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13|回复: 8

[其它] 石头、剪刀、布游戏的缘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30 09: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旧闻
    如同围棋和麻将,“石头、剪刀、布”,或“猜拳”,也是由中国人发明的。按照明朝人谢肇浙所写的《五杂俎》这本书,猜拳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汉朝的手势令。在与亚洲交往之前,西方没有任何有关“石头、剪刀、布”的记载。19世纪后期西方的作家在提到它的时候总认为是一种亚洲游戏。中国人和韩国人一般都叫“石头、剪刀、布”,而日本人则改成了“石头、剪刀、纸”。这个事实暗示着“石头、剪刀、纸”是从19世纪的日本传人美洲的。
    现在,它是一种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广泛流传的手技游戏,有时跟“掷硬币”、“掷骰子”有相同的功能,就是用来产生随机结果以作决策。但有时它并不随机,因为游戏者可以根据经验,判断对手的手法,所以说,玩这个游戏是有一定技巧的。
    石头、剪刀、布,有时使用其他的次序来表达,如“剪刀、石头、布”,各地经常有其独特称呼。如北京人说“猜-丁-壳!”天津人说“砸-剪子-包”或“锛-铰-裹!”;唐山人说“嘿一喽一喽!”。西安人说“猜-咚-吃!”
    在东北,寒冷的冬季,即使在室外短时间伸出手也可能让人感到不舒服,而本游戏在玩者戴手套的情况下不能顺利进行,于是不用手的玩法应运而生。玩者双脚并拢在原地跳三下以实现同步。在第三跳落地时根据双脚的位置来表示所使用的“武器”。双脚并拢是石头,一前一后是剪刀,一左一右是布。
    石头、剪刀、布的比赛偶尔在不同地方举行。在日本,这类比赛常常出现在电视综艺节目,特别是明星之间的比赛。石头、剪刀、布也用来做广告来争取观众参与游戏。自2002年起国际“石头、剪刀、布”协会制定一系列用于国际比赛的规则,举行年度国际性世界冠军赛,还有常年举办很多地区性和全国性的活动。
   为了在比赛中胜出,游戏者总结出很多有趣的战略。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剪刀战略”,成功的案例:2005年,这种战略使得克里斯蒂拍卖行赢得了价值一千万英镑的交易。那一年,一名日本艺术收藏家想拍卖一幅印象派大师画作,克里斯蒂和竞争对手苏富比拍卖行都想获得这幅佳作的拍卖权。这让日本收藏家左右为难,最后,他想出了一个妙招——让这两家拍卖行以剪刀、石头、布游戏决出胜负。克里斯蒂拍卖行向员工寻求意见,后来,他们接受了公司一位主管11岁女儿的建议,选择出剪刀。这位小女孩平素十分喜爱这种游戏,她煞有介事地解释说:“因为每个人都以为你会出石头。”果不出小女孩所料,苏富比果然以为克里斯蒂想要出石头,结果选择出布,没想到克里斯蒂棋高一着,出的却是剪刀,苏富比就这样无奈地退出竞争。
shjb.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50 收起 理由
招叔 + 50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0 0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剪刀是怎么来的?
    剪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用品,它的形成和完善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在古代。剪刀又称“交刀”。一因为它中间没有轴眼。没有支轴贝是将一根铁条的两端锤打成薄刀状,剪刀的支点在最后部,像个“U”字形。人们使用时依靠熟铁的弹性,一接一张。现在纺织女工和织地毯的工人用的剪刀,还保留着这种样子。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洛阳西汉古墓中发现的剪刀,也是这个样子。那么剪刀什么时候改制成现在这个式样呢?在洛阳宋熙宁五年(1072年)的古墓中,曾挖掘出一些历史文物,其中就有类似现在的剪刀,在刀与把的中间,打了轴眼,装上支轴,将支点移在刀和把之间。这种剪刀利用了杠杆原理,使用起来既方便又省劲。清代张思家采用优质钢材,把好钢镶嵌在剪刀刃口锻打,首创了“剪刀镶钢”工艺,使剪刀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张思家的儿子张小泉又不断革新改进,使剪刀式样、品种、规格、锋利度“更上一层楼”。现如今,以“张小泉”为商标的剪刀风行海内外,极受欢迎。
    摘自《百科知识》
6b28b6.jpg
6b28a6.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0 09: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见过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一休和尚法名一休宗纯(公元1394-1481年),是日本室町时代的一个禅僧,动画片集描写的只是他童年时代的一小段生活,实际上他活到八十八岁。
  一休生活的年代相当于我国的明代。
yx3950.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0 09: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剪刀·石头·布
孙宝欣 画(原载《讽刺与幽默》)
jdstb206.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0 09: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剪刀、石头、布 新玩法
    从此我们不用再费劲的想该出什么(剪刀、石头、布)?这个印有剪刀、石头、布的骰子可以帮我们决定,设计师:Fatih Baltas。
sjbw4919.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0 09: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传统文化,成都人有拓子,剪刀,怕子。都是相生相克。
