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612|回复: 90

[易学研究] 与张无屮先生商榷《简单说〈易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6 15: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无屮先生在《易学研究》板块发帖《简单说〈易经〉》,其中有言:


  “很多研究易学的人不得其门而入的重要原因,就是一开始就没有参悟四象的问题,其实钥匙就在这里。”


  张先生此言可谓切中易学研究之要害。易学研究者不识“四象”,不顾“四象”者大有人在。更有甚者,自中近古至今,竟然无人参悟“阴阳”之法,进而不解《易》道之妙。易说林立,惜皆为易之一端,而不得易之根本。


  小童以为,参悟阴阳,得阴阳之法,方可知阴阳、四象、八卦、爻、位、卦、贞、悔之所谓,知所谓方可说卦之原委,知原委方可解卦爻辞之内涵,知卦爻辞之内涵方可知《易》之本义。“易之义唯阴与阳”其言之意深矣。


  正所谓“卦有小大,辞有险易。”,“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如是也。
  纵观古今,从老子、孔子到孟、京、焦,从郑、马、荀、王、韩到程、张、邵、周、朱无一人说易为错,只不过是“为道也屡迁,唯变所适,”。其说不过是应时应景之用而已,故《四库提要》皆谓“易之一端”。


  小童之见,对《易》的理解最透彻的是老子,对《易》运用最务实的是孔子。老、孔之学列于动静之间,乃阴阳之道也。


  张先生如仍以先天八卦、后天八卦解易,其说必深不过汉,深不过汉则不可知“喜改师法”之过。


  张先生如仍不论阴阳以三才、四象解易。其说必远不及老,远不及老则不可知“文王演易”之妙。


  敝人之小言还望张先生及各位同好指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6 22: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见读易小童先生高论,快心。{:soso_e100:}
所言皆大道,非吾短时间所能领悟也。学习、学习、再学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7 06: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先生的简说不简,小童先生小言高论。认真学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7 06: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见小童先生对四库一端之说很感兴趣,我抄一个三国的狂士之言,为小童助兴!
管辂说:“自旦至今,听采圣论,未有易之一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7 12: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易》的理解最透彻的是老子。此说很奇怪,愿闻其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09: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2# 乾坤客

我一直把乾坤客先生视为我的老师,先生在“《周易》和《周驯》内容和结构的相似性研究”一文中道出“《周易》每一卦的卦爻辞都是作者用哲学思想和礼法思想理性辩证地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规范的“御政”历注或历训,《周易》作为思想行为规范著作的指导思想是周代的以时为礼的天人合一思想。”的见解,也证明了小童认为“《周易》是一本哲学著作,而非占筮之书”的基本论点,不会偏颇。
兄对《周易》见解颇深,小童正在学习。
多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09: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3# 郭志成

尊敬的郭老您好,小童一直关注郭老的研究,受益匪浅。

郭老现已在《易》内淘金,小童还在《易》外找入道之门。不可同日而语。

我用《易》法研《易》,观象而行。自东汉两千年来,学人皆皓首穷经以解易,都落得个“易之一端”。我等再如是,耗尽毕生,岂不是只能落个“易之另一端”?

我原以为,不见《易》之真面目,乃因“《易》上蒙尘,岂知《易》上之彩绘才是障我耳目之根。
追根探源,我之所为。我最认同张无屮先生的“参悟”二字,只悟不参,其说无据,只参不悟,其说无光。参而悟之,其说必乖。

小童言而无忌,还请郭老多多指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10: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5# 丰铭

谢丰铭兄之问
小童浅见,请丰铭兄指正。
王弼为何以《老子》解《易》?因为《老子》道出了《易》之真谛,王弼自以为真谛已得,故可“得意而忘象”。
《老子》八十一章其根不离《易》道,第一掌开篇即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也。
玄之象为何?二绳绞缠,阴阳互益,太极之谓,《易》之道也。
故《老子》之德有二,静则无欲无为,动则反中求是。八十一章一以贯之。

此小童之浅见,

请丰铭兄斧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10: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4# 郭志成

郭老明鉴。
郭老以为管辂之言是也?非也?

