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06|回复: 7

中大讲坛系列讲座之(九)高老夫子---中国卜占系列谈——谈天说地

[复制链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0-8 15: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面的话

     
         《易经.说卦》中说:“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天、地、水、火、雷、山、风、泽等八种物象,先哲们演变成宇宙万物之道,成为中国人的思想的源头,说起来是一个很有趣味的话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功勛 +50 收起 理由
浪花 + 50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10-8 15: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天圆地方


         研究周易,首先要熟悉古人关于自然、宇宙观的一些基本概念,下面谈谈“天圆地方”的由来。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曾子曰:天之所生上首,地之所生下首。上首之谓圆,下首之谓方。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掩也。且来,吾语汝。参尝闻之夫子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圆曰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内景。故火日外景,而金水内景。吐气者施,而含气者化,是以阳施而阴化也。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神灵者,品物之本也,而礼乐仁义之祖也,而善否治乱所兴作也。


《周髀》:

       商高曰.平矩以正绳.  偃矩以望高.覆矩以测深.卧矩以知远。环矩以为圆.合矩以为方。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方数为典.以方出圆。笠以写天。天青黑.地黄赤.天数之为笠也.青黑为表.丹黄为里.以象天地之位。是故.知地者智.知天者圣。智出于句。句出于矩。夫矩之于数.其裁制万物.惟所为耳.周公曰.善哉.


《庄子.田子方》:


      庄子曰:"周闻之: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时,履句履者知地形,缓佩玦者事至而断。


《庄子.说剑》:

    “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为地,以顺四时。”


《楚辞.天问》: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东西南北,其修孰多? 南北顺堕,其衍几何?”


《淮南子.天文训》:


     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



      在先秦两汉文献中,关于天圆地方的记载很多。天圆地方,圆在这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覆盆之圆,方在这里也不能理解为棋盘之方。曾子既云“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掩也”,至少在曾子时已经否定了这种简单理解。



      初民以自身为观察主体,白天见太阳由东自西而行,夜则认为太阳在地下黄泉由西往东运行,直至回到东方,又从旸谷而出,露出海面。此一循环,正好是一个圆周,所谓“圆者主明”。天体为圆,天体的运行轨道为圆,物质运动周而复始,其轨迹近似于一串圆圈,因而“上首之谓圆”。


      问题在于“地方”上,也可能初民就是认为地是方的,但在春秋时,天圆地方已经是“天道曰圆,地道曰方”的简称了。可以说是儒家宇宙论的一个总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10-8 15: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太一

      在先秦两汉的文献中,宇宙本源多被概括为“太一”、“易”、“道”,从而派生出“天地阴阳”和“四时万物”。

《老子》第25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老子》第42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庄子.大宗师》


     “夫道.....生天生地”


《周易.系辞》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易与天地准”。


《礼记.礼运》


     “夫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


《吕氏春秋.大乐》


     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

  将上述内容联系起来,“太一”能“分天地”“为阴阳”,“易”也能“道阴阳”“与天地准”,而“道”也能“生天生地”,可见,它们实际上是一回事,都指宇宙的本源,只是用了不同的词来指代罢了。但“太一”在古人的思想里究竟是什么呢?《郭店楚墓竹简.太一生水》给我们提供了比较生动形象而完整的资料。
      

《太一生水》这样说: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
  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
  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
  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
  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
      ......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
  是故,太一藏於水,行於时,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

      

     著名学者陈鼓应认为,战国道家宇宙生成论着重在气化学说,而《太一生水》的出现使我们得知在尚气理论外,还有一个尚水的理论体系。其实,《太一生水》也向我们展示了道、水、气三者的密切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而环环相扣的关系。
     

    黄钊认为《太一生水》所反映的基本思想是“太一”通过“水”而生万物,是以水为载体的,其中就包含“水”生万物之意,这与《管子•水地篇》所讲的“水为万物之本源”的说法相吻合,从而认为《太一生水》可能是稷下道家遗著。
   

    萧汉明撰文认为,《太一生水》属阴阳家著作,其宇宙生成模式与浑天说有一定联系,可第二段讲的却是盖天说。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可能是那时的宇宙结构论研究正处于浑天说和盖天说两者的转换之际。
     

    荆州博物馆彭浩则认为《太一生水》是数术和阴阳家的宇宙生成论著作。
     

    总而言之,文中是说有那么一个东西,开始藏于水,当它露出水面时,被水所衬辅时,就形成了上天;当它生于空中,被天所反衬时,又成就了下地;当它完成了天地之后,自己也成了神明。它如此在天、地、水之间循环往复,于是有了阴阳、四时和万物。
     

