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28|回复: 22

[易学杂谈] 标题跋山涉水寻<易>道---<易>学师友书信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6 07: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河洛易先 于 2011-11-6 07:21 编辑

内容跋山涉水寻<易>道---<易>学师友书信集

        [笔者注]据说我在唐宫西路的老宅,有可能要拆迁,最近几天我抽时间去看了看。在察看中,顺手将已尘封多年的<易>学师友们来住书信,帶回五股路家中。翻阅后认为,十分有必要发表到互联网上作为永远纪念,同时以期与<易>学爱好的网友们一同分享。书信及文章均为原文,著作权归属写信、著文的人与信中提及的人,笔者意在褒扬<易>学文化,与师友共作奉献给读者。当年书信中<易>学师友们的话,铭记我心中,时刻催促我奋进不止。多年来跋涉在学<易>的大道上虽历尽艰辛,却又感受到"天人合一"给予的无限乐趣。

一,唐明邦先生的书信文章
1,1993年初笔者拟主编<河洛数理>学刊,特邀唐明邦先任学刊顾问,唐先生欣然同意並写来"自我介绍",后原文予以刊登。

       唐明邦        四川忠县人,1925年1月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周易研究会会长,湖北省道教学术研究会会长。
       主讲课程有中国哲学史,中国辩证法史,中国哲学名著选读,易学源流举要,道教文化研究等。
       著有<李时珍评传>、<本草纲目导读>;主编<中国古代哲学名著选读>、<周易纵橫录>、<中国近代启蒙思潮>;发表<周易与黃帝内经>、<周易-----打开宇宙迷宫的一把金钥匙>、<道家、道教与中国传統文化>、<道教炼丹术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影晌>、<太极思维方式与东方管理原则>等学术论文70余篇。曾应邀赴香港讲学,多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1993年2月15日)

2,唐先生写给笔者的信之一

履谦学长:
       大函奉悉,異常高兴。创办<河洛数理技术研究>学刊,为传統文化服务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有益的貢献,是科技界令人瞩目的喜事。
       邀我为学刊奉献微力,敢不从命!愿步学刊同仁后尘,共襄盛举。
       刊名书写二式,供选择。转載拙文,同意。忙于外出,无暇刪节,可考慮将最后一小题全部刪去,由您定夺。
       顾问之席,愧不敢当。如蒙不弃,只得滥竽。
       祝学刊早日面市。
                      即颂
春祺
                弟  唐明邦
                1993.2.15

3,唐明邦先生的论文之一:<周易象数与古代科学>,文中小题目有:
1)周易象数对古代科学发展的影响;
2)天文借象数显示星移斗转周期,地理借象数标志分野坐标系统;
3)历法、物候借象数描述阴阳变化规律;
4)针灸、气功借象数总括天人统一节度;
5)古代乐律借象数表徵律吕損益法则;
6)附表、附图:
a,十二爻、十二辰、二十八宿对应表;
b,乾坤爻位、十二辰、二十八宿、州、国分野对应表;
c,卦象、卦名、节气、月建、月份对应表;
d,天干、八穴、九宮、八卦对应表;
e,月相、卦象、天干、方位对应表;
f,九宫八风图;
g,奇经八脉、八穴、八卦、九宫图;
h,五天五运图。
(笔者注:全文约18400余字,发表在由笔者主编的<河洛数理>学刊-1993年"创刊号"上)

4,唐先生写给笔者的信之二

李履谦先生道席:
        <河洛数理>创刊号已收到,刊物办得颇有特色,学术性与应用性相結合,雅俗共賞,富有发展前途。
       九月16---19日在安阳开会后,20日可到洛阳访问,当面向您请教,特别关于邵雍、陈摶的生平、事迹、著作、思想。           弟近来为参加"周易与科学"国际会议,写了一篇小文章,今将此文加上"内容提要"寄您,请大力斧正,争取在<河洛数理>上刊露。如不合用,置之字簏可也。                          即颂
秋祺
                 弟唐明邦
                  1993.9.6

5,唐先生的论文之二(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3名望 +18 銀子 +60 收起 理由
佛学国学 + 16 至善
丰铭 + 2 原创
高老夫子 + 6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22: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洛易先 于 2011-11-6 23:14 编辑

