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67|回复: 15

[原创] 无欲则无为、无为而有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8 11: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22:57 编辑

常无欲,以观其妙;其妙在道。
常有欲,以观其徼。其徼在表,未达其里。
无欲致无为,有欲则有为。
无欲是一种无思无维的状态,是人性回归天然的一种本质体现。
心无所见,心无成见。抛弃所有,无声无臭,无色无味,就是没有任何想法的境界!
同佛法;了空一切,乃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见可欲,意在无欲。虚静恬淡而寂寞,回归天真。意在使心不乱而可观,以致不妄为。
固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无欲则有道、有欲则道失
无欲则无心,无心则无为。有欲则有心,有心则有为。
固老子云;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天地无为则有道,人至无为道自成。
法天则地,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以致无为方可有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8 16: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22:57 编辑

[quote]常无欲,以观其妙;其妙在道。
常有欲,以观其徼。其徼在表,未达其里。
无欲致无为,有欲则有为。
无欲是一种无思无维的状态,是人性回归天然的一种本质体现。
心无所见,心无成见。抛弃所有,无声无臭,无色无 ...
看来:抽象出来的,若内涵不符,也是枉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巨龙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0-28 16: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22:57 编辑

无欲则有道、有欲则道失。这一句似乎不太正确。
有所追求也是符合道理的,无所追求也不见得符合道。无欲与有欲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这个帖子有点主题不明,给人感觉好像是拼起来的。所以不好回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7: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22:57 编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7: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22:57 编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巨龙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0-28 20: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22:57 编辑

形而上者谓之道是以前的人的解释,我可以理解,但是不足。
形而上的形是无形之形,需要人的想象力理解。也可以说抽象的东西。
你要注意的是道不止形上,看过我在国学网上“勿忘根本”的帖子应该明白道是立体一的,是上下、四面通达的,所以对于道而言不止是形于上,而是贯穿上下的无限通达的“整体”形象(无形之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21: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22:57 编辑

[quote]形而上者谓之道是以前的人的解释,我可以理解,但是不足。
形而上的形是无形之形,需要人的想象力理解。也可以说抽象的东西。
你要注意的是道不止形上,看过我在国学网上“勿忘根本”的帖子应该明白道是立体一的, ...
呵呵!古有“仰以观象於天,俯则察法於地,是故知幽明之故。”这就是通过观象而获道。象者;有形之物,非你所言无形也。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巨龙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0-29 06: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22:58 编辑

我理解古人的认识,但我们是现代人,要比古人理解的更深远,而不要局限于古人的理念上。上述“整体化”理解“道”,你大概在任何地方也找不到,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只是听信于古人,而没有自己更深入的认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07: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22:58 编辑

[quote]我理解古人的认识,但我们是现代人,要比古人理解的更深远,而不要局限于古人的理念上。上述“整体化”理解“道”,你大概在任何地方也找不到,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只是听信于古人,而没有自己更深入的认识。
再比如人物;岐.黄,老子,还有带神秘色彩的张衡,孔明,袁天罡等等。要想超过他们也得要达到他们的基础上才行哦。要不然什么都是浮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9 07: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22:58 编辑

大我的悟是灵魂的思维,灵魂的思维会适时的派生出能量而直接支配人的肢体进行运动,这种运动即是“合乎逻辑的下意识”,是高级本能的一种体现,正所谓“动而天行”是也,这种运动虽不通过意识,但有时却也会被意识所记录,这种思维虽不通过意识,但有时却也会派生出真理通过意识显现出来。这种肢体的运动和意识的显现大概也就是无为了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40 收起 理由
巨龙 + 40 欢迎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08: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22:58 编辑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呵呵!听泉先生;老朋友咋在这儿见面了!一切皆是缘分啊{:soso_e18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巨龙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0-29 08: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真的理解古人的认识吗?我只是谈了一下古人对认识世界的一点基础,古人的智慧可不比现在的人低哦!有些事情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你比如《易经》,《道德经》...
再比如人物;岐.黄,老子,还有带神秘色彩的张衡,孔 ...
静知龙 发表于 2011-10-29 07:32

古人的认识,古人的想象力比当代人丰富得多,当代人受声色(电视、网络)的影响大,而没有思考的时间。
但当代人的知识面绝对比古人广,比古人深。古人也注重根本如治人事天一章。韩非子的解释就比较好。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08: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的认识,古人的想象力比当代人丰富得多,当代人受声色(电视、网络)的影响大,而没有思考的时间。
但当代人的知识面绝对比古人广,比古人深。古人也注重根本如治人事天一章。韩非子的解释就比较好。
巨龙 发表于 2011-10-29 08:38

呵呵!假设现代人不受您所说的影响,也许我们现在不会在这儿交流了。因为我们都有“道”了{:soso_e18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0 08: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呵呵!听泉先生;老朋友咋在这儿见面了!一切皆是缘分啊{:soso_e181:}
静知龙 发表于 2011-10-29 08:23

风物阵列放眼开,
紫气如云入梦来。
天心酝酿不着意,
万法自有缘安排。
哈哈!{:soso_e181:}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60 收起 理由
巨龙 + 60 人才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8: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以道观言而天下之君正;以道观分而君臣之义明;以道观能而天下之官治;以道泛观而万物之应备。故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故曰: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记》曰:"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0 20: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1# 静知龙
楼主这一篇有点问题。
无欲不是无心,无心不是无思。
慧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原话好像如此)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