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江南达者

[书画]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2 08: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三百九十七、渡口落霞
今之陆路交通及桥梁建设迅速发展,大城市附近,已是难
得见到小小的水码头了;尤其那木船儿渡口,在年轻一辈
眼中,委实已属稀奇之物。幸我巴渝之地水系丰沛,兼之
地形亦复杂,因而郊河僻岭之间,不时犹可得见此等“野
渡”。——“渡头余落日”,自是传统画题了。我辈着手
处理这类题材,要者当是于阔大苍凉氛围中,力求不失现
世气息,而避免一味追求所谓“古意”。此《渡口落霞》
一画,即以相对浓郁且是写实之笔墨,布写夕阳辉耀下的
渝江郊渡。画面予人感觉沉厚而灵动,似尤觉满纸煜然生
光,当称个人具象之作中意趣嘉美者。
397、渡口落霞.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30 銀子 +40 功勛 +10 收起 理由
zqc4124 + 30 + 40 + 10 好畫!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6 20: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三百九十八、峰崖入秋
世间有的山水,以其地具体名实构成胜境,令人观之嚼咀
其味而浮想联翩,此多见于名山大川及历代人文汇萃之地
。而另有一类山水,无“爵”无名,或者径直于当地土人
中顶着个“土哩巴叽”的称号,却仍在天穹下默默地展示
着自家含蓄且是难以掩抑的美感。吾,与荒落山川结缘已
久之人也,既长识吾友伟岸或俊逸清幽之貌,故尔每欲为
之写形传神。此所示“峰崖入秋”一画,便是为此等决无
爵名可言之山的生存写照。斯荒峰野岭在秋日微茫云天笼
罩下那怡然自得甚至是洒脱不羁的形神,相信观者皆不至
观之而全然无感,似也无须乎某家在此多说些甚了,——
而此类景象,原本亦是并无多话可说的。
398、峰崖入秋.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zqc4124 + 20 漸愧,這畫咱看不懂!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5 18: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三百九十九、耕歌
青年时代数载的乡村生活,确是在此心留下了至为深刻的
印记。今距之岁月久远,当日所观所闻,所思所感,一切
喜怒哀乐之点点滴滴,似皆于心海底层积蓄乃至于蕴酿为
粬,不时便若醇液般摇摇漾漾泛上心间,令人每暗咂之则
微醉。身为艺者,醉之则自是击节欲歌。吾“节”及其“
歌喉”者何?俱为案端笔砚也,心海之歌,悉由此款款泌
发而出,藉色墨现形,终为尺幅间回环往复之旋律焉。此
示《耕歌》,即得之如是。或谓:幅间溪岗竹舍以成旋律
毋乃斯耕者之歌欤?——固然。彼是为耕者歌,亦为吾歌
;甚或莫如径言:吾亦即画中耕者。
399、耕歌.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40 收起 理由
zqc4124 + 40 一直在想騎在牛背上弄壺酒的感覺!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8 17: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四百、旧地故人
吾不善交游,然回顾平生,每一生活阶段,却俱有一二往
来密切的知交。人生无常,时过境迁,某一阶段的密友也
许好长时间都没甚联系了,而当机缘凑巧,或彼此一时兴
起,旧友们便又会相约聚聚;聚,其热络亲密情态,一如
畴昔,仿佛其间漫长的时日并不曾有过……而朋辈与吾自
家分明已具沧桑之态,是亦倍令人顿有浮生若梦之感。此
所示《旧地故人》与《宿墨秋江》二画,皆为此等记游志
事之作,地点仍为上文曾提及过的重庆磁器口嘉陵江畔,
盖斯地乃画中三人青少年时日日共睹之所在也。故人同游
旧地,相信这感受人多有之,略而不谈了,且由观者独自
品咂其味罢。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zqc4124 + 20 可惜!圖看不到!!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20: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四百零一
巴渝之地多黄桷树,此树本为榕之属,而多年来已荣膺“
市树”美誉。不过其特点亦果是十分明显:干苍劲盘曲一
如虬龙,枝叶茂繁时树冠浑若华盖、颓败时则整体龙姿益
显,且是落叶发芽不依四季,甚时栽种,甚时换装……吾
幼时以见惯不惊之故,原未将其看得怎的。后却渐渐发觉
,吾山水中一经置斯树,居然山水自带巴渝灵气,是以每
每喜为。此所示“老榕曷识秋将至”一画,便如所白。唯
不记得当日作此画而赋此题,是否有甚特别感触。观画中
老榕处荒幽之山而枯干兀自寂然发苞,蟠龙样的树身松松
