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68|回复: 1

[易学研究] 用《易理学》来区别天地之数与大衍之数的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6 21: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寒心冰血 于 2011-10-26 21:03 编辑

《易》之系辞中简述了天地之数,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同样系辞中也说道:大衍之数五十有五,可用之数四十有九。

两者所论述的数理是一致吗?
《易理学》认为:两者不一样,是有区别和联系的。

要弄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要弄清楚天地和大衍之数的概念。

一、天地的内涵

1.天,是原始太极所居之地,即代表原始太极存在的位置。
那原始太极又是什么?
《易理学》认为:原始太极,是产生物性(即刚性)的源泉,他存在的特性是虚无飘渺、至柔至虚并且静止的状态。
这个“天”位置所居的“原始太极”首先是一个无数个所有特征相同的个体构成的整体。也就是说原始太极是成千上亿甚至无法计数的个体的统称,由于其所有特征相同,因此外观上看又是一个整体。

2.地,是原始太极自身全部转化为刚性后所居住的位置。
至柔、虚幻的原始太极转化为物性(即刚性)后,其运动状态是由上而下,如太极转化为初期的物性体是寒气体,寒气体的刚性继续增强,发展为刚柔相济的液流体(水),其运动方向都是从上而下。
当原始太极完全转化为刚极体,则固定于位置,就是“地”。

3.天和地的区别和联系。

天是柔性极致的存在位置,地是至刚体存在的位置。至柔无刚,至刚无柔。
天动是下行方向,地动是上行方向。天动是刚性(物性)生成发展过程,最终形成“地”位置的刚极体;地动是刚性(物性)衰落发展过程,最终形成“天”位置的柔极体。
天和地都是事物体存在的位置,即事物体停留在某一个地方的称名。
“天”字和“地”字以人体为参照物而来,即人头顶上空为虚无飘渺,为空,即天空;人脚踏实地(接触的刚性)为实,即大地。

因此坤停留的位置为天,坤动生成的结果体所居的位置为地,即坤形地,形成之意!乾停留的位置为地,乾动形成的结果体的位置为天,即乾形天。
天和地居住不动时,处于纯粹体,两者都是静止状态,即为0。

因此天地名称是静止物体的居留地。
天动地动是静止的物体变化称名。

4.天地之动是刚柔之动。
天动成刚,地动成柔。
两者合一为天地之道,也称之为刚柔之道。

二、大衍之数的内涵

大,是累积结果。
大衍,是指不断累积或重复累积的发展形势。
如:个体的一个运动周期为10个阶段,即刚元、刚小、刚中、刚大、至刚、柔元、柔小、柔中、柔大、至柔十阶段。
个体重复完一个周期的变化过程,就是此十阶段,而这一阶段的时间假设为36天,重复十次则是360天。
如果这一阶段完成后,又开始重复10个阶段,那么第二个阶段也是36天,第二个阶段从刚小开始,这个第二阶段的刚小不能再用刚性代表,而是用神动,那么第二个10阶段称名为神元、神小、神中、神大、神精、明元、明小、明中、大明、至明。
这十个阶段再以刚中开始,重复一个周期,用新的称名,即阳元、阳小、阳中、阳大、老阳、阴元、阴小、阴中、阴大、老阴。
以此类推:这十个阶段重复十次发展过程,就是“大衍”内涵。

第一次10阶段发展始于刚元,称之为刚之道;
第二次10阶段发展始于刚小,称之为神之道;
第三次10阶段发展始于刚中,称之为阳之道;
第四次10阶段发展始于刚大,称之为热之道;
第五次10阶段发展始于至刚,称之为湿之道;

第六次10阶段发展始于柔元,称之为柔之道;
第七次10阶段发展始于柔小,称之为明之道;
第八次10阶段发展始于柔中,称之为阴之道;
第九次10阶段发展始于柔大,称之为寒之道;
第十次10阶段发展始于至柔,称之为燥之道。

前五刚道和后五柔道合并为一个周期。在地球中,这一个周期表示一年,前五道为前半年,始于上年的秋分,止于本年的春分;后五柔道始于本年的春分,止于本年度的秋分。但是:刚五道生于
本年秋分至来年春分,旺于来年春分和来年秋分。如刚元生于8月,旺于2月,衰于3月,绝于7月。柔五道生于本年度春分至秋分,旺于本年度秋分至来年春分。如柔中,生于5月,旺于11月,衰于12月,绝于4月。


10阶段以不同的始点重复十次的发展,称之为“大衍”。

又6与原始太极相同,即坤为0。所以,6是没有物性的发展周期过程,于物性或大衍无用。

三、天地之数和大衍之数的关联性
1.数。

数是一种符号,与文字或其他代号一样仅仅是一种代号符号。
数可以代表时间顺序也可以代表属性关系。
数可以用顺序符号代表一定顺序规律,也可以用奇数和偶数区别代表相对的方向发展属性。
2.天地之数。
(1)天地的时序发展之数。

上楼说过,天动成地,地动成天。天地之动合一是一个周期。
其生成顺序是:原始太极——刚元——刚小——刚中——至刚——柔元——柔小——柔中——至柔。
这一顺序用数字表示,即:0代表原始太极——1刚元——2刚小——3刚中——4刚大——至刚5——6柔元——7柔小——8柔中——9柔大——10至柔.
这里的数字就是时间顺序,也称之为生成顺序。1、2、3、4、5为刚来柔衰发展之数,即天动而来为生数(生地);6、7、8、9、10为刚衰柔来发展之数,地动而天往为成数(成天)。

