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53|回复: 6

[易学研究] 《周易》和《周驯》内容和结构的相似性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6 17: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1-12-11 10:13 编辑

《周易》的内容和结构是为《周易》一书定性的主要依据,经研究,笔者认为《周易》一书是根据两种象数逻辑写就的。一种是卦序象数逻辑,一种是卦名象数逻辑。卦名象数逻辑规定了内容,卦序象数逻辑规定了结构。将这两种逻辑统一起来的是历法月份。这种依月份为纲而施训的结构,无独有偶,同样为北大简《周驯》所采用。

       据阎步克教授《北大竹书<周驯>简介》,简5215的背面上端,有“周驯”2字,为此书之书题,“驯”通“训”,“《周驯》”即“《周训》”。简文以圆形墨点“&#8226; ”作为分章符号。每章一般以“维岁某月更旦(注:朔旦)之日,龚太子朝周,昭文公自身贰之,用兹念也”(简3874)开头,仅月名不同。十二个月中,缺少四月、九月的章首简。此外另有“闰月”一章,“维岁冬享驾之日”一章。共保存12枚章首简。如此,《周驯》全篇应该有十四章。 因为简文每章都是重新起头,则没有写满字的竹简,可以初步确定为章末简。每章之末大多以“已学,太子用兹念斯。乃受之书而自身嘱之曰:汝勉毋忘,岁某月更旦(注:朔旦)之驯” (简3819)的形式结尾,与章首简相对应。在十二个月中,章末简缺少九月、十二月。另有1枚简2280为“女勉毋忘 庚(庚,左月右下月)之明日亲(注:新)岁之驯”,应为“维岁冬享驾之日”一章的末简;其后还有“大凡六千”4字,应为《周驯》全书的字数统计,此简应为原书的最后一简。 还有7枚同样以“&#8226; ”起头的竹简以及7枚未写满字的章末简,形式与第一类首、末简不同,没有开头、结尾的一段套话。这些简文自成段落,内容为历史故事,目前还没能复原完整的章节。其内容与《周驯》正文十四章相关,字体也完全一致,因此也应是《周驯》的组成部分,应是附属于各章之后(而非全书之后)的“补充读物”。

     《周驯》的基本内容,是昭文公对共太子的训诲。训诲是按月进行的。《周驯》在每章开头的套话之后,一般以“曰昔”二字引出内容。“训”的内容,主要是古代王侯故事,所涉及的人物有尧、舜、禹、汤、周文王、武王、晋献公、晋文公、秦穆公、赵盾、楚昭王、越王勾践、赵简子、魏文侯、秦献公等,由此来展示侯王的应具品行和处事原则。例如,以秦穆公的故事阐述“惠于庶人”,以赵盾的故事阐述“爱士”,以晋文公伐曹的故事阐述“贵善言”,以楚昭王的故事阐述爱民等等。昭文公的多数议论,是围绕侯王的事迹言论展开的,往往附以不如此就会失众、主危、亡国、丧身的警告,或者照着做了就将“国安而身利”的预告。此外还能看到约两三章(可确定者有正月、十二月)的内容,不是围绕故事展开,而是昭文公的长篇议论,其间杂引《诗》、《书》、谚语。这部分内容,粗略估计约有八*九百字左右。这些议论,大多采用“为人君者不可以如何如何”(简3910)开头,随后是否则就将如何如何,以及应该如何如何。以此申说为君治国的原则,及对待臣下的策略与技巧。《汉书&#8226;艺文志)将《周驯》归入道家类之中,这个原因还值得探讨。在竹书《周驯》所见内容中,看不到多少道家哲理的探讨阐述。竹书《周驯》的书题与篇数,完全合于《汉志》著录的《周训》,而且其内容就是“训”--------昭文公之“训”及昭文公引述的很多侯王古“训”。在《汉志》著录的《周训》之外,另行存在着一种恰好也是十四篇、也题为“周驯”的古书,这种巧合的概率显然不大。梁启超先生曾提出,《汉志&#8226;诸子略》不仅仅是一种学术流派的分类,同时也是一种图书目录分类。这一意见值得思考。既是图书分类,就难免遭遇可此可彼、两属莫定的困难。进而还须注意,《汉志》把道家阐述为一种“君人南而之术”,“盖出于史官”,其特点之一是“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