1# 河洛易先

[续前]
5,唐明邦先生寄给笔者的<易>学论文之二:<太极思维与古代科学>
                                           内容提要
       本文从简明论纲阐明我国传统哲学中太极思维的基本特征,同时对太极图的内涵作了精要剖析。
(一),太极图以圆形框架为边界。此圆形框架象征"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的浑然整体;诱导太极思维注重把握思维对象的有机整体性。
(二),太极图以一条S形曲线,将圆形框剖判为对称互补的一对阴阳魚,象征阴阳两种对立力量,相反相成;诱导太极思维注重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三),太极图中阴阳魚,各具魚眼,象征阴中之阳,阳中之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诱导太极思维注重事物内部矛盾的和谐统一性。
(四),太极图中阴阳鱼,沿S曲线,遵循阴长阳消,阳长阴消的均衡节律,变化其形体;诱导太极思维注重事物的变化及其均衡性。(笔者注:唐明邦先生通过以下三千余字的短文,从哲学的高度与深度揭示出古代太极图蘊涵的"太极思维"的有机整体性、事物内部矛盾性、内部矛盾的和谐统一性以及事物变化与其均衡性。)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在探讨宇宙和生命的奥秘中,取得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东汉张衡,"术数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创制浑天仪、候风地动仪;南北朝祖冲之,精通算术、几何学,计算圆周率精确到3.1415926,比欧洲早一千多年;唐朝僧一行,经过精密计算,制定<大衍历>,更加准确地预测、预报日月蚀。人们不禁要问,古代科学家们取得辉煌成就,究竟遵循什么样的科学思维方法?这个问题,以往很少深入探讨,以致人们对中国古代科学发明创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近年 "周易热"的兴起,引发一种思考。秦汉以降,科学家们从小攻读<周易>,深受其思想薰陶,其世界观和思维方法,不免潜移默化,特別是受太极思维方法的启廸。
       太极思维-----古代易学思想指导下的科学思维的通称。它是在太极观念或太极图诱导下形成的一种传统思维方法。太极观念,产生较早,<易传.系辞>提出太极观念,"<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是古代具有广泛影响的一种宇宙生成、演化图式论。关于太极图,学术界向有争议,一说产生较早,一说产生于宋以后。近来考古发现,宋以前文物中,已有太极图雏形。说它在太极观念产生后千余年才构想出,未免为时过晚。无论太极图形成早晚,太极思维在古代早已形成。<易传>对于具有东方特色的思维方式,作了经典式论述。其基本思维法则,同尔后太极图的构想,一脉相通。

(一),整体思维法则。何谓太极?代有异说。孔颖达<周易正义>论述较明确。认为:"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乃化生天地万物的原始自然本源。天地划分前,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古称无极。将无限宇宙中的思维对象加以限定,称为太极。太极图先设定一圆形框架,框架之内涵乃混而为一的元气,是化生万物之本源。有此框架之太极,可以区别于无极。无极不可称为本源,虽名曰无,但非绝对的空,无中含有,绝非具体的物。周敦颐称之为"无极而太极"。无极乃太极的表征,并非太极之外别有无极。太极本于无极,是无极的宇宙中被认定的客观思维对象,其基本特征,在于它是混而为一的整体。这一整体观念的建立,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均有重要意义。将思维对象的有机整体性加以突出,是太极的首要法则。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重在将人体视为有机整体,治病的原则是实行整体治疗。中国古代历法,把天文、地理、气象、农事活动视为紧密联系的整体,从而创制天地人三才统一的阴阳合历。西方现代科学家,无论是协同学创始人哈肯,还是耗散结构理论创立者普利高津,都十分肯定中国传统哲学的整体思维方法,对现代科学方法论具有启廸作用。
(二),矛盾思维法则。(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16: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洛易先 于 2011-11-11 19:02 编辑

内容[续前--唐明邦先生的文章]

(二),矛盾思维法则。混沌未分的太极,变动不居。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两极。反映在太极图上,圆形框架内呈现对称互补的一对"阴阳魚",是<易传>所谓的"太极生两仪"。一阴一阳两种力量相摩相荡,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其重要意义表明,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力不来自外部,而为自身所固有。显示事物内部存在自我否定因素。机械论者孤立片面地看问题,认为一切事物是甲就不是非甲,"非此即彼";太极思维与之相反,认为事物内部无不存在否定因素,既是甲,又是非甲,亦此亦彼,亦阴亦阳。正是事物的内在矛盾,推动事物变化。<易传>曰:"乾坤(阴阳)其易之蘊耶。-----乾坤毀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天地)或几乎息矣"。正所谓没有矛盾,就沒有世界。著名科学史家李約瑟博士对中国传统哲学中亦阴亦阳,一此一彼的矛盾思维法则,予以很高评价。           
       太极思维的矛盾学说,在中医学中有着广泛而灵活的运用。<内经.素问>指出:"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为阴,腑为阳"。五脏属阴,然亦有阴阳之別,"阳中之阳,心也;阳中之阴,肺也;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阴中之至阴,脾也"。(<金匱真言论>)阴阳对立,是一种思维方法,所谓阴阳並非指具体对象。故<素问>云:"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阴阳离合论>)事物千变万化,只要坚持矛盾思维法则,从矛盾着眼,就能掌握事物变化的关键,驾御事物变化的方向,否则将如墮云雾,莫所适从。