地遮掩着晦蓝之前朝旧屋,隔涧一女子失意般沿石梯踽踽
独行,——这诸般意象,或真个表明此另有意蕴罢?
401、老榕曷识秋将至?.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zqc4124 + 20 笨人我還是看不懂!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09: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四百零二、荔枝桥
乡土地名,凡涉及于物,多于其地物产有关。吾独未闻此
所谓“荔枝河”及“荔枝桥”,却与香甜的荔枝有甚干系
。斯地为重庆歌乐山下一乡郊,前文已曾言及。而此画中
所示,实吾心难以淡忘之记忆。这记忆并非确切明朗,倒
有些颠错复沓,梦魇般的;然而通体则黑压压、沉甸甸且
是实实在在地积陈于这心底一角。咳,局外人何以得知,
在这桥平溪清、冈林幽谧、看上去堪称与世无争之所在,
曾有过人间多少潜藏的悲哀。画之左上角那丛竹掩映的白
墙瓦屋,是为好几年间吾家众亲尽皆挂心之处,因当时年
已七旬的外婆,便由吾母与舅父合出着高价,租那房儿住
在此地,接受“改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4 19: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四百零三、廖家山
一次亲戚间聚会,稀里糊涂地便跟着来至南山僻背处一“
农家乐”,至则坐大排档席吃肉饮酒;尔后人家打牌玩钱
,吾独宁心静气,感受夜山旷落之意而已。次日早起,闲
步于庭院,却见此地倒颇不乏味:背倚苍岭,面向澄塘,
绕塘石径曲回有致,园林间柳荫花丛、瓜棚豆架逐处可见
;信步出得棘篱门,一路便入黛色松云间去了……咳,浮
生随缘,无意之中天予吾以此境,吾不细细吟味享用,是
以负天。陶乐既久,留意问及主人,方知此地名为“廖家
山”。——仿佛从前即闻得此名,只今与之缘份偶至罢了
。与之有宿缘,吾乃当有此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18: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四百零四、岭梅已谢时
南山多梅,向日已于诗文中言之,且是画作亦另有体现。
此“岭梅已谢时”,却写梅既凋落的景象。咳,造物所赋
万象鲜活缤纷生命,当其盛时,何其精彩壮观!而又终将
归于萧索乃至寂灭。人言生命若花。梅花谢了,枝叶犹茂
;人之生命完结,神魄仅存至爱亲朋心田而已。吾今观此
画,却恰值先母忌日;见画中浣衣女回首眷顾塘堤间凋零
之梅,不觉追思慈恩,寸心宁得无感!先母生平喜梅。吾
曾有《南乡一剪梅·清明感事》词一首,志吾母*子与梅之
事。此一并录之,聊寄胸中永恒之思罢——
慈母昔亲栽,岁岁寒冬次第开。忍事于今归既料,梅也移
来,思也移来。    前载遇天灾,旧干凋零恰似柴。诅旱
之心终罪己,斯奉灵台,兹奉灵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4 18: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四百零五、
落日“团宝寨”
向日尝言,余就业之初,曾于巴山某乡学所设之农场“劳
动锻炼”。斯地高高坐落于大巴山麓,境界雄阔苍凉。场
后横亘险峻巨石峰岭,俗称“团宝寨”,却似屏障般严密
地护住了大崖下这三两处房儿。凭高望远,群山端的浑如
龙腾虎跃,而涧壑内清浅溪流,则长于渺荡烟云间低唱微
吟。暝夕时之景观最是悲怆壮丽:千峰肃穆,一派沉厚且
是缓慢翻涌着的金红谷黄,映衬着大块大块静谧的玄蓝黛
紫,兼以周遭风嘶蛩鸣,先后日落月升,观之聆之,不由
人不默叹轻吁再三再四……此《落日“团宝寨”》一画,
即以斯境为题。唯写意之作,仅示山川形色大要,善观者
,或方可推知其真*相实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0 08: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四百零六、南山春暝
那年一春阴之日,吾与长约游伴某兄闲步南山。原本去的
仍是平素常去之地,唯所行路径不同,因之入眼景观,不
觉已大异其趣。记得行至一处,漫目皆是青枝绿叶的新发
栀子,虽未蕴苞,亦似预感浓香扑鼻。其地据半山凸梁之
上,砂石坡路雅洁滋润;侧身俯瞰,前文尝言及之山间美
堰,连同周遭野岭人家,通以崭新面目,盆景般置诸一旁
。时阴云若晦,鸟虫俱寂,延绵的山林,以及因视角改换
而形态陡变的峰崖,多似进入将睡未睡昏沉状态。二友静
观物类生息,转而品咂己身悠然自得情味,心气益觉平和
;偶尔却顾一路所来之径,端是苍苍尽横翠微焉。兴阑而
归,胸中所余逸气顺沿毫尖出,乃得此画,题曰:南山春
暝。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9: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四百零七、南山静居
不记得此画是否亦得自上文所言那次小游了。其地却仍为
那美堰周遭。沿堰坎以东朝南向徐行数十步,沙路渐渐换
作石径,蜿蜒而上直通黛色松山。山脚已疏疏落落有几株