    那么,这个藏于水称“太一”、行于天称“神明”的物体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先看看下面一些材料:
《山海经.海外东经》说: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

《山海经.大荒南经》说:
                   “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

郭璞注曰:羲和,盖天地始生,主日月者也。

《楚辞文》: (日)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淮南子文训》:
       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至于虞渊,是谓黄昏。至于蒙谷,是谓定昏。
         
       从这些材料可以看出,所谓“太一”,应该指的是“太阳神”。
       这里的“汤谷”即“旸谷”,在不同古籍中二者是可以相互置换的,而《大荒南经》又说明在这个汤 谷或旸谷之地,太阳神沐浴的海水被称为“甘水”和“甘渊”。上引“十日”神话反映了两个方面问题,其一是与日出日入相关联的太阳循环运行的宇宙观;其二 是在六十甲子纪日法之前的一旬十日的纪日法。
      每日太阳从东方升出大海面时,被认为是沐浴于水中、在扶桑树上的十日中居于最上枝的一日,自旸 谷(汤谷)而出,此谓晨明;此后太阳自东向西运行,来到西方日落之处的虞渊与蒙谷(蒙汜),此谓黄昏和定昏;日落之后,转入地下,被说成是“其华照下 地”(《淮南子形训》);夜间太阳在地下黄泉由西往东运行,直至回到东方,又从旸谷而出,露出海面。太阳一昼夜一次循环运行,被认为是沐浴于海水 里的十个太阳中的一个太阳的运行,当十个太阳轮完一遍,即为一个周期,也即十日为一周期,称之为一旬。
      

     在甲骨文中,有大量的所谓“卜旬卜辞”,如“癸 酉卜,大贞:旬无祸?一月”(《甲骨文合集》26543);“癸巳卜,出贞:旬无祸?三月”(《甲骨文合集》26581),等等。这些卜旬卜辞的存在,说明在甲 骨文六十甲子纪日法出现之前,还应有一个单纯使用十日为一旬的纪日法,而这样的纪日法当起源于尧舜时期东方临海的嵎夷之地。这些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宇宙观和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和习俗,构成了当时东方邦国文明之一个侧面。
      

     总之,由于太阳神从东海汤谷升起,所以有天地、有晨明、有黄昏。看一下《淮南子.本经训》怎么说:

      “秉太一者,牢笼天地,弹厌山川,含吐阴阳,伸曳四时,纪纲八极,经纬六合,覆露照导,普氾无私;蠉飞蠕动,莫不仰德而生。”
         
         这段话与《太一篇》思路完全一致,而其太阳神的特征更加明显。说“太一”神“覆露照导,普氾无私”,显然是太阳神莫属。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10-8 15: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易

      太一”神是太阳神,古人认为,由于日神太一的东升,才分开了天地和阴阳。那么“易”的功能怎样呢?
       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易与天地准
       易以道阴阳。
        由此可见,易的本义是从太阳东升而化开天地阴阳这一自然现象中引申而来的。看看甲骨文中的“易”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甲骨文零拾》4.11)

