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40|回复: 6

[原创] 与吴博君商榷“《历术甲子篇》的位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8 10: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七秩龄童 于 2011-10-28 22:31 编辑

   与吴博君商榷“《历术甲子篇》的位置”
  



               七秩龄童


      关于《历术甲子篇》与其表后的年号


    与学界认为的“纪年是后人所加,《历术甲子篇》的主体数据则是司马迁本人录入《史记》的”看法相反,吴博君先生认定连《历术甲子篇》也“一定不是司马迁本人录入《史記》的”。他认定的理由(主要理由)是“《历术甲子篇》中有司马迁死后的纪年”,按其纪年断定:“《历术甲子篇》一定不是司马迁本人录入《史記》的 ”。
    查《历术甲子篇》历数表共76岁,每岁出具朔数一,中数一,共152组历数,以完一蔀岁的完整历数。附在《历术甲子篇》表后的纪年,则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起,止于汉成帝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依吴博君的看法:先有汉皇纪年,才后有《历术甲子篇》历表的揣度,那么,这份《历术甲子篇》的历数和纪年当只是《太初历》实施76年后的公元前29年以后,才加在《史记》巨著中的。据下述理由,这一揣度与历史情势不合:
    1、汉成帝在位时,正是《三统历》及《世经》作者刘歆“大有作为”之年,而且是由易数“推出”的“由律及历即律历合一的学说”正值高潮期间。此期间,历律合一论甚嚣尘上,怎么会容得以当代帝王年号附在不合《太初历》历理的《历术甲子篇》的历数呢。须知《历术甲子篇》历数属于“古四分历”,正是刘歆写《三统历》批判的对象哩。这是不可能现出的理由之一。
    2、《史记·太史公自序第七十提到:“《正义》:五家谓黄帝、颛顼、夏、殷、周之历,其文相戾,乖异不同,维太初之元论历律为是,故历书自太初之元论之也。维太初之元论,作《历书第四》。”《历术甲子篇》是《史记·历书第四》的正文。如果说《历术甲子篇》不是司马迁亲自先定编入《史记》的文献,则必须将《史记·太史公自序第七十连同《历书第四也推之于经他人手笔的成果才行。但笔者没有寻到支持这一揣度的证据,反面增加了《历术甲子篇》是古四分历历术的信心。因为《历术甲子篇》是《史记•历书》的主心骨;司马迁推出“太初之元论历律”,潜台词就是《历术甲子篇》是“古四分历法的最高成就”的同义词语。《历术甲子篇》也用了“太初”,并非《太初历》的“太初”,而是《太初历》以前就作为“历法名词”使用的“太(泰)初”。其证据,不妨看《后汉书·志第二·历论》:秦季使用古四分甲演元历数“汉兴,常用“太初”而不改,下至太初元年百二岁乃改。”就是证明。
    3、《太初历》所用历数《三统历》,即“八十一分历”,与《历术甲子篇》的古四分历数完全不同。所以用《太初历》实施期间的帝王的年号,附在古四分历太数《历术甲子篇》之后,像“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的拉郎配的味道,两者决非“原配”可知。写成一篇文件形式的两部份竟是“同床异梦”,那么,“纪年是后人因为对比或转算的需要所加”也就顺理成章的了。
    4、《历术甲子篇》历数不是《太初历》授时历数。查《历术甲子篇》历数第六十岁(正东第三岁,或附年号的“初元四年”),其朔数“大馀四十七,小馀九百三十一”,也就是说汉初元四年岁初十一月指明为“辛亥931分交朔”,合东汉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的十一月初一日。这一个月恰巧世界上发生了一件重大历史事件:正好这一年的十一月二十九日庚辰,是罗马凯撒大帝制订《儒略历》定为元旦之日,也就是中华历纪与西历对照定为起点的日期。由二十九日庚辰,可推知十一月初一日干支为壬子,而非《历术甲子篇》所推的辛亥。两者相差一天。这《历术甲子篇》与所附的汉纪年授时不相同,也就直接肯定了“纪年是后人所加”的论断。

