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87|回复: 12

[转帖] 隐逸的奇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5 19: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自《遁世与逍遥》

    隐士之为隐士,常有与常人不一样的性格个行为。或者奇装异服,或者行为怪异,做事不按世俗观念,故意做出悖于常理的事情,比如庄子妻子死,他不但不悲伤,反而鼓盆而歌,阮籍知道嫂子回娘家,突然兴冲冲地跑去跟嫂子送别,父亲死,不在灵前守孝,反而与朋友狂饮烂喝。刘伶更是离谱,天天喝酒,让他的随从在后面扛着铁锨跟着,说是如果他喝死了,仆人就用铁锨挖个坑将他埋了。
    隐士的这些行为,有些确实是特立独行,高风亮节,有自己独特的解释和理论支持,这可以称之为隐士的传奇或者奇行,有值得人学习和思考的东西在;也有的隐士的行为则是为特别而特别,为古怪而古怪,其行为往往怪异到让人匪夷所思,百思莫解,甚至厌恶和唾弃的地步,他们又不能为这种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只能说是一种变*态了。古之隐士中的变*态者不乏少数,其中社会的排挤压*迫,和自己本身个性的弱点是形成这种变*态行为的主客观原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5 19: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1.孙登:一言不发

  孙登,魏晋之际的隐士。家里没有其他亲属,在山上造了土窑居住,夏天把草编起来做成衣服,冬天就把自己的头发披在身上。喜欢读《周易》和弹琴,看见的人都很亲近和喜欢他。从来不急躁,不发怒,有人把他扔进水里,想要看看他发怒的样子,结果他从水里爬上来,反而大笑不止。他经常在社会上游逛,所经过的人家有的给他衣服和食物,他一点儿也不推辞,一离开就都不要了。曾经住在宜阳山中,有烧炭的人看见他,知道他不是普通的人,和他说话,孙登也不回答。

  晋文帝听说后,让阮籍去察访。阮籍到了山里,见到他后,和他说话,他也不答腔。阮籍只好用长啸声勾引他,结果长啸也不能激发他的兴趣。等待阮籍兴味索然,下山的时候,突然听到森林深处穿出一阵激越嘹亮的长啸,比阮籍发出的啸声更加和谐美妙。阮籍知道这是孙登的啸声,心想这才是真正的世外高人。

  嵇康跟着他游历了三年,三年间孙登一句话也不说。最后,嵇康要走的时候,对他说:“先生真是没有一句话说吗?”孙登于是说:“子认火乎?火生而有光,而不用其光,果在于用光人生而有才,而不用其才,而果在于用才。故用光在乎得薪,所以保其耀;用才在乎识真,所以全其年。今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子无求乎?”意思是说,你嵇康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生命啊,不要恃才傲物,那样会有灾祸及身。结果嵇康没有听他的说,果然死于非命。临刑前作《幽愤诗》说:“和过去的柳下惠及今天的孙登相比,我都惭愧。”有人说孙登是因为对魏、对晋的态度,容易让人产生怀疑,所以遭人防范,最后竟然不知死在什么地方。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5 19: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2.戴逵、戴勃、戴颙:一门三隐士

  戴逵、戴勃、戴颙父子三人都是南朝宋时的著名隐士。这父子三人都博学多文,喜好谈论,善于著文,精通音律、书法、绘画和雕刻,可以说是历史上少有的文艺通才。和这些才能一起流传于世的,还有这父子三人为躲避征召而隐居的奇特行为。

  父亲戴逵少年时,曾用鸡蛋汁淘洗白瓦片的碎屑作《郑玄碑》,又写了文辞自己刻在上面,词采华丽,器物精妙,引得时人赞叹。戴逵把不入仕做官当成一种快乐,常以弹琴写字自娱。在豫章拜术士范宣为师,范宣很赏识他,把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

  武陵王刘晞听说他会弹琴,就派人请他来弹一曲,戴逵觉得这是莫大的侮辱,当着使者的面把琴砸了,说:“我戴逵绝不做王公贵族的戏子!” 刘晞很愤怒,于是改请他的哥哥戴述。戴述这个人没骨气,听到命令后很高兴,抱着琴颠儿颠儿地就去了。

