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25|回复: 2

[其它] 溥仪识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7 15: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溥仪眼里的真假
作者:彭广军

  就像洪七公讨饭时间长了能练就震古烁今的降龙十八掌一样,做皇帝也是可以学到一些本事的。朋友讲了一个故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某文人雅士购得一块古玉,宝贝似地到处炫耀。有人说你去请溥仪看看真假吧。他去了,可溥仪只往他手里看一眼就说:“假的”。雅士纳闷:这位“万岁”能有这么大本领,看一眼就能辨出真假?溥仪笑答:从前在宫里,各式各样的古玉不知看了多少,真的看多了,假的一到跟前,还用看第二眼吗?
  溥仪皇帝当得真不咋的,尤其是附敌当了伪满洲国的皇帝,亦算大节很亏,不过他鉴别古玉说的一番话却有些返璞归真的意思。他本可以笑而不答,或故作神秘状,自我神化据说是现在不少所谓鉴宝专家常用手段。这不是在下今天要讨论的话题,今天我想说说溥仪辨别真假的本领,当然,或者说这不是本领而是一种本能。大约在一个领域浸淫久了,耳濡目染其间的关门过节已经十分清楚。譬如,自古以来官场中就有不足为外人道的规矩,从前叫什么我不得而知,现在有个非常形象的名字叫“潜规则”,一说大家都懂了。
  在《官场现形记》中,有个“冒得官”的人,花30块钱在一个退役老湘军手里买了一个当官执照,堂而皇之到了羊统领手下充了一名营官。但只要对照一下年龄,三十几岁的他绝对当不了六七十岁将军,此“冒得官”绝非彼冒得官,明眼人都知道,可都不说破,因为那时候花钱买官是一条做官的正途。等到后来闹出事来纸包不住火了,冒得官就设法把自己刚满十八岁的女儿送给羊统领做了第十三姨太太,终于可以继续当他的营官。
  我读到这一段的时候直想笑,笑过之后我就以为是那时候档案资料不完善所致。若放到现在,档案就像是一张天网,看不见摸不着但无所不在,一定不会由着“冒得官”之徒在官场厮混。可要不怎么说话不能绝对呢,我才有这么个念头,事实就给了我一个难堪。
  话说石家庄团市委原来有个副书*记叫王亚丽,还是该市最年轻的政协常委。本名丁增欣,可不知三搞两搞就姓了王,更重要的是连年龄也改嫩了五岁。在当今中国户籍管理体制中,我以为这是件几乎不能做到的事情。然而,丁增欣暨王亚丽女士她却具有异乎寻常的能耐,居然做到了,而且更巧的是,她年纪这么一嫩正好符合石家庄市当年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的年龄杠杠,于是顺利当上了团市委副书*记。事发后网上贴出了王副书*记的照片,说实话即使没有别的什么猫腻,我也会认为她当团委书*记有些过于成熟了。我不相信能决定她当团委副书*记的人看不出来这一点。因为他们的工作特点就是天天盘弄人,而他们眼中的“人”,大约平常得能跟溥仪宫里的古玉有得一比。人家让溥仪鉴别玉,溥仪心底无私该说就
c9bd7p.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10 收起 理由
招叔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7 15: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其为清朝皇帝在位时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1909年-1912年,1917年7月1日—12日)。其在大满洲帝国皇帝位时年号“康德”,又称康德皇帝(1934年—1945年)。写过自传小说《我的前半生》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7 15: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熟能生巧吧,看得多了,也就摸出门道了。类似卖油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