     《历术甲子篇》是《太初历》以前的古四分历的历数表
   
    吾人对《历术甲子篇》数据进行反溯计算,包括朔望月策、中气距离、四种年型、年长、岁长取置、闰年位置和闰月位置的分析,无一不归到古四分历历理,故无可执疑,《历术甲子篇》是古四分历的历数表。因此古四分历、《历术甲子篇》与《殷历》三者,一为历理,一为历数,一为授时历书,三者是互为表里,三位一体,而不可分割的统一历法系统。
先生说“在《历术甲子篇》里使用的数据是:“蔀法”(=76年),和“蔀月”(=940), 这些概念在《史记》和《前汉书》中并没有出现,所以在“蔀”概念上建立的《历术甲子篇》是不应该在《史记》中出现的。”这一论断笔者也不敢苟同:
    1、先说《史记》。前文提到“黄帝、颛顼、夏、殷、周之历,其文相戾,乖异不同,维太初之元论历律为是,故历书自太初之元论之也。维太初之元论,作《历书第四》”。这“五历”,还包括《鲁历》在内的“古六历”,都是以365+1/4天为为一回归年,而以29+499/940天(29.530851日)为一朔望月,19年7闰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历纪,故总称“古四分历”。六种历纪的主要不同是历元的起算点、施行地区和所用的岁首而异。这应当认为是《史记》对《历术甲子篇》,也就是对“古四分历”的“另一说法”的肯定。
    再者,先生所说《前汉书》就是《汉书》,其《律历志·世经》中,首先说“《殷历》曰:终六府首,当周公用事五年。”这“府首”字,师古注“府首即蔀首”,怎么会没出现“蔀”字呢。接着,《律历志·世经》连举“殷历”每相距76岁共20个属于古四分历的的蔀岁首日干支历数如下:

     
01/1567BC01;02/1491BC40;03/1415BC19;04/1339BC58;
     05/1263BC37;06/1187BC16;07/1111BC55;08/1035BC34;
     09/0959BC13;10/0883BC52;11/0807BC31;12/0731BC10;
     13/0655BC49;14/0579BC28;15/0503BC07;16/0427BC46;
     17/0351BC25;18/0275BC04;19/0199BC43;20/0123BC22;
   《律历志·世经》所举《殷历》每间隔76岁的蔀岁首朔日干支记日有以下特点:①蔀岁首日干支序码,就是上一蔀岁首日的干支序码加39之后除以60的余数。用传统的“六十甲子”表述之,则为:本蔀岁首日干支由上蔀岁首日干支往下推三十九位。②已知“古四分历”蔀岁的参数取27759平太阳天,27759÷60 = 462…39。于是,上面的结果可用历法术语表述为:古四分历一蔀岁长462甲子另39日。
     用两者比较,可以看出《殷历》推历是根据“古四分历”历理。由此知:《殷历》的历算根据用的正是“古四分历”。当然,可以初步认定:《殷历》不是完成于殷代,也更不是殷代帝王使用的“历法”。因为在殷代,凭肉眼观察天象,即或能够达到如此的高精度,也没有证据证明,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长度里,能同时与“古四分历”规则达到如此合步的程度。
    2、在历纪文献中首先出现“四分”历的是《汉书·律历志》,并肯定“四分历”历元在《三统历》之先。当然,这只是两历相比较排列的“位置”而己。
   《后汉书·志第二·历论》引蔡邕的话说:“历数精微,术无常是”。接着对西汉初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2年用《颛顼历》即古《四分历》,汉武帝采用《太初历》189年,汉章帝改“从”四分历的历史作了简要的介绍。其原文为“汉兴承秦,历用颛顼,元用乙卯。百有二岁,孝武皇帝始改正朔,历用《太初》,元用丁丑,行之百八十九岁。孝章皇帝改《四分》,元用庚申”。“今改行《四分》,以遵于尧,以顺孔圣奉天之文。冀百君子越有民,同心敬授,傥获咸熙,以明予祖之遗功。”于是《四分》施行。是始用《四分历》庚申元之诏也(以汉文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61年岁次庚申岁初十一月朔日甲子0/940分作历元)
    值得注意的是:东汉“改从”即恢复使用“四分历”时,未再用刘歆由数象开始,由律及历的说教,而是以天上的日、月为考察对象,合乎日、月位置即好。《后汉书·志第二:历论》先引贾逵的话说:“圣人必历象日月星辰”修历者也只在于“取合日月星辰所在而已”;又引太史令虞恭的话说:老百姓心中都有一部历法,只不过是直观天象而不如历官有数字为据而己。(原文:《洪范五纪论》曰“民间亦有黄帝诸历,不如史官记之明也”。
    东汉取用《四分历》的历数载于《后汉书·志第三:历法》:“景长则日远,天度之端也。日发其端,周而为岁,然其景不复;四周千四百六十一日,而景复初:是则日行之终。以周除日,得三百六十五四分度之一,为岁之日数。日日行一度,亦为天度。察日月俱发度端,日行十九周,月行二百五十四周,复会于端,是则月行之终也。以日周除月周,得一岁周天之数。以日一周减之,余十二(又)十九分之七,则月行过周及日行之数也,为一岁之月。以除一岁日,为一月之数。月之余分积满其法,得一月,月成则其岁大。月四时推移,故置十二中以定月位。有朔而无中者为闰月。中之始曰节,与中为二十四气。以除一岁日,为一气之日数也。其分积而成日为没,并岁气之分,如法为一岁没。没分于终中,中终于冬至,冬至之分积如其法,得一日,四岁而终。月分成闰,闰七而尽,其岁十九,名之曰章。章首分尽,四之俱终,名之曰蔀。以一岁日乘之,为蔀之日数也。以甲子命之,二十而复其初,是以二十蔀为纪。纪岁青龙未终,三终岁后复青龙为元。”
    3、为什么“四分历”的用词未在司马迁巨著《史記》的原因:一是因为“四分历”作为历法原理名词是转录自师承口口相传的专业“秘诀”,先是只有经过师承相传才能真正领悟之书,所以于司马迁修《史记》前外传机会较少。二是司马迁参加汉武帝太初修历的领导,无异于介入了公孙卿“喊着万岁哄万岁”的政治斗争。出于自身处境和《太初历》是“八十一分历”而不是“四分历”的原因,按司马迁写《历书》的“笔法”,既禁绝《太初历》三字入书,也不提采用《邓平历》为汉历之事,更不提采用为《太初历》后邓平提拔为“太史丞”之事,而于“四分历”三字, 也只好含混其词为“维太初之元论”。
         

