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41|回复: 63

[易学研究] 中国卜占系列谈——五方神谈

[复制链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6-28 17: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篇语:


东西南北中,春夏与秋冬,古来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1、谣谚中宿命

《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记载这样一段有趣故事:
  
         是说夏朝第十四代帝孔甲,五年,打猎在东阳萯山,“东阳萯山”就是偃师北的首阳山。遇大风,天色昏暗,迷失方向,避进一家老百姓的屋子。这家人家正在生孩子。有人说:“君主到来,这是好日子啊,这个该子一定大吉大利。”有人说。“怕享受不了这个福分啊,这个孩子一定会遭受灾难。”孔甲就把这个孩子带了回去,说:“让他作我的儿子,谁敢害他?”孩子长大成*人了,一次帐幕掀动,屋椽裂开,斧子掉下来砍断了他的脚,于是只好作守门之官。孔甲叹息道:“哎!发生了这种灾难,是命里注定吧!”于是创作出“破斧”之歌。

        《史记·夏本纪》记载:"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国语·周语下》云:"孔甲乱夏,四世而陨。”这个孔甲昏庸荒淫,不理政事,田猎为乐,威望日降,国力衰弱,诸侯多叛,四世夏亡。孔甲实为祸首。

        再说这个孩子,出生即遇人主,而后贵为王子,可偏偏让斧子砸断了脚,最后做了个守门之人。老天不因其权贵而庇佑,唯明以崇德,默以思道,方能安身立命,想想世间事,不由得叹一声“命矣夫!”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于歌谣,尤其是童谣,往往是相当笃信,而其所预言的事情,每每必中。特别是它预测是祸事的时候,会引起人们极大的重视和恐 惧。

       在中国古代,文字产生是较晚的事情,但部族的历史和社会的规则,往往通过巫祝史卜系统口耳相传,而谣谚主要部分,就是巫言,在《太平御览》引《三国典略》就把“巫言”作为“谣曰”的代称。王充在《论衡》中说:

          人且吉凶,妖祥先见。人之且死,见百怪,鬼在百怪之中。故妖怪之动,象人之形,或象人之声为应,故其妖动不离人形。天地之间,妖怪非一,言有妖,声有妖,文有妖,或妖气象人之形,或人含气为妖。〔妖气〕象人之形,诸所见鬼是也。人含气为妖,巫之类是也。是以实巫之辞,无所因据,其吉凶自从口出,若童之摇矣。童谣口自言,巫辞意自出。口自言,意自出,则其为人,与声气自立,音声自发,同一实也。



这里王充将巫辞和童谣相提并论。中国古代的人们心理充满了对天命无常的畏惧,同时也对巫祝通天的法力充满了敬畏。

评分

参与人数 2名望 +10 銀子 +20 功勛 +55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10 + 20 + 5 上古文化,源于卜占; 惑而解之,《周易》 ...
浪花 + 50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7: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2、白虹贯日

《战国策·魏策四》中有这样一段话

           唐且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淮南子·天文训》中说:“虹霓慧星者,天之忌也。” 这里所说的彗星袭月、白虹贯日、仓鹰击殿都被古人视为凶杀之兆,一旦出现,就预示着人间将有大事发生。《系辞》中说:“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就是这个意思。

            说起这个“虹”来,很有些意思,甲骨文“虹”的写法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对于这个“虹”字,陈梦家先生解释为“象两头蛇龙之形”。此种说法在古文献中得以印证:

            《山海经.海外东经》中说:“ 虹虹在其北, 各有两首。”说明古人认为虹为两首之物。

              又《殷虚书契菁华》4胛骨反面的一条占辞和验辞:
  
              王占曰:“有祟。”八日庚戌,有格云自东,面母(冥晦);昃,有出虹自北饮于河。
              
               可见在商代人们就把出虹的天象,作为占验吉凶的异象。有趣的是卜辞中说虹“饮于河”,可见其必有首,而且能在河中饮水。  

             清郝懿行《尔雅义疏·释天》有:

           "虹双出,色鲜盛者为雄,雄曰虹;闇(暗)者为雌,雌曰霓(蜺)。”

           东汉末年刘熙的《释名》对虹作出以下解释:

               “虹,攻也,纯阳攻阴气也。又曰蝃蝀,其见每於日在西而见於东,啜饮东方之水气也。见於西方曰升,朝日始升而出见也。又曰美人,阴阳不和,婚姻错乱,淫风流行,男美於女****美於男,恒相奔随之时,则此气盛,故以盛时合之也。”

                “霓,啮也,其体断绝,见於非时。此灾气也,伤害於物,如有所食啮也。”




       总之,古代的人们缺乏科学知识,对虹以神怪目之,它被人们想象成具有一身而两首,且能饮水神物。在上古产生了对彩虹的禁忌。《诗经》说:“蝃蝀在东,莫之敢指。”这里的蝃蝀,《说文》中说“虹,螮蝀也,状似虫”,彩虹是不可以指的,虹为恶兆,虹蜺的出现使古人战栗不安,于是就产生相应的巫觋诅咒厌胜的方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7: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3、两头之蛇

       上古初民,刀耕火种,茹毛饮血,对于蛇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并被赋予了强大而神秘的力量。在周易古经中,“有它”凡三见,“它”字就是“蛇”字的古写。《说文》中说:“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是说当时蛇多,所以人们见面时常相问:没有蛇吧?这相当于后世见面问候的套语:别来无恙?段玉裁注:“相问‘无它’,犹后人之‘不恙’‘无恙’也。”

        另外关于蛇的记忆在《山海经》中体现尤为突出。其中仅人面蛇身、一人首二蛇身、二人首一蛇身、四翅之蛇、二翅之蛇、飞蛇等蛇描述就有二十三种以上。比如我们熟悉的四方神:

             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

             东方有句芒,身鸟人面,乘两龙。

             北方禺疆,黑身手足,乘两龙。

            从中我们发现这四位神都是乘两龙,关于龙图腾的起源按照《左传》的说法,太昊伏羲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是说伏羲氏以龙为图腾的。龍作为圖騰,其主干就是蛇。

            再比如我们熟悉的女娲,在先秦的文献中,女娲仍是一个创世之神: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到了汉代的《淮南子》、《风俗通》,女娲已然变成一位救世超人和人类始祖,开始补天并抟黄土作人了。

              到了东汉王逸至晋代的郭璞作注时,我们才知道女娲的模样:“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

              到了唐代,女娲又和伏羲不但成为兄妹而且成婚了。

           《春秋世譜》雲:“華胥生男子為伏羲,女子為女媧。”

              唐李冗《獨異志》書云:“昔宇宙初開之時,只有女媧兄妹二人。議以為夫妻,又自羞恥。兄即與妹上崑崙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為夫妻,而煙悉合,若不,使煙散。于煙即合,其妹即來就兄。”

      伏羲与女娲本来不相干,但是经过中国人将近1000年的努力,终于成了两口子,而且为了和女娲相配,伏羲也长了一个蛇身子。

      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说:“太暤包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

      最奇怪的是二人在一起的形象却是一幅二蛇交尾之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们说这种现象不是偶然的,其中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似乎暗示着远古时期龙族部落的血战,我们可以在《周易》古经和《山海经》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7: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4、凤鸟与龙蛇

        东晋王嘉《拾遗记》中说:“春皇者,庖牺之别号。所都之国有华胥之州,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

