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327|回复: 66

[思想综合] 尤崇遐:儒学有没有本体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1 10: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有非议儒学者说:科学时代就是儒学的非本体论时代,孔孟本无本体论体系,现在搞本体论更是立不住的。因为现今已是科学时代,本体论是什么,世界本原和构成是什么,还是交给科学。玄想本来无据、无证,故易倒,再说任何“哲学家”的玄想在爱因斯坦面前都太不堪一击。根倒则体系必倒。又孔孟本无本体,所以国学对“玄想”式的本体论还是不沾为妙。

    笔者以为,造成上述非议原因有三:

    一是对儒学存在误解,认为儒学没有本体论。其实儒道均基于易本体论,在此基础上,道家偏于柔即非理性之生命;而儒家偏于刚,即理性及伦理政*治实践;佛家传入,理性更胜。故曰儒释道三家分歧不在本体论,而在认识论。
     
    二是单就本体论,许多“儒者”不知道或不承认儒家本体乃一中介性存在,而照搬西方之物质(科学)或精神(上帝),或持康德之本体不可知论。
     
    三是一些儒者囿于内圣之学,罔顾外王经世实学。而理学心学之争未尝不是先秦儒道之争的继续,如“内圣外王”说即出于庄子。

    应当说,哲学和科学都是在西方语义下的概念范畴。本体和本体论也是在西方语义下的本体和本体论。它们与中国易学、道学、儒学在语言概念范畴中本不应该有歧义。但自从中国五四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的学术界都以西方的科学和哲学观点为标准。而西哲由于心物二元互成悖论,明显难以自圆其说,故现今西哲已经“出于策略”而从本体论退至认识论,再退至语言符号逻辑。但这种小聪明改变不了西方在根本“战略”上仍旧以精神(中世纪)或以物质(近现代)为本体的文化结构——因为文化没有本体是匪夷所思的——号称科学哲学的逻辑实证主义不过是披着认识论方法*论外衣的唯物论。
   
    由于中国先哲视宇宙为未济,尚有待于人去实现,因而除了微言大义的《周易》和《老子》外,并不重视对先于人而有的本体作充分的理论阐扬。
     
    如熊十力说:“儒家本无所谓出世的观念,故其谈本体特别着重在生化方面,虽复谈到空寂,却不愿在此处多发挥,或者是预防耽空滞寂的流弊,亦未可知。”如章太炎说:“孔子之道,所以与佛法不尽相同者,正以其出世则能正趣真如,而入世又能经纬人事,是所谓事理无碍者也。”(《与车铭深书》《制言》十八)“我从前倾倒佛法,鄙视孔子、老庄,后来觉得这个见解错误,佛孔、老庄所讲,虽都是心,但孔子、老庄所讲的,究竟不如佛的不切人事,……孔子有法度可寻,有一定的做法。”(《论新文化与旧文化》)还是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持论*公允:西方所强者不过是思辨哲学,而中国所强的是实践哲学。
   
    尽管如此,正如佛家批评:“盖闻六爻深赜,拘于生灭之物;百物正名,未涉真如之境。”(玄奘《上唐太宗皇帝表》)

    有识者指出,儒家本来就是形而上学的,如“形而上者谓之道”,把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就是这原因。可是后来儒学分支太多,早已偏离了初衷,有的为只为考取功名,有的只为修身养性,有的只为治国,而把最深奥难懂最根本的部分抛给了道家,很多道士倒读起易经来。其实先秦儒家本就是本体论的,它研究本体就是天地人,而三者之中最为根本的就是人,所以才有这个“以人为本”。研究时又以详尽的历史经验作保证,不会像道佛搞些玄虚的东西。
   
    其实佛家道家谈无,也并非在有之外别树“无”一帜,实乃因为世界是两个相反的“有”(即精神与物质)在对峙。“无”者其实不无,实乃二“有”之间的“中”,故而与儒家中道两相契合。常人日用而不知,徒生妄议。今者若干科学信徒持物质之有,恃有傲无,故笔者不得不在此道破。

