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41|回复: 0

美國漢學研究的概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4 14: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哲賢
  
  摘 要


「漢學」一詞創自西方,相當於英文之Sinology,不過,現在則多用Chinese Studies(中國學)一名。它大致和國學一詞在實質上相近,但所涉及之範圍則更廣泛。
美國之漢學研究在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盛行。起初研究是環繞著近﹑現代史,並且得出用「西力衝擊與中國回應」便能道盡中國近代種種轉折和變化的結論。隨著不斷廣泛地探討,學者往上溯及思想問題,並以為中國傳統文化為落伍且與現代性相互排斥。後來,由於不斷深化的研究,他們漸漸了解到中國文化之多面性,而亦著眼於傳統文化之研究。
至於美國漢學研究之特質有:
、集體﹑長期性研究
二、崇尚「科際訓練」(Multiple  Discipline)
三、治學方法較科學﹑態度較嚴謹
四、研究態度較客觀
五、以虔敬﹑戒慎之心情研究
六、研究領域擴大
七、研究機構﹑人員皆倍增


關鍵詞:漢學﹑國學﹑美國漢學﹑西力衝擊﹑現代化﹑宋明理學﹑新儒家主義
 


一、漢學之名義

「漢學」一詞創自西方,相當於英文之Sinology,不過,現在則多用Chinese  Studies(中國學或漢學)一名。它大致和我國過去習用之「國學」一詞在實質上相近,而涉及之範圍似更廣泛。簡單地說,「漢學」就是研究中國學術文化的學問,亦即以中國為探究對象之人文和社會科學。具體而言,它包括語言﹑文字﹑文學﹑歷史﹑考古﹑人類學﹑哲學及藝術等。就時間範圍而言,「漢學」是兼包古今,亦即涵蓋現代史(思想)之研究,不似「國學」以研究古代為主;不過,當代之社會現象及文藝作品等之研究,通常並不被列入「漢學」之領域中。


二、美國漢學研究之發展

美國原無漢學傳統。其漢學研究,基本上是由歐洲漢學移植發展而來的。由於幾位漢學大師逐漸地凋零,象徵歐洲傳統漢學的式微。加上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不再是世界中心,國力衰弱,經濟萎縮,在在影響了歐洲漢學之發展,而人才外流亦是嚴重的問題。而美國則是國勢強,財力雄厚,此正是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漢學研究所以「後來居上」的關鍵。
美國早年的漢學,基本上和其他各個學科一樣,都是歐洲學術的支脈,因此,留學歐洲以及客居美國之歐洲學者,便是美國漢學研究的另一個推動力量。尤其到了十九世紀末葉,二十世紀初期,美國已逐漸脫離「草創」時期,前來美國講學及研究之歐洲學者絡繹不絕,大大提升了美國的學術水準。
但直到1930年代,儘管漢學已經進入美國各大學的「學術殿堂」,但它並未受到真正的重視。在此期間,西方人研究中國,不外乎是為了傳教﹑通商,擴展殖民地,或乾脆視中國為一神祕而「遺世獨立」的國度,帶著「賞玩古董」,以個人興趣為主的心情來探究中國。也因為如此,西方人研究中國傳統的藝術﹑宗教﹑哲學﹑文學及科學,雖不乏學術價值及創見,但「中國的歸中國;西方的歸西方」,西方的傳統歷史觀裡沒有中國,而中國的興衰存亡也似乎不足以令西方學者掛心。
此種「心理瓶頸」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戰後,才開始轉變。由於中國大陸淪入共黨陣營,乃至於長達三十年的美蘇冷戰等,使中國在「世界體系」中之地位,愈來愈重要,而「漢學」也就從無關痛癢的冷門科目,逐漸「質變」成以近代中國(從鴉片戰爭算起)的政治﹑經濟及社會發展為研究主體的美國式「中國研究」了。
另外,也就在介於一﹑二次世界大戰間,美國出現了許多新興的學術團體。它們出錢出力,有系統地培育人才,搜購書籍,出版期刊,對「中國研究」的奠基,功不可沒。例如,成立於1925年的「美國太平洋學會」,1926年的「華美協進會」,1928年的「遠東研究促進委員會」(即「遠東學會」及現在的「亞洲研究學會」的前身),以及哈佛燕京學社等。和這些學術團體同樣重要的,則是幾個著名的基金會,如洛克裴勒基金會﹑福特基金會以及紐約卡內基基金會等,它們從三十年代開始,就投注了大量的財力在美國的東亞研究上。自二次大戰後至今,美國之漢學研究是以「近代中國」為研究之主流,即近﹑現代中國史為主要研究範疇。至於傳統漢學之研究則為小宗。