        这里说的庖牺就是伏羲。秦汉五行家以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号,死后,祀于东方,所以为木德之帝,为司春之神。西汉刘歆《世经》有言:“庖牺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帝为太昊。”自此伏羲才与太昊相附而并称。

       太昊,风姓之祖,《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大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而任、宿、须句、颛臾都是位于古济水区域的风姓小国,为东夷,尚在诸夏之外。其司太昊之祀,可知一些东方夷族视太昊为先祖。先秦文献无一处太昊、伏羲并称,可见是两个人。据闻一多先生考证楚国人崇拜的东皇太一就是太昊,天帝者也。

       需要指出的是,在甲骨文中“风”、“凤”为一字,乃是凤鸟之象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看这个风字,显然是一个鸟之象形,刻意画出了凤鸟的翎冠和圆斑形尾翎。

        《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少嗥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这里郯国国君郯子自认少昊氏为先祖,少昊,嬴姓,以凤鸟为图腾。

          太昊、少昊,甚至后来的殷商、楚人的后人追溯先祖时,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凤鸟,并以其为图腾,似乎存在着某种渊源,其起源也可能均来自东方。至于伏羲,在先秦人们的传说中,一直若隐若现,直到易传作者才记述他发明了八卦。到西汉末,与太昊相合。到东晋说其人首蛇身,并最后和女娲纠结在一起了。

         中国先秦及秦汉的帝王世系及其混乱,一人为多人,多人为一人,人神混杂,时间颠倒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是花样百出,究其原因,无外乎两条,一为口耳相传中的错讹;二为文化和政治的改造。上古帝王世系的建立,始于战国谈天的邹衍,发展于司马迁,定型于西汉末刘歆。自班固引之于《汉书》,后世史籍遂成定论。

        创世神伏羲和女娲变成人类始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他们形象的逐渐清晰,无不渗透着人们古史观念的变化。上古人类存在着对蛇的恐惧和想象,并逐渐形成与此有关的习俗,并以他的出现为凶象,因为蛇在古代代表着危险,后来逐渐引申为外族的侵扰,到最后成了兵凶的象征。

         而两头之蛇,至少在商代人们就将天上的彩虹想象为两首蛇,在夏、商、周一直以凶象存在。但在秦汉以后,被人们又形容为阴阳交合的象征,《易通卦验》云:虹者,阴阳交接之气。大概是受了虹的传说的启发,汉以后人们,将伏羲和女娲塑造成人首蛇身的模样,并把他们画到一起,作为人类始祖来供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7: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5、虹的魔咒

          纵观史籍,虹的记载历代不绝,《文献通考》说:“凡白虹者,百殃之本,众乱所基”,.举例一二:

1、东汉光武建武七年四月丙寅,日有晕抱,白虹贯晕,在毕八度。毕为边兵。秋,隗嚣反,侵安定(《皇德传史》曰:“白虹贯,下破军,晋分也。”)。
  
2、西晋武帝泰始元年七月甲寅,日晕再重,白虹贯之。 
      太康元年正月己丑朔,五色气贯日,自卯至酉。占曰:“君道失明,丑为斗、牛,主吴、越。”是时孙皓淫暴,四月降。

3、西晋怀帝永嘉二年正月戊申,白虹贯日。二月癸卯,白虹贯日,青黄晕五重。占曰:“白虹贯日,近臣为乱,不则诸侯有反者。晕五重,有国者受其祥,天下有兵,破亡其地。”

4、西晋愍帝建兴二年正月辛未庚申,日陨於地。又有三日相承,出於西方而东行。五年正月庚子,三日并照,虹霓弥天。日有重晕,左右两珥。占曰:“白虹,兵气也。三、四、五、六日俱出并争,天下兵作。丁巳亦如其数。”

5、东晋成帝咸和九年七月,白虹贯日。 咸康元年七月,白虹贯日。 二年七月,白虹贯日。自后庾氏专政,由后族而贵,盖亦妇人擅国之义,故频年白虹贯日。

5、东晋海西公太和三年九月戊辰见,二虹见东方。四年四月戊辰,日晕,厚密,白虹贯日中。十月乙未,日中有黑子。五年二月辛酉,日中有黑子,大如李。六年三月辛未,白虹贯日,日晕五重。十一月,桓温废帝,即简文咸安元年也。

6、东晋安帝元兴元年二月甲子,日晕,白虹贯日中。三月庚子,白虹贯日,未几,桓元克京都,王师败绩。明年,桓元纂位。
       安帝义熙七年七月,五虹见东方。占曰:“天子黜。”其后刘裕代晋。 

7、陈文帝天嘉七年二月庚午,日无光,乌见。占曰:“王者恶之。”其日庚午,吴、楚之分野。四月甲子,日有交晕,白虹贯之。是月癸酉,帝崩。

8、后周武帝保定五年正月辛卯,白虹贯日,占曰:“为兵丧。” 
      建德二年二月辛亥,白虹贯日。占曰:“臣谋君,不出三年。”又曰:“近臣为乱。”后年。卫王直举兵反。

9、隋文帝开皇九年正月己巳,白虹夹日。占:“臣背主。”又“无德者亡”。是月灭陈。

10、南宋高宗建炎三年春,白虹贯日。占:“近臣为乱,或诸侯叛。”四年二月辛亥,白虹贯日。於是金虏始退,群盗大起。

11、南宋宁宗庆元元年正月丙辰,白虹贯日。占:“百殃之本,众乱之基,有兵。”又曰:“近臣为乱。”於是侂胄用事,时政以变,兵祸始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7: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6、伏羲复仇

          在《国语.郑语》中记载了以下一段有趣故事:

          “宣王之时有童谣曰:“檿弧箕服,实亡周国。’于是宣王闻之,有夫妇鬻是器者,王使执而戮之。府之小妾生女而非王子也,惧而弃之。此人也,收以奔褒。天之命此久矣,其又何可为乎?”

           是说周宣王之时,有童谣唱道:“檿弧箕服,实亡周国。”这里的檿弧箕服,韦昭注为:“山桑曰檿。弧,弓也。箕,木名。服,矢房。”大意是说那卖桑木弓、箕剑袋的人,就是要灭亡周朝的人啊。宣王大惊,立即派人捕杀卖桑弓、箕箭袋的人,一对卖弓箭的夫妇为逃避杀戮,逃离京城,奔向褒国。此时正好宫中一个宫女,不夫而育,害怕之下,将女婴丢弃,正好被逃亡的夫妇捡到。这个女婴就是褒姒。

      那么这个宫女为什么不夫而育呢?《国语.郑语》接着说到:

         “《训语》有之曰:‘夏之衰也,褒人之神化为二龙,以同于王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君也。”夏后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莫吉。卜请其漦而藏之,吉。乃布币焉而策告之,龙亡而漦在,椟而藏之,传郊之。’及殷、周,莫之发也。及厉王之末,发而观之,漦流于庭,不可除也。王使妇人不帏而噪之,化为玄鼋,以入于王府。府之童妾未既龀而遭之,既笄而孕,当宣王时而生。不夫而育,故惧而弃之。为弧服者方戮在路,夫妇哀其夜号也,而取之以逸,逃于褒。褒人褒姁有狱,而以为入于王,王遂置之,而嬖是女也,使至于为后而生伯服。”