*[附笔者新论<"包容精神与太极思维>2011-11-10]
你好!我在 国学复兴文化论坛的这篇帖子,特推荐给你。
包容精神与太极思维
地址 http://www.gxfxwh.com/viewthread.php?tid=18313&fromuid=5886
希望你能喜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1 21: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书信是中国传统文化海洋中独特的一朵浪花,资料真实而珍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18: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JPG (132.52 KB, 下载次数: 0) 3# 河洛易先
照片.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1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5# 河洛易先

[续前---唐明邦先生的文章]

(三),和谐统一思维法则。
       太极思维虽着眼于事物内部的阴阳对立,並不将二者看作互不相容,势如水火。恰好相反,它尤为注重一阴一阳的相互渗透,相互转化,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阴阳交错,构成和谐统一体。太极图形象地显示这一思想,在阴阳魚中,各设一只魚眼,代表阴中之阳和阳中之阴。准此,要求人们研究事物时,正视对立一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法则。不可用"单一目光"观察事物,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就认为此乃事物的唯一方面。坚持用两分法看待事物,以避免形而上学错误。
       中医学看待昼夜之间阴阳消长的节律,坚持"一日分四时"的观点。"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阴,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阳,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素问-金匮真言论>)王夫之认为,中国哲学观察问题的突出特点,正在于否定天地间存在"截然分析而必相对待之物"。

四,动态平衡思维法则。(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22: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6# 河洛易先

[续前---唐明邦先生的文章]
(四),动态平衡思维法则。
       太极思维方式以发展观点看问题。<易传>云:"<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虛,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系辞-下>>阴阳不断变化的思想,反映在太极图上,显现为阴阳魚沿着S形曲线变化其形体。呈现阴长阳消,阳长阴消节律。阴阳消长始终保持动态平衡。太极思维观察问题,注重事物内部矛盾因素的动态平衡关系。        中医学以此分析病证,认为病因在人体生理机能失去阴阳平衡。治病的原则是阴病治阳,阳病治阴,寒证热治,热证寒治。"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即釆取适当措施,调整失去平衡的生理机能,使其回复阴阳和平的常态。此阴阳和平状态,乃是生理机能旺盛的标志,如恩格斯说的:"这是运动和平衡的活的统一"。(<自然辩证法>)密切注意事物的动态平衡,乃太极思维的优点。
        概而言之,太极思维有四大基本法则,整体联系法则,阴阳对立法则,和谐统一法则,动态平衡法则。这些思维法则,本是从事物运动变化的客观法则中提升出来的。一经形成传统思维模式,它又启示古代科学家在研究问题时,密切注意从事物的整体联系出发,从其内在矛盾着眼,以保持和谐统一为宗旨,以促成事物的动态平衡发展为目的。
       太极思维在治黄(河)工程中的运用,显而易见。治黄先将上中下游视为整体,将受其影响的淮河、运河,作整体联系,統筹安排。黄患之根在下游流速減緩,不足以冲刷沉沙,河床淤塞,殃及淮、运,实行"束水攻沙",旨在处理流緩与沉沙的矛盾。为使黄河安流,除了冲沙,还要固堤,水流过緩,易使沉沙淤集;过急,易于决堤。約束河道,保持流速,冲刷沉沙,保护河堤,三者维持动态平衡,乃防止黄(河为)患的最佳方案。
       显而易见,太极思维方法是古代科学方法*论的要领,可谓科学家们打开宇宙迷宮的一把金钥匙,它对古代科技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现代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具有何种启廸作用,值得认真研究。(本篇文章全文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23: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洛易先 于 2011-11-14 00:09 编辑

7# 河洛易先

唐明邦先生访问邵雍故居--洛阳安乐窝,并与洛阳邵氏友人合影留念。

(注):唐明邦先生照片第二排中间者;
             洛阳易经学会会长蔡运章先生位于唐先生右侧;
             邵氏友人照片第一排者;
             笔者位于照片后排左一处。
唐明邦-安乐窝.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4 00: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先生分享。图片看不到,是否可以再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22: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洛易先 于 2011-11-14 22:31 编辑

