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99|回复: 0

[品读经典] "孰先传焉,孰后倦焉"小议

[复制链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1-28 01: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孰先传焉,孰后倦焉"小议

《论语·子张》:“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这一章的"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这句话并不好理解,古代的注释也都含糊其词。

    《集解》引包咸注:"言先传大业者,必先厌倦,故我门人先教以小事,后将教以大道也."此注似乎没有涉及"孰后倦焉"。

      皇侃疏:"言先王大道即既深且远,而我知谁先能传,而后能倦懈者邪 故云孰先传焉孰后倦焉."

      邢 疏:"言君子教人之道,先传业者必先厌倦,谁有先传而后倦者乎 "邢疏是采皇疏。

      朱子《集注》:"言君子之道,非以其末为先而传之,非以其本为后而教."此注增加了很多意思,与原文相差较大,而且把"倦"解释为"倦教",也是增字为说。

      刘宝楠《正义》:"言谁当为先而传之,谁当为后而倦教."并引"诲人不倦"以证倦有倦教的意思.但是"诲人不倦"的倦也只是疲惫的思,"教"的意思是"诲"传达的,不是"倦".因此,朱子与刘氏之说并不能成立。


     看看今人的解释: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陈戍国先生标点的《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7年版);
      钱穆《论语新解》(三联书店2002年版);
      李泽厚《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4年版);

      上列四家在二“焉”字后皆标问号,以“焉”为疑问语气,仔细品味子夏之语,“先传”“后倦”,胸中已有成竹,“焉”字盖非问辞,而是指代“先传”“后倦”的内容,略与“之”等,可译为“它”,或不译出。“孰先传之,孰后倦之,譬诸草木,区以别矣”,是陈述句。朱熹注:“程子曰:‘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非先传以近、小,而后不教以远、大也。’”

       要正确理解这句话,我们必须注意到与它相关的另一句话,就是作为本章总结性的最后一句话:"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这是本章的"文眼",是子夏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子夏认为,普通人是很难善始善终的,很难坚持到最后;有始有终,只有圣人才能做到.从这个意思出发,来看"孰先传焉,孰后倦焉",我们就知道只有皇侃和邢的解释才是比较接近原意的.但即便意思正确,在语言上总觉得还是缺了点什么,有点不太通顺,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指出这句话其实是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完整的表达应该是:

               "孰先传焉,孰先倦焉.孰后传焉,孰后倦焉",      

意思是:

        先传授的,就会先厌倦;后传授的,就后厌倦.所以开始的时候先教弟*子最基本的东西,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教以大道,这样就能使弟*子不容易对大道产生厌倦情绪.如果一开始就教以大道,弟*子可能很快就会对大道厌倦了.

       所以下文说:"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子夏认为应该有一个对于教学次序的选择.《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也是对教学次序的论述.包咸云:"言先传业者,必先厌倦,故我门人先教以小事,后将教以大道."他只解释了一半,即"孰先传焉,孰先倦焉",不过,基本的意思还是正确的.
      
       “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杨伯峻先生译:“君子的学术,如何可以歪曲?”钱穆先生译:“君子之道,哪可用欺妄来对人呀!”李泽厚先生译:“君子的学问,又怎能这么曲解呢?”

       细味三家译文,钱先生以为“诬”的对象是“人”,即学者(原文无,为增字作解),“诬人”便不合“君子之道”;杨、李两位先生则以为“诬”的对象是“君子之道”,“君子之道”不可“诬”。二说相较,以杨、李为胜。这段文本有两“君子之道”,“先传”“后倦”当指“君子之道”,即“传”的对象是“君子之道”。若依钱译,是子夏以“君子”自命,“道”则为“方法”之类。

       子夏的话,是对子游之语的回应。子游说:“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并非“歪曲”(或“曲解”)“君子的学术(学问)”,而是批评子夏弟*子后生于“洒扫应对进退”这些礼仪容节之末事则习熟,于本,如“正心”“诚意”等根本功夫则嫌不足。子夏以为,道有本末,传有先后,学者当循序而渐进之,非先传末而倦教本,子游贵本,自然不错,但不分先后之别,笼而统之,也不足取,所以他说“言游过矣”。本末贯通,有乎始亦有乎终,只有圣人能够做到,岂可责之门人小子!我以为,这里的“诬”当训作“抹煞”。子夏言“君子之道”哪些先传,哪些后传,是有区别的,不能抹煞这些区别。子游之言则抹煞了区别,所以“过矣”。

       那么,“诬”是否有“抹煞”的意义呢?有。如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王度《古镜记》:“虽岁祀攸远,图书寂寞,而高人所述,不可诬矣。”句中的“诬”字都是“抹煞”的意思。

      另外,"本之则无,如之何 "这句话的读法似乎也还可以商榷,比较合理的读法应该是:"本之则无如之何."这不是个问句,而是陈述句,"无如之何"是一个语言单位,表示"拿他们没办法"的意思.言子夏之门人,都学些微末小节,至于根本性的大道,就没法再要求他们了.《卫灵公》篇:"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无如之何,也就是"末如之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