  戴逵迁居到会稽的剡县居住。这个人品性高洁,做什么事情都依据传统的礼仪制度,不像其他的隐士那样行为放荡无礼。他认为象元康年间的一些隐士,貌似狂放不羁,其实都是假隐士,喜欢隐居而不追求隐居的宗旨,就像是认为西施漂亮而学她皱着眉头,那些心中无道而羡慕有道的人,所以也学着有道之士把自己头巾的角折起来。竹林七贤的放纵,是有病才皱眉头的人,元康年间那些人的放纵,是无德而折头巾角这一类。

  孝武帝时候,戴逵多次被征为散骑常侍、国子博士,他都以父亲有病为借口不去上任。郡县的官吏不停地催逼他,他只好逃到吴国,一去就是好几年。会稽内史谢玄担心戴逵年纪大了,长期在外不回来,会死在外面,于是上疏请求皇帝把对他的任命撤除。皇帝批准了,戴逵才得以回到了剡县。但这还没完事。后来在吴国时候认识的朋友王珣做了尚书仆射。他上疏请求征戴逵为国子祭酒,并加散骑常侍,他再一拒绝应命。再后来新君即位,不甘心的王珣又上疏请求征召戴逵,恰好这个时候,戴逵病死了。他的死似乎可以看成他与“征召”作斗争的最后胜利。

  戴逵的长子戴勃,具有和父亲一样的风范。朝廷征召他为散骑侍郎,也和父亲一样,不应命;结果父亲死后不久,他也跟着死了。他似乎什么都跟随父亲的脚步,连死都是如此。

  戴逵的次子戴颙,无论从艺术上还是从归隐的决心上,都比父亲更胜一筹

  戴逵死的时候,戴颙才十六岁。他悲痛得几乎垮掉了,所以身体长年病弱不堪。他把他父亲的所有技艺都继承了下来,并有所创造。戴颙和哥哥戴勃的弹琴技艺都是他父亲亲自传授。父亲去世后,兄弟二人怕引起悲痛,不忍心再弹奏父亲的曲子,于是各自谱写乐曲。戴勃谱写了五部,戴颙谱写了十五部,后来又谱写了一部大型乐曲,在当时都极为流行。中书令王绥带领他的门客们大模大样地来到戴家,对这兄弟二人说:“听说你很会弹琴,你们弹奏一下,给我听一听吧。”结果戴勃戴颙兄弟二人只是埋头喝自己熬制的豆粥,理都不理睬他,王绥只好愤恨而去。

  相庐县也有很多名山大川,他们兄弟一起去游玩,就居住在那里。戴勃得了病,又缺医少药,戴颙对哥哥说:“我跟随哥哥闲居,并不想就这样默默无闻。哥哥现在病得这样厉害,又没办法医治,我还不如出去当官,好解救这眼前的危急。”于是戴颙托人请求任海虞县令,事情快要成功时,戴勃就死了,这事情也就告罢。相庐县地处偏远,戴颙身体长期虚弱,不利于养病,于是将家搬到吴县。吴县的读书人都很敬重他,合力为他筑造房屋,叠山引水,植树开沟,不久院子里林木长得郁郁葱葱,景致和自然形成的一样,他在这里开始研究《庄子》,写《逍遥论》,又注《中庸》。三吴地区的将军,郡守以及吴郡的名流邀请他去野游,他认为合适就去,绝不虚情假意,矜持自高,大家都很赞赏他这一点。

  宋高祖任他为太尉行参军,他拒绝赴任。后来十几年间又有三次征召,都没有接受。衡阳王刘义季镇守京口,长史张邵和戴颙是亲家,把他接来,住在黄鹄山。山北有大*片竹林和杏树,林边的山涧,风景优美,戴颙就生活在这条山涧里。刘义季很快就和他交上朋友,但戴颙仍是一身普通百姓的装束,不改往常的仪度。宋太祖常常想去看他,曾对黄门侍郎张敷说:“我去东方视察时,当在戴公住的山上欢宴。” 因戴颙爱好音乐,皇帝长年配给他一个正声乐队。戴颙把正声与《何尝》、《白鹄》二调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声调,称为清旷调。

