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90|回复: 1

[其它] 了解人体经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4 10: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了解人体经络

  理论它就成为中医学的一个基础,二千多年来,学医的人无不熟记经络路线和循行的300多个穴位,否
则他就难以在中医的殿堂中立足。说它常新,自西方科学进入中国以来,关于经络学说的争论就此起彼伏
,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到了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关于经络的认识还只处在争鸣阶段,至今仍
没有一个统一的、清楚的科学解释。  
  与其它科学逐渐走向统一不同,目前世界上的医学仍分裂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现代医学,即现在的西
医;另一类则是传统医学,不过,目前大多数传统医学基本上都被西医同化,硕果仅存的就是中国传统医
学,即中医学。
  西医重视整体的各个部分,中医则着重于由各个组成的整体以及它和自然变化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关系
中,经络藏象学说就是体现这些关系的核心理论。按照中医学的观点,经络系统是人体气血运行的径路,
是一个循环无端的网络体系。人体内的脏腑以至体表的皮肤、肌肉、筋骨等一切组织器官,经络无不纵横
贯穿其间。这个体系由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组成。其中,
十二经脉纵贯全身为全部经络的主体,十二经别从十二经脉分出,循行于腹里;十五络脉横行于十二经脉
,并和无数的络脉分支以及细小的孙络遍布全身,起着渗灌气血、濡养肢骸的作用;奇经八脉则和十二经
脉发生纵横的联系,或起着统帅全身阳经(督脉)或阴经(任脉、带脉)的作用,或补十二正经作用之不
足,十二经脉在体表通过十二皮部和十二经筋同全身的皮肤和肌肉发生联系,在体内又分别和五脏六腑有
属络的关系。
  经络学说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应该说,自从中医成为一种系统理论,它就成为中医学的核心理论。
关于经络学说的经典论述早见于2500年前的《黄帝内经》之中,按照先人的观点:所谓经络者,行血气,
营阴阳,调虚实,应天道,决死生,处百病,不可不通者也。由此来看,经络是高居于各个部分之上的一
种独特的系统。那么这种系统是什么呢?根据对古代中医发展史的认识,人们不会怀疑西医学中的神经系
统、血液系统、淋巴系统包含在经络系统之中,因为受一贯的朴素唯物主义的影响,解剖学在我国古代还
是比较发达的,就在《内经》中有关人体解剖的记载已经相当丰富,虽然尚不够达到理想的完整和系统,
但当时的认识水平,确已远远超过了与之同期、甚至其后很多年的古希腊、古罗马的医学。所以,人们有
理由相信,神经、血管这些显而易见的东西是不会观察不到的,它们在人体的重要作用更是不会视而不见
。而在整个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医学家们只谈论经络,而且从未怀疑过经络的存在,中医文献中也没有
现代医学意义中的神经和血液系统,显然。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是人体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忽视神经
系统和血液系统的存在及其作用的医学理论绝不可能得到实践支持并流传至今的。因此,可以肯定的是,
中医学中的经络包容着神经和血液系统。事实上,文献研究也表明,古人经络的概念十分广泛,许多关于
经络的描述实际上与现代的神经系统作用和血液循环系统作用相同。
  如果说经络系统就是血液、神经系统的综合,那么,我们可以根据神经和血液系统循行路线和作用的不
同将两者从经络中分开。"经脉者,优行于分内之间,深而不见,其漂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如这里络脉所
指可认定为血脉,那么经脉应与现代西方生物学的神经系统相对应。假如《内经》所描述的经脉与神经解
剖大体一致,假如中医针灸临床现象与神经内科学互不矛盾,那么,古人和今人用不同认识方法描述人体
同一个调控系统本应是不难统一的,这样,中西医学的结构在理论层次上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了。然而令
人非常难堪的是:无论从解剖形态的描述,还是对其经络现象、医学效应的观察结果,都明白无误地证明
:古人所指的十四经脉与西方发现的外周神经系统是如此殊异,根本无法合二为一,这无疑是对自以为通
过组织解决方法已经全面认识人体的西方生物学的一个重大的、无可回避的挑战。


  