       关于《三统历》和“四分历”历数

    1、前文己述,两汉使用了三部历法,其汉初至汉武帝102年用《颛顼历》即古《四分历》。先生文章将《历术甲子篇》摆在《后汉书》时间范畴,首先是不符合历史文献《后汉书·志第二·历论》的交待。因为《颛顼历》(即秦历)用的“日分量”就是“940”。 正是因为汉武帝之前所用《颛顼历》(即秦历)是属于“古四分历”范畴,所以《后汉书·志第二·历论》对于汉章帝实行《东汉历》才使用了“改从四分历”定语:“孝章皇帝改《四分》,元用庚申”。
《殷历》《太初历》其精度大致处于同一水平,无所谓“进步”或退步。
    《后汉书·志第二:历论》对此也作了公正的评述:故为术者,各生度法,或以九百四十,或以八十一。法有细粗,以生两科,其归一也。”但是公平地说,“八十一分历”虽经刘歆整理成《三统历》历理,还是粉饰不了过于毛糙的疵病。简单地说,用《三统历》很不好操作。
        2《三统历》对“孟统”八十一章的朔数作了列表,先生也作了转载。但《三统历》对孟统八十一章的冬至日期,则省略了介绍,所以先生也落掉了《三统历》历数里的中数的介绍。
   《殷历》“中数”日分为32,岁长5.8/32天。因为采用32为分母,可以适合中数二分、四分、八分要求,如果将5.25天化成168/32天,对12分、24分也非常方便。所以《殷历》用“四分历”于中数采用分母为32,使用推步很方便。如求冬至:大余加5,小余加8;求中气(中气月):大余加30,小余加14;求二十四节:大余加15,小余加7,等是。
   《三统历》未另给出求中数的分母,“中数”仍用统数,将日分为1539,于是岁长5.385/1539天,化成真分数为8080/1539天,使用推步很不方便。如求冬至, 大余加5,小余加385,勉强可以;再求中气(中气月)和二十四节,分母要变成4617,于是中气距为大余30,小余2020/4617,二十四节距为大余15,小余1010/4617。
    3、使用《历术甲子篇》推步的方便之处在于:用一张《历术甲子篇》表可以列出一蔀岁76岁的历纪。如同数学《三角函数表》,可用于任意角一样,用《历术甲子篇》一张表,只需将《历术甲子篇》中的“大余数”同加减39,或39的2的倍数,即可使用于每一蔀岁的历纪推步,即一表可以多用。
    对于《殷历》(即古四分法历理)与《太初历》(即八十一分法历理),其精度大致处于同一水平。《后汉书·志第二·历论》引贾逵的话说:《春秋保乾图》说过“三百年斗历改宪”,其意即无论古四分历还是三统历,其朔数精度只能保证每300年相差一天的水平。故说“一家历法必在三百年之间”尽够了,汉兴仍用古四分老历,再过102年才改用《太初历》,所以合朔时间常出现于“先晦一日。(原文:“谶文曰‘三百年斗历改宪’。汉兴,常用《太初》而不改,下至太初元年百二岁乃改。故其前有先晦一日合朔”。)
    综上所述,若问《历术甲子篇》的位置,则可以毫不迟疑地宣告:《历术甲子篇》是古四分历的历数表。因此,古四分历、《历术甲子篇》与《殷历》三者,一为历理,一为历数,一为授时历书,三者是互为表里,三位一体,而不可分割的统一历法系统