三、美國漢學研究之特質

(一)由於經費充裕,美國盛行大規模的集體長期性的研究。例如,費時費事的工具書編纂(傳記辭典﹑索引等),一系列探討儒家哲學的論文集,各種專題漢學會議等,成就驚人。單從1950-1970年間,美國至少培養了1,000位中國研究的博士,就可想像美國漢學研究蓬勃發展之盛況了。
(二)美國學界崇尚「科際訓練」(Multiple Discipline),往往將各門各派的社會科學理論(哲學﹑歷史﹑人類﹑考古﹑心理﹑社會學)應用到漢學研究上。此與歐洲傳統漢學(與中國傳統之國學較近)式的嚴謹考據,小題大作,大大的不同。
(三)美國漢學家之治學方法較科學,態度較嚴謹,往往能得到令人信服之結果。如,鑑定考古出土器物的結構﹑質地﹑年代,現代化的探測儀器可以幫上大忙。同樣的,美國人討論問題,資料搜集齊全是先決步驟,要引述一句話,出處﹑版本﹑年代﹑頁數皆註明清楚,比較不會斷章取義,或時空錯置,張冠李戴。
(四)研究態度較客觀。他們沒有傳統觀念的束縛,視野較寬闊,也較自由。他們善於提出一些問題,這些疑問也許是因為了解不夠而產生,也可能永遠找不到答案,但無論如何,它們可以啟發靈感,刺激我們用新的角度來審視自己的歷史文化。如,中國早就有自由貿易,為何沒有發展出資本主義?中國的「帝制」持續幾千年,為何碰到英﹑法帝國主義,竟會產生如此激烈的反應?
(五)美國傳統漢學家對中國文化懷著深切的虔敬景仰,以這種戒慎的心情,加上紮實的努力及西方文化的素養,這些漢學家往往比中國人更了解中國,更懂得欣賞中國之美。「禮失而求諸野」,或許將來中國西化日深,保存在海外的漢學資源會更顯得可貴。
(六)研究領域擴大,己普及人文及社會科學之所有領域,改變了傳統漢學的領域限制,在研究方法上,加強利用社會和人文科學方面的成就,甚至利用數學方法。
(七)研究機構倍增,研究人員迅速擴大,而中文藏書亦迅速增加。