9# 浑沌道长

十分欢迎先生的关注与指导!!!!!!------河洛易先


唐明邦先生在洛阳安乐窝---邵雍故居,阅览邵氏家谱。
唐明邦先生阅览邵氏家谱.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22: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洛易先 于 2011-11-14 22:21 编辑

8# 河洛易先


唐明邦先生为笔者主编的《河洛数理》学刊题字,并与笔者合影留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唐明邦先生与笔者合影并题字.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08: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阴阳不断变化的思想,反映在太极图上,显现为阴阳魚沿着S形曲线变化其形体。呈现阴长阳消,阳长阴消节律。阴阳消长始终保持动态平衡。

请教一下,上面这一句话,是否可以理解为“太极”在固定范围中自我旋转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08: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11# 河洛易先

1993年9月唐明邦先生来洛阳讲学,并应邀出席21日召开的洛阳易经学会成立大会,会后唐先生与到会代表们合影留念
1993年9月21日唐明邦先生来洛阳讲学.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09: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12# 浑沌道长

阴阳不断变化的思想,反映在太极图上,显现为阴阳魚沿着S形曲线变化其形体。呈现阴长阳消,阳长阴消节律。阴阳消长始终保持动态平衡。

请教一下,上面这一句话,是否可以理解为“太极”在固定范围中自我旋转呢?”



--------“阴阳消长始终保持动态平衡”,是否理解为“在固定范围中自我旋转”。实不敢妄加议论,谢谢先生提醒与指教!-----河洛易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10: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14# 河洛易先

我是诚心请教,没有“指教”和“提醒”的意思,还是请先生批判我的理解,因为这个对我十分重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11: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15# 浑沌道长
那是唐明邦先生的文章内容,我也在学习中,真是您的提醒,令我更重视起来。真是这样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12: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洛易先 于 2011-11-15 12:35 编辑

16# 河洛易先
<唐明邦先生高贤大德赞>

求学北大,
哲学系,
学术功底深厚。
设教育人,
珞珈山,
三江入海蛟龙。
十年种树,
百年树人,
桃李满天下。
<易>道、太极,
世人开悟通达;

遥想九十年代,
掀起"周易热",
大江南北,
黄河上下,
转瞬间,
亿众似与天接!
传道九州,
筹办易学会,
沤心沥血。
位列贤哲,
光明磊落高德。
(2011-11-12)

【笔者注】:关于唐明邦先生的书信、文章、照片发表告一段落。下面将开始发表
                  有关刘大钧先生的书信、文章、照片,谢谢关注!

二,刘大钧先生的书信文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19: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谢谢您的帖子了,我会继续关注您的帖子的。。。。。。。。{:soso_e18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7 17: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洛易先 于 2011-11-17 22:21 编辑

17# 河洛易先

二,刘大鈞先生的书信、文章与著作

1,刘大钧先生简介
(1),1993年<河洛数理>学刊创刊号,对刘大钧顾问的介紹
      大钧先生出生于书香世家,早年饱受风霜之苦,后由工人一跃成为大学教授,现已成为国际<易>学界的权威人士,被公认为"学院派"的代表人的。他视<周易>为"国粹",并认为<周易>实际上已经成为天下人共同拥有的世界文化财富,这一无价之宝正被世人不断开发,对当今世界哲学、文化、科技等领域产生重大启迪作用。
      问世的专著有<周易概论>、<周易古经白话解>(与林忠军先生合著)、主编<大易集成>等。大钧先生又是<易>学界的著名活动家和组织者,1987年济南<周易>国际学术讨论会能够顺利召开并达到园滿成功,就是他全力以赴的"自強不息"精神结晶。
      现为(注:1993年)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主任、<周易研究>学刊主编、山东大学教授。中央电视台与太原音像发行社联合摄制八集连续剧<中华周易>,大钧先生任学术顾问。
(2),<百度百科>关于刘大钧先生的简介。刘大钧,山东邹平人,1943年1月生。中国周易学会会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易研究》主编,中国政协委员。多年从事易学研究,尤精于象数易学研究,对易学中许多重大疑难问题提出了重要见解,并形成了象数与义理兼顾的易学研究路数。出版《周易概论》、《周易古经白话解》、《周易传文白话解》、《周易讲座》、《纳甲筮法》、《今、帛、竹书〈周易〉综考》》等等。

