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96|回复: 0

法国女汉学家巴斯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2 09: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巴斯蒂·布律吉埃尔(Marianne Bastid-burguiere,1940—),法国全国科学研究中心研究课题组长和当代中国研究中心(Centre de recherche et de documentation sur la Chine contemporaine:CNRS)高级研究员,欧洲汉学协会会长。曾任法国高等师范学校副校长,斯特拉斯堡政治研究所、高等社会科学研究所兼职副教授,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巴黎第七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研究所理事会理事及巴黎第八大学中文专科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巴斯蒂诞生于巴黎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和母亲均为法兰西学院著名院士。她自小学习拉丁文、希腊文,打下了坚实的欧洲传统文化的基底。她对中国的最初印象来自于她所在小学对面的一幢中国式的宝塔,十岁左右,母亲的一位中国学生使她第一次接触到中国的语言和文字,从此,她强烈渴望学习中文,这是她了解这个国家及其人民的最基本的条件。
    巴斯蒂真正开始学习中文是1960年进入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校以后。在这之前,她在法国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历史,在学习中文的时候,同时继续学习历史,并且考取了法国中学历史教师资格。从此,巴斯蒂开始研究中国历史。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同年八月,巴斯蒂接受北京大学外语学院聘请,前来教授一年法语。然后,她又幸运地获得了一笔由一项中法协约设立的奖学金,成了北京大学历史研究所的研究生,师从历史学家邵循正教授,在研究历史的同时、也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中文。1966年,巴斯蒂因假回国,结果因为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而未能再来中国。1968年,巴斯蒂获法国历史学博士学位。从此,她留在法国及欧洲其他国家从事研究,同时也因研究或讲学等原因来中国作短期的停留。如1978年来到北京大学历史研究所做了三个月的研究;1981年到北京大学参加一个关于辛亥革命的研讨会,为期一个月;1983年11月,又因研究来到北京和中国的其他一些地方。以后至今,巴斯蒂多次来到中国进行访问讲学。比如,1996年底,巴斯蒂应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之邀赴沪。在沪期间,她给该校历史系、文学艺术学院对外汉语系师生作了精彩演讲,就当前法国和其他欧洲各国汉学研究的发展、特点和热点作了介绍,也介绍了汉学家们过去和现在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手段和资料来源,令师生们受益匪浅。
    巴斯蒂教授的中国研究,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关于中国历史,尤其是1804—1911年间的中国近代史。她曾和法国近代和现代中国研究的创始人谢诺(Jean Chesneaux)合作撰写了《1840一192l之中国历史》,巴黎Hatier出版。
    目前,巴斯蒂教授还在研究清末的“礼”这一问题。作为法国全国科学研究中心研究课题组组长,当代中国研究和文献中心高级研究员,她还参与许多当代中国跨学科研究中心重点研究课题的工作,并主持其中关于1804—1911年间法中技术合作这一课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