       我们考察甲骨文“易”字的构成,正是日出海面的情景。20年前,黄振华先生即提出此说。横线上半圆为日出海面(只出一半)的写形,而下面三点当为海水之象征。
       而象形写意正是《易》的思维特点,《系辞》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可以说《周易》就是一部讲象的书。象在《周易》中有如下一些含义。
      1.自然象,即天地万物的形象。《系辞》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见乃谓之象”,“天垂象,见吉凶”。
      2.人工象,即卦爻象,是对天地万物之象的模拟和象征。《系辞》曰:“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3.意象,无论自然象还是人工象都是具有较强可感性或形象性的具体之象,在《易传》看来,在具象中尚隐含着不可感的较少形象性的意象,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所谓“天下之赜”就是在具象(物象)中的意象。《系辞》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显然圣人之意是由“象”来表达的。“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乾坤其易之蕴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乾坤或几乎息矣。”这里的“象”、“易”已经不仅是具体的象,而主要是指其中隐含着的一般意象。
       高鸿晋在《中国字例》分析此字“此为乍晴乍阴之意,倚日画云掩及光线露出之形”。“乍晴乍阴之意”是正确的,只不过“倚日画云”应为“倚日画海水”。即“易”字本意即“日出大海”。
      系辞说“易化乾坤”。乾和坤即太阳和海水、阳和阴的关系。
      《说文》“乾,上出也,从乙者,物之达也,倝声
      《说文》“倝,日始出,光倝倝也。”
       章太炎先生谓:倝字“语转为皓、嗥、昦......”而乾、倝、皓、昦、嗥.....均从日得义,与太阳光有关。
       至于坤,先秦两汉文献均为“巛”,马王堆帛书作“川”字,清人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说:
      “川作巛,皆见《说文》。
        而《后汉书》、《与服志》云:乾巛有文,则以巛为坤字,本于《家语》、《执辔篇》此乾巛之义也,王肃注巛古坤卦。
       陆德明《易经释文》云:坤本又作巛,巛今字也。
       毛居正《六经正误》曰:巛字三画作六段,象小成坤卦。巛化古坤字,陆氏以为今字误矣。
       郑樵《通志六书略》曰:坤卦之三,必纵写而后成巛字。
       本朝庐绍弓《周易音义考证》,谓巛六画,中不连,连者是川字。
       王司空引之《经义述闻》云:按《说文》坤地也,从土从申,土位在申,是乾坤字正当作坤。
      《玉篇》坤下亦无巛字,而于川部巛下注曰古为坤字。然则本是川字,古人借以为坤者。盖古时坤川之声,垃与顺相近,故假借用之。”

   总之,巛通川,坤为巛,川为水,则坤亦为水矣。
         总之,易化乾坤,而乾为日,坤为水,则乾坤正是古文“易”字上下两部的结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10-8 15: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道

      再说说“道”的问题。
     《吕氏春秋.大乐》说:“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谓之太一。”。
      “道”就是“太一”。
       其实《老子》中也是将“道”称为“太一”的,只不过是将“太一”简称为“大”而已。在上古汉语里“大”“太”同一,说“道”即“太(一)”。其特征就是“周行而不殆”“可以为万物母”,可以理解为太阳循环运行而为万物本源之意。
      看看“道”字古文字的构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说文》:“道,所行道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金文中,“道”字“路”和“足”合为:(图中最右下字,以下以#表),表路上行走之意。而内中是“有眼有发的人头”,隶定为“首”表“行走”动作的发出者。

       以眼和发代表整个头部,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常见。如“鹿”等。
       而在神话思维中,眼睛和太阳是互拟的,在甲金文中,“日”和“目”常常可以互换。如“众”字。
       《易.说卦》:“离为目”“离为火,为日
        可见,眼睛和太阳互拟,眼睛与太阳同构,是世界性的神话题材。如埃及的太阳神何鲁斯等。
        “道”字从首从#,而首的原形是眼睛,即为太阳神。而从“# ”表行走。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道”字本义就是太阳及其循环之意。也正因为如此,“道”即“太一”,“太一”即太阳神。
         综上所述,“太一”、“道”、“易”,在我国上古的宇宙观念中,认为宇宙的本源就是太阳神,强调太阳神化生天地阴阳,哺育万物的特性。先民的思想最初的内容很可能就是从太阳崇拜来认识宇宙的起源,发展到《易经》和《老子》时,其含义已经是经过引申和加工而变成后来人的想法了。但其本源是一脉相承的。春秋战国时,更是形成了不同的宇宙哲学的流派。所以我们探讨原始初民的宇宙观是一件很有意义同时又是很有趣味的话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10-8 16: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色彩源流

       谈谈中国古代关于色彩的源流和应用的问题。以「青」,「赤」,「黄」,「白」,「黑」5字为例,将各字书之诠释文整理如下:

《说文解字》诠释文字
「青」 东方色也
「赤」 南方色也
「黄」 地之色也
「白」 西方色也
「黑」 北方色也火所熏之色也

《释名》诠释文字
「青」 生也象物生时色也
「赤」 赫也赫赫太阳之色也
「黄」 犹晃晃,像日光色也
「白」 启也冰启时色也
「黑」 晦也,如晦冥时色也

《玉篇》诠释文字
「青」 东方色四时春为青阳
「赤」 南方色也朱色也
「黄」 中央色也马病色也
「白」 西方色又告也语也…
「黑」 北方阴色说文云火所熏之色也

        从中可看出,《说文解字》运用五方来诠释五正色:「青」,「赤」,「黄」,「白」,「黑」;
       《玉篇》或成书时间较晚的《正字通》和《康熙字典》,大多沿用了《说文解字》的诠释;
       《释名》则是采用生活中常见之物或现象来解释色彩。

        中国古代的色彩文字可分为两大类:一为表达抽象概念的色彩文字,如:《说文解字》:「纁,浅绛也」,《玉篇》:「皙,白色也」等.另一类是有描述对象的色彩文字,用於形容动物,事物或人体等色彩的色彩文字,如:《尔雅》〈释畜〉:「骊,马黄黑色.」,《正字通》:「琈,玉采色.」等.