  佛像是从汉代开始有的,但都造型不精,到了南朝宋的时候,雕刻技艺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个进步的具体体现者就是戴逵和戴颙父子,戴逵和戴颙都擅长雕刻佛像,宋世子在瓦官寺铸造了一座一丈六尺高的铜佛像,铸成以后,佛像的面部显得很瘦,铸造工人没有办法,于是把戴颙接来察看,戴颙说:“并不是面部瘦,而是肩臂太肥的缘故。”待把肩臂稍稍锉减以后,面部瘦的毛病随即消失了。对他父子的技艺,当时没有不佩服的。

  戴颙终年六十四岁,没有儿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5 19: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3.郭文:为猛兽拨刺

  郭文,字文举,是晋代河内郡人。年轻时热爱自然山水,崇尚避世隐居。十三岁时,每次游历山水,往往流连忘返,十多天不回来。父母去世,服孝完毕,不结婚,离家而去,游历名山大川。洛阳陷落后,挑着担子进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无人烟的地方,把木头斜靠在大树上,上面盖上草垫子,就住在那里面,四周也没有墙壁。

  当时经常有猛兽作乱,进入住宅伤害人类,然而郭文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个人住了十年,竟没有遭到祸患。总是穿着鹿皮衣服,头上包着葛布巾,不喝酒不吃肉,开垦出一些土地,种点豆子和小麦。采摘竹叶和树上的果实,换些盐来供自己生活。有的人给他很低的价钱,他也就换给了他。后来人们认识了郭文,就不再给他很低的价钱了。他除了吃饭之外还有些剩余的谷物,总是救济那些贫穷的人。别人送东西给他,总是接受一点不太好的,以表示不拂人家的好意。有一次有一头猛兽在他的小屋旁边咬死了一只大麋鹿,郭文告诉了别人,他们把它拿去卖了,分了一些钱给郭文。郭文说:“我如果需要钱,我就会自己去卖。之所以告诉你们,正是因为我不需要钱。”听说的人心里都很感慨。

  曾经有猛兽向着郭文忽然张大口,郭文看到它口中有一根横着的骨头,于是伸手进去把它拿掉了。猛兽第二天早晨放了一头鹿在郭文的小屋前面,作为报答。打猎的人经常到郭文那儿寄宿,郭文夜里为他们挑水,脸上毫无厌倦之色。

  余杭令顾飏与葛洪一起去拜访他,带着他一起回来。顾飏认为他走山路也许需要皮袄,赠给他熟皮制成的皮袄一件。郭文没有要,辞别了他们,回到了山中。顾飏派手下人追他,把衣服放在了他的小屋中,郭文没有说什么,这件皮衣竟烂在了小屋中,郭文最终也没有穿它。

  王导听说了他的大名,派人去迎接他,郭文不肯坐车船,而是挑着担子自己走。到了以后,王导把他安置在西园内,园中果树成林,又有鸟兽麋鹿,因而让郭文住在那里。朝中的官员都跑去看他,郭文没精打采地伸腿坐着,旁若无人。温峤曾经问郭文说:“人人都有亲戚朋友来往,以此为乐,先生您抛弃了他们,有什么快乐呢?”郭文说:“本想学道成仙的,没有想到碰到了动荡的时代,要想回去也没办法了,所以只好这样。”又问他说:“饿了就想吃饭,年纪大了就想成家这是自然而然的,先生怎么单单没有这些欲*望呢?”郭文说:“欲*望是由于人们老去想它而产生的,不想也就没有欲*望。”又问他:“先生一个人住在深山里,如果碰上生病送了命,就会被乌鸦鸟兽吃掉,难道不残酷吗?”郭文说:“埋葬在地下的人也是被蚂蚁吃掉的,有什么两样。”又问他:“猛兽是要伤害人类的,世上的人都很害怕,先生您偏偏不怕吗?”郭文说:“人如果没有害兽的心思,兽也不会害人。”又问他:“如果社会不安宁,人们也不得安身。现在将请您出仕做官以济时匡政,怎么样?”郭文说:“山野草莽之人,怎么能够辅佐朝政。”

