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70|回复: 2

[转帖] 关于秦灭之速的部分看法…读《大秦帝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1 19: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原作者:渭水草滩


其灭亡之速,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秦为天下的思想:
为了防御匈奴将大军驻扎九原。为了管理岭南两另一大军驻扎岭南之地。
为了这两地和新得的山东六国之地便于融于一体,将关中老秦人大部分迁徙至这些地域。
之后:赵高胡亥当权造成恶劣后果时,老秦人已无力斗争了
而在各地动乱四起之时,九原王离军(原来是蒙恬统领,此时已被害而死。王离乃王翦之孙王贲之子,最后和项羽作战时战死)和岭南南海郡的赵陀大军(汉高祖时归顺了汉朝)都为了北方和南方的安定而没有出动,如果出动,就凭山东六国那些污合之重怎么能抵挡秦之战无不胜的大军?
这是出于什么样的民族精神?试想:若蒙恬之九原军南下,一定会一举**,但匈奴也南下,就不容易再打他们回去了…
这代表了什么?
那些还在骂秦的就好好想想吧…
真希望快点多多的出土些如云梦秦简那类文物吧
最好是秦皇地宫重见天日
这样我们就可以肆意的了解秦的伟大,而反对之人哑口无言…


几个月内写了很多了,有些是自己的看法,有些是学者的看法只是以我自己的理解语言写出来而已。  
我的论断和大众的不怎么相同,肯定会有质疑者,所以也就有了写此文的动机了,我旨在说明一些事,澄清一些事,也使质疑我的附和我的都能够更清晰的看清自己。  
我在试图证明暴秦不暴。这就是挑战人们的认知了,所以肯定有反对者。我并不是不让有反对的声音,历史界还有不同论断呢,更何况我一个业余的不能再业余的历史爱好者?只是你要反对不要只是说一个约定俗成但它的根据却一点也不知道的论断。试想,你就不知道此论断从何而来又怎么知道它的真实性和准确度如何?  
也不是说你说的一定不对或者我说的一定不对,只是你有根据了我也就有和你讨论的根基了。你没有我怎么何你讨论?  
我也在试图证明春秋战国秦帝国并非只有尔虞我诈的欺瞒和纵横驰骋的阴谋。正如我所说过的我们要看我们文明的闪光处而不是阴霾处。错误和阴霾当然事要看的要说的,毕竟还有“吃一堑长一智”之说呢。  
只是我们不能只看着阴霾不放而一味的贬低我们的深藏于历史的文明和深藏于文明的历史。这是很不明智的,试问:文明的闪光处没有一丝一毫的赞颂,我们还要发展做什么?  
外人没有贬低我们,没有诽谤我们,我们自己就先骂起了自己深植与血肉的文明了!实在是可悲。  
另外就是对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国人的弊端的讨论了。比如盲目追随:没有自己的思想,也没有自己认真的考证就人云亦云。  
比如说秦之暴和项羽之好;比如说曹操之奸和孔明之智;比如王安石变法失败却可以名留青史,而王莽改制却万劫不复。  
当然王莽是复辟三代王治的逆历史潮流之举。但这些我只是在说明:  
人们都是不加考证,一点也不思考就相信很多年沉淀下来的死板论断的。  
你若问他:你的论断根基是什么?  
他就会说:历来都是这样的。  
不说这论断对否,即使是对的你也要明白它如何对再说吧?  
但是这个“历来”就让人心痛。  
历史是要自己的民族尊重的,  

一个“历来”如何对得起我们几千年的文明?


你才是用现在的思想了:你知道法家的“法以爱民”“大仁不仁”和儒家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什么意思么,知道他们的区别么,


你知道墨家的躬耕亲身和儒家治学享受么,知道法家唯法为大和儒家的法外施恩的区别所在么?只有法家真正实现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有秦国割了秦孝公的哥哥秦国大将军的鼻子,只是因为太子犯法,而他是太子的监护人。试问,秦亡以后还有这样的事么

知道《旬子》这书记录的秦国咸阳和山东六国记录的咸阳为什么不一样么,那么他们究竟谁描述的是真谁的是假呢
知道“诛暴秦”的墨家为什么会建造秦国大都咸阳么…

知道咸阳的遗址为什么到现在都找不到么

另外百家争鸣和独尊儒术究竟哪个是有局限性的呢?
它的确复合了统治阶级统治民众,那却是愚弄人民
知道百家之时和独尊以后学术界的以天下为己任和民众界的参与军国大事有的不同之处么
人们慢慢的没有了那激扬的心,没有了自由的争鸣,甚至出现多次文字狱。
记史的人也是该避讳的避讳,这就是为什么春秋战国之时有那么多不好的事会记录在本国的史书,国王死后的缢号会该好的好该坏的坏。而以后却没有,这都是拜:愚忠所赐


其实在春秋战国,有墨家道家法家儒家名家(就是提出:白马非马,鸡生蛋蛋生鸡…等关于名字的有哲理性的问题的一个学派)堪舆家纵横家甚至有水家农家等等多个派别,比如李冰即是水家。