         历代字书中表现色彩文字的字群里,字数所占百分比多寡依序为:黑色 (34%),红色 (17%),白色 (16%),**** (10%),色彩状态 (8%),青色 (7%),多彩色 (6%),绿,紫色 (1%),金色 (1%).
         黑色是古代文字中,字数最多的字群,由此可知,黑色在古代的重要性,才会发展出众多表达黑色的单字.

         从古代字书的诠释文来说,色彩的表达最初大多是和具体事物联系在一起的,因为色彩是抽象的概念,必须依附在物体上来展现;如「青」,「赤」,「黄」,「白」,「黑」5字的造字起源都是由物体而来. 根据甲骨文的分析以及多位文字学学者的研究结果,认为:
         「青」是由井边草演变而来.
         「赤」是大火,大火烧人.
         「黄」是由秋禾,兽皮,蝗虫,巫尪,玉佩,人的肤色延伸而来;
         「白」指甲根部,白米,日光,蚕丝;
         「黑」则源自於烧火时出现一团团的浓烟,窗子框架的烟尘,锅底的烟尘,被蒙住眼睛的人,藉由被蒙住眼睛的人,代表黑暗的状态,进而衍生出「黑」字.
           
           表达色彩的文字随著时间,出现了意义转变的现象.首先是「颜色」两字来说,其意义在古代最初并非用於表示色彩,而是指面容,脸色.根据古代字书的记载,《说文解字》:「颜,眉目之间也.」,「色,颜气也人之忧喜皆著於颜故谓色为颜气采色.」,两字都是指人面色的意思.后来,文字意义随著时代而变化,「颜色」产生「色彩的涵义.如《广韵》:「色,颜色.」,直接说明「色」是「颜色」的意思.另一方面,若从文学作品的角度来看,唐代便有以「颜色」来代表色彩的例子了,如杜甫《杜工部草堂笺》〈花底〉:「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用「颜色」来说明色彩.由此可知,「颜色」约在唐代时,从指脸色转变为代表色彩.

         除此之外,依据历代字书为依据,调查色彩文字之诠释文字之后,发现色彩文字所对应的色#相,会随著时间的演进,出现多个不同的解释,如「青」,「苍」等字.「青」字起源於井边草,最初形容的色相为绿色.但后来随著时间的演变,字义及所表现的色#相也较为复杂,不只是表达绿色而已.《荀子》〈劝学〉:「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说明「蓝」是所有可以染「青」色的材料通称,并非指色彩.用蓝草实际染出来的色#相是蓝色,并非绿色,因此在春秋战国时期《荀子》,「青」字之对应色相就已转变了.在唐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的诗句中,就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其中青天的青字,也是指蓝色,形容天空的蓝,如此的说法一直到今天都还有,如青天白日.

         「青」字还有黑色的意思.从染色的角度而言,以蓝草为染色材料,经过重复染色的程序后,将呈现接近黑色的深蓝色色#相.《尚书》〈禹贡〉:「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三国魏经学家王肃则将「青」解释为黑色.《尚书》是我国今存最古的史书,早在战国末年,已列为六经之一,甚至更早之孔子即已将其作为课本.综合上述,「青」所表现的色#相包括绿色,蓝色,黑色,且「青」所表达的色#相出现转变的时间很早,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衍生出蓝色和黑色的说法. 「苍」字也有多种色彩表达涵义.就字书所记载的内容,如要了解「苍」的色#相,许慎在《说文解字》提出「苍」为「艸色」,和「青」最初所表现的色彩是相同的.其他色#相方面,《正字通》说「苍」亦可作「深青色」.虽然字面上是「深青色」,实际的色相应该偏深蓝色,「青」应以蓝色解释之。举例来说,《尔雅》中的「穹苍,苍天也」当中的「苍」是深青色.虽然天空随著时间变换色彩,但不可能出现深绿色的色 彩,推断「深青色」应较接近深蓝色.另外,「苍」也可用於表达灰白色,形容发色斑白的模样.在唐韩愈之《昌黎集》〈祭十二郎文〉中,有:「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之记载,其中苍字便被解释为灰白色,形容鬓发渐白的样子.综合上述,「苍」所表现的色相总共出现三种诠释:绿色,深青色以及灰白色.

