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69|回复: 0

粵語保留了較多古南越語底層成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7 17: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保留較多古南越語底層成份古代南遷到嶺南地區的華夏族與南越族土著原住民長期雜居,彼此間語言、文化、習俗等各方面不自覺地相互滲透。粵語本身是由古華夏語和「古南越語」的混合語發展而來,因此它同時具有古華夏語和「古南越語」的特徵。現代粵語中仍然含有南越語的底層成分,多表現在辭彙方面,在語法上也有一些遺存。現代粵語跟現代壯語在日常用語上接近或相同的常用詞有不少,這些詞明顯不是漢語來源,可能為「古百越」底層遺存。目前粵語中非漢語成份詞語約有20%,比重不大但幾乎都是核心詞彙,使用頻率特別高,在日常口語裏面幾乎在每句話中都會出現,但也有部分字被誤會認為是南越語底層成份。
例如,如表示「這」的意思的粵音(/ni/)常被寫成「呢」字,該詞在壯侗語族、苗瑤語族等諸語中廣泛存在,語法功能完全相同。有人認為該字可考的源頭為「爾」,中古漢語唐音讀作/njiɛ̌/ ,但相比壯侗、苗瑤諸語表示「這」的nei/ni,這種觀點待考。
再如,粵語表示「欺負」的「蝦」(/ha/),武鳴壯語與粵語完全相同,西雙版納傣語是 /jam ho/,黎語加茂方言為 /hɛ/。除粵語之外沒有其他漢語族語言有這個詞(但西南官話湖南少數片區有類似的「嚇」音"ha"),古文獻亦不存在;

粵語表示「癢」的「痕」(/hɐn/),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壯語中為 /hom/,武鳴壯語中為 /hum/ 或 /hɐn/,傣語 /xum/,臨高話 /kum/;
粵語表示「擰」或「折取」的「搣」(/mit/),南壯語(壯傣語支)、榕江侗語跟粵語完全一樣都是 /mit/,布依語、北壯語(壯傣語支)、毛南語、泰語都為 /bit/,傣語為 /bip/,黎語為 /miːt/;
粵語表示「點頭」的「岌」(/ŋɐp/),北壯語(壯傣語支)為 /ŋak/,南壯語(壯傣語支)為 /wak/,傣語為 /ŋɔk/,泰語為 /ŋup/,侗語為 /ŋap/,黎語為 /ŋut/;而此字本身也表示搖動。
粵語表示「倒塌」的「冧」(/lɐm/),北壯語、毛南語跟粵語完全一樣,泰語為 /lom/;
粵語表示「跺腳」的「揼」(/tɐm/),壯語與粵語完全相同,黎語為 /tom/;
粵語表示「搖晃」的「擙」(/ŋou/),北壯語、毛南語、侗語為 /ŋau/,南壯語為 /ŋau/ 或 /ŋu/,臨高話為 /ŋɔu/;
粵語表示動詞「鬆開」的「甩」(/lu:t˧˥/),壯語為/lɐt˥/,泰語為/lɔt/。

粵語的這類「古南越」底層詞舉不勝舉,在現代壯語、侗語裏面都可以找到系統性相同或相近的詞,而且這類詞多數都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非常高的基本詞彙。該類詞彙究竟是「古越語」遺存還是古代漢語遺存、究竟是底層殘留還是借入,語言學界存在爭議。目前在中古漢語、上古漢語方面的構擬多由鄭張尚芳等學者進行,但各方對一定字詞的構擬並不一致(如和潘悟雲等),而且鄭張先生的觀點也與一些語言學者如李新魁、李如龍先生等的研究有出入。另有一些語言學家認為漢藏語系跟「侗台語族」系在上古時期已經發生了接觸和相互影響。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