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奇迹

[诗词歌赋] 词牌韵律大全-按律填词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5: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二十一、摸鱼儿 按律填词
仄平平(豆)
⊙平平仄(句)
⊙平平仄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句)
⊙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韵)
⊙⊙仄(豆)
⊙平⊙仄平平仄(韵)
⊙平⊙仄(韵)
仄⊙仄平平(句)
⊙平⊙仄(句)
⊙仄仄平仄(韵)

平平仄(句)
⊙仄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句)
⊙仄⊙平平仄(韵)
平仄仄(韵)
⊙⊙仄(豆)
⊙平⊙仄平平仄(韵)
⊙平⊙仄(韵)
仄⊙仄平平(句)
⊙平⊙仄(句)
⊙仄仄平仄(韵)
宋-辛弃疾
更能消、
几番风雨,
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
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
见说道、
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
画檐蛛网,
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
准拟佳期又误。
娥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
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
君不见、
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
斜阳正在,
烟柳断肠处。
涨西湖、
半篙新雨,
麴尘波外风软。
兰舟同上鸳鸯浦,
天气嫩寒轻暖。
帘半卷,
度一缕歌云、
不碍桃花扇。
莺娇燕婉,
任狂客无肠,
王孙有恨,
莫放酒杯浅。

垂杨岸,
何处红亭翠馆。
如今游兴全懒。
山容水态依然好,
惟有绮罗云散。
君不见,
歌舞地、
青芜满目成秋苑。
斜阳又晚,
不落絮飞花,
将春欲去,
目断水天远。
--元张翥(春日西湖泛舟)
(1)本调又名《摸鱼子》、《买陂塘》、《迈陂塘》、《安庆模》。一百十六字,二十一句,前片六仄韵,后片七仄韵。(2)起句七字,上三下四,仄句不用韵,几为他词所无。例一辛词首句“雨”字,系与所押韵巧合,非叶韵。第六句或上三下七,或分五字两句,倘属后者,则上句为上一下四,下句为上二下三(见例二)。第八、九句系四字对句(见例二,辛词例外),上加一豆。末句五字,上二下三,叶韵。后片句法,除一、二句外,其余与前第二句以下全同。(3)例一为辛词名篇之一。作者通过一个少女的对景伤春,感怀身世来暗示南宋朝廷的艰危局面,寄托自己的一腔幽怨。前片头四句虽用比兴手法,但意思极为清晰。再也经不起一次次的风吹雨打了,眼看着春天又归去。喜爱春天而常怕花开得太早,何况花落得数也数不清呢?至此,作者只好直接呼喊春天留住,并且告诉她:“听说芳草一直铺到天边,把您的归路都挡住了。”但又有什么用?你再埋怨,她还是不说话,悄悄地溜走了。那么她是否就此去无踪迹呢?算起来,只有屋檐下的蜘蛛网殷勤地把纷飞的柳絮粘住。蛛网纤细,柳絮飘荡,靠它来留春,还能留得几许!这中间包孕着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从惜春到怨春的几个层次,表现了作者对南宋朝廷“深爱和深恨”的矛盾心理。后片采用的许多典故,看上去各不相干,但被作者成功地贯串在这首词里,大大加深了题意。开头五句是说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因有人妒而遭遗弃,住在长门宫。虽然她用千金重价买得当时辞赋名家司马相如的一篇《长门赋》,想打动武帝,可是没有奏效,见面的日子又耽误了,这一肚子的悲苦之情又向谁倾吐呢?“娥眉”是指长而细的眉毛,这里借代美人。作者的意图在于借过去的帝后关系来喻当前的君臣关系。十几年来,由于他同主和派政见不合,颇有“孤危忧惧”之感。他曾对宋孝宗说:“生平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恐言未出而祸不旋踵。”这使他感觉到自己的处境同陈皇后有共同之处。这次调遣,作者原想乘机有所作为,不料仍管钱粮事(漕运),英雄无用武之地,只好失望地说:“准拟佳期又误”了。“娥眉”失宠,固然由于奸邪进谗,主要还在君王变心,或者简直可理解为宋孝宗的昏庸愚味、埋没人才,使作者屡遭压抑,言路堵塞,抱负难展,终有“脉脉此情谁诉”之叹。接着,词的笔锋一转,矛头指向朝里的奸邪们,用“君莫舞”引出“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句。意即你们不要靠长袖善舞而得意忘形,你们可曾看见,唐明皇的宠妃杨玉环,汉成帝的宠后赵飞燕,曾经以妒闻名,到头来不都成了灰土了吗?这就是你们的下场。“闲愁”句承上启下,对上文来说,自己报国无门,反遭人妒,身居闲职,由闲职而带来精神上的苦恼--“闲愁”。越想恢复中原,越感苦恼,所以说“闲愁最苦”。对下文来说,正因为“闲愁最苦”,所以更不忍心去倚着高楼的危栏朝外面看了。那是什么样的景色?将要落山的太阳正吊在烟霭笼罩的柳树上,一片凄凉景色,正是使人伤心的地方。这景色,正意味着南宋朝廷的昏暗局面,无怪孝宗看到这首词后很不高兴,尽管没有加罪于他(据《鹤林玉露》记载)。此词兼有豪放和婉约两方面的长处,在沉郁悲晾中显示激昂慷慨,在激昂慷慨中不失绰约多姿。如果说李易安的《声声慢》用豪放的笔调写婉约的内容的话,那么稼轩此词可说是用婉约的风格表现了豪放的内容,通篇借喻,情景相生,是一篇思想性艺术性达到高度统一的好作品。例二为一首对景怀旧(游)之作。前片忆写雨后湖边游乐的情景。后片作今昔对比,抒发了“人去楼空”的感慨。词在写法上,用景色来反衬人事的变幻,表现出感情上的波折。“山容水态依然好,惟有绮罗香散”,由此引起作者的感慨:昔日繁华的“歌舞池”,今天已经“青芜满目成秋苑”了。以致本来“麴尘(淡黄色,麴,同曲)波外风软”的西湖美景,此时也已被“正落絮飞花,将春欲去”的情景所取代,这种写法使词富于含蓄。所以,虽然这首词不过寄托着封建士大夫的某种“游兴”,但从表现手法看,还不失为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有的句子里如“涨西湖、半篙新雨”,笔墨异常饱满;又如“帘半卷,度一缕歌云”,帘子只卷起一半9注意:如写帘子全都卷起便毫无意味了),那清脆的歌声便被一缕丝线穿引着飞向云霄去了,表明歌声(回加辶)荡云间,令人有悠扬清新之感,很有点白石(姜夔)遗风。万树把作者的词不达意推崇为“绝唱”,当然不适当,说它风流婉约,在浅深浓淡之间,还是比较符合事实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5: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二十二、陌上花 按律填词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陌上花 ━━双调 仄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5: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二十三、蓦山溪 按律填词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韵)。
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
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
平仄仄(韵),
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
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韵),
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
宋-欧阳修
新正初破,
三五银蟾满。
纤手染香罗,
剪红莲、
满城开遍。
楼台上下,
歌管咽春风,
驾香轮,
停宝马,
只待金乌晚。

