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74|回复: 1

[品读经典] 论宋明理学的“格物致知”

[复制链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1-28 01: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宋明理学的“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一个中国哲学特有的名词,听起来很陌生。实际上简单地说,它讲的就是如何认识事物,得到有关事物的知识。在中国哲学史上,格物致知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知识获得的不同方式与途径,另一个方面是科学与道德如何沟通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宋代理学之中。宋代的朱熹和陆九渊就这个问题有过激烈的争论。他们曾经在鹅湖这个地方开会进行辩论。历史上称为“鹅湖之会”。

        鹅湖,在中国哲学史上可以说是一个颇有名气的地方。它位于今天江西贵溪一带,其境内的铅山,从唐朝以来就是天下名山。其山林沟壑优美,别有气象。鹅湖寺就坐落在山畔草泽之中。公元1175年,即距今800多年前的南宋孝宗淳熙二年五月,朱熹、陆九渊、陆九龄兄弟、吕祖谦、刘子登等在此相会,论辩三天,留下了三首诗。

       陆九龄是陆九渊的五哥(陆家有兄弟六人),为人深沉周谨,颇有才气,并对武技战术也有研习。陆九渊排行老六,人称象山先生,是中国哲学史上心学的创立者。鹅湖之会留下的两首诗分别为陆九龄、陆九渊所写。

陆九龄的诗云:

    “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留情传注翻榛塞,着意精微转陆沉。珍重朋友相切琢,须知至乐在于今。”

陆九渊诗云:

    “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

九龄诗的大意是:

       从儿提时候起,我们就知爱知敬,古代圣贤脉脉相传的其实就是这个心。谁都知道有了根基才能筑室造屋,没有根基,又怎能垒成万丈大厦。如果只是咬文嚼字不得要领,那也恐怕要陷入沉沦之中,朋友们须应珍重友情孜孜切琢圣道,要知道最大的欢乐还在于今天。

陆九渊诗的大意是:

     人见墟墓便兴起悲哀之感,见宗庙即兴起钦敬之心。这悲哀钦敬之心正是人所共有的千古不磨之心。涓涓细流终成沧溟之水,拳拳之石垒成泰山之巍。易简质朴直达本心的为学之道才是永恒的大事业,旁求他索不着根本的支离之学只能浮沉不定。要知道从低向高处升达的真正通道,真真假假只在于辨别当今眼下那个立志明心的一瞬。

      三年之后,陆氏兄弟再论铅山,朱熹做一首诗追和陆九龄的鹅湖之诗。

朱熹诗云:

     “德义风流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偶扶藜杖出寒谷,又枉蓝舆度远岑。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只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

这首诗大意是:

     你们陆氏兄弟的德义风流一直为我所钦佩。相别三年之后,我更加关心你们的道德文章。潜居于此偶尔扶着藜杖出入寒谷,有劳您乘坐着竹轿远度群山来此赐教。过去的学问经过切磋论究变得更加邃密,新的知识经过培养提炼也愈发深沉。最令人担心的是:在默默的明心悟道中沉沦失性,不知道人间还有什么古今。

      从三首诗可以看出,朱熹和陆氏兄弟在如何认识事物获得知识上有不同意见。朱熹认为认识事物要一件一件来认识事物,“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逐渐得到事物的有关知识。而陆氏兄弟认为应该“先立其大”,先有这个从古代圣人那里传下来的心。这个心的获得不需要一件一件来格物,只要从你的自然本心出发。这种方法简单质朴,直接格自己的心就可以了,不需要向外追求。

     朱熹的格物致知论体现在《大学章句·格物致知补传》中。《大学》中提出了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对诚意下的六条目都有说明。惟独对于“格物”、“致知”没有解释。朱熹认为这是阙文(即在流传过程中遗漏了),于是作《补传》如下: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理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用无不明矣,此谓格物,此谓知之至也。