  第一,众所周知,外周神经系统是通过脊髓中枢二十几个体节完成其对内脏和四肢的横向调控系统,而
《内经》的十四经脉全部是纵行走向,而且定位明确。
二,针刺经穴"得气"或气功"入静后",在一些人身上产生纵行的线状游走感,现代人称之为"循经感传"
。经70年代对20余万人的观察,大约占了1/5的人群中出现了不同的循经感传现象,感传路线与古人
描绘的十四经脉趋向一致,不仅主观感觉如此,一些先天性或后天出现的线状皮肤病变,竟然也与十四经
脉走行基本一致。  
第三、几千年来经络理论成功地指导着中医、针灸、按摩、气功等大量临床实践,已经正在和继续地证明
着:沿十四经脉及穴位施以物理刺激(砭石、针灸、刮痧、电脉冲、激光、微波、毫米波、次声、远红外
线等)对脏腑全身的疾病有效地发挥着作用,不仅如此,古人云:"气至病所则有效"。在现代人身上,针
刺出现感传沿经传导时,当针感达到患者患病部位时,往往病状立即消失或减弱,类似病例屡见不鲜。
显而易见,十四经脉是有别于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的一种独特的系统,但它又和这些常见的系统同属描
述人体普遍联系的,只不过层次不同罢了。西医强调宏观的物质器官,自然较注重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的
作用,与西方医学的方法论不同,中医学始终认为,在一个系统中,整体决定局部,微观决定宏观,因此
,更微观的十四经脉决定较为宏观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正是这个原因,中医学中出现了大谈十四经脉
,而对内在联系层次较高的层次――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只是一概而过。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医学轻视这些
宏观的层次,相反,中医则把它们作为经络系统的一部分,重视它们相互之间普遍联系的节点――穴位,
从而把人体内在众多的联系系统地描述出来。
  经络学说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医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文献对经络学说有翔实的记载和
具体描绘。经络学说在指导临床实践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已为千百年的历史清楚地证实。几千年来,我
们的祖先从来没有怀疑过经络的客观存在,一直按照这些经络穴位针灸治病。但自从西方医学进入中国,
东西方科学的矛盾就出现了,矛盾的焦点就在方法论上。西方科学的成功起源于对事物的还原分析,因此
它非常注重物质的可观察性,如果它不能被仪器所观察,西方科学就怀疑它的存在,甚至就否定它的存在
。而东方科学一开始就将无形无象、无所不在?quot;气"做为万物的本源,认为它不仅组成了丰富多样的
实态物质,而且做为连续的生命物质存在于万物的普遍联系之中,因此,它更重视万物的本?quot;气"这
种不可见的物质。正是东西方这些文化上巨大的差异,造成了现代医学上的"经络之谜"。
  由于西方科学近四百年来的巨大成功,不少人已经毫不怀疑地相信西方科学,认为它的对立面就是伪科
学。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经络学说从西方医学进入中国的一开始就一直被西方科学的代表们所怀疑
,从初期的要西化中医,到近百年来多次要否定中医,经络学说一直就是中西医对立的焦点。毫无疑问,
如果经络学说是错误的,那么,中医所依赖的坚实基础就丧失了,人们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否定中医。如果
经络学说包含着西方科学所认识不到的真理,那么,最终被同化的就不是中医,而是西医,这就如同中国
传统文化一直面临少数民族文化的挑战而始终将其它少数民族文化同化一样。 经络学说如果是一门实实
在在的学问,自然有它的物质基础,因此,检验和落实经络的物质性就成了东西方医学对立的焦点。解剖
学是西医的法宝,它从进入中国的一开始就否定经络的存在,因为西方的医学家们,无论用多么先进的显
微镜,也找不到与古典图谱一致的经脉,所以否定经络学说是顺理成章的。正是在西方这种思潮的影响下
,中国不少科学家不是用更细致的观察和思辩的大脑来验证中医的基础理论,而是人云亦云,于是否定经
络的存在在中国成为主流,以致于出现了反?quot;经络的研究"成为国家科学攀登项目的事情。与此相反
,一些对东方科学感兴趣的西方科学家却一直从更微观的角度来认识经络,不久便柳暗花明,他们从不同
角度验证了经络的客观实在性,正是在西方科学的压力下,我国对经络的研究才逐渐步入正规。  


  