         从历代字书的色彩文字罗列中,不难看出意义有扩张的现象.

         以「素」字为例,从白色丝绢的解释,转变为白色色#相的描述,更延伸出多个附带意义,如本质,根本等.其变化如下:

        《急就篇》「绢之精白者」→《玉篇》「白也」→《正字通》「白练也又质素也又空也」→《远东 汉字大辞典》「本色的生帛,用作写字的丝绸或纸张,本色白色,本质,带根本性的物质或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质朴不加装饰,清淡无为」 另一方面,经由诠释文的汇整归纳,发现表现白,黑,红色字群的延伸意义,且和甲骨文的造字起源相关.例如表现白色的文字群中,有9个字的原意为「明亮」,「明也」,后来才衍生出白色的意义,分别为「皓」,「的」,「皛」,「皞」,,「杲」,「景」.可见光线和白色色相两者间的关连,也导致后来清代的《康熙字典》中收录「《五音篇海》,白光.」的说法,并间接影响后代产生「白光」及「白色光」的说法.「白光」或「白色光」的用法是从中国古代一直沿用到今日,但事实上光线是透明无色的,不带有任何色彩感觉,因此,「白光」或「白色光」的说法值得商榷.由此也可印证「白」字甲骨文的造字起源,多种说法中其中一项便说「白」起源於日光.

          又如黑色带有光线昏暗,污垢的意味.表现黑色的黑部字群之中,共有「黯」,「黪」,「黖」,「黦」等9个字,诠释文中除了黑色,还有光线昏暗的意义,如「黪,暗色又浅青黑色也.」.除了幽暗,不明的意义,「黑」也容易和污垢,脏污的印象连结在一起,在表现黑色的黑部单字中,有「黕」,「霉」,「黵」,「黩」等5个字的诠释文里有污垢的含意,或直接运用污垢的意象来说明黑色,如「黕,大污垢黑.」.上述的光线昏暗和污垢的涵义,和「黑」字造字缘由也有关,因为「黑」字的起源有昏暗的状态,或说是锅子上的黑点等说法.

         另外,红色则和火焰,日出相关.表现红色的文字群中,有以下6个字的诠释和火焰,日出有关.如《玉篇》:「炖,风与火也赤色也.」,《正字通》:「烿,火色赤也.」;《康熙字典》:「煦,《广韵》温也日光《说文》曰日出温也一曰赤貌.」,《玉篇》:「赮,日朝赤色.」,《说文解字》:「,日出之赤也.」,《广韵》:「,日出赤貌.」上述和「赤」字的造字起源相互对应:火焰;火焰则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10-8 16: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四方
      人类的原始初民由日出日落,粗浅的认识东西两个方向,而在后来才有南北方向的认识。这在人类学界被大家所注意到,比如我国的佤族,也只认识东西两个方向,东称为“里斯埃”,西称为“吉里斯”。再比如景颇族东称“背脱”,即日出的方向,西称“背岗”即日落的方向。在甲骨文中也常有“出日”和“入日”的对举:
          1戊戌卜,内,呼雀【束戉】于出日于入日。(《合集》6572)
              
2、乙酉卜,又出日入日。(《怀特》1569)

               3、丁巳卜,又出日。
                    丁巳卜,又入日。(《合集》34163+34274)
               4、辛未卜,又于出日。
                    辛未又于出日。兹不用。(《合集》33006)
               5、癸酉又出[日]。(《续存》上1829)
               6、癸酉……入日……其燎……(《合集》34164)
               7、……日出日裸……(《明后》2175)
               8、 □□□,[酒]出[入日],岁三牛。兹用。二
                     癸□□,其卯入日,岁上甲二牛。二
                     出入日,岁卯多牛。[不用]。二(《屯南》2615)
               9、癸未贞,甲申酒出入日,岁三牛。兹用。三
                    癸未贞,其卯出入日,岁三牛。兹用。三
                    出入日,岁卯[多牛]。不用。三(《屯南》890,此片与上片为同套卜骨)
               10、……出入日,岁三牛。(《合集》32119)
               11、甲午卜,贞又出入日。
                      弜又出入日。(《屯南》1116)



        由于太阳的东升西落,于是甲骨卜辞又有祭祀“东”“西”的记载:

        (1)乙巳卜,王 于东。(《前》4.15.7))
  (2)甲申卜宾贞
于东三豕三羊□犬卯黄牛。(《续》1.53.1))
  (3)贞戌東于西。(《后》上24.5)
  
(4)贞:方告,于东、西。 (《前》1.48.4)
  (5)贞:于东、于西。贞:正。贞:燎五牛正。贞:正。 (《前》1.48.6)
  (6)贞:于东、西,又伐卯南黄小牛。贞:正。 (《乙》5520)
    (7)……今二月宅东寝。 (《乙》 5520)
  (8)吏乎宅商西。 (《周原》H11.8)


    唐兰在其《释四方之名》中说到:东本束字,西本即囟字,卜辞或假甾为之,南本即字,皆假借其声,无本字也。独北字,许君之说,未尝牵合北方之义,余以为实一义之引申。......北由二人相背引申而有二义,一为人体之背,一为北方。盖古代建屋多南向,则南方为前,北方为后,人恒向南而背北,北方之名以是起也。
    从卜辞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人其由“东西”而“东、西、南”或由“西”而“南”,“北”出现的最晚。
   《楚辞.九歌》中,《东君》说: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羌声色兮娱人,观者儋兮忘归;


                         緪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


                         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


                        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应律兮合节[8],灵之来兮敝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辔兮高驼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东君》一诗的祭祀对象,古无异辞,都说是日神。
        洪兴祖《楚辞补注》云:“《博雅》曰:‘朱明、耀灵、东君、日也。’
      《汉书·郊祀志》有东君。”
        朱熹《楚辞集注》云:“此日神也。
      《礼》曰:‘天子朝日于东门之外。’”
        戴震《屈原赋注》云:“《礼记·祭义篇》曰:‘祭日于坛。’又曰:‘祭日于东。’
      《祭法篇》曰:‘王宫,祭日也。’此歌备陈歌舞之事,盖举迎日典礼赋之。”
       《东君》为祭祀太阳夜里地底运行之歌。说太阳西下东出之事。
        当太阳神夜行于地下黄泉与北方联系在一起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就全齐了,开始时,仍是先东西,后南北。看下面的甲骨拓片为证:

贞,帝于东,方曰析,风曰协。
贞,帝于西,方曰彝,风曰韦。
贞,帝于北,方曰夗,风曰冽。
贞,帝于南,方曰微,风曰凯。
(《甲骨文合集》第一期14295。)


         从殷墟卜辞看,四方观念到商代后期已经很明确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10-8 16: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四时

      把四方神与四方风结合起来的古文献是《山海经》,其内容有:

    有人曰折丹,东方曰折,来风曰俊,处东极以出入风。  (《大荒东经》)

    有神名曰因(因乎),南方曰因乎,夸〔来〕风曰(乎)民,处南极以出入风。(《大荒南经》)

    有人曰石夷,〔西方曰夷〕,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大荒西经》)

    有人名曰鹓,北方曰鹓,来(之)风曰,是处东极隅以止日月,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大荒东经》)

在《尚书·尧典》中只有四方之名却无四方风之名: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日中星鸟,以正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

        申命羲叔,宅南交,曰明都……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

        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

        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氄毛。

      《尧典》以东南西北四方、四仲中星、四季与四方之民析、因、夷、隩相配。
      《尧典》虽无四方风名,但四方民之名与《大荒东经》等篇四方之神的神名大致是相同的。

      《大荒东经》中东方神名作“折”,《尧典》中东方民称“析”;
      《大荒南经》南方神名作“因乎”或“因因乎”,《尧典》南方民称“因”;
      《大荒西经》西方神名为“夷”,《尧典》西方民亦称“夷”;
      《大荒东经》北方神名为“鹓”,《尧典》北方民称“隩”。

      上述只有《大荒西经》中西方神名与《尧典》西方民名是相同的。依殷墟卜辞中所见四方神名来看,《大荒东经》中东方神“折”应是“析”之误字,《大荒南经》南方神名“因乎”或“因因乎”有衍文,《尧典》北方民“隩”是“鹓(宛)”的同义词。但在《尧典》中就看不到这种四方民的神性,这也可能是儒家在整理古代传说资料时,把四方神的神性给过滤掉了。