           大意是说夏朝末年,褒氏二君的神灵化为二龙,在夏王庭交尾,夏王对此进行占卜,问神灵是杀掉呢?是赶跑呢?还是制止它们呢?贞问结果是“莫吉”。于是夏王又改卜请示说,那能不能把龙漦收藏呢?结果曰“吉”。


          于是夏王祭祀,二龙消失而留下龙漦。夏王命人将龙漦藏在椟匣里,以郊礼祭之。一直传到西周都没有打开。一直传到周厉王末年,厉王却打开观看,龙漦洒流于王庭,无法清除。周厉王让宫女不着衣裳大声喧哗,龙精化为玄鼋。


         玄鼋爬进王府里去,被一个不到七岁的小姑娘碰上。8年后,已是周宣王年间,这个小姑娘在竟然不夫而育,生下一个女婴。这个女婴就是前面被卖弓箭夫妇捡到的弃婴,长大后便是褒姒。赫赫宗周,最终亡在褒姒笑声中了。

  
         我们读过这两段故事传说,不禁使我们感觉到冥冥中好像一直有一个阴影笼罩夏商周三代的头上。我们从夏朝衰亡时的二龙同于王庭,殷商时的两头之蛇(虹)的厌胜,到西周由龙漦而化的玄鼋,似乎这个褒姓之国的先君一直在对华夏三代的人们进行某种意义上复仇。这大概是出于东周之人对褒姒误国的愤恨而演绎出来的传说吧。据史记记载,有褒氏为禹后,姒姓,从夏禹立国,到东周初年为巴国所灭,历时一千余年。

         而所有这些传说、记载大概都离不开上古人们对蛇的禁忌。《新序》、《列女传》、《贾谊集》、《论衡》等书中都有不能杀两头蛇、 见两头蛇者死的记载。唐朝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说:“见蛇交,三年死”。即古代人们认为看见二蛇交股,是不祥之征。对此,闻一多先生说:“《山海经》等书里凡讲到左右有首 或前后有首、或一身二首的生物时,实有雌雄交配状态之误解或曲解”。

         龙是蛇等动物神化的产物,二龙同于王庭或两头之蛇是雌雄二蛇交合衍生的影像。至于说二龙同于王庭是伏羲、女娲化身,代表着伏羲氏因“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战败而不断向黄帝一族的进行复仇,这只能是人们的一种大胆的猜测吧,或许有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7: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7、苗蛮祖神

   
       《山海经.海内经》有一段记载:

             南方.....有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首蛇身,长如辕,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维,人主得而飨食之,伯天下。

             这里说南方苗民崇拜的神祗叫延维,他人首蛇身,左右有首。又是一个两头蛇的形象,或者是二龙交尾之形,又和伏羲、女娲合体的形象何其相似。这个延维在《庄子.达生》也出现了一回:

             桓公曰:“然则有鬼乎?”


            曰:“有。沈有履,灶有髻。户内之烦壤,雷霆处之;东北方之下者,倍阿鲑蠪跃之;西北方之下者,则泆阳处之。水有罔象,丘有峷,山有夔,野有彷徨,泽有委蛇。”

           公曰:“请问委蛇之状何如?”


           皇子曰:“委蛇,其大如毂,其长如辕,紫衣而朱冠。其为物也,恶闻雷车之声,则捧其首而立。见之者殆乎霸。”


           可见这个延维就是委蛇,郭璞注认为是三苗之民的澤神。聞一多《伏羲考》謂延維、委蛇,即漢畫象中交尾之伏羲、女媧,乃南方苗族之祖神。


         有趣的是《庄子》一书同时最早记载了伏羲。而庄周为漆园吏,此地先属宋,后为楚,《庄子》一书可称楚文化的代表。伏羲神话传说和崇拜就保留在荆楚之地的苗蛮民族的记忆中。而现代人类学的研究成果也发现在南方少数民族广泛流传着伏羲神话,尤以苗族和瑶族为甚。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7: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8、黄帝四面

          《太平御览》卷七九引《尸子》佚文:

                 子贡云:“古者黄帝四面,信乎?”


                 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计而耦,不约而成,此之谓四面。”


             在这里,学生子贡就流传于民间的一个古老传说向老师发问:“听说古时候的黄帝有四张脸,可信吗?”孔子的解答是所谓四面,实际上是派四个人治理四方。这里孔夫子将荒诞不经的神话做了理性的改造和阐发,黄帝也就从上古的天神变成了人间帝王。

            到了司马迁作《五帝本纪》时,将孔子的这段话做了具体的落实:

             “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穀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其实“黄帝四面”的传说确实是存在的,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战国帛书《十六经.立命》云:


        “昔者黄宗质始好信,作自为象。方四面,傅一心。四达自中,前参后参。左参右参。践位履参,是以能为天下宗。君受命于天,定位于地,成名于人。唯余一人乃配天,乃立王、三公,立国置君、三卿。数日历月计岁,以当日月之行。吾类天大明。”


              这里的黄宗是指黄帝的宗庙,类似于明堂之类的建筑,而黄宗是按照黄帝本身的形象建造的。也就是“作自为象”,黄帝四面一心,黄宗也就四达自中,明堂的建筑在四方的分别是青阳、明堂、总章、玄堂,位于中央的是太室,而每个建筑又有三室,合起来就是12室,正合黄道十二宫之数,这样黄帝“践位履参“才符合天道。即“易室而处”。


     孔子的望文生训,并不能改变黄帝四面神的本来面貌。而在人类其他民族的神话之中也有类似的例子,最典型的就是印度的大梵天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7: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9、应龙女魃

     
     “黄帝”一词,始见于春秋时代的《左传》、《国语》,后世次第增益,考其来源,已然模糊不清。甲骨文中有“黄”、“黄尹”、“黄示”、“黄林”,有“帝黄”而无“黄帝”。西周文献、金文有称“皇天上帝”,“昊天上帝”,但无“黄帝”之称。丁山先生以为黄帝一词,来源于“皇天上帝”和甲骨中的“黄示”,或许是这样。但无论是“皇天上帝”,还是“黄示”,都脱不去天之大神的身份。

         中国古代的人们对于远祖的记忆存在着这样一个特点:在茫昧之初,往往把祖先想象为天神地祗,拥有无上的神力,这叫做先祖的神格化;到后期,随着人文和理性思维的发展,又纷纷把祭祀的天神地祗,赋予人性的品格,并和先祖同一,这叫做具有神格化的先祖。中国上古的历史,就是这样的人神混杂,色彩斑斓。黄帝也不例外,在《山海经.大荒北经》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记载: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这里是说西北黄帝和东南蚩尤打仗,叫一个叫应龙的在冀州之野蓄水准备淹蚩尤的军队。孰料蚩尤先下手为强,请来风伯雨师,纵起大风大雨,袭击黄帝。黄帝见势不妙,只好请来天女魃,止住风雨,遂能擒杀蚩尤。这场大战方告结束。


            故事到这里还没完,仗是打完了,但是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个女魃却不走了,导致天下大旱,黄帝的孙子叔均于是向帝禀报,于是驱逐女魃,命令道“神北行”,女魃被安置在赤水之北,而且为防女魃走后下大雨,先下令沟通河渠水道。


           天女魃,为旱神,居北,若烧之,可致雨。


           赤水,发源于昆仑之虚,其北大概在现在的河西走廊一带。


           应龙,《广雅》说:“有翼曰应龙”,是长着翅膀的龙,战后,“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山海经·大荒北经》)