帝城今夜,
罗绮谁为伴。
应卜紫姑神,
问归期、
相思望断。
天涯情绪,
对酒且开颜,
春宵短。
春寒浅。
莫待金杯暖。
蓦山溪:又名《上阳春》、《蓦溪山》 ━━双调 仄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5: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二十四、木兰花令 按律填词
⊙平⊙平平仄仄(韵),
⊙平⊙平平仄仄(韵)。
⊙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韵)。

⊙平⊙平平仄仄(韵),
⊙平⊙平平仄仄(韵)。
⊙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韵)。
宋-柳永
有个人人真攀羡。
问著洋洋回却面。
你若无意向他人,
为甚梦中频相见。

不如闻早还却愿。
免使牵人虚魂乱。
风流肠肚不坚牢,
祗恐被伊牵引断。
木兰花令:又名《木兰花》、《玉楼春》 ━━双调 五十六字 仄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5: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二十五、木兰花慢 按律填词
仄平平仄仄,
仄平仄,
仄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韵)。
仄平,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
⊙平⊙仄平平(韵)。
宋-柳 永
倚危楼伫立,
乍萧索、
晚晴初。
渐素景衰残,
风砧韵响,
双树红疏。
云衢。见新雁过,
奈佳人自别阻音书。
空遣悲秋念远,
寸肠万恨萦纡。