评分

参与人数 2名望 +20 銀子 +20 功勛 +50 收起 理由
金花一族 + 30 原创内容
吴博君 + 20 + 20 + 20 感谢解疑答惑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8 12: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吴博君 于 2011-10-28 12:34 编辑

感谢七稚老先生帮我解疑答惑,请容我仔细学习后再向七稚老先生请教。{:soso_e181:}{:soso_e18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8 23: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1-10-29 07:37 编辑

什么是殷历?概念从何而来?如果和商代历法没有关系,为什么会称为《殷历》呢?
我赞同:
1、公元前427年有过改历行为。
2、公元前427年之后行用的历法是四分历。
有区别的是:
这部历法与此前的历法有继承关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07: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七秩龄童 于 2011-10-29 08:09 编辑

       关于《殷历》得名,复网友乾坤客
       用与天象密近的“历朔”检验一下《殷历》数据的误差。此处无需用现代确知的天象数据,谨以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4年)颁行《后汉历》时所取940朔月长27758.777天的略数27759.75天与《殷历》数据27759天进行比较,可以得出《殷历》标出的20个历点的误差(以天为单位)于下:
            第3表   《殷历》二十个首日历点误差
     01/-3.75  02/-3.50  03/-3.25  04-3.00  05/-2.75
     06/-2.50  07/-2.25  08/-2.00  09/-1.75  10/-1.50
     11/-1.25  12/-1.00  13/-0.75  14/-0.50  15/-0.25
     16/-0.00  17/+0.25  18/+0.50 19/+0.75  20/+1.00.
   
       如果用现代准确历数与之比较,其结果可能略有不同,但无关以下结论:
       A、《殷历》的误差呈线性;
       B、与天象逐渐接近与离开也是规律的,且只有一个交点,交点在《殷历》第十六蔀岁,即公元前427年;
       C、前于交点的误差带负号,后于交点的误差则带正号。
      由上面说的三点关于误差的“结论”可作如下的分析:《殷历》的误差是有规律而不呈零乱或带偶然性的乱数。它与密近天象的“交朔时间”有唯一的交点,表明这一时间可能是《殷历》文献完成后付诸授时之用的年代,至少也是以此期间天象完成的著作;而其误差呈前负而后正,则给予了《殷历》正是完成于这一时期的充份证明。由以上分析,可以完全确定,以殷代(公元前1567年)甲寅岁为“历元”,借名殷代而实际完成并实施《殷历》的时间当是《殷历》的第十六蔀岁的首岁,合公元前427年;其时为周考王(前440-426)十四年。因此,《殷历》是完成于战国初年,用古四分历术推步完成的,用于(从殷季开头)授时的中国第一部成文历法文献。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9 10: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1-10-29 11:15 编辑

七秩先生的推论非常合理。
我想告知先生一下我的一些研玩心得。在这部殷历之前,还有一部历法,与这部殷历大有关联。先生已推得《殷历》近距上元为公元前1567年,我推得的与《殷历》有关联的西周历法上元为公元前3487年,这个数据我已经从《汉书》和《易纬》中的相关史事记载进行过验算,还是相当准确的。因为我是从《周易》中找到的方法,故名之为《周易律历》,实则是西周历法,这部历法不但可以推出西周所有的十三月,还可以推出所有的十四月。从周初到春秋早期一直行用。我对《春秋》一书不太熟悉,不知道年中置闰于何时开始,《周易律历》是年终置闰的,但是,在《周易律历》和《殷历》之间,据《春秋》有过多次使用年中置闰的记载,说明这中间还当有一部年中置闰的历法。这部年中置闰的历法,用《殷历》估计是很难推知其全貌的,但将《周易律历》和《殷历》结合起来,有可能找到其历算方法。
      据《后汉书》载,甲寅元历至孔子时效,估计指的就是这部年中置闰的历法。看来其上元也是甲寅年。
《周易律历》的推算方法我称之为《周易历算》,其所用数据均为文献所载,非四分历。正在写作之中,待详细成文后,可发与伊人和七秩先生批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10: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大作上网,一定先睹为快。敬候佳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3 20: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5# 乾坤客 《周易律历》?范兄可给个短信说说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