       闫教授指出:《周驯》以月份为纲而施教,这种结构,在“训”体文章中独一无二,构成了一个特别样式,从而丰富了“训”这种文体的发展。

       笔者认为这一点值得商榷,因为笔者认为在此之前的《周易》就是采用的以月份为纲而施教的结构。

       笔者之《<周易>卦名之命名象数规律研究》,用六十四卦的象数互变逻辑,推出传本《周易》六十四卦名是卦名作者有主旨有意识有条理地创作而成,归纳出卦名所反映的作者观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结论,强调传本《周易》卦名既非高享先生所言“依筮辞而题卦名”,也非肖从礼先生所言“《周易》卦名用商《易》”,并提出:“《周易》还使用了另一种象数逻辑来排卦序,排序在先,命名在后,命名还参考了《周易》卦序的象数逻辑。只有将这两种象数逻辑融会贯通,才有可能定出六十四卦卦名的来历。”

         为什么说卦名命名还参考了《周易》卦序的象数逻辑呢?我们先看六十四卦象数互变卦名主旨归纳表:

周易卦名主旨归纳表.JPG

         由上表可以确知,传本《周易》卦名之间的关系,按照卦画互变逻辑,可以形成完全符合逻辑的语境,能明确表达出卦名作者的思想,因此,《周易》卦爻辞应当就是围绕这些卦名的意义来展开话题的,这也就是说,先有了卦名才有卦辞和爻辞的。

        但是,我们从丙类卦的十二个分论点(分配、稳定、奢侈、亲和、战争、勤俭、趋吉、自强、修养、避凶、用人、规律)可以清晰地看到,这12个小论点,从内容上是两两相应的:分配与稳定(社会)、亲和与战争(社会)、勤俭与奢侈(个人)、自强与用人(个人)、趋吉与避凶(地道)、修养与规律(天道)。这种两两相应的规律,并不能以互变逻辑直接得出来,但可以从互变逻辑的结果中归纳出来,而且非常合乎传本卦序“非履即变”的规律,因此,笔者指出,先有“非履即变”的卦序,后有卦名的统一命名。

       为此,笔者明确指出:《周易》本非巫术卜筮之作,《周易》原始卦序可以表示以月相为原型的与西周历法相适应的卦气周期,它是在对已有六十四卦按照一定数理逻辑进行重新统计分类的基础上,参照时人崇拜的天鼋图腾图案,将各类卦宫分别置于天鼋图腾图案的各个部分,形成卦序初构图,再依天人合一思想进行适当调整后,形成卦序定型图,然后根据非覆即变、参伍以变和定序规则排列出来的,通行本卦序是《周易》原始卦序在流传中错位的产物。卦爻辞中的物侯与该卦月令相应,部分卦爻辞中的史实时间合乎该卦的月令,即经*文中的有些史实为“历史上的此月”之史实,这些史实实际上是经*文作者阴阳哲学思想和天人合一礼法思想的事实论据。《周易参同契》云:“唯昔圣贤,怀玄抱真,表以为历,万世可循,序以御政,行之不繁。”