这之中其实儒家是根本不被看重的:孔子孟子只是由于是治学名士而被各国国王款待的,比如齐王魏王。但终孔子一生他也没说动一个国王;孟子同样。

而李冰却会一个人治理蜀地的一切事务,而同是水家的郑国则管理了一个国家的农事。水家尚且如此,更不用说纵横策士的苏秦张仪法家的商鞅韩非了,甚至自认为儒家连属于刺客类的荆轲的受重视成都不如

那么为什么儒家的学说不被接受,甚至尊儒的汉及以后都未接受呢?因为在春秋战国之时是大争之世,各国都在想法发展,每个人都在努力实现个人价值,

但儒家却呼吁以王道治理国家,呼吁恢复那遥远的天子井田分封诸侯奴隶制。
而此时只有儒家是呼吁这个不切实际的问题,而其他各派都是风风火火融入大争之世干劲十足的:如墨家法家…

仅有他们似乎无所事事的喊着所谓的王道,其根本是:统治阶层有特权,而民众必须遵从法律
我都不知道你懂不懂法家就说它中央集权?它可没有让中央特权啊
时也势也,奴隶制已经过去了!这就是为什么替代秦的汉都不用它而承袭了春秋战国秦帝国的封建制(儒家所倡导的:忠孝悌礼仪廉耻… …等忠是忠君,礼是庶民不该懂的东西,廉耻则更加重了迂腐死板《本来儒家就更迂腐的了》认真讲来,鲁迅先生笔下中国人至今未消除的劣根性,大多是拜儒家思想两千年的熏陶所赐)

(儒家只是百家之一,它的主张我本没有想法谈论,只是因为儒家以恶毒的笔写了很多不正确的关于秦的言论;明明他倡导的东西很多毁人的内容,确仍有很多人相信并坚持着,所以感觉有必要说说自己的看法)
(本来写了一篇完整的文字,可惜自己不小心丢失了,在脑子里再搜寻那时的文字,只能是支离破碎的几条大概了,只有和着从前写的5来表达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9: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秦或可历经千秋万世也……大秦帝国有感》

历来喜欢看历史类的书籍《汉武大帝》《曾国藩》之类的,  

最近拿到手的是这个《大秦帝国》然则却太多了,六部十一卷,要看完估计一学期甚至更长了。  

现在才看了一卷多,感触都已颇多:  

一介阉人赵高只知后宫,却也想前台称帝,实在可笑,才葬送了所有封建时代国家都无法匹敌的大秦帝国。  

二世赢胡亥只知声色犬马不知庙堂近乎白痴,径至听信赵高的“灭大臣远骨肉”之说。  

致使仅有的三十于位兄弟姐妹男者先遭侮辱再行弑杀,而女着直接残刑:  

蒙恬蒙毅蒙氏几近灭族,其他个重卿也遭受严酷重创,不能不谓之血腥。  

… …秦之灭是一个以赵高胡亥而起的恶性政变加之时人仍有的战国精神:  

服便听之不服便反之的情况下而猝然倒塌。  

如果二世以公子赢扶苏继位是否秦真可如始皇所料经历千百万世,也或可也,熟难料之。  

… …看过这样的书之后写东西都变了似乎文言了,呵呵,  

虽则思想是借鉴的可这文章的句子可都是我的哦:呵呵。







《期待历史的烟雾  解开谜团~~~读大秦帝国有感》


六部十一卷除了第一部前两卷,后边的都已不只一遍的看了。  


看了书后边作者写的《祭秦论》和《跋》,更为我们的春秋战国鸣不平,更为创立了不论是对历史还是对当时都为最先进文明的封建制的秦帝国而鸣不平,从汉以后,其实大部分的制度,譬如经济,譬如法制,所有封建制度大都是承袭秦制,可是历朝历代却都又否定秦制,实在是对秦对春秋战国的不敬和亵渎。只是因为自己是反抗秦国而取胜的,只是因为是要尊儒的!  


说到这则要说说对于儒家的一些看法了,在那个大争之世的春秋战国秦帝国时期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是各种思潮齐辉灿烂的时代,可是!只是因为始皇的焚书坑儒,只是因为汉及其以后的独尊儒术,儒家成了唯一,没有了那些灿烂的风华,没有了那些争鸣论战。  


最恨儒家那句:“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只这一句便可看出:儒家只是统治者的儒家,却逐渐的控制了庶人的思想:人,没有了争取自己权利的欲望和想法,只是为统治者服务!而且,坑儒的原因并不完全是那些他们所说的。  


难道不是因为他们要复辟诸侯制么?天天喊天天喊,难道诸侯制可用么?汉稍微一封,便有了汉早期的“七王之乱”,而东汉末期的王莽分封则更大大加剧了天下大乱。试问,那遥远的所谓的王道所谓的井田还适合么?如果适合,为何越近的朝代越没有了分封的影子?社会是要发展的,封建代替奴隶,资本代替封建,而共产代替资本。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只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希望大家明白:秦后之世都用秦了所实行的封建制,可却用儒生骂着秦制秦风…  




历史烟雾何时解开迷团,我们一起期待吧…                  


(只是对看了《大秦》的一些看法,只当是对它的读后感吧,下边准备看些史书和先秦诸子的著作,以便真正有自己的看法和对那样的社会的深入认知吧)




本文原作者:渭水草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9: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面就有许多具体的资料,稍作修饰,就是一篇论文。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