大松,皆轻舒拂云之姿,俯身似恭迎宾客。山中人家,掩
竹树以缭烟岚,兼伴着禽泉清音,浑不知山外尘寰一切搏
斗争竞,真真是好不闲适快乐也。游中既生此慨,归后命
笔,成画遂题作“南山静居”。噫吁!古人谓嘉美之山可
居可游。吾与南山称有夙缘,居之固属勿望矣,再三再四
乃至若闲常散步般游之,则平平无奇。东坡曰:“惟江上
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
所共适。”此端为吾及吾侪二三子浮生行藏之真写照;而
吾辈宁心静气生息于此浩然大化间,对于人世“苟非吾之
所有”者,果是“又何羡乎?”——呵呵。
407、南山静居.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9 18: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四百零八、南山水寨
南山中有一去处,竟称“水寨”,倒颇令人联想至《水浒
》中“混江龙”、“船火儿”们居处甚的。不过显然此并
非自来便有的地名了,分明乃今之“商业炒作”。其地据
崖壑筑堤截溪以为长湖,临湖修了些饮食休闲的牌楼屋舍
,枕寂林而面阴岭,交通幽曲之路亦常带长薄之烟,每映
衬着清波黛色,景致倒也雅静宜人。吾向来只对“真古迹
”有兴,故尔虽是路过了彼处多次,亦从未近谒之,仅是
将其与周遭山林大势通体作一观玩,事后自然也尝诉诸翰
墨。——不觉间似已在为南山立传写照矣!唯愿吾画观者
,犹未心生厌烦,为幸。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40 銀子 +60 功勛 +30 收起 理由
zqc4124 + 40 + 60 + 30 靚!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08: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四百零九、桥口坝
重庆主城长江南岸沿江一线,今固为巴渝时尚地区矣。然
其稍偏向黔贵方向,颇有不少乡镇,名实俱土。土则土,
却也自具“求洋”倾向。譬如此画所谓之“桥口坝”,便
亦若附近其他乡镇,建了许多吃喝玩乐的设施,打起了“
短线旅游”之牌。甲申年秋月,吾曾随单位郊游至此。其
地处于溪滩幽谷侧畔,街市无所谓有没特色,倒是沿溪溯
行,入涧壑深处,还可觅得一些适人的野逸氤氲气息。游
玩当时,自是从俗与同僚说说笑笑,且拍上了三二十张数
码照片(吾在网络论坛上常用的这张题作“鼎盛中年”的
头像,即拍于此);归去还复本来面目,初以楮墨丹青志
游,今乃重游于画,且如常更作小文略志其事。
409、桥口坝.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17: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四百一十、秋涧霜红
昔年为画,欲求沉厚蓊郁之感,每常陷于压抑乃至死黑之
境,盖因未谙积墨写真山水之要领也。而吾巴蜀之地,土
肥雨沛,草树丰润,兼以山石累累,撷之入画,又焉能一
味任其简淡平薄,而不着意顾及彼之层次与体感乎。由是
吾屡于山沓水复崖林昌茂之处寻求感觉,一经得之,笔下
落墨,何止万千。却幸幅间再无“厚刷黑漆”之感,且是
看似形色丰富,结构复杂,碟砚中所耗,实不过数滴墨汁
、三五点颜料而已。此《秋涧霜红》即与此称。画中物象
林林总总,斑驳陆离,形态色光甚至于漱石泉声皆备,而
巴渝地貌特征与风俗人情亦隐见诸笔墨,虽非蕴意精深,
终可略吟其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0 10: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四百一十一、秋岭瀑梁
也记不清这画境得自何处了。那日临案抻纸,忽便觉得想
要如此画画。于是心存高远,神驰意随,并暗命拙手执翰
发墨,移时遂有斯作焉。画成静观,见其横亘野岭因势斜
出,凸矗大岩起落跌宕,状若巨兽腾跃且略带回身眷顾之
态,而其间云瀑雾松、涧崖苔树及点景房儿,俱悠然闲适
轻罩于晴淡秋光之下,故尔心窃慰之。事后录入电脑,反
复观看,其动静相生之感居然不衰。作画当时仅落穷款;
编录时亦未取甚古怪刁钻之名,仍顺平实心,题为“秋岭
瀑梁”。不知一己对其是否错感偏爱,还望各位观者费心
品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18: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四百一十二、秋塘锦鲤
仍是游“桥口坝”那日,沿深溪崖岸斜行,至一高阔之地
。见山映微阳,壑缭薄雾;野田竹树,农舍陂池,俱在秋
风中变得苍浑且是萧瑟了。老院边方塘内,却浮游着一大
群色泽艳红的锦鲤,塘坎上亦垂挂着一树同样鲜艳的秋花
,二者相映成趣,煞是生动养眼。时恰值林中慢慢走出一
妪,负篓执镰,神气极其淡定自若。如此这般景象,勾起
了吾胸中久远的乡村生活记忆,一时竟感觉满心皆是酥麻
麻的……归后自然将此诉诸彩墨,也不知是否准确传达出
了当时的感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0 08: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四百一十三、山池入秋
