事,诸侯要祭告祖庙,受而行之。对此郑玄注解道:“若今时作历日矣,定四时,以次序授民时之事。……天子颁朔于诸侯,诸侯藏之祖庙,至朔,朝于庙,告而受行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三点:

           1、古代历法为天子专管,其中历象观天,祭天法祖,卜占吉凶三位一体,都是帝王的专利。

           2、古代历法不仅仅是历日,更重要的是“以次序授民时之事”,谓之政令,由天子每年年终统一发布,诸侯执行。

           3、这种历日与政事的结合,古代叫做《月令》,顾名思义,月令即按月行令,所谓月令,指“因天时,制人事,天子发号施令,祀神受职,每月异礼,故谓之月令”。

          我们现在能够看到上古月令,最早的是《夏小正》,孔子所谓“夏时”,有学者认为它就是一部夏代流传下来的星象物候历。其中首先是以星象记历,然后记述每月的物候,以及农事和祭祀的安排。《夏小正》有学者认为是一部十月太阳历。其辞也简,其意也朴。

         月令文献最重要要属《礼记.月令》,这个《月令》成书于西汉,创制于战国,其中充满了阴阳和五行相生相克的气息。它可以说是战国以后人们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一个总和,研究《易大传》,不能不看《礼记.月令》。换一个角度来讲,《易》本身以及卦爻辞显得更朴素一些,其内容主要是神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占断。还没有后来那么多的哲思。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7: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九、天文历法第二十一

        月令所构建的时空图式,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 它在我们的政治伦理,社会习俗,思维方式等都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总结一句话,就是顺天应人。

         作为历法来讲,古代更关心的是农时的安排,这就要求对节气做出安排。气是包括分至在内在二十四个历法术语,用它们把一回归年划为二十四等分。两气间的长度为十五日多。气是阳历,同地球绕太阳公转一致,每年所在的位置是不变的。二十四气又分为节气、中气两类,以上凡奇数者为节气,偶数者为中气。今天人们习惯上把中气也称为节气,叫二十四节气。具体的讲就是:

        立春 在阳历二月,太阳黄经为315°。二十四节气之首,象征春天的开始,此时万物复苏,大地春回。  

  雨水 在阳历二月。太阳黄经为330°。意味着从此以后,我国广大地区将停止降雪,开始下雨。黄河流域一般在三月初终雪,初雨期一般在二月中旬。到了雨水节,由于暖湿的东南季风开始登陆,雨水逐渐增多。  

  惊蛰 在阳历三月,太阳黄经为345°。开始打雷,气温地温渐渐升高,土地已解冻,春耕开始。蛰伏地下的昆虫和小动物开始出土活动。谚曰:“过了惊蛰节,耕田不停歇。”  

  春分 在阳历三月份,太阳黄经为0°。春分、秋分,古时统称日夜分,即昼夜相等的节气,是春秋两季的中间。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从这天开始,北半球日长夜短,太阳照射在12小时以上;太阳升起和落下的地方,也从正东和正西,逐渐向东北和西北偏移。  

  清明 在阳历四月,太阳黄经为15°。气温转暖,草木萌动,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这一天各地有扫墓栽柳等风俗习惯。  

  谷雨 在阳历四月,太阳黄经30°。雨量渐增,适于谷物生长,即“雨生百谷”的意思。谚曰:“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立夏 在阳历五月,太阳黄经为45°。春天已逝,夏日来临,气温显著增高,炎暑即将开始。雷雨增多,进入夏忙季节。  

  小满 在阳历五月份,太阳黄经60°。从小满开始,我国从南到北,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籽粒逐渐饱满,普遍开始结实成熟,南方已开始收获。  

  芒种 在阳历六月,太阳黄经为75°。芒,即代表一些有芒的作物如小麦等。芒种就是表明这些作物成熟,或表明晚谷、黍、稷等作物播种最忙的季节。  

  夏至 在阳历六月,太阳黄经为90°。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空,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谚曰:“进入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抢先。”“过了夏至节,锄头不能歇。”  