我本草根,草根之利在于可博采众长,《易》学内外,皆为我师,门户宗派不见,故屡有怪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9 20: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小童的问,
是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9 20: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非也。
是与非看如何定位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9 20: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有时间看看三国志管辂传。全面地了解一下管辂的易学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9 20: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研究易学者很少关注管辂,思想局限得很,多人云亦云。看了管辂,思想可能会解放一点。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9 20: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走进伏羲》中吹捧了一下管辂。还没见反对意见。可能是看我书的人不多,或不屑与我讨论,说不定。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9 20: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童在六楼回乾坤客先生的话:
“《周易》每一卦的卦爻辞都是作者用哲学思想和礼法思想理性辩证地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规范的“御政”历注或历训,《周易》作为思想行为规范著作的指导思想是周代的以时为礼的天人合一思想。”的见解,也证明了小童认为“《周易》是一本哲学著作,而非占筮之书”的基本论点,不会偏颇。

乾坤客先生所说是正确的。小童引后所述自己的观点就有点偏了。
偏在何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0 09: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12# 郭志成
谢郭老指点,小童定认真研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0 10: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15# 郭志成
郭老好
小童之偏源于《系辞传》“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偏在何处还请郭老指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0 14: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易自太极走来,64卦明天地,察人事,承上古卜巫时风,后有汉孟喜、京房、焦赣,宋邵雍,明来知德等历代大家峰峦迭起,终成泱泱显学。
八卦无论是先后天,或是太乙等形式,也存在排列分布方面争议。
当然,张无屮先生所言“四象”之争亦是一大焦点。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5 18: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1、小童认为“《周易》是一本哲学著作,而非占筮之书”

2、小童之偏源于《系辞传》“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上引皆小童之说。
两者有无差别?
圣人之道四焉,是小童之偏之源,我不解您此言。
您认为圣人之道四焉说是偏?是全?
《周易》是一本哲学著作,而非占筮之书说,是偏?是全?
抑或是两者皆偏?皆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5 19: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易》每一卦的卦爻辞都是作者用哲学思想和礼法思想理性辩证地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规范的“御政”历注或历训,《周易》作为思想行为规范著作的指导思想是周代的以时为礼的天人合一思想。”
乾坤客先生的这一判断,谈的是用哲学和礼法指导,是御政,是训。深得原作者本旨。
而小童定论是哲学,而非卜筮,则是人云亦云的成说,无新义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5 19: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期望看到小童先生自己的独特之见。
小童以前发过的帖子中有很好的见解。是位起点颇高的研易者。我希望小童先生研究有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5 19: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四以后,中国易学研究中有一种推崇哲学之风。以为哲学是最高层次的东西,不说哲学,或不用点哲学的词句,就没有水平,就不是研究了,就不革*命,就不与时偕行了。
我从不反对学哲学,用哲学,说哲学。但我反对说周易是哲学,不是其他!
我从不用周易是哲学的定义。我认为周易里有哲学,但不全是哲学,还有其他,作者主要的不是宣讲他的哲学论,而是其他。系辞中的四焉说,比较全面,但没有突出重点。是从后学用易的角度说,没有从作者用意的角度去说。后面说作者有忧,就接近作者原旨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5 19: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承认,系辞是孔子所著,或记录的是孔子的研究成果,那么就可以说,孔子对易的研究,是后二千年无人能超越的大家。是真正的易学大师!后人的哲学说,科学说,历史说,儒说,道说,卜筮说……凡专一说是此非彼者都不全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5 19: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孔子是易学大师,并不是说他说的就全是真理。说后人无法超越,只是从大师这个称号而言,并不是说后人研究没有超过系辞之处。京房八宫卦,邵雍先天卦,今人发现的数字卦,乾坤客先生的历训说,等,都是系辞所未说。我认为这些都是超越。
研究易学,要发前人所未发。与用易作什么是两回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5 22: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哲学说,科学说,历史说,儒说,道说,卜筮说……凡专一说是此非彼者都不全面。