          南方多雨,北方干旱,都是由于应龙、女魃所处的位置不同。这就是古籍中所记载的黄帝和蚩尤之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7: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10、浑敦史话

        《山海经·西山经》中记载:

             “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


          这里的帝江就是《左传》中的帝鸿,“鸿”从“江”音。这个帝江显然是个怪物,形状象个黄口袋,没有面孔和眼睛,六只脚,四个翅膀,这个模样象什么呢?我说象个飞碟,在《左传·文公十八年》里说:



“昔帝鸿氏 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德,丑类恶物。顽嚚不友,是与比周,天下之民谓之浑敦 。”

         帝鸿氏的不才子,仍是帝鸿,上古时期,多以部落的名称称人,所以叫一个名的,在各个时代都有,前后时间竟差七八百年,甚至更长,不是这个人活的长,是这个氏族历代都有人担任某个特定的职务,这一点在读古籍时,要多加注意。

         这个浑敦不是个好东西,说他“掩义隐贼,好行凶德,丑类恶物。顽嚚不友”,对此杜预解释道:“浑敦,不开通之貌。”今音转谓人不开通者为昏蜑。用今天的话说,昏蜑,就是浑蛋。可见当时浑沌之称是骂人的话,这一点,在《左传》中仍有例证,《左传·文公十八年》:



“ 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檮杌、饕餮 ,投诸四裔,以御螭魅。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 ,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凶也。

           可见这个浑沌之族在尧舜时仍不老实,为四凶之一,被舜流放 。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这个浑沌一变而成中央之神,最后化为黄帝了 。

           《庄子·应帝王篇》中说:

           “南海之帝为脩,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脩、忽乃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而《礼记·月令》中说:“(季夏之月)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

            庄子里说中央之神叫浑沌,战国以至秦汉又说中央之帝为黄帝,所以左傳文公十八年杜預注:“帝鴻,黃帝也。”

            这个浑沌从上古神话中的“无面目”的怪兽,到尧舜时的四凶之族,到庄子成为中央之帝,到秦汉时已然成为黄帝了。所以浑沌、帝江、帝鸿、黄帝这四个名称在古史流传过程中,最终被附和成了一个人,也从远古的混蛋演变成了华夏人文始祖,历史就是这么有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7: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11、黄帝之禘

         在《国语.鲁语》有一段很重要的话:

          “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高圉、大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

         这样齐备清楚的祀典,应该是周时各氏族后代整理的结果。这里的有虞氏、夏后氏、商人并不见得指的是舜、禹、汤三位,而是指他们的后人。有虞的后代为陈人;夏后的后代为杞和鄫;商人的后代为宋人。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说:

         “郑子产献捷于晋,戎服将事。晋人问陈之罪,对曰:“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


         这里子产叙述了陈国的来历。虞阏父,是舜的后代,周初为武王陶正。


         胡公,阏父子,为陈国开国之君,妫姓。《史记·陈世家》云:“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舜传禹,而舜子商均为封国。夏后之时,或失续,周武王克殷,求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

         妫氏,《史记·陈世家》云:“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

         恪,敬也。(《说文》)封其后示敬而已,故曰恪。


         三恪,《乐记》云:“武王克殷,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车而封夏后氏之后于杞,投殷之后于宋。”


        按孔疏引《乐记》的说法三恪为:黄帝后蓟,帝尧后祝,帝舜后陈。而按杜注为:“周得天下,封夏、殷二王后,又封舜后,谓之恪。并二王后为三国。其礼转降,示敬而已,故曰三恪。”即封虞﹑夏﹑商之后于陈﹑杞﹑宋。

        禘,大祭也,宗庙之祀,莫大於禘。《礼记.大传》:“礼,不王不禘 ,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 ,以其祖配之 ”


       这里说“不王不禘”,所以《左传》说只有虞、夏、商、周后代才有资格进行禘祭。而有意思的是禘祭的对象只有黄帝、帝舜、帝喾三位。关于禘祭的问题,聚讼千年,争论不已,我们且不管他,只是知道禘祭的对象为帝就行了,而这个帝是本氏族的始祖所自出,按郑玄的说法有配天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本氏族来源于某个更古的氏族,而这个氏族的代表往往被认为神明或叫天神。所以《左传》说“神明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7: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12、黄帝之传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中司马迁说到: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在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他就注意到,在最古之书如《尚书》只记载着尧以降的史事,而且在儒家的经典册籍之中也不提黄帝。那么谁总是提起黄帝呢?司马迁说“百家言黄帝”,其实这个百家,就是出于稷下学宫以谈天衍为代表的阴阳五行家。


          中国人的思想从夏商周一直到孔子,巫卜史祝系统行其道的时代,而儒家就是从这个系统分化而来,还是天志天命说,孔子言天命,墨子讲天志,都以为天是世界的最高主宰,其所谓天,就是所谓“皇天上帝”,天是具有意志的、因此是具有精神性的天。

          到老子出现,中国人的思想才真正形成了系统宇宙论的概念,老子透过神祗宗教的迷雾,提出了道先天地说。认为道是无意志、无意识的,却是超越天地万物之上的,因而不是物质性的,可谓观念性的绝对。即“原始的混然不分的物质存在的总体即混然一气”(张岱年语)。

         而阴阳五行家流行于战国,梁任公在其《饮冰室文集·阴阳五行说之来历》中谈到阴阳学说之害时曾提到:“宜负罪责者三人焉……曰邹衍,曰董仲舒,曰刘向。可见阴阳家其要”。阴阳五行家的来历,据刘歆在其《《七略·术数略》中说: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

         司马迁也说阴阳家特长是“序四时之大顺”。总之阴阳五行家出于天文历算之官,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畴人子弟四处流散,阴阳与五行合流,而成术数方士。到后来,方士与儒生合流,乃有《易传》之书。

        阴阳五行家祖师爷邹衍“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形成了以"阴阳消长,五行转移"为理论基础的宇宙观。而到后世,“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数也。”我们可以看到,易大传的作者们是全盘接受了阴阳家的理论衣钵,至于他们是不是“传其术不能通”,而成为“怪迂阿谀苟合之徒”,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7: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13、黄帝神数

       在春秋之前,黄帝可能还是荒古无稽的传说,但从战国开始,百家言黄帝,尤其在阴阳家的口中,黄帝的形象却越来越清晰起来。黄帝先为宇宙初始,后又成人文始祖,拥有着种种神异之能,

       《淮南子‧說林訓》:“黃帝生陰陽”;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時播百榖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勞動心力耳目,節用水火材物。”

       与此相类的关于黄帝一些说法,充满了阴阳五行的因素,其中的一些数字,更是一些所谓的“神数”。

      《尸子》:“黄帝四面”。

       这里的黄帝四面,虽是神话传说,却反映了初民头脑中的宇宙四方空间的影子。

      《国语.晋语》:“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


       黄帝之后为四母之子,是说黄帝有四位妻子:西陵氏嫘祖、方雷氏女节、彤鱼氏和嫫母。之所以给黄帝安排了四位妻子,大概是和古人对四时变化的认识有关。《庄子·天运》中说:“四时迭起,万物循生。”。《周易·恒卦》:“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对此《周易正义》孔颖达疏云:"'四时更代,寒暑相变,所以能久,生成万物。" 黄帝即为天神,其妻即为地母,《淮南子.天文训》说:“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