此之谓“山池入秋”,当为吾心一时对清秋山野云物之闲
适感受。画中之地位于南山背岭,一坡下壑,多是苗圃花
畦,陂堰农舍。渐至崖边,则可远望前文所言之鸡冠石、
纳溪沟一带;蜿蜒长江,亦经山下铜锣峡挟雾驭风卷浪而
去。此处原属重庆近郊农村相对富庶者,近年来兼以经营
“农家乐”之故,花农们一发令城市人皆羡慕不已了。尤
可称羡者更为其所据自然环境:委实可曰吸纳天地灵气,
占尽宜人风光,一年四季,俱不乏养颐观赏。此画唯表现
淡然秋光中其风物人居祥和安恬之貌,并无任何故事情节
可供讲述。画法本身却实在具体,庶当令局外人或多或少
了解此地生活风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09: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四百一十四
有处所在,本身平平淡淡,然不知怎的,却每常在此心目
中偶尔浮现。那是当年在乡下由社队赴区县赶那百里山路
时途经之地:迤逦下得巍峨高山,行将沿溪步入平阳坝子
,最后穿行于疏松遮映之小冈,侧首可见乱石沟旁一孤寂
农院……这三二十年来,因时常忆及它,也不记得信笔画
过了几多次;今日翻屏见此,不妨示诸公众,以不任其仅
只永存吾心而埋没于世也。——嗨,看那风竹摇曳,晴光
淡荡,独院朝山,群鸡自在的景象,兼看那松冈上适然行
步之人,今之观者,必隐觉其舒爽,而岂又知当时人与万
物存活的那份艰辛!
414、山野小院.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4 10: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四百一十五、山中家园
想当初,乡下人是何等眼红那一纸城市户口!而今自然亦
非简单只是世道反转过来了。不过就寻常于生活中所见情
况,却真有不少城里人,是羡慕乡居那份悠恬,而偏偏自
家欠缺那几分屋基地的。这南山人则可谓得天独厚:多既
因历史渊源与乡村有着瓜葛而占据土地,又因地处重庆主
城近郊手头经济活络,不至于有地却盖不起新屋,——于
是便逐处可见这闲适自在的山中家园。咳,看那依山傍池
的棘篱楼院,院中花木盆景影影绰绰,兼之一应现代生活
设施不消说亦已具备,这不是城里人梦想中的别墅,却又
是甚?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8 10: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并谢谢先生!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四百一十六、
山中有至乐者,非是农家
此再示一真资格的别墅罢。记得那日由前文所言“廖家山
农家乐”沿山闲步,至一深宅大院,铁棘门墙内水泥甬道
旁一片盛开的紫色三角梅,屋院本身却尚且空置。信步入
得院子,但见乔松苍黛,垂柳依依;环环莲池配以曲港流
水、拱桥假山,先自已觉气宇不凡。进屋一看,则更是了
得:房屋虽犹未经装修,只那楼台厅室的格局与面积,均
已非是昔日所谓地主资本家之居可比。其时有一看屋人闻
声出来;与之攀谈,方知此乃是当今地方一实权职能部门
负责人为自家老退之后备下的颐养之所。听了这话,吾辈
还可说甚,唯相视会意一笑而已。归后依例以所见入画,
想想却题了句“山中有至乐者,非是农家。”另外,先亦
于门边画了条狗,画时倒也未多想什么,仅凭直觉认定该
是这般画……
416、山中有至乐者,非是农家。.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09: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四百一十七、松暗南麓
由“南山水寨”堰湖上源溯“节令溪”(雨季方显)信步
而行,四下岗林环合,亦颇具幽意。记得有两次经那厢时
,恰值天色晦暗,因而倍觉林峦杳黑,路径深邃;偶见林
间溪畔露一浅白房儿,竟甚象是潜含某种不可测之意味。
实则当地山民生活却是明明白白世俗化的:靠山吃山——
或办“农家乐”,或培养苗木盆景以满足山外之需。不过
吾人虽观民风却全不济民生,带市井轻尘而来,袖山野清
风以去,但惹起路旁几声犬吠而已,有时也不知为何,似
乎连犬儿都懒吠……呵呵。如此情味,见此“松暗南麓”
一画,当可感知一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0 09: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四百一十八、松桃小院
传统文化中,以松配柏或配竹梅者居多,而鲜有配桃者,
除非“献寿”之类场合。那年游边城时,却于湘渝黔地界
见一县名正此“松桃”二字,当时便留下了深刻印象,且
是觉得此二字组合甚美。自然不会因此便平白作上一幅献
寿之画了。而彼二物所构意象本身,则委实已称长存此心
。一日于本地游山揽景,恰见僻背山阿中松岗低脚处,一
白晃晃崭新楼屋,在近前一株碧桃的映衬之下,煞是鲜亮
美艳而又别致诱人。不消说当即勾起旧念,忙将此境记下