皇都。暗想欢游,
成往事、动欷歔。
念对酒当歌,
低帏并枕,
翻恁轻孤。
归途。纵凝望处,
但斜阳暮霭满平芜。
赢得无言悄悄,
凭阑尽日踟蹰。
木兰花慢 ━━双调 佰零壹字 平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5: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二十六、南歌子 按律填词
仄仄平平仄(句)
平平仄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句)
平平仄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仄平平(韵)
宋-欧阳修
凤髻金泥带,
龙纹玉掌梳。
走来窗下笑相扶,
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
描花试手初。
等闲妨了绣功夫。
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1)本调又名《南柯子》,五十二字,八句,前后片各三平韵。(2)起为五言对句,末句为九字句,万树《词律》称句法可上六下三,亦可上四下五。(3)例词刻画一个女郎的外型美和内心美。开头两句一写用泥金带子束起来的凤髻,一写头发上插着龙纹玉掌形的梳子,这是写女郎的头饰,由头饰之美而想见其容貌之美。因为是一阕小词,不容许用铺叙手法,所以三四两句即转而写女郎的心理活动,爱问自己的眉毛是否画得时髦。“画眉”句出自唐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诗,可能暗示这个女郎还是新娘。后片“弄笔”两句写女郎提笔欲书的情态,她考虑良久,却不晓得到底怎么写,又怕耽误了绣花功夫,于是便笑着问周围的人,“双鸳鸯字怎生书”?刻画人物相当生动,使用的语言很优美,从外貌到内心都切合一个年青女子的特征,虽说它是艳词,却无轻佻之感。末句一作“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5: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二十七、南乡子 按律填词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句)
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句)
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
宋-辛弃疾(登京口北固楼有怀)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本调五十六字,十二句,前后片各四平韵。原为单调,始自欧阳炯,冯延已演为双调,宋代词人多从之。(2)例词为稼轩晚年作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恢复中原之志,不减当年,讴歌孙权,为的是借古讽今,以示胸中不平之气。末句出自《三国志 孙权传》注引《吴史》中曹操的话。曹操看见孙权指挥的军队非常整肃,便慨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刘琮)若豚犬耳。”仲谋是孙权的字。全词风格豪放,笔墨挥洒,是辛词代表作之一。豪放派词易懂不易学,学填词者宜掌握这个特点。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5: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二十八、南乡子 按律填词
平仄仄,
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仄仄(换仄韵),
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韵)。
五代-李珣
乘彩舫,
过莲塘。
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香偎伴笑。
争窈窕,
竟拆团荷遮晚照。
南乡子━━单调 三十字 二平三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5: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二十九、念奴娇 按律填词
⊙平⊙仄(句)
仄平⊙⊙仄(句)
⊙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句)
⊙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句)
⊙平⊙仄(句)
⊙仄平平仄(韵)
⊙平⊙仄(句)
⊙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句)
⊙平⊙仄(句)
⊙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句)
⊙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句)
⊙平⊙仄(句)
⊙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句)
⊙平仄平仄(韵)
宋-苏 轼(中秋)
凭高眺远,
见长空万里,
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
冷浸一天秋碧。
玉字琼楼,
乘鸾来去,
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
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
举杯邀月,
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
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
翻然归去,
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
一声吹断横笛。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一作处)、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苏 轼(赤壁怀古)
(1)本调又名《百字令》、《大江东去》、《酹江月》,一百字,二十句(因句逗不同而数目有异),前后片各四仄韵(多用入声韵)。亦有用平韵者,此处不录。本调自东坡“赤壁怀古”问世,蜚声海内,词人多以此调抒发豪放之情。(2)次句五字,上一下四。第六、七句为四字对句,不用韵。(3)例一和例二均东坡作品,前者系按谱所填,循规蹈矩,思想性和艺术性均无特异处,后者在句法和字的平仄上都对原来格律有所突破,例如第二句作“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第三句作“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后片第二、三句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句法同例一颇有参差。这是由作者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写成的。作者因写诗开罪朝迁,遭到“文字狱”的灾祸,险丧一命,释放之后,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县),满腔委屈,无处申诉,所可贵的,是作者始终不因此消极悲观,而是仍想有一番作为。在来到黄州的第三年即元丰五年(一O八二),当他游览黄州赤壁时,足履(左山右谗去讠)岩,手披蒙茸,俯视滚滚东流的长江,遥想功业彪炳的古人,对照自己,感慨万千,诗兴勃发,加上他那纵横才气,信笔直书,便成此千古绝唱,哪里还管什么格律的限制呢?反之,如果东坡不在一再遭受折磨的情况下来到黄州,或者来到黄州而不游赤壁,或者来的人不是东坡而是柳永、秦观诸人,那么可以肯定这首气势雄伟的词是写不出来的。盛唐诗人崔颢充满激情而写成的一首《黄鹤楼》,尽管突破格律,却成为千古名作,连李太白看后都为之搁笔,东坡此词更加脍炙人口,在词坛上是前无古人的。人们一谈到豪放派的词就会连想到东坡这首名作,不是偶然的。前人甚至摘取这首词开头结尾的词句“大江东去”“酹江月”来作为《念奴娇》的别名,可见它影响之大。词的开头两句,气势开阔,笔力雄迈,在滚滚东去的长江和千古风流人物之间用“浪淘尽”三字串连,融人与物为一片,大胆泼辣,别开生面,确为神来之笔。句式上偶有不合格律处,但比合乎格律者(见例一)不知高出多少倍。“故垒”两句点题(其实三国时周瑜破曹兵的赤壁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作者这里是借指,文学作品是允许的)。“乱石穿空”,写山石的陡峭,如见其形;“惊涛拍岸”,写江水的奔腾,如闻其声;“卷起千堆雪”,承前而来,既突出了江水的壮观,又展示了它的鲜明的色彩。这三个句子,绘形绘声绘色,对雄伟的赤壁作了正面描写,是诗画笔法的综合运用,它仿佛戏曲中元帅升帐前的一阵紧锣密鼓,为后片赤壁鏖战中的英雄出场渲染了环境气氛。“江山”两句,上句概括上文描写的景色,下句同开头呼应并启示后片。此情此景,暗示着无限感慨。接着由一般而进入个别,从“遥想”句至“樯橹”句共五句,是全词高潮,着力写“赤壁之战”的英雄人物周瑜,写他的外貌、才华、神态和在谈笑中把敌军打得一败涂地的儒将风度,再以“小乔初嫁了”穿插其间,锦上添花,更显示了周郎的风流儒雅,形象丰满。虽属细节,不轻放过,亦见作者用心之细。由前片的写景过渡到人物形象的塑造,寄议论于余事,不露痕迹。回顾了历史,自然转到现实,想到自己。按赤壁之战时,周瑜为三十四岁,而苏轼此时已经四十有七了。人家少年得志,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而自己年纪比他立功时大十三岁,却被贬谪黄州,毫无作为,怎能不情动于中感到自己可笑呢?所以词人在神游了“故国”之后,自然唱出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之句,感慨很深,不过写得颇为含蓄罢了,明眼人是看得了崃的。“人间如梦”从字面看不起,是消极情绪的流露,其实这还是表象,如果把它同上文联系起来看,就不难看出作者的用世精神并未泯灭,对生活的情趣依然浓厚,所以末句说,还是举起一杯酒,浇洒在浮动着月光的江面上,凭吊一下古人吧。一朝风云变化,自己还是要象他们那样有一番作为的。这是消极之中含有积极的写法。结尾的江月与开头的江水遥相呼应,始终注意到情景交融。东坡此词与最早的一首豪放词《江城子 密州出猎》相比,无论从题材的选择到境界的开阔,乃至艺术手法的运用,都前进了一大步,而成是为苏轼豪放词中最有影响的一首。俞文豹《吹剑录》有关于此词的一段记载:“东坡在玉堂(翰林院),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祗为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可见此词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5: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三十、女冠子 按律填词
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平仄(韵)。
平平平仄,
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韵)。
平平平仄仄(韵),
仄仄仄平⊙仄,
仄平⊙仄(韵)。
仄⊙平,
平仄⊙仄,
平仄平平平仄(韵)。

平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
仄仄⊙,
⊙仄⊙平平仄(韵)。
平平平仄仄(韵),
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韵)。
宋-蒋 捷
蕙花香也。
雪晴池馆如画。
春风飞到,
宝钗楼上,
一片笙箫,
琉璃光射。
而今灯漫挂。
不是暗尘明月,
那时元夜。
况年来、
心懒意怯,
羞与蛾儿争要。