      黄帝之子二十五人,为什么是二十五人呢?《周易.系辞》中说:“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原来“二十五”乃是阴阳五行的天数。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其子数自为二十五。



得姓者十四人,为什么得姓者为十四人呢?大概和神数“七”有关,在天文有七政、二十八宿等。


      别为十二姓,此十二姓正合岁次12宫,1年12月,12地支等项之数。


      总之,在战国至秦汉间的关于黄帝形象的数字,使隐约看到了天地、阴阳、四时、四象、五方、六术、七政、十二次、25天数、28星宿等因素的存在。从黄帝的身上我们看到天空神话的痕迹。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7: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14、黄帝穿井

         
赵国史书《世本》中说:“黄帝见百物,始穿井。”


         《吕氏春秋·勿躬篇》有:“伯益作井”


         《逸周书》说:“黄帝穿井。”


          根据上述文献的记载,作井之人有两人,一是黄帝,一是伯益。

          伯益,为少昊之后,为舜虞官,佐大禹治水,秦之先祖。《史记.秦本纪》中说:“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看来这个伯益 及其后代 ,世代以养马驯兽为长,名于当世。

        这个伯益除了会调驯鸟兽 ,还有一件大功劳,就是发明了凿井技术。上古之人,逐水而居,夏季河水泛滥,人或为鱼鳖。所以《尚书·尧典》说:“汤汤洪水方割”。舜命禹平水土。总之在禹之前的人们总有挥之不去的洪水记忆。到了夏商周三代,洪水的主题就再也没有成为主流,大概和伯益的凿井技术发明有关。人们学会了凿井取水,就没有必要住在河边,而可以选择远离大河的平坦之地定居,自然就少了水患。对于这一点徐旭生先生有充分的论述。

        按照现在我们的认识,距今约6000-5500年的河姆渡遗址第二文化层,已经发现原始木构水井遗址。在一个直径约600cm的不规则圆形坑边,发现环绕布置的桩木残段。桩木残存28根,间距不等。

       在黄河流域,采用木构井干支护的水井,已发现较为成熟的实例。近年在河南汤阴白营的一座龙山文化晚期(与河姆渡第二文化层时代相近)的聚落中发现一口水井,其深度已达3m左右,下部残存叠置的木构井干。

        一般说来炎黄之世,我们认为是距今五千年左右,从考古发现看,当时已经有了水井,似乎“黄帝穿井”的说法也颇为可靠。这样水井的历史至少提前了1500年左右。可为什么到尧舜时还是说洪水滔天呢?这大概和舜以前并没有什么大一统的国家形态有关,而是氏族林立,各自发展有关。

          到禹之时,平定九州,画地为国,井田初开,三代文明由此滥觞。 至于杜佑在《通典》卷三说:“昔黄帝始经土设井,以塞争端;立步制亩,以防不足。使八家为井,井开四道,而分八宅,凿井于中。……夫始分之于井侧地著,计之于州则数详。讫乎夏殷,不易其制。”大概是拿殷周之制推测远古罢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7: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15、皇天后土

           《淮南子.天文训》中说:

         “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

            这里是说天下五方,中央为土德,天神是黄帝,佐神为后土,定立法度管理四方。这里的黄帝和后土,一主一从,占据着中央大神的位置。其实皇天后土的对文,古已有之。比如:

           《尚书·武成》:“予小子其承厥志,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


          《左传·僖公十五年》:“君履后土而戴皇天。”

           皇天后土,在古代人的思维发展过程中,首先是苍天大地的实体,继而又被想象成无所不在的神明,西周以后逐渐由天神变为人神,到了春秋战国,又从人神一变而成祖神,最终到秦汉定格为华夏各族的始祖。说起后土,来历也颇为奇妙,先说“后”。 甲骨文中就有“后”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对于这个“后”字,王国维在其《殷卜辞所见先公先王续考》解释到:

            “后字从女,或从母,从倒子,象产子之形;其从八,从(糹字下半部,三点水),则象产子之有血液也;或从尸,与从女,从母,同意。故以字形言,此字即说文中育之或體毓字。........毓子,即书今文尧典教育子,然卜辞假此为后字。........盖毓、后、後三字,实本一字也。”

           对于王国维的“后”字的初文乃“象产子之形”,“产子为此字之本谊。”的观点,学界深以为然。

          “后”的古义为君王,《说文·后部》“后,继体君也,……发号者,君后也。”《尔雅·释诂上》“后,君也。”《楚辞·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王逸注:“后,君也,谓禹、汤、文王也。”

            后作为君称,在夏朝最为明显,所以先秦文献称有夏一代为夏后氏。在商周,后用来敬称先王,如《诗.商颂 玄鸟》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诗.周颂 清庙之什 昊天有成命》有:“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

            在宗周以后,“后”字逐渐用来称呼天子夫人的专称。及至战国,诸侯称王者,夫人也称后。秦始皇以后,又为皇帝嫡妻之称,叫“皇后”。

           说来也很有趣,“后”本妇人产子之义,为女为阴;三代用作君王尊称,为男为阳;春秋战国用作王妻之称,又为女为阴。历史就是这样循环往复,许多事情好像是回到了原点,其实不然,它是在不断的螺旋式的发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7: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16、封土立社

          《白虎通》里有一句话:

           “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也;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



这段话很清楚的说明了社稷之祀的由来,原始人类对于大地、五谷等自然神灵的崇拜,就是社稷之祀的源头。而且人们还把有功于水土耕稼之君,并于社稷祭祀,久而久之,其人与自然神灵合而为一,成了社稷之神的象征了。

          后为君长。土神曰社,故名后土。谷神曰稷,故名后稷。值得注意的是,古时无“社”字,“社”字,在商代为“土”;在宗周为“杜”;在战国为“礻坔”;至秦方省为“社”。可见土、杜、礻坔、社,本是一字。史籍所载土神出乎意料的均和治水有关: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此其二祀也。后土为社。”


       《国语·鲁语上》: “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


       《淮南子·汜论训》:“禹劳天下,故死而为社。”


       《史记·封禅书》:“自禹兴而修社祀,后稷稼穑,故有稷祠,郊社所从来尚矣。”


       《汉书·郊祀志》:“圣汉兴,礼仪稍定,已有官社,未立官稷。遂于官社后立官稷,以夏禹配食官社,后稷配食官稷”


         这里的句龙、后土或是一人,或为二人,但均为共工氏。接替共工氏为社的是禹。这里的九有、九土、九州,同意。他们之所以为社,都和治水有关,《山海经·海内经》载:


          “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在这段传说中,从祝融开始到夏禹,一直在复穰布土,以定九州,可谓一脉相承,所以其人活着的时候,掌社祀之职,死后又被并于社祀。关于共工氏,徐旭生先生有一番很有意思的考释,大体意思如下:


          《诗·商颂·长发》中说:“洪水芒芒,禹敷土下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这里所说的“洪水”开始时,并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滔天大水。黄河离开黄土高原后,进入平原,共山之水,与淇水合流入黄河,雨季往往造成河水泛滥,成为水患。也就是水出共山,故名共水,后世加水旁为“洪”,才有“洪水”之称。这样洪水由一个专有名词,逐渐变成了大水的共称。