并于归家后付诸翰墨,径题之——“松桃小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0 09: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都看不到了,好像被新浪封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4 21: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电脑中都是正常在显现的呀?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四百一十九、
天雨无声浴春红
吾性喜雨,故尔画中亦颇多雨景。唯这中国画之雨景,却又不
可太似,仅只利用笔墨与宣纸之水渗效果写其大象,是以常为
滃然幻化开之寥寥数笔而已。此《天雨无声浴春红》即如是。
幅中雨丝斜乱,浓密花树随风雨摇曳飘零,小楼前一鸟惊飞,
有女却冒雨朝着沙洲畔泊着的船儿走去……整体意象明确单纯
,且是地面上果似微泛湿润雨光,境界庶几令人可信。耐人寻
味者,倒是那女子为何雨具也不戴个,这大雨之中,却要去哪
?吾久已留意,这世间凡持现实人生态度之士,多喜晴干天气
;而禀性浪漫、或干脆径曰“想入非非”之人,则每与这雨有
缘。噫吁,此画中亲雨之女,宁非与达某同声共臭者乎?
419、天雨无声浴春红.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0: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四百二十、夕阳犁歌
此画则为晴好天气明艳夕阳下之景致矣。浑茫血色中,川
冈原野尽皆具象且是形体厚重突出。时令当为晚秋:长天
过鹜,林木萧森;穑事之后空寂的田野间,农夫吆赶牛儿
,正在翻耕着轮休的土地。那牛儿引颈仰望西天没入云霞
的日头,大概是在暗想它怕也该收工了。农夫却依旧干得
憨有劲:一边侧身按住犁把,一边也偏过头来斜睨着牛儿
与太阳,口中想必还怡然自得地哼唱着什么乡野小调……
呦,此是吾身曾多么熟悉的一幅场景!昔日的劳苦忧郁,
俱已随同岁月消逝了,然这最是平实的生活本身,却执着
地在此心深处积淀了下来,一时亦不知因甚触动,乃变作
了这张小小的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17: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四百二十一、
西上莲花峰
巴渝长江南岸沿线,不唯风光可人,地名亦多可取,向已
散言之。今合示二画:一曰“西上莲花峰”,一曰“昔日
海棠溪”,看官或可由是更加深印象。固然,那明艳夕阳
下浑如金莲绽之于迷茫光雾的斯山斯峰,形态确经达某着
力强化;而这江岸依依的古溪水口,纵亦偏重景物穿凿,
情调抒写,终归显得质朴平实。咳,江山空阔,虚幻间至
今犹驰骋此心几多凄美想象!据画迹追思当地业已消逝之
物事,滩原水滨,又实实存在过凡身青岁无数劳碌行踪。
临屏慨叹不已,聊倚拙指敲键以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17: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四百二十二、
溪岗挹黛侬有思
此题为“溪岗挹黛侬有思”之画,似当归入吾怡情适性一
类作品。画中小院及山形大貌,本乃闲常游山所历实景,
作画时却“信手拈来”了,且是将其另置于一阔溪泉岸之
侧。院落外石径绕墙,渐入高远苍冥;临溪斜生一株著花
刺桐,散淡树冠下,傍岸泊系一篷舟,舟上端然盘坐一位
凝神静思之女。不消说则此女自当为题之所谓“侬”也。
而彼所思者何,不唯吾此时观画不知,料想当日作画时亦
未见得便知。人言“少女之心,幻若秋云”,——姑留待
善知者揣之罢,呵呵。
422、溪岗挹黛侬有思.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17: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四百二十三
溪山秋雨
此《溪山秋雨》所示,则为真实情景。回想那日,长阴之秋,密云方作细雨,吾与既约友人游山之兴不唯不衰,反因之蓬勃高涨,是以各撑一把伞儿,仍沿清水溪一线,登向雨雾濛霏的南山。这雨中之山,其清润宜人之气,又岂是闲常所可比及?尤其空落静谧之感,更乃俗生所难以体验。记得一路上山,不光没遇见个行人了,除去路旁山店屋檐之下曾见一瑟缩雄鸡外,连任何活物,皆未见一个。自然此亦非是一派死寂:那湿云出没的松崖间,或是那雨珠晶莹的林竹丛草内,时时犹可闻得鸟虫有一声无一声地鸣叫。——哦,此堪称何等样的清趣!吸纳天地灵气,畅议人生感思,漫游尽兴,醉心以归,反顾当时韵致,转托合意笔墨,欣欣然乃得斯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29 銀子 +40 功勛 +10 收起 理由
zqc4124 + 29 + 40 + 10 美地,有一壺酒更爽!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11: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四百二十四、