  还有另一种游戏:老虎、鸡、虫、棒子。
  老虎吃鸡,鸡啄虫,虫咬棒子,棒子打老虎。棒子与鸡,虫与老虎相遇为和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招叔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1-30 13: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謝好蛋分享這麼好的古藝國粹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20: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剪刀布”大赛
  “石头剪刀布”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猜拳游戏,这个游戏不仅儿童玩,成人也玩,甚至还将其发展为一项赛事。国际“石头剪刀布”联合会不遗余力地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这项运动,认为它可以成为人们用和平方式解决纷争的好办法。全美大赛的冠军可获得5万美金的奖金,获胜者并非完全归结于运气好,有经验的玩家可以从对方手型的微动作判断出对方要出什么,此外,还可通过一些招数扰乱对方的思路。
stjdb0.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20: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年耗资20万:研究石头剪刀布价值何在
  玩过“石头、剪刀、布”?还老输不赢?您这下有福了。这个儿时最经典最简单的游戏在南京叫“包剪锤”。浙江大学、中科院等专家团队居然花了四年的时间、20万元的科研基金,研究出了石头剪刀布获胜率极高的“葵花宝典”!这个曾被讥为“吃饱了撑的”研究,现在却入选了“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2014年度最优”,成为了中国首次入选的社科领域成果。一个最寻常不过的游戏,怎么就值得专家们花钱花时间研究呢?
stjdb1.jpg
  为何研究?
  物理、生物、心理、经济、计算机 等学科它都涉及
  石头砸烂剪刀,剪刀剪碎布,布包石头,这是最简单最常见的游戏,简单到每个孩子都会,常见到连拿不定主意时都会用它作决定——石头剪刀布有什么好研究的?
  在专家们眼里,石头剪刀布的学问可大了!不信?请深吸一口气念出这个研究课题的正式名称——“可控实验社会博弈系统中一些非平衡统计物理问题”。“翻译”过来就是:观察游戏参与者在玩石头剪刀布中,为了获胜都采用了什么样的策略?这些小策略有没有规律,能否看出一些人们共通的行为模式?
  主持该项目的王志坚老师,是浙江大学实验社会科学实验室研究员,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可惜王老师最近身体不太好,需要休息,婉拒了晨报记者的采访。不过,他传给记者一个网络链接,是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刊登的他们的研究论文:《“石头剪刀布”中的社会循环与条件响应》。
  为什么要研究石头剪刀布?论文的介绍部分开宗明义:“人在一个非合作性的比赛或竞争中,会作怎样的决定,一直是个重要的疑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纳什的均衡理论和其他一些理论多有研究,结论不尽相同。而石头剪刀布这种最简单的博弈游戏,就可以作为研究的一种最基本模型。而且此前石头剪刀布还在社会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中被广泛研究,比如生态系统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市场中博弈问题等等”。在王志坚老师团队的这项研究中,也包含了物理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的内容。
stjdb2.jpg
  怎么研究?
  20万元、4年、360人、 300轮包剪锤
  其实早在4年前,浙江大学实验社会科学实验室王志坚研究员、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许彬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周海军研究员,就开始了这项基于石头剪刀布模型的实证研究。直到2012年,这个项目作为一个跨学科基础研究,成为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课题,获得20万元科研基金,并且经过媒体报道才进入公众视线。
  “花20万元就研究石头剪刀布?这些‘砖家’吃饱了撑的吧?”当时在媒体和网络上非议不断,特别是有些媒体语焉不详地报道研究方法是“招募360名志愿者玩石头剪刀布”,更是招来了各种讥讽和嘲笑。直到看到论文原文,晨报记者才终于明白:研究游戏的过程可不像游戏那么简单!
  360名志愿者全部来自浙江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有意思的是,论文提到“似乎女孩子对石头剪刀布更感兴趣,因此报名明显更加积极,最终参与实验者的男女比例为217:143”。360人分成60个小组,每组6个人,经过简单的培训,告知实验目的和方法后进入不同的教室参与300轮石头剪刀布大战。志愿者们并非直接面对面地伸手比画石头剪刀布比赛,而是各自坐在计算机前,由计算机随机指定两位选手出拳竞争,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点击屏幕上石头剪刀布不同选项“出手”,最后由计算机统一在屏幕上显出双方的选项,并分出胜负。
  为了让这个游戏更有博弈的色彩,“赢、输、平”三种结果都对应不同的虚拟分数,通过分数的累积计算每人每轮的最后胜负。似乎也是为了给予志愿者们一定的奖励报酬,除了每次到场都有5元人民币的象征性报酬外,参与的学生们最后得分也可以换取相应的人民币。
  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志愿者出手的选项和前后变化都被一一记录下来,成为之后数据分析的依据。