江城人悄初更打。
问繁华谁解,
再向天公借。
剔残红灺。
但梦里隐隐,
钿车罗帕。
吴笺银粉砑。
待把旧家风景,
写成闲话。
笑绿鬟邻女,
倚窗犹唱,
夕阳西下。
女冠子 ━━双调 佰壹十二字 仄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5: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三十一、抛球乐 按律填词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平平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平平(韵)。
宋-李从周
风罥荐红雨易晴。
病花中酒过清明,
绮窗幽梦乱於柳。
罗袖泪痕凝似饧。
冷地思量著,
春色三停早二停。
抛球乐━━单调 四十字 平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5: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三十二、品令 按律填词
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仄,
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韵)。
仄平仄,
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
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仄(韵)。
宋-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
恨分破、
教孤令。
金渠体净,
只轮慢碾,
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
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
醉乡路、
成佳镜。
恰如灯下,
故人万里,
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
心下快活自省。
品令 ━━双调 六十二字 平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5: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三十三、婆罗门令 按律填词
平平仄、平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
平平仄,
平平仄(韵)。
平仄仄,
平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
平仄仄,
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
仄平仄平仄(韵)。
仄平仄仄,
平仄平仄(韵)。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韵)。
宋-柳 永
昨宵里、
恁和衣睡。
今宵里、
又恁和衣睡。
小饮归来,
初更过、
醺醺醉。
中夜後、
何事还惊起。
霜天冷,
风细细。
触疏窗、
闪闪灯摇曳。

空床展转重追想,
云雨梦、
任敧枕难继。
寸心万绪,
咫尺千里。
好景良天,
彼此空有相怜意。
未有相怜计。
婆罗门令━━双调 仄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5: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三十四、破阵乐 按律填词
⊙仄⊙平⊙仄,
⊙平⊙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仄平(韵)。

⊙仄⊙平⊙仄,
⊙平⊙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平(韵)。
破阵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5: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三十五、破阵乐二 按律填词
仄平仄仄,
平仄平仄,
平仄平仄(韵)。
⊙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韵)。
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韵)。
平仄平平,
仄平仄仄,
平平仄仄(韵)。

平仄(韵)。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平仄仄,
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
⊙仄⊙平⊙仄(韵)。
仄平平,
平平仄,
平平仄仄(韵)。
⊙仄⊙平⊙仄,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仄,
仄平仄仄(韵)。
宋-柳 永
露花倒影,
烟芜蘸碧,
灵沼波暖。
金柳摇风树树,
系彩舫龙舟遥岸。
千步虹桥,
参差雁齿,
直趋水殿。
绕金堤、
曼衍鱼龙戏,
簇娇春罗绮,
喧天丝管。
霁色荣光,
望中似睹,
蓬莱清浅。

时见。
凤辇宸游,
鸾觞禊饮,
临翠水、
开镐宴。
两两轻舠飞画楫,
竞夺锦标霞烂。
罄欢娱,
歌鱼藻,
徘徊宛转。
别有盈盈游女,
各委明珠,
争收翠羽,
相将归远。
渐觉云海沈沈,
洞天日晚。
破阵乐
破阵乐━━双调 佰三十三字 仄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5: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三十六、菩萨蛮 按律填词
⊙平⊙仄平平仄(仄韵)
⊙平⊙仄平平仄(叶仄)
⊙仄仄平平(换平韵)
⊙平⊙仄平(叶平)


⊙平平仄仄(再换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仄仄平平(三换平韵)
⊙平⊙仄平(叶平)
唐-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娥眉,
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唐 温庭筠
(1)本调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据《词谱》引唐苏鹗《杜阳杂编》云:宣宗“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害髻金冠,璎珞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往往依声填词。”另据开元时人崔令钦所著《教坊记》已有此曲名,可能女蛮国早在一百多年前已入贡。四十四字,八句,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递转。(2)第四句为五言拗句,第三字例用平声,但用仄者亦有之。如李易安有“梅花鬓上残”、“香消酒未消”之句,是第三字皆为仄声之证。(3)例一相传为李白所作,但无确凿证据。作品写一个旅客在驿馆的楼上远眺傍晚景色时引起的乡思。开头两句从写景入手,言远远的一排整齐的树林笼罩在烟雾之中,后面山峰青得象碧玉一般。“伤心”是非常的意思,同杜诗“清江锦石伤心丽”(《滕王亭子》)句中的“伤心”意义相同。三、四两句由实转虚,借景言情,指一片暮色进入高楼,这位旅客触景生情,引起愁思。“有人”,通常指他人,有不少注本释为旅客的爱人,但从上文意思看,指旅客本人似乎更连贯些。换头两句,紧接上文,自己在阶前站立良久,渴望回乡而不成,终属徒然。看看投宿的雀鸟倒急切地飞回故巢去了,可自己却作客异乡,蓬转萍飘,这一句用作反衬,正面意思更具体了。结尾两句为旅客由宿鸟而想到自己后发出的慨叹:上句问,哪儿是我的地方,下句著一“更”字,极言归程之长,就是说,要回到家乡还不知要费多少周折呢。这首词虽短,刻画旅客的乡愁,却极为细腻,情景交融的手法用得非常成功。因而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在词史上有重要影响,它与《忆秦峨》二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宋黄昇《唐宋诸贤绝妙好词选》)。不管它是否为李白所作,总之是一首名作,那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直到今天还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例二为晚唐温庭筠所作。开头两句一写屏山(画屏),一写头发。阳光照耀着画屏上重叠的小山,金光闪烁;蓬松的头发将要落到面颊上。三,四两句说,她懒洋洋地起来画娥眉,为自己整容装。换头两句承接前片,写她整好容装,戴上花儿,用前后镜照一下,鲜花和人面交相辉映,暗示人面如花,异常美貌。结尾两句从字面看是说她穿的绣罗襦上,新贴着一对金色的鹧鸪。实际上用作反衬这个姑娘生活上的孤独,精神上的空虚,这是全词中的一个小小波澜,使意思略显曲折,以免平直。词的色彩比较浓艳,却能传神,温词是有这种特色的。关于此词有无寄托的问题,清代常州词派代表张惠言在其《词选》中把这女子比作怀才不遇的志士,说“照花”四句一是《离骚》初服之意(“退将修复吾初服”,即退而加强道德修养之意)。按温的思想境界同屈原是两码事,张说牵强附会,全不可信,我们不必在这方面钻牛角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5: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三十七、戚氏 按律填词
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平平平平,
仄仄平仄(韵),
仄平平(韵)。
平平(韵),
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仄(韵),
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平仄,
平仄平平(韵)。