——赞成。其实这也是诠释主体时一个很难圆*满的难点,用语言文字形容一个主体,总是难以用一个词或一种说法全面达到效果。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8 16: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12# 郭志成

郭老好
看过管辂传,管辂真神人也。


但是,郭老是否注意到了,管辂之占与左、国之占有着本质的区别。左国之占虽然也有不用卦爻辞解释的例子,但是多数用卦爻辞解释,而管辂基本上不用卦爻辞,虽然也打着《周易》的旗号,但与我们所知的《周易》似乎没有关系。管辂自言“观其象”,我要问何为观象,观象的本质是什么?象中有“大蛇”?有“乌来入室中,与燕共斗,燕死,乌去。”?这不是观“物”吗?我不否定管辂之神,但根据这一点,我认为管辂用的占法,不是左国所说的占,也不是《系辞传》所说的“以卜筮者尚其占”的占。
以前我的帖子曾提到过,《周易》在汉时拐了一个弯儿,而变成了孟京焦易,管辂的“周易”是哪一家的我不清楚。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8 16: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19# 郭志成

郭老好
我认为《系辞传》中圣人之四道,说的是《周易》的原貌。是全。这里的占,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占”。《系辞传》中所说的“占”是对未来事物走向的推断,是下一步行为的参考,并没有直断及物。就像《系辞传》中所说的:“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这句话的关键在于,表明了先秦对“占”的态度和做法。这个态度就是“圣人以此洗心,”做法就是“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我理解“圣人以此洗心”就是审时度势,顺势而为。“退藏于密”就是尽己所能做好周密的防范和安排(就像台风要来了,寒流要来了,为避免损失,做好防范措施。)那么这样做了剩下的只能是“吉凶与民同患”了。而汉以后对于“占”的态度就不是这样,变成了趋吉避凶的法宝。其变可见矣。
小童浅见,请郭老指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8 16: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21# 郭志成

谢郭老鼓励
我的起点很低,现在只是理解了阴阳、四象等几个概念。要说独到,可都是从老师们那里学来的。
希望能多向郭老学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8 16: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1-12-28 17:25 编辑

20# 郭志成

郭老好
首先来看哲学,什么是哲学?引用一些网上的说法,不一定准确,但可以展开话题。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热爱智慧”。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解释而形成两大对立派别:唯心主义哲学和唯物主义哲学。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过去哲学上的成就,总结了自然科学的成果和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哲学基本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根据上面的定义,我们判断《周易》是不是哲学,我认为要看三点:第一点就是有没有自身的世界观,第二点是不是在认识物质存在(或者说事物存在),第三点有没有提出认识事物存在的方法*论。如果一个学说具备了这三个特征,他就是哲学。
至于乾坤客先生所说的《周易》每一卦的卦爻辞都是作者用哲学思想和礼法思想理性辩证地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规范的御政历注或历训,《周易》作为思想行为规范著作的指导思想是周代的以时为礼的天人合一思想。我不知道作者用的哲学思想是哪一家,孔家?道家?抑或其他?我还没能理清乾坤客这段话里所用概念的时序关系。不过儒家的孔子哲学被西方哲学家视为“道德哲学”,并与西塞罗的“政*治义务论”相似。(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小童对哲学可说一无所知,只在表面班门弄斧,让郭老笑话。请不吝赐教。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以为不是只有哲学家才有哲学思想的。凡思考过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对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做一定的概括和总结,无论以错,均可以说有哲学思想,也就是说,普通人也可以有哲学思想。对于《周易》而言,作者是可以有一定的哲学思想的,不必定是名家名派之思想,其哲学思想我们也只是就当时的文化背景和文本所透露而可以有所归纳。个人浅见,供小童先生参考。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8 16: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23# 郭志成

郭老好
我所说的《周易》是哲学,指的是《周易》六十四卦卦爻辞和阴阳、四象、八卦、位、贞悔、三才等。十翼只是解说提示《周易》。理由是,孟京焦、管辂、邵雍均不以卦爻辞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