    但愿此文能对那些妄加非难中华文化的本体和本体论的实证论者们有所劝诫。无本体则无哲学,无中道则无中华之哲学,“非本体论时代"之科学(物化)儒学可以休矣!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20 銀子 +50 功勛 +10 收起 理由
浅龙勿用 + 20 + 50 + 10 樓主矯捷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唐启正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1-21 15: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论甚妙,只是视儒家为一物未妥。
先秦孔学与汉经孔学必须分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5: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16: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尤先生 高论太过密集,无法同时一一讨论;
观此文专论“本体”,似乎是系列之基点,遂想以此请教。

尤先生于作为可能本体的物质与精神之间中介以人;
以人具有的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性来融合物质与精神之间的本体性矛盾;
这确是颇有新意,但如此一来似乎也会产生一些概念上的模糊;
提出来与尤先生讨论,不知是否冒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6: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尤先生 高论太过密集,无法同时一一讨论;
观此文专论“本体”,似乎是系列之基点,遂想以此请教。

尤先生于作为可能本体的物质与精神之间中介以人;
以人具有的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性来融合物质与精神之间的本体性 ...
故我在 发表于 2011-11-21 16:07


故我在兄谦虚。
在下在别的论坛蓄之既久,竟无人接招。
今棋逢对手,尽可直抒胸臆,尽情道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16: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曰儒释道三家分歧不在本体论,而在认识论】


我这段时间在论坛就在集中说这个。。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6: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曰儒释道三家分歧不在本体论,而在认识论】


我这段时间在论坛就在集中说这个。。
顾如 发表于 2011-11-21 16:17


喜逢知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唐启正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1-21 16: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曰儒释道三家分歧不在本体论,而在认识论】


我这段时间在论坛就在集中说这个。。
顾如 发表于 2011-11-21 16:17


英雄所见略同!{:soso_e16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唐启正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1-21 16: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兄是指后者篡入了法家的货色么?
中华之本体 发表于 2011-11-21 15:42


不是法家,而是奴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16: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顾如 于 2011-11-21 16:24 编辑

不过
儒释道的认识论,是相通的。
他们都认为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找到终极的真理。。哈哈。。

在我看来都是真理教*徒。。而老墨则是无知论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6: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
儒释道的认识论,是相通的。
他们都认为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找到终极的真理。。哈哈。。

在我看来都是真理教*徒。。而老墨则是无知论者。。。
顾如 发表于 2011-11-21 16:22


无知论者,意即不可知论?不可知论者较之可知论者更高明乎?
在下对此争论不以为然,而是另辟蹊径,干脆视世界为悖论。
对于悖论,问题不在于认识不认识,而在于去悖的实践即文化创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16: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人或者全体人可能去除全部的悖?
以什么方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6: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人或者全体人可能去除全部的悖?
以什么方式?
顾如 发表于 2011-11-21 16:38


生物完成了第一步,实现了时空有限的心物合一;
人正在走第二步,也即文化;
也许在将来会走出第三步(实现大全),出现超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16: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存在不存在阶段性成果一说?
阶段性的成果,是不是唯一的?可能不可能出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17: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5# 中华之本体
尤先生客气了。

“本体”是哲学的中心概念之一;
这个概念有两种指向,一是指形而上学的世界本源,二是指认识论的自在之物;
前者是古代、近代哲学思辨的主要命题;
后者是由康德的批判哲学区分的人类知性所无法抵达的真实存在。
前者是从纵向上试图追溯世界从何而来;
而后者则是从横向上区分人类对已然存在着的世界所能达到的认识界限。


尤先生的本体概念似乎超出了以上两个方向;
把本体概念应用于考察某种思想体系的终极着眼点,比如说儒家的“以人为本”。
这样的应用自然是有助于理解不同的地域文明体系有其指向性的特征;
但是否会造出在不同内涵上将这个概念交互使用而造成一些模糊?
我感觉易于造成在哲学不同领域界限上的冲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7: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5# 中华之本体  
尤先生客气了。

“本体”是哲学的中心概念之一;
这个概念有两种指向,一是指形而上学的世界本源,二是指认识论的自在之物;
前者是古代、近代哲学思辨的主要命题;
后者是由康德的批判哲学 ...
故我在 发表于 2011-11-21 17:13