平仄(韵),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平平(韵)。
平平仄,
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韵)。
平平平(韵)。
仄平仄仄仄平(韵),
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
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平仄仄、
平仄平平(韵)。
仄仄平、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宋-柳 永
晚秋天。
一霎微雨洒庭轩。
槛菊萧疏,
井梧零乱,
惹残烟。
凄然。
望江关。
飞云黯淡夕阳间。
当时宋玉悲感,
向此临水与登山。
远道迢递,
行人凄楚,
倦听陇水潺湲。
正蝉吟败叶,
蛩响衰草,
相应喧喧。

孤馆,
度日如年。
风露渐变,
悄悄至更阑。
长天净,
绛河清浅,
皓月婵娟。
思绵绵。
夜永对景那堪,
屈指暗想从前。
未名未禄,
绮陌红楼,
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
当年少日,
暮宴朝欢。
况有狂朋怪侣,
遇当歌、
对酒竞留连。
别来迅景如梭,
旧游似梦,
烟水程何限。
念利名、
憔悴长萦绊。
追往事、
空惨愁颜。
漏箭移、
稍觉轻寒。
渐呜咽、
画角数声残。
对闲窗畔,
停灯向晓,
抱影无眠。
戚氏又名《梦游仙》━━三叠 二佰壹十二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6: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三十八、齐天乐 按律填词
⊙平⊙仄平平仄(句或韵)
平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句)
平平仄仄(句)
平仄平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句)
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句)
仄平⊙仄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句或韵)
仄平平仄仄(句)
平仄平仄(韵)
仄仄平平(句)
平平仄仄(句)
⊙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句)
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句)
仄平平仄仄(韵)
宋-姜 夔
庾郎先自吟愁赋,
凄凄更闻私语。
露湿铜铺,
苔侵石井,
都是曾听伊处。
哀音似诉。
正思妇无眠,
起寻机杼。
曲曲屏山,
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
为谁频断续,
相和砧杵?
候馆迎秋,
离宫吊月,
别有伤心无数。
豳诗漫与。
笑篱落呼灯,
世间儿女。
写入琴丝,
一声声更苦。
一襟余恨宫魂断,
年年翠阴庭树。
乍咽凉柯,
还移暗叶,
重把离愁深诉。
西窗过雨。
怪瑶珮流空,
玉筝调柱。
镜暗妆残,
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
叹移盘去远,
难贮零露。
病翼惊秋,
枯形阅世,
消得斜阳几度?
余音更苦!
甚独抱《清商》,
顿成凄楚。
漫想薰风,
柳丝千万缕。
——宋 王沂孙(蝉)
(1)本调又名《台城路》。一百二字,二十一句,前后片各六仄韵。(2)前片三、四两句为四字对句。第七句和后片第八句均为上一下四之五字句,第一字例用去声。末句五字,以上三下二为宜。(3)例一为姜白石名作之一,用蟋蟀的凄清之声来衬托骚人、思妇、征人的愁怀。开头以借喻手法,言自己也有着和庾子山当年写《愁赋》相似的哀愁,何况听到蟋蟀那种凄凉的切切私语声。“露湿”二句交代了听蟋蟀的地方。由于它“哀音似诉”,所以勾起了失眠的思妇的离情,起来寻找纺织的机杼。猛抬头,瞥见屏风上的遥山远水,联想到自己形单影只,在这清凉的夜晚,情绪又怎能安定得下来?后片开头三句再把意思推进一层,“夜凉”已经“独自甚情绪”,何况“西窗又吹暗雨”!那蟋蟀的声音,为什么老是跟捣衣声(砧杵声)一唱一和,究竟是给谁听的呢?这是把蟋蟀的声音比作暗雨声和捣衣声(砧杵:)。“候馆”句化用“蟋蟀候吟秋”(王褒《四子讲德伦》)之句,“离宫”句化用“啼蛄吊月钩栏下”(李贺《宫娃歌》)之句,从字面上看,是客舍的秋风、行宫的月色勾起人们的乡思,其实暗中还是同蟋蟀的鸣声(吟和啼)紧密结合的。“候馆”三句可以有三种理解:一种是指征人远在天边,面临此情此景,不胜伤心,这是同上文的思妇相呼应的说法。一种是出于思妇的想象,即思妇因听到蟋蟀的哀鸣而联想到离别的爱人,更有说不完的伤心事。还有一种是联想到被拘的使臣和幽囚中的皇帝、后妃、使人有家国之痛。第三种理解寄托固然较为深远,但与上文缺乏联系。第一种理解,骚人、思妇之处,又加上征人,头绪太多,有支离之感。第二种理解既包括了前一种内容,又避免了头绪多的毛病,比较适合。《诗经 豳风 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朱熹注,这章诗是说看到蟋蟀靠近人,推和寒冷的天气即将到来。作者引用它,也在增加悲凉的气氛。但与下文缺乏联系,有凑合之病,前面说过,他的《扬州慢》也有这种毛病。“笑篱落”两句,写孩子们点着灯到篱笆边去捉蟋蟀的举动,“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白雨斋词话》),所以结尾两句说:“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归结到骚人的愁吟同开头呼应。这首词虽与史达祖《双双燕》、苏轼《水龙吟》同属咏物词,但同中有异,史词纯粹咏物,别无寄托;苏词借助比兴,把咏物同写人结合起来;姜词则采用人和物夹写的方法,以私语声、纺织声、暗雨声、砧杵声、吟声、啼声、琴声等七种声音来形容蟋蟀的哀鸣声,多方衬托出人的愁思,可说别具一格。这首词的过片也值得注意。张炎指出:填慢词“最是过片不要断了曲意,须要承上接下。如姜白石词云:‘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于过片则云:‘西窗又吹暗雨。’此则曲之意脉不断矣。”(《词源》)的确,从表意到词句,上下之间是交代照应得相当周密的,因而也就被看作过片的典范之一。夏承焘先生也指出:“作者未必这样有意经营,是高手笔下的自然而然的产物。”(《唐宋词欣赏》)我们对前代高手这种艺术手法不妨细加揣摩,努力掌握这方面的技巧。例二为王沂孙的咏物词之一。南宋灭亡之后,他做过元朝的学正(教官),内心极为矛盾,常怀家国之恨,但又不敢说得露骨,便以咏物词的形式来寄托他的哀思,这就造成他那隐晦纡曲的词风。他有两首咏蝉词,这是其中之一。据马缟《中华古今注》载,从前齐国有一个王后饮恨而死,后来变为蝉。这首词开头一句中宫魂一词,即来源于此一传说。这个由断魂化成的蝉,余恨未消,每年都要憩息在庭院的绿荫丛中。“乍咽”三句,写她从寒枝飞到暗叶之下,一直在通过凄切的叫声,把“离愁深诉”呢。“西窗”三句中借助比喻,用“瑶珮流空”和“玉带调柱”来表现蝉被秋雨惊起时振翼惊飞的声响。两句前用一“怪”字,含有主观意识,指人们听到这种声音后觉得惊怪。“镜暗”两句,承上而提出反问,妆镜已生尘而暗,人也不再装饰,还为谁留着那漂亮的头发呢?言外之意,不胜感慨。崔豹《古今注》载魏文帝宫人莫琼树“制蝉鬓,缥渺如蝉”。古代女子用蝉翼来喻头发之美。前片用拟人手法,把蝉想象成一个极受委曲而容貌美丽的女子,有恨难诉。后片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诗意来哀叹自己的命运。铜仙“铅泪似洗”,是由于魏宫官把他从长安汉宫拆卸到洛阳的缘故。铜仙是捧着露盘的,露盘没有了,蝉的饮料也没有了。于是蝉便而临着死亡的境地,还能禁得起多少日薄西山的时刻?即使能发出一点余音,那也只能显得更加苦楚而已。为什么(她)独自发出一点微弱的音调(清商),就马上遭到这样凄凉的下场呢?因为那和风拂煦,柳丝飘荡的黄金时节早已过去,现在只能作徒然的空想了。这首词里咏的秋蝉,是作者借喻自己的没落身世的,字里行间流露着亡国之恨,只是比较曲折而已。清端木埰不顾时代背景,完全以猜谜的方法,说它是寄亡国之恨(见张惠言《词选》评),当然是不对的。另一种说法,认为词的开头用“宫魂”字眼,同在这之前曾发生过南宋诸后妃陵墓被胡僧盗窃并弃尸于草野一事有关,此说看上去似乎有理,其实也有点牵强。如果认为前片以蝉喻后妃,后片以蝉喻自己,岩不把一首词的内容人为地割裂开来了吗?这是不符合本词的原意的,上文指出,词里的秋蝉是作者用以比喻自己的没落身世的。至于“宫魂”一词,尽管本意是指亡后之魂,它不过是作者用作咏蝉的一个手段而已,我们不可机械地对待。王沂孙这首咏蝉词主题集中,用典自然,形象生动,音节凄厉,他哀叹自己的不幸遭遇,同时流露着思念故国的沉痛心情。与前辈相比,王沂孙的咏物词功力颇深,在艺术上有新的贡献,过去有的同志把他作品中的托意说成“不过是一点微弱的呻吟”,用“人要完人,金要赤足”的标准去要求古人是不切实际的。不错,他的许多咏物词确带有隐晦纡曲的毛病,这是由作家的身世和时代两方面造成的,如果不充分估计到这一点,也就不成其为王沂孙的词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6: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三十九、绮罗香 按律填词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
⊙仄平平,
仄⊙仄,
⊙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韵)。