  王导曾经会集各位宾客,歌舞宴会,试着让人去请郭文来。郭文目不斜视,两眼直瞪瞪地向前,走在华丽的殿堂犹如穿行在山间荒野。当时在座的人都说了些试探性的意味深长的话,郭文常常表示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意思。他的想法很深奥奇特,没有人能够探测出来。温峤曾评论说:“郭文有贤人的本性,然而却没有贤人的才能。”永昌年间,瘟疫流行,郭文也病得很重。王导送药给他,郭文说:“命在天,不在药。寿命长短,是时间管着的。”

  住在王导西园中七年,没有出来过。一天早晨,忽然要回到山里去,王导没有同意。后来逃跑了,回到临安,在山里盖了房子住下。临安令万宠把他接去县里。苏峻谋反时,破了余杭,然而临安独得保全,别人认为他能知天意。他从此以后不再说话,仅仅用手势表达意思。病重时,要求回到山里去,想要把尸体安放在石头上,不叫人埋葬,万宠没有同意。不吃东西二十多天,也不见瘦。万宠问:“先生还能有几天?”郭文举了三次手,果然于十五号去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5 19: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4.苏云卿:宋代的种菜高手

  要种好一片菜园不容易。老菜农都有一整套内容丰富的技术知识。最有经验的种菜的老把式,无疑地可以称为圣人。在历史上,孔子总算是被公认为最博学的圣人了;但是,孔子对于种菜的老农民却非常尊重,他说过“吾不如老圃”这样谦逊的话,历来因为种菜而成名的人不少,宋代的苏云卿,算是一个。

  苏云卿,宋广汉人。绍兴年间,在豫章东湖结庐独居。乡村生活的日子,和邻居们恩礼相待。当地人不论贵贱老幼都很尊敬他,称他为苏翁。苏云卿身长七尺,美须髯,寡言笑,穿粗布衣服,打草鞋,一年都不换一次,也不曾得什么疾病。他干一切农活,不论是耕地、种植,还是灌溉,不论是粮食还是蔬菜,侍弄起来“皆有法度”。即使最酷热的盛夏,最寒冷的冬季,土地干焦或者草木皆冻,他的苗圃里的蔬菜都不会断绝,“滋郁畅茂,四时之品无阙者,味视他圃尤胜。”,意思是说凡是四季不缺的那些菜蔬,不论是从味道山,还是视觉品相上都是他的最好。,不但如此,他将菜拿出去卖,绝不因为菜好卖比别人高的价钱,那些菜贩子们不但获得了高倍的利润而且卖的也快了。

  苏云卿还经常借晚上的时间织鞋,他织的布“坚韧过革”,人们都争抢着买了送给远方的亲戚平有。这两项收入,使苏云卿一年四季“薪米不乏”。种菜做鞋对他来说,不单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是他的乐趣所在。这是一种官不管,民不扰,处处自由逍遥的生活。而“溉园之隙,闭门高卧,或危坐终日,莫测识也。”他深通道学吐纳、辟谷之法,整日可吸取绿色世界的精气,来补养自己的血肉和精神。

  苏云卿小时候与张浚“为布衣交”。张浚做了丞相,写信并寄了金币嘱托豫章的官员说:“苏云卿是我的老乡,是管仲、乐毅一类的人物,隐居江湖许多年了。最近听说在你们那里种菜。他的高风伟节,不是简单一封信就能屈致的,希望你们亲自屈拜访他,一定为我将他请出来。”当地的官员秘密的察访,得知了一些情况,察访的人说:“此独有灌园苏翁,无云卿也。”官员便舍弃随从,化妆成云游的文士,走进他的菜园。老翁“运锄不顾”。官员“进而揖之”,向老翁施礼。老翁问:“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并将他们请到屋里。只见“土锉竹几,地无纤尘,案上有《西汉书》一册”。此情此景,不用问了,主人一定是世外高人,客人们“恍若自失”,心想这肯定是苏云卿无疑了。