          共地,即今之河南辉县。远古时期为共工氏部族居地。夏属冀州之域,殷商系畿内地,周称凡国、共国。周厉王十六年,共国君共伯和受诸侯拥戴,代行*****,号共和,是为元年。


          后土源于共工,禹兴始有夏社,可以看作是祖先崇拜和土地崇拜的合一。至于后来的社稷等同于国家,多少反映了中国以农业立国的传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7: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17、羸瓶之凶

       古代的人们履后土而戴皇天,帝黄帝而神后土。心中充满了信仰和敬畏,传说黄帝穿井,并由此演化出种种禁忌。中国人与井有关的禁忌由来已久,颇有意思。


       《周易.井》说:“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是说如果用水瓶打水,还没出井,水瓶毁坏或倾覆是不吉利的。关于这个习俗,在《淮南子》中也有记载:“毋曰不幸,甑终不堕井”,是说只要不说不吉利的话,汲水瓶就不会落井。《左传.襄公十七年》记载了一段故事:



“卫孙蒯田于曹隧,饮马于重丘,毁其瓶。重丘人闭门而訽之,曰:“亲逐而君,尔父为厉。是之不忧,而何以田为?”


        是说卫国的孙蒯在曹隧打猎,在重丘给马饮水,打破了水瓶。重丘人关起门来骂他,说:“亲自赶走你的国君,你的父亲林父为恶首,做尽坏事。你不为这个担忧,为什么来打猎?”重丘人因为孙蒯打碎了自己的汲水瓶而大怒,关起门来大骂他,而且殃及他爸爸,可见当时人们视瓶羸为凶兆,对此是很忌讳的。为什么人们认为羸瓶为凶呢?杨雄在其《酒箴》中有一个说法:


  “子犹瓶矣。观瓶之居,居井之眉。处高临深,动而近危。酒醪不入口,臧水满怀。不得左右,牵于纆徽。一旦叀碍,为瓽所轠。身提黄泉,骨肉为泥。自用如此,不如鸱夷。”


      杨雄是说汲水瓶身处水井边上,井眉,指井边。居高临深,上下汲水,所动皆危。一旦为井壁所碍,就要粉身碎骨,命赴黄泉了,正所谓“瓦罐不离井上破”,言其命中注定,势所必至之意。值得一说的是,在古人的心目中井通黄泉,并且说人死就要归黄泉。所以人死时,《墨子.非儒下》记载的招魂的仪式中有“窥井”的活动:



“其亲死,列尸弗敛,登屋窥井,挑鼠**,探涤器,而求其人矣。”




    这里的登屋,在《仪礼.士丧礼》有载:



  “升自前东荣,中屋,北面招以衣,曰:“皋某复!”三。降衣于前。(北面招,求诸幽之义也。皋,长声也。某,死者之名也。复,反也。降衣,下之也。《丧大记》曰:“凡复,男子称名,妇人称字。”)



      是说进行招魂的人要从东边屋檐翘起的地方登梯上屋,再到屋脊之上,用死者的衣服面朝北招魂,呼喊到:“噢——,某人回来吧!”连喊三遍。呼喊时,为男子招魂呼其名,为女子招魂呼其字。


       窥井以下为丧礼所无,不知其所本。但在《太平广记.卷第三百三十二 鬼十七》中有一段故事:



“(唐晅)夜宿主人,梦其妻隔花泣,俄而窥井笑,及觉,心恶之。明日,就日者问之,曰:“隔花泣者,颜随风谢;窥井笑者,喜于泉路也。”居数日,果有凶信。”


       是说唐晅夜里做梦,梦见他的夫人先是隔花而泣,一会又窥井而笑。等到醒来,就占日者问,说:“隔着花哭,是人如花谢,看着井笑,恐怕要归黄泉。”不几日,果然妻子死了。


       可见,古时却有井通黄泉之说。井中破瓶虽为凶兆,但不破之瓶,却可辟邪。《杂五行书》曰:悬瓶井中,除邪鬼。至于为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7: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天地号令

       在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故事:

     “黄帝梦大风吹天下之尘垢皆去,又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万髃。帝寤而叹曰:‘风为号令,执政者也。垢去土,后在也。天下岂有姓风名后者哉?夫千钧之弩,异力者也。驱羊数万髃,能牧民为善者也,天下岂有姓力名牧者哉?’于是依二占而求之,得风后于海隅,登以为相。”


      这个皇甫谧可谓极尽古史收集连缀之功。这里说黄帝因梦而占,而得风后、力牧二人,故事虽然编的离奇,但却有很深的文化内涵。


     大风去垢之土,而得风后。其实这里的大风,古史屡见。《山海经.中山经》中说:



“和山,其上无草木而多瑶碧,实惟河之九都。是山也五曲,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苍玉。吉神泰逢司之,其状如人而虎尾,是好居于萯山之阳,出入有光。泰逢神动天地气也。”


      这里的泰逢显然是大风的音转。泰者,大也。(《易·泰卦》释文引马注)又《易·泰》象曰:“天地交,泰。”而山海经中说:“吉神泰逢司之,....泰逢神动天地气也”。两种说法若合符节。这里的天地交,《正义》里说:“正由天地气交而生养万物,物得大通,故云泰也。”风为天地之气在古籍也屡见:



《庄子.齊物論》云:大块噫气,其名曰风。言天地噫气,则万窍怒号而为风。(初学记)


        《河圖》風者,天地之使。


        《元命包》隂陽怒而爲風。


        其实古人对于风的认识由来已久,冯时先生在《天地交泰观的考古学研究》中说:


        “孔颖达《正义》:“风乃天地之气。”古人以风为震物之气,不同季节的风导致产生不同的物候征验,气为物之先导,故物无以验则验之气,气无以验则验之风。四方风即二分二至来自于四方的不同风气,这种认识又很可能直接得益于古老的候气法的启发。古人以二分二至的四个时间标记点称为“四气”,而以律管测度分至四气则为“候气”。考古学证据显示,至少在距今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古人便已懂得了律管候气的道理,这些知识当然已足以使人获得天地间充盈着“气”这样一种朴素的科学思想,甚至一以贯之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


       冯时先生说的很对,辨风验气,古亦有之,在甲骨文中, “风”有协、韦、冽、凯四名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天文》又有八风之别。对此胡厚宣指出: “在甲骨文仅为四方名某, 风名某, 至尧典则演为尧命羲和四子, 掌四时星历教民耕作之事, 开《夏小正》与《月令》之先声矣。”


       有意思的是在《左传·昭公十七年》说起少昊时,有这样一段话:


     “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

      对此丁山先生指出, “少昊氏以凤鸟氏为‘历正’即以风的方向考察时令的推迁, 尚未脱尽‘花开知春, 木落知秋’的原始历法。然则,历正当为风正”。可以肯定的是,古代历法,物候历肯定比观象历起源要早,而且一直在流传,在《国语·周语上》言籍田之礼说: “农祥晨正, 日月底于天庙。⋯⋯先时五日, 瞽告, 有协风至。


      这里的瞽,即瞽史,“瞽,乐太师。史,,太史也, 掌阴阳天时礼法之书, 以相教诲者”。协风,“立春融风也。” 可见古代的时候,辨风在当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所以称风为“天地之使”,也就很正常了。风来无踪,去无影,古人对于风赋予了很多形象的涵义,开始说的吉神泰逢就是其中一例。泰逢神动天地气,好居于萯山之阳,这在古籍《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有载:



“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天大风,晦盲,孔甲迷惑,入于民室。”


     这里的大风,可以看作是泰逢神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传说和历史记载可谓一脉相成,理连事扣,不断演化,最终形成了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7: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九、鲲鹏之变

       《庄子.逍遥游第一》开篇讲到: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在这则寓言中提到的鹏,其小篆字体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对此,说文解释道: “朋,神鸟也。朋,古文凤。鹏,亦古文凤。”总之,鲲为鱼,水族之类,其在北,在水为阴;鹏为凤,飞鸟之类,其在南,在天为阳;在中国的传统思维中,二者是可以转化的。而不是绝对对立的。

        《周易》言阴阳之义,《老子》 道有无相生,楚简有太一生水,这些说法我们都可以在庄子的这则寓言中得到启示。

        天上有风,凤为风神;日中有乌,乌为阳鸟;海岱靑州,太昊风姓,而为青帝;皋字从白,少昊鸟纪,祀为白帝;天风日凤,东青西白,千丝万缕,均来源于天之明神可知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7: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有凤来仪

      《 尚书. 虞书 益稷第五》中说:

        夔曰:“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韶”,虞舜乐也。《竹书纪年》载:“有虞氏舜作《大韶》之乐”。《吕氏春秋·古乐篇》同载:“帝舜乃命质修《九韶》、《六列》、《六英》以明帝德”。三代《韶》为庙乐。武王克殷,太公以首功封营丘建齐,《韶》始入齐。昭公二十五年,孔子入齐,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韶》传于汉,汉高祖改名《文始》。及至曹魏,魏文帝曹丕命《文始》复称《大韶》,以为庙乐。至南朝梁武帝,自定郊庙乐,以《大韶》名《大观》。后经唐历宋,不知所终。



      “箫”,乃乐器,非乐名,箫是乐器之小者。谓作乐之时,小大之器皆备也。


      “成”,谓乐曲成也。郑云:“成犹终也。”每曲一终,必变更奏,故经言“九成”,传言“九奏”,《周礼》谓之“九变”,其实一也。


      “仪”,有容仪。《易·渐卦》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是仪为“有容仪”也。


        总之是言凤为灵瑞,是以难致,备乐九奏,凤皇来仪。


       凤凰作为四灵之一,出东方君子之国,见则天下安宁(说文)。凤凰又作为至德的象征,无时不在预示着天下风气,《淮南子.缪称》云:“昔二皇凤至于庭,三代至乎门,周室至乎泽。德弥麤,所至弥远;德弥精,所至弥近。”到了春秋,凤不出世,孔夫子不由得哀叹道: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子罕篇第九)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7: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一、东方曰析

     甲骨文中有这样的祭祀记录:

       贞,帝于东,方曰析,风曰协。
       贞,帝于西,方曰彝,风曰韦。
       贞,帝于北,方曰夗,风曰冽。
       贞,帝于南,方曰微,风曰凯。
      (《甲骨文合集》第一期14295。)



       这里的“析”是什么呢?


       先看《山海经.大荒东经》里说:“有人曰折丹,东方曰折,来风曰俊,处东极以出入风。”


       再有《尚书·尧典》中有:“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日中星鸟,以正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


       上述“析”、“折”、“厥民析”,经历代学者考证,意见基本一致,就是东方大神名为“析”,析,即是方名,又是神名。


       甲骨文中“析”字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析字,从木从斤。就是用斧子劈开木头,很好理解。


         《吕览.音初篇》的破斧之歌,为东音。《诗经》有破斧篇,记周公东征。总之在殷商,东方之神叫“析”,其事迹有“斧斤以时入山林”的意涵。东方有“木”吗?答曰:有。叫“榑桑”或“扶桑”,神木,日所出也。

         十二星次有析木之津,这个“析木”,很明显来源于“东方曰析”。


        五行学说兴起,“析木”又演变为“木正句芒”。《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日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到了《礼记.月令》,阴阳与五行杂糅,句芒又从东方大神转变为东帝太昊的佐神了。《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其帝太暤,其神句芒,余春月皆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7: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22、析木之津

         《国语.周语下》伶州鸠七律对中有这样一句话:

        “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

        析木之津,韦昭解释道:“析木,次名,從尾十度至南斗十一度為析木,其閒為漢津。”这里是说析木是十二星次其中的一个。


        什么是星次呢?

        首先,这里“星”指的行星,我国古代在五星的观测中,发现木星是每十二年运行周天一环,那么把周天一环依照日月五星由西向东十二等分,每一等分作为行星的一个居所,称为一次。而木星每经一次就是一年,所以木星也称岁星,并以纪年。

       什么汉津呢?

       汉,为河汉,就是银河。津,就是渡口,故汉津又叫天津。朱熹注:“天津,析木之津。谓箕、斗之间汉津也。盖箕北斗南,天河所经,而日月三星,于此往来,故谓之津。”

     《晋书.天文志.十二次》中说:“自尾十度,至南斗十一度,为析木。於辰在寅,燕之分野,属幽州”。其中的《天汉起末歌》说:“天河亦一名天汉,起自东方箕、尾间。”是说天河起自析木之次。

       析木之次与二十八宿相配为尾、箕两宿。可见下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7: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23、东方甲乙木

         按照中国古代宇宙模式的五分系统划分:

         东方,配以十干为甲乙,配以五行为木,配以四时为春天,寓意草木萌芽。

         这一套复杂、完备的系统,是如何产生的呢?

         甲骨文中“东”字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鄭樵·通志》中说:“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

        从东字的起源来看,是和太阳和树木紧密相连的,从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上古先民的思想脉络。

        《诗经.卫风.伯兮》说:“杲杲出日”。杲,是太阳升上树木而日出天明。

         杳,说文段注说:“杳則全冥矣。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行地下、而至於榑桑之下也。”

         若木,日所升降,既是扶桑。

        《山海经·海外东经》里说:

       “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综上所述,上古先民通过对树间日出日落现象的观察,结合草木死而复苏轮回,自然形成了日月之行和四时变化概念,并以太阳崇拜和神木崇拜仪式世代相承。随着时间的流逝,太阳崇拜衍化出十日之名,神木崇拜转化为五行的木德。

        而“东”字的本义,就是太阳已在树木之中升起之意,延伸开来,就用来表示日之所出的方位。春天草木萌芽复苏,自然与东方的太阳和神木的因素相对应,十日之名,始于甲乙,从东而始,也就顺理成章了。这就是东方甲乙木的来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7: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24、句芒名重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献子曰:“社稷五祀,谁氏之五官也?”