平平平仄仄仄(韵),
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
⊙仄平平,
仄⊙仄,
⊙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韵)。
宋-史达祖
做冷欺花,
将烟困柳,
千里偷催春暮。
尽日冥迷,
愁里欲飞还住。
惊粉重、
蝶宿西园,
喜泥润、
燕归南浦。
最妨它、佳约风流,
钿车不到杜陵路。

沈沈江上望极,
还被春潮晚急,
难寻官渡。
隐约遥峰,
和泪谢娘眉妩。
临断岸、
新绿生时,
是落红、
带愁流处。
记当日、门掩梨花,
翦灯深夜语。
绮罗香 ━━双调 仄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6: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四十、千年调 按律填词
⊙⊙仄平平,
⊙仄⊙平仄(韵)。
⊙仄平平⊙仄,
仄⊙⊙仄(韵)。
⊙平⊙仄,
仄仄平平仄(韵)。
⊙⊙仄,
仄⊙平,
⊙仄仄(韵)。

⊙平仄仄,
⊙仄⊙平仄(韵)。
⊙仄平⊙⊙仄,
仄仄平仄(韵)。
⊙平⊙仄,
仄仄⊙平仄(韵)。
⊙⊙⊙,
仄平平,
⊙仄仄(韵)。
宋-曹 组
人无百年人,
刚作千年调。
待把门关铁铸,
鬼见失笑。
多愁早老。
惹尽闲烦恼。
我醒也,
枉劳心,
谩计较。

粗衣淡饭,
赢取暖和饱。
住个宅儿,
只要不大不小。
常教洁净,
不种闲花草。
据见定、
乐平生,
便是神仙了。
千年调又名《相思会》 ━━双调 七十五字 仄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6: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四十一、千秋岁 按律填词
⊙平⊙仄(韵),
⊙仄平平仄(韵)。
⊙仄仄,
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韵)。
平⊙仄,
⊙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韵)。
⊙仄仄,
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韵)。
平⊙仄,
⊙平⊙仄平平仄(韵)。
宋-欧阳修
罗衫满袖,
尽是忆伊泪。
残妆粉,
馀香被。
手把金尊酒,
未饮先如醉。
但向道,
厌厌成病皆因你。