    陈梦家就曾说:“《尧典》是战国受儒家影响的作品,它以历史的形式描述四方,今列其说并与《大荒经》、卜辞比较如下……《尧典》与两者之不同,在它以四方神名与方名改为‘厥民’之名,在它分化了代表日、月之女神的羲和为四个‘历史人物’。但由于它的改编,保存了古传说的一些形骸而资考订。”[4] 此说是对的。如果把《尧典》四方之民与《大荒东经》等三经、殷墟甲骨文中四方神名与四方风名加以比较,便会发现《大荒东经》等三经中四方神与四方风较完整地保留了这一神话的原型。

      甲骨文中的四方神,是在先民们在有了东南西北方位概念后,对太阳普照下的农作草木的写形概括:

1、东方曰析,《说文》“析,破木也”,《广雅·释诂一》谓析、折“分也”。古训注释“析”为“分”、“中分”、“解”等义项。[16] 东方神名“析”应是指草木萌动生枝发芽之义。《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云:“先立春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升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史记·六国年表序》云:“或曰:‘东方,物之所生;西方,物之成孰。’”同书《历书》云:“昔自在古,历建正作于孟春。于时冰泮发蛰,百草奋兴,……物乃岁具,生于东。”东方神名“析”正是这种“草木萌动”、“百草奋兴”、“物乃岁具,生于东”的用义。杨树达谓东方神“析”与《月令》“句芒”神相当,“义乃与草木有关”,[17] 是对的。《月令》孟仲季春三月均谓“其神句芒”,“句芒”即“勾萌”,《白虎通义·五行》云东方春“其神句芒。句芒者,物之始生,芒之为言萌也”;此亦即《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所谓“句者毕出,萌者尽达”。《礼记·乐记》云“然后草木茂,区萌达”,《史记·历书》亦同。“区萌”即勾萌:《史记·历书》集解引郑玄曰“屈生曰屈”,正义曰“区音勾。草木据其成体之茂,区萌据其新芽,故曰达。达犹出也。曲出曰区,菽豆之属;直出曰萌,稻稷之属也”。可见“句芒”、“勾萌”、“区萌”与“析”的草木分析出新芽之义相当,其时节正好相当于春季.

2、南方曰因:甲骨文中南方神名过去都释为“夹”,“因”是裘锡圭先生据三体石经残石及金文中“因”字而认读出的,[18] 这正好与《大荒南经》、《尧典》中的南方神名相同,是对的。过去因释读字不对,对南方神名含义的解释也就不大正确了。裘氏谓“‘因’字实象人在衣中”,并谓“‘依’、‘因’音义皆近,当是关系密切的亲属词”。古训注亦可证明这一点。《吕氏春秋·尽数》注云:“因,依也。”《说文》及《国语·郑语》韦昭注均谓:“因,就也。”《说文》又谓:“仍,因也。”仍、就皆是人在衣中之义的引伸。甲骨文中南方神名的异文作“尸(夷)”,裘锡圭疑此字应是“‘因’的音近讹字”。[19] 依东方神名“析”与西方神名“彝”等皆与草木禾谷有关的特点看,南方神名“因”应为草木禾谷覆盖大地之义。《白虎通义·五行》云:“南方者,阳在上,万物垂枝。”这与《礼记·乐记》所谓“春作夏长,仁也”的“夏长”之义相近。

3、西方曰夷:。《大荒西经》所说“西方曰夷,来风曰韦”,《尧典》所说西方“厥民夷”,胡厚宣谓彝、夷音近字通,并引典籍为证;于省吾认为甲骨文中的“彝”应读作“夷”。是可信的。于省吾引古训注谓“夷训为毁为伤为杀”,并谓西方曰夷的本来意义,“西方杀伤万物,是指万物收缩之时言之”。此说诚是。《诗·豳风·七月》云“十月涤场”,王国维认为“涤场”当读为“涤荡”,从“七月流火”、“十月获稻”等来看,《七月》岁首当为建丑,“十月涤场(荡)”当为夏历秋季九月万物被涤荡一空;《尧典》谓仲秋“平秩西成”;《管子·四时》云“德始于春,刑始于秋,阴气刑物,故谓之夷则”;《吕氏春秋·孟秋纪》“命百官,始收敛”,《仲秋纪》“乃命有司,趣民收敛”;《白虎通义·五行》云“西方煞伤成物”,又云“七月谓之夷则何?夷,伤也。则,法也。言万物始伤,被刑法也”。西方古代与秋季相对应,而秋季正是农作物成熟收割之时,也是万物涤荡萎败之时,故甲骨文及《大荒西经》谓之“西方曰彝(夷)”。