这就是自在与自在自为的区别,也有初始实在和终极实在的替代说法。
这意味着世界是一个过程,即从自在,到自为,再到自在自为。
世界现在尚处在自为的经验阶段。
就是说,先验的自在已被打碎,现象化了;
而超验的自在自为尚未实现;
为之奈何?应该追求前一种本体,还是追求后一种本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7: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存在不存在阶段性成果一说?
阶段性的成果,是不是唯一的?可能不可能出错?
顾如 发表于 2011-11-21 16:56


生命就是人所共见的阶段性成果,以生物人为最高表现。
至于文化嘛,那就见仁见智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17: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17# 中华之本体

有意思、有意思
你把可知论的儒教,,弄成了不可知论的‘儒学’。。



不过,你准备好面对质疑了吗?
比如,中正怎么获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17: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你要讲中国文化是经验。。那么就必然要不可知论与之相搭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孙信者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1-21 17: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下在别的论坛蓄之既久,竟无人接招。
中华之本体 发表于 2011-11-21 16:16

国学都在地面,你浮在空间,没人接得上你的招。你是学校哲学系教书的?
故我在兄谦虚。
今棋逢对手,尽可直抒胸臆,尽情道来。

故我兄是鲜有几个中可以升空与你西学过招的一个。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8: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都在地面,你浮在空间,没人接得上你的招。你是学校哲学系教书的?

故我兄是鲜有几个中可以升空与你西学过招的一个。
孙信者 发表于 2011-11-21 17:56


惭愧,在下经历农工兵学商,野狐禅而已。
国学地下尘封已久,出来换换空气也好。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20: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望文生义,错点鸳鸯了。

    “以人为本”的意思并非是以人为本体,而是重点研究人的社会,以现代汉语说就是重点研究伦理学,正好与本体论相反。儒家又将形而上的东西扔给了道家,那结论就是:儒家没有本体论。{:soso_e128:}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 收起 理由
元道 + 2 一针见血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21: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元道 于 2011-11-21 21:10 编辑
楼主望文生义,错点鸳鸯了。

    “以人为本”的意思并非是以人为本体,而是重点研究人的社会,以现代汉语说就是重点研究伦理学,正好与本体论相反。儒家又将形而上的东西扔给了道家,那结论就是:儒家没有本体论 ...
我本夷人 发表于 2011-11-21 20:52
不好意思,小道就只有这点银子了。不过你的说法也太绝对了点,宋明的那些大儒们不是整出什么理、心、气为本体吗?或许楼主嫌这些东西太臭不好意思拿出来,所以就偷换概念,借“以人为本”整出个人本体出来。
若是“以X为本”的本就是本体的意思,那这个本体就太多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21: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元道 于 2011-11-21 21:42 编辑
所论甚妙,只是视儒家为一物未妥。
先秦孔学与汉经孔学必须分开。
唐启正 发表于 2011-11-21 15:14
人物、人物,人都可以是物,儒何以就不是物?
物是东西的统称,说“视儒家为一物未妥”,难道儒不是东西?{:soso_e120:}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21: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曰儒释道三家分歧不在本体论,而在认识论】


我这段时间在论坛就在集中说这个。。
顾如 发表于 2011-11-21 16:17
用认识论去界定、评判学派,真是舍本逐末,哈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21: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
儒释道的认识论,是相通的。
他们都认为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找到终极的真理。。哈哈。。

在我看来都是真理教*徒。。而老墨则是无知论者。。。
顾如 发表于 2011-11-21 16:22
人有眼睛,猪有眼睛,蛇也有眼睛,所以人、猪、蛇是相通的……?
也对也不对!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21: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根浮萍,可笑之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21: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24# 元道

元道先生似乎没有完全理解唐先生的真意;
也可能是大智若愚,开个玩笑而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21: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24# 元道  

元道先生似乎没有完全理解唐先生的真意;
也可能是大智若愚,开个玩笑而已。
故我在 发表于 2011-11-21 21:48

那就看唐先生如何理解小道的意思啦{:soso_e100:}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故我在 + 20 16字当值20金!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22: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浮萍有根才是怪物,无根则很正常。
笑无根的浮萍者,知识是否有问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