  主人“汲泉煮茗”,热情招待远方来的客人,言语之间,双方渐渐觉得融洽了,于是二人一步步把话转入正题。他们询问老翁乡里。老翁慢慢地说出了“广汉”二字。客人问:“张德远也是广汉人,您一定认识吧。”老翁点点头。客人又问:“张德远这个人怎么样?”老翁直言说:“贤人也。第长于知君子,短于知小人,德有余而才不足。”张德远就是张浚。苏云卿的意思是说张德远因为才不足,难当大任,而不识小人,就难免重用小人,而重用小人就容易滑为罪人。这样的贤人可以当副佐,却不可以为栋梁。这是很直言不讳的评价,想来张德远听了会很不高兴,还有可能嫉恨说这种话的人,但苏云卿不管这些。

  他似乎还不知道张德远现在做什么官,所以接着问客人:“德远今何官?”二客人回答:“今朝廷起张公,欲了此事。”老翁说:“此恐怕他未便了得。”改是说正题的时候了,客人见水到渠成,于是起身,告以实情:“张公令某等致公,共济大业。”于是取出丞相的书函金币放在桌子上。

  到这时苏云卿方才恍然大悟,似乎后悔刚才言语有失。“鼻间隐隐作声,若自咎叹者”。客人极力劝说,请求菜翁和他们一同乘车回府。菜翁肃然说到:“现在不行,必须明天早上,一通拜谒丞相。”客人满腹狐疑地走了。

  第二天派人来迎接,但门户紧闭,不像有人地样子。官吏破门而入,见到的却是:丞相的书信,原封未动,装金币的盒子,封条未启;室内洁净,家具如故,丝毫看不见慌乱的迹象,“而翁已遁矣,竟不知所往”。

  苏云卿的故事展示了文人隐士的另一种内心世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 16: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文化一道,隐士之风难以为兴,与主流儒学休戚相关。如能有道学之兴,庄子逍遥游自成流矣,故魏晋南北朝有此仙道、隐士之风涌,自是民生之优雅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11: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当中的隐士,不过是隐士的一种罢了。

除了走终南捷径的假隐士之外。

还有另外一种隐士,以微表学于现实而隐真本事于朝,这种人虽然不隐遁山林,世人也不知其为隐士,亦为真隐士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13: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来到这个世界,于功名利碌毕竟众口难调,愤青者,浅显张志,亦于时政有振;大隐之士布道修德广惠民生,而其心至性化为境界,是为出世而能有为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20: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有“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之说,实以事业大小而论,事业大是大隐,反之是中隐小隐。因做大事业,建大功德,需大福报故。若论智慧则是小隐为先。如三国时,曹操是大隐,华佗等医山命卜相是中隐,未出山的诸葛亮是小隐,但其《隆中对》的智慧却是无出其右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20: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认为小隐不易出山,是要待价而沽。如果说有一定道理,那这个“价”并非功名利禄之价,而是辅助之人是否是明人,因这关系到能否成就其理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0 14: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隐士作为一种人文现象,也是一言难尽。人生于世,有才才有志,有得意后隐者,也有失意而隐者。大小之隐,不归于才,出于性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30 20: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小之论乃民间俗称,其实不过个人福德的反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3 10: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怀天下,却不被名利所动,世俗的浑浊使你看透了这凡尘。
一份恬静,一份洒脱,一种优雅,便铸就了你高洁的品性;一份自然,一种豪迈,一种洒脱,便精炼出了那隐士般的情怀。在世人看来,你是洒脱的隐士,你的情怀,你的才华非常人所有。但在你看来,这些仿佛只是浮华,真正的乐趣便是把文章寄情于山水之间,把诗作放浪于形骸之外,这就是飘逸,这便是自然。
于潺潺的流水旁,于幽静的竹林中,傍山石而坐,于溪水而依,一曲《广陵散》意境清新柔美,是高山流水般悠然入心,若浮云天籁样放达于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