  研究结论?
  小到包剪锤 大到人生 都可从中学会当赢家
  坦率地说,这篇在自然杂志网站上发表的论文,晨报记者虽然可以勉强读懂英文原文,但是很多结论和推导过程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文中有大量分析数据的柱状图、曲线图,特别是很多高等数学的方程式,看得人头晕眼花。
  石头剪刀布论文的第三作者、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周海军,曾在2014年中科院理论物理所战略委员会上,详细向同行们说明这个项目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思路,据当时《中国科学报》记者观察,原先还不时传出轻微笑声的会场变得鸦雀无声,因为面对布满屏幕的公式,周海军自己都感慨,“我从来没列出过如此长的公式。”
  那么这个项目的结果究竟是什么呢?专家们自述:这项研究旨在揭示石头剪刀布中的宏观周期现象与微观行为基础。研究发现,在宏观尺度下,对于不同激励参数,社会系统普遍存在持续的周期循环现象。
  上面那句话看不懂没有关系,下一句才是您要掌握的:在微观层面,在玩石头剪刀布过程中,个体行为存在一种隐藏的模式:在一定情况下,赢了会更多选择保留刚刚获胜的策略,输的则更多按照“石头、剪刀、布”的顺序转换策略,而平局的则按照“石头、布、剪刀”这样的反方向顺序变动。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给出的结论更直白:这项研究是对人们玩石头剪刀布方法的第一次大规模测量,测量揭示了隐藏的行为模式,聪明的人可以利用这个模式来提高自己的胜算。
  据了解,该成果已多次成为国内外科研机构和研讨会讨论的内容,成为博弈论、微观经济学、优化算法理论和计算机科学领域本科教学教程的参考内容,并开始被正式发表的经济学和物理学类期刊论文引用。

  西方研究认为:石头剪刀布 最早出自中国汉代
  有意思的是,在查询石头剪刀布相关信息的时候,发现西方人对这个游戏非常热衷,甚至对起源做了详细的考证。两位西方作家迈克尔和珍妮弗在2006年的一本介绍游戏产业的书中提到,石头剪刀布这种游戏,最早记载于中国明代谢肇淛所著的《五杂俎》,这是一本百科性质的笔记。其中提到石头剪刀布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汉代,当时叫做“手势令”,“喝酒行令”中的“令”就包含这个游戏。在不同的书中还被称为“豁指头”或“豁拳”。
  随后这个游戏被传到了日本,并且至今都大受欢迎。在一些日本专家的考证中,日本早期开始玩这种游戏,还保留着中国的一些出拳方法,比如“蛇、蛙、蜓”,即蛇吃蛙,蛙吃蜻蜓,蜻蜓能治蛇。因此分析:石头剪刀布这类游戏,反映了中国古人对大自然的观察,以及“相生相克”、“一物降一物”等朴素的辩证观。

  西方一些学者认为,这个在亚洲世人皆知的游戏,却是到了20世纪初,才被一位细心的英国*军需官当作一个有趣的异域现象,写信报告给《泰晤士报》,才让英国大众得以了解,随后又通过杂志介绍给美国读者,这才在西方流传开来。

  玩石头剪刀布
  这些策略或许能帮忙
  这些西方的石头剪刀布俱乐部网站上经常给出一些入门级的“小花招”。比如“WorldRPSSociety”,在网站上贴出了他们总结的胜法8条策略。第一条就是“新手会出石头”。还有一条策略提到,上一回合的输家,接下来很可能会出自己上一招的克招。比如上一招出 “石头”输掉了,下一轮很可能会出“布”。此外,中国的一些游戏爱好者,也总结了自己的5招制胜策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