       《周易》每一卦的卦爻辞都是作者用哲学思想和礼法思想理性辩证地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规范的“御政”历注或历训,《周易》作为思想行为规范著作的指导思想是周代的以时为礼的天人合一思想。《易传》多次提及“时”,学人也大多知道为《周易》重“时”,却很少有人能从《周易》中分析出“时”来,其实《周易》之“时”即与各卦之相照应的不同“月份”也。每一卦和每一爻虽然都有与之相配的卦爻辞,但是,一卦之中的六爻之辞,有得有失,有吉有凶,其得失吉凶,有些可以用卦象来解,但并不完全都可以从某两个三爻卦的卦象机械地会意得来。有些学人过分重视“卦无象外之辞”,不了解每一卦的六个爻辞都是围绕着一个以卦名为话题的主旨辩证展开的分论点,企图对每一卦爻辞均用某些三爻卦的卦象的会意来解读,这就走了弯路。六爻说理,也应当如六爻之时位一样有一个顺序或逻辑,就如写文章一般,有时间顺序,有空间顺序,有感情顺序或其他逻辑顺序;说理方法有倒叙,有并叙,补叙等多样性。我们知道二、五爻辞多吉,这是一个事实。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三爻卦在64卦中,都要和八个三爻卦发生关系,而任何一个三爻卦在64卦中都有其中爻成为二、五爻的机会,如果这些中爻吉凶各半的话,也许可以说,有些与中爻有关的卦象组合为吉,有些组合为凶,但事实上,为吉的占了绝大多数,这就是说,中爻的吉凶绝不会是用两个三爻卦会意法推出来的,而是将人生经验中、自然规律中的量变引发质变的“不走极端”的阴阳哲理融入卦爻辞中得来的。再如,卦爻辞中有部分史实,这是说理中的用典,即事实论据,其中有些重要史实是因其时令与该卦所处时令一致而应用到卦爻辞中的,这个时令是用这个六爻卦的整体结构在卦序中的月建位置来决定的,不了解这一点,将该卦分解成若干三爻卦,再用这些三爻卦的卦象来解读卦爻辞,必然导致牵强附会。

       笔者的这些观点,绝非凭空想象,均是在考证的基础上得出来的。从六十四卦象数互变卦名主旨归纳表中,大家可以看出,乙类卦(夬&#61538;姤&#61550;大过 &#61484;剥&#61539;复&#61558;颐&#61549;睽&#61520;归&#61529;解&#61565;家&#61519;渐&#61524;蹇)居于特殊地位,而在笔者的《周易》卦气说中,这几卦有规律地分布在12个月中。

               1乾坤1剥复2噬贲3頣大过4咸恒5坎离6损益6泰否7中孚小过8既末9随蛊10蹇解11家人睽12夬姤12渐归

      上述的月份分析正是卦序象数逻辑和卦名象数逻辑有机统一的新发现。将“历史上的此月”之史实和“此月如何、当如何”作为《周易》卦爻辞的主要内容,以月份为纲而施训作为《周易》一书的主要结构,是《周易》的一大特色,也是为《周易》定性的决定性依据,这种以月份为纲而施训的结构为战国晚期的《周驯》一书所沿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2 銀子 +20 收起 理由
丰铭 + 2 + 2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9: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周训竹简.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6 03: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乾坤客先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了,越来越公开化了。非常钦佩先生的研究。从态度,到方法,都值得我学习,效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6 03: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的三类卦分法,实际上与互卦三*级卦相符。甲类四,乙类十二共十六,即十六互卦。其余四十八卦为丙类卦,即互卦三*级卦。这种分类,清人已识。我在研究卦序时,认为是商代归藏易的分类法。
除甲类四卦,其余两级都可做十二月分。此与十二月辟卦,周训以月记训辞是相通的。看起来以十二月分段在商,周,春秋,是很流行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3 16: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5-7-23 17:09 编辑

主卦和互卦之乙类卦由月份统一起来的作法,即乙类卦与主卦不重复月份的作法,表明易经作者事前确实依据不同的分类方法作过卦序建构工作,也表明互卦之法确为易经创作时的思路之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3 17: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很有收获,谢谢!{: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79:}{:soso_e18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21: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5-7-24 21:26 编辑

1乾坤1剥复
2
3頣大过
4咸恒
5坎离
6损益
6泰否
7中孚小过
8既末
9随蛊
10蹇解
11家人睽
12夬姤
12渐归

当我把64卦中,16主卦和互卦中乙两类卦合并后,找出他们所属的月令,是上述结果。

什么意思:主卦没占全12个月;互卦系统的乙类卦添补的是他们剩下的空缺,唯独2月份,没有主卦和乙类卦。这个空缺,是多么精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