溪原仲秋

同为溪山之景,此画却又未涉任何实地,庶几当曰吾辈臆想甚或梦幻中之溪山耳。人言“溪”者为水域中最具中国文化味之属,似亦有些道理,盖古往今来,吾国诗文书画间,与之相关之作,真乃何其多也。而画道因自于虚灵中呈显实相,故尔魅惑人心,极是称之。君可见此微阳临照、轻风抚拂的好秋天气,漫目皆是薄黄淡赭;若趁此佳日“小溪泛尽却山行”,信意步入迷茫大野深处,着实体味那“天人合一”的感觉,岂非妙哉快哉……吾心目掌指间有画,自识其幸又焉能负之。是以此《溪原仲秋》不知哪日便于不觉间得之矣。
424、溪原仲秋.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9 19: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四百二十五、

松声幽远雾鸿濛

与《溪山秋雨》所示之境同日,偕友冒雨游山,

至顶小憩于一带陂池坎上。众池夏水久退,此虽

逢雨而水面依旧低浅,然则盈池绿萍,一经雨润

,煞是显得欣欣向荣。另有一池败荷,参差不齐

地张举着大小不一的破伞似的叶儿,竟恰与吾二

人撑伞形貌相映成趣。于此雨雾濛霏之山塘间闲

立,观聆造化空寂音色而随兴谈及人生感遇了悟

,斯清乐也,即使吾人自身,事后亦追羡不已。

于是有此所示二三画稿忆写当时情景;更有七言

律诗一首,通志当日之事,此一并录之——

            偕友人雨中游南山

     竹气清泠野岭空,松声幽远雾鸿濛。
     应情绾结高朋志,冒雨携游雅士风。
     壑滞流云观困达,峰回转路示穷通。
     伫言陂堰闲撑伞,同入残荷澹影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