3 了解人体经络  

  现代经络研究作为一个科学研究领域,它的存在基于如下的两大事实。一是古典经络理论的存在以及在
古典经络理论指导下的几千年中医临床实践的疗效;二是现代众多经络现象的发现。现代经络研究的最终
目的就是要对传统中医理论之一的经络学说作出科学的理解,从而解决中西医之间的矛盾,推动现代医学
的发展。
  现代经络研究大约始于本世纪50年代,当时朝鲜医生金风汉宣称发现了"风汉管"和"风汉小体",为些人
们纷纷进行各种实验研究和有针对性的临床观察,结果明显的循经结构"风汉管"没有发现,但却发现穴位
上的组织中某些成分特别丰富,如结缔组织、特殊感受器、神经末梢、微血管,淋巴丛等,这些发现对进
一步深入研究经络及探索针灸原理提供了有用的素材。
  从70年代,由于没能从解剖学解决经络问题,我国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可感知经络现象的研究。全国二
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成千上万的科学工作者参加了这一项科学实验。他们用统一的方法和标准,进行了
17万人次的人体观测。通过这些观测发现,循经感传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出现率较低,仅为4-13‰,
但这已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的科学家们,他们继续努力,终于在1976年取得了较大突破。我国生物物理学家
祝总骧等首次发现人类存在隐性感传线,这一发现是人类第一次揭示人体体表普遍存在十四条和古典经脉
线相吻合的、连续而均一的、能够重复而确切定位的、高度敏感的线,其宽度仅为1-3mm,其位置稳定不
变。令人惊奇的是,不仅这条隐性经络感传线几乎人人都有,而且几乎人人的位置都一样,并且是常年不
变的。尤其令人兴奋的是十四条隐性经络感传线几乎和古典的经络描述完全重合。 或许很多人感觉不到
经络的存在,但科学家们经过反复探索,终于找到了有效的办法,让您也能身上显示出经络的存在,这便
是隐性经络感传现象。所谓隐性经络感传现象就是我们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在人体体表查出来的经络线。这
种方法就是在手指和脚指的十二经的末端通上微弱的电流,再用同样的力在体表轻轻叩击,结果就能在体
表找到十二条与其它部位不同的特殊感觉的线。也就是说,隐性经络感传线就是在皮肤表面的一条敏感的
线,只是由于平常人们不去注意找它,所以一般不易被觉察,另外,这条线只是在上述特定条件下才能被
医生们查出,而不是受试从自己说出来在体表走行的线,所以和少数经络敏感人不同,而被称为隐性经络
感传线。 研究者当然不会满足于用主观感知的方法去研究和证明经络的存在,而是千方百计地寻找用客
观手段证明经络存在及规律的方法。不过,最先取得成果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和法国人。中国的经
络现代化研究是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开始的。一方面是中医赖以生存的基础――经络学说如得不到证实,就
谈不上科学化。另一方面是西方早已利用现代化的科研手段进行经络研究了,而且获得了一定的进展,如
果我们不能迎头赶上,那么中医又会出现象四大发明那?quot;墙内开花,墙外结果"的悲剧。
  我们至今不能忘记,经络虽然是中国古代中医的精华,但首先使用电阻测量的物理学方法进行经络研究
并发现"良导络"的是日本的中谷一雄(1950年),现在世界各国的学者都将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经络获得
的首次突破的荣誉归功于日本人;第一个使用同位素示踪及Y照相机显像进行经络研究的是法国的De
Vernejoul P(1985年);第一个使用红外热像方法进行经络研究的是法国的J Borsarello(1970年);第
一个用二氧化碳测定仪研究经络的是匈牙利的Eory(1984年);第一个提出系统的经络假说(1952年)并
发表专著(1980年)的是日本的藤田六郎。在国外科学界的促进下,我国经络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到"八五"时期,经络的研究开始从各个角度广泛铺开,并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手段,从神经的逆行性标记、
生物弱磁测量用的超导量子干涉仪到能够直接探测体内某种化学物质浓度的PEX,研究取得了一大批成果



  