四、美國漢學研究之概況

美國的中國研究起因於政治上需要一群中國問題專家,以深入了解「中國」。在1950年代,美國政府開始將大量資金投入高等學術研究機構,來推動研究工作。起初,研究是環繞近﹑現代史,且得出用「西力衝擊與中國回應」的模式,即可道盡中國近代種種轉折及變遷之結論。隨著不斷廣泛地探討,美國史家往上溯及思想問題,但他們研究近代思想時,又受到中國特有的五四反傳統思潮和過度簡化了的現代化理論之影響。視中國傳統文化為落伍,且與現代性相排斥,而西方衝擊則是使中國能掙脫傳統枷鎖邁入現代化之唯一動力。然而,由於不斷深化的研究,他們也漸漸地開始了解到,中國文化之多面性,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吸收西學時,也非完全排斥其傳統。由此,美國的漢學研究也漸漸地從反省兩極化模式之缺失,走到中國文化思想的研究和評估,而循著此條思路前進,自然會得出「研究近代思想與研究近代以前的思想是分不開」的一個結論。因此,在1980年代,許多美國學者已轉移到中國傳統思想之浩瀚無垠的疆域中馳騁了。
(一)
「西力衝擊與中國回應」:西潮衝擊問題,最先提出來的是哈佛大學教授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他和鄧嗣禹先生在1954年出版一部書「中國對西方之反響」(Chinas Response to the West)。這部書包括的時代自1839-1923年,除節譯史料外,並提出對整個中國近代史的解釋,其結論是近代中國的改革,甚至革命運動,基本上是對西方的反響:起先是對西歐和美國的反響,後來是因為西歐和美國的影響不足以解決中國現實社會問題,於是,自陳獨秀﹑李大釗起,中國知識分子轉而對蘇聯革命產生興趣,發動社會革命,建立中國共產黨。
(二)
「傳統-現代」兩極化模式:由於有些學者在應用西方衝擊說進行研究時,卻發現中國歷史之連續性不容忽視,尤其是思想和制度,古代和近代有許多方面是無法分開的。十九世紀以來,中國對西方有反應,但反應之方式和結果,是由中國傳統文化來決定,所以,由五十年代起至今,就出現了以「現代化理論」(主要的代表人物還是費正清)來解釋中國近代思想之變遷。根據這種理論,傳統與現代往往是對立的,換言之,「傳統」正是使中國不能「現代化」的絆腳石。因此,中國之所以淪落至此,不能怪列強欺凌,而只能怪自己的傳統文化和政治社會結構出了毛病。此中著作最出名的是思想史怪傑李文遜(Joseph R. Levenson)所作的:
1.
梁啟超與近代中國思想(Liang Chi-chao And the Mind of Modern China):中國近代思想之主題是知識分子如何在面對自身文化之崩解與欲使國家富強之目標此種兩難困境中自處。作者之解釋是知識分子雖在理智上疏離,但在情感上依賴其傳統。正是根據此一前提,近代有識之士維護傳統之一切行徑,均被解釋成為了彌補他們心中的挫折感與焦慮感而作。
2.
儒家中國及其現代命運(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十七﹑八世紀時中國是否存在一些注重物質之思想家,使中國穩定的傳統自身具備潛力變化,而無需等待西方衝擊使之改變?答案是否定的。因在李氏的眼中,儒家文化早已沈寂不動了。
(三)
重探傳統中國:由於對「現代化理論」的反彈,1980年起,以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研究「宋明理學」著稱的狄百瑞(Wm Theodore De Bary)為主的所謂「新儒家主義」學者們,就主張重新探索中國傳統的優點和價值。雖然,他們不是「中國研究」的主流,但其成就亦很豐碩,多多少少平衡了美國式「中國研究」的不足與偏頗。而且有一可喜的現象是,有愈來愈多的美國學者已認清一個事實:若不能了解及尊重傳統中國,妄想跳過傳統中國而理解近代中國,是不可能的事。同時,以前美國研究中國,強調的是「局外觀察者」的客觀,但現在卻自認為「局內參與者」,以同情和了解為出發點的研究心態,已漸受美國學術界的重視。
 


參考文獻:
1.劉廣京,<近三十年來美國研究中國近代史的趨勢>,近代史研究,1983年,第一期,頁289-312。
2.王爾敏,鄭宗義,<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回顧>,收入《六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出版。
3.Ramon H. Myers & Thomas A. Metzger合著,劉紀曜,溫振華合譯,<漢學的陰影:美國現代中國研究近況(上)>,食貨月刊,10:10,頁28-41。
4.Ramon H. Myers & Thomas A. Metzger合著,劉紀曜,溫振華合譯,<漢學的陰影:美國現代中國研究近況(下)>,食貨月刊,10:11,頁37-51。
5.王家鳳,李光真合著,《當西方遇見東方-國際漢學與漢學家(一)》,光華書報雜誌社出版,1991.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