         对曰:“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此其三祀也。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此其二祀也。后土为社;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

       这里是魏献子和蔡墨的一段讨论社稷五祀的一段对话。可见上古初民将句芒、祝融、蓐收、玄冥、后土作为五行之官,祭于四方,由来已久。郑玄在《周礼·大宗伯》下注中说:

  “玄谓此五祀者,五官之神在四郊,四时迎五行之气于四郊,而祭五德之帝,亦食此神焉。少昊氏之子曰重,为句芒,食于木;该为蓐收,食于金;修及熙为玄冥,食于水。颛顼氏之子曰黎,为祝融、后土,食于火土。”

        中国古代将天神、地示、人鬼祭祀合而为一的现象比比皆是,或言之就是将祖先神化为天神地示加以祭祀。这个少昊子重,不知何许人也,《国语。楚语下》中说:

        “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这里的南正重与少昊子重,应该是一个人。说他受命于颛顼,并不见得就是颛顼氏。这个司天的重如果是少昊氏,那么他就是东夷族人,金文中“重”字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重,从人,从东,东方之人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7: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25、句芒为斤

       句芒重,既是少昊氏族人,必在东方,《左传.定公四年》里说:“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皞之虚。”这里的商奄,就是曲阜,少昊氏的故城。

      那么句芒重是否也是在曲阜呢?未必。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按徐旭生的见解,句芒之句,乃是地名,就是须句。换一句话说,句芒和须句起于同一个意象源头。而须句,风姓,其祖太昊。可见句芒与太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淮南子·天文训》里说:“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

      丁山先生以为:句芒二字的本源就是“斤”字演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斫木之斧,則謂之斤。句者,言其曲柄,芒者,言其斧刃锋利。

       少昊氏邑于穷桑,有大木扶桑。木字加上斤字为析,东方曰析,句芒神东也就不稀奇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7: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26、句芒鸟身

       句芒执规制春,即为春神。而春天归来,一大特征就是燕子归来,《礼记.月令》记载:“仲春,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祀于高媒。”这里的玄鸟,玄者,黑,就是燕子。

     《山海经·海外东经》说:“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这里句芒已经是鸟面人身的春神了,其作为上帝之使,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吉祥,在夏、商、周不断流传这样的传说:

      1、夏代:《玉函山房辑佚书》辑《随巢子》:

       “昔三苗大乱,天命殛之,夏后受命于元宫。有大神人面鸟身,降而福之。司禄益食而民不饥,司金益富而国家安,司命易而民不夭,四方归之。禹乃克三苗而神民不违,辟土为王。”

      这里人面鸟身的大神,当即句芒,降福于夏后氏,禹乃辟土为王。

     2、商代: 《诗经·商颂·玄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这就是商人的祖先契是其母吞燕卵而生的传说。

     3、周代:《墨子·明鬼下》:

      “昔者秦穆公当昼,日中,处乎庙,有神入门而左,鸟身,素服,玄纯,面状正方。秦穆公见之,乃恐惧,奔。神曰:‘无惧!帝享汝明德,使予赐汝寿十年有九,使若国家蕃昌,子孙茂,毋失。秦穆公再拜稽首,曰:‘敢问神名?’曰:‘予为句芒’。”

        这里降福的就是句芒,鸟身,素服,玄纯,就是黑身白肚子的鸟,当然是燕子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7: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27、东方之神

       依据文献和甲骨金文的线索,我们可以大致理出一个东方之神的演变脉络:

       1、殷商时期

         殷商时期东方大神,就是析,甲骨中所谓东方曰析。

       2、宗周时期

        宗周时期东方大神,就是析木,或叫木正。

       3、成周时期

        成周时期东方大神,就是句芒。《礼记.月令》:“季春之月,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句芒,句者毕出,萌者尽达,草木复苏,万物充满生机。

       4、秦汉时期

       晚周至秦朝时期东方大神,有奢龙、青龙、苍龙。

       综上所述,东方大神由远古的神木崇拜析木,转化为两周时期的降福治春的句芒,到了秦汉,最终转化为五行四象中的苍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01: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28、青帝太昊

        1、帝


         《礼记.曲礼下》里说:

          “天王崩,.....措之庙,立之主,曰帝。”

          郑玄解释道:同之天神。天神曰帝,今号此主,同於天神,故题称帝。而崔灵恩说:“古者帝王生死同称,生称帝者,死亦称帝。生称王者,死亦称王。则与事实不符。三代关于天地之神和天子生前死后的称呼大致如下:

         夏代:地神称后,天神称天。君主生者称后,死者配地称后;

         商代:地神称土,天神称帝。君主生者称王,死者佩天称帝;

         周代:地神称社,称后土,天神称皇天上帝。君主生者称王,称天王,称皇天子。生者已经配天。死者亦配天称皇祖。

         总之,殷商前期,天神称帝,都后来,天地一切神祗皆冠以帝号。遂有五帝之称。

       2、青帝

          青,井边之草,其色由绿而蓝,由蓝而黑。东方之色,象物之生時色。《韻會》:竹皮曰靑。《考工记·画绘之事》:东方谓之青。《周礼·职方氏》:正东曰青州。东方配春,又有青春之名。总之东方名青,起源甚古,后之五行配色,借而用之。

         青帝,《宋中兴天文志》:石氏云,东宫青帝,其精苍龙,为七宿。其象:有角、有亢、有氐、有房、有心、有尾、有箕,氐胸房腹,箕所粪也。青帝,东方之帝,或曰青州之帝。其精苍龙,苍为艸色,与青同。

       3、太昊

         太昊,风姓,东夷明神。太,大。昊,明。大明,日神。日字古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1-6-29 01:30 上传
下载附件 (201 Bytes)




         其实口里的乙字为鸟型,后隶定为乙。风通凤,为鸟,在日有三足乌的传说。乙在东方,天之明神遂有天乙之称,后来演变为泰一、大乙、太一等等,均指太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16: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26、句芒鸟身

       句芒执规制春,即为春神。而春天归来,一大特征就是燕子归来,《礼记.月令》记载:“仲春,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祀于高媒。”这里的玄鸟,玄者,黑,就是燕子。

     《山海经·海外东经》说:“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这里句芒已经是鸟面人身的春神了,其作为上帝之使,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吉祥,在夏、商、周不断流传这样的传说:

      1、夏代:《玉函山房辑佚书》辑《随巢子》:

       “昔三苗大乱,天命殛之,夏后受命于元宫。有大神人面鸟身,降而福之。司禄益食而民不饥,司金益富而国家安,司命易而民不夭,四方归之。禹乃克三苗而神民不违,辟土为王。”

      这里人面鸟身的大神,当即句芒,降福于夏后氏,禹乃辟土为王。

     2、商代: 《诗经·商颂·玄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这就是商人的祖先契是其母吞燕卵而生的传说。

     3、周代:《墨子·明鬼下》:

      “昔者秦穆公当昼,日中,处乎庙,有神入门而左,鸟身,素服,玄纯,面状正方。秦穆公见之,乃恐惧,奔。神曰:‘无惧!帝享汝明德,使予赐汝寿十年有九,使若国家蕃昌,子孙茂,毋失。秦穆公再拜稽首,曰:‘敢问神名?’曰:‘予为句芒’。”

        这里降福的就是句芒,鸟身,素服,玄纯,就是黑身白肚子的鸟,当然是燕子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16: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27、东方之神

       依据文献和甲骨金文的线索,我们可以大致理出一个东方之神的演变脉络:

       1、殷商时期

         殷商时期东方大神,就是析,甲骨中所谓东方曰析。

       2、宗周时期

        宗周时期东方大神,就是析木,或叫木正。

       3、成周时期

        成周时期东方大神,就是句芒。《礼记.月令》:“季春之月,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句芒,句者毕出,萌者尽达,草木复苏,万物充满生机。

       4、秦汉时期

       晚周至秦朝时期东方大神,有奢龙、青龙、苍龙。

       综上所述,东方大神由远古的神木崇拜析木,转化为两周时期的降福治春的句芒,到了秦汉,最终转化为五行四象中的苍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