离思迢迢远,
一似长江水。
去不断,
来无际。
红笺著意写,
不尽相思意。
为个甚,
相思只在心儿里。
千秋岁━━双调 七十壹字 仄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6: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四十二、沁园春 按律填词
⊙仄平平(句)
⊙仄平平(句)
仄仄仄平(韵)
仄⊙平⊙仄(句)
⊙平⊙仄(句)
⊙平⊙仄(句)
⊙仄平平(韵)
⊙仄平平(句)
⊙平⊙仄(句)
⊙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句)
仄⊙平⊙仄(句)
⊙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句)
⊙平⊙仄(句)
⊙平⊙仄(句)
⊙仄平平(韵)
⊙仄平平(句)
⊙平⊙仄(句)
⊙仄平平⊙仄平(韵)
平平仄(句)
仄⊙平⊙仄(句)
⊙仄平平(韵)
宋-苏轼(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灯青,
野店鸣号,
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
晨霜耿耿;
云山樆锦,
朝露团团。
世路无穷,
劳生有限,
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
凭征鞍无语,
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
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
胸中万卷;
致君尧舜,
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
行藏在我,
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
但优游卒岁,
且斗樽前。
孤鹤归飞,
再过辽天,
换尽旧人。
念累累枯冢,
茫茫梦境;
王侯蝼蚁,
毕竟成尘。
载酒园林,
寻花巷陌,
当日何曾轻负春。
流年改,
叹围腰带剩,
点鬓霜新。

交亲零落如云,
又岂料如今余此身!
幸眼明身健,
茶甘饭软,
非惟我老,
更有人贫。
躲尽危机,
消残壮志,
短艇湖中闲采跰蓴。
吾何恨,?
有渔翁共醉,
溪友为邻。
——陆 游
(1)本调又名《寿星明》。一百十四字,二十六句,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亦有于过片首句二字处用韵者(如例二),以例一为正格。(2)第三句系拗句,重在第三字仄,应与上二句有别。接下来,以一字(宜用去声)领以下四(四一七)。第四、五两句,八、九两句均为四字对,结处再以一字(宜用去声)领以下两句。后片,次句八字,以一字领下七字。余同前片。关于此调的对仗,详见后面。(3)例一为作者从杭州赴任山东密州(诸城)途中寄赠其弟子由之作。作者因不同意王安石新法,自请出为杭州通判(副知州)后因怀念他在齐州(济南)的弟弟子由,再请调密州(任知州)。熙宁七年十月,作者原想绕道去齐州一晤其弟而未成,于是在旅途中填此词以寄感慨。起头三句中用“孤馆”“野店”来显示旅途寂寞,用“旅枕”来显示孤单。三句全用对仗,增强了行旅孤单的气氛。“渐月华”以下四句,两两相对,以一“渐”字领起。清晨,残月在天,浓霜铺地,在朝雾濛濛中,云山象锦锈般地舒展开来了。四句写景,淡中见浓,清而见丽,这与作者当时沉郁的心情相适应。以下三句由现场的景物而勾起回忆,引入正题:换头两句,从兄弟俩初到开封说起,风流儒雅,年轻有为,就象西晋才子陆机、陆云兄弟俩初到洛阳一般,何等气派!下面四句两两相对,以“有”字领起,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它化用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等名句而来,只是第四句“此事何难”,说得过于轻易一点。自己纵有治国平天下的主张,可是不为当今所用,心颇怏怏,不过作者并没有因此心灰意冷,而是依然信心十足,毫不屈服地写道:用不用由你,干不干由我,等着瞧吧!不管他的政治主张对不对,从他敢于透露真实思想来看,是可贵的,同那些仅供游宴或诌媚之作有霄壤之别。结尾三句是与其弟共勉的话,表面上看来是希望彼此身体健康,优哉游哉,畅饮一杯。其实不过是“袖手何妨闲处看”的另一说法,他是很不服输的。这首词的前片重在写景,景中寓情,后片主要发议论--牢骚,它在选材和写法上同当时流行的婉约词风大不一样。填词当然不宜发过多的议论,但它仍不失为优秀的词篇。文学创作的要求,首先在一个“真”字上,具备了这个条件,才谈得上“善”和“美”。这首词正是从“真”入手的。例二用今昔的变化来抒发深沉的感慨。前片写旧地重游,情况大变,昔日王侯第宅,今已“累累枯冢……”联系自己,青春易逝,两鬓已经添霜,气氛是一致的。后片虽然用“眼明身健,茶甘饭软”作自我安慰,要非作者本意,真正要说的是自己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一再遭挫,横遭排挤,在“躲尽危机,消残壮志”之余,也只好与“渔翁共醉,溪友为邻”了,看似消极,其实是感慨万千的不平语。通篇写法,比较平实、含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6: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四十三、青门饮 按律填词
仄仄平平仄(韵),
平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仄平仄(韵),
⊙平⊙仄,
仄仄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仄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仄(韵)。
宋-张 先
乍暖还轻冷。
风雨晚来方定。
庭轩寂寞近清明,
残花中酒,
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
入夜重门静。
那堪更被明月,
隔墙送过秋千影。
青门饮又名《青门引》 ━━双调 五十二字 仄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6: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四十四、青玉案 按律填词
⊙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豆)
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句)
⊙平⊙仄(韵)
⊙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平仄(韵)
⊙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句)
⊙平⊙仄(韵)
⊙仄平平仄(韵)
宋-贺 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
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元夕)
(1)本调以汉张衡《四愁诗》中“美人赠我锦锈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之句而得名。六十七字,十二句,前后片各五仄韵。(2)次句三字豆,亦有二、三两句合并作一字豆者。第四五句均四字,多数用对偶。后片与前片相同,难改次句为七字拗积句。(3)例一内容一般,但作者把“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喻闲愁之多,形象丰满,意境开阔,语言优美,不落前人窠臼,故当时士大夫以“贺梅子”赞之(参看周紫芝《竹坡诗话》) 例二系辛稼轩名作之一,意境超过前者。前片借灯火、车马、音乐、舞蹈渲染上元灯节之盛况。后片塑造一位不随世俗、自甘寂寞的美人形象(暗香)。她身处热闹场所,却毫不留恋,有志者“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才发现她在“灯火阑珊(稀落)处”。乃知前片之竭立描绘灯月交辉、轻歌妙舞、贵人出游等等,不过是为后片突出主题作反衬而已,同一些剪红刻翠的艳情之作固不可同日而语。梁启超看出这是“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梁令娴《艺蘅馆词选》引语),是颇有见地的。陈廷焯却认为词的结尾两句“了无余味”(《白雨斋词话》),这是不懂得辛句中有所寄托的缘故。采用比兴手法,寄托怀抱,这本是中国诗词的传统手法,辛词就给我们作出了一个范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6: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四十五、倾杯乐 按律填词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韵)。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韵)。

