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高老夫子

[易学研究] 中国卜占系列谈——五方神谈

[复制链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00: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51、霢霂溟蒙

    《诗经.信南山》里说: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

      这首诗周王室祭祖祈福的乐歌。这里大体是说,秋冬时节,阴云于天,小雨冥蒙,灌溉四方,生我百谷。

      这里的“霡霂”,就是小雨。《尔雅·释天》:“小雨谓之霡霂。”“霡”《说文》作“霢”。《说文》:“霢霂,小雨也。”段玉裁注:“霢霂,溟蒙之转语。”

      郝懿行义疏又云:
?
  “霢霂者,《说文》及《诗》传用《尔雅》。《释名》云:“霢霂,小雨也,言裁霢歴沾渍如人沐头,惟及其上枝而根不濡也。《诗·信南山》正义引李巡曰:“水雪俱下。”按《尔雅》无雪字,《诗》虽言雪,不云一时俱下,李注非也。霢霂字之双声转为溟蒙,《说文》以蒙蒙为微雨,以溟溟为小雨,是溟蒙、霢霂皆以双声为义,《释名》之说似未免望文生训矣。”

       水雪俱下,在实际农业生产中,是存在的,在中国黄河流域,秋收之后,如果种冬小麦的话,正是这个季节,所以霢字又作 s_2s_4A2B.gif ,正是小雨浇麦之义,这个暂且不论。

而就霢霂一词本义,却如郝氏引《释名》言,来源于人濯髮、洗面之象。在甲骨金文中,有这样几个字:

截图00.jpg
  

       为濯髮 。溟沐 ,细雨貌。 汉 扬雄 《太玄·少》:“上九,密雨溟沐,润于枯瀆,三日射谷。” 范望 注:“雨之细者称溟沐。” 霂字由来,大体如是。

       沬为洗面,古文沬从頁,为湏,又與昧同。《易·豐卦》日中見沬。《釋文》沬,《字林》作昧,云斗杓後星。

        通过以上的释训,《左传·昭公元年》记载:“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中的昧,其实是沬,其所言本义曰霂,这个神话传说是在说,秋冬时节,天上阴云密布,金天氏,原本是阴天,这个丁山先生考证甚详。阴天自然有雨,润苗细雨,称之曰昧,玄冥者,水也。总之,这段话是说秋冬之际,以阴以雨的景象。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7 20: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细细拜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22: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52、岁在豕韦

       《左传·昭公十一年》:

       “ 景王问於萇弘曰:‘今兹诸侯何实吉?何实凶?’对曰:‘ 蔡凶。此蔡侯般弑其君之岁也。岁在豕韦,弗过此矣。’”

        豕韦为何宿,《广雅》里说:“营室谓之豕韦。”营室就是二十八宿之室宿。对此,王念孙疏证里说:“案今卫辉府滑县,古豕韦氏国,春秋时卫地也,卫为营室之分野,故营室谓之豕韦。”这个说法是以魏晋时的天象为说。

      甲骨四季风说“西方曰彝,凤曰韦”,而在山海经中:“有人名曰石夷,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按丁山先生的考证,石夷就是豕,石夷与韦,加起来就是豕韦的缓读,总之是西方之宿。

      西方之宿的名称皆因豕韦而名:如奎宿:《史记·天官书》“奎曰封豕,为沟渎”。而彝当为“昂宿”。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16: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53、北海之神

      《山海经.大荒东经》里说:

      “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虢。黄帝生禺虢,禺虢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虢处东海,是惟海神。”

      这里是说在北海有一个海神叫禺京。禺京何许人也?郭璞于“禺京”下注云:“即禺强也。”强、京一声之转。同时在《山海经·大荒北经》也说:

     “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彊(禺强) 。”

   对此,郝懿行笺疏:“《大荒东经》云: 黄帝 生禺虢 ,禺虢生禺京。禺京即禺彊也,京、彊声相近。”可见禺京就是禺强。  

关于禺强的故事见于文献者有以下诸条:

1、《庄子·大宗师》:“禺强得之,立乎北极。”

     又曰“北海之神,名曰禺强,灵龟为之使。”

        是说北海之神禺强,是灵龟的化身。 成玄英疏:“禺强,水神名也,亦曰禺京 。人面鸟身,乘龙而行,与颛顼并轩辕之胤也。”

2、《列子·汤问》:“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蹔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羣圣之居,乃命 禺彊 使巨鼇十五,举首而戴之。”

       是说渤海之东有五座大山,可是,五座大山的山根却没有附着的地方,经常随着潮水波涛上下颠簸,来回漂流,不得片刻安静。仙圣感到很苦恼,就报告了上帝。上帝怕这五座山流到四极,失掉仙圣们居住的地方,就命令禺强派十五只巨大的海龟用头把五座大山顶起来。在殷周时期,人们说的北海指的就是渤海。而主管这一区域的就是禺强。当是北海之神。

3、淮南子墬形篇云:“隅强(禺强),不周风之所生也。” 

       在《史记.律书》中有:“不周风,居西北,主杀生。”此生于不周风之禺强,同时也是主不周风的。所以禺强不仅是海神,而且又职兼风神。

      以上关于禺京或禺强的传说在甲骨文中也得到了验证,在(轶存.374)里有:“于南兮,于正京北”的卜辞,按照丁山先生的意见,这个“正京北”,极有可能是北正,京的倒文,而京,显然是禺京。显然在殷商时期,人们祭祀北海之神禺京就已存在了,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北海之神的名号也有变化,在《太公金匮》一书中说:

      “东海之神曰勾芒,南海之神曰祝融,西海之神曰蓐收,北海之神曰玄冥”。

       陈子艾认为这是把四方方位神与四海海神混同的结果。殷时北海之神叫禺京,周时北海之神变成了玄冥,同时也有海神扩展到北方之神。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