4、北方曰夗:《合集》14295片云“禘于北,方曰夗”,14294片残文亦作“□〔北〕□〔方〕□〔曰〕夗”,《大荒东经》作“北方曰鹓”,“鹓”应是“夗”的假借字。夗、宛古音同义近:《说文》“夗,转卧也”,段玉裁注云“凡夗声、宛声字皆取委屈意”。“宛”有蕴藏、覆蔽、积蓄之义:《说文》:“宛,曲草自覆也。”段注云:“宛与蕴、蕴与郁,声义皆通。”《荀子·富国》杨注云:“宛读为蕴。”《方言》卷十三云:“宛,蓄也。”《诗·秦风·晨风》“郁彼北林”,《考工记》函人郑众注引《晨风》作“菀彼北林”,毛传《晨风》“郁,积也”,正义云“郁者,林木积聚之貌”。杨树达说:“盖北为冬方,冬时阳气闭藏,万物潜伏,有蕴郁覆蔽之象,故殷人名其神曰宛,……”[23] 此说可信。今按甲骨文及《大荒东经》为北方神名为“夗”或“鹓”,义为蕴藏、积蓄,这与文献称北方为“伏方”义同。今本《书·尧典》谓命和叔居北方“平在朔易”,而《史记·五帝本纪》引之而作“便在伏物”,索隐云“使和叔察北方藏伏之物,谓人畜积聚等冬皆藏伏。《尸子》亦曰‘北方者,伏方也’。”并谓太史公是据《尚书大传》之文而书。《白虎通义·五行》亦云:“北方者,伏方也。万物伏藏也。”又云:“北方臭朽者……万物所幽藏也。”另外,《尧典》北方名“其民隩”,“隩”与“宛”音近义通。《说文》“奥,宛也”,段注“宛、奥双声”;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云“奥,古音读如隩,亦读如宛”。可见北方神名夗(鹓、隩)都是因北方蕴积、伏藏之义而命名的。

      这些是以草木禾谷生长的特点来命名的。《吕氏春秋·圜道》篇云:“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杀,杀乃藏,圜道也。”四方神名实即古籍上常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义。
      但在商卜辞中只有春、秋二季的划分,但还没有用作季节的夏、冬之称。但从四方及四方风的蕴义看,四季的观念应该是产生了,并“由两季向四季的发展准备了一定的条件”。上古时人们以观测季风的来临来预报时节的变化,并用来安排农事。《国语·周语上》谓立春前五日“瞽告有协风至”,并谓立春之日“瞽帅音官以风土”,《郑语》云“虞幕能听协风”,韦昭注《周语上》云“瞽,乐太师,知风声者也。协,和也,风气和,时候至也”。可知季节的变换可根据季风的变化来推定,于是四方季风便被古人视作上帝改换时令的使者。

      在殷墟甲骨文中已经有把东南西北四方与时节相配的四方神析、因、彝、夗,这与《尧典》中四方民名以及《大荒东经》诸篇四方神名是相同或相近的。这些四方神名应是以草木禾谷生长的特点来命名的:草木禾谷春萌生、夏长大、秋成熟、冬收藏。

      进入西周以后,周人在殷人四方帝的基础上,加入了人王中央帝,成了五帝,五方帝与五方神名是阴阳五行学说出现后重新增列组合的结果,但其中东方神名句芒与甲骨文中东方神名析、西方神名蓐收与甲骨文西方神名彝(夷),二者的词义显然是有所承袭的。

     《尚书.尧典》中,周人将太阳神羲和请到中央,其人为改造神话的痕迹非常明显。

     到了《礼记.月令》和《吕氏春秋》,女性的羲和进一步演化为男性中央帝——黄帝,太昊(伏羲)为东方天帝、炎帝为南方天帝、黄帝为中央天帝、少昊为西方天帝、颛顼为北方天帝,分别配对春、夏、秋、冬(黄帝为中央天帝,总揽四季,故不配对某一具体季节)四季。
   
到了《淮南子·天文训》五方与五行官,五方星,五帝神等形成了严密的系统:

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其神为岁星,其兽苍龙,其音角,其日甲乙。

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执衡而治夏;其神为荧惑,其兽朱鸟,其音徵,其日丙丁。

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其神为镇星,其兽黄龙,其音宫,其日戊己。

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其神为太白,其兽白虎,其音商,其日庚辛。

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执权而治冬;其神为辰星,其兽玄武,其音羽,其日壬癸。

        可见,中国先民的四方、四时的概念的源流以及后世五方、五行概念的形成,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