1、 同位素示踪显示:利用法国学者建立的同位素(TC99)空位注射法,用γ照像机显象了十四经
脉的同位素优势扩散线与古典经脉走行基本一致。而且进一步证明了它既非神经干,亦非淋巴或动静脉血
管。
2、 声检测显示:发现沿经脉线皮下的低声阻传导通道,经线上检测到与以及同步的微波脉搏波。
3、 电特性检测显示:经络循行线与经穴表面呈低阻抗特性,其本质属非线性低电击穿阈值特性的沿经
分布。
4、 红外热像仪检测显示:针刺经穴"得气"后,红外热像图呈现沿经脉方向增温,且同时伴有两侧扩散
,形成沿经升温带。用毫米波辅照经穴,沿经穴位可同步升温。
5、 光检测显示:沿经线呈现串珠样冷光放射和高压高频电磁场下辉光放电。
过去科学的主流观点是从根本上否定经络的存在,一些人认为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是运用人天观的哲学观点在人体上虚拟的产物,是客观上不存在的,是科学实验永远无法证实的;还有一
些人认为它不过是复杂的神经反射而已,根本不值得研究,然而事情并不像普通人想像的那么简单,通过
80年代以来众多的生物物理检测,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过去解剖学看不见、摸不着的经络,终于成了一
个可以用科学方法观测的客观事实,尽管这些经络以隐性的方式存在,但却在人类身上普遍存在,即使在
脱离了中枢神经、被截下的肢体上仍然可以用客观的生物物理方法毫不含糊地显示出这些奇妙的线,可见
,中国古代的经络绝不可能只是现代神经的代名词而已。
  经络至今已经没有多少人再怀疑它的存在,而且是一种既与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淋巴系统等有形结构
有明显区别,同时又和它们有密切联系的一套系统。任何事物只要它客观存在,必然有它存在的物质,这
是不容怀疑的,但经络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它是如何被发现的?它在人体起什么作用?诸如此类的问题
人们提出了一大堆,而这些问题的答案人们又难以从医学经典中去获得,因为这些经典都是用古代语言进
行描述的,现代人很难用现代语言来理解它。正是这个原因,现代人便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了各种猜测,
并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假说,尽管许多假说解释了经络感传中的一系列现象,但真正能从物质相互作用的角
度来解释经络的假说并不多,符合医学原义更是难以见到。
  在,人们经常把目前的经络研究形容成盲人摸象,实际情况的确如此。一方面,人们盲无目的地进行着
各种各样的实验,获得了一大批互相之间并无多少必然联系的结果;另一方面,多数人都是根据自己的实
验结果构想经络的实质,而对古人认识经络的方法论不以重视,结果许多人把我们对经络的认识误导到一
个错误的方向上。但不管怎么说,经络现象确实对西方医学提出了重大挑战,这不仅对它认识人体的方法
论,而且对它治疗疾病的原则都提出了重大置疑,这无疑意味着一场新的医学革命即将到来。
  西方科学是实证科学,也可以说观察不到就不承认它的存在。最明显的就是对时空的认识,至今几乎所
有科学家还相当然地把时空认为是对称的、死寂的,拒不承认空间的物质性以及它不对称运动的永恒性,
可以想像,如果空间真是绝对对称的,那么,自然变化就必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一切变化必然是以物质的
不对称运动为基础的,如果承认自然本质上是变化的,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承认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存在着
不对称运动的物质,尽管它还不能被我们精密的仪器所观察,但它的客观性是不容置疑的。同样在现代医
学中,医学家们至今还迷信于他们精密的观测仪器,拒不承认生物体内微观存在一种连续的物质,而这种
物质就是生物普遍联系的基础,经络学说就是中国古代的医学家对这种普遍联系的一种高度概括。
  体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巨系统,它有很多物质层次,如大的有功能系统、器官、组织,小的有细胞、生物
大分子、分子等等;人体同时又是一个高度统一的巨系统,每一个运动都是整体性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是用任何一个子系统的运动能够描述的。对于这种普遍联系,西方医学只是重要地强调了神经系统的
快速调整,并辅以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而把血液系统排除在信息功能之外。而中医则把神经系统、血液系
统、淋巴系统和微观的十四经脉,甚至连续的内环境,都看作是经络的一部分,穴位只是联系这些不同层
次的窗口,更重要的是,中医始终强调系统微观决定宏观,这就使西医中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被放到了
一个次要的位置上,而微观的十四经脉则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古典中医文献中只是附带地描述了一下
这些被西医看作极重要的系统,而把着重点放到了十四经脉之上。
  
  1995年第一期《中国针灸》刊登了徐宇瑾等人对大鼠经脉循行线表皮结构特征的文章,他们发现,经络
线上的每个表皮细胞膜上的缝隙连接面积为邻近对照表皮细胞的十二倍以上。
1991年,王仲涛、祝总骧等人对循经低阻线皮肤的冷冻复型的定型现象也证明,低阻线处表皮的缝隙连接
明显多于对照点。这就是说经络和穴位的表层是由丰富的缝隙连接起来的。
据国外学者进行的大量解剖试验表明:经络处神经、血管显得丰富并肥大,而且角质层很薄,细胞集中,
缝隙连接紧密。特别是挪威生理学家对自由组织液通道的研究已经无可置疑地证明了人体确实存在更深层
次的微循环,这些微循环通道以疏松的结缔组织为基础,孔隙相通,自成网络。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5 15: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经络的认识还只处在争鸣阶段,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清楚的科学解释。  
经络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针灸治病也是无可厚非,犹如除了地球以外,有没有生物,你总不能说没有科学解释就没有生命,仍然在探索,因此也不能因为没有看见实体经络,经络就不存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