这一顺序数表明了:原始太极动而为大一,大一之动就是天动,继而生成了地5,地动而天往,即10成天(归位复原)。
总之,这一顺序称之为时序,即时间发展顺序。

(2)天地的对立属性发展之数。
当原始太极动而为天1时,天1动而生地,地动而成天。进而,天地对立存在,也就是说天动时,证明了地也在动。
即:
刚元为天动1,则其对立的地动为柔元2,1和2代表刚元和柔元同时存在动;
刚小为天动3,则其对立的地动为柔小4,3和4代表刚小和柔小同时存在动;
刚中为天动5,则其对立的地动为柔中6,5和6代表刚中和柔中同时存在动;
刚大为天动7,则其对立的地动为柔大8,7和8代表刚大和柔大同时存在动;
至刚为天动9,则其对立的地动为至柔10,9和10代表至刚和至柔同时存在动。


4.大衍之数。
上楼叙述中,个体一个周期有10个阶段,这个个体以每一个阶段反复发展一个周期,累积发展10次。
一个单元体的一个周期以刚柔为本,发展为刚柔各五。
即:
刚柔各五中的每一个以自己为首,重复发展一个周期。
用奇数代表五刚性的周期发展,即1代表刚元周期发展,3代表刚小周期发展,5代表刚中周期发展,7代表刚大周期发展,9代表至刚周期发展;为有区别于单元体周期表示的数字顺序,用偶数逆数发展代表柔性发展,4代表柔元周期发展,2代表柔小周期发展,10代表柔中周期发展,8代表柔大周期发展,6代表至柔周期发展。


5.大衍之数和天地之数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天地之数代表的是单元体自身演变发展的一个完整周期。大衍之数代表的是单元体的各个阶段周期发展之和。注意:阶段周期与一个周期的区别,一个阶段是基础周期,多个阶段周期就是多个周期之和。
(2)联系。
天地之数是大衍之数的基础周期数,大衍之数的每一个数字就是一个天地周期数。
如大衍之数3,代表的是刚小3发展周期,而刚小3包含了其天地数周期。即:以刚小位为始点,刚小位为1、刚中位为2、刚大位为3、至刚位为4、柔元位为5、柔小位为6、柔中位为7、柔大位为8、至柔位为9、刚元位为10的周期,或者以刚小位为1、柔小位为2、刚中位为3、柔中位为4........等等的对立存在同等动数表示。注意刚小周期不管在哪个位置,都是刚小自身盛衰发展。

总之
:《系辞转》之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九、地十,表述的是天地同时存在,同时动,并以刚性为主导。
《易》中的至刚为9、至柔为6等数字表示,是以阶段为周期的大衍之数。
日常的顺序数字代表时间顺序,即单元体演变周期的生成顺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21: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这十个数字所表示的内涵就是:天地对峙同动现象。两两为五,称之为五道,即天一地二为刚柔之道;天三地四为神明之道;天五地六为阳阴之道;天七第八为热寒之道;天九地十为湿燥之道。

天一、天二、天三、天四、天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十,这十个数字所表示的内涵就是:天地发展顺序,天动而生地,地动而成天。一——五的五个数是生数;六——十的五个数是成数。

而大一、大三、大五、大七、大九、大四、大二、大十、大八、大六,这十个数字所表示的内涵式:天地十数的每一个周期发展顺序数。奇数代表刚来柔往,或天来地往,数字为顺数发展,表明天来(刚)的程度逐渐增加;偶数代表地来(柔)天往,数字为逆数发展,表明地来的程度逐渐增加,天的厚度逐渐减少。

大衍之数的前五位是天动来的顺序,因此可用天一代替大一、天三代替大三、天五代替大五、天七代替大七、天九代替大十;同样:地四代替大四、地二代替大二、地十代替大十、地八代替八、地六代替大六。
这里的天地之数的表示法与大衍之数表示法的内涵一致。

因此:《易》之系辞的“三天两地而依数”和“三五错综”中的数字,是大衍之数的描述。三天是指震、两地是指兑。在八卦体物象形成八个方位中论述过:刚元1和坤至柔6同宫,刚元1其动不显,震动凸显,因此刚动始于震;柔元4与至刚9同宫,柔元4不显,因此柔动始于兑2。以震3为顺延,依次倚数为坎5、7艮、9乾;以兑4顺延,依次倚数为离10、巽8、坤6。

“三五错综”,是指三个五,而不是三和五。大衍之数分布八卦,即4和9居乾、2居兑、10居离、8局巽、6、1居坤、3居震、5居坎、7居艮。相对的卦数之和有2个5和3个15,即1、4之和五5,2、3之和为5,5、10之和为15,7、8之和为15,9、6之和为15。又,10居于2和8之中,2为阳数、8为阴数,因此10为承上启下,含有0数之意义。因此可称之为“错综三五”。错,是指相对或分开之意;综,为归类或相合或一条线之意。

注意:《易经》原文中的数字,如“三岁不兴”、“稷于九岭”等等,有些数字是指爻变周期数,或为3年、或为3天、或为3次(爻变周期数请看《易经284爻时间和方位分布》一贴)。有些数字是指大衍之数,如“九岭”等等,九为大衍之数,代表的是其卦体,“岭”是其数的象意特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