仄仄(韵),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仄(韵),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倾杯乐:又名《倾杯》、《倾杯序》、《古倾杯》、《倾杯令》 ━━双调 仄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6: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四十六、清平乐 按律填词
⊙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仄⊙平平仄仄(叶仄)
⊙仄⊙平⊙仄(叶仄)

⊙平⊙仄平平(换平韵)
⊙平⊙仄平平(叶平)
⊙仄⊙平⊙仄(句)
⊙平⊙仄平平(叶平)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村居)
(1)本调又名《忆萝月》、《醉东风》。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2)例一是一首惋惜春天归去的词。但写得相当含蓄。前片首句用拟人化的笔法设问:“春归何处?”接着似答非答:“寂寞行无路。”三、四两句翻进一层,说倘有谁知“春去处”,就请把她叫来同住。后片承前,仍以问句开头,说春天一去无踪,究竟有谁知道她的去处呢?只有问那鸣于春夏之间的黄莺了。但是,黄莺叫得再清脆婉啭也无人领会,只好迎着风飞过凋谢的蔷薇花去了。作品通过黄鹂和蔷微的形象暗指春天的去处,表示词人惋惜的心情,给读音以想象的余地,写法颇有清新之处。更重要的是,作者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他在政治上与苏轼共进退,迭遭贬谪,不得重用,此词后片第三句的语气特重,很可能是为自己的坎坷生涯鸣不平的,但又不露痕迹,这是作者的高明处。例二描写农村景象的一个侧面,非常自然,生动。前片从低小的“茅檐”、“青青溪上草”写起。三四句由物转到人,说田间翁媪用吴音交谈的柔美。后片由翁媪转而写三个孩子的三种动作:大儿在溪东“锄豆”,中儿“正织鸡笼”。最是小儿有意思,横躺在溪边剥莲蓬呢。无赖本属贬义词,这里用作形容小儿,前加“最喜”两字,便知是作者打趣,可当作顽皮,好玩讲,这种词语色彩的改变也是修辞的一种手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6: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四十七、庆春泽 按律填词
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平⊙仄平平(韵)。
⊙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
⊙仄平平(韵)。
仄平平(韵),
⊙仄平平,
⊙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
⊙仄平平(韵)。
⊙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平(韵)。
仄平平(韵),
⊙仄平平(韵),
⊙仄平平(韵)。
宋-刘 镇
灯火烘春,
楼台浸月,
良宵一刻千金。
锦步承莲,
彩云簇仗难寻,
蓬壶影动星球转,
映两行、宝珥瑶簪。
恣嬉游,
玉漏声催,
未歇芳心。

笙歌十里夸张地,
记年时行乐,
憔悴而今。
客里情怀,
伴人闲笑闲吟。
小桃未静刘郎老,
把相思、细写瑶琴。
怕归来,
红紫欺风,
三径成阴。
庆春泽━━双调 佰字 平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6: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四十八、庆清朝 按律填词
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平(韵)。
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
仄平仄仄,
平仄平平(韵)。

平平仄,
平平仄,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
仄平仄仄,
平仄平平(韵)。
宋-王 观
调雨为酥,
催冰做水,
东君分付春还。
何人便将轻暖,
点破残寒。
结伴踏青去好,
平头鞋子小双鸾。
烟郊外,
望中秀色,
如有无间。

晴则个,
阴则个,
餖飣得天气,有许多般。
须教镂花拨柳,
争要先看。
不道吴绫绣袜,
香泥斜沁几行斑。
东风巧,
尽收翠绿,
吹在眉山。
庆清朝:又名《庆清朝慢》 ━━双调 平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6: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四十九、秋蕊香 按律填词
平仄平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平仄(韵)。
平平仄平平平仄(韵),
平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仄(韵)。
仄平仄平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平仄(韵)。
宋-毛 并
荡暖花风满路。
织翠柳阴和雾。
曲池斗草旧游处。
忆试春衫白苎。

暗惊节意朱弦柱。
送春去。
晓来一阵扫花雨。
惆怅蔷薇在否。
秋蕊香━━双调 仄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6: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五十、曲玉管 按律填词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平仄,
平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换原仄韵)。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平平(换原平韵),
平平平(韵)。

仄仄平平,
仄平仄、
平平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韵)。
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韵)。
宋-柳 永
陇首云飞,
江边日晚,
烟波满目凭阑久。
立望关河萧索,
千里清秋。
忍凝眸。

杳杳神京,
盈盈仙子,
别来锦字终难偶。
断雁无凭,
冉冉飞下汀洲。
思悠悠。

暗想当初,
有多少、
幽欢佳会,
岂知聚散难期,
翻成雨恨云愁。
阻追游。
每登山临水,
惹起平生心事,
一场消黯,
永日无言,
却下层楼。
曲玉管 ━━三叠 平韵仄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