      从朱熹补《大学》格物致知可以看出,朱熹认为格物(认识事物)包括即物、穷理、至极三个阶段。即物就是格物的起点。首先接触物,然后探求事物的性质、成因、规律等。比如有一个学生问朱熹:“草木应如何格法呢?”朱熹回答说:“推而言之,一草一木也是有理的。如麻麦稻粱,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又如地之厚薄不同,植种什么品物亦不同,这些都有内在的道理,必须加以认识。”认识事物也需慢慢来,认识了草木的道理,然后再接着认识其他事物获得有关知识。“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物,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人慢慢地认识了许多事物,获得了各种知识。把这些知识融会贯通,那就是认识的第三阶段——至极。至极是对理的总体认识。在这个阶段达到了认识与万理合一的境界。

      那么,陆九渊呢?陆九渊指责朱熹的格物致知是支离破碎之事业。认为朱熹认识事物的方法支离破碎,妨碍人认识事物。他认为认识事物首先要先立其大,即先立他的心。他的心就是宇宙,宇宙就是他的心。宇宙万物在我心中,心与宇宙是一致的。所以向内求吾心,就能通晓宇宙,他认为万物皆备于我,只要明理,理与心同一,故需明我心即可,也是一种天人合一之论。如杨简不明白什么是本心,杨简断案时陆九渊说:“谁是谁非,你断得明白这就是本心。”本心即是宇宙中的一切,只需要向自己的心追求就可以通晓万物。尤其是道德本心更是如此。有一次陆九渊看见杨简说:“你的工夫又精进了。”杨简很奇怪。陆九渊说:“心中正,则眸子明焉。”本心显现,眸子就会明亮。眸子明亮,对于外界的事物就会明了。

       从以上可以看出,朱熹的格物致知的确与西方哲学的认识论有不谋而合之处,先是零散的感性认识,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但联系朱熹的理的学说,看起来格物致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在朱熹那里,外界先有一个理在那里,等你去格。而心中也有一个理。通过格物之理而与心中之理相合,二理合一,由此达到天人合一。宇宙中的理是万物之理,也是个人心中之理。这些分别之理都体现着一个“天理”。由体验分别之理而达到体验“天理”,这就是“天人合一”之境界。在这一境界中,鸢飞鱼跃,万物自得。这犹如找对象一样。有的人先立一个模式在那里,我要寻一个温柔大方,美丽多情而又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眼睛要怎么样,身材要怎么样,等等。然后苦苦寻觅,忽然遇上,便一见钟情,大有相见恨晚之势。这便是中国的格物致知,是一种内外之理的结合和体认。而西方哲学的认识论却犹如一个全无经验的小伙子,不知自己要找什么样的女人,今天寻着一个温柔的,觉得很合心。明天寻一个泼辣的,也觉得别有一番滋味。一路走来一路行,行到水尽处,可能也没有得出他想要的是什么样的女子,这是西方哲学的路数。

       所以说,朱熹的格物致知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特色,是一种体验论。而且,这天理往往是一种道德天理,故而又带有伦理特色。这也是中国人认识论的特征。中国哲学的认识论是伦理的路数而不是科学知识的路数。这是我们今天中国人需要改正的地方。在朱熹、陆九渊生活的时代,各种社会领域还没有分化演变到现代这般清晰。所以科学、道德政*治等领域基本上混在一起。而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分离得如此遥远,此领域彼领域不相通。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都只能是某一个领域的专家,很少有人能兼通各个领域。这应该是现代人的悲哀——人不能全面发展自己。但是如果不经过单个领域片面而深刻的发展,这一领域也不能充分显现它所包含的丰富内容。这也不利于人的发展。我们祖先要求人成为兼通各个领域的圣人,但这种兼通各个领域只是在原初的领域合一中实现的。兼通各个领域就是全,天才能称为全。如果达到全,就是达到天人合一。如孔子、孟子等达到了全,他们上下贯通,内外通透,是时代之圣人。在现代诸领域分离得如此遥远和精细的今天,我们古代人的圣人理想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不过这种圣人是经过分离之后的合一。只有分离的各个领域的充分发展之后的合一才是真正的合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9 16: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宋时,儒学仅存传经之学而教条于世,性道微言而时风避之。佛学广义以收,大行修性积善之道。周敦颐及二程阐易.道主张,以“纯粹至善”、“至静无欲”为修养论,“格物”、“格心”为认识论,成贤成圣为境界论,以修齐而治平为功能论。其学说理念令时世清耳出理,理学因此发端矣。其时之理学,其实是一种哲学化的儒学,佛道化的儒学而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