  小暑 在阳历七月,太阳黄经为105°。暑气上升。暑是炎热,小暑是气候炎热但还没有达到顶点的意思。  

  大暑 在阳历七月,太阳黄经为120°。小暑尚未达到最热,而大暑是一年中最势的季节。七月份进入汛期,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说法,要注意防汛。  

  立秋 在阳历八月,太阳黄经为135°。秋是植物成熟的意思。这一天开始进入秋天,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 在阳历八月,太阳黄经为150°。大暑过后,气温逐渐下降,一般每候只降温半度左右。由大暑到处暑,降温不到3℃。而处暑过后,降温加剧,一候即能降温2℃左右。因此,处暑是比较明显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处暑表示暑天终止。  

  白露 在阳历九月,太阳黄经为165°。天气逐渐转凉,白天气温高,晚上气温低,形成露水。  

  秋分 在阳历九月,太阳黄经为180°。太阳由北半球越过赤道,回到南半球,又一次直射赤道,昼夜再次等长。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从这天开始,北半球日短夜长,太阳照射在12小时以下,升落也由正东、正西,逐渐向东南和西南方向偏移。  

  寒露 在阳历十月,太阳黄经为195°。正是“已凉天气未寒时”,露华渐浓,草木枯萎。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逐渐转冷的意思。秋种结束,谚曰:“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霜降 在阳历十月,太阳黄经为210°。天气将寒,露积为霜,正是三秋农忙季节。谚云:“抢秋抢秋,不抢就丢。”  

  立冬 在阳历十一月,太阳黄经为225°。冬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这一天起冬天开始,谚曰:“立了冬,把地耕,能把土里养分增。”  

  小雪 在阳历十一月,太阳黄经为240°。气温下降,开始降雪,北方已到封冻季节。谚曰:“小雪雪满天,来岁必封年。”  

  大雪 在阳历十二月,太阳黄经为255°。气温继续下降,地面积雪,北方河塘开始封冰,进入农闲季节。  

  冬至 在阳历十二月,太阳黄经为270°。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是北半球黑夜最长的一天。从这天起,北半球的白天逐渐增长,日出日落的方向也逐渐北移。  

  小寒 在阳历一月,太阳黄经为285°。进入寒冬腊月,冷气积久而为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大寒 在阳历一月,太阳黄经为300°。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谚曰:“冷在三九”,又曰:“一九二九,滴水不流;三九四九,冻破缸臼。”从冬至起开始数九,大寒正在三九。

        天文历法就说到这里,下面说说易象的问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5 18: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里头遗址陶文:
二里头遗址陶文.gif

请问先生引用的这个二里头遗址陶文的出处?可有资料上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18: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篇文章等我转载一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8 14: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十一月份的贴子里 贴主一直没来过 可惜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14: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一、易象第二

        《太平御览.卷九》引王子年《拾遗记》中的一段话:

            “伏羲坐於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

         上古先民以自身观照万物,“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里的“类”字很重要,可以说《易经》思维逻辑就是类比的逻辑。而八卦作为天地万物象征体系的符号,就是类比逻辑的最终结果。

        八卦始于卜占,到后来成为集巫术、宗教、哲学、科学、艺术、政*治为一体的庞大的象征体系,他的基础就是“象”,或者叫做“物象”。而八卦本身我们也可以理解成为一种“象”,只不过是一种高度类化概括了“意象”罢了。

        “类”字初义,本为兽名,又为祭名,其与“族”义同。

         在西方的逻辑学中,有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同一律是说:A=A;矛盾律是说A不是非A;排中律是指:A是B或不是B。意思是说任一事物在同一时间里具有某属性或不具有某属性,而没有其他可能。我们叫做科学的逻辑。

         而中国的类比逻辑却不是这样的。卦象之中,此种逻辑最为明显,比如乾为天,为圆,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能够把这么多具体的物象统一起来的,是因为乾代表了“健”的类化意象,但是这种中国人思维逻辑,永远也不可能产生西方的“非此即彼”的物质的抽象概念。

        我们说这些高度概括的类化意象只有符号化,才能最终走向建立相应逻辑结构和进行逻辑运算。而八卦符号系统的功能正在于此。而这个符号系统却充满人类自身主观感觉的因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