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59|回复: 0

[學習交流] 在时间的岸边“唠嗑”——读季羡林《忆往述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5 08: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学者,他素以学术造诣著称,但年事耄耋却神思焕发,有大量散文随笔问世。可以说,读他的作品是一种享受,开怀释卷,典雅清丽的文字拂面而来,纯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然而,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与他那些苦心经营的文章相比,我却更喜欢他的回忆性文字,喜欢他坐在时间岸边的“唠嗑”。   摆在我案头的这本《忆往述怀》,收集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回忆性文字。蕴涵着作者一生的追求、理想和人生观。它虽没有华丽的语言,但从平实无华的叙述中,透露出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读过之后让人的心灵不禁为之一振。 ; @0 [0 X3 b/ S( I; x7 o
  季先生的文章之所以能自成一家,更关键的还在于他对小事物的同情和悲悯,对小人物的理解和爱。《母与子》写的是一个老妇,她带着小孙子成天盼望着当兵的儿子回来,有一天收到了一封信,以为是自己儿子的,就拿给季老读,季老看了信才知道不是她儿子写来的,而是她儿子的战友写的,说老妇的儿子已经死了。但季老当时正为失去母亲而哀痛,不忍心看到老妇流泪,就撒谎说,“你儿子当大官了,很快就要回来”,老妇就带着这个消息高兴的走开了,“我偷偷地把这信的内容告诉别人,叫他在我走了以后慢慢地转告给这老妇人,或者简直就不告诉她。因为,我想,好在她不会再有许多年的活头,让她抱住一个希望到坟墓里去罢”,季老的这一表白让我心悸了很久,面对这样的撒谎者,旁观者是应该责备,还是应该妒忌呢?
; a3 F0 P3 y# d" J; o8 I7 r+ n3 `$ J  更让我刻骨铭心的是《夜来花香的时候》,“当夜来香开放的时候,每天王妈都把新开放的数一遍,不时的吐出些叹息”,这是季老对佣人王妈最初的印象。后来,随着了解的增多,他慢慢知道了,王妈的老公是村里唯一的秀才,但没捞到举人就死了,她受妯娌排挤才出来当了佣人;她有一个儿子,因为乡里没有饭吃,到关外去做买卖去了;留下一个媳妇在大城里,似乎也不太正经。再后来,王妈的儿子得病了,来信叫她寄钱过去,等全家团聚后,儿子为了生计靠卖水挣钱,导致病上加病,而媳妇却学会了喝酒抽烟,还偷了人,生活的压力使王妈不再叹息,却开始流泪。又后来,王妈的儿子病加重了,媳妇也跑了,她自己也得了病,“她并不想死,她请医生,供神水,喝符,用大葱叶包起七个活着的蜘蛛生生吞下去”,几个月后,她的身子好了,眼睛却只剩下一只。又后来,王妈看到放在儿子身上的希望和幻想渐渐渺茫起来,也因为自己委实有点老了,于是就用勉强存起来的一点钱在老家托人买了一口棺材,算是“趁着没死亡的时候,预备点东西,过一个痛快的死后的生活”,但这口棺材却毫无理由地被她的一个先死去的亲戚占去了,王妈病倒了。最后,王妈的儿子终于死了,王妈也要回家去养病,“在严冬的大风雪里,在灰黯的长天下,坐在一辆独轮小车上,一个垂老的人,带了自己独子的棺材,带了一个艰苦地追求了一辈子而终于得到的大空虚,带了一颗破碎的心,回到自己故乡去”,“车走上一个小木桥的时候,忽然翻下河去,这老人也被倾到水里。被人捞上来的时候,浑身都结了冰。她自己哭,别人也都哭起来” …… 1 h) U2 r# ~7 ?/ S6 H* d5 x- X
  读到这,我几乎窒息了,季老说的对,“人生到这地步,还有什么话可说”。三年前看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我的心仿佛被人戳了一个个的孔。现在,我感谢季老,感谢他用文字的锥子再次刺醒我,让我在迷途中看清自己的来处。他这些坐在时间岸边的“唠嗑”,既是为自己写的,也是为20世纪中国的苦难和忧伤写的。' z/ X8 n% B3 C# w. o
 《忆往述怀》  季羡林 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