2,笔者与刘大钧先生"初识"的经过。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大陸掀起"<周易>热"。海内外的<易>学爱好者中的大多数人,多半同时拥有两部书。一部是刘大钧先生著的<周易概论>,即称为"学院派"的教科书;另一部是邵伟华先生著的<周易预测学>,即"民间派"奉为预测术必读之书。笔者当年正是同時拥有这两部书,並手不释卷者。这两部书分别从不同层次、角度"武装"了广大<易>学爱好者,如同脚踏"风火轮"一般,遂心所欲,任意驰骋,让人们一下子进入新天地,进入新境界。 在刘、邵二位先生所著的这两部书的启蒙与薰陶下,我最终成为寻求<易>道中的受益者。如果我在<易>学爱好与研究中有点滴收获与成果,首先应感谢刘大钧先生、邵伟华先生的这两部专著给予我的教诲;特別是刘大钧先的书信、文章、其他专著以及当面的指教。此已事隔多年,但至今犹在眼前,並令我终生不忘,谨记心中!
(1)<周易概论>一书的封面、扉頁。

       1990年金秋季节洛阳市召开《第二屆"河洛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向海内外专家、学者发出了邀请,其中也向洛阳广大<易>学爱好者慕名已久的刘大钧先生发出了邀请函,令人十分遗憾的是,刘先生因事未能出席这次会议。我在研讨会上宣读了学<易>以来的第一篇论文,题目是:"学<易>梦华录----伏牺先天八卦方位图刍议"。 研讨会结束后,我十分冒眛地给刘大钧先生写了一封信,内容大致为: *先生为何未能出席研讨会? *与会<易>爱好者急盼见到先生的心情? *研讨会大致情况的简报? *随信寄上我在会议上宣读的论文稿,请求刘先生审批? 信发出后不几天,大钧先生竟然在百忙中回复一信,令我喜出望外!
(2),1991年1月30日刘大钧先生写给笔者的(第一封)信。回信原件照片如下。

        从来信的字里行间,若细读之,可知刘大钧先生虽已著书立说,主持召开"首屆国际周易学术研讨会",创建"周易研究中心",创办<周易研究>学刊,名誉海内外。但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事业开展过程中,仍然困难重重,阻力多多,不能尽遂人意!在追寻<易>道的征途中,登堂入室的名流学者尚且如此坎坷,可想穷乡僻野的凡夫俗子遭遭的是如何程度的艰辛了?!学<易>爱好者全靠"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为精神支柱,自我或相互勉励,勇敢向<易>学"智慧"巅峯攀登!
        读此信,令笔者对刘大钧先生的钦佩之心、仰慕之情顿时倍增! 笔者写到此处激*情满怀,今天在[国学复兴文化论坛]提供如此好的学、研平台,开设<昜学研究>、<周易预测>专栏等优越条件,又有各级诸位领导、督导、总版主、版主们的关心、指导,各位同好网友们相互尊重、切磋交流研<易>心得与成果,教学相长,真是国学大幸、<易>学大幸、人生的大幸啊!笔者将对这一切万分感谢与无比珍惜之!


3,刘大钧先生开始与古都洛阳结下不解之緣。 (待续)
刘大钧先生著《周易概论》一书的封面.JPG
刘大钧先生著《周易概论》一书的扉页.JPG
刘大钧先生1991年1月30日写给笔者的信(第1页).JPG
刘大钧先生1991年1月30日写给笔者的信(第2页).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8 09: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soso_e100:}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09: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洛易先 于 2012-3-20 09:45 编辑

19# 河洛易先

[续上]   刘大钧1992年7月26日的回信     

          1992年7月24日洛阳市的一位著名企业家S先生通过其属下的副总、我的朋友Z先生与我联系,在他的乡间家中会见。三人一边喝茶,一边相互研讨交流学<易>心得。席间S先生向我问道:"L先生!不知您与山东大学的刘大钧教授先生关系如何?"我说:"我与大钧先生之间只是有书信往来,至今还尚未见过面呢!"S先生接着问道:"我想请刘先生来洛阳,对我的企业进行一下策划,顺此特聘为企业的顾问。不知L先生可否从中间疏通一下关系?"我回答说:"大钧先生现在已经出了大名,任务重、会议多、时间紧,我与之尚无深交,学问更是天地悬殊,我可以将您说的意思用书信方式进行试探,看看情况如何?"   
           给大钧先生发出信后不久,收到了大钧先生于1992年7月26日写的回信(8月1日收到),他表示一定抽出时间到洛阳进行访问,很希望与洛阳的<易>学研究爱好者结识成为新朋友。回信原件如附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刘大钧先生1992年7月26日写给笔者的信(第1页).JPG
刘大钧先生1992年7月26日写给笔者的信(第2页).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7 09: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20# 丰铭 万分感谢好友“大学士”丰铭先生的关注!!!{:soso_e18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8 12: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1# 河洛易先


十分感谢布政使版主“佛学国学”先生给予的鼓励,谢谢!{:soso_e181:}--------我将继续努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